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城管服务 » 监管下做好

监管下做好

发布时间: 2020-12-14 20:22:50

⑴ 如何在新体制下做好食品药品监管工作

如何做好新时期的食品药品监管工作
当前食品药品监管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从食品药品监管工作部门自身来讲,一是制约科学监管的问题和思想障碍还比较多,依法行政的思想未得到全面落实,监管工作定位不够准确。二是经费不足问题困扰着基层,一些工作任务无法落实。三是监管队伍的监管能力、监管水平还不能适应监管工作的要求。从监管对象来看,药品生产经营企业的诚信经营机制和企业自律性还比较差,违法违规事件时有发生;医药产业和餐饮服务行业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没有完全形成;药品流通秩序不够规范,不合理用药现象仍然普遍。食品药品监管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当前,党和政府把食品药品安全提升到了一个新的战略高度,县委县政府将食品安全工作列为县“十二五”发展规划,专门进行部署。同时将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列为乡镇政府日常工作重点,作为年终考核乡镇政府的工作绩效目标之一。这些变化,为食品药品监管工作迈上新台阶创造了有利条件。食品药品监管工作机构改革后,监管任务、监管体制发生了变化。监管部门负责消费环节食品、保健食品、化妆品、药品、医疗器械五大与公众健康紧密相关产品的监管,相关健康产品的监管相对集中,具体监管责任更重。省级以下食品药品监管体系发生的变化使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所承担的具体监管责任没有淡化,改进和加强监管工作的要求没有弱化,保障公众饮食用药安全的根本任务没有变化。践行科学监管理念,提高食品药品监管水平濉溪县食品药品监管工作思路的核心就是坚持以人为本,确保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牢固树立科学监管思路,按照市场运行的客观规律,构建合理的监管机制和制度体系,最大限度地优化配置各项监管资源。加强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科学监管水平和能力。一方面要抓领导班子建设,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另一方面抓好执法队伍建设,增强执法人员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牢固树立“执法就是服务”理念,将严格执法与热情服务结合起来。创新监管手段,建立长效监管模式。加强食品药品安全责任体系建设,加大培训教育力度,强化企业是产品质量第一责任人的观念。监管部门要增强监管责任意识,建立完善责任制。推进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完善行业自律机制,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及运行机制,优化诚信建设氛围,为企业发展做好服务。建立健全技术支撑体系,以科学技术和手段为依托,继续完善食品药品检验机构建设,提高检验检测能力和技术水平;加强信息化建设,利用网络实现对相对人的远程监管,力求降低监管成本,提高监管效率;完善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件应急机制,健全和监测工作运行模式、组织体系,努力构建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反应灵敏、协调配合的应急管理体系。健全监管机制,规范行政行为。加强对执法行为的监督,规范和提高执法人员的执法水平,推进依法行政。加强内部监督,完善对认证发证、稽查处罚等重点领域人员的监督,实行权力分解、岗位轮换、集体审批,公开办事制度和办事程序,防患于未然。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向社会公布药品监管法定依据、执法程序、办事期限及服务承诺,确保药品监管相关法律法规得到正确贯彻。把推行政务公开作为提高行政效率、优化发展环境的一项重要措施,让公众参与监管,推进效能建设,优化政务环境。

⑵ 上级单位如何做好对下级部门的监督监管

在行政系统内部的监督中有监察部门的监督,其中监察部门是指各级纪版委的监察,最高权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规定,监察部主管全国监察工作,对各部门及其公务员、及各部门任命的其他人员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及其领导人员实施监察。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是行使《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授予行政监察权力的监察机关,是组成部门之一。1993年2月,根据中共中央、的决定,监察部与中国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的机关合署办公,列入序列,编制列入中共中央直属。国家预防腐败局列入直属序列,在监察部加挂牌子。

⑶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招投标监管工作

伴随着我国入世的脚步,建筑市场的投资主体日益呈现出多无化的趋势,国有资金、国家融资、国际组织、外国政府资金、民营资金等多像纷呈。作为建设工程招投标的管理部门,怎样选择适合于当前市场经济和社会状况的监管模式,是一个需要不断研究和探索的新问题。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以为作为政府监管部门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就像是球场上的运动员一样“既不能越位,更不能缺位”,下面从三个方面作以论述。首先,谈谈目前建设工程招投标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1、法律意识淡薄,有法不依《招标投标法》颁布实施以来,全社会对招投标工作的法律认识大有提高。但是,有些招标人和投标人为了达到围标和抢占利益的目的,不愿依法办事,有法不依,我们在执法过程中,当给当事人提出其违法时,他们竟大惑不解,违什么法了,法律意识的淡薄,造成了种种招投标活动中的怪现象。在各项审批未批准前,对拟建建设项目提前进行招标;有的招标人虚假招标先行内定“中标人”,再按照该“该投标人”的所具备的各项条件和特殊施工经验编制《投标资格预审文件》和《招标文件》进行招标工作;有的招标人带有倾向,在业主考察得分中重点体现,并引导专家评委重点考虑;有的招标人规避监督,不进场交易,造成既成事实;有的投标人之间相互串通,围标、串标,进行利益再分配,甚至项目的中标人、中标价由他们先行串通决定;有的招投标代理机构与招标人或投标人串通,操作项目,从中牟利;有的评标专家私下与投标人接触,收受好处,影响评标公正等违法行为。2、招投标工作透明度不够,引发较多投诉根据《招标投标法》的要求,招标人应当采取必要的措施,保证评标在严格保密的情况下进行。而现实情况是,评标活动一结束,当事人对评标过程中的情况从侧面探询了解。可以说评标活动的内容是公开的秘密。而当事人了解的内容中只摘取对自己有利的东西,使评标活动成了雾里看花,犹抱琵琶半遮面。而评标工作又是一个人为的评审过程,不同于电脑阅卷打分,因此投标人经常认为这个关键性的环节,最容易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造成投标人对招标工作的不信任。从而引发一系列的投诉。3、从业人员素质急需提高自实行招投标代理制以来,代理机构如雨后春筝般蓬勃发展,但代理制不像监理、造价等从业人员需要从业资格,过低的资质门槛使招标代理机构参差不齐,加之行业的制约管理又很有限,使招标代理机构成了专业的行业人员帮助不专业的业主选到预期目的的代理公司,使违法活动披上合法化的外衣。自200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开始实施,全国各地市招标管理机构陆续建立了评标专家库,但因缺乏相配套的法规、规章以及相应落后的招标评标管理办法,设立的评标专家库规模较小,专业科目基本无划分,评标专家入库资格主要以土建技术、概预算方面的能力为主,针对当时单一的施工招标以及固定不变的评标办法,评标专家所起的作用不是主要方面,所以基本能满足当时评标的需要。随着《评标委员会和评标办法暂行规定》、《评标专家和评标专家库管理暂行办法》等规章的出台以及招标范围的拓展和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实施,评标专家在评标过程中的所起作用越来越突出,对各方面的评标需求量增大,这一些都极大地促进了评标专家库及评标专家的发展。而目前,评标专家库及评标专家管理手段已基本跟上时代的步伐,但制度建设滞后越来越与新形势的发展不相适应,与招标评标管理规范化要求的差距也越来越明显,甚至制约着招标评标的公正、公平性开展,给招标投标活动也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新问题需要尽快出台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加以规范明确,新形势下的评标专家及评标专家管理制度的研究势在必行。二、造成违法违规招标的原因这些问题产生,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既有内部的,也有外部的;既有客观,也有主观的;还有政策上的漏洞。分析起来有几个方面:1、政策法规不配套,管理难度大。招投标活动涉及到的部门较多,从立法建制上有交叉,有冲突,到目前还存在一些法律的盲区、盲点,例如对招投标活动投诉需进行复核的处理是由原评标委员会完成,还是重新组建评标委员会,没有法律依据。工程项目自立项、资金筹措、施工、质监、安监、竣工验收等涉及到多个职能部门,而部门之间又像铁路警察,各管一段,给工作造成不便。2、钱权交易,制约了法规的实施。少数人受一切向钱看思想的影响,置各项政策、法规于不顾,利用手中的权力,任意选设计、施工队伍,造成建筑市场中违法、违纪、违章案(事)件屡禁不止,成为经济案件的多发地段。3、监督不严,处罚不力。为什么这些问题时常产生?这与处罚力度不够有直接关系。随着社会的进步,一些关于钻营的人的手段也越来越隐蔽,致使证据难以掌握、认定,工作难以开展,执法人思想上有畏难情绪,不敢理直气壮地去管理、处罚。而对有些证据确凿的又因怕领导、怕麻烦、怕影响关系而放任自流,致使少数人胆子越来大。4、招投标工作效率低。建筑企业对参加招投标能否中标心中无数,认为依靠中标承建工程投入精力多,运转程序慢,时间来不及。就一边参加招标,一边私下活动,与业主达成协议,边施工,边办理手续,工程进度上去了,施工单位也省却了许多程序。多占工程,先建后补,又受不到任何处罚,使得违法承建工程频频出现。三、采取的对策1、分清侧重、重点监督招投标监管机构要根据资金来源,重点监督国有资金或以国有资金投资为主体的建设项目,要立足于服务搞好管理,建立标前的服务体系,前移监督关口,为国有投资项目提供法律和政策上的大力支持,以服务促管理,在后期的开、评标活动中要加大监督力度,与治理商业贿赂结合起来,确保国有投资项目在招投标环节成为阳光工程、廉政工程。而对于民营资金投资项目,应粗放式管理,以备案为主,以快捷高效为目的,使项目早日顺利推进。2、要严格重视合同管理合同管理制度作为工程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制度,虽然在招标投标及施工工作中,常常会因为合同的原因给我们的工作带来许多麻烦,但是合同的管理工作也日趋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其重要性。合同作为承包商在工程中的最高行为准则,承包商所作的一切活动均是为了履行合同,因此可以说合同管理是工程项目管理的核心,它贯穿着整个工程项目的始末。通过合同管理承包商实现工程价格成本、质量和工期等系列目标对于一个工程项目,尤其是一些大型工程,工程量大、价格高,只有通过加强合同管理,才能取得效益,更好的完成合同目标,一个工程赢利在于合同管理,亏损在于合同管理,合同管理的成功与否对工程经济将产生较大的影响;在市场经济中,只有通过加强合同管理才能在竞争中立足。面对建设市场激烈的竞争,使得施工合同条件也日渐苛刻,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干扰事件多,意外影响大,合同变更频繁、风险大。合同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合同管理的目的就显得更加明显,良好的合同管理才可使风险降低,使工程项目顺利实施,取得好的效益。承包方的合同管理就建筑市场的运行而言,是合同管理的一个主要方面。承包方是合同中的一个主体,也是合同的实施者。由于工程项目的差异性,不同的工程项目会采用不同的合同类型,合同管理工作极为复杂,烦琐,承包方必须具有较高的管理水平和素质,从参与投标的那一刻开始,便开始了合同管理工作,直到工程项目全部移交给发包方。以合同为中心进行工作,承包方项目的实施和管理的全部工作都可以纳入合同管理的范畴。在工程建设中,随着竞争环境的不断拓展,不论是发包方还是承包方,合同管理水平必须要不断提高,从而促使合同管理制更加规范化、程序化、法制化。这不但可以有效促进市场健康有序的发展,而且还可以提高建筑企业自身的竞争能力。3、完善和强化中介机构的管理招标代理机构专门从事招标投标活动,在专业人员的综合智力、市场信息、招标实践经验等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近年来,招标代理机构对工程承发包交易市场的健康发展,起到完善的作用,但有些事项还待进一步完善。加强中介机构的管理也非常必要和及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招标人和招标代理机构之间在法律上是一种委托关系,有时存在过于迁就招标人的利益,主要反映在所编写的招标文件中显示的权利义务失衡现象时有发生。所以,委托代理人应当向被代理人宣传和坚持公平、公正的思想理念,以保证工程施工招标活动依法、平衡运行的效果。(2)一部分招标代理机构对工程竞争性承发包交易过程中应当遵循的现行相关法律、行政法规等等,研究明显不够。所以,招标代理机构在人员组成和知识面上应当精选一个技术、经济、法律的三维知识结精空间的智力服务体系,以适应法制经济前提下的高质量服务。(3)进一步树立规范到位性服务规定。目前,一些代理机构服务范围只限于到中标通知发出为止,忽视了签约生效阶段的智力型服务。因此,反映在一些合同约定的实质性内容与招标文件、中标单位、投标书不一致或相互抵触的现象时有发生。按《招投标法》规定精神,实体性服务应当延伸落实到交易缔约依法生效的合同上。4、定期培训,建立学习型评标专家组织招标管理机构应将评标专家培训工作列入年度计划,定期组织评标专家进行招投标方面的政策和专业知识培训。定期培训可分三种情况:(1)基础普及,既对新申报的评标专家进行招投标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和专业知识以及管理制度、职业道德等全面培训,以使新评标专家基本掌握相关政策,明确自己的权力、责任和义务。(2)继续学习,新的政策出台后,应组织评标专家学习、研讨,以便评标专家及时了解和掌握政府动态。(3)重点学习,针对上一年度一些评标专家的不足之处,分别进行相关知识培训。另外,对一些评标专家的专业(技术性较强)不足,应书面督促评标专家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自身专业技术水平。总之,通过不间断学习,不断提高评标专家的综合素质,从而保证评标质量。所以,对工程施工招标投标活动依法实施行政监管十分必要,招标投标管理工作必须尽快全面纳入建设市场管理体系,尽快全面提高管理手段和水平,保障建设资金尽快最大限度地发挥效益,进一步推动我国的招标投标工作健康成熟发展! 招投标处供稿

⑷ 如何做好高压监管下的物流运输管理

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传出的消息显示,中国汽车业“十二五”规划中,新能源车被列为中国汽车行业今后五年发展的重中之重。而自主品牌也将获得扶持。据了解,在即将出台的中国汽车业“十二五”规划中,将提出到2015年,中国国内新能源汽车的年销量达到百万辆的目标。业内专家认为,中国要赶上全球汽车业新一轮技术变革的潮流,就必须要达到这个目标。据介绍,在汽车业“十二五”规划中,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重点将以汽车电动化和动力混合化两大技术结合为标志,进行产品换代与产业升级。国家工信部最近还宣布,中国未来10年将投入超过1000亿元的资金,用于扶持新能源汽车生产。使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国。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秘书长董扬表示,“未来五年是个关键期,正好是中国从汽车大国走向汽车强国的一个重要阶段,当然,‘十二五’期间这个市场规模、产销规模会进一步扩大,而且产销规模扩大会给我们自主创新、自主开发,包括新能源汽车提供更有力的支撑。”董扬表示,在向汽车强国转变的过程中,最显著的变化将发生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中国汽车工业已经成为世界汽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的调整基本完成。第三,就是自主创新能力逐步在提高。我国从汽车大国要向汽车强国转变,自主品牌汽车企业的发展是关键。这也是我国汽车“十二五”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未能找到规划全文,先以此作答。抱歉。此外2011年4月有消息说,规划的修订遇到一时难以解决的难题,打算放弃汽车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制定)。据介绍,“十二五”规划中有一项目标是:将提高自主品牌国内份额。2015年,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市场比例将进一步扩大,自主品牌乘用车国内市场份额超过50%,其中自主品牌轿车国内份额超过40%。2015年,大型汽车企业应具备接近世界先进水平的自主产品平台开发能力。中国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开发部主任徐长明表示,“十二五”期间,自主品牌的发展将取得大突破。这取决于政策推动和企业自身的努力,各方面力量综合作用,缺一不可。“十二五”期间,政府在科研投入方面还会给予自主品牌企业相当大的支持。继续追问:只有这些(⊙_⊙)?我们需要做数据参考。谢谢!补充回答:2011年4月6日,工信部及发改委相关负责人透露,中国放弃了制定汽车产业“十二五”规划。但根据该报道引述的官员表述,这个规划并非真的被放弃了,而是被代之以即将出台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下称《规划》)。据报道,工信部相关负责人表达的意思是,节能和新能源汽车规划即将出台,没必要再搞一个汽车产业的“十二五”规划。业内资深分析人士认为,这是有关部门在中国汽车产业管理和操盘层面趋向务实的表现,是在整个工作更加细化的层面着力,不再眉毛胡子一把抓,而是主次分明,重点突出。同一报道引述发改委相关负责人的话也可佐证管理部门的务实表现:现在重要的不是产销量,而是汽车的质量和性能。事实上,《规划》释放的信号非常明显,那就是“十二五”期间中国汽车产业的战略重点,是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建设以及汽车的节能减排。根据提前曝光的《规划》内容,“十二五”期间的重点是发展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同时注重传统汽车技术水平的提升,大力发展节能汽车,并持续跟踪研究燃料电池汽车技术,因地制宜、适度发展替代燃料汽车。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规划》建议政府财政投入1000亿元人民币,用于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建议其中500亿元为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关键技术研发和产业化;300亿元用于支持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200亿元用于推广混合动力汽车为重点的节能汽车;另外,100亿元用于扶持核心汽车零部件业发展,50亿元用于试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将中国汽车产业十二五规划以《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代替的举措还清晰地表明,中国在“十二五”期间,将实现汽车产业的结构性转型,发展重点不再是单纯的产销量,尤其是传统燃油汽车的产销量。为此,首都北京已经做出表率。根据有关媒体近期的报道,北京市将对购买纯电动汽车的消费者按照电池3000元/千瓦时给予补助,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最高补助5万元/辆,纯电动乘用车最高补助6万元/辆,相关金融机构还将为电动汽车推广应用提供信贷、担保等金融支持。同时,消费者还将享受“不摇号、不限行、不纳税(国家代付)”的特殊优惠政策。不尽之处,欢迎再做追问。如果你再要我国汽车产业发展趋势也行。继续追问:汽车十二五规划(正文)。谢谢!补充回答: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012年7月9日,据中国政府网消息,国务院日前印发《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以下为规划全文: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加速推进,今后较长一段时期汽车需求量仍将保持增长势头,由此带来的能源紧张和环境污染问题将更加突出。加快培育和发展节能汽车与新能源汽车,既是有效缓解能源和环境压力,推动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紧迫任务,也是加快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国际竞争优势的战略举措。为落实国务院关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加强节能减排工作的决策部署,加快培育和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特制定本规划。规划期为2012—2020年。一、发展现状及面临的形势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新型动力系统,完全或主要依靠新型能源驱动的汽车,本规划所指新能源汽车主要包括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及燃料电池汽车。节能汽车是指以内燃机为主要动力系统,综合工况燃料消耗量优于下一阶段目标值的汽车。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是降低汽车燃料消耗量,缓解燃油供求矛盾,减少尾气排放,改善大气环境,促进汽车产业技术进步和优化升级的重要举措。我国新能源汽车经过近10年的研究开发和示范运行,基本具备产业化发展基础,电池、电机、电子控制和系统集成等关键技术取得重大进步,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开始小规模投放市场。近年来,汽车节能技术推广应用也取得积极进展,通过实施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标准和鼓励购买小排量汽车的财税政策等措施,先进内燃机、高效变速器、轻量化材料、整车优化设计以及混合动力等节能技术和产品得到大力推广,汽车平均燃料消耗量明显降低;天然气等替代燃料汽车技术基本成熟并初步实现产业化,形成了一定市场规模。但总体上看,我国新能源汽车整车和部分核心零部件关键技术尚未突破,产品成本高,社会配套体系不完善,产业化和市场化发展受到制约;汽车节能关键核心技术尚未完全掌握,燃料经济性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一定差距,节能型小排量汽车市场占有率偏低。为应对日益突出的燃油供求矛盾和环境污染问题,世界主要汽车生产国纷纷加快部署,将发展新能源汽车作为国家战略,加快推进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同时大力发展和推广应用汽车节能技术。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已成为国际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未来10年将迎来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目前我国汽车产销规模已居世界首位,预计在未来一段时期仍将持续增长,必须抓住机遇、抓紧部署,加快培育和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促进汽车产业优化升级,实现由汽车工业大国向汽车工业强国转变。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培育和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项重要任务,立足国情,依托产业基础,按照市场主导、创新驱动、重点突破、协调发展的要求,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提高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创新能力和产业化水平,推动汽车产业优化升级,增强汽车工业的整体竞争能力。(二)基本原则。坚持产业转型与技术进步相结合。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推动汽车动力系统电动化转型。坚持统筹兼顾,在培育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同时,大力推广普及节能汽车,促进汽车产业技术升级。坚持自主创新与开放合作相结合。加强创新发展,把技术创新作为推动我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加快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标准和品牌。充分利用全球创新资源,深层次开展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探索合作新模式。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驱动相结合。在产业培育期,积极发挥规划引导和政策激励作用,聚集科技和产业资源,鼓励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开发生产,引导市场消费。进入产业成熟期后,充分发挥市场对产业发展的驱动作用和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促进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大规模商业化应用。坚持培育产业与加强配套相结合。以整车为龙头,培育并带动动力电池、电机、汽车电子、先进内燃机、高效变速器等产业链加快发展。加快充电设施建设,促进充电设施与智能电网、新能源产业协调发展,做好市场营销、售后服务以及电池回收利用,形成完备的产业配套体系。三、技术路线和主要目标(一)技术路线。以纯电驱动为新能源汽车发展和汽车工业转型的主要战略取向,当前重点推进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化,推广普及非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节能内燃机汽车,提升我国汽车产业整体技术水平。(二)主要目标。1.产业化取得重大进展。到2015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产销量力争达到50万辆;到2020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生产能力达200万辆、累计产销量超过500万辆,燃料电池汽车、车用氢能源产业与国际同步发展。2.燃料经济性显著改善。到2015年,当年生产的乘用车平均燃料消耗量降至6.9升/百公里,节能型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降至5.9升/百公里以下。到2020年,当年生产的乘用车平均燃料消耗量降至5.0升/百公里,节能型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降至4.5升/百公里以下;商用车新车燃料消耗量接近国际先进水平。3.技术水平大幅提高。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关键零部件技术整体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掌握混合动力、先进内燃机、高效变速器、汽车电子和轻量化材料等汽车节能关键核心技术,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企业。4.配套能力明显增强。关键零部件技术水平和生产规模基本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充电设施建设与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相适应,满足重点区域内或城际间新能源汽车运行需要。5.管理制度较为完善。建立起有效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企业和产品相关管理制度,构建市场营销、售后服务及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完善扶持政策,形成比较完备的技术标准和管理规范体系。四、主要任务(一)实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工程。增强技术创新能力是培育和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中心环节,要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创新要素向优势企业集聚,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通过国家科技计划、专项等渠道加大支持力度,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提升产业竞争力。1.加强新能源汽车关键核心技术研究。大力推进动力电池技术创新,重点开展动力电池系统安全性、可靠性研究和轻量化设计,加快研制动力电池正负极、隔膜、电解质等关键材料及其生产、控制与检测等装备,开发新型超级电容器及其与电池组合系统,推进动力电池及相关零配件、组合件的标准化和系列化;在动力电池重大基础和前沿技术领域超前部署,重点开展高比能动力电池新材料、新体系以及新结构、新工艺等研究,集中力量突破一批支撑长远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加强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研发,重点支持驱动电机系统及核心材料,电动空调、电动转向、电动制动器等电动化附件的研发。开展燃料电池电堆、发动机及其关键材料核心技术研究。把握世界新能源汽车发展动向,对其他类型的新能源汽车技术加大研究力度。到2015年,纯电动乘用车、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最高车速不低于100公里/小时,纯电驱动模式下综合工况续驶里程分别不低于150公里和50公里;动力电池模块比能量达到150瓦时/公斤以上,成本降至2元/瓦时以下,循环使用寿命稳定达到2000次或10年以上;电驱动系统功率密度达到2.5千瓦/公斤以上,成本降至200元/千瓦以下。到2020年,动力电池模块比能量达到300瓦时/公斤以上,成本降至1.5元/瓦时以下。2.加大节能汽车技术研发力度。以大幅提高汽车燃料经济性水平为目标,积极推进汽车节能技术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重点开展混合动力技术研究,开发混合动力专用发动机和机电耦合装置,支持开展柴油机高压共轨、汽油机缸内直喷、均质燃烧以及涡轮增压等高效内燃机技术和先进电子控制技术的研发;支持研制六档及以上机械变速器、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商用车自动控制机械变速器;突破低阻零部件、轻量化材料与激光拼焊成型技术,大幅提高小排量发动机的技术水平。开展高效控制氮氧化物等污染物排放技术研究。3.加快建立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研发体系。引导企业加大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研发投入,鼓励建立跨行业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联盟,加快建设共性技术平台。重点开展纯电动乘用车、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混合动力商用车、燃料电池汽车等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建立相关行业共享的测试平台、产品开发数据库和专利数据库,实现资源共享;整合现有科技资源,建设若干国家级整车及零部件研究试验基地,构建完善的技术创新基础平台;建设若干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工程化平台,发展一批企业主导、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积极参与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推动企业实施商标品牌战略,加强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构建全产业链的专利体系,提升产业竞争能力。(二)科学规划产业布局。我国已建设形成完整的汽车产业体系,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既要利用好现有产业基础,也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加强规划引导,以提高发展效率。1.统筹发展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能力。根据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和产业政策要求,合理发展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能力。现有汽车企业实施改扩建时要统筹考虑建设新能源汽车产能。在产业发展过程中,要注意防止低水平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2.重点建设动力电池产业聚集区域。积极推进动力电池规模化生产,加快培育和发展一批具有持续创新能力的动力电池生产企业,力争形成2—3家产销规模超过百亿瓦时、具有关键材料研发生产能力的龙头企业,并在正负极、隔膜、电解质等关键材料领域分别形成2—3家骨干生产企业。3.增强关键零部件研发生产能力。鼓励有关市场主体积极参与、加大投入力度,发展一批符合产业链聚集要求、具有较强技术创新能力的关键零部件企业,在驱动电机、高效变速器等领域分别培育2—3家骨干企业,支持发展整车企业参股、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专业化汽车电子企业。(三)加快推广应用和试点示范。新能源汽车尚处于产业化初期,需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积极开展推广试点示范,加快培育市场,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节能汽车已具备产业化基础,需要综合采用标准约束、财税支持等措施加以推广普及。1.扎实推进新能源汽车试点示范。在大中型城市扩大公共服务领域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范围,开展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重点在国家确定的试点城市集中开展新能源汽车产品性能验证及生产使用、售后服务、电池回收利用的综合评价。探索具有商业可行性的市场推广模式,协调发展充电设施,形成试点带动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的有效机制。探索新能源汽车及电池租赁、充换电服务等多种商业模式,形成一批优质的新能源汽车服务企业。继续开展燃料电池汽车运行示范,提高燃料电池系统的可靠性和耐久性,带动氢的制备、储运和加注技术发展。2.大力推广普及节能汽车。建立完善的汽车节能管理制度,促进混合动力等各类先进节能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加快推广普及节能汽车。出台以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和分阶段目标值为基础的汽车燃料消耗量管理法,2012年开始逐步对在中国境内销售的国产、进口汽车实施燃料消耗量管理,切实开展相关测试和评价考核工作,并提出2016至2020年汽车产品节能技术指标和年度要求。实施重型商用车燃料消耗量标示制度和氮氧化物等污染物排放公示制度。3.因地制宜发展替代燃料汽车。发展替代燃料汽车是减少车用燃油消耗的必要补充。积极开展车用替代燃料制造技术的研发和应用,鼓励天然气(包括液化天然气)、生物燃料等资源丰富的地区发展替代燃料汽车。探索其他替代燃料汽车技术应用途径,促进车用能源多元化发展。(四)积极推进充电设施建设。完善的充电设施是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重要保障。要科学规划,加强技术开发,探索有效的商业运营模式,积极推进充电设施建设,适应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发展的需要。1.制定总体发展规划。研究制定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总体发展规划,支持各类适用技术发展,根据新能源汽车产业化进程积极推进充电设施建设。在产业发展初期,重点在试点城市建设充电设施。试点城市应按集约化利用土地、标准化施工建设、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原则,将充电设施纳入城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和城市建设相关行业规划,科学确定建设规模和选址分布,适度超前建设,积极试行个人和公共停车位分散慢充等充电技术模式。通过总结试点经验,确定符合区域实际和新能源汽车特点的充电设施发展方向。2.开展充电设施关键技术研究。加快制定充电设施设计、建设、运行管理规范及相关技术标准,研究开发充电设施接网、监控、计量、计费设备和技术,开展车网融合技术研究和应用,探索新能源汽车作为移动式储能单元与电网实现能量和信息双向互动的机制。3.探索商业运营模式。试点城市应加大政府投入力度,积极吸引社会资金参与,根据当地电力供应和土地资源状况,因地制宜建设慢速充电桩、公共快速充换电等设施。鼓励成立独立运营的充换电企业,建立分时段充电定价机制,逐步实现充电设施建设和管理市场化、社会化。(五)加强动力电池梯级利用和回收管理。制定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法,建立动力电池梯级利用和回收管理体系,明确各相关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引导动力电池生产企业加强对废旧电池的回收利用,鼓励发展专业化的电池回收利用企业。严格设定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企业的准入条件,明确动力电池收集、存储、运输、处理、再生利用及最终处置等各环节的技术标准和管理要求。加强监管,督促相关企业提高技术水平,严格落实各项环保规定,严防重金属污染。五、保障措施(一)完善标准体系和准入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准入管理制度和汽车产品公告制度,严格执行准入条件、认证要求。加强新能源汽车安全标准的研究与制定,根据应用示范和规模化发展需要,加快研究制定新能源汽车以及充电、加注技术和设施的相关标准。制定并实施分阶段的乘用车、轻型商用车和重型商用车燃料消耗量目标值标准。积极参与制定国际标准。2013年前,基本建立与产业发展和能源规划相适应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标准体系。(二)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中央财政安排资金,对实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工程给予适当支持,引导企业在技术开发、工程化、标准制定、市场应用等环节加大投入力度,构建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对公共服务领域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试点给予补贴,鼓励消费者购买使用节能汽车;发挥政府采购的导向作用,逐步扩大公共机构采购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规模;研究基于汽车燃料消耗水平的奖惩政策,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新能源汽车示范城市安排一定资金,重点用于支持充电设施建设、建立电池梯级利用和回收体系等。研究完善汽车税收政策体系。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及其关键零部件企业,经认定取得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资格的,可以依法享受相关优惠政策。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及其关键零部件企业从事技术开发、转让及相关咨询、服务业务所取得的收入,可按规定享受营业税免税政策。(三)强化金融服务支撑。引导金融机构建立鼓励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信贷管理和贷款评审制度,积极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产业链融资等金融产品创新,加快建立包括财政出资和社会资金投入在内的多层次担保体系,综合运用风险补偿等政策,促进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支持符合条件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企业在境内外上市、发行债务融资工具;支持符合条件的上市公司进行再融资。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管理规范、支持创新的原则,支持地方设立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创业投资基金,符合条件的可按规定申请中央财政参股,引导社会资金以多种方式投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四)营造有利于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大力发展有利于扩大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的专业服务、增值服务等新业态,建立新能源汽车金融信贷、保险、租赁、物流、二手车交易以及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等市场营销和售后服务体系,发展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质量安全检测服务平台。研究实行新能源汽车停车费减免、充电费优惠等扶持政策。有关地方实施限号行驶、牌照额度拍卖、购车配额指标等措施时,应对新能源汽车区别对待。(五)加强人才队伍保障。牢固树立人才第一的思想,建立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以国家有关专项工程为依托,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培养一批国际知名的领军人才。加强电化学、新材料、汽车电子、车辆工程、机电一体化等相关学科建设,培养技术研究、产品开发、经营管理、知识产权和技术应用等人才。按照《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有关要求推进人才引进工作,鼓励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从国外引进优秀人才。重视发展职业教育和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加大工程技术人员和专业技能人才的培养力度。(六)积极发挥国际合作的作用。支持汽车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基础和前沿技术领域开展国际合作研究,进行全球研发服务外包,在境外设立研发机构、开展联合研发和向国外提交专利申请。积极创造条件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技术和经验。完善出口信贷、保险等政策,支持新能源汽车产品、技术和服务出口。支持企业通过在境外注册商标、境外收购等方式培育国际化品牌。充分发挥各种多双边合作机制的作用,加强技术标准、政策法规等方面国际交流与协调,合作探索推广新能源汽车的新型商业化模式。六、规划实施成立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牵头,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等部门参加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部际协调机制,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综合采取多种措施,形成工作合力,加快推进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各有关部门根据职能分工制定本部门工作计划和配套政策措施,确保完成规划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有关地区要按照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具体落实方案,切实抓好组织实施,确保取得实效。具体工作方案和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及时报送有关部门。

⑸ 如何做好监督管理工作我该怎么办!

不能按制度办事。
老板也说明了,你只是监督管理。
你只要把老板吩咐下的工作监督到位,并能很好使他们完成主要工作就可以了。比如有份工作给小李做,老板要她做的话总有个时间限制,没的话你来确定时间,然后快到时间了提醒该员工执行情况,督促完成工作。专管大事,小事不要管,管实际的不要管虚的。
助理既联系上下,又协调左右,既是政务的参谋,又是事务的“主管”,是总办这一运转中枢的“首脑”。总经理助理应认识到自己所处的地位和所应发挥的重要作用,爱岗敬业,尽职尽责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富有成效地做好总办工作。当好总经理助理,主要应在以下8个方面努力:
一要认清自己,处事有原则二要耳聪目明,作好参谋工作三要善于长袖善舞,作好各部门之间的“润滑油”。四要高效快捷处理有关事务。五要不断提升个人素质,增加人文魅力。自身素质强,就会产生人文 “魅力”和影响力六要注意自身形象,起好表率作用七要制订并完善游戏规则八要努力营造温馨快乐的工作环境

⑹ 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价格监管工作

如何对市场价格进行有效的监管,规范价格行为,维护消费者、经营者的利益,促进市场经济发展,是每个物价工作者需要认真思考、研究和探索的课题。
抓学习,努力提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把学习作为提高干部队伍素质的关键和价格工作的基础,认真学习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加强业务知识培训,提高物价干部的思维素质和业务能力。在工作中建章立制,加强管理,推行首问责任制,切实搞好廉政建设,树立物价部门良好形象。
抓宣传,增强公民法律意识。在普法日及日常工作中,多开展 “规范价格秩序,禁止价格欺诈”及《价格法》等宣传活动,设立价格咨询台,组织宣传车辆、发放宣传资料,不断加大《价格法》宣传,促进全民学法、懂法、守法、用法良好氛围形成。
抓重点,营造良好的价格环境。市场价格商品(服务)种类多,经营者数量多,政府价格部门要逐一监管是不可能的,因此,要善于抓住“牛鼻子”,针对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和价格管理的实际情况,进行重点监管。一是要突出对重点商品、重点行业和容易滋生不当价格行为的行业,特别是要抓住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商品(服务)进行监管。二是要突出重点时期的市场价格监管,如重大节日重大社会活动期间市场价格商品服务的监管。

⑺ 在新的监管体制下如何做好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

未至科技建立以食品抄安全信用管理体系,提供从原材料、生产、流通到销售4个环节的全流程管理。通过建立食品安全信用管理体系,对各个环节的信用数据进行采集,通过数据处理分析形成食品企业的信用报告。同时对企业进行信用等级划分,建立守信激励与失信惩戒机制,对信用良好企业提供申报、延期许可证等方面的便利。对信用不良企业实行提高检查频次、限制行政许可等惩罚。平台还提供诚信承诺、信用预警、红黑名单等监管功能,从行政监管、舆论监督、企业自查三个方面完善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从而确保食品安全。

⑻ 一个人做事需要在别人的监督下才能 做好完成事情,为什么呢

因为这个人对自己的要求不高,不严谨,需要一个更严谨的人来督促,他才能够做好。

⑼ 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合同监管工作

应对措施:
一、凡以公司名义发生对外经济活动的事项,应签订经济合同。
二、除小额本地采购即购既清外,合同均应采用书面形式,并须采用统一的文本格式。有关合同的文书、图表、封样、传真件等附件均为合同的组成部分。
三、对外签订合同时必须取得公司法定代表人的书面授权委托方能对外签订书面合同。四、经济合同签订前,须草拟合同条款,报部门领导核稿,并由公司法律顾问合规审查后,交由总经理审批签发。
五、订立经济合同,必须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贯彻平等互利、协商一致、 等价有偿的原则。
六、签约人在签订经济合同之前,必须认真了解对方当事人的情况。包括:对方单位是否具有法人资格、有否经营权、有否履约能力及其资信情况,对方签约人是否法定代表人或法人委托人及其代理权限。做到既要考虑本方的经济效益,又要考虑对方的条件和实际能力,谨防上当受骗,又要防止签订无效经济合同,确保所签合同有效、有利。
七、部门领导及签约人应随时了解、掌握经济合同的履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汇报。否则,造成经济合同不能履行、不能完全履行的,要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八、对外订立的经济合同,严禁在空白文本上盖章,并且原则上先由对方签字盖章后我方才予以签字盖章,严禁我方签字后以传真、信函的形式交对方签字盖章。单份合同文本达两页以上,须加盖骑缝章。
九、合同正式签订后,原件应至少保留两份,其中一份交公司办公室统一备份、编号管理,另一份本部门建档管理。本部门需建立合同管理台帐。其主要内容包括:序号、合同号、经手人、签约日期、合同标的、金额、对方单位、履行情况及备注等。台帐应逐日填写,做到准确、及时、完整。月末须填写、提交“合同情况月报表”。
十、如有合同纠纷提出,应及时上报总经理。其中加上由我方与当事人协商处理纠纷的时间,应在法律规定的时效内进行,并须考虑有申请仲裁或起诉的足够的时间。合同纠纷处理或执行完毕的,应及时通知公司有关领导,并将有关资料汇总、归档,以备查阅。
十一、合同的内容应包括以下几点:
1.合同各方的法定名称、地址、邮政编码、电话、法定代表人姓名、职务、代理人姓名、职务、联系方式;
2.签约的目的和依据;
3.标的;
4.数量和质量(包括检验标准和方式);
5.价款和酬金及支付方式;
6.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
7.变更或解除条件;
8.争议解决方式。

热点内容
影视转载限制分钟 发布:2024-08-19 09:13:14 浏览:319
韩国电影伤口上纹身找心里辅导 发布:2024-08-19 09:07:27 浏览:156
韩国电影集合3小时 发布:2024-08-19 08:36:11 浏览:783
有母乳场景的电影 发布:2024-08-19 08:32:55 浏览:451
我准备再看一场电影英语 发布:2024-08-19 08:14:08 浏览:996
奥迪a8电影叫什么三个女救人 发布:2024-08-19 07:56:14 浏览:513
邱淑芬风月片全部 发布:2024-08-19 07:53:22 浏览:341
善良妈妈的朋友李采潭 发布:2024-08-19 07:33:09 浏览:760
哪里还可以看查理九世 发布:2024-08-19 07:29:07 浏览:143
看电影需要多少帧数 发布:2024-08-19 07:23:14 浏览: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