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堅守職責 » 劉汝明與馮治安

劉汝明與馮治安

發布時間: 2020-12-10 06:11:55

⑴ 淮海戰役主要人物

人民解放軍序列
(兩大野戰軍,個縱隊,63-66萬人)
總前委:鄧小平、劉伯承、陳毅、粟裕、譚震林
華東野戰軍(十六個縱隊加四個旅,40多萬人)司令員兼政治委員陳毅(豫東戰役後一直在中原野戰軍司令部任副司令員)代司令員兼代政委粟裕 副政委譚震林 參謀長陳士渠 政治部主任唐亮 副參謀長張震 政治部副主任鍾期光 後勤部長劉瑞龍
第一縱隊司令員兼政委葉飛(第一、第二、第三師)
第三縱隊代司令員孫繼先、政委丁秋生(第八、第九師)
第四縱隊司令員陶勇、政委郭化若(第十、第十一、第十二師)
第六縱隊司令員王必成、政委江渭清(第十六、第十七、第十八師)
第八縱隊司令員張仁初、政委王一平(第二十二、第二十三師、二十四師)
第十縱隊司令員宋時輪、政委劉培善(第二十八、第二十九師)
特種兵縱隊司令員陳銳霆(炮一、炮二、炮三團、工兵團、騎兵團、坦克大隊)
兩廣縱隊司令員曾生、政委雷經天
第35軍軍長吳化文政委何克希(第103、104、105師)
魯中南軍區司令員傅秋濤 蘇北軍區司令員管文蔚、政委陳丕顯
冀魯豫軍區司令員趙建民、政委潘復生(獨一、獨三旅)
江淮軍區司令員陳慶先、政委曹荻秋(第三十四、獨立旅)
山東兵團司令員許世友(未參戰) 政委譚震林(兼) 副司令員王建安 參謀長李迎希 政治部主任謝有法
第七縱隊司令員成鈞、政委趙啟民(第十九、第二十、第二十一師)
第九縱隊司令員聶鳳治、政委劉浩天(第二十五、第二十六、二十七師)
第十三縱隊司令員周志堅、政委廖海光(第三十七、第三十八、第三十九師)
魯中南縱隊司令員錢鈞、政委張雄(未參戰)(第四十六、第四十七師)
渤海縱隊司令員袁也烈(新一、新十一師)
蘇北兵團司令員韋國清 政委陳丕顯 副政委吉洛(姬鵬飛) 參謀長覃健
第二縱隊司令員滕海清、政委康志強(第四、第五、第六師)
第十一縱隊司令員胡炳雲、政委張藩(第三十一、第三十二、第三十三旅)
第十二縱隊司令員謝振華、政委李干輝(第三十五、第三十六旅)
中原野戰軍(七個縱隊加三個旅,近20萬人)
司令員劉伯承政委鄧小平、 副司令員陳毅、 李先念副政委張際春 參謀長李達
第一縱隊司令員楊勇、政委蔣振華(第一、第二、第二十旅)
第二縱隊司令員陳再道、政委王維綱(第四、第六旅)
第三縱隊司令員陳錫聯、政委彭濤(第七、第八、第九旅)
第四縱隊司令員陳賡、政委謝富治(第十、第十一、第十三、第二十二旅)
第六縱隊司令員王近山、政委杜義德(第十六、第十七、第十八旅)
第九縱隊司令員秦基偉、政委李成芳(第二十六、第二十七旅)
第十一縱隊司令員王秉璋、政委張霖芝(第三十一、第三十二、第三十三旅)
豫皖蘇軍區司令員張國華(獨立旅)
豫西軍區司令員 曾希聖、政委張璽(獨立旅)
陝南軍區司令員 劉金軒、政委汪峰(獨立旅)
國民黨軍序列
主要將領
總司令:劉峙
副總司令:杜聿明、孫震、劉汝明、馮治安、韓德勤、李延年
參謀長:李樹正副參謀長:章毓金
前進指揮部(在陳官莊地區被殲)主任:杜聿明 副主任:孫元良、趙家驤
參謀長:舒適存 副參謀長:文強、劉伯中、吳寶雲
第二兵團(在陳官莊地區被殲)司令:邱清泉 副司令:舒適存、譚輔烈、王長海、高吉人
參謀長:李漢萍 副參謀長:董熙
下轄:
第五軍(熊笑三)
第45師(郭吉謙、崔賢文) 第46師(黃宗顏、陳輔汗、郭方萍)第200師(周朗)
第七十軍(高吉人、鄧軍林)
第32師(龔時英)第96師(鄧軍林、劉志道)第139師(唐化南)
第七十二軍(余錦源)
第34師(陳漁浦) 第122師(熊順義) 第233師(李芝、徐華)
第七十四軍(邱維達) 第51師(王夢庚) 第57師(馮寄異) 第58師(王奎昌)
第十二軍(舒榮)第112師(餘一凡 第238師(徐有成)
第一百一十六軍(譚心)第287師(李芝)第288師(陳元良)
獨立旅(新44師)(王屏南、耿文哲)
騎兵旅(陳陶、張榮甲)

⑵ 馮治安的人物生平

馮治安,原名治台,字仰之,河北故城縣東辛庄村人。1896年12月16日(清光緒二十二年十一月十二日)出生。其父馮元璽家境清苦,直到10歲左右才讓馮治安上了兩年私塾。
馮治安14歲時馮玉祥到河北景縣招兵,馮覺得當兵「能吃飽飯,不用伺候人」,遂前往投效。因身材瘦小未錄取,在馮的哀求下,募兵官給他寫了一個憑證,發給他兩塊銀元,讓他過完年自己去北京投軍。
1912年3月,馮治安被馮玉祥收錄,編在備補軍前營為伙夫。那年馮不足16歲。因治台與官名制台同音被馮玉祥改為治安。翌年在第二營為哨兵。
1912年5月。他隨軍調到京西三家店,保護陸軍部的軍械局。馮治安身體魁梧,精力充沛,勤奮好學。他在炊事班利用工作間隙,把馮玉祥編寫的800字課本背熟,能講解,能默寫。馮玉祥編寫的戰斗射擊歌、利用地形地物歌,連同灤州起義前編的愛護百姓歌,一並譜以基督教贊美詩的調子,馮治安均很快就會唱,會默寫,會講解。
1914年馮玉祥部調入陝西後,馮治安入選模範連。不久被提升為排長,曾參加陝西「圍剿」白朗起義軍的作戰。
1915年,隨軍人川作戰。
1916年,在護國戰爭中升為連長,隨軍北返到廊坊。
1917年7月馮玉祥的第十六混成旅打敗張勛復辟軍。其後段祺瑞命馮旅增援福建,對護法軍作戰,馮玉祥率部南下後停兵武穴,於次年2月通電主和,3月該部開到常德。馮治安在這里學習了馮的《軍人讀本》,以及古今中外文章100多篇、進一步學習戰術、率兵術、地形學、兵器學、戰史、築城學、典範令,並帶頭和士兵學會各種手工工藝。馮治安率一連士兵在修築常德防洪城牆及修建常德至津市的大道中表現出色,
1920年升為學兵營營長。11月調防信陽車站東。馮治安營官兵熟讀馮玉祥新編《練兵紀要》,在大河灘上操練,開展體育、讀書、演講。武術、演戲、種樹、工藝等比賽活動。馮玉祥任陝西督軍後,馮治安營奉命修建長安潼關大道,種行柳。
1922年春馮治安參加直奉大戰,戰後馮部先後調至河南、北京南苑。馮治安在此時期學習了高級戰術、兵器學、歐戰史、古典文學,並參加各種研究會。
1924年10月,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驅逐溥儀出宮,擊敗曹吳集團。馮被提升為衛隊旅旅長,與孫連仲部駐豐台附近,准備策應各地。天津英軍來擾亂,闖進馮部前哨線,起了沖突。馮治安與英軍據理力爭,嚴陣以待,英軍乃退。
1924年12月4日,馮治安率隊在津沽迎護從廣州北來主持國事的孫中山先生。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在北京病逝。馮治安在張家口參加馮玉祥召開的反帝示威民眾大會,同年升任西北邊防督辦公署衛隊旅的團長。 1926年9月17日,馮玉祥五原誓師,響應北伐,馮治安任國民聯軍第五師師長,奉命援陝解西安之圍,在孫良誠指揮下,奮勇戰斗,11月27日解西安之圍。
1927年5月1日,馮治安升任第十四軍軍長,移駐河南確山 信陽。1929年北伐結束後,馮治安進入陸軍大學學習,畢業後,任第一師師長。正值馮玉祥 閻錫山反對蔣介石的中原大戰爆發,馮治安部先在鄭州以南的平漢線上作戰,後調去增援張維岳部。在新鄉一帶被包圍,被迫向蔣軍繳械。中原大戰後,西北軍的殘部接受張學良的改編為陸軍第二十九軍,由宋哲元出任軍長,馮治安任第三十七師師長,駐地晉南。「九一八」戰爭後以日本侵略軍為演習的攻擊目標,堅持刻苦訓練。 1933年1月,日軍侵佔山海關,2月又進攻熱河。第二十九軍奉命到河北的通州、三河、薊縣、玉田一帶布防。3月初,日軍繼續攻擊我長城各要塞。第二十九軍編為第三路軍,以張自忠為前敵總指揮,馮治安為副總指揮,星夜奔赴喜峰口、羅文峪一帶迎擊敵軍。當急行軍到達喜峰口南的三屯營時,日軍已搶先佔領了喜峰口外的山頭。馮治安派一〇九旅旅長趙登禹率領大刀隊襲擊羅文峪,大敗日軍。喜峰口各山頭得而復失,失而復得者多次,血戰3晝夜,敵我相持不下。11日午後,馮治安和張自忠、秦德純等商討作戰部署時,馮治安主張抽調兩個團繞道出關,夜襲日軍陣地,乃決定當天黑夜行動,從趙登禹旅和王治邦旅挑選500名英勇善戰的官兵,組成敢死隊,從潘家口、董家口攀越無人的險峻山區,抄襲日軍側背,以夜襲、近戰,突然沖入敵陣。官兵奮勇砍殺,發揮了大刀隊的威力,殲滅日軍步兵兩個聯隊、騎兵1個大隊,破壞其野炮18門,坦克多輛。日軍始終未能越過二十九軍扼守的長城各關口。 敵之增援部隊又被二十九軍阻擊,傷亡慘重。此後日軍多次反撲,終未得逞,至16日被迫退去。喜峰口的勝利,得到全國各界人民的贊譽,馮治安等二十九軍的高級將領,獲得南京國民政府頒發的青天白日勛章。4月,二十九軍奉令退守平東,日軍乃佔領冀東22縣及察東北數縣。
1936年,馮治安任第三十七師師長兼河北省主席,派何基灃旅駐西苑、八寶山、盧溝橋和長辛店一帶,劉自珍旅駐北平城內,以防日軍和漢奸的襲擊。是年冬,何基灃旅擊潰劉桂堂匪部的竄攏,1937年2月又剿滅了企圖西竄的的寧雨時的冀東「民團」3000餘人,並活捉3個日本人。 在日本策劃「華北自治」陰謀之際,地方性軍政權「冀察政務委員會」成立,宋哲元任委員長。日本特務機關,將29軍及冀察政權首領們作了分類,計有「親日派」、「知日派」、「抗日派」三類。馮治安不但被劃為「抗日派」,還單獨加戴「頑固抗日派」的帽子。日軍經常製造挑釁事件。1936年6月,日軍開始不斷向二十九軍官兵挑釁,進而由虛彈演習變為實彈演習,晝間演習變為晝夜演習,多次進入二十九軍步哨線百米以內,見二十九軍嚴守陣地乃撤回。一次,日軍全營出動。其散兵線沖入二十九軍步哨線,其側翼數騎,也侵入二十九軍步哨線。步哨長和哨兵加以阻攔,幾乎動武。日軍乃借口軍馬跑到我方,要豐台守軍撤走。師長馮治安和旅長何基灃,命令張營作好工事,嚴陣以待。日軍混合營於9月18日猛攻豐台。張營與日軍展開激戰。馮治安令戴守義從西苑率一、三營跑步到豐台,包圍敵左右翼,日軍見勢危乃撤回原陣地。日軍隨即要求張營撤回西苑,改由冀北保安司令石友三的陳光然一個營接防。日軍藉此增兵豐台,並煽動漢奸在豐台與盧溝橋中間的大井村買地,妄圖建飛機場及營房。宛平專員王冷齋及代縣長洪大中,發動愛國農民,誓死抵制,粉碎了日軍的陰謀。
此時三十七師分駐西苑、豐台、盧溝橋、長辛店、保定、北平、八寶山。1937年7月6日,日軍要求通過盧溝橋東端的宛平城到長辛店演習。二十九軍不許通過,雙方相持十幾小時,至晚退去。7日,日軍外出演習,槍炮配備彈葯,情況異常。馮治安從保定趕回北平,與何基灃議定,部隊准備應戰。7日,日軍白天演習到宛平城外,佔領了城外的沙崗。馮治安下令吉星文團長:養兵干日,用兵一時。現在正是報效國家的時候。盧溝橋為平津咽喉,必須確實固守,不許敵人前進一步,不許放棄一寸國土。守宛平盧溝橋的是三十七師一一〇旅二一九團第三營。營長金振中令十一連防守鐵橋東端及以北的龍王廟一帶;十二連在城西南角至南河岔一帶;九連在城內;十連為預備隊,位於盧溝橋以西大王廟內;重迫擊炮連在鐵橋西端,任務是殲滅日軍戰車及密集隊伍;輕迫擊炮連在東門內,支援各部隊;重機槍連在城內東南角及東北角,以便支援前方。全營官兵吃飯前都高呼寧為戰死鬼,不做亡國奴的口號,以激勵士氣。
1937年7月7日夜10時許,從日軍演習地方發出一陣槍聲後,日軍詭稱一名士兵失蹤,要求進入宛平城搜查,駐軍第二一九團第三營拒絕,日方即調動駐豐台日軍第三大隊包圍了宛平城。當地駐軍向馮治安請示辦法,馮當即指示:「為維護國家主權與領土完整,寸土都不許退,可採取武力自衛及斷然處置。國家存亡在此一舉,設若沖突,盧溝橋即是你們的墳墓!」8日凌晨4時50分,正當中日雙方代表在宛平城裡談判時,日軍突然炮轟宛平城,二十九軍當即自衛還擊。當天擊退日軍三次進攻,用鮮血保衛祖國的領土完整。日軍悍然發動了全面侵華戰爭。
七七事變發生後,二十九軍猛烈還擊。8日10時,日軍攻城頓挫,即以猛烈炮火掩護步兵轉攻鐵路橋。經過激烈戰斗,日軍佔領了鐵橋東段及龍王廟。下午2時,牟田口來信,要二十九軍西撤10華里。金振中在來信上批示:我軍決心與城橋共存亡。8日晚5時,日軍炮轟宛平和盧溝橋三小時,金振中受傷。馮治安與秦德純、張自忠等緊急會議,馮積極主戰,獲得全體的贊同。8日下午,宋哲元從樂陵電令先消滅當面之敵。馮於當晚下反攻命令,午夜,三十七師一一零旅從長辛店調來第二營,與第三營配合,首先截斷日軍的後路,並組織大刀隊夜襲龍王廟和鐵路橋上的日本侵略軍,大獲全勝,堅守了陣地。當時日軍兵力單薄,害怕被殲,立即派人疏通,答應撤兵,因而全面反攻命令沒有執行。馮治安、張自忠、秦德純當天又致電南京何應欽,除報告反擊日軍戰況外,還表明決心:「彼方要求須我方撤出盧溝橋城外,方免事態擴大。但我以國家領土主權所關,未便輕易放棄,現仍在對峙中。倘對方一再壓迫,為正當防衛計,不得不與之竭力周旋。」馮下令北平各城門緊閉,派兵扼守,各重要路口都堆積沙包,隨時准備消滅入侵之敵。
至10日,雙方談談打打,打打談談,日軍不斷增兵,中方軍民死傷嚴重。10日上午,中日雙方在北平秦德純宅會商,我方到會的有秦德純、馮治安、何基灃、冀北保安旅長程希賢,綏署參謀周思靖,宛平代理縣長洪大中。日方有櫻井、中島、笠井、齋藤。馮治安指斥日軍實未撤軍,而且夜襲宛平。日方應迅速撤軍,否則,一切後果由日方負責。齋藤說是為了尋找日軍屍體。馮反問,找死屍哪裡用很多隊伍?還留許多機槍何意?齋膝說為了防我襲擊。秦德純說,這事好辦,我們替你尋找死屍。櫻井竟要求撤換我方有關軍政官員,還要向日軍賠禮道歉。何基灃忽地跳起來,掏出手槍向桌上猛拍,憤怒指斥:盧溝橋事件完全是日本有預謀、有步驟的侵略行動,每次都是日方先開火,是明目張膽的侵略行動。日方應向我們賠禮道歉,撤退軍隊,並保證以後永不侵犯中國領土主權,否則,只有全部消滅你們。洪大中說:你們一方面和談,一方面卻天天把關東軍調來平、津、豐台,目的何在?到此,日方人員借口去打電話,偷偷地溜走了。
這時,日軍由榆關、大沽、古北口等處向平津集中。但是,日本侵略者提出所謂「就地解決」和「不擴大方針」的緩兵之計,愚弄和欺騙了二十九軍的某些高級將領,貽誤了戰機,致使全軍沒有主動出擊,陷入被動挨打,坐待日軍調集優勢兵力對北平城實行包圍,直到日軍發動全面攻擊時,才倉促應戰,雖曾在廊坊、豐台等地一度獲勝,隨即又被日軍擊退。7月28日,日軍出動飛機轟炸南苑,繼以坦克和炮兵配合進攻,二十九軍傷亡慘重,副軍長佟麟閣和第一三二師師長趙登禹在指揮作戰中英勇犧牲。同一天日軍又攻佔了清河鎮等地。蔣介石電令宋哲元二十九軍移駐保定。平津防務,交張自忠負責。宋於當晚偕同馮治安、秦德純由西直門經三家店至長辛店,轉赴保定。
7月30日,宋哲元在保定致電蔣介石,託病請假,並薦馮治安代理第二十九軍軍長,獲准。馮即率二十九軍開往唐官屯、馬廠一帶集結,軍部移駐河間,擔任津浦線上的防務。8月中旬,第二十九軍擴編為第一集團軍,宋哲元任總司令,馮治安任副總司令兼前敵總指揮和第七十七軍軍長。9月初,日本侵略軍向津浦北段發動進攻,第七十七軍在馮治安的直接指揮下,以陣地戰配合游擊戰打擊敵人,三十七師的第二十五旅,在靜海縣周圍阻擊日軍,其中第六五七團與日軍激戰5晝夜,在爭奪陣地中四齣四進,全團2400多人只剩下700多人退到縣城以南,利用青紗帳作掩護,開展游擊戰爭;第一一一旅向閘口和流河鎮的敵軍發動猛烈進攻,奪取了日軍兩個重要陣地,痛擊日本侵略軍。第一三二師的官兵組織大刀隊,夜襲日本侵略軍。9月中旬宋哲元請假赴泰山休養,由馮治安代理第一集團軍總司令,指揮部隊與日軍苦戰約1個月,以重大的犧牲阻止日軍南進。10月中旬,第一集團軍總司令部撤至大名,馮治安被任命為第十九軍團軍團長。10月下旬,宋哲元回到大名總司令部,調動主力部隊進攻邢台,馮對宋的指揮不滿,託病請假前往開封療養。直到1938年3月,宋調任第一戰區副總司令長官,第一集團軍的番號撤銷,馮才回部隊,率第十九軍團在黃河北岸開展抗日戰爭。十九軍團調徐州與五十九軍並肩作戰,位於孫連仲第二集團軍的左翼,在台兒庄會戰中重創磯谷師團及坂垣師團。馮治安奉授三等雲麾勛章及海陸軍一等勛章。 一七九師師長何基灃傷愈後,隱居山寺,有遁入空門之念頭,馮治安深表同情,派剛從延安回來的原一七九師參謀處長連玉崗(中共黨員)去看望何,鼓勵何訪問延安,向八路軍學習救國救民及練兵之道。在中共黨組織安排之下,何順利抵達延安,並受到毛擇東、劉少奇、朱總司令等中共首長的熱烈歡迎,進行了親切交談。何後回到七十七軍,向馮治安作了詳細匯報。馮治安對於八路軍生氣勃勃的精神及軍事教育、群眾工作,深表欽敬和羨慕,支持何用八路軍的先進辦法改造七十七軍,並希望吸收一部分八路軍人才,使七十七軍也成為蓬蓬勃勃的隊伍,以擴大影響,發展實力。他委派何兼任七十七軍教育處長,首先把七十七軍的軍事訓練團和軍官教導團改造好,為全軍培養優秀骨幹。
1938年3月24日至4月3日,馮治安部在臨城棗庄地區迎擊日軍。4月下旬馮率部防守淮河北岸。5月,日軍向馮部猛烈進攻,馮部退至蘇皖邊界。5月18日,馮部隨孫連仲經靈璧、泗縣、定遠、六安到達潢川。徐州於5月19日失守。馮部從潢川經商城、金家寨到流波布防。這個山鎮已被日軍飛機炸成瓦礫堆。七十七軍軍部來到後,幾乎天天有日本飛機來轟炸掃射。8月,七十七軍在豫鄂邊大別山新縣以南布防,由於日軍沿平漢線向武漢前進,又奉命經七里坪、花園向鍾祥西進。在花園西,遇上漢奸劉桂棠的騎兵,被七十七軍擊退。日本飛機正在雲夢、安陸、應城轟炸。冬初,七十七軍到達鍾祥一帶布防。10月25日武漢失守。
何基灃負責的七十七軍軍訓團1938年春在後方新安縣,6月移駐信陽。延安派來共產黨員邱曉亭(邱靜山)、蕭林、趙玉之、張天標、崔濟民等36人,分別在軍訓團各大隊、各中隊任職,成立了共產黨地下組織七十七軍工作委員會。邱任工委書記。軍訓團的課程有《論持久戰》、《大眾哲學》、《抗日戰爭的戰術問題》、《社會發展史》等。幹部和學員的思想覺悟大大提高,軍部的進步官兵,也能讀到延安的小冊子。信陽書攤上,也可以買到進步書報。6月,竹溝鎮八路軍辦事處處長彭雪楓派李蔭南(連玉崗)向何基灃聯系給八路軍補充武器的事。馮治安批准此事,派朱大鵬往確山縣竹溝鎮八路軍辦事處送去捷克式七九新步槍200支,子彈50箱及大批葯品。
在鄂西,抗日戰爭處於相持狀態,部隊駐地較穩定。在漢水兩岸及鄂西山區各地,馮治安一直重視時事學習,訂有《中央日報》、《大公報》、《新華日報》和八路軍的一份刊物,還有英文《泰晤士報》。從重慶寄到鄂西的報刊,太不及時,為了及時聽取各方面消息,包括延安、南京(汪偽)的消息,1939年春,馮治安託人從香港買來一部美造直流電收音機,每晚有專人負責收聽、記錄、復寫,一直到日本投降才結束。
1938年9月,何基灃向馮治安申述,只有國、共合作抗日,才可以得到全國人民的贊助,也是保全實力的途徑。為了便於和友軍新四軍聯系,建議成立七七抗敵工作團。馮很贊賞這一意見,令何基灃放手去干。何委派共產黨員朱大鵬為七七抗敵工作團團長,責成過家芳團長由軍訓團供給經費和彈葯,在豫鄂交界的桐柏山地區,建立抗日根據地。團員都是全副武裝。工作團迅速發展到600多人。工作團與中共中原軍區取得聯系,並由中原軍區統一領導。10月,武漢、廣州先後淪陷。張自忠、馮治安痛感國難日重,兩人發誓,從此戒紙煙,抗戰不勝利決不吸煙。馮治安為了保持部隊的年青化,也吸收了許多軍校畢業生和陸大畢業生。年底一些軍校畢業生向馮治安告密說,邱曉亭、蕭林、趙玉之等36個共產黨員把持了軍訓團。軍訓團已經「赤化。馮治安怕事情宣揚出去,立即責成何基洋迅速妥善處理。何基灃把告密人都升遷出去,排除了軍訓團內的反對因素。 1938年12月,馮治安任第三十三集團軍副總司令。1940年,馮治安升任第三十三集團軍總司令。從1939年到1943年,每當日軍無暇進攻鄂西時,蔣介石就密令馮治安部進攻遠安、當陽及漢水兩岸的新四軍。馮治安密示何基洋師長:1、不作蔣家的犧牲品;2、搞好和友軍的團結;3、要適時寫戰報應付老頭子(指蔣介石)。何基灃每次都派部隊到日軍佔領區游擊一周,並和新四軍緊密聯系,或送些武器彈葯、葯品去,回來寫假戰報搪塞過去。1942年冬,馮治安把何基灃治軍從嚴,軍事訓練結合實戰,戰勤准備適應實戰,紀律優良,考核成績優於蔣嫡系部隊的情況,呈報第六戰區司令長官孫連仲。接著又為何基灃一七九師連續出擊,屢次戰勝日軍,上繳戰利品,向六戰區請功,申請提升何基灃為七十七軍軍長。1943年9月,國防部免去馮治安七十七軍軍長的兼職,副軍長何基灃升七十七軍軍長,仍兼一七九師師長。何推薦過家芳升一七九師副師長,仍兼五三七團團長。
1945年夏,馮治安要去重慶述職,從南漳沐浴村出發,沿途視察了南漳、遠安、當陽各地的部隊。到了巴東,辦事處主任報告,日軍以優勢兵力猛攻五十九軍及七十七軍全線陣地,日軍配有飛機坦克及炮兵,兩軍官兵已浴血激戰一晝夜。馮乃從巴東經興山回部隊,沿途接到軍事失利消息。五十九軍一名團長在激戰中犧牲,兩軍營、連、排長犧牲很多,士兵傷亡更多。日軍已佔領南漳縣城及總部所在地沐浴。日軍所到之處,實行燒光、殺光、搶光,橫屍遍野,遍地瓦礫。南漳沐浴及日軍所佔其他各城鎮鄉村,全被夷為平地。天氣炎熱,到處是腐屍;馮治安下令兩軍全線出擊,一定要奪回失地。馮兼程回防,在保康縣境沮水右岸馬良坪以東山村,遇到總部各處室及馮的家屬。兩軍經過猛烈反擊,已經奪回原陣地,到處在清掃戰場。南漳一帶的房屋已全被日軍燒毀,總部即分布駐扎在馬良坪鎮以西沮水右岸各山村。馮和家屬住一個大戶內院,前邊客廳兩端各一間屋。馮治安此時兼任第六戰區副司令長官和國民黨中央監察委員。從1939年至1945年日本投降。他率第三十三集團軍一直堅持防守著鄂西、江北地區。 1945年8月15日,日本正式宣布投降的當日,蔣介石令馮治安部清剿花園與安陸之間的新四軍游擊隊。馮密示七十七軍何基灃軍長避免作戰,保存實力,搞好友軍關系。何基灃命令過家芳師長率領一三二師游而不擊,打空槍,放空炮,寫假戰報,向上交差。馮治安率領總部從馬良坪東進,人們所熟悉的南漳城已是遍地瓦礫,在漢水東岸宜城縣的方家集,弔祭了張自忠將軍及為國捐軀的將士。在隋縣城西,馮視察了日軍棄守的隋縣外圍野戰地堡群,隨後進入隋縣城內。時該部正在接收日軍的城門崗哨。隋縣城內除馮住的原日軍旅團部房屋較完整,其餘地方是野草叢密的荒涼瓦礫堆。
不久,馮與家屬到平漢線花園站上車,到漢口四明銀行三十三集團軍辦事處住下。辦事處長是少將高級參謀尹心田,擔任過馮玉祥將軍抗日同盟軍團長。然後馮從漢口乘客機去重慶。途中,客機遇上大風,從銅梁轉來重慶,晚上才到大廈飯店。次日馮治安移住羅田灣美國空軍招待所。馮從重慶回河南後,即去信陽視察部隊,向軍長、師長指示,一定要避免和八路軍、新四軍接觸,要保存實力,還要應付好老頭子(指蔣介石)。此後,何基灃、張克俠、吳化文、孫良誠、張嵐峰、郝鵬舉、劉汝明、曹福林等人,互相串連,准備組成以馮治安為首的反對內戰的反戰大同盟。他們多數人都說,只要馮仰之干,我們都跟著干。後來因意見不一致,馮不表態,事情落空。在重慶時,蔣介石當面告訴馮治安到徐州接受日本投降。可是,當馮到了徐州時,陳大慶早已在徐州受降完畢,劫收凈光。陳大慶不但搶劫抗戰勝利果實,搶光所有日偽物資,而且,凡為敵偽做過事的家屬財產,也成為劫收范圍,民怨沸騰,人心不安。馮對戰犯以外的、民憤不大的日本人,盡遣返回國。第三十三集團軍開到徐州接受日本投降落空,面臨的只是內戰第一線。馮治安憤怒地大罵騙他到徐州來送死,全軍官兵感到置於內戰前線是蔣介石消滅雜牌軍隊的陰謀詭計。為了全軍之計,馮採取消極避戰的態度,在徐州略事布置,就帶著家屬到上海常熟路(善鍾路)善鍾里私邸過春節。隨從人員住底層,馮和沈麗英(沈隨之)、家庭教師雷淑華及4個孩子住二樓,老友過之瀚全家住三樓。筆者和一排手槍兵,住在善鍾里里邊。
春節過後,馮返徐州,專車經過蚌埠時,副總司令李文田帶著樂隊及許多人在車站上歡迎。專車到徐州,馮選定長期的住址,在徐州公園對門老商會南鄰的一座小樓里,由一排手槍隊警衛。此時,馮的三十三集團軍改稱第三綏靖區,馮為司令官,副司令官有地下共產黨員張克俠及李文田,參謀長陳繼淹,下轄仍是五十九軍和七十七軍。司令部先設於賈汪老礦。馮住於煤礦醫院內,不久移住新礦內。新礦及老礦都有石圍牆,牆上有晝夜通電的電網。馮與軍長何基灃、劉振三議定,對於剿共的命令,採取避戰、觀戰、遲進、應付,當面交代的辦法,公文、電報只作應付的參考,不要打真仗。他把上海常熟路善鍾里那樓房讓給原配夫人解氏及其子女居住,另在愚園路買了樓房,經常和從配夫人沈隨之母子住愚園路,很少去徐州或賈汪。
1947年夏季,馮治安在蔣介石的壓力下,放棄了避戰方針,下令翟紫封師長,率領三十八師開往費縣前線,鑽進解放軍布置的大口袋。解放軍包圍了城內三十八師主力,消滅了城外三十八師余部,在費縣以南布下了打援的部隊,然後全力攻費縣。五十九軍對於馮把三十八師派去送死是抱怨的。為此,當翟紫封呼救時,馮即派吉星文率三十七師馳援費縣。三十七師遇到解放軍埋伏,副師長張席卿及劉建勛團長陣亡,三十七師幾乎全軍覆滅。費縣城解放後,三十八師師長翟紫封被俘,後被國民黨的轟炸機炸死,三十七師師長吉星文年青力壯,赤足隻身逃回賈汪。三十七師副師長楊干三被俘後冒充伙夫,也逃了回來,升了師長。馮遭此嚴重損失,精神上受到重大打擊,在全軍追悼會上只是痛哭流涕,以發泄難言之苦。
自三十八師覆滅後,馮將司令部從賈汪新礦遷進徐州都天廟,在賈汪設指揮所,令何基灃副司令官負責賈汪指揮所工作,全權指揮五十九軍及七十七軍。不久,在蒼山以西向城一帶,解放軍包圍了快速縱隊第二十六師馬勵武部。馮電告何:剿總命令我們增援二十六師,請按咱預定的決議妥善行動。何說:我明白。何趕往一三二師,悄悄對過師長說:你務必接受三十七師的教訓,要機動靈活,把完成任務的戰報要寫好上報。過率一三二師每天以行軍30華里的速度前進;到半路二十六師已全部被殲。馮見二十六師配備最現代化的坦克部隊也被殲滅,就將一三二師調任徐州城防,並推薦副司令官張克俠擔任徐州城防司令。筆者曾隨馮巡視徐州周圍城防,並未見有什麼防禦工事。張克俠叫參謀處把徐州城防工事及兵力部署、重要地形、地物,繪制詳圖,派人送往解放區,也送給馮和剿總各一份。馮讓何自己買了個好收音機,馮也到何家聽共產黨的廣播。自從二十六師被殲滅後,馮完全聽從何的避戰原則,而且補充了兵員及裝備。馮早就知道張克俠是共產黨員、並和共產黨不斷來往,馮不聲不響地誠意掩護。他知道部下有一些共產黨員,但他從不過問。
1948年10月底,馮接連召集團長以上幹部會,不外是穩定軍心,要聽從指揮。張克俠到馮處密談,何基灃在電話上和馮交談,要馮到賈汪去,都是為了爭取馮一同起義。1948年10月蔣介石令第三綏靖區家屬全部遷江南作人質。馮的家屬也去了上海。凡沒有參加起義人員,都盲從了命令,只有決定起義的人有明確的認識。11月7日晚,張克俠上樓與馮密談,這時何從賈汪來電話和張說,要張去賈汪。11月8日,何基灃、張克俠、孟紹濂、過家芳等已領導第三綏靖區部隊在賈汪起義。並己把台兒庄至韓庄的百里運河防線讓解放軍通過,截斷了黃伯韜兵團的退路。當時他們對於馮治安則嚴守秘密。
11月9日天剛亮,馮就叫呂凱帶上行李,回到馮的住所,誰也沒送行,誰也未阻擋。9日晚上,馮到了徐州東南的飛機場。杜聿明剛下飛機和眾多的將領一一握手,他是來接替劉峙剿總司令的。無人理睬馮。隨後馮登上客機,飛往南京,住秦德純處。次日馮治安先去何應欽家,後又到總統府參軍長孫連仲家,還去了俞濟時、宋子文家。10日晚上,馮治安由秦德純陪同晉見蔣介石,幾十分鍾後馮和秦一同出來。馮似乎流過淚,但心情好像不沉重了。1948年底,第三綏靖區既已撤銷,馮回上海愚園路,任京滬杭警備副總司令之職,隨從人員也在這警備司令部軍需處領餉。馮治安仍然日夜擔心追究軍隊起義的責任,茶飯無心,胡須老長,不外出,也無客來訪。有一夜馮宅官兵通宵打麻將。天剛亮,人聲噪雜,說是二樓馮卧室外大沙發上的虎皮褥子被人偷走了,人們指點著說,小偷是從北鄰跨到二樓涼台上進屋偷走的。馮治安一人瞅著大沙發出神,然後一言不發扭頭進了卧室。此事後,馮怕有刺客,叫王德仲副官秘密找房子,未成。不久,馮治安即帶著全家飛往台灣。 任「中樞戰略顧問」等職。
1954年12月16日(59歲誕辰),突發腦溢血逝世。逝世後被追贈為陸軍二級上將。

⑶ 三大戰役國民黨

[]淮海戰役國民黨徐州剿總參戰部隊戰斗序列 總司令:劉峙
副總司令:杜聿明、孫震、劉汝明、馮治安、韓德勤、李延年
參謀長:李樹正
副參謀長:章毓金
前進指揮部(在陳官莊地區被殲)
主任:杜聿明
副主任:孫元良、趙家驤
參謀長:舒適存
副參謀長:文強、劉伯中、吳寶雲
第二兵團(在陳官莊地區被殲)
司令:邱清泉
副司令:舒適存、譚輔烈、王長海、高吉人
參謀長:李漢萍
副參謀長:董熙
下轄:
第五軍(熊笑三)
第45師(郭吉謙、崔賢文)
第46師(黃宗顏、陳輔汗、郭方萍)
第200師(周朗)
第七十軍(高吉人、鄧軍林)
第32師(龔時英)
第96師(鄧軍林、劉志道)
第139師(唐化南)
第七十二軍(余錦源)
第34師(陳漁浦)
第122師(熊順義)
第233師(李芝、徐華)
第七十四軍(邱維達)
第51師(王夢庚)
第57師(馮寄異)
第58師(王奎昌)
第十二軍(舒榮)
第112師(餘一凡)
第238師(徐有成)
第一百一十六軍(譚心)
第287師(李芝)
第288師(陳元良)
獨立旅(新44師)(王屏南、耿文哲)
騎兵旅(陳陶、張榮甲)
備註:
一、黃宗顏原為暫編14師師長,撥歸邱清泉指揮,邱將其與第46師合並,取消暫編師番號,將黃調為第五軍副軍長。
二、第七十軍第96師曾配屬戰車等部隊編為快速縱隊,師長鄧軍林兼任縱隊司令,周志道為副司令。
三、第181師米文和部是劉汝明系統曹福林第五十五軍建制,臨時歸邱清泉指揮,在馬牧集牛王崮附近被殲。
四、濟南戰役開始時,第七十四軍奉命空運濟南增援,9月19日濟南機場被解放軍炮火控制,僅運去第57師7個連,運去部分在濟南戰役中被殲滅。
五、第122師原為第十六兵團第四十一軍建制,第十六兵團單獨突圍被殲滅後,收容殘部編成第122師。
六、第十二軍第238師駐靈璧地區整訓,在解放軍攻佔靈璧時被殲滅。
七、第一百一十六軍是在包圍圈內編成,實際上是一個空番號,余錦源計劃以第七十二、第一百一十六軍編成一個新兵團,第一百一十六軍人員均由第七十二軍抽調,未編好即被殲滅。
第六兵團(增援黃維的部隊)
司令:李延年
參謀長:梁棟新
下轄:
第三十九軍(王伯勛)
第103師(曾元三)
第147師(張家寶)
第五十四軍(闕漢騫)
第8師(周文韜、施有仁)
第198師(張純)
第291師(廖定藩)
第九十六軍(於兆龍)
第141師(甫紹武)
第282師(肖續武、張毓金)
第九十九軍(胡長青)
第92師(艾瑗)
第99師(楊達)
第268師(李慎言)
備註:
一、李延年原為第九綏靖區司令,因戰略需要放棄海州西撤,將所轄第四十四軍撥歸第七兵團,李率司令部人員撤至蚌埠,加上由海上撤回人員改編為第六兵團司令部,指揮第三十九、第五十四、第九十六、第九十九軍四個軍。
二、第三十九軍原屬第十三兵團建制,駐河北昌黎,戰役前未趕到徐州,後調蚌埠歸第六兵團指揮。該軍序列中原有第91師,不在淮海戰場,未列入此表。
三、第九十六軍原在蚌埠駐扎,曾一度受劉汝明第四綏靖區指揮。
四、第九十六軍第41師有寫為212師、第282師有寫為281師,是否番號更改或另有原因待查。
五、第九十六軍原屬第十六兵團,1948年10月底調蚌埠守備,後第十六兵團北上,該軍留滯蚌埠,歸第六兵團指揮。
第七兵團(在碾庄地區被殲)
司令:黃百韜
副司令:黃國梁、唐雲山
參謀長:魏翱
下轄:
第二十五軍(陳士章)
第40師(曾正我)
第108師(李世鏡)
第148師(劉清衵)
第四十四軍(王澤浚)
第150師(趙壁光),該師投誠
第162師(李穠)
第六十三軍(林湛、陳章)
第152師(雷秀民)
第186師(張澤琛)
第六十四軍(劉鎮湘)
第156師(劉鎮湘)
第159師(劉紹武、鍾世謙)
第一百軍(周志道)
第19師(趙堯)
第44師(劉鶴聲)
第63師(盛超)
備註:
一、第二十五軍第148師在宿縣被殲。
二、第一百軍第19師在濟南戰役中被殲。
三、第四十四軍第162師486團在揚州未歸建。
第八兵團
司令:劉汝明
副司令:田鎮南、曹福林、米文和、劉汝珍
參謀長:朱秀德、楊然
副參謀長:楊然、李誠一
下轄:
第五十五軍(曹福林)
第29師(榮光興)
第74師(李益智)
第181師(米文和、劉興遠),在馬牧集被殲
第六十八軍(劉汝珍)
第81師(葛開祥)
第119師(劉廣信、張勛亭、劉鐵鈞)
第143師(崔貢琛、閻尚元、王保謙、李金玉)
備註:
該兵團前身是第四綏靖區。
第十二兵團(在雙堆集地區被殲)
司令:黃維
副司令:胡漣、吳紹周
參謀長:肖銳
副參謀長:韋鎮福、劉文修
下轄:
第十軍(覃道善)
第18師(尹俊)
第75師(王靖之)
第114師(夏建勛)
第十四軍(熊綬春)
第10師(潘琦)
第83師(張用斌)
第85師
第十八軍(楊伯濤)
第11師(王元直)
第49師(何竹本)
第118師(尹鍾岳)
第八十五軍(吳紹周)
第23師(黃子華),該師投誠
第110師(廖運周),該師起義
第216師(谷允懷)
備註:
一、第十二兵團歸國防部指揮,未明令歸徐州剿總指揮。
二、第118師曾配屬戰車等部隊編成快速縱隊,師長兼任快速縱隊司令。
三、1946年整編時,整編11師把原11師33團撥給118旅,後來重新調整故118師有33團番號,而11師有352團番號。
第十三兵團(在陳官莊地區被殲)
司令:李彌
副司令:趙季平、陳冰、李九思
參謀長:吳家鈺
副參謀長:周羽皋
下轄:
第八軍(李彌、周開成)
第42師(石建中、伍子敬)
第170師(楊緒釗)
第237師(孫進賢)
第九軍(黃淑)
第3師(周藩)
第166師(肖超吾)
第253師(王青雲)
第六十四軍(李藎宣,原第九軍副軍長)
第156師(吳家鈺)
第159師(黃志聖)
第一百一十五軍(司元愷)
第39師(韓肇璉)
第180師(陳芳芝)
備註:
一、李兵團原轄第八、第九、第三十九三個軍,淮海戰役前第三十九軍在葫蘆島,後調蚌埠歸第六兵團。戰役後期又將第六十四、第一百一十五軍編入序列,這兩個軍都是倉促成立的,其中第六十四軍是空番號,沒有什麼戰鬥力。
二、第六十四軍原系第七兵團建制,在碾庄被殲。表中所列是在包圍圈中成立的,兵員僅有王洪九部改編的獨立旅和收容的散兵約4000人,所謂師長均未到職。
三、第39師司元愷部原由安陽空運徐州增援,後擴編成第一百一十五軍,第180師原系第三綏靖區第五十九軍建制,該軍在賈汪起義,未參加官兵收容約3000人編成第180師。
第十六兵團(在陳官莊地區被殲)
司令:孫元良
副司令:曾蘇元
參謀長:張益熙
副參謀長:高健、熊順義
下轄:
第四十一軍(胡臨聰)
第122師(張宣武)
第124師(嚴翊)
第四十七軍(汪匣鋒)
第125師(陳玲)
第127師(李家英、張廣漢)
備註:
第125師曾配屬戰車等部隊組成快速縱隊,由該師師長兼任縱隊司令,副司令為戰車二團團長吳文芝。
第三綏靖區(該部在張克俠、何基灃帶領下大部分起義)
司令:馮治安
副司令:張克俠、何基灃、李文田
參謀長:陳繼淹
部隊:第五十九軍(劉振三)
第38師(楊干三)
第180師(崔振倫)
第七十七軍(王長海)
第37師(李寶善)
第132師(過家芳)
總部直轄:第二十軍(楊幹才)
第133師(景嘉模)
第134師(李介立)
第一百零七軍(孫良誠),該部在江蘇睢寧投誠
第260師(王清瀚)
暫編25師(孫玉田)
備註:
第二十軍於淮海戰役後期由華中調津浦鐵路南端。東北剿匪總司令衛立煌(國民黨二級上將)
第一兵團(駐長春):司令鄭洞國新編第7軍李鴻(3個師)第60軍曾澤生(3個師,後起義)
第八兵團(駐沈陽):司令周福成第53軍周福成(3個師)
第九兵團(駐沈陽):司令廖耀湘新編第3軍龍天武(3個師)新編第6軍李濤(2個師) (國民黨5大主力之一)
新編第1軍:潘裕昆(3個師)(國民黨5大主力之一)
第49軍:鄭庭笈(2個師)
第52軍:劉玉章(2個師)
第71軍:向鳳武(2個師)
第207師
騎兵1~3旅
東北剿匪副總司令兼錦州指揮所主任范漢傑
</B>第六兵團:司令盧浚泉第93軍 盛家興(3個師)第184師
新編第5軍:劉雲瀚(3個師)
新編第8軍:沈向奎(3個師)
第54軍:闕漢鶱(3個師)平津戰役國民革命軍(1948、11、29-1949、1、31)作戰序列
國民黨華北剿總
總司令:傅作義
副總司令:上官雲相 、馮欽哉、吳奇偉、宋肯堂、鄧寶珊、劉多荃、李文、郭宗汾
參謀長:李世傑
副參謀長:鄭長海、梁達哉、康壯秋
一:張家口防區
第11兵團:
司令:孫蘭峰
副司令:朱矩林
參謀長:賈璜
105軍 軍長:袁慶榮 副軍長:楊維垣 參謀長:成於念
轄:210師-李思溫
251師-韓天春
259師-郭濟堂
整編騎兵第5旅-衛景林
整編騎兵第11旅-胡逢泰
整編騎兵第12旅-鄂友三
二:北平防區
第4兵團:
司令:李文
副司令:周體仁
16軍 軍長:袁朴 副軍長:馮龍
轄:22師--黃劍夫
94師-周士嬴
109師-嚴映皋
94軍 軍長:鄭庭鋒 副軍長:朱敬民
轄:5師-楊培德
43師-王治熙
121師-韓悌
305師-姚葛民
第9兵團:
司令:石覺
副司令:蔡劍銘、駱振韶
3軍 軍長:駱振韶(兼) 副軍長:胡冠天
轄:4師-鄭邦傑
89師-胡冠天(兼)
155師-楊齊
297師-歐孝全
299師-巫劍鋒
31軍 軍長:廖慷
205師----鄧文禧
35軍 軍長:郭景雲 副軍長:王雷震、朱大純
轄:101師-馮梓
262師-朱大純(兼)
267師-溫漢民
101軍
軍長:李士林 副軍長:張輯成、劉本厚
轄:271師-欒樂山
272師-劉化南
273師-鄭海樓、
104軍 軍長:安春山副軍長:王憲章
轄:250師-王建業
258師-張惠源
269師-慕新亞
309師-趙樹橋
310師-張副元
311師-孫英華
新編騎兵第4師-劉春方
三:天津、塘沽防區
第17兵團
司令:侯鏡如
副司令:劉春嶺、林偉儔
參謀長:李荻秋
62軍軍長:林偉儔(兼)
轄:67師-李學正
151師-陳植
157師-何寶松
317師-?
92軍軍長:黃翔
轄:21師-張伯權
56師-周中砥
142師-王鳳歧
318師-劉元伯
87軍軍長:段沄
轄:220師-路靜澄
221師-王永樹
222師-周雨震
交警5師-楊遇春
獨立95師-朱致一 (趙子龍師)
86軍軍長:劉雲翰副軍長:范玉生
轄:26師-張越群
284師-羅先文
293師-陳贗華
天津警備司令部
司令:陳長捷
副司令:秋宗鼎
轄:184師-楊朝綸
326師-紫玉峰
333師-宋海潮 王殿臣(代)
張家口地區部隊序列
駐張家口部隊
第十一兵團:司令官孫蘭峰,副司令官朱矩林
轄:暫編第四軍,軍長袁慶榮,副軍長楊維垣,參謀長成光耀
第二一○師,師長李思溫
暫編第十一師,師長張副元
騎兵第五旅,旅長衛景林,副旅長王孝模
騎兵第十一旅,旅長胡逢泰,副旅長郁復義
在三大戰役中,遼沈戰役;國民黨軍為55萬人,解放軍為70萬人。淮海戰役;國民黨軍為80萬人,解放軍為60萬人。平津戰役國民黨軍為60餘萬人,解放軍為100餘萬人(加上後來入關得東北野戰軍)。國民黨之所後失敗由剛開始得優勢轉為劣施得原因主要可以為這兩打類;一個是戰略戰術上的失誤軍事方面得。一個就是自身政治得腐敗,國民黨內部離心離德,各懷異心。而且已經失去了全國人民得民心。這一點從淮海戰役中就可以看出,在戰役期間,江蘇、山東、安徽、河南等地的人民用極大的物力、人力支援了戰爭。這四省共出動民工543萬人,其中隨軍常備民工22萬人,二線民工130萬人,後方臨時民工391萬人;擔架20.6萬副,大小車輛88萬輛,挑子30.5萬副,牲畜76.7萬頭,船隻8539艘;籌集糧食9.6億斤,運送到前線的糧食4.34億斤。
民工的支前是戰役中最動人心弦的一幕。到了戰役的第三階段,參戰兵力與支前民工的比例高達1:9。這種空前浩大的人力動員,解放區表現出異乎尋常的承受能力,如民工支前負擔最重的魯中南區,以第六分區的統計為例,該區共出動49萬民工(常備民工17萬,臨時民工32萬,許多臨時勤務尚未計算在內)占其總人口300萬的16%以上。按慣例,人民負擔戰爭的人力一般不能超過總人口的12%,即八個人中抽一個民工,除去老弱婦孺,幾乎是動員了全部的青壯年男性,而此次動員的民工高達總人口的16%,可以說超出了最高的負擔界限。而永城、夏邑、宿縣幾乎是全民動員。人民提出的口號是「傾家盪產,支援前線,忍受一切艱難,克服一切困苦,爭取戰役的勝利。」從這個數字上你就可以看出國民黨得失敗不單單事軍事上得,而事國民黨當時已經大失人心。焉有不敗之理。。。。

⑷ 第二十九路軍的詳細情況

1932年8月,在張學良的大力推薦下,國民黨中央政治會議任命宋哲元為察哈爾版省主席。察哈爾雖然地狹人權稀,但畢竟是個落腳之地。二十九軍在張家口擴編為3個師,序列如下:
軍 長 宋哲元
副軍長 秦德純
參謀長 張維藩
總參議 蕭振贏
第三十七師 師長 馮治安
第一O九旅 旅長 趙登禹
第一一O旅 旅長 王治邦
第三十八師 師長 張自忠
第一一二旅 旅長 黃維綱
第一一三旅 旅長 佟澤光
暫編第二師 師長 劉汝明
第一旅 旅長 李金田
總參議蕭振贏其實是蔣介石安插的親信,他在二十九軍將領中間的挑撥離間導致了二十九軍日後的分化瓦解。

⑸ 盧溝橋抗日的二十九軍編制有多少人

其編成三個軍,番號分別是五十九、六十八、七十七,具體人數編制不詳。

國民革命軍第二十九軍原來是馮玉祥的西北軍。1930年中原大戰,馮玉祥戰敗,西北軍的一些零散部隊退到了山西,經張學良整編,組成了第二十九軍。

二十九軍自盧溝橋戰役後,這支隊伍被當局整編成了第一集團軍。盡管當時宋哲元依舊是這支隊伍的總司令員,但是由於他身體不適無法全心全力管理,導致後來隊伍出現了離心離德的事情。

加上蔣介石暗中使用計謀,最後這支隊伍就被瓦解了。曾經那支同仇敵愾邊、萬眾一心共同守衛北平城的第二十九軍,作為一個整體消失在歷史上。

(5)劉汝明與馮治安擴展閱讀:

二十九軍喜峰口大捷:

1933年3月4日,日軍攻陷承德後,長城各口告急,第二十九軍宋哲元部奉命接防喜峰口。3月8日,第二十九軍軍長宋哲元下令:已推進至長城線的馮治安第37 師派部隊接防喜峰口之陣地。

3月9日,第二十九軍先頭部隊剛到喜峰口,日軍混成第14旅團一部已至此。第二十九軍一個團立即投入戰斗,才暫時穩定戰局。

3月10日,第二十九軍主力先後到達灤陽城,此時防守喜峰口的中國守軍萬福麟部第五十三軍正在與日軍混成第14旅團交戰,日軍傍晚佔領了長城線北側山頭及喜峰口之董家口一帶。

適時趕來接防的第二十九軍第37師立即投入戰斗,第109旅旅長趙登禹當夜也以兩個營夜襲日軍。此時,萬福麟部第五十三軍正在日軍混成第14旅團主力壓迫下後撤,第二十九軍立即接防喜峰口,並阻擊進犯的日軍。

日軍向喜峰口全線進攻。在飛機大炮掩護下,一度佔領西側高地。

經趙登禹、佟澤光、王治邦三旅長率隊組織反攻,白刃肉搏數次,終於將敵人擊退,再度佔領山頭。鑒於連日激戰情形,宋哲元親下手諭傳示各師,勉勵前方作戰將士。

3月12日拂曉,旅長趙登禹、佟澤光、王治邦率部分別抵達北山土、三家子日軍騎兵陣地和蔡家峪、白檯子炮兵陣地。官兵們趁日軍熟睡之機,手持大刀猛砍、猛殺,並炸毀、燒盡日軍陣地的火炮、輜重和糧秣。

駐老婆山日軍聞訊後,立即趕來救援。於是,雙方在黑夜中混戰,在中國守軍的合擊下,終於將日軍擊退。此戰,斃傷日軍六七百人,破壞野炮18門,日軍受此打擊後,暫時停止對喜峰口附近的攻擊。

喜峰口一帶的戰事,從3月9日開始,經過幾晝夜激戰,以第二十九軍取得喜峰口兩側陣地的勝利而告一段落。

有人曾這樣評價說:「喜峰口戰役中,大刀隊的威名,幾乎把現代化的精良火器都掩蓋了。」「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這一慷慨激昂的歌聲從此唱遍了全中國。

⑹ 綏靖區司令有哪些

第一綏靖區司令官:周磊
副司令官:顧錫九、李天霞

第二綏靖區司令官:王耀武
副司令官:牟中衍

第三綏靖區司令官:馮治安
副司令官:李文田、何基灃、張克俠

第四綏靖區司令官:劉汝明
副司令官:曹福林、米文和、田鎮南

第五綏靖區司令官:張軫
副司令官:趙子立、朱其平

第九綏靖區司令官:李延年
副司令官:湯位東

第十一綏靖區司令官:劉安琪
副司令官:施中誠

第十二綏靖區司令官:陳鼎勛

第十三綏靖區司令官:王凌雲
副司令官:萬式炯

第十六綏靖區司令官:霍珂章
副司令官:劉雨卿、李奇中、丁德隆

另有太原綏靖公署
主任:閻錫山
副主任:楊愛源、孫楚
參謀長:趙世玲

除太原綏靖公署外
其他綏靖區都分別隸屬於
東北「剿匪」
總司令:衛立煌
副總司令:鄭洞國、范漢傑、孫渡、馬佔山、萬福麟、梁華盛、陳鐵、張作相
參謀長:趙家驤

華北「剿匪」
總司令:傅作義
副總司令:陳繼承、劉多荃、宋肯堂、上官雲湘、鄧寶珊、吳奇偉、馮欽哉、郭縱汾
參謀長:李世傑

徐州「剿匪」
總司令:劉峙
副總司令:杜聿明、李延年、馮治安、劉汝明、韓德勤、孫震
參謀長:李樹正

華中「剿匪」
總司令:白崇禧
副總司令:張軫、宋希濂、夏威、潘文華、徐祖貽、李品仙
參謀長:李品仙

⑺ 為何民國軍閥愛爭奪番號不要不行嗎

答案是顯而易見的,不要番號只能坐等滅亡,當然要搶奪番號了。我們都知道軍隊里的裝備的更新和士兵的撫恤是需要消耗巨大財力的,而當時的政府對於軍費負擔都是相當清楚的,所以國民政府為緩解財政壓力實行部隊番號制,只為有番號的部隊發放軍餉、配置裝備、為士兵發放體恤。以上種種足以說明番號的重要性,打個不恰當的比喻,當時的軍閥沒有番號就跟現在恐怖組織一樣,任何一個當權政府都不會允許他的存在,你說民國軍閥不要番號行嗎?

據說大軍閥閻錫山對番號可謂是“情有獨鍾”,在抗戰勝利後,民國軍政推出番號制來控制各個軍閥軍備力量,更有政府財政壓力要求縮減軍備,但是閻錫山在沒有額外番號情況下,拿出山西省政府自己的財政養地方軍,更是以抵禦紅軍,一口氣成立了十二個團,並給予正規軍的人員、編制和軍備。

而在沒有番號的情況下,閻錫山為擴充軍隊更是“自建”番號,繼續成立了上十個團級單位,明目之妙、番號之多,真叫人看的是眼花繚亂呀!

⑻ 張自忠有哪些抗日戰爭方面的榮譽

1933年3月4日承德失陷後,二十九軍奉命赴喜峰口阻敵,冷口防務交商震部接替。3月7日,張自忠與馮治安抵達遵化三屯營與日軍激戰七日,日軍無法獲勝,轉而將主攻方向轉到羅文峪方面。張自忠、馮治安將三十七師劉景山二一九團和三十八師祁光遠二二八團調往羅文峪方面,歸劉汝明師長指揮。戰斗結果,日軍再遭敗績,狼狽撤退。這是抗日戰爭前期中國軍隊少有的勝利之一。但由於蔣介石此時的主要注意力仍放在「圍剿」共產黨和紅軍上,長城防線兵力薄弱,日軍從冷口突破商震部防線,攻入長城以內,繼而佔領遷安,二十九軍陷於腹背受敵、孤立無援的境地,被迫放棄喜峰口、羅文峪陣地,向西南方向退卻。國民政府加緊向日軍謀求停戰,最終被迫同日方簽訂了屈辱的《塘沽協定》。
1937年2月國共議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7月7日,七七盧溝橋事變爆發。事變發生時,張自忠在北平卧床治病,高級官員中惟有北平市長秦德純主持工作。10日夜裡,日軍駐北平特務機關長松井太久郎與日本駐平陸軍助理武官今井武夫會見張自忠,無功而返。蔣介石議和,平津輿論界一度認為張自忠為「漢奸」。8月6日,張自忠偕副官廖保貞、周寶衡躲進了東交民巷德國醫院;同時通過《北平晨報》等媒體發表聲明,宣布辭去所有代理職務。8日,北平淪陷。9月3日,張自忠逃離北平。
1938年張自忠將軍所部第77軍179師師長何基灃駐防洋坪時,對蔣介石消極抗戰極為不滿,導致其手下多名將領被陷害致死。
1940年5月,日軍為了控制長江交通、切斷通往重慶運輸線,集結30萬大軍發動棗宜會戰。1日,張自忠親筆昭告各部隊、各將領出戰。7日拂曉,張自忠東渡襄河,率部北進。14日,雙方發生遭遇戰。15日,張自忠率領的1500餘人被近6000名日寇包圍在南瓜店以北的溝沿里村。激戰到16日佛曉,張自忠部被迫退入南瓜店十里長山。日軍在飛機大炮的掩護下,一晝夜發動9次沖鋒。張自忠所部傷亡人員急劇上升。5月16日張自忠自晨至午,一直疾呼督戰,午時他左臂中彈仍堅持指揮作戰。到下午2時,張自忠手下只剩下數百官兵,他將自己的衛隊悉數調去前方增援,身邊只剩下高級參謀張敬和副官馬孝堂等8人。5月16日下午4時,張自忠所部全軍覆沒,張自忠戰死

⑼ 淮海戰役主要人物

人民解放軍序列
(兩大野戰軍,23個縱隊,63-66萬人)
總前委:鄧小平、劉伯承、陳毅、粟裕、譚震林
華東野戰軍(十六個縱隊加四個旅,40多萬人)司令員兼政治委員陳毅(豫東戰役後一直在中原野戰軍司令部任副司令員)代司令員兼代政委粟裕 副政委譚震林 參謀長陳士渠 政治部主任唐亮 副參謀長張震 政治部副主任鍾期光 後勤部長劉瑞龍
第一縱隊司令員兼政委葉飛(第一、第二、第三師)
第三縱隊代司令員孫繼先、政委丁秋生(第八、第九師)
第四縱隊司令員陶勇、政委郭化若(第十、第十一、第十二師)
第六縱隊司令員王必成、政委江渭清(第十六、第十七、第十八師)
第八縱隊司令員張仁初、政委王一平(第二十二、第二十三師、二十四師)
第十縱隊司令員宋時輪、政委劉培善(第二十八、第二十九師)
特種兵縱隊司令員陳銳霆(炮一、炮二、炮三團、工兵團、騎兵團、坦克大隊)
兩廣縱隊司令員曾生、政委雷經天
第35軍軍長吳化文政委何克希(第103、104、105師)
魯中南軍區司令員傅秋濤 蘇北軍區司令員管文蔚、政委陳丕顯
冀魯豫軍區司令員趙建民、政委潘復生(獨一、獨三旅)
江淮軍區司令員陳慶先、政委曹荻秋(第三十四、獨立旅)
山東兵團司令員許世友(未參戰) 政委譚震林(兼) 副司令員王建安 參謀長李迎希 政治部主任謝有法
第七縱隊司令員成鈞、政委趙啟民(第十九、第二十、第二十一師)
第九縱隊司令員聶鳳治、政委劉浩天(第二十五、第二十六、二十七師)
第十三縱隊司令員周志堅、政委廖海光(第三十七、第三十八、第三十九師)
魯中南縱隊司令員錢鈞、政委張雄(未參戰)(第四十六、第四十七師)
渤海縱隊司令員袁也烈(新一、新十一師)
蘇北兵團司令員韋國清 政委陳丕顯 副政委吉洛(姬鵬飛) 參謀長覃健
第二縱隊司令員滕海清、政委康志強(第四、第五、第六師)
第十一縱隊司令員胡炳雲、政委張藩(第三十一、第三十二、第三十三旅)
第十二縱隊司令員謝振華、政委李干輝(第三十五、第三十六旅)
中原野戰軍(七個縱隊加三個旅,近20萬人)
司令員劉伯承政委鄧小平、 副司令員陳毅、 李先念副政委張際春 參謀長李達
第一縱隊司令員楊勇、政委蔣振華(第一、第二、第二十旅)
第二縱隊司令員陳再道、政委王維綱(第四、第六旅)
第三縱隊司令員陳錫聯、政委彭濤(第七、第八、第九旅)
第四縱隊司令員陳賡、政委謝富治(第十、第十一、第十三、第二十二旅)
第六縱隊司令員王近山、政委杜義德(第十六、第十七、第十八旅)
第九縱隊司令員秦基偉、政委李成芳(第二十六、第二十七旅)
第十一縱隊司令員王秉璋、政委張霖芝(第三十一、第三十二、第三十三旅)
豫皖蘇軍區司令員張國華(獨立旅)
豫西軍區司令員 曾希聖、政委張璽(獨立旅)
陝南軍區司令員 劉金軒、政委汪峰(獨立旅)
國民黨軍序列
主要將領
總司令:劉峙
副總司令:杜聿明、孫震、劉汝明、馮治安、韓德勤、李延年
參謀長:李樹正副參謀長:章毓金
前進指揮部(在陳官莊地區被殲)主任:杜聿明 副主任:孫元良、趙家驤
參謀長:舒適存 副參謀長:文強、劉伯中、吳寶雲
第二兵團(在陳官莊地區被殲)司令:邱清泉 副司令:舒適存、譚輔烈、王長海、高吉人
參謀長:李漢萍 副參謀長:董熙
下轄:
第五軍(熊笑三)
第45師(郭吉謙、崔賢文) 第46師(黃宗顏、陳輔汗、郭方萍)第200師(周朗)
第七十軍(高吉人、鄧軍林)
第32師(龔時英)第96師(鄧軍林、劉志道)第139師(唐化南)
第七十二軍(余錦源)
第34師(陳漁浦) 第122師(熊順義) 第233師(李芝、徐華)
第七十四軍(邱維達) 第51師(王夢庚) 第57師(馮寄異) 第58師(王奎昌)
第十二軍(舒榮)第112師(餘一凡 第238師(徐有成)
第一百一十六軍(譚心)第287師(李芝)第288師(陳元良)
獨立旅(新44師)(王屏南、耿文哲)
騎兵旅(陳陶、張榮甲)

⑽ 七七事變中宋哲元痛哭的是誰

七七事變中宋哲元痛哭的是:一三二師師長趙登禹、二十九軍佟麟閣副軍長回。
1937年7月7日夜,答日軍在北平西南盧溝橋附近演習時,借口一名士兵「失蹤」,要求進入宛平縣城搜查,遭到中國守軍第29軍嚴辭拒絕。日軍遂向中國守軍開槍射擊,又炮轟宛平城。第29軍奮起抗戰。這就是震驚中外的七七事變,又稱盧溝橋事變 。
七七事變是日本帝國主義全面侵華戰爭的開始,也是中華民族進行全面抗戰的起點。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