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城管服务 » 相互监督的好处

相互监督的好处

发布时间: 2020-12-16 19:04:35

A. 法律监督的意义

1、法律监督是维护国家法制统一的需要。法律监督有利于我国实行依法治国方略,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2、法律监督是制约权力滥用的基本手段。法律监督有利于促进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正确行使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3、法律监督是完善国家法制的内在要求。法律监督有利于人民行使监督权,有利于巩固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有利于促进法制逐步趋于完善。

(1)相互监督的好处扩展阅读

一、主体可概括为三类:

1、国家机关

包括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这种监督是以国家的名义进行的,具有法律强制力,在一国的法律监督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

2、社会组织

包括各政党、社会团体、群众组织和企业、事业单位。这种监督不同于国家机关的监督,它不以国家名义进行,不具有法律效力。但是它有组织性、广泛的代表性,因而是监督体系中的重要力量。

3、公民

按照人民主权原则,每个公民是政治权利的主体和国家的主人,因而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监督主体。这种监督广泛、直接而具体,起作用不可忽视,是法律监督体系的基础。

二、法律监督的内容,主要是指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的公务活动的合法性。这里的合法性包括两个方面:行为内容是否合法与行为程序是否合法。

根据国家机关的性质及其权力操作的方式和内容,法律监督内容的范围包括:对国家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合法性的监督、对行政执法和司法活动的合法性的监督,每一个方面都包括内容和形式是否合法

B. 父母监督的好处

父母监督的好处就是让孩子能够按依照计划做事情,
或者专注注意力,
让你不敢对学习马虎。

C. 有哪些成语可以表达监督的作用呢比如监督可以使

万目睽睽
wàn mù kuí kuí
[释义] 睽睽:张目注视的样子。在众人的注视、监督下。

D. 监督对学习起到什么作用

督促的作用吧,但学习最重要的我认为还是要自觉吧,监督的话,如果你自己不自觉,而监督又不能时时刻刻的跟着你,所以监督对学习来说是没什么帮助的,要养成自觉的习惯,这样不用监督学习成绩也肯定会提高的

E. 监督的作用

监督就是对干部执政过程的一个督促和管理,也是约束干部的一种方式,这样的一种严管实则是对干部的厚爱,在很多的干部落马案例中,我们不难看到,一些人正是因为缺乏了监督,才让自己冲破了纪律的“底线”。

监督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在我们大家的认识中,监督往往是在节假日期间毕竟重视,毕竟在这样的关键时期和干部问题的易发时期,就是容易出现权力的任性,尤其需要监督的紧步跟上。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水滴石穿并非一日之功。在我们看到监督在节假日发挥作用的时候,也应该看到,监督作用的发挥并不是一时能够体现出来的,要更好地让监督成为干部行得正、坐得端的“帮手”,还需要监督的日常化,常态化。

同时,也应该看到,在监督上还存在一些问题,一些地方的监督成为了薄弱环节,在监督上的不重视,或者监督存在的真空地带,让监督只是一种摆设,并不能发挥出具体的作用来。

要发挥出监督的作用,既要强化节假日的监管,也不能忽视日常的监管,更需要让监督发挥出作用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约谈,及时敲醒警钟,对问题干部及时惩处,才能够形成良好的干部队伍风气。

F. 权力监督的意义

长期以来,在有关监督的许多方面存在着一系列似是而非的观念和做法,使我们陷入误区。为了建立健全强有力的监督体制和机制,有必要对这些问题加以研究和讨论。

误区之一:
无视分权而谈监督

公共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其前提是合理分权。没有合理分权,就无所谓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但是长期以来,我们对西方“三权分立”的过分警惕甚至恐惧而往往讳言“分权”,使有的人脑海里产生这样的认识:我们的党和国家政权只能集权而不能分权。其实,这是一种莫大的误解。它既与马克思主义政权理论相违背,也不符合我们国家政权结构的基本实际。马克思主义从来没有笼统地反对过分权,更没有反对过合理分权。西方的“三权分立”弊病主要在于:一是它局限于国家机关自身内部的“三权”制约,而根本缺乏“社会”和“国家”的制约;二是在原则上是机械的相互平行、“鼎立”。这是它所存在的历史局限性和阶级局限性,对于我们来说不可取。然而,其中蕴含或贯穿的“分权制衡”原则本身却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成果,值得我们结合自己的国情加以汲取和借鉴。事实上,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对此也是有所汲取和借鉴的。

在我国的人大制度下,权力机关(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从来都是分设或分立的,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大体上也是分得比较清楚的,只不过是我国的这种“分权”排除了西方那种三权的相互“鼎立”,而最终统一于人大这一权力机关。通常所说的我国人大制度实行“议行合一”,并不符合实际,应该予以澄清。在我们党内,按照党章规定,党的代表大会、委员会以及作为专门监督机关的纪律检查委员会也是分设的,“分立”的,其权力和职能也是大体上有所区分的,而并不完全是决策、执行和监督“合一”的,只不过是在实际运行上发生了“三合一”或“三位一体”(实际上是“三权集于党委一身”)的问题,而深陷误区难以自拔罢了。

误区之二:
离开权力授受关系谈监督

监督,归根结底,是一种特殊的权力制约关系,是权力授受关系的重要体现,也就是委托权对受托权的监督和督促。这是监督的实质问题。但是,长期以来我们往往离开这个实质问题来谈监督,来抓监督。结果,虽然也采取了很多措施,力图加强对权力的监督,然而总的来说实际效果并不能令人满意。要从根本上改变监督不力的状况,必须牢牢抓住监督的实质,调整和理顺权力授受关系,在党内建立起充分体现选举人意志的“党员(选举、授权)→代表大会(选举、授权)→全委会(选举、授权)→常委会”这样依次选举的授权链。要能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从根本上改变实际存在的“书记办公会→常委会→全委会→代表大会→党员”这种颠倒着的授权链,其中包括取消于党章无据的“书记办公会”。这是加强党内监督的深层基础。在这里,首要的、也是最为基础性的,是党员充分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通过直接或间接的选举对党代表和党的领导机关及其领导人实施授权;其次是党代会对全委会、全委会对常委会实施授权。只有处理好这种权力授受关系,才能谈得上强有力的监督。

误区之三:
过分强调支持和配合,忽视监督的相对独立性

长期以来,谈到监督问题时,往往强调监督与被监督的统一性或相互支持和“合作”,而忽视监督者及其监督的相对独立性,甚至讳言监督与被监督的“异体性”。受此思想观念的影响,我们的专门监督机关常常被置于被监督者的控制之下,几乎在一切方面都受制于、依附于被监督者,使监督者实际上没有多少独立性。这就从根本上导致专门监督机关难以独立行使监督权,使“铁面无私的监督”成为不可能的事情。

监督,实际上是某种监督主体对被监督对象实施的一种督促性或限制性的活动,因而监督对于被监督者来说,总是一种来自“异体”的行为,也就是说,监督者与被监督者、监督与被监督必然是“异体”的,而绝不是“同体”的。通常所谓“自我监督”或“内部监督”,那也是指同一个组织系统内部不同部分之间的监督,而不是指同一部分自己对自己的约束。我们的“党内监督”,是指庞大的党组织系统内各个不同部分之间的监督,如上级对下级、纪委对有关党组织和党员、党员对领导机关、党委内各成员间等等的监督,无一不是这部分对那部分的监督。任何部分自己对自己的约束,那都是“自我克制”或“自省”、“自律”,而根本不是什么“监督”。

误区之四:
依赖于被监督者的“自觉”,而忽视监督的强制性

由于监督主体之行为缺乏独立性,必然导致把加强监督寄希望于被监督者的自觉或主动。而理论和经验都证明,被监督者由于手中所拥有的权力的本性使然,几乎都不愿意接受监督,甚至竭力逃避监督。把加强监督寄托于被监督者的自觉或主动,是不现实的,靠不住的。正因为被监督者一般来说没有这种自觉性或主动性,才需要监督;反过来,如果被监督者能够自觉或主动接受监督,那监督也就没有必要而成为多余的了。

监督本身具有强制性或被迫性。这是监督不同于其他社会行为的一个重要特征。不管被监督者是否愿意,监督必须强制性地实施。通常号召被监督者“自觉接受监督”,那只不过是一种道义上的要求或思想教育的配合,而并不是监督本身必然具有的规定性。

误区之五:
把加强监督过多地寄希望于所谓“一把手”

监督的关键在“一把手”,这似乎已成为共识。就监督的重点来说,这是有一定道理的。在现行体制下,不同层次的“一把手”都在不同范围内拥有最大的、不受监督的权力,对他们的监督之重要和监督之难也正在于此。这里有一个难解的悖论:一方面,“一把手”由于处在关键地位而最需要受到监督;但另一方面,由于他们的这种地位而对监督具有举足轻重的或决定性的作用,监督要靠他们的“贤明”来推动,而“一把手”与其他权力的拥有者和行使者一样,往往又不愿意接受监督,因而在客观上对“一把手”也就最难监督。这样一来,真正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督,几乎就成为不可能的事情。如何在“最需要”而又“最难”的困境中找到一条出路呢?关键在于紧紧抓住监督问题的实质,从体制上解决权力过分集中特别是集中于“一把手”的问题。这是治本之道。此外,还需要澄清和纠正一个长期流行的观念和提法,即把党委书记称为(当作)“一把手”,或把党政主要领导人合称为“党政一把手”的错误观念和提法。

误区之六:
大多停留在口头上“责备”而忽视从行动上“纠正”

监督,具有双重功能:一是对违规行为给予口头上的责备,二是对违规行为从行动上加以纠正。正如列宁所指出的:“‘监督’不单单是在口头上加以责备,而是要在行动上加以纠正。”(《列宁全集》第8卷第197页)只有二者并重,充分发挥它们的作用,才能形成强有力的监督。但是,长期以来,我们强调监督时,往往过多地寄希望于批评、提醒、警示,也就是大多停留在“口头的责备”上,而忽视从行动上加以“纠正”(包括对违规者及时实施撤职、罢免等处罚),以致当其滥用权力或权力不作为时不能及时得到中止或改变。正因为如此,对于滥用权力、以权谋私以及失职渎职的现象,尽管怨声载道,谴责多多,甚至“权威”文件也接连发布,但却总是成效不大。

误区之七:
模糊权力与权利的关系,而忽视“权利监督”以及“权利监督”与“权力监督”的配合和互动

监督,按其实质来说,就在于委托权对受托权的监察和控制,使权力的受托者能够按照委托者的意志行使被赋予的权力:既不得滥用权力,以至以权谋私;也不得把被赋予的权力不当回事儿而“不作为”,以至失职、渎职。这是严格意义上的监督。通常在相当宽泛的意义上所说的监督,实际上是这种监督的引申和转义。宽泛意义上的监督,如党员和人民群众对党和国家领导机关及领导人进行举报这样的监督,其本身并非直接的委托权对受托权的监督,但它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起到强有力的监督作用。这里涉及到了“权利监督”与“权力监督”的关系问题。

“权利监督”与“权力监督”的区别主要在于:一是行为主体的性质不同。在党内,“权利监督”的行为主体是党员、党代表以及党员领导干部的“个人行为”,而“权力监督”的行为主体是党的领导机关的“组织行为”。二是所依靠和凭借的手段和力量不同。“权利监督”所依靠和凭借的是分散的个人享有的“权利”,而“权力监督”所依靠和凭借的则是有组织的“权力”。三是所具有的功能和作用不同。作为个人行为的“权利监督”对于被监督对象的违规行为仅仅具有“在口头上加以责备”的功能和作用,其本身并没有“在行动上加以纠正”的功能和作用,因而它是一种“软监督”;而作为组织行为的“权力监督”,对于被监督对象的违规行为,不仅具有“在口头上责备”的功能和作用,而且更重要的是还具有“在行动上加以纠正”的功能和作用,因而它是一种“硬监督”。从权力授受关系上说,“权利监督”是民主监督之“源”,具有基础性、根本性。而“权力监督”则是民主监督之“流”,具有非基础性和派生性。后者应当服从和服务于前者。但是,就其监督功能和作用来说,对任何被监督对象的违规行为,最终只有依靠“权力监督”,才能不仅给予强有力的口头责备,而且可以从行动上加以纠正,使违规行为及时中止或改变,以至给予适当的处罚,包括通过免职、撤职等手段收回授权。而“权利监督”本身发挥得再充分,再强有力,也只能限于对违规者的口头责备,包括批评、揭发、检举、控告等等,作为向违规者的授权机关或专门监督机关的一种“诉求”。这种“诉求”本身并不能纠正对象的违规行为,至多只能造成一种压力,引起有关权力机关的关注和重视。“权利监督”,最终必须也只能通过“权力监督”功能的充分发挥,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这就表明,要从根本上强化监督特别是党内监督,只有“权利监督”和“权力监督”各自都能充分发挥其功能和作用,并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起良性互动的监督体制和机制,才有可能实现。

误区之八:
模糊新闻舆论监督的“权利性”的性质和功能

新闻舆论监督是一种异常重要而又特殊的监督。在西方国家,有所谓“第四种权力”之说,即把新闻舆论看成是与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相并列的“第四种权力”。这种说法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也得到了不少人的认同。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即把作为“权利监督”之一的新闻舆论监督误解成了“权力监督”的一种具体表现。诚然,由于新闻舆论传播广而快,影响又大,因而它对公共权力的监督确实具有巨大的威力,在一定意义上,似乎可以与某种强大的权力相比拟。但是,只要仔细分析其性质和功能,就不难看出,新闻舆论监督,严格说来,并不属于“权力监督”的范畴,而应该归属于“权利监督”的范畴。因为新闻舆论监督的威力和作用再大,再强有力,它本身始终只能发挥“在口头上加以责备”的功能和作用,而不具有“在行动上加以纠正”的功能和作用。而且,它的“口头责备”究竟能起多大作用,最终要取决于有关权力机关的态度和作为,取决于“权力监督”能否及时跟进。

新闻舆论监督作为一种反映和表达民意的、特殊的“权利监督”,可以及时暴露权力的问题,为实施“权力监督”的机关提供广泛的信息,并造成某种社会舆论的压力,从而引起有关权力机关的关注和重视,及时调查处理,使问题得以妥善解决。这就是说,新闻舆论监督是任何其他监督形式所不可替代的一种重要监督形式。但是,新闻舆论监督,如果孤军无援,没有“权力监督”作后盾,那么,新闻舆论监督不但不能发挥应有的功能和作用,反而会面临很大的风险,甚至遭到常人难以想象的打击报复,完全被扼杀。

G. 出纳与会计是怎么起到相互监督作用的

会计和出纳是互相监督的。会计出纳,一个管帐,一个管钱。会计管账,会计开专票。出纳收款,出纳属日清月结,会计一个月结一次总账。出纳的票子都过到会计手中,这样会计月末和出纳对现金及银行存款账。这样会计对出纳的现金和银行存款的余额核对,就控制了出纳现金及存款的余额准确性。出纳必须把钱额对上,否则,就要查找原因。相反,会计不能自己收现金、及存取款,这也制约了会计没有得到钱的机会,从而就避免了造假的可能,使财会资金能在安全、有序的运营。

H. “相互检查,相互学习,相互监督”的好处

相互检查:通过比对,查找优缺点;
相互学习:学习优点,共同进步;
相互监督:时刻自省,持续发展。
大概是这个意思,水平有限,抛砖引玉。

I. 实行阳光监督有什么意义

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的重要论断,不断完善权力结构及其运行机制,着力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对于科学、民主、依法执政,预防和惩治腐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党执政兴国的必然选择
权力就是支配力。古往今来,权力始终是让人充满兴趣而又倍感困惑的话题。权力从何而来,本质又是什么?站在不同的立场,就有不同的观点。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权力是社会关系的一种表现形式,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它表现为一方支配另一方的力量;从本质上说,国家权力是统治阶级“用一种普遍的形式、一种具有普遍的社会强制力量的形式来实现本阶级利益”的“特殊的公共权力”(《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168、396页),集中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由此可见,谁是国家的主人,国家权力就由谁主导、受谁支配、为谁服务。在我国,我们党和各级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行使权力,是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者和国家权力的实际执行者。坚定不移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根本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核心是充分体现人民意志,基本方法是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即我们党和各级国家权力机关作为权力的代行者,受人民委托,为人民服务,让人民监督,把权力运行的各个层次、各个领域和各个环节都置于阳光之下,确保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服务。
权力必须在阳光下运行。权力具有强制性、整合性,是把人、财、物等各种资源以国家意志的形式强制运用,达成特定目的的强力手段,具有不可抗拒的特征。一方面,正是因为掌控着大量的社会资源,权力部门很容易在支配资源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利益,产生追求自身利益的冲动,甚至不惜为满足自身利益而损害公共利益;另一方面,权力以国家意志为后盾存在和活动,处于强势地位,难以制约和监督,存在灰色运行的空间。历史经验表明,由于掌控着公共资源、左右着利益分配,权力具有受自身利益驱使而向外扩展的倾向。马克思尖锐地指出,“在政治权力对社会独立起来并且从公仆变为主人以后,它可以朝两个方面起作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222页)。为了保证权力正确行使,有效防止权力运行失控,必须建立完备规范的监控约束机制,对权力进行强有力的制约和监督,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通过增强权力运行的公开性和透明度,尽可能地防止权力扩张和滥用,并对已经被滥用的权力行为及时纠正并追究责任。在社会主义中国,党和国家权力的设置和运行从根本上与人民的利益和意愿是一致的。但由于我们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制度上还需不断完善,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也存在薄弱环节。从建国之初到改革开放以来,滥用权力的腐败现象屡有发生。这表明,防止权力腐化变质仍然是社会主义国家面临的严峻挑战和重要课题,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也就成为巩固执政党地位、促进科学发展的先决因素。
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对我们党的重大考验。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能不能胜利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能不能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取决于党能否成功应对执政的考验,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增强抵御风险和拒腐防变的能力,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其中,完善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机制,相应地对扩大人民民主、发展党内民主、推进依法治国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对制度和法规建设、权力设置、监督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务。今天,我们党团结和带领全国人民不断取得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胜利,成就举世瞩目。但越是在成绩面前,越是要保持冷静的头脑,切实增强公仆意识和忧患意识,清醒地认识到确保权力正确行使对于我们党巩固执政地位、完成执政使命的重大意义。只有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才能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扎实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完成时代和人民赋予的崇高使命。 补充: 二、执政为民是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的本质要求
正确地行使权力,必须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一些被查处的腐败分子,有的曾经比较优秀,有的也为人民做过一些有益的事情,最后腐化变质,从思想根源看,都是权力观上出了问题。有的官本位思想严重,颠倒了人民同自己的主仆关系,或者对待群众高高在上,官气十足,颐指气使,工作态度蛮横霸道,或者昏庸懒惰,不负责任,拍脑袋创意、拍胸脯决策、拍屁股走人;有的认为权力是上级领导给的,热衷于走“上层路线”,投机钻营,千方百计地与领导拉关系,甚至是建立庸俗的人身依附关系,对群众的疾苦却漠不关心;有的认为手中的权力是靠自己的本事挣来的,是自己应得的回报,或者为党和人民做了一点工作就沾沾自喜,当作筹码,向党要名要利,或者把权力当成牟取私利的工具,害怕阳光,拒绝公开,暗箱操作,搞权钱交易、权色交易。一个腐败分子在宣判前做过反思,认识到贪污受贿的关键就是丧失了信念,把权力当成谋取私利的工具。他说:“我过去认为,权力就是金钱,也曾说过,拿1000万元钱,我也不换这个位置,因为这个位置,曾给我带来过滚滚不断的财源”。许多干部腐化变质、走上犯罪道路,也都是从权力观出现问题开始的。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有什么样的权力观就会有什么样的用权行为。要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牢固树立权为民所授、权为民所用、权为民所罢的观念,正确行使权力,切实做到为民、务实、清廉。
权为民所授,就是权力本源于人民。权力从何而来?权力来源于权利的让渡,是人们为保障公共利益,自愿向公共机关出让部分权利而形成的。尽管权力源自人民,但权力不可能由全体人民直接行使,而只能从中选出代表,由代表代行权力。在民主共和制国家,权力的运行普遍以代议制形式实现,实行的是间接民主。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这表明,在社会主义中国,国家的主人是人民,权力的主人是人民。人民选举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根据人民的意愿选举组成各级政府、法院、检察院等国家权力机关,人民通过选举把权力授予各级国家权力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各级国家权力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代表人民行使权力。因此,党和政府的一切权力,都来自于人民的委托,二者之间是“被委托”与“委托”、“公仆”与“主人”的关系。正因为如此,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当人民把权力 补充: 授予党及党员干部的时候,最大的危险也就是脱离人民群众。
权为民所用,就是权力服务于人民。权力意味着责任、服务和奉献。履职就要为民尽责,掌权就要为民服务。我们党通过革命取得执政地位,执政后又与时俱进、改革创新,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这离不开党自身的努力奋斗,离不开广大党员的前赴后继、无私奉献。但归根结底,这些成绩都是在人民的支持下取得的,没有人民的信任、理解和支持,我们党的事业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我们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外,没有自己任何特殊的利益。党在任何时候都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用人民赋予的权力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人民的利益。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苏联共产党在它只有20万党员的时候,在列宁的领导下取得了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在它有200万党员的时候,尽管也有过失误,但仍然在斯大林的领导下打败了凶猛的德国法西斯;在它拥有2000万党员的时候,却丧失了长达74年的执政地位。苏联解体前夕,苏联社会科学院做过一次问卷调查。被调查的群众中,认为苏共仍然代表全体人民的只占7%,认为苏共仅仅代表国家机器和政府工作人员的高达85%。这说明,执政党什么时候代表人民的利益,什么时候就能得到人民的拥护,巩固执政地位;什么时候违背人民的意愿和利益,什么时候就会失去人民的支持,丧失执政地位。我们党从成立之初的50多人,历经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战胜一个又一个强大的敌人,不断发展壮大,最终夺取了全国政权。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始终代表了人民的利益,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在我们党拥有7300多万党员的今天,我们仍然行进在“赶考”路上,仍然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自觉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力争交出让人民满意的答卷。这就要求我们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把人民拥护不拥护、高兴不高兴、赞成不赞成、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扎扎实实地为人民办好事、办实事、解难事;要做到发展依靠人民,充分激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要做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努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让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的成果惠及最广大人民群众。 补充: 权为民所罢,就是权力要接受人民监督。权力既然为人民所授予,人民就有权对权力运行进行监督,有权罢免不称职者。历史经验表明,只有把手中的权力为人民谋利益,才能得到人民的拥护,取得执政地位;反之,如果违背人民的意愿和利益,无论掌权者多么貌似强大,都会为人民所抛弃。唐太祖李世民曾经形象地把“君”、“民”关系比喻为“舟”与“水”,指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历代封建王朝兴衰更替的历史,就是一部统治者与人民群众“亦载亦覆”的历史。对于我们党,人民监督既是不可缺少的,也是我们自觉自愿的政治态度。早在延安时期,民主人士黄炎培先生就向我们党关切地提出了如何跳出政权更替的历史周期率的问题,他说:“余生六十余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见到的,真所谓‘其兴也 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不少单位都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力。……”毛泽东听后笑笑说:“我们已经找到了新路,我们能跳出这个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起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我们党只有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自觉地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才能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服好务,才能有效地防止权力被滥用,经受住执政的考验,始终得到人民的信任和拥护。
三、让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在阳光下运行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既是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又是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提高人民民主水平的基本途径和重要保障。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努力营造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的环境,努力取得实践成果、理论成果和制度成果。为此,必须认真落实党的十七大“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的要求,既防止因权力过分集中导致运行失控、失范,引发社会不公,又切实增强公开性和透明度,做到阳光决策、阳光行政、阳光监督,提高权力运行质量,推动权力运行全过程、全方位地处于阳光之下。 补充: 阳光决策。就是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提高决策的质量和效率,增强决策的公信力,使我们党的全部决策都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一要健全民主集中制。把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有机结合起来,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坚持重大事项和重要人事任免由集体研究决定,防止“一言堂”,防止个人凌驾于组织之上。二是扩大群众的决策参与度。按照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原则要求,切实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对涉及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事项,广泛向人民群众征求意见,充分进行协商和协调;对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重大事项,认真组织专家论证、技术咨询、决策评估;对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实行公示、听证等制度;逐步完善全委会票决等党内民主决策制度。三要完善决策程序。逐步健全决策协商、决策咨询、集体决策、决策批准、决策监督、决策问责等程序,增加体现民主公开要求的决策环节,强化体现民主公开要求的决策措施,落实体现民主公开要求的决策制度,坚持阳光决策,让人民的意愿得到充分体现。 补充: 阳光行政。就是把执行权力的主体、内容、程序、规则和结果等信息,采取适当方式向群众公开,实行开门行政、阳光行政。信息公开是阳光行政的前提。权力执行的过程包含诸多环节和大量信息,如果对人民群众不予公开或者公开程度不够,人民对党和政府有哪些权力、权力如何行使不知情或一知半解,不仅落实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会成为空话,而且也极易为某些人搞暗箱操作或贪污腐败提供便利。因此,实行阳光行政,必须让权力执行的内容公开、程序公开、结果公开,让人民有充分获取相关信息的权利。近年来,立法法、行政许可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等多部法律法规对阳光行政作了相应规定;许多地方还制定了确保权力阳光运行的地方性法规,从电子政务、新闻发言人到村务公开、厂务公开、政务公开、党务公开,越来越多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为权力的公开运行提供了保障、提出了要求,在阳光行政方面迈出了坚实步伐。在此基础上,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求真务实的态度,继续完善各类公开办事制度、信息发布制度和质询问责制度,不断提高权力执行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补充: 阳光监督。就是对权力的监督要全面、及时、有效。应当看到,客观形势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权力监督的主体、客体、内外关系也在不断发生变化,这就要求监督制度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突出科学性,增强实效性。因此,推进监督制度创新,必须拓宽思路,在继续完善党内监督、民主党派监督、国家专门机关监督和新闻舆论监督等方式的基础上,紧紧抓住权力腐化的源头,从杜绝不正当收入入手,普遍实行被一些经济较发达国家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金融实名制度、家庭财产申报制度、信用号码制度、遗产税和赠与税制度,把权力行使者的财产收入及其使用情况向社会公开,置于阳光之下,让灰色收入失去屏障,从而杜绝权钱交易现象。权力授予上的不公正是导致权力滥用的另一个重要诱因。干部的选拔、任用、调配等环节,比较集中地体现权力的授予过程。必须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强对权力授予过程的监督,坚决纠正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严肃查处跑官要官、买官卖官等消极腐败行为,确保权力正当授予、规范运行。监督制度要有刚性,要注重监督结果的运用,确保从严监督,失责必究,让监督由“软”变“硬”,坚决维护党纪国法的严肃性。 补充: 社会主义愈发展,民主也愈发展。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时代的要求、人民的期盼,是我们党经受执政考验、完成执政使命的必然选择。只要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正确地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我们党立党就能立得牢,执政就能执得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就一定能够凯歌行进。

J. 党内监督必须什么作用

A.强化自上而下的组织监督
B.改进自下而上的民主监督
C.发挥同级相互监督

热点内容
影视转载限制分钟 发布:2024-08-19 09:13:14 浏览:319
韩国电影伤口上纹身找心里辅导 发布:2024-08-19 09:07:27 浏览:156
韩国电影集合3小时 发布:2024-08-19 08:36:11 浏览:783
有母乳场景的电影 发布:2024-08-19 08:32:55 浏览:451
我准备再看一场电影英语 发布:2024-08-19 08:14:08 浏览:996
奥迪a8电影叫什么三个女救人 发布:2024-08-19 07:56:14 浏览:513
邱淑芬风月片全部 发布:2024-08-19 07:53:22 浏览:341
善良妈妈的朋友李采潭 发布:2024-08-19 07:33:09 浏览:760
哪里还可以看查理九世 发布:2024-08-19 07:29:07 浏览:143
看电影需要多少帧数 发布:2024-08-19 07:23:14 浏览: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