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意识
Ⅰ “服务意识”的意义是什么
服务意识是指企业全体员工在与一切企业利益相关的人或企业的交往中所体现的为其回提供热情、周答到、主动的服务的欲望和意识。即自觉主动做好服务工作的一种观念和愿望,它发自服务人员的内心。
Ⅱ 服务意识是什么
服务意识是指企业全体员工在与一切企业利益相关的人或企业的交往中所体现的为其提供热情、周到、主动的服务的欲望和意识。即自觉主动做好服务工作的一种观念和愿望,它发自服务人员的内心。
服务意识有强烈与淡漠之分,有主动与被动之分。这是认识程度问题,认识深刻就会有强烈的服务意识;有了强烈展现个人才华、体现人生价值的观念,就会有强烈的服务意识;有了以公司为家、热爱集体、无私奉献的风格和精神,就会有强烈的服务意识。
服务意识的内涵是:它是发自服务人员内心的;它是服务人员的一种本能和习惯;它是可以通过培养、教育训练形成的。
中国社会科学院编、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对“服务”的解释是“为集体(或别人的)利益或为某种事业而工作”。也有专家给“服务”下的定义是这样的:“服务就是满足别人期望和需求的行动、过程及结果。”前者的解释抓住了“服务”的两个关键点,一是服务的对象,二是说清了服务本身是一种工作,需要动手动脑地去做;后者的解释则抓住了服务的本质内涵。
我们生活在社会中,就是处于一个大的社会系统中,相互依存,相互服务。从广义的“服务”来说,我们每天用的电、吃的米不都是电厂工人、农民兄弟给我们提供的服务吗?
服务意识必须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思想认识中,只有大家提高了对服务的认识,增强了服务的意识,激发起人在服务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搞好服务才有思想基础。
Ⅲ 什么是服务意识如何提高员工的服务意识
仅供参考:
就我个人理解而言,服务意识是一个人对服务(或是某一服务)的理解及根据其所表现出来的自觉性行为。西方酒店认为,服务就是SERVICE(本意亦是服务),其每个字母都有着丰富的含义:
S-Smile(微笑):服务员应该对每一位宾客提供微笑服务。
E-Excellent(出色):服务员应将每一个服务程序都做得很出色。
R-Ready(准备好):服务员应该随时准备好为宾客服务。
V-Viewing(看待):服务员应该将每一位宾客看作是需要提供优质服务的贵宾。
I-Inviting(邀请):服务员在顾客消费结束时,应该显示出诚意和敬意,邀请宾客再次光临。
C-Creating(创造):服务员应该想方设法为宾客创造出热情的服务氛围。
E-Eye(眼光):服务员应该始终以热情友好的眼光关注宾客,使自己适应宾客心理,预测其要求,提供及时有效的服务,从而使宾客时刻感受到服务员在关心自己。
由上可以看出,服务意识实际上是对服务员的职责、义务、规范、标准、要求的认识,它要求服务员时刻保持在宾客心中的真诚感。
服务意识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某组织内部各个层级之间的;二是该组织与客户之间的。在服务日渐成为指导人们各项活动的理念之一的现代社会,服务意识的内涵早已超出了“微笑服务”“关怀服务”的范畴。做好本职工作、合乎制度的要求,只能是合格的员工;而能够真正站在顾客立场为其着想,才是真正优秀的员工。因此,强调对员工服务意识的培养是非常必需的。先有了这样的意识,才能具备相应的能力,再加上必要的条件,才能使优质的服务得以实现。
在市场争夺趋于白热化的阶段,“服务”已经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之一。然而很多服务行业的企业几乎天天强调要抓好服务质量,却不一定找到了开启“服务”之门的钥匙。而要掌握这钥匙,我认为应强调以下几点:
一、明确优质服务的标准
企业要以制度明确规范、细化适用于本企业的服务标准,制定员工服务手册。一本好的员工服务手册无疑是其工作的指路明灯,员工才因而能准确地把握自己的言行举止、着装仪表等。当然,管理人员以身作则,提醒员工们保持良好的服务意识与服务言行也是必不可少的。
二、发自内心地为客户服务
真正的服务意识应该是在排除了遵守规章制度、满足领导考核标准和提高薪水三个目的之后,完全发自内心地为客人自觉服务的心理取向。由这种意识支配的服务,才是真正的服务。
虽然每个人都有不顺心的时候,但不能把烦恼带到工作中,要记住:微笑是工作的一部分,微笑是你的责任。有人说一个员工就是一个窗口,这话很有见地。员工的一言一行不只代表他自己,还代表一个单位的文明程度和服务水平。优质服务,必须从个人抓起,要把文明意识、服务意识“吃”进肚子里,融化到血液中,并自觉地表现在一言一行上。
Ⅳ 如何提高服务意识
如何提高服务意识和工作效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培养员工团队协作能力
团队强调的是协同工作,所以团队的工作气氛很重要,它直接影响团队的合作能力。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无敌的团队,团队中的个人能力取长补短,相互协作,所以才有“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之说。在一个团队中,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优点缺点。作为团队的一员应该主动去寻找团队成员的优点和积极品质,如果团队的每位成员,都主动去寻找其它成员的积极品质,那么团队的协作就会变得很顺畅,工作效率就会提高。
2、提高员工主观能动性
马克思哲学观点认为,主观能动性是人类特有的,动物是不具备主观能动性的!而所谓一些动物如人一样的做某些事情,这不是主观能动性,而是动物出于生存需要的必备活动,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称为本能。
3、运用美国行为科学家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中的激励因素以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
激励因素是指能造成员工感到满意的因素。激励因素的改善而使员工感到满意的结果,能够极大地激发员工工作的热情,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但在运用激励因素的时候同时也要把保健因素融合其中,也就是所谓的奖罚分明,让员工知道凡是都是奖罚分明的,这样既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又让员工知道是有管控的。
4、加强员工职业技能培训
首先让员工定期参加一些他们通常不参加的会议,这样将有利于开阔视野,增强互助的协助精神。其次在公司内外组织一个“金点子”俱乐部活动。训练员工的思维与观察能力,养成动脑习惯。 另外做好员工职业规划鼓励参加继续教育,参加公司内外的培训班,并制定相应的奖励政策。
5、管理者应该运用道格拉斯麦克里戈的XY理论。
Y理论告诉管理者,要尊重和相信下属员工,要提供工作和发展的条件和机会,要想办法激励和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使人的智力、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在满足个人需求和目标的同时完成组织的目标。
管理者的重要任务是创造一个使人得以发挥才能的工作环境,发挥出员工的潜力,并使员工在为实现组织的目标贡献力量时,也能达到自己的目标。此时的管理者已不仅仅是指挥者、调节者或监督者,而是起辅助者的作用,从旁给员工以支持和帮助。
对员工的激励主要是来自工作本身的内在激励,担当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担负更多的责任,促使其工作做出成绩,满足其自我实现的需要。
在管理制度上给予员工更多的自主权,实行自我控制,让员工参与管理和决策,并共同分享权力。
需要指出的是X理论和Y理论是两种极端的观点,X理论更适合人们低层次需求不能得到满足的情况下,Y理论更适合人们低层次需求已经得到满足的前提下。
6、以人(员工)为中心,以人为本。
“企业是员工的归属,员工是企业的财富”。经营企业就是经营人心,因此企业就要以人(员工)为中心,尊重人、依靠人、发展人、激励人、为了人。关心员工的生活,关心员工的福利,扶弱恤贫,解决员工实际困难。
在生活上帮助员工,把温暖送到员工的心坎上,积极营造宽松、愉快、文明、向上的文化环境;在工作上关心员工,每年组织一次免费体检。重视员工的权益和员工福利,比如节日福利、生日会、春季踏青、聚餐等等。
Ⅳ 服务意识的内涵是什么
服务意识的内涵是:它是发自服务人员内心的;它是服务人员的一种本能和习惯;它是可以通过培养、教育训练形成的。
服务意识是指企业全体员工在与一切企业利益相关的人或企业的交往中所体现的为其提供热情、周到、主动的服务的欲望和意识。即自觉主动做好服务工作的一种观念和愿望,它发自服务人员的内心。
服务意识必须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思想认识中,只有大家提高了对服务的认识,增强了服务的意识,激发起人在服务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搞好服务才有思想基础。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服务意识不仅仅是第一线做服务和销售的员工所需要的,也应该是财务、采购、人力资源等各职能部门和每一位员工所具备的。换句话说,企业的全部员工都应有强烈的服务意识。
每一名员工都应充分认识到,自己就是一名服务者,是企业信誉和形象的缔造者和维护者,只有人人从自己做起,想客户所想,急客户所急,自觉自愿、积极主动地做好服务工作,才能维护好企业形象,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在实际工作中,“服务意识”就体现在主动发现客户需求,追求客户满意的一种职业态度,具体化为“迅速反应,马上行动”的工作作风。不是因为规章制度,不是因为利益关系不得已而为之。服务意识更多地表现为一种精神,一种“乐于付出,以顾客利益为重”的精神。
(5)服务意识扩展阅读:
具有服务意识的人,能够把自己利益的实现建立在服务别人的基础之上,能够把利己和利他行为有机协调起来,常常表现出 “以别人为中心”的倾向。因为他们知道,只有 首先以别人为中心,服务别人,才能体现出自己存在的价值,才能得到别人对自己的服务。
服务意识也是以别人为中心的意识。拥有服务意识的人,常常会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急别人之所急,想别人之所想;为了别人满意,不惜自我谦让、妥协甚至奉献、牺牲。但这都只是表象,实际上,多为别人付出的人,往往得到的才会更多。
缺乏服务意识的人,则会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和自私自利的价值倾向,把利己和利他矛盾对立起来。在这些人看来,要想满足自己的需要,只有从别人那里偷来、抢来或者骗来,否则,别人不会主动为自己付出。
实际上,这常常是懒人们的哲学,从本质上说,这违背了人与人之间服务与被服务关系的规律。这种人越多,社会就越不和谐。 服务意识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产物。所谓文明,即人区别于一般动物的部分。
所谓文化,即人的文明化或去动物化。人的文明程度的高低,即人被文明化的程度高低。换言之,人的文明化程度的高低,即人的社会化程度的高低。由此可见,人的文明程度或文化程度的高低,并非是指接受学校教育的年限和学历的高低。
Ⅵ 什么是服务意识
服务意识是指企业全体员工在与一切企业利益相关的人或企业的交往中所体现的为其提供热情、周到、主动的服务的欲望和意识。即自觉主动做好服务工作的一种观念和愿望,它发自服务人员的内心。
服务意识的内涵是:它是发自服务人员内心的;它是服务人员的一种本能和习惯;它是可以通过培养、教育训练形成的。
服务意识必须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思想认识中,只有大家提高了对服务的认识,增强了服务的意识,激发起人在服务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搞好服务才有思想基础。
(6)服务意识扩展阅读
服务意识的萌生,通常最早来自于家长的教育。家长越早教育孩子应该尊重别人,礼貌待人 ,那么,孩子就能够越早建立起服务意识。
一般来说,年龄越小的人,替别人着想的服务意识越差。 新生婴儿是没有服务意识的,只有在他成长的过程中,逐渐意识到自己对于父母的依赖是自己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时,方能意识到父母为自己服务的重要性;但如果没有家长的教育和培养,孩子也不会产生对父母需要他们服务回报的认识。
尤其是在中国的一部分独生子女家庭里,往往会形成以孩子为中心的不平等家庭成员关系。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忽视自己对家庭成员的服务责任,从而表现出服务意识的欠缺。 一旦孩子步入社会,比如上学和工作,如果还是缺乏服务意识,那么他就会表现得过于自我、自私,不关心他人,没有团队精神,难以与人相处。
成熟理性的服务意识的建立,则常常要到人们成年之后。当家才知柴米贵,养子方知父母恩。随着年龄的增长,家庭成员和社会就要赋予人们更多的家庭和社会责任。
当人们还是一个幼儿的时候,人们承担的家庭和社会责任很少;当人们成为一个学生的角色时,就需要完成自己的学业,来满足家长和老师对自己的期待。
Ⅶ 如何做好服务意识
对于一个我们不了解的事物,我们是没有办法做的很好的,就像你的问题很多人看了但是没人回答,因为不了解也不能不负责任的乱回答,这个很重要,这就是这个平台成功的一个原因,人员素质及相应的管理的制度,当然这个平台的问题还是有很多的。在此就不多说了。以下是关于服务意识的相关内容,给你作为参考,希望你学习后能从中有自己的体会。帮助到更多的人,谢谢!服务意识(Service Consciousness) 服务意识是指企业全体员工在与一切企业利益相关的人或企业的交往中所体现的为其提供热情、周到、主动的服务的欲望和意识。即自觉主动做好服务工作的一种观念和愿望,它发自服务人员的内心。 服务意识有强烈与淡漠之分,有主动与被动之分。这是认识程度问题,认识深刻就会有强烈的服务意识;有了强烈展现个人才华、体现人生价值的观念,就会有强烈的服务意识;有了以公司为家、热爱集体、无私奉献的风格和精神,就会有强烈的服务意识。 服务意识的内涵 它是发自服务人员内心的;它是服务人员的一种本能和习惯;它是可以通过培养、教育训练形成的。 中国社会科学院编、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对“服务”的解释是“为集体(或别人的)利益或为某种事业而工作”。也有专家给“服务”下的定义是这样的:“服务就是满足别人期望和需求的行动、过程及结果。”前者的解释抓住了“服务”的两个关键点,一是服务的对象,二是说清了服务本身是一种工作,需要动手动脑地去做;后者的解释则抓住了服务的本质内涵。 服务意识的意义[1] 具有服务意识的人,能够把自己利益的实现建立在服务别人的基础之上,能够把利己和利他行为有机协调起来,常常表现出 “以别人为中心”的倾向。因为他们知道,只有首先以别人为中心,服务别人,才能体现出自己存在的价值,才能得到别人对自己的服务。 服务意识也是以别人为中心的意识。拥有服务意识的人,常常会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急别人之所急,想别人之所想;为了别人满意,不惜自我谦让、妥协甚至奉献、牺牲。但这都只是表象,实际上,多为别人付出的人,往往得到的才会更多。这正是聪明人的做法。 缺乏服务意识的人,则会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和自私自利的价值倾向,把利己和利他矛盾对立起来。在这些人看来,要想满足自己的需要,只有从别人那里偷来、抢来或者骗来,否则,别人不会主动为自己付出。实际上,这常常是懒人们的哲学,从本质上说,这违背了人与人之间服务与被服务关系的规律。这种人越多,社会就越不和谐。 服务意识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产物。所谓文明,即人区别于一般动物的部分。所谓文化,即人的文明化或去动物化。人的文明程度的高低,即人被文明化的程度高低。换言之,人的文明化程度的高低,即人的社会化程度的高低。由此可见,人的文明程度或文化程度的高低,并非是指接受学校教育的年限和学历的高低。 服务意识的形成 [1] 服务意识的萌生,通常最早来自于家长的教育。家长越早教育孩子应该尊重别人,礼貌待人,那么,孩子就能够越早建立起服务意识。一般来说,年龄越小的人,替别人着想的服务意识越差。 新生婴儿是没有服务意识的,只有在他成长的过程中,逐渐意识到自己对于父母的依赖是自己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时,方能意识到父母为自己服务的重要性;但如果没有家长的教育和培养,孩子也不会产生对父母需要他们服务回报的认识。 尤其是在我国的一部分独生子女家庭里,往往会形成以孩子为中心的不平等家庭成员关系。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忽视自己对家庭成员的服务责任,从而表现出服务意识的欠缺。 一旦孩子步入社会,比如上学和工作,如果还是缺乏服务意识,那么他就会表现得过于自我、自私,不关心他人,没有团队精神,难以与人相处。 成熟理性的服务意识的建立,则常常要到我们成年之后。当家才知柴米贵,养子方知父母恩。随着年龄的增长,家庭成员和社会就要赋予我们更多的家庭和社会责任。当我们还是一个幼儿的时候,我们承担的家庭和社会责任很少;当我们成为一个学生的角色时,就需要完成自己的学业,来满足家长和老师对自己的期待;当我们走出校门步入职场时,就需要努力工作,努力赚钱来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当我们结婚生子,为人父母的时候,就需要用自己的爱来营造家庭的幸福美满…… 服务意识的心理障碍 [1] 1.担心遭到拒绝 这是由以往曾经遭遇过顾客的拒绝所造成的心理障碍。 有些顾客自主意识特别强,或者是有自闭症状,不喜欢被别人服务。但这种人所占比例不大,其他大多数顾客还是愿意接受你的主动服务。假使你因此而不再为顾客提供主动服务,是不是会影响到其他顾客需要的满足呢?退一步想,即使遭到拒绝又能怎么样?由于你是善意的,顾客通常也不会怪你的。 2.担心服务不好 这是由于你对自己要求过高,或对自己的服务素质缺乏自信所造成的。其实,顾客对你的要求未必像你对自己的要求那样高,多数顾客更在意的是你的服务态度,而不是服务知识和服务技能。 另外,没有几个顾客在服务知识和服务技能方面比你更内行,只要你大胆服务,顾客是看不出你的缺陷的。即使你在服务知识和服务技能方面的缺陷被顾客发现了,又能怎么样,你可以自谦地说“我正在努力学习,以后不会这样的。”只要态度积极,顾客不会拿你怎么样的。 记住:只要服务态度好,即使服务知识和服务能力暂时差些,也没有关系。因为只有在服务顾客的实践中,你才能够发现自己的不足,也才能有意识地学习和改进。一个人的知识和能力总归是有限的,要善于借助团队的力量帮助顾客解决问题。你既可以找同事帮忙,也可以找上司帮忙,甚至可以请其他的顾客帮忙,只要你愿意,总能把服务顾客的事情做好的。 3.担心别人嘲讽 如果你总是担心别人嫉妒而不敢进步,那你只好做一个平庸之辈了。 其实,别人嫉妒你是好事,说明你比他强。只要你对同事也像对顾客一样尊重和关心的话,不仅不会遭到他们的嘲讽,还会影响和带动他们向你学习。 话又说回来,你所担心的这种情况,在如今的中国已经不成问题了,没有几个人有那闲工夫去嘲讽别人的优秀了,你尽可以大胆表现自己,让他们学去吧。即使有人嘲讽你,又能怎么样呢?至少领导不会嘲讽你。再说了,嘲讽你的人,过不了多久,也许就会成为你的追随者,只要你坚信自己是对的,就不要被别人的看法所干扰。 4.感觉心里委屈 这其实是因为心里不平衡所造成的。本来人人平等,为何我要服务别人,而别人被我服务呢?为了挣这点钱,值得我付出这么多吗?这是很多人在服务意识尚未真正建立之前的一种正常心理活动。的确,被服务的感觉要比服务别人的感觉好得多,因为你不必费心费力费时。尤其是当我们为顾客服务却得不到平等回报的时候,我们更会感觉到自己委屈了,似乎很不值得。 为了克服这一心理障碍,首先你要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帮人更是帮自己。 试想一下,如果你周围有一个人,总是获得你和他人的帮助,却从来不去考虑帮助你和他人的话,时间一长,你和他人还会愿意再继续帮助他吗?相信大多数人都是有情感、有头脑的,既然人人都知道这个道理,那么你的付出也就不会白费了。这就是人际关系中的牛顿第三定律。 物理学里的牛顿第三定律讲的是:一个物体给另一个物体施加一个作用力的同时,也会受到来自另一个物体的反作用力,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比如,你用拳头用力去砸石头的同时,感到自己的手很疼,这就证明你同时受到来自那块石头的反作用力;而且你越是用力,你就会感觉越疼,因为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在人际关系中,这一定律也有一定的适应性。那就是说,你帮助别人,别人也会帮助你;你付出的越多,你得到的也越多;你爱别人,别人也会爱你;你冷落别人,别人也会冷落你;你恨别人,别人也会恨你。总之,你付出什么,便会得到什么。 虽然人际关系上的牛顿第三定律似乎不像自然科学上的牛顿第三定律那样同步和精准,但也能大致反映人际交往上的一些特点和规律。 有时候我们帮助别人,当时只是得到了一声“谢谢”作为回报,似乎没有得到更多更实惠的报偿。但仔细想一想,即使你只是用自己的知识帮助一位陌生人,同时也会起到帮助自己复习和检验知识的作用,“教学相长”就是这样的道理。 生活中的帮人,并不见得立即就能产生完全相等的回报,但是却能起到润滑人际关系的作用,使得你有个好人缘、好友圈,这也是你的一笔宝贵财富。 在职场上,你多帮助同事,也会有一个好的工作圈,当你遇到困难和挑战时,别人也会主动帮助你的。 对待顾客也是这个道理,如果你总是愿意帮助顾客并满足他们的需要,顾客就会对你产生信任感和依赖感,陌生顾客会变成你的熟客;当你遇到困难时,熟客也会来帮你,好让你渡过难关,继续为他服务。 5.厌恶服务对象 喜欢谁才接近谁,讨厌谁就远离谁,这在日常生活中很普遍。 这人真麻烦…… 这人长得好特别哟…… 这人真小气…… 不理他了。 但是,在工作岗位上,如此看客下菜的做法,却严重违背了一视同仁的普遍服务原则。 要想克服这种心理障碍,必须调整自己的心胸,让自己的心胸宽广起来,才能容纳各类人。 对你而言,顾客自然是越多越好,你的销售业绩才能越高。 不管是什么样的顾客,付给你的都是一样的钞票,又何必计较喜不喜欢他们呢? 在销售岗位上,不管顾客什么样,你都要一视同仁,不能厚此薄彼,这是你的职责。
Ⅷ 服务意识的意义
具有服务意识的人,能够把自己利益的实现建立在服务别人的基础之上,能够把利己和利他行为有机协调起来,常常表现出 “以别人为中心”的倾向。因为他们知道,只有 首先以别人为中心,服务别人,才能体现出自己存在的价值,才能得到别人对自己的服务。 服务意识也是以别人为中心的意识。拥有服务意识的人,常常会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急别人之所急,想别人之所想;为了别人满意,不惜自我谦让、妥协甚至奉献、牺牲。但这都只是表象,实际上,多为别人付出的人,往往得到的才会更多。这正是聪明人的做法。 缺乏服务意识的人,则会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和自私自利的价值倾向,把利己和利他矛盾对立起来。在这些人看来,要想满足自己的需要,只有从别人那里偷来、抢来或者骗来,否则,别人不会主动为自己付出。实际上,这常常是懒人们的哲学,从本质上说,这违背了人与人之间服务与被服务关系的规律。这种人越多,社会就越不和谐。 服务意识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产物。所谓文明,即人区别于一般动物的部分。所谓文化,即人的文明化或去动物化。人的文明程度的高低,即人被文明化的程度高低。换言之,人的文明化程度的高低,即人的社会化程度的高低。由此可见,人的文明程度或文化程度的高低,并非是指接受学校教育的年限和学历的高低。
Ⅸ 服务意识的五大体现
服务意识的五大体现:
1、担心遭到拒绝,这是由以往曾经遭遇过顾客的拒绝所造成的心理障碍。
2、担心服务不好,这是由于对自己要求过高,或对自己的服务素质缺乏自信所造成的。
3、感觉心里委屈,这其实是因为心里不平衡所造成的。
4、厌恶服务对象,喜欢谁才接近谁,讨厌谁就远离谁,这在日常生活中很普遍。
5、担心别人嘲讽,如果总是担心别人嫉妒而不敢进步,那只好做一个平庸之辈了。
服务意识的萌生,通常最早来自于家长的教育。家长越早教育孩子应该尊重别人,礼貌待人 ,那么,孩子就能够越早建立起服务意识。一般来说,年龄越小的人,替别人着想的服务意识越差。
新生婴儿是没有服务意识的,只有在他成长的过程中,逐渐意识到自己对于父母的依赖是自己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时,方能意识到父母为自己服务的重要性。
(9)服务意识扩展阅读:
具有服务意识的人,能够把自己利益的实现建立在服务别人的基础之上,能够把利己和利他行为有机协调起来,常常表现出 以别人为中心的倾向。因为他们知道,只有 首先以别人为中心,服务别人,才能体现出自己存在的价值,才能得到别人对自己的服务。
服务意识也是以别人为中心的意识。拥有服务意识的人,常常会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急别人之所急,想别人之所想,为了别人满意,不惜自我谦让、妥协甚至奉献、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