当前位置:首页 » 城管服务 » 一体化监管

一体化监管

发布时间: 2020-12-05 14:22:46

㈠ 一体化,监管,开放的区别

实打实大师v啊实打实

㈡ 工商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是什么意思

就是指对电商客户和实体的管户都实行监管

㈢ 金融监管一体化的困难和现实障碍

金融监管改革作为一种制度性变革,开弓没有回头箭,容许纠错,但不容许走回头路。这意味着必须对一体化改革的困难和现实障碍有足够的思想准备,但恰恰是在这个方面许多国家栽了大筋斗。这是一些什么样的困难和障碍呢? 对许多主张实行一体化监管的学者而言,统一监管机构建成以后,以前分业监管下以机构为基础的监管将向以业务为基础的监管转变,用同一方法和标准衡量相似业务和风险成为现实,而不管该业务和风险由哪一类金融机构承担。这意味着,“监管机构的统一”走向“监管标准和手段的同一”,实现监管的同质化。然而,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个国家成功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同一性监管,分业监管下以机构为基础的非同质性监管不仅在一体化改革后保留下来,而且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相当多的学者担心这样的改革会退化为一种形式化的改革,用新瓶装旧酒,不过是让以前的分业监管部门在一个共同的新牌子下重复着过去的工作而已。事实也正是如此,尽管许多国家在现场检查、非现场检查、信息报送程序、信息披露程序等方面实现了对银行、证券和保险机构的完全统一,但是在市场进入规则、净资本规则、最低资本限制、会计准则等方面依然存在着根本性的差别。德国BaFin是一个很好的案例。BaFin是在合并联邦银行管理局(BAKred)、保险管理局(BAV)和证券管理局(BAWe)的基础上成立的,新机构的内部组织结构依然按照银行、保险和证券分别设立,不仅监管方法和手段与以前相比没有多大改变,人员也基本上沿用从前的人员(人员的内部交流很少,连办公场所也没有合并到一块。
形式化的统一而不是实质性的同一的不利后果是,不仅分业监管下的监管冲突、监管重叠、监管疏漏、监管套利等旧毛病没有得到解决,而统一监管机构所特有的新弊病又出现了。基于此,Goodhart(Z002)指出,目前绝大多数国家的金融一体化改革鲜有进展顺利的,一个主要原因就在于这一改革没有充分体现出统一监管的好处,但却集中了两者的坏处。 每一个监管机构都会形成自己独特的监管文化,这些监管文化包括议事程序、工作方式、信息传递方式、监管工具、监管手段、员工福利制度等,这些独特性有些以规则的形式表现出来,有些则以传统和惯例的形式表现出来。在重组分业监管机构的时候,除了监管权力的重新分配以外,整合监管文化、调和监管文化冲突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然而,每个部门都认为它们从原来的机构继承下来的东西经过了时间的检验是最优的,它们对其他监管部门的监管文化不理解,对改变自己监管文化的举措则进行本能的抵触。
以银行监管与证券监管的文化冲突为例,它们的冲突被认为与“医生与警察”的角色冲突类似。银行监管机构被看成“金融医生”,证券监管机构被看成“金融警察”。根据Luna Martinez和Thomas A.Rose(2004)的研究,在进入准则、内部控制、净资本规则、信息披露规则、风险预警等方面,金融警察和金融医生的差异几乎不可调和。例如,在金融机构设立条件方面,银行监管更为关注良好的资本结构和审慎的内部控制制度,而证券监管则更为关注高级管理人员的胜任能力和道德记录,绝大多数国家甚至不要求新设证券机构象银行那样事先获得金融许可,只需进行一般的工商注册登记就可。在净资本规则上,同一资产的折扣比例银行往往要更高,净资本规则下的最低资本规模银行也比证券机构高出许多。会计准则方面的差异就更大,在一些国家(如瑞典),对地产、证券等资产的价值评估方法,证券机构享有更大的选择权(历史成本法或者公允价值法),而银行则只能选择历史成本法。在资产减值准备的提取方法上,则正好相反,证券机构的提取比例要显著高于银行。如此等等。
难以调和的文化冲突诞生了一个人们没有意料到的问题,新机构依然缺乏合作和沟通,许多政令得不到所有部门的一致理解,推行起来困难重重。监管文化冲突带来的最坏的结果是所谓监管排挤效应,即监管文化冲突最终以强势集团的文化取代弱势集团的文化结束,在很多转型国家,这种取代往往就体现为银行对证券、保险的取代,银行监管建立起排他性的权威,证券监管和保险监管成为附属部门。对那些资本市场还不发达的国家而言,这意味着本来就已经滞后的资本市场遭到银行体系新一轮的挤压,资本市场的发展受到阻碍。 金融监管的一体化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绝不仅仅是对金融结构的一种被动的适应,一种技术性的调整。这意味着,金融监管一体化改革应该采取渐进式改革的方式,对改革的准备甚至重要于改革的本身。因此,许多学者(例如,Good hart,2002)对墨西哥式和韩国式的应急式改革模式持有相当谨慎的态度,认为应急式改革具有金融危机“条件反射”的性质,改革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难以通盘考虑所有的情况;这种改革在很多时候还成为政治家们转移公众注意力、推卸政治责任的工具。
应急式改革是一种较为极端的情况,但是它所呈现出来的急于求成、将改革过于简单化的弊病却是一个普遍的现象。目前绝大多数国家的一体化金融监管机构表示,它们目前遇到的一个主要问题是目标不明确、权责不清楚。对于传统的三大金融监管目标(效率、金融稳定与公平),一体化机构应该追求哪一目标,直到今天现行法律也没有明确地规定。在那些少数同时追求三大目标的一体化机构,一个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即当这些目标出现冲突的时候,法律同样没有明确哪一目标应该优先。这种“疏忽 ”是非常致命的,因为人们原本以为建立一体化监管机构的一大好处就是强化其责任,而事实却根本不是这样,换句话说,“监管道德风险”的情况更加严重了。
令人始料不及的是,一些小事情也产生了大麻烦。监管收费就是这样一个引起大麻烦的小事情。很多一体化机构监管费用不再来源于政府预算,而是采取收费的方式解决。主要的收费途径包括:按资产规模(例如总资产)对金融机构征收监管费,对特定金融活动征收监管费(例如从证券市场的成交量中征收监管费),以及一些服务性收费(例如数据和信息的查询费)。上述三种收费方式都受到了人们的质疑。对于向监管对象的收费,人们担心这种收费会带来利益冲突,谁能保证监管机构的 “公心”不向为它们提供资金的金融机构倾斜?同时,由于大机构提供了更多的资金,人们有理由担心大机构在日常监管中比小机构更容易得到优待。对于第二种收费方式的担心是,监管层改变了其在证券市场应该保持的中心立场,而具有了鼓励市场做多的内在倾向,因为只有这样监管者才能够从更大的成交量中获取好处,一些学者因此担心监管者可能会放松监管、纵容泡沫。对于服务性收费,人们的抱怨是,原来一直免费的信息为何如今要付费才能享用?人们的抱怨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例如,英国、挪威、瑞典等国表示,尽管监管经费非常紧张,但是却不敢轻易声张要提高监管费。
人才问题是另一个引起大麻烦的小事情。绝大多数国家原本希望通过一体化改革来更加有效地利用仅有的监管人才,没想到,由于许多职员对改革不理解、对未来丧失信心(例如担心在新机构中可能受到排挤、冷落、得不到新上司的赏识等,而选择了跳槽,在一体化机构建立的前3年这一现象尤为严重。令人意外的是,几乎所有的国家都表达了人才流失的“隐痛”,因为流失的恰好是最为紧缺的精英。这又是改革准备不充分、不彻底“惹的祸”

㈣ 什么叫一体化管理

"一体化管理体系"(又被称为"综合管理体系"、"整合型管理体系"等)就是指两个或三个管理体系并存,将公共要素整合在一起,两个或三个体系在统一的管理构架下运行的模式。通常具体是指组织将ISO9000标准、ISO14000标准、OHSAS18000标准三位合一。一体化管理通过对不同体系的类似管理过程进行整合优化以及相互的补充完善,给企业管理带来了积极成效,提高了管理效率。但是,站在企业整体的角度,这种“两标”或“三标”的一体化管理,也仅仅是企业管理中部分专业管理体系的一体化,所以在管理的实践中还是显现出了不足。这种整合解决的仍然只是专业管理体系标准之间的矛盾和重复,仍未从根本上实现管理系统优化、建立最佳秩序、解决企业整体绩效的问题;而且,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科学管理不断发展,国际、国内规范性的各项专业管理新标准持续推出,这种“两标”或“三标”的一体化管理已经不能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现在最新推出的是集约型一体化管理体系,虽然都有“一体化管理”叫法,但其内涵和外延与“两标”或“三标”的一体化管理有原则区别,它能够融合企业或组织所适用的所有国家标准,但整合的方式方法有相似之处。因此,学习了解两标”或“三标”的一体化管理体系时,应当了解集约型一体化管理体系,这是贯标的发展趋势。
集约型一体化管理体系是从实现企业整体目标出发,运用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的基本观点,借鉴建立运行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方法,来探讨建立一个能够满足企业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各项专业标准要求并覆盖企业整体、实现企业管理系统整体优化的方法和途径,以期使国有企业的经济责任目标与社会责任目标和政治责任目标相辅相成,使一个企业包括党群工作在内的各个子系统,连同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测量等专业管理体系有机地融合成为一个整体,从而在一个企业内形成用一套制度文本支持全方位管理、使用共有要素并能够有效运行的单一集约化的管理体系。
“一体化审核”是指认证机构在同一时间,用同一审核组,按同一审核计划,对同一组织已整合运行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管理体系进行审核一体化审核适用于多种情况,有许多种组合的方式,比如:ISO9001与HACCP的整合、ISO9001与ISO14001/OHSMS18001整合、TL9000与ISO14001的整合等等
一般认为,无论被审核方的管理体系是整合的一体化体系,还是分立的几个体系,凡是由同一审核主体将被审核方管理体系作为一个整体并同时依据相关的审核准则(包括各认证标准)进行的一次性审核,都属于一体化审核的范畴按照这种界定原则,由同一审核组在一次审核中通过其内部的分组分别承担不同标准的审核,不能称之为一体化审核,只是属于一种"联合审核"

㈤ 金融监管一体化的简介

1986年,挪威建立了一个对银行、证券和保险机构进行统一监管的巨型金融监管部门(Kredittilsynet),这是自1929年大专危机以后、属美国式的分业监管统霸西方50多年来,金融监管组织结构最为革命性的一次变革。11年后英国金融监管局将金融监管一体化的进程推向了另一个高度。金融监管局的成立使得英国金融监管 “一步跨入了新世纪,在合并原来9家金融监管机构的基础上,一步到位地建立起了一个几乎囊括所有金融机构和金融事务的超级监管机构。由于英国在世界金融体系中的重要地位,英国金融监管局的成立在全球掀起了一股建立统一监管机构的热潮。

㈥ 什么是一体化管理

一体化管理具体的做法是什么?需要一些什么软件资料?

㈦ 什么是一体化管理(管控)什么是标杆项目

"一体化管理体系"(Integrated Management System)(又被称为"综合管理体系"、"整合型管理体系"等)就是指两个或三个管理体系并存,将公共要素整合在一起,两个或三个体系在统一的管理构架下运行的模式。通常具体是指组织将ISO9000标准、ISO14000标准、OHSAS18000标准三位合一。
标杆管理法由美国施乐公司于1979年首创,是现代西方发达国家企业管理活动中支持企业不断改进和获得竞争优势的最重要的管理方式之一,西方管理学界将其与企业再造、战略联盟一起并称为20世纪90年代三大管理方法。标杆管理法由美国施乐公司于1979年首创,是现代西方发达国家企业管理活动中支持企业不断改进和获得

标杆管理
竞争优势的最重要的管理方式之一,西方管理学界将其与企业再造、战略联盟一起并称为20世纪90年代三大管理方法。标杆管理方法较好地体现了现代知识管理中追求竞争优势的本质特性,因此具有巨大的实效性和广泛的适用性。如今,标杆管理已经在市场营销、成本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新产品开发。其中杜邦、Kodak、通用、Ford、IBM等这些名企业在日常管理活动中均应用了标杆管理法。而在中国像海尔、李宁、联想等知名企业也通过采用标杆管理的方法取得了巨大成功。教育部门管理等各个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

㈧ 金融监管一体化的组织结构与权力构架

一体化来监管机构往往让自人联想到一个具有巨大权力的超级机构,是“小政府中的大政府”。不过从目前各国的实践来看,一体化监管机构并没有取得想象中的超级权力,中央银行、政府(主要是财政部)和其它部门对其都有较大的权力制衡,这种权力制衡即体现为监管机构的组织结构安排和权利构架。
概括起来,一体化机构 的组织结构有以下三种模式: 这一模式更多考虑的是一体化监管机构的独立性,既与中央银行独立,又与政府独立。英国FSA是这一模式的代表,大多数欧洲国家(如德国)都采取这种模式。

㈨ 危险化学品一体化监管工作是什么意思

通过新闻媒体,形成长效机制,建立,需要有效地加以处理,共同维护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的安全、网络等形式开展宣传工作, 加强动态管理,提高监管人员,以此加强对危险化学品运输过程的动态监管,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企业使用监管平台办理危险化学品运输的相关手续,成立联合执法队伍,除依法处罚外、法规,让社会公众参与进来,我们必须坚持“安全第一,形成快速反应的应急救援机制。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对人要加强培训教育。同时。 4 建立健全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应急机制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过程中防范是重点工作,对于超载的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车辆。政府,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和应急处置能力。通过建设全国性的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信息管理系统,加强执法力度。各监管部门应各司其职、健全相关法规体系、环保以及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应明确各自的监管职责、安监,从而提高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和应急处置能力,根据危险化学品的特性,并按规定定期接受相关部门的年度检测,明确职责,将安全工作放在首位,一经查获,还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应急预案演练活动, 完善岗位责任制,统一协调,开展联合检查,强化对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的路途监管 为确保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道路交通安全。同时还应当加强对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安全管理工作的宣传力度,掌握安全检查的要求和基本的现场处置方法,对上述因素均须采取相应的措施,还须专业处置人员将违法车辆押运至专用停放场所进行卸载处理,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及监察力度。 5结束语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是动态危险源,加大监管和执法力度要确保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监管工作取得实效、交通。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对安全要求高。公安机关作为公共安全管理机构。 3 建设全国性的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信息管理系统,取得从业资格、安监、车等多种因素影响,公安、人。作为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企业,制定强制的运输车辆定期检测和维护制度。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应配备专业的人员防护和应急救援装备,监管人员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及时了解和掌握危险化学品道运输企业、运输企业及社会公众形成合力,综合治理”的方针,而发生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出现违规行为或事故,要建立健全安全责任制,对交警开展有针对性的危化品知识培训,预防为主,通过开展活动如发放安全宣传资料, 以提高应急处理的能力,使危化品道路运输行业有序发展。由政府牵头,建立健全道路运输安全责任追究制度。此外,明确各监管部门责任,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同时还应有针对性的将各类危险化学品的特性和防护措施等对从业人员进行日常安全教育,保证不同的应急事件有与之相对应的处置方法,了解常见危险化学品的危险特性。 2 加强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安全宣传教育,认识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安全工作的重要性,保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健全应急救援技术和信息支持系统,就必须建立健全相关法规体系, 确保驾驶及押运人员严格遵守相关规定,联合保证危化品运输过程中的安全。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安全受管理,在政府部门统一领导下, 因此建立有效的违规处理方案和专业的应急处理机制至关重要、控制事故的发展,装运危险化学品的车辆及装卸工具的性能应符合相关法律规定,在明确了政府及企业的职责后,对车辆要加强检查,才能从事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相关工作,提高人员的安全意识、从业人员及公众共同参与,做到政府严格监管、企业, 发生事故危害严重。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企业负责组织监督其工作人员上岗前经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考核、车辆及从业人员的情况,预防和减少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发生、交通, 培养高素质的应急救援队伍、质检,企业认真负责,熟悉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的法律,保证整治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强化路面日常管理、质检等部门,组织公安,对违规车辆要严格监管,就必须严格实时监控和管理。在管理方面要加强相关规章制度的建立,政府部门应根据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的实际情况,做好危险化学品安全宣传培训工作。同时还应加强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的应急管理、组织安全生产知识竞赛等怎样做好危险化学品使用监管工作表态发言 1 从源头上控制,坚决制止违规的车辆和人员从事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工作、从业人员及社会舆论的的安全意识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过程中的安全问题需要政府

㈩ 金融监管一体化的一体化的动因

从40多个采取一体化 监管模式的国家的情况来看,建立统一监管机构的动因主要有以下5种情况: 几乎所有的国家都宣称,它们建立统一监管机构的首要原因在于金融混业经营的重新兴起。当金融创新日新月异,银行、保险、证券业务相互渗透,传统金融业务边界日渐模糊的时候,建立统一监管体系就显得非常必要,因为按照“监管结构必须映射市场结构”的观点,一体化监管不过是对市场结构的一种自然的适应而已。这种情况在那些金融业务被少数几个超级金融集团所把持的国家中尤为重要。在面对这样的超级机构的时候,如何准确地识别它们的总体风险呢?当这些超级机构陷入危机的时候,如何防止单一的机构性风险演变成系统性风险呢?的确,在处理上述情况的时候,分业监管显示出来的低能和低效让人们有了一种本能式的反感。
统一监管则能够很好地对总体风险进行准确的评判和控制。其与分业监管的根本区别在于,分业监管将监管对象视为独立的金融产品、相互隔离的金融机构,而统一监管则认为,不管是银行、证券公司还是保险公司,都是经营风险的机构,银行信用、证券产品也好,还是保险产品也好,其在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风险的载体,在这个基础上评判一个超级金融集团的总体风险不仅更加的准确,而且评判和控制可操作性大大增强。 在分业监管下,地位平等的、没有从属关系的监管机构不会有足够的动力和有效的约束,将各自的信息相互进行交流,监管者之间缺乏合作。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人们做了许多的尝试和努力。例如建立协调委员会,召开监管联席会议,监管机构首脑定期或不定期的会晤,强制要求相互开放信息,或者监管机构首脑互任,等等。澳大利亚于1990年代初就设置了一个金融监管委员会(The Council of Financial Supervisors),专门负责协调各金融监管机构的工
作。但是,该机构只有协调的职能,对各个金融监管机构没有直接的、有效的控制权,因此,运行效果非常不理想,这是几年以后(1997年)澳大利亚干脆将所有金融监管机构整合为一个机构(Australian Prudential Regulation Authority,APRA)的一个重要原因。 英国在建立FSA的时候特别提到,构建强有力的统一监管体系是为了巩固伦敦的金融中心地位。德国财政部长Hans Eichel在2002年5月1日德国联邦金融管理局(BaFin)成立的时候也强调,一个单一的监管机构有助于“提升德国在国际金融事务中的声音、维持德国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和活力”。德国欧洲经济研究中心教授Martin Schiller(2004)的研究也佐证了这一点。Martin Schiller认为,德国超级金融集团和层出不穷的金融创新并不是德国建立一体化监管机构的主要原因,主要的原因在于,欧洲中央银行建立以后,德国央行在将货币政策的权力“上缴”给欧洲央行后,以前欧洲绝大多数国家唯德国央行马首是瞻的情况成为历史;而在欧盟新的金融权力构架中,德国分散的监管体系与实行统一监管的国家相比,话语权又在逐渐地削弱,因此,德国迫切希望通过构建一个有更大代表性、更大权力的新机构来重新获取霸权和话语权。

热点内容
影视转载限制分钟 发布:2024-08-19 09:13:14 浏览:319
韩国电影伤口上纹身找心里辅导 发布:2024-08-19 09:07:27 浏览:156
韩国电影集合3小时 发布:2024-08-19 08:36:11 浏览:783
有母乳场景的电影 发布:2024-08-19 08:32:55 浏览:451
我准备再看一场电影英语 发布:2024-08-19 08:14:08 浏览:996
奥迪a8电影叫什么三个女救人 发布:2024-08-19 07:56:14 浏览:513
邱淑芬风月片全部 发布:2024-08-19 07:53:22 浏览:341
善良妈妈的朋友李采潭 发布:2024-08-19 07:33:09 浏览:760
哪里还可以看查理九世 发布:2024-08-19 07:29:07 浏览:143
看电影需要多少帧数 发布:2024-08-19 07:23:14 浏览: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