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治理监督
① 城市综合管理中的橄榄型城市治理结构是什么
城市综合管理的橄榄型城市治理结构,是指从综合规划决策、到专业运行管理(行业发展的专业规划、建设、运行服务与管理)、到综合执法监察(城管综合执法及相关综合执法巡查监察力量、网格巡查员及协管员等辅助巡查监察力量、广大的社会监督力量),即前端的综合规划决策、中段政府市场社会各方协同共治精细服务管理、后端综合执法监察,的橄榄型城市综合管理现代治理结构。
城市管理三维结构视野下的城管综合执法与监察研究基于对城市管理执法监察一体化发展历程及机理分析并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趋势提出,通过深化综合执法改革推动构建城市综合管理橄榄型城市治理结构,有助于推动形成法治政府、社会共治、精细管理视角下的从综合规划决策、到专业运行管理、到综合执法监察的橄榄型城市综合管理现代治理结构,有利于推动城市法治、共治、精治,有利于推动行政管理的前端决策及服务管理与后端执法监察适度分离,是实现行政决策、执行、监督三分协同治理的有效方式。
“五位一体”智慧城管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探索基于创新2.0的公共服务模式、感知数据驱动的高峰勤务模式、“巡查即录入、巡查即监察”的智慧城管工作模式,以执法监察一体化架构推进城市法治、共治、精治,引领了创新2.0时代物联感知、数据驱动、众创共治的城市治理新探索,是实现城市综合管理橄榄型城市治理结构的有效模式。
《城市管理三维结构视野下的城管综合执法与监察》一文中关于城市综合管理中的橄榄型城市治理结构如下图所示:
② 什么是市域社会治理的橄榄型管理模式
橄榄型城市管理模式(Olivary City Management Model)是城市管理服务领域的橄榄型管理模式,通过多规合一及综合执法改革的推进,在市域治理中形成了综合规划决策和综合执法监察两个综合,推动构建从综合规划决策、到社会化专业运行服务管理、到综合执法监察“两头收敛、激活中间”的橄榄型城市综合管理现代城市治理结构,形成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运行管理一体,城市决策、执行、监督协力,政府、市场、社会共治的橄榄型城市管理模式,是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基于城市管理三维结构视野下的城管执法监察研究,通过构建基于大数据的城市综合管理橄榄型城市治理结构,将有助于推动形成从综合规划决策、到社会化专业运行服务管理(行业发展的专业规划、建设、运行服务与管理,是城市管理的主体部分,不仅需要政府各专业部门的参与,更需要激活市场、社会各方主体的广泛参与)、到综合执法监察(城管综合执法及相关综合执法巡查监察力量、网格巡查员及协管员等辅助巡查监察力量、广大的社会监督力量)的橄榄型城市综合管理现代治理结构,形成面向综合管理的橄榄型现代城市管理模式,是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发展趋势。
城市规划决策作为城市管理的龙头及城市综合管理橄榄型城市治理结构的最前端,历来在城市管理中受到高度重视,也正经历大数据环境下的数据驱动转型。而城市建设及运行服务与管理随着城市的发展也越来越得到重视,提上议程,城市运行管理的新网络、新数据环境也为社会各方参与城市专业运营和科学管理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强调政府、市场、社会各方力量的充分参与和协同。随着对大数据环境下城市管理认识的进一步深化,特别是综合执法改革的推进及对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监察二重性的认识,城管执法监察作为巡查执法的第一线、问题发现的最前端和管理的最末端,将在城市管理服务转型中扮演重要作用,从而形成橄榄型现代城市管理模式,创新面向法治、精治、共治的市域治理新格局。
橄榄型管理模式是指在管理过程中形成的两端小,中间大的管理结构,主要包括企业生产经营管理领域及城市管理服务领域的橄榄型管理模式。企业生产经营管理领域的橄榄型管理模式,即前端抓销售,中间抓生产,末端抓研发,这种管理模式目前正在被哑铃型管理模式替代称为过去。城市管理服务领域的橄榄型管理模式,即前端抓综合规划决策、末端抓综合执法监察、中间是各方参与的城市管理服务提供,这种橄榄型管理模式正在成为政府机构改革、市域社会治理创新的新趋势。
参考文献
本刊编辑部. 综合执法改革与大数据环境下的橄榄型城市治理结构[J]. 北京城管科技信息动态, 2019, (9):3-5.
宋刚,王毅,王旭. 城市管理三维结构视野下的城管综合执法与监察[J]. 城市发展研究, 2018, 25(12):113-121.
俞娜. 哑铃型与橄榄型企业经营模式评析[J]. 区域经济评论, 2005(1).
③ 城市大数据必然走向橄榄型城市管理模式
伴随大数据条件下“多规合一”及“综合执法”改革的推进,基于城市大数据在条块分割的市域治理中构建了“综合规划决策”和“综合执法监察”两个“综合”,带动了条块资源的整合和社会力量的激活,推动形塑了面向城市综合管理的从综合规划决策、到社会化专业运行服务管理、到综合执法监察的“两头收敛、激活中间”的橄榄型现代城市治理结构,推动现代城市管理走向橄榄型城市管理模式,又称橄榄型城市治理模式。
橄榄型城市治理结构
橄榄型城市管理模式,依托基于大数据的执法监察一体化架构,通过专兼结合、政府与社会协同、多源数据融合的巡查监察体系(包括城管综合执法及相关综合执法巡查监察力量、网格巡查员及协管员等辅助巡查监察力量、广大的社会及媒体等监督力量)将城市问题进行汇聚,协同综合执法力量快速处置,向前端各相关管理、服务部门反馈推动综合施策,并向综合规划决策部门反馈推动问题导向数据驱动的规划转型,有利于推动城市管理综合性从分割走向收敛、城市问题的感知与治理从开环走向闭合,推进城市治理的科学化、法治化、精细化、社会化、系统化,基于城市大数据的综合执法改革与“街乡吹哨、部门报道”改革、“接诉即办”改革一起共同创新了市域治理的橄榄型结构,是北京城市基层治理创新的重要探索,是城市治理和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发展趋势。
参考:
《北京城管科技信息动态》2020年第1期(总第116期)热点解读《以大数据建设引领综合执法改革,创新橄榄型城市治理模式,形成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北京实践”》
《城市管理三维结构视野下的城管综合执法与监察》,《城市发展研究》2018年第12期
④ 如何深入推进依法治理与“法治城市”,“法治县创建活动
第一,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依法行政既是法治政府建设的核心,也是政府工作的生命线。《决定》指出,各级政府要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进一步推行政府权力清单制度。依法行政的本质是职权法定,以法律形式明确政府职能。要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必须完善依法行政的制度,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确保法律、行政法规有效执行;加强对重大决策部署落实、部门职责履行、重点工作推进以及政府自身建设等方面的考核评估,加强行政问责,健全纠错制度,不断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进一步推行权力清单制度,使职权法定、边界清晰、主体明确、运行公开。
第二,不断健全依法决策机制。《决定》指出,要健全依法决策机制,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确定为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建立行政机关内部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一是要建立集体决策制度,完善行政决策程序制度,健全决策透明制度,建立重大决策实行专家论证和风险评估制度,不断提高政府决策能力和水平;二是要重视法制机构在推进依法行政中的监督作用,积极发挥审查把关监督作用,积极发挥参谋助手法律顾问作用,积极发挥政府重大法律事务审查把关作用,为政府依法决策提供支持;三是建立督查机制,健全责任倒查机制,既要按照责任、标准和期限的要求,保证各项决策的落实,又要对未按要求贯彻落实政府决定及决策,进行追责,予以行政问责,转变作风,提高行政执行力。
第三,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决定》指出,要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健全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机制。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要完善行政执法体制,以建立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行政执法体制为目标;完善行政执法程序,制定具体执法细则,规范裁量标准和操作流程;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依法惩处各类违法行为,加大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力度,建立健全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以强化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为路径,推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建设,保证行政执法机关严格执法;严格行政执法人员管理制度,逐步推行行政执法绩效考核制度,科学合理设计考核指标体系。
第四,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决定》指出,要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完善纠错问责机制。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必须加强党内的监督,健全党内的各种监督措施,包括述职述廉制度、重大事项报告制度、个人收入申报制度、廉政档案制度、民主评议制度等;提高权力监督机构的地位,重点确立人大法制监督的核心,突出纪检监察、审计等专门监督部门和履行司法监督职能的司法机关的独立性;完善社会监督机制,全面推进政务公开,推进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加强行政监控整体效能,构建严密完备的权力监控网络机制。
⑤ 创新社会治理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1、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如果说工业时代的奥秘是分工,那么互联网时代的奥秘则是融合,是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社会合作。这就要求我们确立合作、互通、共享理念,打造社会治理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命运共同体,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2、加强社会治理基础制度建设
社会治理现代化中,制度建设具有全局性、根本性作用。科学的社会治理理念和实践经验只有转化为普遍适用的制度,才能成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巨大力量。
3、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体制机制
对社会治安进行综合治理,是我国的特色,也是我国的优势。面对社会治安新形势,我们要以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为目标,以突出治安问题为导向,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体制机制,提高动态化、信息化条件下驾驭社会治安局势的能力水平。
4、健全公共安全体系
当前,我国公共安全形势总体是好的。在我们这样一个有着13亿多人口、地域辽阔、发展不均衡的国家,能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大局是很不容易的事情。
(5)城市治理监督扩展阅读
创新社会治理的原则
一是推进社会治理社会化。在充满不确定性的现代社会,只有政府和社会携起手来,才能建设好安全家园。要在发挥好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作用的同时,引导社会成员增强主人翁精神,激发社会自治、自主、能动力量,让大众的问题由大众来解决。
二是推进社会治理法治化。法治作为社会治理创新的最优模式,应该回应社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种种问题。要善于运用法治思维构建社会行为有预期、管理过程公开、责任界定明晰的社会治理制度体系,善于运用法治方式把社会治理难题转化为执法司法问题加以解决。
三是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我国传统文化中推崇直觉、感性思维,习惯于对事物进行模糊的归纳,严谨、理性、体系化的实证研究不够。这种思维方式容易导致粗枝大叶、大而化之。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就要培育以尊重事实、推崇理性。
参考资料
人民网-《人民日报: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⑥ 关于市政监察大队的稿件400字左右
市容环境综合监察大队2009年度工作总结
2009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城管局党组的具体指导下,按照市委市政府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和“深入开展机关效能年”实践活动的总体部署,围绕创建省级“生态园林城市”的总体目标,大队全体干部职工齐心协力,敢抓敢管,尽职尽责,着力推行机关效能建设,不断强化队员的宗旨观念,广泛开展诚信服务,积极推行文明执法,集中整治市容环境,不断提高城管效能、提升城管形象,努力促进城市面貌的改善和城市品位的提升,着力打造一支“政治合格、纪律严明、作风过硬、业务精通”城管执法队伍,圆满完成了全年的各项工作任务。现将全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学习,注重效能,为创生态园林城市提供思想理论基础
为切实开展好大队机关效能年活动,进一步提高机关工作效能,创建最优发展环境,我大队以“改进机关作风,提高办事效率”为重点,提升效能理念,以“打造务实高效城管” 为目标,着重治理服务意识较差、组织纪律性不强、工作效率低下等问题。
1、 加强学习教育,提升理论水平。一组织全体队员原原本本地学习市里下发的机关效能建设年活动文件,成立大队机关效能年建设活动领导小组,并成立大队督查办,着力加强大队机关效能建设。二是加强理论学习,制定理论学习安排意见,各中队坚持每周四政治学习日制度,每季度进行理论学习点评,规范学习笔记,建全各类记录,提高队员政治素质,同时,大队还对新参中工作的同志组织集中学习和封闭式培训,聘请专门法制工作者及大队有经验的老同志进行法律知识授课;三是建立健全机关绩效考核机制。制定大队机关效能建设实施方案,并与工作目标管理考评与干部的年度考核结合起来,完善考评机制,把考评结果作为评价干部工作的重要依据,并与干部的提拔使用、评先评优、奖励惩罚挂钩。
2、 强化业务培训,确保依法行政。为了提升队员的业务能力,加强自身修养,增强大队干部职工服务意识、大局意识、发展意识、责任意识。狠抓队员业务培训,大力开展“每月一法”、每周法制学习日等学法活动,城管队员每周至少半天时间学习城管法规,大队组织了全员业务培训,系统学习了城管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年底,对执法人员进行了独立办案和执法能手“两率”达标考核,逐个过关。完善案卷管理、文书领取使用管理等规定,严格落实逐级审批、过错责任追究等制度,严把立案关、告知关、处罚关,确保了依法行政。全年查处一般程序案件68件,简易程序案件14850件,没有发生一起因处罚不当而引起的行政败诉案件。同时,健全完善各项工作制度,重点抓好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三项制度”的落实。通过开展机关效能年活动及业务能力的培训,大队进一步树立“亲民,便民、帮民”的作风,増强了服务经济发展环境的意识,规范了执法行为,促进了城市管理。
3、强化内部管理,提升队伍素质。大队进一步完善片区责任制的的管理办法,全面实现重心下移,加强路段责任。为配合局城管指挥中心建设,大队及时派出队员到指挥中心进行现场监控,发现问题,及时调度处理,从而进一步完善城管快速反应机制,有效地确保城管指挥中心的正常运转。大队为加强车辆、财务、内勤管理,进一步完善了《车辆管理规定》、《财务管理制度》、《执法文书管理规定》等制度,对各中队实行片区路段达标考核,确保了各项管理制度落到实处,台帐、档案资料规范管理,推进了队伍正规化建设再上新水平。
二、突出重点,整治市容,致力于省级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工作
为保障省级生态园林城市创建目标顺利实现,并迎接我国建国六十周年盛大庆典活动的顺利召开,针对市容环境、街面秩序、违法建筑等一些重点、热点、难点问题,大队按照年初制定的《效能建设年实施方案》目标要求,集中时间,集中力量,进行重点整治。
1、着力整治学校周边环境。因为学校周边人气旺盛,一些水果文具、冷饮烧烤等小摊小贩总是汇集于此,混乱噪杂,严重堵塞交通,影响过往行人及学生通行,甚至于影响学生的学习、休息,学生、家长对此意见较大,为此,大队在每天的上学、放学时间都是派出执勤人员定时、定点把守,全力维护好学校周边的环境秩序,尤其在中考、高考期间,为了给广大莘莘学子营造一个安静的考试、休息环境,大队更是组织执法人员全天候在路段上流动执勤,严禁乱停乱放堵塞交通现象发生,严防各类城市噪音过大,影响学生的休息和考试。
2、全力整治街面市容秩序。为了保证街面市容秩序有一个看得见的变化,确保各主要街道摊点乱摆乱放占道经营、蹬士乱停乱窜违规行驶、店招乱竖乱挂影响市容等一些违规违章行为有一个根本好转,大队采取片区中队责任制的办法,实行定人、定岗、定责,加强巡查,全面整治。对市区各主要街道摊位,并按照市政府组织召开的现场办公会确定的区域摊点控制分布图进行重新规划,并与摊主签订《守纪保洁责任状》,做好日常监管。尤其是为了建国60周年的盛大喜庆到来,在8、9月份的集中整治过程中,大队执勤人员更是全力以赴,不辞艰辛,昼夜坚守,每天早晨从6:30到岗到位,早、中、晚轮流值勤。并组织开展了占道经营、马路餐桌、乱贴乱画、沿街撒漏、噪音扰民等专项治理活动,通过一段时间的集中整治,各主要街道已基本上达到了无店外经营、占道经营、流动摆摊、乱扔乱倒、乱停乱放、乱跑乱窜等违章行为,市容秩序有了明显改观。尤其是中心菜市场、东门菜市场占道销售的菜摊及天桥下的马路市场、赖家马路菜市场已基本取缔。据统计,一年来,各路段执勤人员现场纠章约1.2万余人?次,查处占道经营、店外经营约6000人?次,查处违规违章蹬士约8000辆?次,查处违章行驶、乱停乱放的各类车辆共计420辆?次,并责成了8位违规违章者写出了检讨书和保证书。
3、着力清理整治违规违法户外广告。为更好地塑造我市的对外形象,打造一个更加干净、整洁、靓丽的城市名片,我大队利用先进的高压清洗机,专门由“城管110”中队,在每天24小时接受市民反映求助的同时,在8、9月份集中整治守程中,对城市“牛皮癣”进行全面清理整治。先是对剑邑大道对两侧临街墙上、电线杆上、地面上乱刷乱写的小广告进行冲刷清洗,然后依次对人民路、解放南、北路及东方红大街、西路街等城市主要街道乱刷乱写的小广告进行彻底清理,并在我市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系列活动的十一月底前全面完成,据统计,先后共清理乱张贴的小广告约3.5万张,冲刷清洗乱涂写的小广告逾5万个。
4、配合拆违工作强化违章建筑监管。为配合市里老城改造的重点项目建设工作,圆满完成各项拆迁任务。大队专门抽调城建中队及各路段中队有经验的老队员配合市里的拆迁领导小组,帮助拆迁户解决实际困难,耐心做相对人思想工作。采取调查摸底、登记造册、入户宣传、发放通告、鼓励自行拆除、强制拆除等各种方式,共完成拆迁门店80个、拆迁居民住房160户,共23000多平方米,有效确保了市重点工程的顺利实施,净化了市容环境。同时,按照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大队联合建设、规划、城管、土管及各街道办事处的执法人员,深入社区,深入现场,对城区所有私人违法建筑进行全面清理,并加强日常监管,实行明查暗访,发现苗头,及时制止,全力遏制城市规划区内违法建设的增长势头,维护城市规划区内的建筑秩序。同时,对城区范围内的建筑余土及门店装修加强巡查监管,对所有建筑渣土排放实行申报登记,对各运输建筑散装材料及建筑余土的车辆下发通行证,严禁沿街撒漏及随意倾倒建筑垃圾余土现象发生。新城区中队针对新城区建筑工地多的实际,上门广泛征求意见,着力强化新城区范围内各建筑工地建筑垃圾余土规范管理,所有建筑渣土排放必须进行申报登记,对各运输建筑散装材料及建筑余土的车辆下发通行证,严禁沿街撒漏及随意倾倒建筑垃圾余土现象发生,确保新城区做到高标准建设、高质量管理,以着力提升新城区,乃至整个丰城的城市品位和外在形象。据统计,一年来,共清理违章建筑280余起,拆除违法新建50余处,制止违规加层改建约3600余平方米,调配清运建筑余土约11万余立方米,查处沿街撒漏280余辆?次,规范门店装修360余处、约22万平方米。
三、文明执法,和谐监管,在创建省级园林城市中树立城管形象
为进一步管好城市,服务市民,塑造形象,大队狠抓政治思想建设,在每个中队设制一名指导员,专抓队员的政治思想工作、文明执法教育工作,在队员中广泛树立“管理就是服务,执法就是为民”思想理念,认真开展文明执法,深入开展便民、为民服务。
1、狠抓文明执法。深入开展文明执法教育活动,认真落实了城管队伍文明用语和禁用语规定、文明执法制度等规定,组织全体队员集中学习文明执法的各项规章制度,教育队员树立“为民、便民、利民”意识,实施亲情管理,在执法过程中,要求队员做到了举止端庄,语言文明,行为规范。加强队员文明执法、廉洁自律情况的督查教育,通过加强教育管理,减少了不文明执法行为的发生,逐步树立起城管队伍良好形象。
2、强化宣传监督。结合机关效能建设,重新制定了政务公开制度,将队伍职责、管辖区域、执法依据、程序、办事准则等全部上墙公开。加强新闻媒体宣传,今年共上报宣传稿件50多篇,被上级各部门采纳25篇,并编印了大队《督察通报》10期,发放到大队各中队、科室。并派出城管执法队员深入学校,认真开展了“大手拉小手”等清脏治乱活动,在学校设置城管校外辅导员,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参与城管综合执法工作。并与丰城人在线、市广电局联合开展城管互动工作,加强对城管工作的监督,聘请了10名社会义务监督员,多次征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努力改进工作,树立了城管队伍良好形象。
3、竭诚为民服务。加强信访工作,始终把受理群众来信来访来电作为联系群众、为群众排忧解难的有效途径,认真组织实施。大队设立信访督查室,负责群众反映问题的办理工作,专人受理群众投诉,成立特勤中队作为应急巡查队伍,及时解决群众反映诉求、举报问题。同时,大队还进一步完善了《服务承诺》等一系列相关规定,健全了为民服务的机制,通过严格的规范和纪律约束,强化全体执法人员的宗旨意识和服务观念。今年,大队共处理群众来信66件,办理政协、人大代表、提案意见8份,处理市长热线反映问题22件,接听处理群众举报电话1500余个,群众满意率达95%以上。
四、明年工作思路
在过去的一年中,尽管取得了不少的成绩,但对照市委市政府及上级主管局的目标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与广大市民的心理预期也有一定距离,为了能够进一步巩固省级生态园林城市的创建成果,进一步提升丰城的外在形象,在明年的工作中我们还将进一步加强管理,进一步树立亲民为民的服务意识,促进我市的城市管理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再上新水平。
1、认真落实“亲民、为民”工作理念。通过学习教育,引导队员在执法中必须强化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民所谋的“三为民”理念,在执法和管理中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帮助人、关心人、引导人,树立亲民型城管队伍形象。
2、大力实施城管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进行政机关单位的“四进”工程。基层城管队伍与辖区学校共建,开展“大手拉小手”等宣传服务实践活动,在各居委会设置城管宣传专栏,定期走访社区居民、企业单位,征求意见,宣传法规,解决社区、企业、机关单位环境管理方面的问题,主动上门服务。
3、完善内部管理体制。强化“重心下移”的分区划片管理,各片区内划分路段小区,责任到组、到人,每人一段责任路(区),根据责任区状况,制定路段等级管理标准,按标准实施管理、督察考核,提高城市环境质量。
4、实施全方位、全职责、全天候管理。健全快速应急巡查队伍和专项治理队伍,24小时处理群众举报及突发事件,对重点难点违章实施重点治理,全面履行综合执法职责,确保市容环境干净整洁。
5、巩固创建成果。集中力量拆除市政府部署的各类违章建筑,加大城乡结合部、市场周边、居民小区、沿街立面环境治理力度,尤其是要加大新城区范围的违章建筑查处力度,依法纠正查处各类破坏城市环境的违法违章行为,净化城市环境,提升城市规划权威。
规范执法程序,完善案卷管理、文书领取使用管理等规定,严格落实逐级审批、过错责任追究等制度,严把立案关、告知关、处罚关,确保依法行政。
⑦ 人大对大气污染治理条例实施有哪些监督
一、人大可以组织进行执法检查。
就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责成参与现场执法检查的城管执法局、环保局等单位作出处理意见;
二、人大可组织暗访等方式开展监督。
暗访等检查方式,往往能掌握公开组织检查所不能了解的真实情况。
三、通过门户网站发布执法检查信息,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建议,扩大公民参与。
人大可以监督政府采取行为,坚持边查边改,可以依照条例,采取“停、关、罚”并举。
四、对重点区域,重点监控、重点区域,实地检查。
重点区域包括:行政辖区交接部、城乡结合部、背街小巷等区域。结合建筑渣土垃圾清运多为夜间作业的特点,组织零点夜查了解客观真实情况。对发现较多问题的区域进行回访。
五、人大代表或专门委员会、常委会,可以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建言献策:
以完善总量控制和排污许可证制度为着力点,把机动车尾气污染和城乡结合部劣质散煤燃烧污染作为监管重点,加强防治源头化、精细化管理,统筹推进防治工作,深化区域联防联控。
1、人大可以建议政府尽快制定《环境总体规划》,结合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从资源环境承载力出发,从环境优先出发,合理设定城市规模、结构和布局,并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交通规划等有机衔接。
尽快出台本市的《排污许可证管理暂行办法》,将取得排污权作为生产、建设、经营的前置条件,加强量化分解,合理分配排污权,将总量控制落实到各个排污单位;在总量控制的前提下,加快排污权交易研究和试点工作。
2、人大可以建议:列出污染源清单,并建立完善全市环境管理信息系统,形成市、区县、乡镇、街道和社区分级监控体系等。
3、人大可以建议:加大环境违法行为处罚力度。适时研究对城管执法专项立法。
细化并完善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制监管制度;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还可建议理顺城管执法体制,推进综合执法。整合城市管理方面的相关政府职能和执法力量,建立综合执法和专业执法联动机制。
4、人大可以建议改进治理“城市病”投入方式。
人大财经委可以建议,政府要研究政策的针对性、有效性,加大资金的覆盖面和支持力度。特别是要优先考虑解决城乡结合部原煤散烧治理资金。
5、人大可以建议加大薄弱环节资金投入力度。
例如地下管线问题,存在巨大安全隐患,数据不全、不准;政府要进一步优化预算支出结构,加大对地下管线、微循环道路、垃圾处理、城乡结合部地区公共服务等城市基础设施薄弱环节的资金投入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