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受监督
A. 传播基督教违法吗
不违法。
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是中国政府对待宗教问题的一项长期的基回本政策。宗教信仰自由作为公民答的一项权利,得到了宪法和法律的保障。
1949年9月29日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第五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有宗教信仰的自由权。1954年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的自由”。
(1)传播受监督扩展阅读:
全面正确地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一方面要求尊重每个公民信仰宗教的自由和不信仰宗教的自由。
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
对不尊重公民宗教信仰自由权利和损害宗教界合法权益的错误行为,必须坚决予以纠正。另一方面要求坚持权利和义务的统一。
B. 为什么需要对社会舆论进行监督
社会舆论监督是指公众对引起广泛关注的社会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并形成舆论,从而对国家、政府、政府工作人员的行为提出批评和建议,它是一种重要的法律监督机制。
社会舆论监督作为公众表达利益诉求和行使监督权利的重要形式,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重要途径,是实现社会功能的重要载体。它不仅可以弥补传统监督机制的缺陷,还可以保障公民真正行使社会舆论监督的权利,因而坚定不移的实行社会舆论监督制度是十分必要的。
社会舆论监督具有事实公开、传播快速、影响广泛、揭露深刻、导向明显、处置及时等特性和优势,是实现社会均衡,使社会处于最佳运作状态的重要方式。它能够迅速将人们的注意力聚焦,形成巨大的社会压力,引起政府的高度关注,及时解决问题。社会舆论监督极具影响力,从权利制约的角度看,是一种以权利制约权力的形式,实施社会舆论监督有其重要的意义。
1.弥补传统监督方式的不足
与传统的监督方式相比,社会舆论监督具有无可替代性。首先,传统的监督方式是一种权力对权力的监督,某些部门可能以各自的权力为交换条件,达成妥协,掩盖问题,或者通过寻求合作来获得更大的利益。以权力制约权力的监督并不能绝对地阻止一些政府机构放弃法定的相互监督责任而进行不法的合作。
其次,法定监督机构依靠发现和掌握充分的违法违纪信息来履行责任,而社会信息具有分散性,监督机构的时间和精力有限,是其依靠主动性和积极性所不能弥补的。
2. 真正实现社会公民作为监督主体的权利
传统的舆论监督中,公民舆论监督等同于媒介监督,大部分的舆论监督都由新闻媒介代劳。而在当前的网络环境下,受众摆脱对媒介的依赖,主动、自由地按照自己的意愿从媒介中获取信息,同时实现了由接受者身份向传播者身份的转变,获得了公民在传播过程中应有的参与权和话语权。
会舆论监督的监测,对于社会舆论监督中的害群之马,坚决将其清除出去,并绳之以法。让社会舆论监督这个"大喇叭"播放出更加和谐动人的声音。政府单位可以借助舆情监测系统这类工具,对与之相关的社会舆论以及社会舆论监督进行监测和预警,来提升处置舆情以及社会舆论监督的能力。
政府既要做好与己相关的社会舆论的监测,做到早发现、早处置;也要做好社会舆论监督的监测,对于社会舆论监督中的害群之马,坚决将其清除出去,并绳之以法。让社会舆论监督这个"大喇叭"播放出更加和谐动人的声音。政府单位可以蚁坊软件借助舆情监测系统这类工具,对与之相关的社会舆论以及社会舆论监督进行监测和预警,来提升处置舆情以及社会舆论监督的能力。
C. 大众传播与舆论监督的关系
舆论引导和舆论监督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辨清它们的关系有利于我们充分有效地发挥舆论监督的职能,圆满地完成党和国家赋予我们的舆论引导任务。
舆论引导是指媒体运用发表的新闻事实及言论,影响改变公众的思想行为,从而达到促使他们朝媒体所期望的方向进行自我调整的目的。舆论引导是我国媒体的基本任务之一。
舆论监督,一般是指公众通过媒体,对某一错误事件(行为)进行批评,以达到公正的处理和得到改正的目的。
舆论引导与舆论监督是有差异的。首先表现在两者的主体不同。
舆论引导的主体是媒体,媒体的思想决定舆论引导的方向。媒体通过对报道的新闻事件的选取、言论性质的选择以及各类事件量的比例的确定,来实现它自己所要达到的宣传、导向目的。而舆论监督的主体则是人民大众。一个错误事件(行为)的发生者是公众,一个错误事件(行为)的处理者是公众,改进这个错误行为的仍是公众,反映披露这一错误事件(行为)的记者则是公众的一员。像市民热线电话这一类的监督,反映者则直接是公众。在舆论监督过程中,媒体是公众实施舆论监督的一个载体,是公众的舆论平台。
舆论引导和舆论监督的差异,其次表现为操作过程的差异。
舆论引导是一个宏观的导向过程。它是媒体通过对新闻事件(包括言论)的性质、内容的选择,来影响公众的思想行为,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几篇、几期的报道无法完成它的导向意图。所以它需要媒体有一个长期的规划,分阶段进行实施,并在实施过程中进行修正、补充。这是一个宏大的工程,它的操作过程较为复杂。而舆论监督(特别是批评报道)追求的则是一个短期效应。公众运用媒体批评、揭露某一错误行为后,期望而且应该影响相关的公众,促使其在短期内改正这一错误。一般来说,几篇的报道就可完成。它的操作过程则显得简单。
由此也可以看出,舆论引导的作用是缓慢的,长期的,它可能是一个一年、几年、几十年的过程。而舆论监督(特别是批评报道)则是立竿见影的,它通过社会舆论,在短时间内,形成一种较强的社会压力,促使所揭露的问题得到公正处理。长期性与短期行为也是舆论引导与舆论监督(主要是指批评性报道)的差异点之一。
明确区分舆论引导与舆论监督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在新闻实践中,怎样把握好舆论引导与舆论监督的关系,防止用舆论引导来替代舆论监督;防止片面强调舆论监督的作用,使之放任自流,出现舆论导向失误,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一、充分认识舆论引导的统帅作用,确定媒体的主体意识,分清主次,搞好舆论监督。
正确引导社会舆论,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舆论环境是我国媒体的一个重要的基本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媒体是主体。这样,媒体就应及时分析形势,确定短期、中期、长期的报道规划,确定相应的、正确的引导目标,并根据引导的需要,选择确定舆论监督的内容,使舆论监督能准确地体现舆论引导的意图。这也可以促使舆论监督具有完整性,避免舆论监督出现零碎、无序的局面,以增强和提高舆论监督的力度和整体效应。
二、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的属性作用,加强舆论引导。
舆论引导不能没有舆论监督。实际上,舆论引导也无法排斥作为舆论本质属性的舆论监督。舆论监督的特殊效应,使它具有加快实现舆论引导目标的能力。其实,每一次成功的监督(主要指批评报道)本身就是媒体舆论引导的具体体现。但是,我们在强调舆论监督(特别是批评报道)作用的同时,必须指出的是,舆论监督只是手段,是实现舆论引导目标过程中的一个具体的操作行为,舆论引导才是我们的目的,所以我们在选择、实施舆论监督(特别是批评报道)时,一定要保证舆论的导向意图,不能自行其事,不能为监督而监督,更不能“瞎起哄”、“帮倒忙”
D. 新闻传播学的舆论监督
“舆论监督”的概念作为正式的表述开始于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1992年党的十专四属大报告、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和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均出现鼓励传媒实行舆论监督的表述。因此,这个概念成为数年来新闻传播学界和传媒业界持续共同讨论的话题。前期把它作为“学习领会”的政策概念进行谈论,说的大多是各自的工作经验,2001和2002年学界连续召开两次这个专题的学术研讨,使舆论监督成为与新闻理论、新闻法治和职业道德相关的一个重要学术课题,关涉社会学、政治学和公民权利的研究等等,视野开阔,问题深化了。中国的新闻学从传统的党报理论转向一般新闻学理论,其背景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环境变化。“舆论监督”的内涵在理解上的变迁,可以作为这种转变的典型事项看待。还有一些用比喻替代学术概念的现象,也需要逐步改变,但这需要时日和实践的推动。
E. 简述:受众对媒介进行社会监督控制的主要手段!
受众是媒介信息的接受者。受众对媒介活动进行社会监督控制的手段可以分为内以下四种:容
1、个人信息的反馈。即以来信、来电和来访等形式直接表达对媒介活动的意见、建议、批评和抗议。这是一种最常见的受众监督方式。
2、结成受众团体,以群体运作方式对媒介活动施加影响。例如日本有一个“大众传播市民会议”的受众团体,他们从一般受众的立场出发对传媒活动进行分析和批评,并发行自己的月刊《传媒市民》,具有较广泛的社会影响。
3.、诉诸于法律手段。如果媒介提供的虚假报道或广告直接损害了手中的实际利益,或媒介内容侵犯了公民的名誉权或隐私权等等,公民可以向法律机构提起诉讼,要求对传播媒介的违法行为进行法律制裁和补偿自己的损失。
4、通过影响媒介的销售市场来制约媒介活动。大多数传媒机构都有经营目的,发行量和收视率是他们的生命线。对那些性质恶劣的媒介或信息产品,受众可以采取拒买、拒看、拒听行动,这也是受众对媒介活动发挥控制影响的最后手段。
F. 怎样看待网络传播与舆论监督
尤其进入21世纪,当网络传播对人类的生活影响越来越大时,当我们在网上既可以看到白宫,又可以看到中南海时……,对网络政治进行观察与思考的时机也就成熟了。
一、对舆论及舆论监督的认识
舆论是社会或社会群体中的大多数人对于近期发生的、为人们普遍关心的某一有争议的问题的共同意见。①舆论监督是和舆论一体相连、密不可分的。它所反映的不是个人对社会现实的认识,而是一定的社会群体(公众)对社会现实的普遍的、共同的意见。舆论监督借助新闻媒介的传播优势,以公开的方式反映公众对某一社会现象、某个社会事件或社会问题所形成的比较一致的意见。实际上它是代表公众的意志对社会现实做作出强有力的主动回应,因而在实施对社会监督方面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和权威性。
②舆论监督的功能是多方面的:监视社会环境、调整社会心态与社会意见、对社会进行控制、制衡等等。在中国,舆论监督是党的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帮助党委和政府改进工作、解决问题的锐利武器,也是提高新闻宣传的战斗力和影响力的重要手段。新闻媒介与舆论监督的关系非常密切,传统媒体成为舆论监督的重要工具,在网络逐渐受到青睐的现代社会,通过网络进行舆论监督成为舆论监督的一个新焦点,尤其网络政治倍受关注。
二、网络政治的现状——特点与问题
在互联网兴起之前,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在舆论监督方面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互联网兴起之后,网络也加入到了舆论监督的行列中来,并且日渐显出其重要地位。
网络政治强调的也是舆论监督的一种社会控制功能、社会制衡的功能。它应该是主要以舆论、宣传、教育的手段去影响和引导公众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预防和制止社会越轨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它是有益的。同时要明确,这种控制不是强制性的,它主要是通过精神内省、价值认同、道德感化的方式达到控制的目的。
与传统媒体在政治方面的舆论监督不同,利用网络进行政治方面的舆论监督有了其新特点。
传统媒体在发布新闻、引导舆论、监督社会时很难得到受众的直接反馈,即使得到直接的反馈在时效性上也是比较差的。简单地说,话语权是主要由一方控制的,而另一方非常被动,难于充分享有话语权;同时,控制话语权的一方也很难确切了解新闻发布后受众的反应及其舆论效果。对传受双方来说,很难形成互动。
而网络的交互性特征为网络传播新闻、进行舆论监督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尤其在网络政治方面的表现更为突出。网络使得普通受众拥有了话语权,他们可以通过网络发表关于政府、政府官员的意见与建议,同时,发布信息方也可比较直接地获取这些反馈信息,及时了解受众的心理状态,为政策等的改进与制定提供了依据,网络能及时地报道政治及与之有关的新闻,让最广大的受众以最快地速度了解政治并可让他们以最快地速度对政治做出反应。从一定程度上说,更有利于社会控制。
这实际上发挥了舆论监督两方面的功能,一方面互联网为普通人对政府行为或政府官员的监督提供了便利,与传统媒体相比,这一特点尤为突出,网络论坛等都成为普通受众的传声筒。由于普通人开始享有话语权,原来的话语权控制者在统一声音方面就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以克林顿的性丑闻案为例,美国《新闻周刊》的编辑部在这篇消息即将发稿的时候把它撤了下来,而由一个年轻人开设的一个人网站——德鲁吉报道则将这一爆炸性新闻公之于世,在当时引起的轰动足以见证网络舆论监督的威力。而另一方面政府通过网络能更迅速、更直接地了解普通受众(民众、人民)的状态,舆论引导与监督也更为方便。在中国,刚发生不久的孙志刚事件在网络上引起了重大的反响,最终政府根据人民的反馈情况修订了相关的政策,也可以看出人民的意愿通过网络对政治生活的影响,同时也体现了网络政治对社会的一种调节,在这里,网络的交互性被体现得淋漓尽致。
事实上,不同国家的政府网络都是为其自身的政治利益服务的。以美国为例,1998年美国轰炸我驻南斯拉夫大使馆,明明是明目张胆地侵犯行为,但包括网络在内的西方传媒对事实进行了精心地选择,向美国民众公开了所谓的真相,这种假信息事实上是在有意地塑造美国民众对这一事件的认识,简单地说,美国政府是在利用手中地话语权影响以致误导美国民众,是在意识形态上控制全体民众。不过,在中国则不同,中国政府都是站在党和人民地立场上通过网络发布忠于事实的新闻,目的在于让中国的广大人民都能及时地了解政府政策、新闻事件的真相……从而可以更积极地投入到社会地建设中去。
当“网上办公”、“在线政府”、“电子化政府”日益成为可能时,“开放政府”也就成为可能,公民的知情权得到了极大的保障,他们也可是直接享有一部分话语权,可以直接通过相关的网站了解到可靠的政务信息,这时政府的角色开始慢慢具有服务的性质——及时地向公民提供信息的服务。当然这种信息的服务是有立场的、有选择的,上面提到的美国轰炸中国使馆的例子足以说明这一点。与此同时,政府也可以较为容易的从网站的相关部分得到来自受众的反馈信息,这从传播学的角度讲是非常重要的,由于反馈回来的信息经历了较少的中间环节,所以信息丢失的就比较少,可靠性就强,政府可以准确地把握受众的整体想法(意识),为其科学地引导与监督提供了可能。
在看到网络为政治生活带来高效、便捷的同时,也应明确网络也为政治生活带来了一些问题。
由于网络为民意的表达与公众的参与提供了非常有效的技术手段,特别是在有些情况下,很普通的一个公民就可以与政府官员直接对话,所以来自民间的不同声音越来越多,这样政府在享受网络带来的方便的同时,也在面临着越来越难以统一声音的尴尬(在不同的情况下,统一声音有时是好事,有时则不然)。这就要求政府在引导舆论上要更科学,否则会很难让公众在意识上认同政府的行为,也很难提高政府的威信。但对于一个对公众负责任的政府来说,这不是一个难解决的问题。
除此之外,网络也为一些政治谣言提供了技术手段。发布谣言者出于不同的目的对政府、政府官员或者政府的政策进行诽谤、中伤、诋毁,如果普通的受众不能清醒地分析情况,那么就非常容易受到误导,甚至出现极端的行为,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正常的政治生活,甚至会影响到国家的稳定。
还有,现在通过网络建立起来的有自己组织的团体越来越多,当然,其中大部分团体都是健康的、正常的,他们可能是集邮爱好者的组织、可能是读书热爱者的组织……但也不能忽视其中的一些组织可能是通过网络建立起来的违背政府规定的非法组织,例如营销组织等。对政府来说,对这部分团体的信息的了解与控制是有难度的,但如果能及时了解这方面的信息,尤其及时识破不良分子的面纱,对于舆论地引导与监督是有意义重大的。
三、网络政治的未来
随着网络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尤其在舆论监督方面越来越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舆论组织者要想更好地发挥网络阵地的优势,就必须对网络舆论监督的方式方法进行改进。
第一,在通过网络进行舆论监督时,要改变一种心态——只按照自己的意愿发布新闻与信息,不考虑社会上普通人的反应。这种心态是在利用传统媒体进行舆论监督时滋生的,它在一定程度上与话语权的享有范围比较窄有关,而网络的交互性就要求对社会进行积极控制的一方必须积极地组织舆论,同时建立科学地接受反馈的机制,及时分析反馈信息,并及时对反馈信息做出反映。简单地说,就是要社会控制者在面对网络政治工作时要更讲求质量与效率,提高舆论监督的积极性。
第二,要想消除网络谣言等对健康的网络政治的影响,一方面需要健康的声音不断提醒、告诫公众——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强化公众的正确意识,其中对版主的严格要求就是方法之一;另一方面也需要去改进网络传播技术,使不利于公众健康、正确判断的谣言等没有藏身之处,剥夺它们的话语权。对于利用网络发展的非法组织等,也需要同样的方法予以解决。
第三,对于中国来说,利用网络进行舆论监督,可以借鉴《声张自我的艺术》③的一些观点。通过网络进行舆论监督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在这个前提下,要有利于社会协商对话。网络使得舆论组织者与对象之间进行社会协商对话、彼此沟通、互相理解成为了可能;所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双方通过对话达成一致将成为舆论监督的主角。简单地说,强调的是一种疏导,而不是堵塞。
G. 在大众传播中有哪些控制因素(政治因素,经济因素,受控监督控制。媒介组织控制)急用,谢谢啊!
马莱茨克大众传播场模式由德国学者马莱茨克于1963年提出,在其《大众传播心理学》一书中对各因素有详尽讨论。
马莱茨克大众传播场模式应用了“场论”的研究思想。“场”本是现代物理学的一个概念,它是指从环境与物体的关系上去把握物体的特征及环境的特性。场论是勒温在研究群体动力学提出,已经发展成为社会科学的一种研究方法,强调环境内复杂的因素和变量相互之间的影响。大众传播场就是大众传播过程中诸种社会关系的群集和总和,他认为无论是传播者还是接受者的行为,都是在一定的“社会磁场”中进行的,而在与社会的互动中显示其传播的性质和作用。
马莱茨克进一步列举了影响传播者行为的有关具体因素:
1、来自社会环境的约束。社会道德规范、社会文化规范和法律起着控制和制约传播者的作用。
2、来自受传者的约束。群众的舆论反映出对传播者的态度。
3、来自媒介组织的约束。各种大众媒介组织的宗旨、所有制形式和政策不同,而所有这些,对传播者个人来说都是重要的环境因素。
4、来自工作群体的约束。大众传播者总是在一个群体工作,他的自由在某种程度上受到工作群体的规范和价值观的限制。
5、来自传播者的个性结构和自我形象的约束。传播者都有自己的人格意识和个性结构,要考虑自己的行为准则在公众中的形象。这些都是制约传播者如何进行选择和制作信息的社会因素。
在这个模式中,马莱茨克认为,接收者心目中的媒介形象导致接收者对媒介内容的期望,因而可以认为这种形象将影响到接收者对内容的选择、感受和反应的方式。媒介的知名度和可信性是这一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希望对你有帮助
H. 网络传播监管的难点
(1)网络信息污染形成的根源。与大众传播媒介相比,网络媒介空间的信息污染的泛滥程度更大,危害更为广泛而深重。造成网络信息污染的根本原因是网络传播中传播者身份的隐蔽性、传播时间与地点的不确定性。网络具有虚拟性、交互性、匿名性、开放性等基本特征,一些网络污染源头可以基本无障碍地在任何地方登录网络,并快速传布有害信息。网上用户分布广,人数多,类型复杂,其个性特点,受教育程度,文化政治背景及上网目的参差不齐,而网络却不加区分地给予每一位网民几乎同等的信息传播权利和接收权利。一些传播者在匿名的情况下,肆无忌惮地制造信息垃圾,不仅极大地污染了网络生态环境,破坏和迷惑了网民正常的上网行为,而且在网络空间展现了人类极其丑恶的方面。
(2)传播者和受传者角色的转换,使任何一个网络用户都可以成为网络信息的传播者和接受者。网络空间的传播者与受传者的角色互换,使传统意义上泾渭分明的传、受两极及信息流动的方向和方式出现了根本性变化。在网络空间,任何人在任何时间、地点发布和接收任何信息实现相对自由,可以充分享用网络同等的技术、资源并能随时在网上发表自己的见解。网络受众传播权利获得的同时,意味着这一权利的部分失控可能为一些不怀好意者发布恶意信息提供了机会,包括不良信息在内的污染性内容也就轻易出现在互联网上,从而导致网络空间的信息污染及管理失控日趋加重。
(3)网络空间“把关人”角色及其职能的减弱。网络时代信息传播中“把关人”角色的相对弱化,与传统专业的大众传播处处设置和严格“把关”情景不同。网络传播中类似于以上情景的“把关人”及“把关”功能严重缺席,兼之网络传播者媒介素质的良莠不良,以及特殊利益者利用了这一缺陷,导致大量垃圾信息及违法信息在未经“把关”的情况下出现并自由流动。
(4)商业利益的驱动使某些网站的经营者漠视社会公德和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和法律责任。网络媒介的快速发展催生了“网络经济”,越来越多的人感悟到网络经济这块巨大的利润蛋糕的诱惑。一些不法网络经营者和运营商不计社会后果和法律后果对金钱和利益追求攫取,公然在网络公共空间制造、提供垃圾信息及违法信息。
(5)监控和执法的现实困难。网上论坛、聊天室、交友栏目管理松懈,有的甚至沦为传播不良信息的场所和渠道;一些网站的贴图专栏张各种图片现象十分严重,给监控和执法带来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