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平台
『壹』 如何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监督管理工作
准确把握“三资”监管的工作定位
我们必须将加强农村“三资”监管作为加快发展和深化改革的基础和前提,加大工作力度,加强协调配合,力促集体经济“增资减债”“增收节支”“增效堵漏”,推动集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要牢固树立群众第一的观念,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上级党委和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进一步取得广大农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要从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有力地措施,将这项工作抓紧、抓实,抓出成效。具体指导,依法管理
各县市、各职能部门要从政策和法律层面加以指导,准确把握委托代理权限,正确处理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与农民群众民主权益和经济利益的关系。结合农村综合改革,建立完善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中心,在人、财、物等方面给予保障。要进一步完善工作流程和相关制度,保障规范运作,有效监督。要加强业务培训,提高从业人员业务水平,增强履职能力。要完善制度,健全机制
首先,要完善农村集体资金管理制度。重点抓好财务收入管理、财务开支审批、财务预决算、资金管理岗位责任和财务公开等制度的完善和落实。其次,要完善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制度。重点抓好资产清查制度、资产台账制度、资产评估制度、资产承包租赁出让制度、资产经营制度的完善和落实;第三,要完善农村集体资源性资产管理制度。重点抓好资源登记薄制度、公开协商和招标投标制度、资产承包租赁合同管理制度、集体建设用地收益专项管理制度的完善和落实。切实提高管理制度的可操作性。
细化集体分配制度。一是完善村级预算制度。建立健全市、镇、村三级联动预算机制。二是完善股东分红制度。建立股东分红增减机制,严控超额分红和变相分红;细化资产交易制度。建立集体资产交易平台,运用网络信息技术,实现交易行为透明化、集体收益最大化;细化财务监管制度。要强化措施,确保落实
各县市、各有关部门要经常深入乡村,加强调研指导,开展监督检查。要根据工作需要,制定工作标准,完善考核指标体系,做到单项工作有具体目标要求,整体工作有绩效评价标准。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帮助解决工作中的矛盾和问题,加大对违纪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同时要注重调动和发挥村纪检小组的监督作用,确保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顺利推进。加强培训
为了提高业务能力,县农村集体资产委托代理服务工作领导小组专门派出业务能力强的专职农经师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培训,经培训考试合格,发给合格证,凭证上岗。
『贰』 金安易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系统年末账务处理怎么操作
普通账号基于个人在手机登陆使用,可以通过加QQ好友、查看附近的人、摇版一摇等方式来圈粉丝,在营销权上可主动出击,伸缩自如。 1、设置签名,搜索附近的人&摇一摇 微信个人签名字数有限,只能输入29个字符,因此要简单说明你经营的内容,充分利用好这块广告位,通过每15分钟刷一次附近的人或摇一摇功能,来让其他用户看到你的签名主动搭讪。 适用于: 出租车、超市、快餐店、美容美发、快消品商家等。 案例:K5便利店 K5便利店位居海南大学附近,通过查找附近的人功能,精准定位周边大学生消费群体,传播店面地址、发送优惠信息等吸引顾客。 2、漂流瓶 漂流瓶这种营销方式并不是适合于所有商家,如果不选择营销公司来做,就需要动用大量的员工账号来操作,可以发送文字、语音等。 适用于: 电商、品牌商、知名企业 案例:招商银行“爱心漂流瓶” 活动期间,微信用户每捡十次就有一次会捡到招行的爱心漂流瓶,回复后招行便会通过“小积分,为慈善”平台为自闭症儿童提供帮助。但这种方式只能在微信用户的一小部分用户中起到宣传作用,毕竟捡漂流瓶的用户在少数。
『叁』 如何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监督管理工作
创新公开机制,严把“清理登记关”
实行“三个确定”。一是确定各村党支部及村委会为农村“三资”清理的主体。二是确定清查的原则。注意把握好两点:第一点是尊重历史,比如土地面积要尊重过去的习惯亩,不能死搬硬套标准亩重新丈量;第二点是维护稳定,不能因此次清查登记工作引发新的矛盾,导致群众上访。三是确定摸底方法。实行统、分结合的方法进行清查登记,全县统一制作清查摸底登记表格,统一统计口径,统一工作进度,统一公示,统一检查评比;分村分类摸底登记,资金、资产、资源分阶段分类摸底登记,建立台帐。
采用“三种公开方式”。一是采用公开栏进行公开。将清查结果及时在村务公开栏上进行公开,接受群众监督。针对部分群众反映村务公开“看不清、弄不明”的问题,积极推行“语音公开”、“点题公开”、“村务质询”等做法,用通山方言播报村务公开内容,用普通话表述村务公开台账,开设“点题公开”栏解答村民提出的问题,面对面地接受群众的质疑。二是采取图表文字进行公开。针对集体资产较多的村(社区),积极推行“图文并茂”的做法,把村级集体资产拍成照片,汇制成一览图表和以不同颜色标识的资产分布示意图,张贴在村委会办公场所最醒目的位置;经营性资产还注明承租人、租期、月租金等相关信息。三是实行网上公开。凡是能上因特网的地方,都可以查询“三资”管理信息,极大地方便群众查询和监督,从而把资产、资源公开办成村委会与群众双向互动的平台,使广大群众从原来的“公道不公道,只有天知道”的抵触情绪,转变为“公道不公道,一看便知道”的认同感。
建立“三套台帐”。清理结束后,各村采取多种形式将村级资金、资产、资源管理情况进行充分公开,资产、资源变动情况到边到角进行公示。公示期满后,如群众无异议,按照资金、资产、资源三种类别,分门别类登记造册,形成“三资”管理三套台账,每套(册)台帐一式三份,一份由村本级保管,另两份台账,一份交由村纪检小组存档备查,另一份交由乡镇农村集体“三资”监管代理中心保管,并输入微机,采用电子网络化技术,在“三资”运行中实行动态管理,根据实际发生的业务随时调整“三资”台账数据,做到账账、账表、账实、账证、证证“五相符”。
创新管理机制,严把“经营处置关”
集体资产资源的出让、出租和发包实行市场化运作。对农村集体资产资源的出让、出租、发包等情况进行全面清理过程中,如发现出让价格、出租和发包标的有失公允和合同存在违规的行为,一是通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议定,村与承租(包)方重新修订合同;二是对标的金额较大,群众和承租方对标的金额意见分歧较大的,委托第三方有资质的中介机构进行评估,在双方无异议后重新订立合同;三是对存在违规的合同立即叫停,依法注销合同。对农村集体所有的如土地、矿山、林地、水面和房屋等资产资源使和权进行出让、出租和发包时,实行“阳光操作”,向社会公开招标、拍租最大程度地推向市场。
集体资产资源经营逐步推行商业化管理。在全面摸清农村集体资产资源底数的基础上,引导农民更新观念,既要守住自己的财富,又要想法子如何使财富增值。集体资产资源经营和处置,先由村“两委”会、村民主理财小组共同讨论提出意见,按“四议两公开”程序民主决策后实施。全县186个村、17个社区的集体资产资源经营都在逐步探索商业化管理模式,盘活集体资产资源。
集体资产资源经营处置实行规范化操作。《通山县林地二次发包暂行办法》、《通山县30万元—100万元使用财政性资金建设工程采用简易招标意见》和《关于进一步规范农村建设项目招标投标市场行为的若干意见(试行)》等规范性文件,为农村集体资产资源的经营和处置规定了操作流程。农村基本建设和资产资源的经营和处置,严格按程运作,公开、公平、公正,实行规范操作。对集体资产资源发包,标的较小的先由村民代表大会商定提出方案,报乡镇纪委和乡镇农村集体“三资”监管代理中心批准后,乡镇纪委和乡镇农村集体“三资”监管代理中心派人参与,由村“两委”会自行组织竞标,成交后,签订规范合同。
创新监督机制,严把“责任追究关”
坚持经常性检查与集中考核相结合。按照通山县“三资”管理工作方案的要求,组建了由县纪委常委带队,相关部门、乡镇纪委书记组成的巡视检查组,对全县各乡镇(村)农村集体“三资”清理和监管代理工作进行经常性的巡视检查。巡视组通过查看资料、明察暗访等形式,了解“三资”运行管理的有关情况。在“三资”清理监管代理工作结束前,巡视检查组还将通过个别谈话、进行村民满意度测评等方式开展一次集中检查考核,并将日常巡查掌握的情况、村民满意度测评情况等进行综合汇总分析,形成检查考核情况综合汇报材料。
坚持明查与暗访相结合。巡查组开展“明查”的同时,采取多种形式发动群众,开展“暗访”。一方面充分发挥村纪检小组的作用。按照“优中选优”的原则,由村党员大会选举政治素质高、有工作热情、敢于得罪人的无职党员参与监督,提出意见建议。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村民主理财小组和党风监督员的作用。各村把“三资”清理情况经村民主理财小组审核报告乡镇“三资”清理监管领导小组审核后,在村公开栏进行公示,同时通过县财政门户网站进行公示,征求党员干部和村民对“三资”清理监管的意见和建议。部分乡镇还积极创新监督方式,对“三资”清理监督过程进行全程录像,加强了监督的有效性。
坚持责任追究与结果运用相结合。为确保农村集体“三资清理监管工作有效推进,严明工作纪律,县纪委监察局下发了《关于农村集体“三资”清理监管工作责任追究办法(试行)》,做到县乡村“三资”清理监管代理责任追究对象、内容、形式、权限、结果运用“五个明确”,并加大责任追究工作力度,有效解决了过去农村财务基础工作薄弱、财务制度落实不到位、账目设置混乱、转移挪用资金、隐瞒收入、随意开支等问题。
『肆』 金安易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系统年结后第二年重新怎么记账
农村集体监管系统结算后,第二年就从第二年出的运营资产来进行记账了。
『伍』 金安易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系统怎么安装
普通账号基于个人在手机登陆使用,可以通过加QQ好友、查看附近的回人、摇一摇等方式答来圈粉丝,在营销上可主动出击,伸缩自如。
1、设置签名,搜索附近的人&摇一摇
微信个人签名字数有限,只能输入29个字符,因此要简单说明你经营的内容,充分利用好这块广告位,通过每15分钟刷一次附近的人或摇一摇功能,来让其他用户看到你的签名主动搭讪。
适用于: 出租车、超市、快餐店、美容美发、快消品商家等。
案例:K5便利店
K5便利店位居海南大学附近,通过查找附近的人功能,精准定位周边大学生消费群体,传播店面地址、发送优惠信息等吸引顾客。
2、漂流瓶
漂流瓶这种营销方式并不是适合于所有商家,如果不选择营销公司来做,就需要动用大量的员工账号来操作,可以发送文字、语音等。
适用于: 电商、品牌商、知名企业
案例:招商银行“爱心漂流瓶”
活动期间,微信用户每捡十次就有一次会捡到招行的爱心漂流瓶,回复后招行便会通过“小积分,为慈善”平台为自闭症儿童提供帮助。但这种方式只能在微信用户的一小部分用户中起到宣传作用,毕竟捡漂流瓶的用户在少数。
『陆』 三资管理采取哪些措施
为确保农村集体“三资”管好、用好、经营好,实现“三资”的保值增值,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应采取四项措施加强“三资”管理:
一是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成立了“三资”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统一组织和领导“三资”管理工作。建立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责任,加强指导督查,定期召开会议,细化监管措施,切实做好日常管理工作。
二是健全机制,统一认识。各级政府,明确了工作目标、工作对象、基准时间、工作范围和工作要求。各街道(镇、乡)结合实际,确定此次清产核资工作范围、内容、时间,做到帐实、帐款、帐帐相符。
三是开展培训,提高能力。将对农经干部、代理会计进行“三资”新网络系统培训,切实提高“三资”管理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所有街道(镇、乡)以“以会代训”的形式,重点对农村集体固定资产清理的范围、程序、步骤、方法及实用案例进行辅导培训,增强具体工作人员实地操作的业务能力。
四是加强督查,推进落实。各街道(镇、乡)在原有的会计代理服务中心基础上成立“三资”代理服务中心,积极落实“三资”管理人员配备,明确工作职责,结合开展村级财务审计,协助并指导村的具体工作,定期对“三资”工作的进展情况进行检查。
『柒』 如何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监督管理工作
准确把握“三资”监管的工作定位 我们必须将加强农村“三资”监管作为加快发展和深化改革的基础和前提,加大工作力度,加强协调配合,力促集体经济“增资减债”“增收节支”“增效堵漏”,推动集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要牢固树立群众第一的观念,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上级党委和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进一步取得广大农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要从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有力地措施,将这项工作抓紧、抓实,抓出成效。
具体指导,依法管理 各县市、各职能部门要从政策和法律层面加以指导,准确把握委托代理权限,正确处理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与农民群众民主权益和经济利益的关系。结合农村综合改革,建立完善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中心,在人、财、物等方面给予保障。要进一步完善工作流程和相关制度,保障规范运作,有效监督。要加强业务培训,提高从业人员业务水平,增强履职能力。
要完善制度,健全机制 首先,要完善农村集体资金管理制度。重点抓好财务收入管理、财务开支审批、财务预决算、资金管理岗位责任和财务公开等制度的完善和落实。其次,要完善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制度。重点抓好资产清查制度、资产台账制度、资产评估制度、资产承包租赁出让制度、资产经营制度的完善和落实;第三,要完善农村集体资源性资产管理制度。重点抓好资源登记薄制度、公开协商和招标投标制度、资产承包租赁合同管理制度、集体建设用地收益专项管理制度的完善和落实。
切实提高管理制度的可操作性。 细化集体分配制度。一是完善村级预算制度。建立健全市、镇、村三级联动预算机制。二是完善股东分红制度。建立股东分红增减机制,严控超额分红和变相分红;细化资产交易制度。建立集体资产交易平台,运用网络信息技术,实现交易行为透明化、集体收益最大化;细化财务监管制度。
要强化措施,确保落实 各县市、各有关部门要经常深入乡村,加强调研指导,开展监督检查。要根据工作需要,制定工作标准,完善考核指标体系,做到单项工作有具体目标要求,整体工作有绩效评价标准。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帮助解决工作中的矛盾和问题,加大对违纪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同时要注重调动和发挥村纪检小组的监督作用,确保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顺利推进。
加强培训 为了提高业务能力,县农村集体资产委托代理服务工作领导小组专门派出业务能力强的专职农经师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培训,经培训考试合格,发给合格证,凭证上岗。
『捌』 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系统的监管措施
(一)进一步规范完善农村会计委托代理。会计核算及时规范,认真落实收支两条线,非回生产性开支限额管答理、资金申请审批等制度,强化对村集体资金的监管。
(二)建立健全村集体资产、资源管理制度,重点是资产资源管理内部控制、资产资源清查登记备案、资产资源评估、资产资源经营与处置招投标、资产资源经济合同监管等制度,强化对村集体资产资源的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