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城管服务 » 实行监督管理

实行监督管理

发布时间: 2020-12-23 14:33:24

❶ 对于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我国实行怎样的统一监督管理

工程质量管理是指为保证和提高工程质量,运用一整套质量管理体系、手段和方专法所进行的系统管理属活动。 工程质量好与坏,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工程项目建设,投资大,建成及使用时期长,只有合乎质量标准,才能投入生产和交付使用,发挥投资效益,结合专业技术、经营管理和数理统计,满足社会需要。世界上许多国家对工程质量的要求,都有一套严密的监督检查办法。在中国,自1984年开始,改变了长期以来由生产 者自我评定工程质量的做法,实行企业自我监督和社会监督相结合,大力加强社会监督。运用一整套质量管理体系、手段和方法所进行的系统管理活动。

❷ 对伪劣商品如何实施监督管理

假货,工商部门要严格查处,并且有力打击销售假货的商家。列入不诚信商家名单。
劣质产品,质检部门,严格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查没销毁不良商品。
并取缔不良厂商的生产许可证书。
案情重大,有关部门依法提取公诉。

❸ 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消防工作实行什么监督管理

第十七条县级复以上地方人民政制府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将发生火灾可能性较大以及发生火灾可能造成重大的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单位,确定为本行政区域内的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并由公安机关报本级人民政府备案。
消防安全重点单位除应当履行本法第十六条规定的职责外,还应当履行下列消防安全职责:
(一)确定消防安全管理人,组织实施本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二)建立消防档案,确定消防安全重点部位,设置防火标志,实行严格管理;
(三)实行每日防火巡查,并建立巡查记录;
(四)对职工进行岗前消防安全培训,定期组织消防安全培训和消防演练。
根据要求的是实行双管监督的。

❹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坚持什么方针和实行什么原则

安全生产基本原则及安全知识
1、安全生产责任制
根据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企业生产实际,将各级领导、职能部门、工程技术人员、岗位操作人员在安全生产方面应做的事及应负的责任加以明确规定的一种制度。
2、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
指企业各级领导和广大职工在生产过程中必须坚持的一项原则。国家和企业的职责,就是要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保证财产和人民生命的安全,这是一,其次,企业的最优化目标是高产、低耗、优质、安全的统一,这是体现安全与生产的统一。
3、三同时原则
指凡我国境内新建、改建、扩建的基本建设项目(工程)、技术改造项目(工程)和引进的建设项目,其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4、五同时原则
指企业生产组织及领导者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的时候,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工作。
5、生产过程中的“三违”现象
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
6、“四懂三会”
“四懂”是懂设备性能、懂设备构造、懂设备原理、懂工艺流程;“三会” 是会操作、会维护保养、会排除故障。
7、事故调查处理“四不放过”原则
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处理不放过;职工群众没受教育不放过;没有防范措施落实不放过。
8、岗位安全操作要遵循“一想、二查、三严”的原则
一想是想当天生产工作中的安全问题及注意事项。二查是查是否按规定穿戴劳保用品;查工器具是否符合安全要求。三严是“严格遵守安全制度,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严格遵守劳动纪律”。
9、安全色和安全标志
安全色:红、蓝、黄、绿
l 红色表示禁止、停止的意思。
l 黄色表示注意、警告的意思。
l 蓝色表示指令、必须遵守的意思。
l 绿色表示通行、安全和提供信息的意思。
10、安全管理体制企业负责 行政管理 国家监察 群众监督 劳动者遵章守纪

❺ 监督实施与监督管理的区别

控制,更多的是来体现由上级对下级源的指令关系,比如教练员与运动员之间的关系;
监督,则更多的体现不同部门之间的指导关系,比如裁判员与教练员和运动员之间的关系。
但并不等于说,上级不能监督下级,但为了公平公正,最好由平级的第三方来实施。

❻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实行的原则是什么

安全生产方针和原则
1. 安全生产管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2. 为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消除或控制危险及有害因素,保障人身安全健康、设备完好无损及生产顺利进行,公司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3. 公司员工在工厂范围内的一切生产、作业必须遵守公司安全生产制度;公司员工在工厂范围外的一切生产、作业必须遵守公司安全生产制度并遵守相关组织的安全生产制度;外单位来本公司开展作业活动,必须遵守公司安全生产制度,相关安全责任可另行约定。
4. 公司安全生产制度制定时,已审核其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如出现相抵触情况,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标准,并对本公司安全生产制度进行修订。
5. 公司安全生产实行“首长负责制”,总经理对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日常管理工作由厂长负责,各部门第一负责人对本部门安全生产负责。
6. 公司实行《安全检查制度》,通过自检、巡查和专项检查、安全生产大检查等检查活动,及早发现安全隐患,采取整改措施,消除不安全因素。安全员对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7. 公司实行《安全生产例会制度》,安全生产委员会对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中发现和存在的重大问题进行审议并及时予以协调解决。
8. 公司实行《安全教育制度》,开展“三级安全教育”和经常性安全教育活动,提高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掌握安全生产技能。
9. 公司实行《劳动保护与防护用品管理制度》,为职工提供合适的劳保用品,教育和督促职工正确使用劳保用品。
10. 公司实行《安全生产奖罚制度》,鼓励和支持采用先进的安全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对改善安全生产条件,防止安全事故、积极参加抢险救护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和部门和个人给予奖励。
11. 公司坚持对生产安全事故的“四不放”过原则,实行《事故追究制度》。即发生事故后,要做到原因没查清不放过、当事人未受到处理不放过、群众未受到教育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
12. 公司坚持“安全生产人人管理、自我管理”原则,充分调动职工安全生产积极性,依靠全体职工的自我管理、自觉执行安全规程、安全制度和劳动纪律。
13. 公司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各级生产管理人员必须同时管理安全,正确处理安全与生产的关系,做到不安全不生产。
14. 公司坚持“三同时”的原则,对新建、扩建、改建项目,保证安全生产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15. 公司坚持“安全否决权”原则,在对公司及各部门各项指标考核、评选先进时、安全生产指标具有一票否决的作用。
16. 公司重视对安全生产的投入,在资源和制度上满足安全生产需要

❼ 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消防工作 实行( )监督管理啊 A 分级 B分类 C统一

是分级,消防安全工作责任制是为了认真并严格按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及有关安全 生产、劳动保护法律法规的要求。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等单位应当履行下列消防安全职责:

(一)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制定本单位的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操作规程,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

(二)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配置消防设施、器材,设置消防安全标志,并定期组织检验、维修,确保完好有效;

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的内容:

1、检查消除火灾隐患能力;

2、组织扑救初起火灾能力;

3、组织人员疏散逃生能力;

4、消防宣传教育培训能力;



(7)实行监督管理扩展阅读:

消防重点保护单位一般是:

①火灾危险性大,火灾后造成经济损失大的单位。如甲、乙类火灾危险性的厂房、库房、油库,液体堆场,易燃材料堆场;棚户区等。

②发生火灾后人员集中且伤亡大的单位:如人民大会堂、礼堂、影剧院、医院、高级旅馆以及住宅。

③火灾发生后经济损失大的单位。如百货大楼仓库、图书馆、国家物资仓库、档案馆、大中型电子计算机房以及有贵重设备的建筑物等。

④发生火灾后政治影响大的单位。如电信楼、广播楼、邮政楼、展览楼。

⑤发生火灾后,易造成大面积火灾,需要消防用水量大的单位,如纺织厂、亚麻厂,木材加工厂等批发大市场。

❽ 食品安全工作实行什么样的监督管理制度

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国质检监函〔2002〕282号)要求,为切实实施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加强食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各项工作,现将有关问题规定如下:
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食品生产加工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以下简称企业),必须具备保证食品质量的必备条件,按规定程序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生产加工的食品必须经检验合格并加贴(印)食品市场准入标志后,方可出厂销售。进出口食品的管理按照国家有关进出口商品监督管理规定执行。
一、工作机构及其职责
(一)国家质检总局负责统一管理、领导全国实施食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1.制定并公布食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有关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及《食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重点产品目录》(以下简称《目录》)、各类食品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
2.制定《食品生产许可证》证书、食品市场准入标志的式样及使用办法,统一印制《食品生产许可证》;
3.负责受理并审查有特殊规定的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提出的《食品生产许可证》申请;
4.审核批准并向符合规定条件的企业颁发《食品生产许可证》;
5.负责统一制定审查人员、检验人员资格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6.负责制定承担食品检验任务的检验机构的基本条件和取得资格的程序及管理规定,并审定省级以上(含省级)承担食品检验任务的检验机构;
7.统一公告承担检验任务的检验机构名单、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企业名单和撤销《食品生产许可证》企业名单等有关信息;
8.负责对《食品生产许可证》审查、发证工作的监督检查,组织对无证生产销售违法行为的查处,受理食品生产许可证工作的有关投诉,处理食品生产许可证争议事宜;
9.统一编制管理软件,建立食品市场准入制度信息管理系统。
(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按照国家质检总局统一部署,负责本辖区食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组织实施工作。
1.组织开展有关规章、规范性文件和《实施细则》等的宣传贯彻工作;
2.审定本辖区承担食品检验工作的市(地)级、县级检验机构,并报国家质检总局备案;
3.组织开展《食品生产许可证》审查人员、食品检验人员培训工作;
4.组织受理《食品生产许可证》的申请,并组织审查企业生产必备条件;
5.负责企业生产条件审查结论的审核、汇总,统一向国家质检总局报送符合发证条件的企业名单;
6.组织实施对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企业的年度审查;
7.组织实施对食品生产企业及产品的监督管理;
8.组织实施对无证生产销售等违法行为的查处;
9.受理本辖区食品生产许可证工作的有关投诉,处理食品生产许可证争议事宜。
(三)市(地)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按照国家质检总局和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统一部署,具体承担以下工作:
1.组织辖区内有条件的检验机构申请承担食品委托检验工作;
2.指导、监督经批准承担食品检验工作的检验机构开展工作;
3.受理《食品生产许可证》申请、组织审查组审查申请取证企业的生产必备条件等,提出审查意见,报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
4.负责实施对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企业的年度审查;
5.负责实施对食品企业及产品的监督管理;
6.组织对无证生产销售等违法行为的查处;
7.受理食品生产许可证工作的有关投诉,处理食品生产许可证争议事宜。
(四)县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按照上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部署,具体承担以下工作:
1.按照国家质检总局的统一部署,在省级质量技术监督局的具体安排下,开展本辖区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保证产品质量必备条件的专项调查;
2.在省级、市(地)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组织下,参加申请取证企业生产必备条件审查工作;
3.本地经济比较发达、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较多、食品质量检验能力较完备的县级检验机构,可以提出承担食品委托检验工作的申请,经市(地)局推荐、省局审批后,在批准范围内承担食品委托检验工作;
4.负责本辖区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及产品的监督管理工作,对食品生产企业的违法行为依法实施查处。
二、食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重点产品目录的制定和公布
(一)国家质检总局对符合下列条件的食品制定《目录》,分期分批实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
1.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
2.对人身安全、健康可能构成的危害程度较高;
3.存在较严重的质量安全问题;
4.有必要实行食品市场准入制度的。
(二)国家质检总局根据需要,定期公布实施市场准入制度的食品《目录》。
(三)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可结合各地实际,于每年年底前,向国家质检总局提出纳入《目录》食品的建议。
三、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保证产品质量必备条件的调查登记
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必须进行保证产品质量必备条件的登记。县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按照国家质检总局的统一部署,开展企业保证产品质量必备条件的调查登记工作。填写统一的《食品生产企业保证产品质量必备条件专项调查表》(附一),并按照统一的计算机管理软件,汇总调查情况,建立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质量档案。
四、申请《食品生产许可证》的必备条件
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申请《食品生产许可证》,应当符合下列必备条件:
(一)符合法律、行政法规及国家有关政策规定的企业设立条件,持有卫生部门核发的食品卫生许可证和工商部门核发的营业执照。
(二)必须具备保证产品质量的环境条件。
(三)必须具备保证产品质量的生产设备、工艺装备和相关辅助设备,具有与保证产品质量相适应的原料处理、加工、贮存等厂房或者场所。
(四)食品加工工艺流程应当科学、合理,生产加工过程应当严格、规范,防止生食品与熟食品,原料与半成品、成品,陈旧食品与新鲜食品等的交叉污染
(五)食品生产加工所用的原材料、添加剂等应当无毒、无害,符合相应的强制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有关规定。
(六)必须按照合法有效的产品标准组织生产。食品质量必须符合相应的强制性标准以及企业明示采用的标准和各项质量要求。
(七)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法定代表人和主要管理人员必须了解与食品质量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必须具有与食品生产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熟练技术工人和质量检验人员,并持证上岗。从事食品生产加工的人员必须身体健康,没有影响食品质量安全的传染病和其他疾病。
(八)应当具有与所生产产品相适应的质量检验和计量检测手段。企业应当具备产品出厂检验能力,检验、检测仪器必须经检定合格后方可使用。不具备出厂检验能力的,必须委托符合法定资格的检验机构进行产品出厂检验,并签订委托检验协议。
(九)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内部产品质量管理制度,实施从原材料进厂到产品出厂的全过程质量管理,严格实施岗位质量规范、质量责任以及相应的考核办法,实行质量否决权。
(十)贮存、运输和装卸食品和容器包装、工具、设备必须无毒、无害,保持清洁,防止对食品造成污染。
(十一)食品包装和标识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1.用于食品包装的材料必须清洁、无毒、无害,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及强制性标准要求。
2.食品标签的内容必须真实,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并符合相应产品(标签)标准的要求,裸装食品在其出厂的大包装上使用的标签,必须符合本项规定。
3.出厂的食品必须在最小销售单元的食品包装上标注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并加印(贴)食品市场准入标志。
五、《食品生产许可证》的申请
(一)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可以到企业所在地的市(地)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提出办理《食品生产许可证》的申请,也可以到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提出办证申请。持国家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颁发营业执照的企业,应当到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提出办理食品生产许可证的申请。
(二)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凡具有营业执照的,必须单独申请《食品生产许可证》。隶属于集团公司和经济联合体并有营业执照和分公司或生产厂点,必须独立申请《食品生产许可证》;没有营业执照的分公司、生产厂点可以由集团公司统一申请《食品生产许可证》,但是其所有的生产厂点必须在申请书上注明。
(三)出口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其产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销售的,应当按照本规定,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
(四)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申请《食品生产许可证》必须填写《食品生产许可证申请书》(附二),并提交工商营业执照、食品卫生许可证、企业代码证复印件各1份,企业厂区布局图和生产工艺流程图(标注有关键设备和参数)各1份,企业产品标准1份,企业质量管理文件1份。
(五)企业可以到所在地的市(地)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领取《食品生产许可证申请书》,并按照规定要求填写。每个企业每个申证单元分别填写申请书一式两份。
六、《食品生产许可证》的受理及审查
(一)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按照国家质检总局的部署,统一组织实施受理《食品生产许可证》申请、审查申请取证企业的生产必备条件、审核审查结论等工作。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可根据本省实际情况,确定省与市(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受理申请和审查企业的工作分工,并报国家质检总局备案。
(二)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受理企业的申请及审查工作必须按照本规定及《实施细则》等规范性文件的要求进行。除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限制条件外,任何单位不得另行附加条件,限制企业申请生产许可证。
(三)省、市(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组织审查组,并对审查组的工作进行监督管理。审查组应当由具有相关专业能力、取得审查员资格的人员组成。审查组实行组长负责制,审查组成员一般由3人组成。
审查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发放生产许可证工作人员守则》,与企业利益有关者应当回避。
(四)省级、市(地)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接到企业申请材料后,应当在15个工作日内,组织审查组完成书面材料审核工作并通知企业。书面材料符合要求的,应当发给《食品生产许可证受理通知书》(附三)。书面材料不符合要求的,应当通知企业在20个工作日内补正,逾期未补正的,视为撤回申请,并退回全部申请材料。
(五)对于书面材料审查合格的企业,有关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当尽快组织审查组和产品检验机构,在70个工作日内完成对企业的生产必备条件、检验能力的现场审查和对企业生产食品的抽样检验。
审查组对每个企业每个申证单元进行现场审查的时间一般不超过2个工作日。审查组完成审查工作后,应当尽快将审查情况报有关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审查组对审查报告负责。
(六)以集团公司和经济联合体统一申请《食品生产许可证》的,其所有生产厂点都应当进行审查,并且每个生产厂点全部达到要求后,方可给予审查合格的结论。
(七)对于已获得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颁发的《出口食品厂卫生注册证》的企业,或者已经通过HACCP体系评审的企业,审查组在进行现场审查时,应当按照补缺的原则,简化或者免于工厂生产必备条件审查。
(八)经审查符合发证条件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当在10个工作日内对审查报告进行审核,确认无误后,由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统一汇总符合发证条件企业的材料,并在15个工作日内将符合发证条件的企业名单及相关材料报国家质检总局。
(九)审查组做出不符合必备条件结论,或产品质量检验不合格且企业没有提出异议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当在20个工作日内对审查报告进行审核,确认不符合发证条件的,应当书面通知(《食品生产许可证审查不合格通知书》,附四)不符合发证条件的企业,同时收回《食品生产许可证受理通知书》。企业自接到《食品生产许可证审查不合格通知书》之日起,应当认真整改,2个月后方可再次提出取证申请。
(十)企业营业执照注册地和生产场非同省份的,由企业营业执照注册地的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受理企业申请,并致函企业生产场所所在地的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生产场所所在地的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在规定的时间内组织申证企业必备条件审查和发证检验,并将审查结论反馈给企业营业执照注册地的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
七、《食品生产许可证》的颁发及管理
(一)国家质检总局收到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上报的符合发证条件的企业名单后,应当在10个工作日内核准批复。
(二)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根据国家质检总局的批复,在15个工作日内,将《食品生产许可证》发给符合发证条件的生产企业。企业营业执照注册地和生产场所非同省份的,由营业执照注册地的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将《食品生产许可证》发给符合发证条件的生产企业。
(三)《食品生产许可证》(证书式样见附五)有效期一般为3年至5年。不同食品生产许可证的有效期限在相应的《实施细则》中规定。
(四)《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为英文字母QS加12位阿拉伯数字。QS为“质量安全”英文(Qualitysafety)缩写,编号前4位为受理机关编号,中间4位为产品类别编号,后4位为获证企业序号(附六)。

QS************
|||
||-----获证企业序号
||
|----------产品类别编号

---------------受理机关编号
(五)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应当在食品的最小销售包装上,标注《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
(六)拥有分公司、生产厂点的集团公司和经济联合体,如果集团公司、分公司、生产厂点都取得了《食品生产许可证》,在其产品的包装上标注集团公司的《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还是标注分公可、生产厂点的《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由集团公司自行决定;统一标注集团公司《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的,集团公司应当向其所在地和分公司、生产厂点所在地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备案。
(七)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当及时将《食品生产许可证》核发工作情况报国家质检总局备案。
(八)国家质检总局负责统一公布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企业名单。
八、食品强制检验的实施
(一)食品强制检验包括食品发证检验、出厂检验、监督检验等检验方式,并实行检验项目强制管理。具体检验项目由《实施细则》规定。
(二)企业申请《食品生产许可证》,其产品必须经过全项目检验合格,方可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
(三)食品出厂必须经过检验,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不得出厂销售。
企业具备产品出厂检验能力的,由企业自行进行产品出厂检验。实施自行检验的企业,每隔6个月应当接受企业所在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指定的检验梦见进行产品定期检验。
企业不具备产品出厂检验能力的,应当按照就近就便的原则委托国家质检总局统一公布的、具有法定资格的检验机构进行食品出厂检验,并与检验机构签订委托检验合同(附七)。委托出厂检验中强制管理的检验项目及检验频率和次数由《实施细则》规定。
九、食品市场准入标志的管理
(一)实行《食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食品出厂必须加印或者加贴食品市场准入标志。没有食品市场准入标志的食品不得出厂销售。
(二)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其生产加工的食品,经自行出厂检验或者委托出厂检验合格后,方可加印(贴)食品市场准入标志。未经出厂检验或出厂检验不合格的,不得加印或者加贴市场准入标志。
(三)食品市场准入标志表明食品符合质量安全基本要求,属于质量标志,由“质量安全”的英文(QualitySafety)缩写“QS”组成。国家质检总局统一规定食品市场准入标志的式样(附八)。
(四)食品市场准入标志应当加印或者加贴在食品的最小销售包装上。使用食品市场准入标志时,可根据需要按比例放大或者缩小,但不得变形、变色。
十、检验机构承担食品检验工作的资格条件及批准程序
(一)为了保证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的顺利实施,各省级、市(地)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必须具有能够承担发证检验和监督检验工作的检验机构。获得国家实验室认可的检验机构,可以优先考虑承担相关的检验工作。
(二)承担食品检验工作的检验机构,必须具备法定资格和条件,必须满足《实施细则》中对各类产品检验能力的具体要求。
(三)市(地)级、部分县级产品质量检验机构,符合规定条件的,可以向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提出申请(申请表式样见附九),经省局审核批准后,可以承担相关的食品检验工作。省局应当将承担食品检验的检验机构名单报国家质检总局备案。
(四)国家级和省级产品质量检验机构符合规定条件的,可以向国家质检总局提出申请(申请表式样见附九),经国家质检总局审核批准后,可以承担相关的食品检验工作。
(五)国家质检总局统一公告承担食品检验工作的检验机构名单及其检验能力范围。
十一、《食品生产许可证》审查人员、食品检验人员的资格管理
国家质检总局对承担企业保证产品质量基本条件审查的审查人员(以下简称审查人员)实行资格管理,对食品检验人员(以下简称检验人员)实行职(执)业资格制度。具体办法由国家质检总局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制定。
(一)从事审查工作和检验工作的人员,必须取得相应的资格。审查人员必须掌握与食品生产加工有关的法律法规基础知识和相关技术法规;检验人员必须掌握与食品生产加工有关的法律法规基础知识和食品检验的基本知识与操作技能。
(二)国家质检总局统一制定审查人员、检验人员的考核培训大纲和培训教材,组织开展师资培训。各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按照国家质检总局的部署和要求,负责组织本地区审查人员、检验人员的培训。
(三)需取得审查人员、检验人员资格的人员,应向所在地的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提出申请(附十)。
(四)审查人员、检验人员资格考核由国家质检总局统一组织。考核以笔试为主,检验人员须经过适当形式的实际操作考试。
(五)经考核合格,发给资格证书。资格证书由国家质检总局统一制作。
(六)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本省审查人员、检验人员的注册管理,注册有效期为3年。在注册有效期内,审查人员、检验人员应当接受相关的继续教育。
十二、食品生产企业的监督管理
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当根据不同类型食品的特点,加强对食品质量安全的监督检查。主要检查企业是否持续满足保证产品质量的必备条件、是否持续保证食品质量安全,以及《食品生产许可证》、食品市场准入标志的使用情况等。
(一)已出售的食品存在危及人身健康安全的不合理危险时,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当依法组织实施存在危害食品的收回行动。
(二)已经获得国家免检和获得中国名牌的食品,按照国家质检总局《产品免于质量监督检查管理办法》(总局令第9号)和《中国名牌产品管理办法》(总局令第12号)的有关规定实施监督管理。
(三)对食品生产企业的监督管理方式包括日常监督管理、定期监督检查、年度审查和换证审查。对同一企业的产品质量进行监督检查,除质量抽查不合格外,每年不得超过2次。
1.日常监督。县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当对食品生产企业实施日常监督管理。在接到质量投诉或举报时,应当视具体情况,对企业进行相应的检查。
2.定期监督检查。应当根据不同类型食品的特点,定期对食品质量安全进行监督检查。在监督检查中发现食品存在质量安全问题的,按照有关规定书面通知生产企业限期整改,并在一定时期内由指定的检验机构对企业生产加工的食品进行加严检验。加严检验的具体要求由《实施细则》规定。
3、年度审查。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应当在证书有效期内,每满1年的前1个月内,向所在地的市(地)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提出年审申请(附十一)。年度审查主要审查企业是否有重大质量投诉、是否在一年的监督管理过程中存在较为严重的质量安全问题以及食品出厂检验的实施情况等,并可对企业产品实施监督检验。年审合格的,由受理年审申请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在年审申请表加盖印章,确认年审合格;年审不合格的,企业应当在2个月内进行整改。
4.期满换证审查。企业应当在《食品生产许可证》有效期满前6个月提出换证申请。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按照《食品生产许可证》申请审查的程序和要求进行审查换证。
(四)企业名称发生变化时,应当在变更名称后3个月内向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提出《食品生产许可证》更名申请,并提供更改证书的申请、新旧营业执照复印件、企业代码证和原《食品生产许可证》证书,经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审核后,更换证书。
(五)企业因迁址、进行生产工艺或设备重大技术改造等原因使生产条件发生重大变更时,或者开发生产新资源食品时,或者企业生产与生产许可证核准的产品不同并且生产必备条件差异较大时,应当在变化后3个月内向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提出《食品生产许可证》变更申请(附十二)。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当针对发生变化的项目,按照《食品生产许可证》申请、审查的程序和要求,实施必要的生产必备条件审查和产品检验。
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内,产品标准发生变化的,由国家质检总局组织有关专家提出重新检验和评审方案,由各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组织进行补充审查。
(六)对于委托加工实施生产许可证管理的食品和其产品标识标注,按照国家质检总局《关于委托加工实施生产许可证管理的产品标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质检〔2001〕41号)的规定执行。
(七)国家质检总局和省级质量技术监督局应当按计划组织承担食品检验工作的检验机构和自行从事食品出厂检验的企业的检验能力进行比对试验。对达不到能力要求和不能客观、公正地出具检验数据的检验机构,取消其检验资格;不能保证自行检验要求的,责令企业进行出厂委托检验。
(八)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试行条例》及《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负责对无证食品生产销售的违法行为进行查处。无证查处的范围和起始时间由国家质检总局统一公布。
(九)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在实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时,要及时建立食品企业质量档案。质量档案应当包括企业名称、企业负责人(法人代表)姓名及身份证号码、营业执照编号、卫生许可证编号、企业代码、产品种类、企业经济类型、企业人数、企业规模、生产能力、实际产量、执行标准、生产设备、检验设备、原材料把关、出厂检验、抽查检查情况、投诉情况等信息。
(十)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当使用国家质检总局编制的食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系统软件,利用计算机管理企业质量信息,逐步实现利用计算机(网络)接收、存储和传递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之间的管理数据。
(十一)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当定期采集更新企业有关信息,定期向同级人民政府报告本地区的食品质量安全状况,并向国家质检总局上报有关情况及数据。
十三、收费问题
(一)根据《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试行条例》和《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企业申请《食品生产许可证》应当缴纳费用。
根据《财政部、国家计委关于调整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审查费等收费项目归属部门等问题的通知》(财综〔2002〕19号)的规定,《食品生产许可证》收费包括审查费(含证书费、差旅费和资料费)、产品质量检验费和公告费。
审查费:每个企业2200元,同一次审查每增加一个申证单元增收440元。审查费由企业在申请时向受理申请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交付。
公告费:每个申证单元400元。公告费由企业在申请时向受理申请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交付。
产品检验费:由企业按国家收费标准向检验单位交付。
《食品生产许可证》审查费和公告费应当上缴中央国库,实行预算管理。
(二)食品检验收费:食品检验收费标准和办法按照《国家物价局、财政部关于发布〈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收费管理试行办法〉的通知》(〔1992〕价费字字496号)执行。省级物价管理部门根据上述规定及本省情况,重新核定了检验收费标准的,可以按照省级物价部门的规定执行。
实行委托检验的,可以根据合同双方约定的条款执行。
附:一、食品生产企业保证产品质量必备条件专项调查表(示意表)(略)
二、食品生产许可证申请书(略)
三、食品生产许可证受理通知书(略)
四、食品生产许可证审查不合格通知书(略)
五、《食品生产许可证》式样(略)
六、《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规则(略)
七、食品质量安全检验协议(范本)(略)
八、食品市场准入标志式样(略)
九、食品质量安全检验申请表(略)
十、食品生产许可证审查人员及食品检验人员资格申请表(略)
十一、食品生产许可证年审申请表(略)
十二、食品生产许可证变更申请表(略)

❾ 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消防工作,实行什么监督管理制度

消防安全重点单位除应当履行本法第十六条规定的职责外,还应当履行下列消防版安全职责权:
(一)确定消防安全管理人,组织实施本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二)建立消防档案,确定消防安全重点部位,设置防火标志,实行严格管理;
(三)实行每日防火巡查,并建立巡查记录;
(四)对职工进行岗前消防安全培训,定期组织消防安全培训和消防演练。

❿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实行的原则是什么

我国安全生产监督复管理的基本制原则

(1)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原则。

(2)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

(3)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

(4)坚持行为监察与技术监察相结合的原则。

(5)坚持监察与服务相结合的原则。

(6)坚持教育与惩罚相结合的原则。

热点内容
影视转载限制分钟 发布:2024-08-19 09:13:14 浏览:319
韩国电影伤口上纹身找心里辅导 发布:2024-08-19 09:07:27 浏览:156
韩国电影集合3小时 发布:2024-08-19 08:36:11 浏览:783
有母乳场景的电影 发布:2024-08-19 08:32:55 浏览:451
我准备再看一场电影英语 发布:2024-08-19 08:14:08 浏览:996
奥迪a8电影叫什么三个女救人 发布:2024-08-19 07:56:14 浏览:513
邱淑芬风月片全部 发布:2024-08-19 07:53:22 浏览:341
善良妈妈的朋友李采潭 发布:2024-08-19 07:33:09 浏览:760
哪里还可以看查理九世 发布:2024-08-19 07:29:07 浏览:143
看电影需要多少帧数 发布:2024-08-19 07:23:14 浏览: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