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监管货物
Ⅰ 根据货物进出境目的的不同,海关监管货物可分为哪几类
按货物进出境的不同目的划分,海关监管货物可以分成五大类:
1.一般进出口货物。指从境外进口,办结海关手续直接进入国内生产或流通领域的进口货物,及按国内商品申报,办结出口手续到境外消费的出口货物。
2.保税货物。指经海关批准未办理纳税手续而进境,在境内储存、加工、装配后复运出境的货物。此类货物又分为保税加工货物和保税物流货物两类。
3.特定减免税货物。指经海关依据有关法律准予免税进口的用于特定地区、特定企业、有特定用途的货物。
4.暂准进出境货物。指经海关批准,凭担保进境或出境,在境内或境外使用后,原状复运出境或进境的货物。
5.其他进出境货物。指由境外启运,通过中国境内继续运往境外的货物,以及其他尚未办结海关手续的进出境货物。
Ⅱ 海关主要监管哪些货物
进口货物自进境起到办结海关手续止,出口货物自向海关申报起到出境止,过境、转运和通运货物自进境起到出境止,应当接受海关监管。
海关监管货物,是指上述货物以及,过境、转运、通运货物,特定减免税货物,以及暂时进出口货物、保税货物和其他尚未办结海关手续的进出境货物。
一般而言,海关监管货物是指所有海关尚未完成监管的货物,也就是说所有海关还管的了的货物都属于这个范畴,加工贸易货物。免税进口的设备等等
Ⅲ 海关监管物流
现代物流的核心理念,在于以系统的观点和方法,对“物”的实体流动全过程进行功能整合,将运输、仓储、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和信息处理等功能实施一体化运作,从而有效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和效益,增强企业和产品的竞争力。为此,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海关不断改革监管制度,积极有效地促进了现代物流业的发展。
(一)转关运输监管制度极大地方便了全球物流。
全球物流是跨国间的物资、信息和资金流动。历史上,各国海关都是一种只沿本国政治和地理边界设立的管理机构,长期以来,货物和人员的跨境运输活动都必须遵守这种管理的地理格局,跨境的货物、人员都必须通过这个关卡式的管理机构才能进入进口国的关境。各国海关为了对进出口货物实行实际监管而要求运载货物、人员的运输工具必须从海关规定的地点进出关境,进出境货物和人员需要办理海关通关手续,货物又要换装其他国家的运输工具,改由别国企业提供运输服务。这一规定对于跨境运输服务来说,意味着运输服务的中止和服务提供人的更替。为促进全球物流的发展,海关不断改革进出境货物转关、转口运输监管制度,准许进境货物和人员可以不必在所进入国家的海关边境办理正式通关手续,而可以不间断地直接进入该国国内,直达目的地,还可以借经这个国家的关境运输到另一个国家,其间货物和人员无需换装运输工具,由同一个承运人提供跨国界运输服务。
此外,海关还对国际运输工具所使用的燃料、机组人员的给养以及向乘坐国际运输工具的旅客提供的食品,均制定了特殊的监管制度,以使它们能够免征关税,降低了全球物流的的成本,大大促进了其迅速发展。
(二)海关保税制度有力地促进了物流管理社会化。
现代物流是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随着“大规模定制”、“全球采购”、“零库存”、“即时生产”等现代生产经营方式的出现而发展起来的。保税制度是一项重要的海关监管制度,它的实质是规定一定的海关监管条件,使原来必须缴纳关税的货物可以不纳税而在本国境内存放、运输、买卖或加工。改革开放以来,海关先后创建了保税区、保税仓库、保税物流中心、物流园区、保税港等监管制度,逐步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多层次、多元化的保税物流网络,极大地促进了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这些保税监管区域可以存放随时供应生产的原材料和货物,还可以存放供应商品保修及售后服务的零部件,形成了一个个物流集散地,还带动了与之相关联的运输、仓储、金融和保险服务。利用海关保税监管制度,现代物流业得以对“物”的实体流动全过程进行功能整合,即对运输、仓储、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和信息处理等功能实施一体化运作,从而有效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和效益,增强企业和产品的竞争力。
(三)海关特定税收制度为物流专业化服务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条件。
现代物流的专业化服务对全球物流的每一次服务活动的实现,都离不开包括服务提供者与服务消费者以及提供服务所需服务设备(工具)的全球流动。物流服务人员需要在异国他乡提供服务时,都需要使用他们的各种专业设备。我从海关监管工作的实践中已经观察到有以下几类为实现全球物流所必需跨境流动的专业设备(工具):
——物流业经纪人员、企业经理人员、技术专家、会计师及类似专业人员工以及运输人员的文化、教育、修养、宗教或体育活动用品。
——以上人员从事物流服务所必需的工具、设备。
——为安装、调试、使用、检查、操作、保养、维修机械设备和运输工具等需要的设备、工具。
——物流服务展览或展示物品:包括展览品或展示品、为展出外国展品所需用的物品、国际性会议中使用的设备。
——跨境货物运输中用于盛装货物的包装品及容器。
——全球物流服务活动中所使用的商业样品和广告品。
为方便以上物品的进出境,海关规定对此类物品予以免税,为物流业的配套服务活动创造良好的发展条件,从而进一步促进现代物流业的继续发展。
Ⅳ 什么是海关监管货物,主要有哪些代表以及什么是海关请关
你好!
清关就是整个报关过程咯,包括报关,缴税,放行。
监管货物简单的理解就是海关没有放行货物。复杂一点说就是境内关外的货物。
我的回答你还满意吗~~
Ⅳ 海关监管货物的管理规定是什么
很多,最基本的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
另外,不同的海关业务也有相应的管理规定,关税业务、加工贸易业务、统计业务、综合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业务等,都有各自相应的文件规定
Ⅵ 海关监管货物报关程序
一.概念
海关监管货物 (cargo under customs supervision),在海关批准范围内接受海关查验的进出口、过境、转运、通关货物,以及保税货物和其他尚未办结海关手续的进出境货物。海关监管货物是指所有进出境货物,包括海关监管时限内的进出口货物,过境货物、转运货物、通运货物,特定减免税货物,以及暂时进出口货物、保税货物和其他尚未办结海关手续的进出境货物。
(1)自向海关申报起到出境止的出口货物;
(2)自进境起到办结海关手续止的进口货物;
(3)自进境起到出境止的过境、转运和通运的货物。
实践之中,“海关监管货物”主要处于以下两种状态:一是进境货物尚未办理海关进口手续或出口货物虽已办理海关出口手续但尚未装运出口,仍存放于海关监管场所的进出口货物;二是进境货物已办理海关进口放行手续,但仍处于海关监管之下,需要纳入海关后续管理范畴,这一类海关监管货物主要包括保税进口、暂时进口和特定减免税进口的货物等。
无论处于上述哪一种状态的货物都必须接受海关监管,未经海关许可,以任何方式处置这些货物,或者未按照规定办理相关手续,都将中断和破坏海关监管活动,甚至会造成影响国家进出口贸易管制和税费征收的后果,是一种比较严重的违反海关监管规定的行为。
二.分类
按货物进出境的不同目的划分,可以分成五大类:
1.一般进出口货物。指从境外进口,办结海关手续直接进入国内生产或流通领域的进口货物,及按国内商品申报,办结出口手续到境外消费的出口货物。
2.保税货物。指经海关批准未办理纳税手续而进境,在境内储存、加工、装配后复运出境的货物。此类货物又分为保税加工货物和保税物流货物两类。
3.特定减免税货物。指经海关依据有关法律准予免税进口的用于特定地区、特定企业、有特定用途的货物。
4.暂准进出境货物。指经海关批准,凭担保进境或出境,在境内或境外使用后,原状复运出境或进境的货物。
5.其他进出境货物。指由境外启运,通过中国境内继续运往境外的货物,以及其他尚未办结海关手续的进出境货物。
三.报关程序的含义
海关:审单、查验、征税、放行4个海关作业环节即完成通关;
报关人:进出口申报、配合查验、缴纳税费、提取或装运货物等手续
前期阶段
前期阶段是指根据海关对保税加工货物、特定减免税货物、暂准进出口货物等的监管要求,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或其代理人在货物进出境以前,向海关办理上述拟进口货物合同、许可等的备案手续的过程
进出境阶段
进出境阶段是指海关对进出境货物的监管制度,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或其代理人在进口货物进境时、出口货物出境时,向海关办理进、提取或装运货物手续的过程
进出口申报?配合查验?缴纳税费?提取或装运货物?
后继阶段
解除监管
后继阶段是指根据海关对保税加工货物、特定减免税货物、暂准进出口货物等的监管要求,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或其代理人在货物进出境储存、加工、装配、使用后,在规定的期限内,按照规定的要求,向海关办理上述拟进口货物核销、销案、申请解除监管的手续的过程
Ⅶ 海关监管仓库是怎回事
监管仓库就是海关因为业务需要而设立的受海关监管暂时存放货物的仓库回,监管仓答内外视为境内外,也就是说货物到了监管仓库就等于是出了口,到了国外。 除了海关系统外其它任何部门都无权对存放在监管仓库中的货物做任何处理,海关是由国务院直接管辖,与地方政府没有权利或经济上的联系。
Ⅷ 海关监管货物的监管期限
(1)一般进出口货物。
进口货物,自货物进境时起到海关放行止;
出口货物,自向海关申报起到出境止。
(2)保税货物。自货物进入关境起,到出境最终办结海关手续,或转为实际进口最终办结海关手续止。
(3)特定减免税货物。自货物进人关境起,到监管年限期满海关解除监管或办理纳税手续止。
(4)暂准进出境货物。
进境货物,自进入关境起到复运出境,或转为实际进口止;
出境货物,自出境起到复进人关境,或转为实际出口止。
(5)其他进出境货物。
进境货物,自进人关境起到复出境,或最终办结海关手续止;
出境货物,自出境起到复进人关境,或最终办结海关手续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