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一监管模式
㈠ 证券监管模式有哪几种,试比较不同监管模式的特点与内容
证券市场上,政府监管机构有两种模式,一种是设置独立机构管理的模式,另一种是政府机构兼管的模式。
1、独立机构管理模式,是指设置中央一级的独立机构对证券行业进行管理,是一种独立机构、专职管理的模式。例如美国的联邦证券交易委员会(简称SEC,独立于立法、司法和行政三权之外);法国的证券交易所管理委员会(隶属于行政内阁,相对独立的行政管理部门);意大利的全国公司与证券交易所管理委员会(与证券业相关的协调机构,由政府管理部门所组成)。
2、政府机构兼管模式,是指现有的政府相关部门在原职责之外,兼管证券行业事务的模式。主要有财政部兼管、中央银行兼管、中央银行和财政部共管等。
㈡ 急~~实行银行集中监管模式的国家有哪几个
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实行这种高度集中的“单一制”监管模式。
如、美国、英国、日本、英国等
㈢ 市场监管如何从单一监管向综合监管转变的
由政府牵头对市场主体(企业、从业人员等)建立联合征信系统,建立多角度的信用档案并在部门之间共享,就实现了市场监管如何从单一监管向综合监管转变
㈣ 金融监管模式有哪几种
我国金融业经营模式几经变迁,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新中国成立至1983年,混业经营一统天下。完全实行混业经营体制,并由财政部监管。
第二阶段,1984年至1993年,分混交叉,中国开始实行银行、证劵、保险、投资等业务全方位交叉,但同时出现分业经营的苗头,并由中国人民银行监管
第三阶段,1993年至1995年,分业经营分业监管制度正式确立。
第四阶段,1996年至今,分业经营受到挑战。
由此可见,我国金融业曾经进入过混业经营,再到分业经营,目前总体上还是分业经营,分业监管。
二.我国的金融分业经营模式
我国金融业目前实行的是分业经营的模式。分业经营即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各自经营与自身职能相对应的金融业务。但我国的分业经营并非要求绝对的分离,而是有限的分离,表现在:
1.商业银行可从事买卖政府债券、代理发行、兑付及承销政府债券等部分证券业务;
2.商业银行可以从事保险代理业务;
3.商业银行可以在境外从事保险、信托和证券业务。
4.在国家另有规定的情形下混业经营。
(一)历史成因
改革开放以来,在“摸着石头过河”的经营思路下,我国的五大国有银行都开办了证券、信托、租赁、房地产、投资(自办公司)等业务,实质上进入了“混业经营”时代。但由于缺乏自律约束和监管能力不足,混业经营加速了风险的积聚,催化了证券市场、房地产市场“泡沫”的生成。因此,国务院于1993年决定进行金融体制改革,对金融业进行治理整顿并提出了分业经营的管理思路。至2003年4月28日银监会成立,我国形成了“一行三会”即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劵监督管理委员、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的金融监管新格局,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管理体制进一步确立。
(二)利弊优劣
分业经营作为我国目现行的经营模式,有着其自身的优点:
第一,分业经营有利于证劵业务和商业银行业务的发展。一方面,有利于两种业务各自的专业技术和专业管理水平的发展。另一方面,分业经营也为两种业务发展创造了一个稳定而封闭的环境,避免了竞争摩擦和合业经营可能出现的综合性银行集团内的竞争和内部协调困难问题。
第二,分业经营有利于控制经营风险蔓延。例如,保证商业银行自身及客户的安全,阻止商业银行将过多的资金用在高风险的活动上。此外,分业经营还有利于抑制金融危机的产生,为国家和世界经济的稳定发展创造了条件。
然而,分业经营模式目前正面临着生死存亡的挑战,随着这种经营模式在我国长久的运行,其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
一是分业经营使金融风险进一步加大。分业经营易造成各类金融机构事实上“分割经营、孤立经营”的局面,不利于我国金融业的健康发展。
二是分业经营阻碍我国金融业发展:
首先,以法律形式所构造的两种业务相分离的运行系统,使得证劵和商业银行两类业务难以开展必要的业务竞争,具有明显的竞争抑制性。
其次,分业经营也不利于银行进行公平的国际竞争,一是分业经营限制了金融新产品的开发和新业务的开展。二是分业经营限制了金融机构跨行业的并购,而金融创新和跨行业合并是提高金融机构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法宝。此外,面对规模宏大,业务齐全的欧洲大型全能银行,单一型商业银行也很难在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许多学者通过对金融业制度的上述反思以及国外经营模式的借鉴,提出混业经营乃大势所趋。而笔者认为,我国金融业经营模式仍有改善的余地,其转变也并非一蹴而就之事,还需综合考量、总体把握、充分酝酿,必须审慎。
三.我国的分业监管制度
金融监管是指各监管主体依法对金融机构和金融业务及金融市场进行直接限制和约束的一系列行为的总称。金融监管体制指的是一国金融监管机关的设置、职责划分和权力分配及其协作配合与组织制度。我国目前属于分业经营、分业监管体制。即分业监管主要是指是由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中国保监会分别对银行业、信托业、证券业、保险业实行监管,其中,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同时负责货币政策的制定与执行。
(一)现状
银监会设立前,我国实行的是由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中国保监会分别对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进行监管的分业监管模式,而中国人民银行兼具监管银行和制定货币政策的双重任务。
2003年3月10日,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方案将中国人民银行对银行、资产管理公司、信托投资公司及其它存款类金融机构的监管职能分离出来,并与中央金融工委的相关职能进行整合,成立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由此,我国形成了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共同负责金融监管的格局。
(二)存在的问题
对于分业监管之优点,已在前文与分业经营一并提及,不再赘述。笔者主要就目前的法律监管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
第一,我国的金融监管体制尚未理顺。
我国目前金融监管体制的选择——分业经营、分业监管。而进入WTO后大量外资银行进入中国,他们占有优势的混业金融监管体制对我们有所挑战。我国也开始实行一定程度混业监管,然而我国金融分业监管体制才建立不久,金融监管的政策法律不健全不完善,金融监管体系不完备,实行混业监管需要人才我国又缺乏国内金融机构的金融创新和事实混业经营,突出表现为银行业、信托业、证券业、保险业之间的业务划分日益模糊这种变化使得现行监管体制所隐含的问题日益突出。
第二, 金融监管缺乏统一完善的法律制度。
首先,立法与现实脱节;其次,在三法并存格局中,有关监管的法律规定只占很少的部分,条文简单抽象、缺乏可操作性和相互的协调性。此外,一些法规和规章因未能及时修订已有明显过时的内容,有的条文甚至与现行的法律相矛盾,或者无法适应现时的经济生活之需要。
第三,金融监管的风险监管措施缺乏,监管的能力和效率整体水平不高。
我国现阶段分业监管体系不完备。三大金融监管机构在分业监管中,机构之间出现监管的真空地带、摩擦而且缺乏协调,监管成本过高。比如多元化监管主体缺乏必要的信息交流与合作、证券业和保险业的监管资源(包括人力、物力和技术)与行业发展不匹配、金融监管缺乏完善的实务操作系统等。
综上,在不同的时期,采取适宜的金融业经营模式和监督制度是十分重要的。这是实现金融业健康、安全、稳定发展的前提和保证,也是提高一个国家金融业整体效能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动力。
㈤ 职能部门监管手段单一,军车特权思想严重怎么写
体制太保守
㈥ 单一主体监管信征业务的国家
对于个别信托投资抄公司以代袭定资金信托业务的名义违规经营,给信托当事人造成巨大损失,扰乱信托市场的状态,银监会下发了《关于对信托投资公司单一代定资金信托业务风险提示的通知》,举例了信托投资公司违规代定资金信托业务四种具体表现形式,就是
㈦ 我国当前的食品监管方式单一吗
[话题背景]新华网北京6月29日电国务院副总理吴仪29日向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作关于食品药品安全形势与监管工作的报告时说,目前,我国食品安全形势总体好转。但是,一些深层次问题没能根本解决,当前食品安全形势依然严峻。
吴仪在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上
——初级农产品源头污染仍然较重。
——食品生产加工领域假冒伪劣问题突出。
——食品流通环节经营秩序不规范。
——食品卫生安全事故时有发生。
吴仪说,现阶段我国食品安全领域存在的问题,有着深刻的经济和社会原因:食品行业生产力水平不高,食品消费水平总体偏低、消费安全意识差,食品安全面临新的挑战。[了解背景]
吴仪:我国将用3到5年时间使食品安全事故大幅减少
一是在农产品生产环节加大源头污染治理力度。
二是在食品生产加工领域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行为。
三是在食品流通环节进一步整顿和规范经营秩序。
四是在食品消费领域强化监督检查。
五是依法严查食品安全大案要案。
六是加强食品安全宣传和社会监督。
七是积极探索食品安全长效机制。[了解背景]
[生产领域:信誉缺位 内幕重重]
网友说话:
新华网友:作为奶业原汁奶知情者,我告诫大家,在落后地区收集的牛奶绝对是大部分污染的,而且有病的奶牛产的奶也被收走。事实上,奶源并不是被那些机械榨奶的奶站所采集,大部分还是手工在牛棚中人工榨取,很不卫生,即使这样,只要给乳品企业化验人员公好关,也都合格。奶贩子都是和当地政府官员勾结的,而且有手段威胁奶农交奶。这就是我们中国的奶业第一道关----被污染的奶源。到黑龙江安达看看就知道了。国外的做法是经常到奶源抽检,从源头把关。我们的落后地区是只要搞好关系,就能骗钱。
新华网友:光明奶公司作为一个国内知名企业应该学会在市场经济中如何应对信任危机,从河南问题暴光开始就暴露出公司在这方面的幼稚,公司根本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没有在第一时间作出全面的战略部署,没有尽可能的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教训啊!冠生园的又一个翻版。
乳品业人士爆出内幕 九成原奶生产前已严重污染
业内人士指出, 很多企业用返厂牛奶为原料再加工生产,这种做法已成行业不成文的秘密。对回收的产品进行再加工,一般是再加工成乳饮料、牛奶馒头、冰淇淋等对奶源新鲜度要求不是很高的产品。中国奶业协会理事王丁棉表示,现在奶源在整个奶制品的成本中所占的比例最少也在50%,如果能用回奶节约这部分原料成本,当然有企业乐而为之。
据记者了解,从2002年开始,双城雀巢有限公司生产的奶粉就名列国家质检总局公布的免检产品名单,有效期3年。在此期限内,雀巢奶粉可免受各地区、各部门各种形式的质量监督检查。而这次,恰恰是免检产品在检测方面出现问题。有评论认为,免检的头衔有可能成为企业掺杂使假的保护伞,损害消费者权益。免检产品评选制度应该进行修改。
[法制监管:盲区!又见盲区!]
新华网友:中国食品管理,部门不少,水平不高,机制不明,责任不清,权威不强,专业素质不高或无。比如,工商管流通,除了看商标不知品质和卫生。质检管生产,却不知食品卫生学、卫生意义,因为这些必须经卫生专业或预防医学专业知识学习培训才可,而质检缺的就是这点。食品不同于其他的产品,直接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无医学专业或相关专业知识,只能盲人摸象。卫生部门有专业知识,却长时间因为体制、本身性质--作为食品卫生法的执法主体,长时间委托由下属履行,即由防疫站或现在的卫生监督所来进行,而该部门不属行政单位,名不正言不顺,政府因财政原因不原将其转为公务员,固此难。而现在又设立食品药品局,机构有了,人员、经验、设备、科研却无(卫生部门具备却又被浪费、国家不得不在今后,重复建设),一纸文件,与食品卫生法相矛盾,食品管理还不难?
新华网友:现在食品生产领域归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流通领域归工商部门,而把原来一只专业的卫生监督队伍限制在餐饮领域,这样的分法是非常不科学的,打个比方,当某人在某饭馆吃了一瓶劣质的饮料而发生食物中毒,那么要追查这个饮料的流通要通过工商,追查生产来源又要通过质量技术监督局,本来可以由一个卫生部门可以追查的事情,变成要通过三个部门来干,这效率是高了还是低了。食品卫生法颁布也有十年了,但是长期以来,卫生部只重医疗轻预防,把卫生执法边缘化,其实这是一种严重的决策失误,更轻视卫生监督执法,民以食为天,当很多人经常摄入不卫生劣质的食品,比如经常摄入超范围超剂量的防腐剂,保鲜剂、着色剂等一些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有害物质,由于摄入这些东西并不表现为急性病而往往被人们忽视,但由于它的慢性积累损害却比一些急性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危害大的多,它们往往损害人的肝、肾等一些重要器官以及神经系统、免疫系统,降低人们的身体素质,使人早生病易得病多得病,更为严重的是引起“致癌、致畸、致突变”的三致作用,现在社会那么多的癌症跟这些饮食不无关系,从社会经济学来说,堵住病从口入关,提高人们的身体健康,也就降低了社会医疗的投入和医疗消费,但是可惜的是,决策者们忽视了这一点,食品卫生监督体制改革缓慢,远远不能满足国家的要求和社会的需要,使食品卫生法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造成今天食品卫生安全事件频发,因此,我认为卫生部是有责任的。现在由于出了问题,国家把食品的监管用一纸通知进行划分,是不严肃的,也是不科学的,只能会出更多的问题,不信,等着看。话说回来,工商、质监就那么多的人,而且他们管辖的范围很广,不单是食品,还有许多工农业,日常生活用品,住的,穿的,坐的,用的,他们都应该好好的管,还有那么多的精力管食品吗,如果要管,把他们现在全部的里力量放到食品方面来可能差不多,而且他们大部分在食品方面不是专业的,如何管理好也是个问题。因此,国家这样的管理划分是有一定问题的。应该加强卫生部门的卫生监督执法的改革力度和机构建设,以卫生部门监督管理为主,工商,质量监督互相协调,食品药品的如果要参与管理的话,就有点机构重复了也没这个力量,但如果由他来协调各部门的行动到也可以。这也是我国目前的社会经济现况所定。
老昧:食品安全管理最关键的是依赖法律,依赖管理体制。中国目前食品安全实行的是环节化管理、地域化管理、部门化管理、事后管理,而不是综合性的、整体性的、预防性的管理。现行这种管理方式,只能导致食品安全问题的几何系数地扩大、蔓延、重复和严重化。一个地方出现问题,一个部门疏于监管,必然导致全国出现问题,全国各地各部门“严防死守”。只有借鉴欧美发达国家与泰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的经验与教训,方能解决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
新华网友:看到政府如此重视食品安全的问题,感到很欣慰。我几天前在办公室接待了一位朋友,由于岗位交流,现在他们单位的宾馆担任经理。交谈中说了这么一句话:自从我担任宾馆经理以后,我就不敢在外面的饭馆吃饭了。我想其中原因不言自明。他说他绝对不会把泔水再让任何人取走,宁愿提高成本,效益受损失,也不会允许使用害人的原料和调味品。我在为他的行为感到高兴和敬佩的同时,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恐惧,原来这里的名堂这么大!除了泔水(地沟)油,就连使用的食醋和酱油都可以自己勾兑。简直太可怕了。如此看来,加强和规范食品安全措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关键是要有法可依,执法要严。我们讲,安全为天,食品安全就是天!
新华网友:很理解那位食品卫生工作者,其实国家设立食品药品局的出发点是好的,是为了加强这一方面的工作,不出现什么部门都可以管,什么部门都可以不管的局面! 但是就象你说的他们没有专业知识,而你们的下面的卫生监察所估计从事真么大一项工作肯定从人员,经费上都是力不从心的! 其实这个食品问题还之是我所做工作的一个方面的内容,解决好这个市场和经济次序具体问题的办法应该考虑综合执法,现在社会发展了,问题忘忘都是复杂化,任何一个部门的单一执法权利都可能受到限制,专业知识和技能不免缺失,怎么决绝这个问题呢? 我想还是我在下面说的成立综合的市场监管部门,把这些局的职能全部综合起来,再有一个的举报电话就象110一样,这样我看能很好的解决问题,各位你们认为呢?
新华网友:1、执法部门监管不力、不作为,出了问题后又百般推托,是食品安全问题泛滥的重要原因。 2、处罚太轻。食品安全关系到千千万万百姓以及众多官员的健康甚至生命,这样的案犯与井水投毒、饭菜下药有什么本质区别?为什么不能罚得他倾家荡产?为什么不能重判?他们就是在故意危机别人的生命安全、在主观故意杀人!
食品监管是场攻坚战
……在即将过去的半年里,食品安全危机事件频发。人们惊呼:我们还能吃什么?我们还敢吃什么?话虽极端,却真实反映出食品安全的严峻形势,以及消费者对强化食品安全监管的期待。在即将过去的半年里,食品安全危机事件频发。人们惊呼:我们还能吃什么?我们还敢吃什么?话虽极端,却真实反映出食品安全的严峻形势,以及消费者对强化食品安全监管的期待。
……近来为人诟病的“食品免检”,这项原本对“诚信”产品的鼓励政策,却成了某些商家为害消费者的市场“通行证”。一方面不法经营者在生产环节动手脚、打埋伏,另一方面食品产品在流通、消费环节极易出现污染、变质,到了消费者嘴边的“免检”食品是否真的安全,就要打问号了!
我要发言
言论:
知名企业应承担起食品安全的社会责任 网友:官堤村民
……但当我们百姓们担心之余,冷静下来后,有一种强烈的愿望,就是想知道,我们这些国际国内的知名企业怎么也参与到了弄虚作假,不讲卫生安全的地步。我们的一些小企业,作坊式的小加工厂生产些不合格食品,生产些不卫生食品,并且这些企业有很多比较隐蔽,职能部门难以发现。他们的产品有可能流入市场,但是百姓可以在选购时加以注意,避免上当受骗。然而,百姓对那些国内国际知名企业的产品就没有戒备心了。我经常陪家人到超市,在买牛奶时就会选国际国内的知名品牌企业的产品。如今,这么多知名企业都有问题,我们的百姓在选购食品时,就感到更多的盲然,就有了更多的担心和后怕。
牙膏牛奶冰激凌——新白色恐怖? 网友:青湖2577
……如此众多的品牌在媒体上落马,不排除他们其身不正,同样不能否认激烈的媒体竞争也是因素之一(要抢新闻嘛、要做轰动新闻嘛)。盲目跟在后面观望的我们,看到的只是一次次惊心。如果这些都不能相信,那么明天,我们敢吃什么?
㈧ 国际上金融监管体制模式主要有哪些及优缺点
主要有三种类型:统一监管模式、分业监管模式以及双峰监管模式。采用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国家主要就有我国和法国;而同样是在分业经营的同时采取统一监管的有韩国;美国采用的则是综合经营分业监管;著名的金融帝国—英国采用的是统一监管的体制,采用同等模式的还有诸如日本、新加坡等资本主义国家。但是各种监管体制的融合趋势日益增强。
统一监管模式指由一个机构统一负责至少对银行、证券、保险三大主要金融领域的审慎监管和市场行为监管。统一监管主要是为了适应金融业务综合化的发展趋势而产生,也是全球金融监管体制的发展趋势。其利在于利于对整个金融体系的风险系数进行把握和控制,有利于规模效益,同时能够降低监管时不统一所产生的摩擦成本,减少了监管真空和重叠,对于在混业经营日益明显的当今,能够对整个金融集团进行风险评估,并作出有效的监管。不足之处则在于如果没有对监管目标进行清晰的界定,其监管效果反而会比分业监管更加低下,不能达到与其的一致性和监管效率;与此同时,集权统一的监管机制容易造成官僚主义,并进而产生道德风险。
分业监管模式指在机构监管的基础上,银行、证券、保险三大金融领域分别设立专门的监管机构,负责对领域内金融活动进行全面监管。其利在于有明确的监管分工,能够避免单一金融领域的风险而产生连锁的金融危机;各监管机构能够集中部门经历对领域内的市场活动进行监控,专业性强。但是,随着金融业的迅猛发展,其不足之处也日益凸显,监管交叉重叠;金融法律不统一,冲突严重,影响权威;监管效率由于协调机制的不完善而日益低下;监管的分散容易产生“真空”地带,金融高危性增加;主要是在混业经营趋势的当今,难以对金融集团的集体风险进行把握。我国是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代表国家。有些国家在回归综合经营后,依然实行分业监管。
双峰监管模式,指在功能监管的基础上,根据金融监管的两大主要职能,即审慎监管和市场行为监管进行监管,由此而产生两类监管机构,分别进行负责,这种监管模式的典型国家为澳大利亚。此种监管模式的利处在于能够较好的分别对金融机构的两个阶段的行为进行有效监控,能够保证在各自的监管领域内的监管目标一致,同时也避免了不同机构的存在同领域监管但是因为部门因素、体系因素而产生的监管交叉、真空。降低了监管机构之间的摩擦成本与协调难度;同时也形成了一定的制衡机制,避免道德风险的产生。但是同样也存在其天生不足的弊端,就是容易在两块监管领域之间产生“灰色区域”,没有能够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充分尊重不同金融机构之间的特色而进行监控。
㈨ 苹果的监管模式是什么意思有什么用处
苹果监管模式(supervised mode)
主要是增加了很多管理权限和功能,一般企业购买和使用的场景下可以使用(更多设备管理MDM功能)
苹果设备分为2中模式,一种是非监管,一种是监管
非监管模式:我们平时购买的设备,默认都是非监管状态,这里不多介绍,其中也包含一些设备管理接口和功能(例如使用MDM服务器可以远程推送应用,配置,策略,远程擦除什么的),可以满足常规企业设备管理的需求。
监管模式:终端使用上没有任何区别,只是增加很多企业设备管理的功能和接口,例如:静默安装应用,禁止更多设备功能(touch ID,AirDrop等等),单应用模式等。增加这些接口可功能就是方便企业对设备具有更强的管理功能和细节,有一些企业和行业在特殊使用场景中会用到,例如:医院,学校,银行展厅,制造业等。设备只能用于工作,禁止员工做其他操作时候用的。
supervised mode的功能会随着 iOS的版本更新而不断增加。具体得去苹果查详细资料了。
希望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