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城管服务 » 监察全覆盖

监察全覆盖

发布时间: 2020-11-22 18:23:22

Ⅰ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组建国家,省,市,县监察委员会,同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合署办公,实现对()监察全覆盖

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组建国家、省、市、县监察委员会,同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合署办公,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构建集中统一、权威高效的国家监察体系,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对于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具有重大意义,必将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1)监察全覆盖扩展阅读: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孕育于全面从严治党的伟大实践。党的十八大以来,从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中特别是从查办腐败案件中,我们深刻认识到,既有反腐败体制机制和手段与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体制缺陷突出表现在反腐败职能过于分散,各机构领导机关不同、权责不清、职能交叉重叠。同时,行政监察法的监察对象未纳入司法机关、立法机关、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及其他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存在监察盲区。

Ⅱ 对什么进行巡视监督,实现巡视全覆盖,全国一盘棋

《条例》在总则中明确规定,党的中央和省区市委员会“对所管理的地方、部门、企事业单位党组织进行巡视监督,实现巡视全覆盖,全国一盘棋”,并将“巡视范围和内容”作为新增设章节单列,对巡视范围作了具体规定,清晰界定了“全覆盖”的涵义,给巡视监督划出了硬杠杠——管党治党没有特殊,从严治党没有例外。
对比原条例,巡视监督的对象范围进一步拓展,也更加具体明确。以中央巡视组的巡视对象和范围为例,《条例》第十三条第一款增加了“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党组主要负责人,副省级城市党委和人大常委会、政府、政协党组主要负责人”,使中央巡视不仅实现了对省、自治区、直辖市、副省级城市党组织的全覆盖,也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实现了对这些地方中管干部的全覆盖。在该条第二、第三款中,增加“中央部委领导班子及其成员,中央国家机关部委、人民团体党组(党委)领导班子及其成员”,以及“中央管理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金融企业、事业单位党委(党组)领导班子及其成员”。这三款内容加上第四项兜底条款,很好地诠释了什么是“对地方、部门、企事业单位巡视全覆盖”,填补了以往监督盲区,织密了巡视之网。与之相应,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巡视组的对象和范围也增加了很多内容,体现了按照“全覆盖”要求自上而下的一致性。
需要注意的是,中央在印发《条例》的通知中明确提出,有关中央部委和国家机关部委党组(党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的巡视工作,参照《条例》执行。这意味着其原先具有探索性质的巡视工作往后有了规范有序开展的依据和要求,体现巡视监督没有禁区、不留空白。
全面从严治党,靠全党、管全党、治全党,必然要求监督全覆盖。《条例》对巡视监督对象和范围进行细致规定,既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要求,又富有实践操作性;既体现“管全”的思路,又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对于充分发挥巡视的震慑效应,促进“巡视全覆盖、全国一盘棋”格局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据统计,目前中央巡视对象有285个,省区市巡视对象共8607个。“巡视对象和范围的扩大,让我们一下子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时间紧、任务重,怎么办?”中央第六巡视组组长赵文波对记者说,必须明确工作思路、创新方式方法,通过开展专项巡视,探索巡视“一托二”、汇报“二合一”等新形式,实现内部挖潜。
在巡视实践创新的基础上,《条例》第十六条应运而生:“派出巡视组的党组织可以根据工作需要,针对所辖地方、部门、企事业单位的重点人、重点事、重点问题或者巡视整改情况,开展机动灵活的专项巡视。”通过开展机动灵活、出其不意、直奔主题的专项巡视,向“聚焦专项”要时间,向“密切协作”要效率,向“精准打击”要震慑力,巡视全覆盖将在速度加码的同时,进一步拓展监督内容,增强震慑力。

Ⅲ 监察法明确加强对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的监督实现国家监察全覆盖是对还是错

答:监察法明确加强对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的监督实现国家监察全覆盖事实应该是错了。

Ⅳ 中央提出的两个全覆盖是什么意思

“全面落实中央纪委向中央一级党和国家机关派驻纪检机构”、“改进中央和省区市巡视制度,做到对地方、部门、企事业单位全覆盖”。这两项强化党内监督的改革措施,被人们形象地概括为“两个全覆盖”。

依据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加强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加强党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统一领导。改革党的纪律检查体制,健全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和完善各级反腐败协调小组职能。

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党委负主体责任,纪委负监督责任,制定实施切实可行的责任追究制度。各级纪委要履行协助党委加强党风建设和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的职责,加强对同级党委特别是常委会成员的监督,更好发挥党内监督专门机关作用。

推动党的纪律检查工作双重领导体制具体化、程序化、制度化,强化上级纪委对下级纪委的领导。查办腐败案件以上级纪委领导为主,线索处置和案件查办在向同级党委报告的同时必须向上级纪委报告。各级纪委书记、副书记的提名和考察以上级纪委会同组织部门为主。

全面落实中央纪委向中央一级党和国家机关派驻纪检机构,实行统一名称、统一管理。派驻机构对派出机关负责,履行监督职责。改进中央和省区市巡视制度,做到对地方、部门、企事业单位全覆盖。

健全反腐倡廉法规制度体系,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防控廉政风险、防止利益冲突、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任职回避等方面法律法规,推行新提任领导干部有关事项公开制度试点。健全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机制,运用和规范互联网监督。

(4)监察全覆盖扩展阅读

相关要求:

推进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创新,必须落实“两个为主”。

一是“查办腐败案件以上级纪委领导为主,线索处置和案件查办在向同级党委报告的同时必须向上级纪委报告”。

掌握案件线索和查办腐败案件是反腐败工作的重点内容,是反腐败威慑力的关键所在。在原来的习惯性程序中,不少地方纪委如果发现本地重大案件线索或者查办重大腐败案件,都必须先向同级党委报告,在得到主要领导同意后才能进行初核或查处。如果案件线索处置和查办必须同时向上级纪委报告,上级纪委同时知情,那么就会对地方党委形成制约,就不能轻易放弃对案件的查办,这有利于推动查处腐败案件,打击腐败犯罪。

二是“各级纪委书记、副书记的提名和考察以上级纪委会同组织部门为主”。

纪委书记、副书记是一级纪委的主要领导,他们的提名和考察以上级纪委会同组织部门为主,有利于强化他们同上级纪委的沟通和联系,有利于他们更加大胆地履行监督职责。需要指出的是,这“两个为主”是在现行双重领导体制内从工作机制上解决问题的创新做法,既坚持了党对反腐败工作的领导,坚持了党管干部的原则,又保证了纪委监督权的行使,有利于加大反腐败工作力度。

Ⅳ 如何体现"监督全覆盖"的政治要求是一个很大难题,也是

实现审计监督全覆盖的要求,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有效整合各审计业务领域、各级审计机关的项目资源,促进形成合力。一方面,要以财政审计大格局为平台,继续加大对审计署统一组织开展的各业务领域审计项目的整合力度,特别是要切实避免业务成果的条块分割,从宏观和整体上进行分析,提炼综合成果,确保审计效用最大化。另一方面,要按照审计法关于地方各级审计机关审计业务以上级审计机关领导为主的规定,整合全国审计机关的审计项目资源,如在地方审计机关同级预算执行审计中,部署其配合审计署完成一些专项资金审计工作,使全国各级审计机关的审计作用方向一致,形成合力。

二是整合审计人力资源,并适当增加人员编制。与审计领域的广泛性相比,审计机关的人力资源十分有限。以现有人力,在同一年度甚至五年内难以做到对审计对象轮审一遍。因此,要实现审计工作全覆盖,一方面,要在完善内部考核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淡化部门、专业限制,统一调配审计力量,采取大兵团作战、上下左右联动的审计方式,降低审计人力成本,提高审计工作效率,以最大限度地整合利用现有人力资源。另一方面,要根据各单位工作量和人力资源实际,考虑适当增加人员规模较小单位的编制,有效缓解人力资源紧张与工作任务繁多之间的矛盾。

三是尝试审计业务外包,创新国家审计业务开展方式。在最大限度整合国家审计内部项目资源和人力资源的基础上,考虑尝试创新审计业务开展方式,即在建立有效核查机制的前提下,将审计业务外包给社会审计单位,寻求外部力量支持,扩大一定时间内审计监督的作用面。此外,对一些常规内容和特殊业务领域的审计,可充分利用社会审计、内部审计工作成果,提升工作效率,节约审计资源,以使现有人力能最大限度发挥作用,扩大审计监督工作的覆盖面。其中,对专业性强的知识领域,可借助专家团队予以解决;对关乎民生的业务领域,可尝试借助媒体等渠道,通过公告等形式获取线索,提高审计工作的针对性和效率。

四是全面普查审计对象和梳理审计计划,实现审计对象和计划动态管理。对管理、分配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的单位进行全面普查并实行动态管理,并结合审计计划的梳理结果,摸清哪些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和国有资源的管理领域还存在审计监督的监管盲区,并分析审计监督已覆盖领域审计间隔的合理性。在此基础上,围绕党中央、国务院的中心工作,合理安排年度审计计划,并尝试建立中期和长期计划。其中,中期计划可根据实际情况在上一年度审计工作情况基础上作滚动调整,以实现审计计划的动态发展,力争实现审计对象几年轮审一遍。

五是创新经济责任审计思路方法,合理解决经济责任审计监督全覆盖问题。对于经济责任审计而言,审计监督的全覆盖应该包括审计对象和审计内容全覆盖两个层面,其中,审计对象全覆盖不存在操作上的困难。但因经济责任审计涉及的被审计单位特别是地方政府财政财务收支规模庞大、涉及事项繁杂,要实现审计内容的全覆盖却存在非常大的难度。对此,可以围绕权力运行轨迹进一步准确界定审计内容,设定并运用科学的评价指标,在做出总体评价的前提下,采用抽查方法开展审计,力争实现经济责任审计监督的全覆盖。
此外,还要进一步强化干部队伍建设,提升业务能力和水平,健全规范审计程序和机制,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为实现审计监督的全覆盖提供有力基础保障。

Ⅵ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现对()监察全覆盖

党的十九大报老提出,体制改革、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

Ⅶ 纪律检查机关“两个责任,两个为主,两个全覆盖”是指什么

一、两个责任:是指在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过程中,“党委负主体责任,纪委负监督责任”的简称。

中央并未明确规定“两个责任”的具体内容,所以,应如何理解“党委负主体责任,纪委负监督责任”是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重点。

二、两个为主:

1、查办腐败案件以上级纪委领导为主,线索处置和案件查办在向同级党委报告的同时必须向上级纪委报告。

2、各级纪委书记、副书记的提名和考察以上级纪委会同组织部门为主。

三、推进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创新,必须落实“两个全覆盖”。

1、全面落实中央纪委向中央一级党和国家机关派驻纪检机构,实行统一名称、统一管理;

2、改进中央和省区市巡视制度,做到对地方、部门、企事业单位全覆盖。

(7)监察全覆盖扩展阅读:

各级纪委作为党内监督的专门机关,对党风廉政建设责无旁贷,必须履行好监督责任。过去,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中,有的纪委承担了很多本该由党委、政府及其职能部门承担的任务,出现了越位、缺位、错位、不到位的现象。

明确并落实好纪委的监督责任,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进一步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从大量的具体事务中解脱出来,既协助党委加强党风建设和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又督促检查相关部门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各项工作任务,经常进行检查监督,严肃查处腐败问题,集中精力抓好执纪监督主业。

Ⅷ 纪律检查机关“两个责任,两个为主,两个全覆盖”是指什么

两个责任:党委负主体责任、纪委负监督责任。两个为主:纪委书记、副书记提名考察以上级纪委会同组织部门为主,查办腐败案件以上级纪委领导为主。两个全覆盖:巡察机构全覆盖、派驻机构全覆盖。推进"两个责任"清单全覆盖的重要性 。

过去我们在政治旧生态当中比较熟悉的一句话是这样说的:“上级监督太远,同级监督太软,下级监督太难”。改革的本质是组织和制度的创新,那么通过现在这样一个新的派驻纪检组的建构,实际上它就捋顺了监督的定位,捋顺了监督者和驻在部门之间的责权关系,它从体制机制上防止了“不抓老鼠的懒猫”的产生,因此它在下一步将会很大程度上释放出我们党内监督的活力和动力。

热点内容
影视转载限制分钟 发布:2024-08-19 09:13:14 浏览:319
韩国电影伤口上纹身找心里辅导 发布:2024-08-19 09:07:27 浏览:156
韩国电影集合3小时 发布:2024-08-19 08:36:11 浏览:783
有母乳场景的电影 发布:2024-08-19 08:32:55 浏览:451
我准备再看一场电影英语 发布:2024-08-19 08:14:08 浏览:996
奥迪a8电影叫什么三个女救人 发布:2024-08-19 07:56:14 浏览:513
邱淑芬风月片全部 发布:2024-08-19 07:53:22 浏览:341
善良妈妈的朋友李采潭 发布:2024-08-19 07:33:09 浏览:760
哪里还可以看查理九世 发布:2024-08-19 07:29:07 浏览:143
看电影需要多少帧数 发布:2024-08-19 07:23:14 浏览: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