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经济监管
Ⅰ 如何更好地发挥民航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作
在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航空运输以安全、快捷、通达、舒适的独特优势,不仅确立了独立的产业地位,而且成为国家战略性先导性产业。我把民航在国家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概括为五个方面。
其一,民航是经济全球化的主流形态和主导模式,是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驱动力。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航空运输不再仅仅是一种交通运输方式,而且成为区域经济融入全球经济的最佳通道。航空运输还改善了投资环境,优化了地区经济结构,带动了产业升级和服务业发展,营造了区域经济与国际市场的无障碍运输环境,增加了地区就业机会,因而是区域经济和城市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统计表明,民航投入与国民经济回报大约是 1∶8的关系。尤其是大型国际枢纽机场已突破了单一运输功能,通过与多种产业有机结合,形成带动力和辐射力极强的“临空经济区”,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发动机”。
其二,民航是促进老少边穷地区发展的重要力量,是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粘合剂。我国地域辽阔,发展很不平衡,特别是老少边穷地区,交通不便往往是制约其发展的瓶颈,因而发展民航便成为更好的选择。尤其是发展西部民航事业,不仅对提升人民生活质量、缩小我国地区差别有着极为重要作用,而且对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民族团结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与此同时,在缓和两岸关系、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的进程中,民航作为重要桥梁和渠道,也发挥着独特作用。
Ⅱ 加速发展民航经济的理论意义!!!急!!在线等
下面是福建的关于发展民航经济的论述,自己改一下吧.
(一)加快民航发展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民航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直接涉及投资、生产、流通和消费等多个环节,涉及制造、维修、营销、金融、保险等多个领域。充分发挥民航在经济增长中的驱动作用、在产业结构升级中的提振作用以及在消费结构转型中的保障作用,有利于加速物流、人流等要素集聚,提升服务业、先进制造业等相关产业发展水平,促进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为福建发展和海西建设增添活力和动力。
(二)加快民航发展是深化两岸交流合作的重要途径。航空运输是海峡两岸交流合作的重要载体之一,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抓紧完善对台直航基础设施,拓展经闽航空中转运输规模,加强闽台民航界的交流协商,促进闽台空中客运公交化,有利于发挥福建独特的对台优势和工作基础,推动闽台合作先行先试,打造两岸交流交往的主要通道和平台,促进两岸交流合作向更广范围、更大规模、更高层次迈进。
(三)加快民航发展是构建服务周边地区发展的对外开放综合通道的重要内容。民航业具有改善投资环境、增强信息交流、扩大流通范围和提高流通效率的特殊功能。大力发展航空中转和陆空、海空联运,建设我省空港、海港连接中西部地区的高效、便捷运输通道,有利于建成海峡西岸经济区服务周边地区发展的新的对外开放综合通道,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在全局中发挥更大作用。
Ⅲ 民航发展和经济有什么关系
民航是社会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1、民航的发展可以促进其他经济部门的发展。
2、社会经济的发展可以使乘坐飞机出行的人越来越多,从而促进民航的发展。
Ⅳ 世界民航发展的政治、经济原因
锐意进取,勇于担当,新时代的作风建设更要旗帜鲜明,真抓实干!
民用航空是最回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方式,是答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性产业。作为一个不断创新和发展的产业,民用航空以其独特的优势,有力地推动着国家的发展进步。民用航空的发达程度,是经济社会繁荣昌盛的重要标志,在一定意义上代表了一国的综合实力和竞争能力。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面对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必须把发展民用航空放到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地位,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规划,大力推进,努力实现由民航大国向民航强国的历史性跨越,使之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发挥更加突出的作用。
Ⅳ 民航发展的社会历史背景是什么
1949年11月2日,中国民用航空局成立,揭开了我国民航事业发展的新篇章。从这一天开始,新中国民航迎着共和国的朝阳起飞,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经历了不平凡的发展历程。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航事业无论在航空运输、通用航空、机群更新、机场建设、航线布局、航行保障、飞行安全、人才培训等方面都持续快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民航事业的发展与国家的经济发展,与党中央、国务院直接领导和支持密不可分,是几代民航干部职工励精图治、团结奋斗的结果,为祖国蓝天事业书写了壮丽的篇章。
新中国民航从小到大大致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1949年-1978年):筹建时期。
1949年11月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在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下设民用航空局,受空军指导。11月9 日,中国航空公司、中央航空公司总经理刘敬宜、陈卓林率两公司在香港员工光荣起义,并率领12架飞机回到北京、天津,为新中国民航建设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和技术力量。1950年,新中国民航初创时,仅有30多架小型飞机,年旅客运输量仅1万人,运输总周转量仅157万吨公里。
1958年2月27日,国务院通知:中国民用航空局自本日起划归交通部领导。1958年3月19日,国务院通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95次会议批准国务院将中国民用航空局改为交通部的部属局。
1960年11月17日,经国务院编制委员会讨论原则通过,决定中国民用航空局改称“交通部民用航空总局” 。为部属一级管理全国民用航空事业的综合性总局,负责经营管理运输航空和专业航空,直接领导地区民用航空管理局的工作。1961年开始,民航系统认真贯彻执行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使民航事业重新走上正轨,并取得较大的发展。到1965年,国内航线增加到46条,国内航线布局重点,也从东南沿海及腹地转向西南和西北的边远地区,新建和改建了南宁、昆明、贵阳等机场,并相应改善了飞行条件和服务设施,特别是完成了上海虹桥机场和广州白云机场的扩建工程。通用航空的发展在这个时期稳步上升。1965年末,中国民航拥有各类飞机355架。1959年,中国民航购买了伊尔―18型飞机,标志着从使用活塞式螺旋桨飞机,开始过渡到使用涡轮螺旋桨飞机。1963年,中国民航又购买了英国的子爵号飞机,从而结束了长期以来只使用苏制飞机的状况。
1962年4月13日,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十三次会议决定民航局名称改为“中国民用航空总局”。4月15日,中央决定将民用航空总局由交通部属改为国务院直属局,其业务工作、党政工作、干部人事工作等均直归空军负责管理。这一时期,民航由于领导体制几经改变,航空运输发展受政治、经济影响较大,1978年,航空旅客运输量仅为231万人,运输总周转量3亿吨公里。
文革时期的前五年,民航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和损失。1971年9月后,中国民航在周总理的关怀下,将工作重点放在开辟远程国际航线上。到1976年底,中国民航的国际航线已发展到8条,通航里程达到41000公里,占通航里程总数的41%;国内航线增加到123条。
1971年,中国民航从苏联购买了5架伊尔―62飞机,1973年又从美国购买了10架波音―707型飞机,此外,还从英国购买了三叉戟客机和从苏联购买了安―24型客机。这样,中国民航各型运输飞机总数达到117架,能够较好地贯彻“内外结合、远近兼顾”的经营方针。
第二阶段(1978年-1987年):稳步发展时期。 1978年10月9日,邓小平同志指示民航要用经济观点管理。1980年2月14日,邓小平同志指出:“民航一定要企业化”。同年3月5日,中国政府决定民航脱离军队建制,把中国民航局从隶属于空军改为国务院直属机构,实行企业化管理。这期间中国民航局是政企合一,既是主管民航事务的政府部门,又是以“中国民航(CAAC)”名义直接经营航空运输、通用航空业务的全国性企业。下设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兰州(后迁至西安)、沈阳6个地区管理局。1980年全民航只有140架运输飞机,且多数是20世纪50年代或40 年代生产制造的苏式伊尔14、里二型飞机,载客量仅20多人或40人,载客量100人以上的中大型飞机只有 17架;机场只有79个。1980年,我国民航全年旅客运输量仅343万人;全年运输总周转量4.29亿吨公里,居新加坡、印度、菲律宾、印尼等国之后,列世界民航第35位。
第三阶段(1987年-2002年):重组扩张时期。 1987年,中国政府决定对民航业进行以航空公司与机场分设为特征的体制改革。主要内容是将原民航北京、上海、广州、西安、成都、沈阳6个地区管理局的航空运输和通用航空相关业务、资产和人员分离出来,组建了6个国家骨干航空公司,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平等竞争。这6个国家骨干航空公司是:中国国际航空公司、中国东方航空公司、中国南方航空公司、中国西南航空公司、中国西北航空公司、中国北方航空公司。此外,以经营通用航空业务为主并兼营航空运输业务的中国通用航空公司也于1989年7月成立。
在组建骨干航空公司的同时,在原民航北京管理局、上海管理局、广州管理局、成都管理局、西安管理局和沈阳管理局所在地的机场部分基础上,组建了民航华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北和东北六个地区管理局以及北京首都机场、上海虹桥机场、广州白云机场、成都双流机场、西安西关机场(现已迁至咸阳,改为西安咸阳机场)和沈阳桃仙机场。六个地区管理局既是管理地区民航事务的政府部门,又是企业,领导管理各民航省(区、市)局和机场。
航空运输服务保障系统也按专业化分工的要求相应进行了改革。1990年,在原民航各级供油部门的基础上组建了专门从事航空油料供应保障业务的中国航空油料总公司,该公司通过设在各机场的分支机构为航空公司提供油料供应。属于这类性质的单位还有从事航空器材(飞机、发动机等)进出口业务的中国航空器材公司;从事全国计算机订票销售系统管理与开发的计算机信息中心;为各航空公司提供航空运输国际结算服务的航空结算中心;以及飞机维修公司、航空食品公司等。
“八五”期间共完成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投资320亿元,新建、迁建机场19个,改扩建机场15个,同时,新开工了一些大型机场建设项目。到1995年末,有航班运营的机场139个,其中能起降波音―747飞机的14个,起降波音―737飞机的81个。
1993年4月19日,中国民用航空局改称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属国务院直属机构。12月20日,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的机构规格由副部级调整为正部级。
“九五”期间国家集中建设40个城市的41个机场。它们包括27个省会(首府)和3个直辖市的31个机场,以及深圳、厦门、重庆、大连、桂林、汕头、青岛、珠海、温州、宁波等10个重要的开放和旅游城市机场北京、上海、广州三大城市的4个机场作为重中之重。到2010年,民航航班运输机场将达到170个左右。同时,空中交通管制将实现程序管制向雷达管制的过渡,建设技术先进、可靠性高的民航通信系统, 进一步完善航路导航设施;与国际民航同步,规划和实施新航行系统建设;按气象自动化的要求建设气象系统。
20多年中,我国民航运输总周转量、旅客运输量和货物运输量年均增长分别达18%、16%和16%,高出世界平均水平两倍多。2002年,民航行业完成运输总周转量165亿吨公里、旅客运输量8594万人、货邮运输量202万吨,国际排位进一步上升,成为令人瞩目的民航大国。
第四阶段(2002年—— ):迅猛壮大时期。 2002年3月,中国政府决定对中国民航业再次进行重组。主要内容有:
⑴航空公司与服务保障企业的联合重组民航总局直属航空公司及服务保障企业合并后于2002年10月11日正式挂牌成立,组成为六大集团公司,分别是:中国航空集团公司、东方航空集团公司、南方航空集团公司、中国民航信息集团公司、中国航空油料集团公司、中国航空器材进出口集团公司。成立后的集团公司与民航总局脱钩,交由中央管理。
⑵民航政府监管机构改革民航总局下属7个地区管理局(华北地区管理局、东北地区管理局、华东地区管理局、中南地区管理局、西南地区管理局、西北地区管理局、新疆管理局)和26个省级安全监督管理办公室(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大连、吉林、黑龙江、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青岛、河南、湖北、湖南、海南、广西、深圳、重庆、贵州、云南、甘肃、青海、宁夏),对民航事务实施监管。
⑶机场实行属地管理按照政企分开、属地管理的原则,对90个机场进行了属地化管理改革,民航总局直接管理的机场下放所在省(区、市)管理,相关资产、负债和人员一并划转;民航总局与地方政府联合管理的民用机场和军民合用机场,属民航总局管理的资产、负债及相关人员一并划转所在省(区、市)管理。首都机场、西藏自治区区内的民用机场继续由民航总局管理。2004年7月8日,随着甘肃机场移交地方,机场属地化管理改革全面完成,也标志着民航体制改革全面完成。
2004年10月2日,在国际民航组织第35届大会上,中国以高票首次当选该组织一类理事国。
2004年,民航行业完成运输总周转量230亿吨公里、旅客运输量1.2亿人、货邮运输量273万吨、通用航空作业7.7万小时。截止2004年底,我国定期航班航线达到1200条,其中国内航线(包括香港、澳门航线) 975条,国际航线225条,境内民航定期航班通航机场133个(不含香港、澳门),形成了以北京、上海、广州机场为中心,以省会、旅游城市机场为枢纽,其它城市机场为支干,联结国内127个城市,联结38个国 家80个城市的航空运输网络。民航机队规模不断扩大,截止至2004年底,中国民航拥有运输飞机754架,其中大中型飞机680架,均为世界上最先进的飞机。2004年中国民航运输总周转量达到230亿吨公里(不包 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以及台湾省),在国际民航组织188个缔约国中名列第3位。
新中国民航55年的发展历程证明:发展是硬道理。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是加快民航发展的必由之路。当前,民航全行业正在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三、四中全会精神,认真研究如何从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民航快速健康发展的能力入手,以制定民航“十一五”规划 和2020年展望为契机,为实现从民航大国到民航强国的历史性跨越而努力奋斗!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国家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推动下,中国民航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规模、质量和效益跃上一个新台阶。
——人力资源。全行业共有员工约35万人,其中有飞行人员12840人,适航维修人员16100名,管制员3600人。
——航空公司。目前拥有独立航班运营代码的航空集团或公司共24个,其中国营控股公司16个,上市公司6个,中(港)外合资公司5个,民营公司7个。2005年,我国(不含港澳)有7家航空公司进入全球旅客周转量前100位,其中南航、国航进入全球前20位。
——飞机。全行业运输飞机982架,其中客机937架,货机45架。通用航空飞机383架,教学校验飞机140架。
——机场。全国共有航班运营机场147个(不含港、澳机场),起降波音737以上机型的113个(其中起降波音747机型的机场25个),起降波音737以下机型的机场34个。
2005年,民航航空运输机场中,旅客吞吐量达到1000万人次以上的机场7个,500-1000万人次的9个,100-500万人次的26个。首都、浦东和广州三大机场旅客吞吐量在世界排名第14、44和45位。
——固定资产投资。“十五”期间,民航全行业固定资产投资达820亿元,其中中央政府资金223亿元。固定资产投资中,机场建设707亿元,空管建设70亿元,安全设施建设13亿元,科教信息30亿元。“十一五”期间,民航固定资产投资的力度将进一步加大,预计投资总规模为1630亿元,其中机场建设1400亿元,空管建设110亿元,安全设施建设50亿元,科教信息70亿元。
——运输规模。目前全国民航共有国内、国际和地区航线1257条,其中国内航线1024条(其中港澳航线43条),国际航线233条。每天飞行4023班,其中国内航班3602班,国际航班421班。国内、国际和地区航线总里程达到200万公里。我国民航平均增长速度高出世界民航平均水平两倍多,运输总周转量在国际民航组织缔约国中的排位由2000年的第9位提升到2005年的第2位。
——院校和科研院所。目前,民航全行业拥有学历教育学校5个,科研院所2个,科研基地11个。在校生规模和师资队伍3.2万人,其中学生2.7万人,教职员工5千人,教职工中硕士以上学历1200人左右,其中博士约300人。
Ⅵ 中国民航现行管理体制对民航局有哪些要求
民航局作为国务院主管民航事务的部门,行使行政管理职能,不再直接经营航空运输及通用航空业务。它的职权主要是:(1)研究制定发展民用航空事业的具体方针政策,颁发和修订民用航空法规并监督执行;(2)进行宏观经济管理,编制民用航空的长远规划,归口管理年度计划;(3)审批建立或撤销航空企业,负责民用航空运输网络的规划与管理,制定民航财务管理和经济核算制度,监督航空企业的经济活动;(4)会同有关部门掌管国家对民航建设的投资,运用税收、价格、信贷等经济调节手段,促进民航事业发展;统一协调对外谈判购买飞机事宜;(5)代表国家对外进行航空谈判,参加国际民航组织,监督外国航空企业在我国的活动,维护国家航空权益;(6)对全国民用机场和民用航路建设制定标准,实行统一规划,颁发或吊销使用许可证,管理民用航路,统一指挥民用飞机的飞行;(7)制定民用飞机、技术装备、专业人员和维修机构的技术标准,颁发或吊销适航证、技术执照,监督安全、适航情况,负责调查处理民用飞机飞行事故;(8)领导直属院校、训练中心的建设,制定教育规划、标准,考核检查教育训练质量。
Ⅶ 民航与国民经济的关系
1000字没有,尽力了。。。
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旅游业的发展、经济活动的日趋频繁、物流业的快速发展都给中国的航空业提供了快速发展的动力,而机场行业将从中收益匪浅;第五航权的开放对航空公司而言意味着竞争的加剧,对于机场而言意味着业务量的增加。对于枢纽机场而言,航权开放无疑会使得外航航班增加从而带来机场的业务收入的增加。
同时,我国机场吞吐量在20多年来发展迅速,1981~2004年旅客吞吐量年均增长率为22.1%,货邮吞吐量年均增长率为22.0%。2004年,全国通航机场共完成旅客吞吐量24193.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8.8%。其中,国内航线完成21774.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7.4%(其中内地至香港和澳门地区航线为869.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45.9%);国际航线完成2419.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52.1%。完成货邮吞吐量552.6万吨,比上年增长22.3%。其中,国内航线完成381.1万吨,比上年增长21.6%(其中内地至香港和澳门地区航线为33.0万吨,比上年增长44.1%);国际航线完成171.5万吨,比上年增长23.9%。飞机起降架次为266.6万架次,比上年增长25.8%。其中:运输架次为247.4万架次,比上年增长28.1%。运输架次中:国内航线226.4万架次,比上年增长27.5%(其中内地至香港和澳门地区航线为8.5万架次,比上年增长46.9%);国际航线21.0万架次,比上年增长34.4%。2005年我国机场业发展形势喜人,拥有持续增长空间,预计机场行业效益将稳定上升。
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的机场密度是每10万平方公里只有1.4个机场,日本的密度是23.3个。即便是在中国机场最集中的华东地区,每10万平方公里也只有4.8个,而新疆及西北每10万平方公里分别只有0.6和0.8。由此可见,机场行业的整体发展前景值得看好。
近年来我国机场业改革不断,机场属地化管理、鼓励外资营建机场、航权的不断放开、民营资本的介入,投资体制改革给机场业带来了生机。我国机场业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和激烈的市场竞争。若想在机场业投资或者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优势,就需要对机场业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对机场业市场、机场建设等有一个整体的掌握。在此情况下,本研究中心依据中国民航总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信息中心和国家统计局等权威渠道数据的数据,同时采用中心大量行业数据库以及我公司相关部门对民用机场行业所进行的市场调查等大量资料,综合运用定量和定性的分析方法对中国机场行业的运行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细致和审慎的预测论证,进而得到了这份极具价值的研究报告,我们相信,我们的努力将会为机场行业的经营者和投资者提供一个良好的视野,从而帮助他们做出更为理性的决策。
Ⅷ 中国民航大学经济管理类专业怎么样
工商管理是民航大学天津市属重点专业之一。师资是不错的。
就业的问题, 基本不要专想航空公属司了~
这两年的就业形势来看 除了这个学校的很有民航特色的专业
像空管飞动一类的 其他的专业进民航系统的机会都很少
民航大学不适合女生去 因为好专业都是不招女生的~
希望可以帮到你哈
Ⅸ 世界民航发展的政治、经济原因是什么
世界比较和平稳定,为民航发展提供了安全条件,世界联系加强,世界经济进一步发展,对于进行人员物资运输有大量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