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城管服务 » 公共监督

公共监督

发布时间: 2020-11-28 00:42:06

① 公众参与和监督

当地居民主要是以居民组织和利益团体代表等组织形式出现,包括矿山生产相关矿业居民和当地农民;对矿区土地利用产生影响的科技人员,如环境专家、复垦专家、采矿专家、农业专家、林业专家、水利专家、生态专家、景观规划设计人员等,科技人员通过协助配合方式参与矿区土地利用;目前,一些专业整理复垦公司以市场化、专业化、产业化运作方式参与矿区土地利用。

6.2.4.1 横向(水平)参与

治理的理念,非正式的关系和方式同样成为影响土地利用的有效途径。这一作用在横向主体参与中体现得尤为明显,企业和以社会团体为代表的居民通过参与方式与政府产生互动作用。

拥有信息和监督权是社会公众参与的核心目标,但是公众的分散性和缺乏专业技能,制约其实质性的参与。因此,吸引参与、推动社会参与的关键工作需要政策制定者来承担。开展一是能力赋予层面,二是根据参与的能力设计机制、制度两个层面的建构工作。

(1)赋予公众参与的能力,让当地居民有知情权。制定矿业公司短期和长期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目标是矿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起点。Clark认为,在矿业发展中出现了社会和文化因素影响矿业发展的新现象。1993年澳大利亚通过了当地居民“土地和地下资源权利保护法”,规定保留当地居民对土地和地下资源利用的权利,责成采矿公司对有关地下资源利用的任何问题,必须与当地居民进行协商。让当地居民有知情权,发布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情况,并与居民及时沟通,使得公众参与的有效性得以提高[28];另一方面对于矿山开发者,改变观念和思维模式,做到工农关系和谐融洽已经成为公识。许多大型矿产开发公司已经以土地复垦工作优异作为提高企业信誉,承揽采矿工程的一大优势,这将成为企业新的发展趋势。

(2)建立参与的组织保障。由于参与对专业技能和知识的要求,推动公众参与,需要建立起一系列基于公众平台的参与和监督组织,成立专家委员会,由相关领域的专家代表组成,具有专业的知识和一定的影响力;成立当地居民代表委员会,由当地居民自愿组成;成立社团代表委员会,由区内主要行业协会和其他利益集团的代表组成。通过全过程参与土地利用,能够实现信息的公开,使公众获得监督的权利。

6.2.4.2 建立沟通联络机制实现合作的管理

在合作关系中,联络沟通机制和准则的确立是实现区域成员伙伴关系的基础。一方面,沟通机制起着整合作用,将区域成员互补的能力真正融合在一起为合作伙伴未来发展做准备;另一方面是协调作用,由合作伙伴各自作出贡献,然后将成果移交其他伙伴,实现区域共享;最后还具有控制与学习作用,协调的过程同时也是成员各方相互监督、相互学习的提高过程[199]

建立沟通联络机制实现合作的方式主要有确立定期联席会议制度、开展社会咨询、开展不同层面和规模的合作论坛活动、建立“参与型”土地复垦示范区(工程)[200]

候氏公司的“麦克拉夫林矿山”是由美国一个矿业公司成功实施的金矿复垦项目。项目十分注重企业目标与政府和社区居民的有机结合。一方面,矿业公司在项目过程中注重向其项目所在地的社区居民宣传企业的生产计划(采矿)和环保计划(复垦),强调企业与社区合作开展基础性研究;另一方面,企业注重与政府部门的合作。霍氏公司以“相邻土地管理规划”作为麦克劳林金矿项目的主题,在立项时就着手制订可持续发展规划,为企业在其项目过程中获得政府及各方面的支持与帮助奠定了基础,也为企业自身在采矿期间、在矿区采后、在矿区周边进行环境保护提供了依据。此外,矿产开采结束后,整个候氏公司厂区将会成为环境研究的科研所,将继续监测环境数据[201]

② 各级政府受什么和社会公众的监督

您好!各级政府都要接受新闻媒体和社会公众的监督。谢谢阅读!

公共管理的内部监督体系不具有权威性吗

公共管理责任的行政控制机制,是指运用一定的行政手段或通过一定的行政层级,对公共管理主体履行责任进行的监督和控制。这一机制主要包括以下:1、公共组织自身的责任机制公共组织是公共管理的主体,而到目前为止的现代社会中,无论是政府、准政府组织如我国的事业单位,还是非政府组织,其组织都是以科层制的方式来进行组织建构的。2、行政监督检查在现实中,行政组织是最为典型的以层级关系形成的体系。在这一行政组织系统中,上级对下级基于隶属关系具有控制的权力,以维持与下级之间的命令枣服从关系。这种权力即行政监督权,相应的活动就是行政监督检查。3、行政监察所谓行政监察,是指为了保证行政责任的实现,在行政机关内部设立专门监察机关,对行政机关以及公务员的行政行为进行的监督。 4、审计审计是由专职机关通过对公共组织各机关一切财务事项的记录、报告与验证,以鉴定其收支事项的正确程度以及财务行为是否忠诚,并考核其绩效的专门工作。 5、行政复议行政复议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向行政复议机关提出申请,接受申请的复议机关对原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与适当性进行审查,并作出相应决定的具体行政行为或活动。

④ 官僚制组织7,公共组织监督系统分别有哪两种监督形式每种形式包含几种类型

国家权力机关对行政机关的监督方式有三种:法律监督、工作监督、人事监督。

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主要指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为主体的监督。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立法监督和对宪法和法律实施的监督。
在现代西方社会,责任制内阁也好、非责任制内阁也好,按照三权分立原则建立的政体也好,按照议会至上原则建立的政体也好,虽然监督权的范围与规模不尽相同,但监督权都是代议制机关的一项重要权力。它对维护法治,捍卫民主,防止专横,抑制腐败,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我国,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是国家权力机关依法履行其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重要方面。
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主体与监督客体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是指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为全面保证国家法律的有效实施,通过法定程序,对由它产生的国家机关实施法律的监督。这种监督的主体是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其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在整个法律监督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
国家权力机关监督的客体,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那些由国家权力机关及其常设机关产生并向它们负责的国家机关及其组成人员。第二类,是有关国家权力机关及其组成人员。根据我国宪法,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大的监督客体;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权力机关以及其它下级人民代表大会都是其上一级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客体;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自治州、设区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是选举他们的代表大会的监督客体。第三类,国家武装力量、各政党、各社会团体、各企事业组织和公民个人。因为根据宪法,他们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而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分别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及其常设机关和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及其常设机关的重要职责
在我国,国家权力机关监督的方式主要有:①听取和审议工作报告并作出相应的决议;②审查文件,指对“一府两院”(政府、法院和检察院)依法呈送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和非规范性法律文件进行审查,并作出相应决议;③质询;④组织特定问题的调查委员会;⑤受理申诉、控告和检举,并进行处理;⑥开展执法检查,这是当前全国人大和地方人大开展法律监督所经常使用的一种监督方式,具有针对性和时效性,可以及时发现法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实施的对策;⑦视察,是指由人民代表有组织地对法律、法规、有关决议和决定的贯彻执行情况、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财政预算的执行情况、以及人民群众反映强烈或普遍关心的问题进行视察;⑧督促办理人民代表和委员提出的建议、批评和意见;⑨审议撤消职务案;⑩专题监督,“即就某一方面的工作,某一热点问题,某一重大事件,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的工作报告。这样可以增强监督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⑤ 公共权力的监督机制

从权力本身所具有的特性看,权力最容易成为脱缰野马。掌握权力的人总是借助权力的力量而把自我凌驾于权力的作用范围之上,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则表现为凌驾于社会之上。当掌权者为了私人利益而操纵权力,这种权力又受不到任何限制时,掌权者就会利用人民赋予的权力去侵害公民的权利。人类文明的历史向世人昭示这样一个道理:不受制约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
公共权力是用于处理公共事务的权力,是公共组织实施自身职能的前提条件。公共权力是由社会的共同需要而产生的,是全体社会成员共同意志的集中表现,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其基本目的在于维持、调整或发展整个社会生活的基本秩序。公共组织要么拥有法定的公共权力,要么拥有由公共权威部门授予的公共权力。这种公共权力与非公共组织中存在的“私权”有着本质的区别,从其基本内涵来说,在主体上,公共权力属于公众而非某个个人;从客体上看,公共权力指向的是公共事务;从功能上看,公共权力为公共利益服务。公共权力具有权威性、强制性、普遍性、排他性,公共权力的这些特性使公共权力有着比“私权”更广泛的约束力、强制力和管辖范围。当然,公共权力的使用更强调依法行使,防止权力的滥用,因此,公共组织必须受到全社会的监督。 一、以德制权
二、以权制权
1、以独立、客观、公正、公开的监督权制约公共权力运行
2、监督制约公共权力的基本要求
三、用“第三部门”力量制约公共权力

⑥ 社会公众监督公共管理的方法有哪些

狭义的公共管理监督是指公共管理组织机关内部的监督。这种监督概念中强调了组内织内部的监督和上级容对下级行为的监督。广义的公共管理监督,即是指政党、行政机关、立法机关、司法机关、社会团体和公民等对公共管理组织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这个定义的内涵是:监督主体是多元的,包括政党、行政机关、立法机关、司法机关、社会团体和公民等多种社会力量;监督的对象既包括各类政府机构和公务员,也包括非政府的公共组织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公共管理监督的内容是监督公共管理组织的管理行为是否合法、是否以公共利益为目标、是否是科学的、有效率的;公共管理监督的目的是确保公共组织的管理行为符合增进公众利益的原则。

⑦ 有哪些公众监督方式

(1)社会宣传。根据整治实施进度,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宣传,形成良好的社会互动氛围;(2)舆论监督。对诚信度高的企业,规范运作的建设施工单位和运输企业通过新闻媒体、政府网站等予以表扬,对违法违规行为予以曝光,促进建设施工单位和运输企业及时整改;(3)公众参与。通过电话、网络等开展有奖举报,对公众举报渣土运输过程中的违规行为,如乱堆乱倒,进出工地车辆车容不洁、车况不良,以及建设参与方未委托符合条件的运输单位承运渣土等,经查情况属实的,给予一定的奖励。

⑧ 充分发挥公众监督作用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单纯依靠科学技术手段、企业的自主行为和矿山监管部门的监管是不够的。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危害公众的生存环境,影响公众的健康安全,从根本上损害了公众利益。随着社会进步及文明程度的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逐渐增强,因此,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报纸、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及时报道和表彰矿山环境保护工作中的先进典型,公开披露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违法行为;另一方面,应当重视和提供公众对矿山环境监督的渠道,对严重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单位和个人,应及时曝光,动员和依靠社会力量进行监督,形成社会舆论压力。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对矿山乱采滥挖、破坏矿产资源、废水无序排放污染环境现象的报道,在社会上反响极大,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相关部门采取了积极措施加大对矿山清理整顿的力度,如陕西潼关金矿区、靖边油田、旬阳铅锌矿、铜川煤矿;甘肃厂坝铅锌矿区、西和六巷乡邓家山铅锌矿区;青海三江源头砂金开采区,均是经《焦点访谈》栏目报道后才开始有效治理整顿,矿山地质环境的恶化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

⑨ 如何认识网络舆论在公共权力监督中的作用和局限

新闻与生俱来的功能便是对社会的监督,新闻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的权利,也是新闻媒体的职责,是一种民主的实现形式。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以及社会转型时期的反腐工作需要舆论监督,党的十三大至十七大政治报告中也都明确提出重视和发挥传媒的舆论监督作用。党的十六大提出名扬中外的“四大民主”:即“保证人民依法实现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党的十七大报告也再次使用了“舆论监督”的概念,要求:“落实党内监督条例,加强民主监督,发挥好舆论监督作用,增强监督合力和失效。”而实现民主监督的重要形式和途径就是舆论监督,那么,在当前形势下,作为县级广播电视机构更应该深刻地认识到新闻媒体开展舆论监督的必要性以及重要作用。可见,如何提高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现实性很强的实践课题。
一、舆论监督的概念
一般而言,舆论监督是指公众通过新闻媒介对党务、政务和一切公共事务的公开,对国家机关各级公务人员的施政活动,以及社会公众人物(包括政治家、演艺明星、上市公司等)的监督,这种监督既包括揭露和批评,又包括评价和建议。从广义上看,舆论监督是指公民享有对国家和社会事务实行舆论监督的权利和自由。公民在了解情况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和传播媒介,行使法律赋予的监督权,表达舆论、影响公共决策。舆论监督是民主监督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社会民主的必要环节,实行舆论监督是一个制度化进程。舆论监督制度应保证社会舆论通过一定的立法程序,转化为行动措施。
从狭义上看,它是指新闻舆论监督。公民享有依法运用新闻传媒充分发表意见、建议和呼声,表达自己意志的权利和自由;享有对国家和社会事务实行舆论监督的权利和自由。新闻舆论监督源于舆论学和大众传播学发展的过程中。我国的新闻舆论监督实质上是人民的监督,是党和人民群众通过新闻舆论对各级党政机关的工作及其他工作人员、以及对社会事务实行监督。它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国家健全发展、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二、为什么要舆论监督
1、这是进一步解放思想的必然结果。解放思想就是要敢想、敢干、敢冒险,勇于创新,就是要打破禁区,就是要不断地发现问题,揭露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为富民强市提供保障。随着解放思想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思想也会变得越来越解放,越来越开放,人们思维的触角会越来越延伸,必然会无处不到,全面监督政府及社会的各个角落。言论自由和舆论监督是大势所趋,是历史向前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必然结果。随着网络的发展,电脑的普及,信息的传播会变得越来越便利,政府也会逐步提高透明度,特别是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信息公开条例》的贯彻实施,政府将逐渐成为阳光政府,自觉接受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
2、这是党中央的要求。舆论监督是我们党反腐倡廉,及时纠正工作失误的一面镜子,热情支持各级媒体舆论监督是党中央的要求。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第三十三条明确规定;“在党的领导下,新闻媒体要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通过内部反映或公开报道,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应当重视和支持舆论监督,听取意见,推动和改进工作。”中共中央2008年5月13日颁布的《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提出,各级领导干部要正确对待舆论监督,增强接受舆论监督的自觉性。2007年1月8日至1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要求,加强人民群众、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新闻舆论等监督。
3、这是广大群众的需求。广大群众请求政府解决问题,或者揭露腐败现象,经常采用越级上访的方式,但由于群众的诉求越来越多,越级信访这一渠道显得越来越不能满足群众的需求。况且,对于越级信访问题,上级政府的信访部门一般退回原单位处理。这样,群众常常不满意,转为向新闻媒体投诉,请求新闻媒体呼吁的越来越多了。一旦新闻媒体为之呼吁,就会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就会引起广泛关注,特别是会引起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这样,问题往往会得到很快解决。
4、这是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而舆论监督是民主监督的一种十分有效的形式,也是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的十分有效的措施,所以,支持舆论监督是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5、这是构筑和谐社会富民强市的有效措施。人民群众发表意见、提出建议的渠道很多,但通过新闻媒介进行是最便捷的、最有效的方式。因此,新闻媒介通过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对党和政府的决策进行监督,就能够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实行民主监督的积极性,吸引广大群众参政议政,促进党和政府决策的民主化与科学化,促使很多社会问题的及时解决,排除影响构筑和谐社会、富民强市的不利因素,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为富民强市提供一个好的环境。
三、新闻媒体如何充分发挥舆论监督作用
新闻媒体是舆论监督的主要载体,因此,近年来我局为开展舆论监督工作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并相继开办了一批舆论监督性栏目。如电台开办的《行风热线》栏目,电视台先后开办的《社会纵横》、《民生直通车》等栏目,以“三贴近”为宗旨,上为政府解忧,下为百姓解难,倍受社会各界关注。然而,随着社会的全面进步和现实生活的深刻变化,人们对舆论监督越来越高度关注,需求也越来越迫切,这就需要我们充分认识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舆论监督的重要性,需要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求真务实精神,把体现党的意志与反映人民心声结合起来,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
(一)开展新闻舆论监督,要摆正舆论监督与舆论导向的关系。
新闻舆论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偏离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党性原则,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这是坚持正确的新闻舆论导向的根本保证,更是正确实施舆论监督的关键所在。正面报道为主与发挥舆论监督作用两者是相辅相成的。以正面报道为主,并不是强加给新闻媒体的一种限制,而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内在规律所决定的,是我们所处的伟大时代的客观要求。我们所面临的是一个深刻变革、日新月异的时代,有理由去理直气壮地报道改革开放中出现的新事物、新气象、新变化、新典型。但是,既然我们的生活中还有消极腐败现象,就没有理由放弃舆论监督的武器。事实上,开展正确的舆论监督,对于改进党和政府工作,使决策更加民主化、科学化,以及反腐倡廉、扶正祛邪、净化党风和社会风气,都有其他监督形式不可替代的作用。有的人认为,舆论监督受舆论导向的约束,会妨碍舆论监督的开展,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新闻舆论监督是建立在正确舆论导向基础之上的舆论监督,是为舆论导向服务的。因此,舆论监督与舆论导向两者不能分开,不能独立,而是相互依赖,相辅相成的,舆论导向为舆论监督创造良好环境,促进舆论监督沿着正确的轨道健康开展,所以坚持以正面报道为主,并不排斥正当的新闻舆论监督。
(二)开展新闻舆论监督,要坚持真实性原则。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新闻之道在于求真,舆论监督必须完全真实,这是舆论监督的基础。只有首先被受众认为是真实的,才谈得上舆论监督。若受众认为是假的,他不看、不听、不谈,舆论监督就起不到作用。因此,必须坚持真实性原则。
一是要微观真实。即具体事实必须完全真实、准确,事实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等要准确无误,事实中人们的所行、所言、所思、所感要真实可信,不能合理想象。要提倡现场采访,作为记者,当一事件发生后,应迅速奔赴事件发生现场,用自己的亲身感受,掌握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从而避免事后采访时,被监督者从自己的好恶、利害出发,或混淆真假、或杜撰事实、或合理想象,使事实真相难以辨别的困难。
二是要本质真实,即要揭示事实的本质。一般来说,把握微观真实较容易,而把握本质真实困难得多。这就要求记者必须具有深厚的生活阅历、广博的知识、深邃的洞察能力。监督的事实,从本质上要搞清楚,一是一,二是二,不夸大,不缩小,不歪曲,不片面,有根有据,真实确凿,无论是人名、职务、单位名称,还是数字、情节,都要一一核实,防止“偏听则暗”。
三是要客观公正。判断是非、评价事物要以党和国家有关政策、法律为标准,防止主观臆断,感情用事。对有争议的问题要全面、辩证地观察和分析,充分考虑实际情况的复杂性,善于听取不同意见,坚持以理服人。对舆论监督涉及的问题,要深入研究,听取各方面的意见,确保信息来源真实可靠,确保报道内容准确无误。
(三)开展新闻舆论监督,要注意方式与方法。
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来实施舆论监督,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舆论监督的形式多种多样,内容决定形式,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要尽量做到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动机和效果的统一。
——把握好时机。要紧紧围绕每个时期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正确开展新闻舆论监督。
——帮忙不要添乱。新闻舆论监督,不仅要按新闻规律办事,而且更要有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哪些可以报,哪些不可以报,在什么时候报适宜,报几次可达到目的,报了之后会引起什么样反响等,都要在选题立项实施前考虑周全。一要出以公心,二要服务大局,三要以理服人,四要把握好度,五要遵守新闻宣传纪律。
——要做到“四个”有利于,一是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二是有利于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呼声,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联系;三是有利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维护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四是有利于弘扬正气、针砭时弊,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 四)开展新闻舆论监督,队伍素质是最基础的条件。
舆论监督直面社会现象的是与非,因此,搞好舆论监督,对采编队伍素质提出了高的要求:
其一,必须加强对新闻采编人员的教育、培训和管理。要组织新闻采编人员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教育采编人员正确理解和运用舆论监督的权力,摆正位置,端正舆论监督的目的,提高舆论监督工作的水平。
其二,新闻采编人员要坚持客观的原则,不把个人恩怨、好恶色彩带入报道,不充当个别利益冲突的工具,努力树立关怀弱势的人文精神和不阿权贵的独立品格;
其三,新闻采编人员要树立法制观念,充分重视发挥法律在舆论监督中的作用,在舆论监督中严格遵守国家宪法好法律。
其四,新闻采编人员必须树立角色观念。作为舆论监督的主体,作为推动舆论监督工作的内因,在思想上要提高认识、加强修养,努力争取社会舆论的支持,争得社会各方面、各部门的理解和配合,使舆论监督工作充分展现其原动力,确保舆论监督健康、顺利、有效、正确地进行。
其五,新闻采编人员必须树立质量意识,提高对新闻线索的高度敏锐性,以高效到位的舆论监督引起公众的关注,得到党委、政府的充分重视,有效地引领舆论导向,促进矛盾的缓和和解决,为促进社会的发展和稳定发挥应用的作用。

⑩ 什么是公共监督

社会舆论监督属于公共监督的一种。所谓社会舆论,即多数人的共同意见。社会舆论监督就是通过新闻媒介来揭示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并促使其解决的一种舆论监督。公共监督还包括体系内的监督,这是与社会监督差异。

热点内容
影视转载限制分钟 发布:2024-08-19 09:13:14 浏览:319
韩国电影伤口上纹身找心里辅导 发布:2024-08-19 09:07:27 浏览:156
韩国电影集合3小时 发布:2024-08-19 08:36:11 浏览:783
有母乳场景的电影 发布:2024-08-19 08:32:55 浏览:451
我准备再看一场电影英语 发布:2024-08-19 08:14:08 浏览:996
奥迪a8电影叫什么三个女救人 发布:2024-08-19 07:56:14 浏览:513
邱淑芬风月片全部 发布:2024-08-19 07:53:22 浏览:341
善良妈妈的朋友李采潭 发布:2024-08-19 07:33:09 浏览:760
哪里还可以看查理九世 发布:2024-08-19 07:29:07 浏览:143
看电影需要多少帧数 发布:2024-08-19 07:23:14 浏览: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