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监督谁
1、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主要指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为主体的监督。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立法监督和对宪法和法律实施的监督。
2、在现代西方社会,责任制内阁也好、非责任制内阁也好,按照三权分立原则建立的政体也好,按照议会至上原则建立的政体也好,虽然监督权的范围与规模不尽相同,但监督权都是代议制机关的一项重要权力。它对维护法治,捍卫民主,防止专横,抑制腐败,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我国,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是国家权力机关依法履行其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重要方面。
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主体与监督客体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是指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为全面保证国家法律的有效实施,通过法定程序,对由它产生的国家机关实施法律的监督。这种监督的主体是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其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在整个法律监督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
3、国家权力机关监督的客体,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那些由国家权力机关及其常设机关产生并向它们负责的国家机关及其组成人员。
第二类,是有关国家权力机关及其组成人员。根据我国宪法,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大的监督客体;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权力机关以及其它下级人民代表大会都是其上一级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客体;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自治州、设区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是选举他们的代表大会的监督客体。
第三类,国家武装力量、各政党、各社会团体、各企事业组织和公民个人。因为根据宪法,他们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而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分别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及其常设机关和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及其常设机关的重要职责。
4、在我国,国家权力机关监督的方式主要有:
①听取和审议工作报告并作出相应的决议;
②审查文件,指对“一府两院”(政府、法院和检察院)依法呈送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和非规范性法律文件进行审查,并作出相应决议;
③质询;
④组织特定问题的调查委员会;
⑤受理申诉、控告和检举,并进行处理;
⑥开展执法检查,这是当前全国人大和地方人大开展法律监督所经常使用的一种监督方式,具有针对性和时效性,可以及时发现法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实施的对策;
⑦视察,是指由人民代表有组织地对法律、法规、有关决议和决定的贯彻执行情况、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财政预算的执行情况、以及人民群众反映强烈或普遍关心的问题进行视察;
⑧督促办理人民代表和委员提出的建议、批评和意见;
⑨审议撤消职务案;⑩专题监督,“即就某一方面的工作,某一热点问题,某一重大事件,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的工作报告。这样可以增强监督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贰』 权力未经监督,必然会滋生腐败是谁说的
这句话经常被引用,最先说这句话的人是法国启蒙思想家,法学家,孟德斯鸠。
『叁』 中国的政治监督机制是什么
政治监督,是指监督公共权力机关在正当范围内行使职权,是政协组织三大职能之一,分为上行、下行两种。
在政治管理过程中,为保证社会公共权力机关在所担负的职权的正当范围内和轨道上运行,而对其进行监视、检查、控制和纠偏的各种活动。政治监督本质是以权力制约权力。其目的在于抵御权力的腐蚀性,避免普遍利益受到特殊利益的干扰,以保证政治管理目标的顺利实现,在政治管理过程中,政治监督的主要任务就是防止和惩治腐败。从行为方向看,有上行、下行两种。
我国的政治监督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属于国家性质的体制内监督。体制内监督是在国家机关系统内部或者国家机关各系统之间进行的,包括上级监督,主要是以党委为领导中心的权力辐射体制;党内监督,这是一种来自政党内部的对政党自身的监督;人大监督,即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属于立法监督的范畴;司法监督,即审判监督和检察监督;行政监督,由于行政机关与群众直接打交道,腐败几率高,直接严重影响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因此行政监督尤为重要。
另一类属于非国家性质的体制外监督机制,又称为社会监督机制。体制外监督来自个体公民或者非国家机关的社会组织,是一种自下而上的监督,包括公民或者政协、新闻传媒等对政治权力主体的监督活动。体制外监督的主体是个体公民或者非国家机关的社会组织,监督的客体则是拥有法定政治权力的执政党或者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
『肆』 什么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
是指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为维护国家宪法、法律的尊严和统一,版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代表人权民的意志,运用国家权力,依照法定形式和程序对国家行政、审判、检察机关的工作和对宪法、法律的实施,所采取的监督、督促、纠正、处置的强制行为。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包括三个相互关联的部分:(1)了解权。这是监督主体对监督对象实施监督的前提和基础。它包括听取工作报告和汇报,质询和询问,视察和调查,组织特定问题委员会等。(2)处置权。这是监督活动的一个实质阶段,是监督主体对监督对象违法或其他不适当行为实施纠正。包括作出各种具有法律的决定,对“一府两院”的工作提出批评和建议,受理公民对国家机关的国家工作人员违法失职行为的控告。(3)制裁权。是指监督主体对监督对象违宪、违法或其他不适当的行为实施制裁。包括罢免、撤职、撤销等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从根本上说,是人民当家做主、管理国家事务的具有体现。行政、审判、检察机关接受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就是接受人民的监督;不承认或不尊重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权,就是不承认或不尊重人民的政治权利,动摇了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权,就是动摇了人民当家做主的主人翁地位。
『伍』 权力的行使主要靠谁来监督
在我国权力的行使,主要是靠人民群众来监督的,政府部门有检查机构也是直接受理这些监督事项的机构。
『陆』 权力监督的定义
权力监督就是指各层级组织期人民运用道德约束,舆论监督,批评批判制内度检查,揭发举报,经济处容罚,纪律处分。法律严惩等监督方式,对其违背公平正义,公正合理平等,民主自由人权,公益公德和违法乱纪,贪赃枉法等不良行为进行监督的民主权利。
『柒』 为何不要放弃监督的权力
没有被执行的命令是毫无作用的,因此管理者应当掌握让自己的命令被有效执行的方法。
命令并不是向下属发布之后就没事了,信任下属当然有必要,但管理者的监督也必不可少。
切记,管理者即使在日理万机、分身无术的情况下,也不要放弃监督的权力!
为什么有许多命令或指示下达后总是受阻呢?就是因为管理者没有监督自己命令的执行情况。
管理者发布一条命令,大家听明白了,自己感到心满意足,认为自己做了一件很棒的事,便回到自己的办公室,端起茶水看早报,一切顺利,天下太平。
这期间,事情进行得很顺利,管理者的命令被执行得适当而迅速,管理者认为自己可以高枕无忧地去钓鱼了。事情能是这样吗?不会的,绝对不会的。为什么呢?因为一个没有检查监督的命令就不成其为命令,这只是一种美好的想法。
要保证工作顺利进行,管理者的命令就必须得到认真地贯彻,必须自己亲自去检查工作,因为下级不敢忽视上级的检查。换句话说就是:“不检查总会有疏忽!”
检查一个人的工作,以便督促他能够很好地执行命令,但也不能伤害一个人的感情,所以这也是一种艺术。监督过度会毁坏一个人的主观能动性,监督不够对执行命令也很不利。要监督还得考虑不要引起被监督者不满的最好方法是:随时到工作现场走走、看看。管理者的露面对于能使一个人保持紧张的工作状态起着有力的督促作用。
看着和被看着已经是一种陈旧的说法,也不见得就恰当,但它都是有效可靠的,管理者有必要运用这种技巧去保证自己的命令被下属认真地贯彻执行。
可以用下面的检查单中的项目去检查和监督自己的下属是否在认真地执行自己的命令。
①每天要专门拿出一点时间检查工作。每天都要检查自己所管辖的工作的一部分。但不要每天都在同一时间检查同一内容。要变换时间,也要变换检查的内容。有时在上午检查,有时在下午检查,如果要是两班倒或者三班倒的话,夜班时也要检查。不要让任何人逍遥法外。
②在检查工作之前,仔细思考一下自己要检查的重点。在检查工作之前,要反复琢磨一下检查重点,那样就不至于白跑一趟,下属们也不见得能对付过去,而且总要表现出很内行的样子,即使自己并非这方面的专家。最好每次检查的内容不要少于三点,但也不要多于八点。每天都要有变化,这样,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会把全部工作程序和工作任务都检查到了。
③要有选择地检查。在检查工作的时候,不要泛泛地检查,要有所选择地检查几点,其他方面就不必看了。不要想在一天里把什么都看到,实际上这一点也做不到。这种检查制度要坚持下去,不要让任何事情分散自己的精力,也不要让任何事情打断自己的例行公事。这样,自己所管辖下的整个工作都会有条不紊地顺利进行。
检查时要按照选择的重点进行检查,而不是按照下属为自己提供的重点进行检查。如果没有自己的重点,那就可能被人家牵着鼻子走。管理者时刻不要忘了谁是检查者,谁是被检查者。
④要多问问题。要记住,检查工作是为了更多地了解情况,而不是让别人了解自己。所以要多问,细心听取回答。让下属告诉你他们怎样改进了自己的工作。如果让他们说,他们是会告诉你的。毕竟大多数的人还是希望把工作做得更好的。
⑤重新检查自己曾发现的问题。如果自己不能采取必要的行动改变曾经发现过的问题,那么这样的检查就没有太大的价值。既然发现了问题,就有必要重新检查。为此要建立一个制度,要对自己下达的改正命令实行监督,以便能够得到贯彻执行。
切记,一个命令如果缺乏监督和检查,那么和没有这个命令毫无区别!
管理者在向下属发布命令时,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不乱发布命令,不用狂傲的态度发布命令,发布命令时要替下属着想。发布命令之后甚至还会隔一段时间就去了解一下命令被执行的情况。这样对命令的执行,大有裨益,至少是:统一观念,集中精力,有序工作,明确方向,逐步完善。没有命令,下属就会一盘散沙,企业就会失去措施和方向。因此,命令是使企业上下一致、同心协力的规范措施,理当重视,不可视为平常;否则的话就是把玩命令,极易失去领导者的权威。命令就是权威,权威服务于管理。任何一名管理者都应该努力成为一个管理权威。
『捌』 谁来监督权力部门
没有其他好办法,只能寄托民主的进步
『玖』 对权力进行监督的体系是什么
对权力进行监督的体系包括权力监督和非权力监督
权力监督包括了:立法监督(在中国是专权力属机关监督)、司法监督(在中国包括法院、检察院两方面,也有把法、检单列出来的)、行政监督(属于内部监督,典型的机构就是监察局、审计局。上级对下级的监督也是)。
非权力监督包括的方面很多,主要有:政党监督、社会团体监督、公民监督、媒体监督。
『拾』 国有企业的领导的权力有多大谁来监管他
不知道
应该很大吧
国企是国家的肯定不会让贪污腐败的
会有相关部门监督管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