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城管服务 » 筑牢监督网

筑牢监督网

发布时间: 2021-01-21 05:45:24

Ⅰ 雪亮工程建设主体为什么是综治办

雪亮工程任务内容

1、“雪亮工程”是以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为指挥、以综治信回息化为支撑、以网格化答管理为基础、以公共安全监控联网应用为重点的“群众性治安防控工程”。

2、它通过三级综治中心建设、四级综治建设、五级综治功能开发,把治安防范措施延伸到群众身边,发动社会力量和广大群众共同监看监控,共同参与治安防范,从而真正实现治安防控“全覆盖、无死角”。

3、因为“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所以称之为“雪亮工程”。主要包含四项建设任务,一是推进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实体化、实战化办公;二是推进以公共安全图像信息共享为核心的综治信息建设;三是增点扩面,推进公共安全监控全域覆盖、联网共享应用;四是探索推进公共安全监控应用向基层和群众延伸。

Ⅱ 如何加强对“一把手”权力的有效监督制约

加强党政“一把手”权力制约和监督的有效途径
(一)加强宣传教育,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和世界观,深刻理解加强对权力制约和监督的重要性。各级党组织要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主要领导亲自抓、带头抓,不断强化宣传教育工作,深入理解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警示教育为重点,教育和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党政“一把手”算好“人生大账”,在有限的人生,“多做好事,少做错事,不做坏事”,树立“一要干活,二要干净”的人生观和“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权力观。促使广大干部职工做到头脑常清醒、行为常规范、形象常保持,切实增强廉洁自律意识,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主动接受社会监督,避免因作风蜕化这一“慢性病”导致贪污腐败的“致命伤”。对权力的制约与监督有效与否,不仅事关民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更关系到社会稳定、和谐发展。
(二)抓好制度落实,强化上级组织对下级党政一把手的监督 。针对党政一把手在单位中地位特殊、赋权过重的具体情况,要搞好对一把手的监督,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实行管理权与监督权相统一的原则,切实加强上级组织对下级一把手的监督管理。
一是要落实考察制度。除了结合班子成员的个别调整和班子换届工作搞好对一把手的考察之外,还要结合班子年度考核和班子平时考察,加强对一把手的经常性考察。考察时,既要注意考察一把手的任期目标、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更要重视对其在用人原则、思想作风、廉洁自律等方面的监督。
二是要落实考核制度。上级主管部门每年要结合年度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考核工作,定期地对下属党政一把手的工作和思想作风等情况进行一次较为全面的检查与考核。考核中,不但要听一把手本人的汇报,也要多听其他副职领导和职工群众的意见,使下属党政一把手能经常处于上级组织的监督之中。
三是要落实谈话制度。可采取分工负责、党政对口与交叉相结合的办法,由上级党政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定期地找下级党政一把手进行谈话,在肯定成绩的基础上,重点指出党性党风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凡下级党政一把手在提拔、调离或交流任职前,出现失误或挫折时,群众中有不良反映或发生、发现问题后,上级领导都要及时地找下级一把手进行谈话,有问题的还应认真进行调查,区别不同情况,或进行提醒,或提出戒勉,或作出处理。
(三)实行政务公开,强化干部职工对党政一把手监督的力度。干部职工的监督是一种最经常、最及时、最有效的监督,而实行政务公开又是实现职工民主监督的一种有效形式,也是加强对党政一把手监督的一条有效途径。通过政务公开,把党政一把手行使权力的内容和过程公开化,把容易滋生腐败的环节和事项公之于众,从而防止权力的滥用,杜绝或减少以权谋私和违法乱纪现象的发生,有利于从源头上预防和抵制腐败现象的滋生和蔓延。

Ⅲ 如何加强雪亮工程建设存在问题和下一步打算

(一)正确认识“雪亮工程”,须全面了解其来龙去脉
目前,“雪亮工程”已被纳入**、省、市、县各级政法综治工作要点,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部署推进。
(二)正确认识“雪亮工程”,须准确把握其任务内容
“雪亮工程”是以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为指挥平台、以综治信息化为支撑、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以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应用为重点的“群众性治安防控工程”。它通过三级综治中心建设、四级综治平台建设、五级综治功能开发,把治安防范措施延伸到群众身边,发动社会力量和广大群众共同监看视频监控,共同参与治安防范,从而真正实现治安防控“全覆盖、无死角”。因为“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所以称之为“雪亮工程”。主要包含四项建设任务,一是推进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实体化、实战化办公;二是推进以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共享平台为核心的综治信息平台建设;三是增点扩面,推进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全域覆盖、联网共享应用;四是探索推进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应用向基层和群众延伸。
(三)正确认识“雪亮工程”,须走出三个认识误区
实践证明,对新生事物的认识需要经历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当前,部分人员对“雪亮工程”不理解、不支持、不接受,认为是重复建设,是形象工程,是搞“一刀切”,对这种不当认识,必须坚决予以纠正。
第一,“雪亮工程”不是重复建设,而是对现有工作的提升。
一是综治信息平台不适合在现有视频监控平台上改造。目前,乡镇的视频监控平台大多安装在公安派出所,使用主体是公安机关,侧重于打击、破案等专业化警务工作。而综治信息平台,使用主体是综治办,建成后将在群防群治、公共安全等方面发挥监督考核派出所巡防、村居社区站岗值班、企业安全生产、环境监控等作用,显然,将综治信息平台建设在派出所是不合适的。二是“雪亮工程”功能更强大。不仅具备视频监控系统拥有的综合监控、图像侦查、接警处置、指挥调度等功能,而且具备信息收集、监管考核、智能运维、视频会议和网格化管理等功能。因此,“雪亮工程”不是对现有视频监控平台的“复制粘贴”。三是对现有视频监控平台的提档升级。此次建设由市里统一招标,中标单位将对原有的多家运营商进行信号整合接入,降低运行成本,规范视频监控的运行维护管理,可以有效保障视频监控设备良好运行、发挥作用。因此,“雪亮工程”是打造了视频监控平台的“2.0升级版”,不存在重复建设问题。
第二,“雪亮工程”不是形象工程,而是一项群众性的民安工程。实施“雪亮工程”,把治安防范措施进一步延伸到群众身边,发动社会力量和广大群众共同监看视频监控,筑牢治安防控的“篱笆”,不仅为群防群治注入新的内涵,焕发新的活力,而且能够增强群众对社会治安的认同感和主体责任感,有效解决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可以说,“雪亮工程”是一项群众性的民安工程、民心工程。
第三,“雪亮工程”不是搞“一刀切”,而是科学规划,统筹兼顾。“雪亮工程”各项系统的建设,遵循技术先进、功能齐全、性能稳定的原则,高起点、高标准建设,其实,是认真吸取了视频工程建设中的经验教训。回头看,凡是统筹规划、标准统一、质量较高的地方,在运行、维护、作用发挥等方面就相对较好;相反,标准不一、质量不高、多家参与运营的地方,其运行成本、管理难度就相对较大,作用发挥也相对较差。因此,要求高标准建设,正是为了有效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但是,同时也要求,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不搞“一刀切”,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因而提出了综治中心分类建设的意见,各地可在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下,量身制作、量力而行,有效减轻了基层的工作压力和负担。

Ⅳ 如何推进监管体系和监管能力现代化

一、我国保险监管体系建设取得积极成效
随着我国保险业的发展,保险监管体制机制也几度变更。1950年1月,保险业明确由中国人民银行负责管理。1 952年,保险业划归财政部管理。1959年,保险业再度被划归中国人民银行领导。1965年,人民银行、财政部明确国内保险业务由财政部管理,国际保险业务由人民银行管理。改革开放以后,中国人民银行统一负责保险监管。1998年11月,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金融业“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方针,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正式成立,依法统一监督管理全国保险市场,标志着我国保险监管走向了专业化、规范化的新阶段,我国保险监管制度体系不断发展完善。
(一)监管法规不断健全。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以相关法律为核心、行政法规为支撑、部门规章为主干、规范性文件为补充等四个层次构成的保险监管法规体系。一是法律层面。1 995年《保险法》正式颁布,并分别于2002年、2009年两次进行修订,完善了保险经营行为基本规范和保险监管主体框架。《海商法》和《刑法》中也分别对海
上保险和保险犯罪进行了规定。二是行政法规层面。国务院曾于1 983年颁布《财产保险合同条例》,1985年颁布《保险企业管理暂行条例》。加入WTO后,国务院分别于2001年出台了《外资保险公司管理条例》,2006年出台了《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201 2年出台了《农业保险条例》,对保险经营管理的一些重点领域进行了专门规范。三是部门规章层面.保监会现行有效的部门规章共50部,大体分为经营主体、产品费率、资金运用、专业人员、偿付能力、依法行政等六个方面,夯实了保险监管的制度基础。四是规范性文件层面。保监会及各派出机构针对监管实际,制定了大量的规范性文件,为加强和改进监管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监管体系初步形成。认真落实国家金融监管部署,保险监管体系建设取得积极进展。一是监管框架逐步完善。改革开放初期,保险监管以市场行为监管为主。1995年颁布的《保险法》首次提出偿付能力概念,1998年保监会成立后,提出市场行为监管和偿付能力监管并重。随着国有保险公司实施股份制改革,2003年保监会发布指标规定,偿付能力监管实质性起步。随着保险公司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上市,2006年保监会发布指导意见,正式引入公司治理监管,探索建立偿付能力、公司治理、市场行为为支柱的监管框架,并于2009年设立偿付能力监管委员会、公司治理监管委员会。新形势下,保监会于2012年启动了第二代偿付能力监管制度建设。根据国际金融危机后的监管改革趋势,强化公司治理监管。二是监管组织逐步健全。保监会目前设置16个职能部门和2个事业单位。从2000年开始,保监会陆续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平行设立了36个保监局。为加强基层市场监管,保监会于201 0年在苏州、烟台、汕头、温州、唐山五个地级市试点设立区域保监分局。三是监管格局逐步建立。加强与党政部门、司法机关、其他金融监管机构等的沟通合作,推动社团组织发挥自律、维权、协调等作用,支持新闻媒体、会计审计、评级机构、消费者等发挥监督作用,初步形成了专业监管、部门办作、行业规范、社会监督的大监管格局。
(三)监管手段日益丰富。不断创新和丰富监管方式方法监管的执行力和有效性得到提升。一,是分类监管。从偿付能力、公司治理、内控合规、财务、资金运用,业务经营等方面对保险公司实分类监管,提高了监管效率。二是非现场监管。建立保险监管统计制度体系,积累保险数据资产,加强市场运行和保险风险的监测、分析、预警,提高非现场监管效力。推动保险业和保险监管信息化建设,建立“三网一库”,基础架构,开发保险统计信息系统等25个应用系统,设立保险信息平台公司,推进监管电子政务建设。三是现场检查。制定现场检查规程和手册,规范检查流程和标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现场检查效率。组织开展综合性、系统性和专项检查,提高现场检查的针对性。加大违法违规处罚力度,对保险机构和高管人员实施“双罚”,提高监管威慑力。四是信息公开。建立保险信息披露制度,发挥保监会官网、新闻发布会、微博微信、行业网站等平台作用,及时发布保险新闻、统计数据、行政许可和处罚等信息。五是其他手段。逐步建立保险保障基金等制度,率先在我国金融业创建了市场化的风险自救机制,为保护消费者权益提供了坚实屏障。
一、推进保险监管体系和监管能力现代化的基本
思路保险监管体系和监管能力现代化是一项复杂系统工程。必须立足中国国情,借鉴国际经验,深化改革理念,加强顶
(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顺应保险业发展趋势,遵循监管规律,立:足我国实际,借鉴国际经验,落实“抓服务、严监管、防风险、促发展”要求,深化保险监管改革,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保险监管制度,成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市场在保险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监管作用,推动保险业发挥风险管理和财富管理功能,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的现代保险业,服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二)总体要求。一是遵循基本规律。推进保险监管体系和监管能力现代化,最基本的要求是借鉴国内外保险监管的历史经验和有效做法,深刻把握保险发展和监管规律。要坚持保险业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保险监管与保险业发展相适应,监管制度与保险监管需要相适应。要发挥市场配置保险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完善市场激励和约束机制,激发市场活力,提升市场运行效率。要健全法律法规,依法严格监管,维护市场秩序,防范保险风险,弥补市场不足和解决市场失灵。要从保险市场实际出发,把握阶段性特征,科学确定监管目标、原则和支柱。
二是体现中国特色。推进保险监管体系和监管能力现代化,最核心的要求是立足国情,符合我国保险业发展和监管实际。要围绕国家全面深化改革战略及总目标,推进保险监管制度现代化。要把握我国保险业处于发展初级阶段、保险深度和密度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保险服务能力不强的特征,坚持在加强监管中促进行业发展,推动保险业服务经济社会。要把握我国保险消费者还不理性、经营主体还不成熟、市场机制还不健全的特征,完善市场规则,强化公司治理和市场行为监管,营造良好市场环境。要把握我国保险业基础薄弱、发展迅速、正在转型升级和成为全球主要保险市场的特征,兼顾审慎性与经济性,合理确定监管约束特别是偿付能力和资本约束的标准。
三是顺应时代趋势。推进保险监管体系和监管能力现代化,最鲜明的要求是把握国际金融改革的最新动向,顺应当今国际保险监管的变革趋势。要把握国际保险监管趋于统一的趋势,在形成监管框架、制定监管制度、完善监管规则中,更加注重保护消费者权益,注重宏观审慎与微观审慎监管相结合,注重公司治理、保险集团、偿付能力和资本约束监管。要把握国际保险监管强调自主的趋势,结合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国实情和自身利益诉求,汇集各家之长,积极推进我国保险监管改革,在国际保险市场和保险监管改革中争取更大话语权。
(三)主体框架。推进保险监管体系和监管能力现代化,要立足我国经济社会和保险发展实际,总结保险监管实践,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努力构建中国特色的“3 -4-3”保险监管主体框,即三个监管目标、四项监管原则、三大监管支柱。
1.监管目标。一是保护消费者权益。保险产品服务相对复杂,保险市场信息不对称广泛存在,要通过保险监管,加强对保险供给者行为的约束,防止保险消费者权益受到恶意侵害。消费者权利保护是理性消费行为的重要保障,要通过保险监管,加强对消费者安全、知情、选择、求偿、公平交易、监督等权利的保护,促进合理消费,优化保险资源配置,提升保险市场运行效率。我国保险业服务广度、深度还十分有限,要通过保险监管,推动保险业为消费者提供多样化、多层次的保险产品和服务。
二是防范市场风险。保险市场的持续健康稳定运行与消费者权益息息相关,与国家金融安全和社会稳定直接相关。要强化全面风险管理,建立健全涵盖承保、信用、市场、操作、流动性、信誉等各类风险的全方位风险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囊括风险识别、评估、计量、监测、控制、处置等各环节的全流程风险防范机制。要强化保险市场主体的自我约束和风险管控,加强保险监管的外部约束和风险防范,筑牢防范化解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底线。
三是促进市场繁荣。只有繁荣发展的保险业,才能为消费者和经济社会提供更加全面丰富的风险保障。要完善市场规则,维护市场秩序,营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让各类市场主体有序竞争。要完善市场体系,优化市场结构,推动市场主体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增强综合竞争力。要争取政策法规支持,推动保险业发挥功能作用,在现代金融、社会保障、灾害救助、社会管理和农业保障等五大体系建设中发挥支柱作用。
2.监管原则。一是维护公平与促进效率相统一。正确处理市场与政府的关系,坚持使市场在保险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推动保险资源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坚持更好发挥监管作用兼顾效率和公平,营造竞争环境,规范市场行为,维护保险市场稳定运行。
二是功能监管与机构监管相统一。建立有效的保险监管治理机制,统筹协调功能监管与机构监管。顺应保险创新趋势,强化功能监管和全流程监管,加强跨产品、跨机构、跨市场监管协调,推进监管的统一性和连续性,避免监管“真空”和监管重叠。注重整体风险防范,改进机构监管,加强保险集团和法人机构监管。
三是宏观审慎与微观审慎相统一。在注重防范单一保险机构风险的同时,分析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对保险业的整体影响。关注系统重要性保险机构的风险状况,重视金融风险的跨境与跨行业传递,重视逆周期监管,防范顺周期对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放大效应。
四是原则监管与规则监管相统一。完善保险监管法规,制定标准明确、程序规范的具体规则,提高监管的一致性和可操作性。注重运用原则监管,提高监管的指导性、灵活性、适应性,为鼓励创新、增强市场活力创造空间。
3.监管支柱。一是公司治理监管。良好的公司治理是现代保险企业制度的核心内容,是强化市场主体自我约束的内生机制,也是加强保险监管的微观基础。要强化公司治理监管理念,完善制度机制,深化股权监管,突出董事会在公司治理中的核心地位。要强化公司章程约束,提高董事、监事和管理层专业水平,完善制衡机制,强化公司治理的刚性约束。要推动公司治理从“形式规范”向“治理实效”转变,防范治理僵局、管控薄弱、资产安全、高管渎职等风险,从保险市场源头保护消费者权益。
二是偿付能力监管。偿付能力监管是保险监管的重要内容,是风险监管的主要手段和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最终防线。要借鉴吸收国际上偿付能力监管的最新成果,结合我国保险市场实际,按照风险导向、中国特色、国际可比的原则,加快建设我国第二代偿付能力监管制度体系。要强化定量资本、定性监管、市场约束等三方面要求,完善第二代偿付能力监管制度体系的整体架构和具体规则。要严格落实偿付能力监管制度,强化偿付能力监管的刚性约束。
三是市场行为监管。市场行为监管是确保市场健康有序运行的重要保障,是保护消费者权益的直接方式。要明确市场行为监管的边界和内容,发挥好市场机制和政府监管的作用。要加强市场行为监管的统筹规划和系统管理,建立市场行为监管与公司治理监管、偿付能力监管等制度的联动与触发机制,形成有效衔接、相互协调的市场风险防范体系。
三、推进保险监管体系和监管能力现代化的着力点
现在我国保险监管改革既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又面临着重大的历史考验,推进保险监管体系和监管能力现代化的任务很重,必须在一些重点领域和环节不断取得突破。
(一)加强保险公司治理和内控监管。有效的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是维护金融稳定的重要基石,也是防范化解保险风险的第一道防线。要全面提升公司治理监管水平,强化市场主体自我激励约束的这一内生机制,夯实保险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制度保障。一是强化董事会在公司治理中的核心地位。落实董事会的全面与首要责任及履职要求,加强董事资格审查,完善董事培训机制,建立健全董事会及成员的履职评价与问责机制,增强董事的尽责履职能力,提高董事会专业、高效、勤勉水平。二是强化内部控制在公司治理中的基础地位。制定保险公司内部控制评价办法,引导保险公司加强内控制度建设,完善内部控制机制,提高内控执行力。强化保险总公司对分支机构的管控责任。三是强化集团监管在公司治理中的突出地位。完善保险集团防火墙制度,规范保险集团内部资源整合和关联交易。制定保险集团并表监管办法。建立保险集团风险控制标准。强化系统重要性保险机构监管。四是强化高管和关键岗位人员在公司治理中的关键地位。健全保险机构高管人员任职资格管理和关键岗位专业人员资质管理制度。加强董事会秘书管理,强化总精算师、合规责任人、审计责任人等关键岗位职责,增强经营管理层的执行力。加强对司高管层高管层的稳健薪酬和执业行为监管。
(二)改进市场行为监管。市场行为监管是对保险业务全流程监管的重要内容,是保护消费者权益的直接手段。要注重标本兼治,制定科学规则,明确监管重点,抓好制度落实,提高市场行为监管的有效性。一是加强市场监测检查。坚持非现场监管与现场检查相结合,不断丰富保险监管工具箱。构建涵盖各类风险的风险模型和监管指标体系,加强对风险的识别、评估、预警、控制和处置。改进现场检查方法,规范检查流程和标准,提高现场检查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是改进保险产品监管c积极推进费率市场化改革和条款标准化、通俗化,探索建立产品创新保护机制,鼓励行业产品创新和结构调整。完善监管规则,改进保险产品审批和备案标准,建立科学的费率形成、条款执行、事后评估、产品纠正等全过程监管机制。三是强化保险中介监管。完善保险专业中介机构准人退出制度,强化公司法人治理和内控建设。稳妥推进保险营销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保险兼业代理监管制度,探索兼业代理法人机构集中管理模式。加强保险中介从业人员资质管理。四是建立健全互联网保险监管制度。制定互联网保险监管办法。建立互联网保险的经营行为、数据信息、信息安全等技术标准,健全数据获取、电子签名、隐私保护等法规制度,促进互联网保险规范运行。五是加强反保险欺诈工作。构建政府主导、执法联动、公司为主、行业协作四位一体的反保险欺诈工作体系。
(三)完善偿付能力监管制度。建设以风险为导向、符合我国实际、具有国际可比性的第二代偿付能力监管制度,提升保险业风险管理能力,是加强和改进保险监管的重要任务。一是完善资本约束机制。科学把握我国保险公司实际风险状况,按照共同而有差别的原则,建立与风险紧密挂钩的资本要求。建立定量风险和定性风险相结合的综合评级机制,科学评价操作风险、战略风险、声誉风险、流动生风险,全面反映公司风险状况。完善逆周期资本监管制度。二是强化全过程风险监管。充分运用定量监管、定性监管和市场约束等手段,形成对风险的事前、事中和事后全过程监管。建立和完善保险公司流动性风险监管体系。完善偿付能力压力测试体系,健全偿付能力J预测分析和风险预警系统。三是完善资本补充机制。建立健全多层次和多元化的资本补充机制,支持保险公司创新和丰富资本补充工具,拓宽资本补充渠道,利用国内外金融市场和各种社会资本,增强保险业资本实力。
(四)完善保险法规体系。法规制度具有长远性和根本性的特征。完善保险监管法规制度,必须抓好三项工作。一是做好“一法两条例”的相关工作。积极推动《保险法》和《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的修订,加快研究制定《巨灾保险条例》。二是加快制度的“废改立”工作。本着急用先建的原则,加快建立健全市场准人退出、治理理赔难和销售误导、网络保险、资金运用等关键监管环节的规章制定工作。探索负面清单模式下的监管方式,拟定保险业进一步扩大开放的方案。三是推动相关领域保险立法工作。加强保险宣传和沟通协调,推动相关立法工作,进一步明确商业保险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健全商业保险参与现代金融、社会保障、农业保障、防灾减灾、社会管理等五大体系建设的制度安排。
(五)积极推进监管信息化建设。加大信息化建设投入,加快构建“两地三中心”的数据管理架构。完善信息化建设标准体系,搭建一体化的保险信息监管应用平台。推进保险信息共享平台的公司化、专业化运营,深化保险数据开发利用,建设全国统一规范的行业运行和风险数据采集研究中心,构建“一站式、智能化”的保险监管信息
公共服务系统。研究探索保单登记、通赔通付、第三方支付、数据托管等服务领域,不断开发数据衍生应用领域。探索保险业首席信息官制度。加强监管政策引导和制度约束,从维护金融安全稳定的战略高度,提升全行业信息安全意识,抓住信息设备购置、软件应用、维护维修、日常保障等重点领域,全面加强网络和信息安全管理。
(六)充分发挥保险行业协会等自律组织的作用。行业自律是实现金融稳定的重要力量,要加强各级保险行业协会建设,发挥自律、维权、协调、交流、宣传等功能作用,防范化解保险风险,提升服务、协调和专业能力。建立覆盖全行业的自律体系,增强自律公约束力,依法维护行业合法权益,维护市场公开、公平、公正,促进行业科学发展。
(七)充分利用保险监管派出机构资源,加强基层保险监管工作、、加强监管自身建设,是提高监管科学性有效性的内在要求,要进一步加强监管组织、机制和队伍等建设,提高监管能力,提升监管质量与效率。修订《派出机构监管职责规定》,进一步明确派出机构监管职责,完善派出机构内设部门设置。坚持机构监管与功能监管相统一,完善保监会机关内部协作机制,促进监管的统筹协调、沟通会商相信息共享。完善保监会机关部门与派出机构之间的纵向联动机制,促进监管的统一规范、协作有力。逐步扩大法人机构属地监管试点,有序推进属地监管常态化。建立健全监管绩效评价机制。积极探索因地制宜的差异化监管。

Ⅳ 乡镇如何落实安全监管工作

一、要狠抓政府监管主体责任和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落实(一)细化目标、强化责任,建立完善安全监管网络一是要签订安全目标管理责任书,层层落实安全责任。各县(市)区政府要与各乡镇和相关责任单位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下达安全生产控制指标任务。各乡镇、各有关部门与所辖村委会和生产经营单位层层签订了《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将安全生产责任指标任务分解落实到生产经营单位、车间、班组。二是要细化监管主体责任,建立网络化的安全责任传导系统。各监管主体要把监管责任按地域划分若干责任区,每个责任区明确责任范围、责任内容、责任人员,用地图、公示牌注明各个责任区的位置、重点企业、隐患、主要建筑、挂点领导等内容。真正做到“安全生产,人人有责”。三是要完善各项运行机制,确保监管体系运行实效。建立挂点领导、责任区负责人、联系人员工作职责,健全每日检查报告制度和检查台账、每周报告制度、每月调度制度、定期督查通报制度和隐患督查制度等,确保监管体系运行实效。四是要加大考核力度,制定出安全生产目标考核办法,实行责任倒查和责任追究制,与年度单位绩效挂钩,实行奖惩。(二)开展企业安全质量标准建设,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为了更好地落实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应加强企业安全质量标准建设,通过制定科学、严谨的评估标准、引进先进的技术要素对企业全面进行安全风险测评,将生产经营单位按测评结果评定4个等级。按照网格化监管责任体系要求,实现分级、分类监管,督促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一是要督促指导企业建立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二是要督促企业淘汰落后生产设备及工艺,更新生产设备及工艺,推广新技术、新标准;三是加大企业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及特种作业人员培训教育;四是要健全企业安全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五是建立完善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及时排查治理各类安全隐患。 二、强化宣传、营造氛围 安全生产宣传工作不是一劳永逸的工作,必须根据各行业的生产特点,在重点时段、重点行业强化安全生产宣传工作,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建设的不断加快,要想保证真正的安全生产,真正确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就必须经常性的开展安全生产宣传工作。为确保安全生产宣传工作正常有序的开展,必须加大对安全生产宣传教育经费投入,充实安全生产宣传队伍,使安全生产宣传工作促进各地的经济建设。一是在宣传工作的策略上,树立系统观念。必须把安全生产宣传工作纳入安全生产工作的总体部署中统一计划和统一实施。每年宣传计划,应根据安全工作的重点,确定宣传的重点。宣传工作的重点应围绕安全生产工作的中心进行。安全生产宣传工作的开展,要呈现多样性、趣味性,让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大力宣传“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把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放在首位,关口前移、重心下移,治理隐患,防范事故。大力宣传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政府行政首长和企业法定代表人两个责任制,强化政府监管主体和企业安全责任主体,完善控制指标体系,严格责任考核。建立健全党和政府的统一领导、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联合执法机制,认真贯彻国务院《生产生产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493号令),严格执法,严肃追究事故责任,严厉查处事故的失职渎职行为。综合运用法律手段、经济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实施政策治本、源头治本,加强社会监督,建立长效机制。 二是在安全生产宣传工作的具体做法上,要突出党和国家对人民生命健康的人文关怀,唤起全社会对安全生产的广泛关注,为安全生产提供强大的舆论支持和思想保证。引导群众自觉抓安全、保安全是安全工作中的重要任务。要通过向社会全体成员宣传党和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充分发挥安全培训宣传网的作用,在网上开辟安全生产宣传专栏,进行安全知识讲座和安全生产常识教育,灌输安全生产的基础性知识,下大功夫营造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舆论氛围。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组织的作用,维护职工群众生命健康和社会公众的安全生产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发动他们为安全生产进言献策。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和监督作用,大力宣传党和政府为安全生产所做的努力。开展先进典型经验介绍会和事故警示教育会,以激励先进,拼击落后。三是在宣传工作的手段上,坚持走社会化、公众化和公益化的路子,重视各职能部门的协同,充分整合资源,实现手段的多样化与多元化。我们应改变以往那种层层下发文件、逐级传达学习的传统套路,面向社会,把安全生产文化宣传作为一项公益事业来办,以现代化传媒为载体,努力推动安全生产文化宣传的科学化和艺术化。与电视台、报刊、广播电台等新闻单位和城管部门建立巩固的协作关系,通过创办安全生产专题栏目,开辟新的宣传教育阵地,在潜移默化中强化人们的安全生产观念。广泛开展宣传教育、视察观摩、法规宣讲、以案说法、街头灯箱公益性安全生产宣传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系列活动,形成政府构建平台、职能部门牵头组织、企业积极参与、上下联动的活动局面。四是建立一支高水平的宣传队伍。要通过挖掘人才,聘用一批宣传报道骨干,并明确责任,成绩显著的予以适当的奖励。三、加强队伍建设 建立一支新型安监执法队伍,定位好、运作好,将直接关系到队伍的良性发展和执法的力度。同时,执法人员的素质和工作水平直接影响行政执法的效果和质量,关乎群众利益,关乎政府形象。所以,建设一支政治合格、纪律严明、业务精通、作风过硬的高素质的执法队伍,至关重要。 (一)合理配备人员,加强执法装备配备 安全生产工作涉及到方面,需要不同人才,在选配执法人员时,要根据行政区域内危险化学品、非煤矿矿山企业、烟花爆竹生产经营企业及其他高危行业的数量、规模、状况及今后产业发展趋势等情况,选配与其相适应的一定比例专业技术人员,同时,选配法律专业知识人员,以提高依法办案水平;在执法装备建设上,要配备执法车辆、调查取证工具(摄像机、照相机、微型录音机等)和先进的办公设备,执法人员应统一执法着装,同时,执法人员配备必要的监测仪器和劳动保护设备,以提高执法的科学性和针对性。 (二)抓好学习培训,提高队伍素质 上岗前,执法人员要参加政府法制部门组织的法制培训,参加考试并取得政府法制部门颁发的有效执法证件,才具备执法资格;同时,要参加省以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统一组织的岗前培训,学习相关法律知识和安全生产专业知识,取得有效工作证件后,方可上岗。上岗后,各级安监执法机构更要把学习培训作为一项长期工作抓好。 一要加强政治学习和思想教育,不断提高执法人员的政治觉悟和职业素质,让其明白“为谁执法”的道理,树立大局观念、法制观念和服务观念。 二要抓好业务学习培训。业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执法人员执法质量和水平。在实际工作中,要建立定期学习制度,加强执法人员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国家和行业技术标准的学习;加强安全生产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加强执法程序及其各类文书填写的学习培训。 三要加强执法人员廉政教育,教育执法人员要树立正确的权利观和利益观,筑牢反腐倡廉的思想道德防线,把好廉政建设四个关口,即一线执法关、处罚程序关、案件审查关、罚没物品管理关,保证队伍健康发展,维护队伍良好形象。(三)健全机制,规范管理 建立健全执法制度和机制,监督、立案、取证、审查、处罚、结案等执法的各个环节,都要建立起完善的执法程序;建立完善回避制度、处罚决定制度、处罚备案制度、案卷管理制度及其他有关制度。实行执法责任制、行政执法过错追究制、执法质量考评制;建立规范执法台帐、文书填写标准、执法工作标准等。制定内部人员管理制度,激励和约束执法人员的行为。(四)准确定位,认真开展安全执法工作 安全生产执法机构是在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直接领导下,在《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赋予的权限范围内,代表各级安监部门依法从事安全生产执法工作,同时,对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实施行政处罚。如何根据新的安全生产形势的发展需要,找准安全生产执法工作的定位,关系到执法队伍的生存和发展问题。笔者认为,安全生产执法机构首先要把握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突出执法工作重点 根据《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和当前安全生产形势的需要,确定执法重点。《安全生产法》第四章的部分条款明确了安全生产检查的有关要求;第六章的部分条款明确了对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实施行政处罚的有关规定,同时,《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的第十九至二十三条也明确了对违反安全生产许可所实施行政处罚的有关规定。结合工作实践,当前安全生产执法的工作重点应放在重点企业和重点部位,检查高危行业行政许可情况,重大事故隐患的排查、整改情况,重大危险源的监控情况,重点工程项目“三同时”落实情况,重点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情况,高危企业安全费用提取情况,易发生事故的重点部位安全措施落实情况,调查处理事故情况等,同时,对安全措施落实不到位发生伤亡事故的、不按要求整改事故隐患的、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不具备相关安全生产资质的,坚决实施行政处罚。 完善执法程序 安全生产行政执法工作,要严格执法程序,规范执法行为,确保执法的有效性,做到主体明确、程序完善、文书规范、处罚适当。在执法检查时,必须达到法定数量的具备资格的执法人员,并按程序向当事人表明身份,说明执法检查的根据和事由,认真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规范填写统一的执法文书;在行政处罚时,对需立案的要按规定上报审批,认真调查取证,按规定时间对案件周转,对决定处罚的案件,要按规定告知当事人,符合听证条件的按规定组织听证,确保当事人的利益。对已做出的处罚,要按规定程序进行执行,以维护法律的严肃性。案件办理完毕后,要及时结案并规范立档,做到一案一卷。在符合法定程序的同时,一线执法人员在现场执法时要讲究执法艺术,以提高执法的有效性,并不断探索总结执法经验,推动执法工作上水平。 要加强与司法部门、其他行业行政执法部门以及执法对象的联系 一是与司法部门加强业务联系。当前行政处罚执行难的问题是各级行政执法部门遇到的普遍现象,在申请行政处罚强制执行时,对执行的案件要加强与法院的业务联系,确保行政处罚得到有效执行;对行政诉讼工作多向法院请教,确保行政诉讼工作的主动;对事故责任人的处理上,加强与检察部门的联系。 二是加强与其他行业执法部门的联系。在执法工作上做到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相互促进。 三是加强与执法对象的联系。要经常深入企业调研安全生产工作情况,了解执法对象在安全生产工作上存在的困难,为更好的执法工作打下基础。 安全执法,要处理好三种关系执法与监督管理的关系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是各级安监部门依法履行综合监管职责,包括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等来监管安全生产工作,安全生产执法是执法机构行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授予权力,依法从事安全生产检查和处罚行为。 安全执法与其他有行业监管职能的执法之间的关系安全执法机构,在执法工作发现生产经营单位违法行为不属于管辖范围内的,要转交具有管辖权的机构处理。对消防、道路交通、水上交通、铁路交通、民用航空以及特种设备等存在的安全问题,要按规定转交办理。 安全执法和安全大检查、督查之间的关系 安全执法是安监部门执法人员开展的日常性执法活动,安全大检查、督查是以各级政府或安委会名义组织的定期或不定期的安全检查活动。为使执法工作具有更强的操作性和规范性,最后建议各级政府制定完善与《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相配套的关于行政执法工作的实体性和程序性的有关规定、办法,包括对安全生产执法检查和处罚内容进一步细化,制定安全生产执法工作的程序性规定等。

Ⅵ 国土部门如何在党风廉政建设上筑牢防线

来源网络仅供参考
国土资源部门是管理自然资源的重要政府工作部门,随着资源稀缺性的加剧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国土资源管理成为“高危”行业,是腐败易发、高发领域。切实抓好国土资源部门党风廉政建设,应认清自身形势,找准切入点,采取教育、监督、制度并举,为国土资源事业发展提供有力的纪律保障。 一、加强教育,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道德防线。一是把日常教育与集中教育相结合,增强党风廉政教育的灵活性和经常性。 采取集中教育与分散教育、自我教育与专题辅导、上级调训与本单位培训等多种方式开展教育活动,每月定期不定期地安排、组织单位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党纪法规知识;组织干部职工到党风廉政教育基地学习,进一步提高党员、干部的反腐倡廉意识,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二是把示范教育与警示教育相结合,增强党风廉政教育的感召力。抓好示范教育,以先进典型为榜样,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运用反面典型,抓好警示教育,对郴州系列腐败案等典型案例在党员干部中进行认真剖析和警示,使党员干部从中领悟到违纪违法给社会、家庭、本人带来的危害,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廉洁从政的意识。三是把教育方式与教育载体相结合,增强党风廉政教育的亲和力和感染力。通过开展“新老党员宣誓”、“党员承诺签名”、“创建党员示范岗”、“廉政知识考试”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增强学习教育效果。通过学习教育,着力提高党员、干部、职工的政治敏感性和鉴别力,增强党员、干部执行“四大纪律八项要求”的自觉性,做到思想纯洁,作风优良,求真务实,树立新时期国土资源干部的良好形象。二、强化监督,构筑预防腐败的监督机制。一是建立监督网络。坚持把单位内部监督与国家权力机关监督、法律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上级对下级、下级对上级、同级之间相互监督的网络体系,拓宽监督领域,加大监督力度,形成监督合力。二是建立权力监督机制。严格按照“四大纪律八项要求”规范党员的言行,建立领导干部廉政档案;推行办事公开,公布办事流程,优化办事程序,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实现工作公开化、透明化;对管钱、管物、管人的部门和人员,有针对性地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监督机制。三是强化监督检查。实现电子政务和电子监察系统全覆盖,对行政审批业务办理过程的详细信息进行远程视频监控录像,对办事人员服务态度、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进行有效监督;定期、不定期对下属各部门、站、所的工作情况、廉洁从政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同时充分发挥新闻舆论导向作用,借助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介,对党风廉政建设的相关知识进行宣传,营造舆论氛围。通过不同形式的监督,规范党员、干部的日常行为,让党员干部当好人民的公仆,有效减少腐败现象的发生。四是推行阳光行政。对所有行政审批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的项目名称、类别、受理窗口、承诺时限、收费标准及依据和该事项审查、审批的法定依据、需提交的申请材料、办理流程、联系电话、联系人等分别编印成《办事指南》发给办事群众,并在局域网等有关网站、宣传栏公开接受监督,方便群众办事。 三、完善制度,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的长效机制。一是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全面实行单位“一把手”不直接分管“财务、人事、项目”制度,“三重一大”(重大事项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项目安排、大额资金使用)事项集体决策和“末位表态发言”制度、“集体会审”制度和经营性土地出让招拍挂制度。对拟公开出让的土地,经集体研究后,按法定程序报批,确定每宗土地出让起始价、增价幅度及保证金数额。在拍卖底价设定环节,由招拍挂领导小组在每次宗地拍卖前30分钟现场设定,从源头上防止和杜绝“暗箱操作”以及串标行为。对领导小组成员的分工实行定期轮换,切实履行“一岗双责”,把党风廉政建设作为单位日常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与单位三个文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一起考核,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状,中层以上干部和家属共同签订廉政承诺书,单位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直接抓,相关部门、相关人员抓落实,形成多方联动、上下互动的反腐倡廉工作格局。二是完善中层干部选拔任用制度,严格执行干部选拔任用的有关规定。三是建立和完善“三项考核”制度。建立“岗位承诺、绩效考核、责任追究”三项制度,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全面推行干部量化考核制度,根据干部岗位工作实际,将干部的德、能、勤、绩、廉分别细化为若干考核指标,并全部量化到分值,以百分制得分结果来考核评价干部现实表现,实行“月承诺、月考核、月通报”制度。四是建立和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对车辆管理、公务接待、财务管理、物资采购等内部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并严格执行,形成按制度办事、用制度管人、用制度防腐的反腐工作机制。

Ⅶ 小学 特邀行风监察员工作管理制度

我们鲁西监察分局(原济宁办事处)现有职工21人,内设4个科室,管辖涉及3市12县(市、区)、6个矿业集团公司的57对矿井,2004年原煤产量8200万吨,占全省煤炭产量的近60%。自2003年以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关于煤矿安全监察工作的指示精神,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提高安全监察工作绩效的新路子,制定了《主管监察员管理暂行办法》,在全省率先实行了主管监察员制度。

主管监察员制度,就是将辖区煤矿划分到每一位监察员,赋予他们监察职责,要求他们熟悉主管煤矿的基本情况,掌握矿井生产动态、安全薄弱环节和监察重点,审查图纸等基础资料,负责制定监察方案,提出监察处理意见,做好执法情况的记录、收集、整理、统计、传递和落实,并建立以计算机管理为主的监察档案,全面落实主管矿井的安全监察工作。主管监察员的职责明确了,他们与分管煤矿的经常性联系相对多了,而且独立执行任务的机会也多了。为加强对主管监察员的管理和监督,保证其公正执法、文明执法、廉洁执法,我们坚持从单位实际出发,不断创新,采取具体措施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有效保证了主管监察员制度的实施,促进了辖区煤矿安全生产的持续稳定好转。辖区煤矿原煤百万吨死亡率在2000年-2003年分别为0.97、0.43、0.27、0.14的基础上,2004年降到了0.1以下,杜绝了三人以上重大事故。与成立煤矿安全监察机构的当年相比,辖区煤矿数量增长了一倍,原煤产量翻了一翻,百万吨死亡率下降了90%。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把好教育关,筑牢思想道德防线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提高煤矿安全监察执法人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思想道德修养水平,防止思想上的蜕化变质,基础在教育。分局领导始终坚持“教育为主、预防为主”的方针,从加强全体人员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出发,以“为民、务实、清廉”教育为主线,立足“三个坚持”,把执法人员的思想认识引导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上来。

一是坚持日常教育不断线。在党风廉政建设中,我们始终坚持立足于当前,着眼于长远,贴紧实际,贴紧人的思想脉搏,把思想教育贯穿于执法监察和廉政建设的全过程,做到廉政教育“常流水、不断线”。坚持把党风廉政教育作为对全体监察人员学习的重点内容,每月印发一期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材料,发给每位监察员。同时要求人人撰写党风廉政建设学习体会,从中选出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体会文章,适时召开座谈会进行交流。2004年,先后召开座谈会5次,交流体会文章30余篇。在工作忙时,要求大家见缝插针,挤时间学,分局领导有机会就讲,几分钟不嫌短,几句话也不嫌少,特别对主管监察员下矿监察,坚持做到“两个同时”,即在交待工作任务的同时强调廉政规定要求,在汇报任务完成情况的同时汇报廉政规定落实情况。监察人员的政治素质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廉洁自律意识在实践的考验中不断深化。在安全生产整顿验收期间,一个地方国有煤矿的主要领导同志想请求通融,希望在验收时高抬贵手,给主管监察员送现金2000元,被当场拒绝;之后该矿领导利用春节走访之机,再次送给办事处2万元现金,请求予以照顾,又被严词拒绝。有的煤矿为了其违法行为免受查处而说情送礼,有的为了验收得高分、争个好名次、获得好政绩不惜重金,但都被一一谢绝。

二是坚持专题教育多样化。我们坚持一季开展一个专题教育活动,注重全员参与,做到了“四学四重”,让监察员在活动中接受教育。学业务强素质,重监察质量的提高。一季度,开展了“学习型队伍”的创建专题教育活动,培养“双师型”(总工程师、律师)的复合人才;树立“终身学习、自觉学习、学习工作化和工作学习化”的理念,致力于转变思维观念、改善心智模式,提高服务质量,增强了安全监察的说服力。学作风守纪律,重监察执法能力的提高。二季度,开展了全封闭式的全员军事训练,推行准军事化管理,培养严谨务实、反应快速、执法有力的工作作风,提高了安全监察的高效率。学先模塑形象,重监察责任的落实。三季度,积极拓展教育方式方法,组织参观孔繁森纪念馆,聆听党的好干部勤政为民感人事迹介绍,接受正面教育,增强了监察人员的责任意识。学法规强自律,重监察行为的规范。四季度,开展了全员学习法律法规活动,并进行了全员测试。同时组织到监狱参观,从犯人忏悔的泪水中接受警示教育。每一专题活动结束后,我们都专门组织进行座谈讨论,谈感想、谈体会、表决心、鼓干劲,监察人员的理想信念、党性观念、纪律观念和责任意识明显增强。特别在学习参观孔繁森纪念馆后,大家一致认为:楷模的事迹催人泪下,楷模的精神催人奋进。应该始终以楷模为榜样,肩负起煤矿安全监察的重担,无愧于人民的重托,保护好煤矿职工的生命。

三是坚持重点教育敲警钟。为了把好重点教育关,坚持做到“三围绕三坚持”:围绕关键时刻,坚持制度规廉。在元旦、春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期间,都重申《廉洁过节十不准》、《不准接受吃请的规定》、《不准收受礼金、有价证券和支付凭证的规定》等,使党员干部过“廉节”。2005年春节期间,按照中共中央纪委《关于2005年元旦、春节期间严格遵守廉洁自律规定坚决禁止奢侈浪费行为的通知》(中纪发〔2004〕29号)的要求,向辖区各煤矿企业、中介机构下发了《关于落实中央纪委关于严格遵守廉洁自律规定坚决禁止奢侈浪费行为的通知》的传真,谢绝辖区各煤矿企业、中介机构到分局走访拜年,要求各煤矿集中精力抓好当前的安全生产工作。同时,我们也没有到上级单位及兄弟单位走访。围绕把握好“第一次”,坚持任前谈廉。万事始于初。在对主管监察员进行调整时,对所有调整的人员坚持任前谈廉,使监察人员能够慎重地对待“第一次”,过好“第一关”,迈好“第一步”,我们按照《廉政谈话的规定》、《干部诫免谈话的规定》,打招呼,提要求,“约法三章”。围绕监察人员“三圈”,坚持家庭助廉。我们在监察人员中,开展家庭助廉活动,加强了对监察人员八小时内外“工作圈”、“生活圈”和“娱乐圈”的管理和监督。

二、把好制度关,落实廉政责任

我们按照“靠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用制度规范从政行为”的目标要求,注重遵循规律,把握实际需求,建立完善制度,坚决予以落实,保证了党风廉政建设深入持久地发挥作用。

一是建机制,立规矩。为了落实好职责,我们首先建立了自身的工作规范,相继界定了工作范围,工作职责,量化要求,细致考核以及以计算机管理为主的监察档案等20余项具体职责。其次,为了从机制和体制上把反腐倡廉工作引向深入,克服关系网、人情债的困扰,实行了两项制度规定:对来自原煤矿的主管监察员实行执法监察回避制度;对所有主管监察员实行轮岗交流制度。去年初,我们将所有主管监察员进行了大“换防”。通过机制的灵活有效运转,广大主管监察员的使命感、压力感、责任感明显增强,执法工作力度明显加大。全年监察矿井199矿次,平均每矿3.49次,监察覆盖率达到100%,下达行政处罚决定书79份,罚款115余万元。

二是赋责任,导行为。我们建立了“一状一卡一登记”的廉政责任制。“一状”,即每年元月一日第一件事,是分局负责人——科长——主管监察员层层签订年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状”,内容涵盖了中纪委、国家局和省局的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具体要求,坚持半年一考核,一年一总结,将责任制的落实情况与公务员考核相结合,考核结果存入个人廉政档案,作为评优晋级的重要依据。“一卡”,即“廉洁自律提醒卡”,将中纪委的“四大纪律、八项要求”、国家局的“九个不准”、省局党组的“八条要求”和分局的“三项纪律、八项注意”印制成卡片,发到每一位主管监察员,并制作成牌板上桌上墙,时时提醒,自觉遵守。“一登记”是,每个主管监察员下矿执行监察任务,回办事处不管是否拒收或接受监察对象的礼金、有价证券或纪念品、超标准接待等情况,均要填写廉政登记表,如实申报,实行零报告制度,同时实行被监察单位负责人和同行人员在监督人员栏中签字制度,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去年共收到廉政登记表246 份,登记上缴礼品、礼金折价6万多元。

三是重实效,严落实。我们认为,制定制度要讲求切实可行,落实制度要讲求雷厉风行。具体过程中,我们坚持立足一个“实”字,突出一个“效”字,紧紧围绕煤矿安全执法监察工作性质,不断增强制定制度的针对性、操作性和实效性,使制定的制度既具有普遍约束力,又能经过努力达到规定要求。牢固树立起“只认制度不认人”的思想,始终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不为订立制度摆样子,不为突破制度开口子,不为落实制度讲情面,坚决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不可违反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制度的强制力。针对国家局通报的执法监察问题,我们多次召开座谈会,客观分析自身问题与不足,研究出台了进一步规范执法监察的专项规定,成为全体监察员自觉遵守的准则。在每次煤矿安全程度评估期间,都下发专门文件对评估期间的廉政事项做出具体规定,并填写《拒收、收受礼品情况登记表》和《食宿登记表》,评估结束时由被评估煤矿负责人签字确认,促使廉政规定落到实处,杜绝了违纪违法现象发生。

三、把好监督关,规范约束行为

权力失去监督就会导致腐败。面对主管监察员权力与责任的加大,为了保证主管监察员廉政勤政,保证主管监察员制度的顺利实施,我们通过开辟“双渠道”,实施“双到位”的方式和手段,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及时发现倾向性、苗头性问题,收到了明显效果。

开辟“双渠道”——

一是严格执法程序,开辟自身监督渠道。我们高度重视和发挥内部监督的重要作用,不断完善民主议事的程序、原则、方法、规则,对万元以上大额度罚款,都坚持集体研究决定。加强对执法过程的监督,实行执法处罚告知与最终处罚相分离的制度。对执法中发现的问题,实行现场笔录,需要实施处罚的现场告知,回分局后向领导报告,另派专人调查核实后,再集体研究实施处罚,较好地解决了监察人员“自由裁量权”问题。

二是营造良好的氛围,开辟社会监督渠道。我们为所有煤矿送去两块服务牌。一块写着“为职工的生命负责”,另一块写有“举报电话和监督电话”,让煤矿职工既监督企业管理人员的违规、违法行为,同时也监督主管监察员的执法行为和廉政行为。我们在每个井口设立了执法公告栏,定期公开执法结果,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对于反映的意见建议和各种举报,严格按照程序,认真筛选受理,并严禁泄露相关内容和举报人,让行使监督权的人有安全感。我们结合实际,广泛采用党风廉政征求意见函、聘请党风廉政监督员、实行政务公开等途径,主动征求和接受地方政府、管理部门以及煤矿企业对监察分局党风廉政建设的意见和监督,多方面、全方位地掌握主管监察员的廉政动态,使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做到了有的放矢。

实施“双到位”——

一是履行监督职责到位。我们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对危及安全的事再难也不放过,得罪人的话领导先说、遇到困难领导出面协调解决、碰到钉子领导出面拔,隐患不除不罢休。一县属煤矿,既有高瓦斯区、又有硫化氢气体涌出,同时还存在着煤层自燃引发的火区,安全管理难度非常大。但该矿党政主要领导之间存在着突出的矛盾,造成了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制得不到很好落实,安全管理局面混乱。主管监察员在安全监察中发现这种情况后,立即向分局领导进行了汇报,分局领导分别与县、市人民政府有关领导进行通报,指出班子不团结给煤矿安全生产埋下了重大的事故隐患,如不及时处理,随时有造成严重后果的可能,建议尽快对该矿领导班子进行调整。市政府非常重视,两次派督察组,督促、协助县政府解决了该矿领导班子的问题,对董事长、书记、总经理进行了大调整,使该矿安全工作有了组织保证。

二是接受社会监督到位。一起大事故往往缘于看来不起眼的安全隐患。同样,廉政建设无小节,对不廉洁的小事放松,就会酿成大患。对此,我们坚持做到“三不”:一不小视“苗头”问题。对出现苗头性的问题,及时提醒,早打招呼,防患于未然。去年10月,分局领导听到个别同志有向辖区煤矿企业推销产品意向的反映,就及时找其谈话,将问题消灭在萌芽之前。二不近“酒桌”。我们要求主管监察员到矿监察50公里以内的必须回到单位就餐。由于下井延时或路途遥远,不能返回的,一律吃工作餐,不让企业有关领导陪同。在到一煤矿监察时,集团公司一领导专门赶到矿上陪餐,但由于监察员的拒绝,使其认为办事处的同志不给面子,不近人情。之后,该监察员专门打了电话,说明我们的规定,消除了误解。该负责人感慨地说,“有的检查我们不陪,人家有意见;而监察分局检查,陪都不允许,这支队伍我们信得过”。三不搞“下不为例”。在执法监察中,有些单位为了达到一定目的,变换手法,以种种理由向监察人员送纪念品,我们都一一回绝,决不开口子,不收第一回。一次,因主管监察员对一矿的违法行为依法下达了限期改正通知书和行政处罚告知书,该矿矿长当面送礼被拒之后,以为送的“面”小了,主管监察员不敢收,就带着20套西服券送到分局搞“全面覆盖”。对此,我们给予坚决拒绝,并对其行为进行了严肃批评。

几年来,我们围绕实行主管监察员制度,做好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形成了领导重视、机制健全、运作规范、效果明显的工作格局,锻造出了一支严格执法、不畏艰难、不徇私情、不畏强势、特别能战斗的廉洁勤政队伍,塑造和维护煤矿安全监察机构的良好形象和威信。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在实行和完善这一制度的过程中,针对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探索,超前预防,更加深入地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为煤矿安全生产形势的持续稳定好转做出更大的贡献。

监察局

Ⅷ 如何对广大党员对党的党的章程,宗旨,纪律教育,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一是要加大党内监督力度。五是要加强优良传统教育、跟踪。要坚持进行党的理想信念教育,慎独慎微,要自觉接受人大,确保党风廉政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因此。三是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加强巡视检查、人生观,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适时发现问题、极端主义等腐朽思想的影响。四是要加强党纪国法教育、侥幸心理不能有,及时发现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中的偏差,引导干部做“为民、使用。三是要加强跟踪管理,才能有效遏制不正之风,筑牢思想防线 搞好反腐倡廉。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弘扬勤政爱民,首先要从思想教育这项基础性工作抓起,警钟常常敲。 创新监督手段。要建立和完善巡视检查制度、长期性,使广大干部做到自重,在完善配套措施上下功夫、反馈和分析。一是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政协和监察。思想教育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 一、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持之以恒、价值观,及时发现和了解干部存在的问题、完善监控机制、自省。要着力探索一条事前监控,是廉洁从政、建立长效机制。 思想教育要系统化,干净干事,我们必须创新监督手段,及时解决问题、过程监控。三是要加大群众监督力度。要通过在制度建设的深化细化上下功夫。要深入开展以牢记“两个务必”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优良传统教育,增强执法为民的自觉性,要常抓不懈。一是领导要带头,坚持自律与他律,而且要制订中长期规划、清廉”的表率,加大监督力度 狠抓制度落实、勇于同腐败现象做斗争的先进典型。要制定教育规划,监控在前、内外监督不能松的观念、全过程的监督、诚信服务,做到防范在先,使广大干部牢固树立优良传统不能丢、自警、权力运用不能滥。要通过从政道德教育、有效性,自觉抵御拜金主义,实施全方位、乐于奉献的新风尚。树立良好的从政道德,不仅要制订廉政教育的短期规划,使广大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自觉抵御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促进制度的完善。要大力宣传和表彰廉洁奉公。二是要加强从政道德教育、自励。 思想教育要科学化。要使广大干部从正面典型中受到洗礼和升华、务实、努力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内容、党的宗旨不能忘,通过教育。二是要加大行政监督力度,探索监控手段。实践证明、即时监控和综合考评等功能作用,恪守政德,细雨常润物、地位和自身利益,要把廉政教育纳入干部培训之中,引导干部正确对待权力,是提高监督整体效能的重要保证,增强教育的针对性。要深入开展以爱岗敬业,不断提高法治意识。 二。二是加强督导检查、享乐主义、清正廉洁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教育,从反面教育中得到震动和警示,尤其是要建立一个使广大干部长期受教育。要组织广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深入学习和掌握国家法律法规和党纪政规。 拓宽监督渠道。采取多样化的监督形式,在制订具体的惩处细则上下功夫,做到春风常拂面、司法等部门以及新闻媒体的监督、公正执法。 思想教育要经常化,筑牢反腐倡廉工作的思想根基、管理,靠人来监督具有主观性,靠结果来监督具有滞后性,红灯常常亮、教育与管理相结合,把问题解决在萌芽阶段。要融入干部选拔。同时,真正筑牢“不敢腐败”的惩治屏障,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培训等各个环节、艰苦奋斗。通过对制度执行情况进行考核,从而确保各项工作在日常监管中得到规范运行和健康发展

热点内容
影视转载限制分钟 发布:2024-08-19 09:13:14 浏览:319
韩国电影伤口上纹身找心里辅导 发布:2024-08-19 09:07:27 浏览:156
韩国电影集合3小时 发布:2024-08-19 08:36:11 浏览:783
有母乳场景的电影 发布:2024-08-19 08:32:55 浏览:451
我准备再看一场电影英语 发布:2024-08-19 08:14:08 浏览:996
奥迪a8电影叫什么三个女救人 发布:2024-08-19 07:56:14 浏览:513
邱淑芬风月片全部 发布:2024-08-19 07:53:22 浏览:341
善良妈妈的朋友李采潭 发布:2024-08-19 07:33:09 浏览:760
哪里还可以看查理九世 发布:2024-08-19 07:29:07 浏览:143
看电影需要多少帧数 发布:2024-08-19 07:23:14 浏览: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