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量管理的職責
① 質量管理部門工作職責
從事技術質量和服務質量等的研究、管理、監督、檢查、檢驗、分版析、鑒定等。
(1)進行產權品質量、質量管理體系及系統可靠性設計、研究和控制;
(2)組織實施質量監督檢查;
(3)進行質量的檢查、檢驗、分析、鑒定、咨詢;
(4)進行產品認證、生產許可證、體系認證、審核員和評審員注冊、質量檢驗機構和實驗室考核等合格評定管理;
(5)調節質量糾紛,組織對重大質量事故調查分析。
(1)質量管理的職責擴展閱讀
質量管理部門的全面管理
第一、全面的質量,包括產品質量、服務質量、成本質量;
第二、全過程的質量,指質量貫穿於生產的全過程,用工作質量來保證產品質量;
第三、全員參與的質量,對員工進行質量教育,強調全員把關,組成質量管理小組;
第四、全企業的質量,目的是建立企業質量保證體系。
全面質量管理常用七種工具,就是在開展全面質量管理活動中,用於收集和分析質量數據,分析和確定質量問題,控制和改進質量水平的常用七種方法。
② 在質量管理學中,質量的職能是什麼
質量本身是名詞,一組固有特性滿足要求的程度。
所謂職能,一般針對部門或者內崗位,容 質量部門的職能就比較好理解和回答。
質量部門一般有質量管理部門,質量檢驗部門,或者兩者結合在一起。
質量管理部門一般職能:質量策劃,如體系、組織、方針、目標、計劃等;質量體系運行的監督,如內審、管理評審;質量信息統計分析,質量事故的處理(可包含不合格品處理);改進(糾正與預防措施),質量獎懲等;
質量檢驗部門的職能:產品質量檢驗為主。質量信息收集統計分析,改進,不合格品處理等。
③ 什麼是質量管理
質量管理指的是確定質量方針、目標和職責,並通過質量體系中的質量策劃、控制、保證和改進來使其實現的全部活動,EMBA、MBA等主流商管教育均對質量管理及其實施方法有所介紹。
20世紀前,產品質量主要依靠操作者本人的技藝水平和經驗來保證,屬於「操作者的質量管理」。20世紀初,以F.W.泰勒為代表的科學管理理論的產生,促使產品的質量檢驗從加工製造中分離出來,質量管理的職能由操作者轉移給工長,是「工長的質量管理」。
隨著企業生產規模的擴大和產品復雜程度的提高,產品有了技術標准(技術條件),公差制度(見公差制)也日趨完善,各種檢驗工具和檢驗技術也隨之發展,大多數企業開始設置檢驗部門,有的直屬於廠長領導,這時是「檢驗員的質量管理」。上述幾種做法都屬於事後檢驗的質量管理方式。
(3)質量管理的職責擴展閱讀
管理原則
原則1、以顧客為中心 與所確定的顧客要求保持一致。了解顧客現有的和潛在的需求和期望。測定顧客的滿意度並以此作為行動的准則。
原則2 、領導作用 設立方針和可證實的目標,方針的展開,提供資源,建立以質量為中心的企業環境。明確組織的前景,指明方向,價值共享。
原則3 、全員參與 劃分技能等級,對員工進行培訓和資格評定。明確許可權和職責。
原則4 、過程方法 建立、控制和保持文件化的過程。
原則5、系統管理建立並保持實用有效的文件化的質量體系。
原則6 、持續改進 通過管理評審、內/外部審核以及糾正/預防措施,持續地改進質量體系的有效性。
原則7 、以事實為決策依據 以審核報告、糾正措施、不合格品、顧客投訴以及其他來源的實際數據和信息作為質量管理決策和行動的依據。
原則8 、互利的供方關系 適當地確定供方應滿足的要求並將其文件化。對供方提供的產品和服務的情況進行評審和評價。
④ 質量管理部門工作職責是什麼
以下以實行ISO9001的企業為例:
1)制定質量手冊、程序文件、三級表單,負責發放、更新。
2)配合工程制定SOP和SIP。
3)按照SIP之規定進行IQC、PQC、FQC、OQC之各項檢查工作。
4)制定年度(或季度、月度等)質量目標,量化指標並收集實際執行情況。
5)根據前階段質量目標達成情況,制定下階段質量目標,目標應有提升,以達到持續改進的目的。
5)統計各環節的質量信息,如:進貨合格率、製程一次下線合格率、成品檢合格率、出貨檢查合格率、客戶投訴/退貨比率、不良原因分析等等。
6)根據統計得出的結果開展糾正及預防措施,經驗證有效後更新相應的質量文件,以達到持續改進的目的。
7)配合銷售部門收集顧客滿意度信息,並針對性的提出質量改進措施。
8)負責公司內部實驗室及計量器具的登記、保管、校準、計量等工作。
9)負責產品可靠性測試的計劃制定、實施、出具報告等工作。
10)負責處理顧客品質投訴,協調返工、補貨等工作,確保顧客滿意。
11)負責供應商管理,包括供應商調查、能力審核、績效統計等等。
12)負責第一方審核(內審)、第二方審核(顧客)、第三方審核(認證機構)。
補充:如果是ISO/TS16949企業,品保部在以上基礎上還必須負責:APQP產品質量先期策劃的部分工作,協助制定FMEA潛在失效原因分析、CPK/PPK生產能力指數/過程性能指數的統計分析、SPC統計過程式控制制(描點監測)、MSA測量系統分析(對量具進行以重復性和再現性為主的測試)以及PPAP報告的提交
想了解這方面的東西就去企業咨詢認證網的論壇看看吧,我就經常泡那論壇。挺漲姿勢的
⑤ 質量管理崗位職責
想了解怎麼成為質量管理工程師及質量管理工程師崗位職責和晉升途徑嘛?
現有84個PPT免費贈送。PPT內容包括製造型企業全系列課程(質量類含六西格瑪管理、運營類含精益生產、供應鏈類、研發類含DFSS和QFD)四大類課程。
留下你們的郵箱,免費贈送課程ppt。
⑥ 供應商質量管理主要的職責
供應商方面
①增加對整個供應鏈業務活動的共同責任感和利益的分享;
②增加對未來需求的可預見性和可控能力,長期的合同關系使供應計劃更加穩定;
③成功的客戶有助於供應商的成功;
④高質量的產品增強了供應商的競爭力。
製造商方面
①增加對采購業務的控制能力;
②通過長期的、有信任保證的訂貨合同保證了滿足采購的要求;
③減少和消除了不必要的對進購產品的檢查活動。
(6)質量管理的職責擴展閱讀
建立供應商進入評價體系,首先需要對供應商管理體系、資源管理與采購、產品實現、設計開發、生產運作、測量控制和分析改進等七個方面進行現場評審和綜合分析評分。
對以上各項的滿意程度按照從不具備要求到完全符合要求且結果令人滿意,分為5個分數段(0分~100分區間),根據各分項要素計算平均得分。
如 80分以上為體系合格供應商,50分以下為體系不合格供應商,50分-79分為需討論視具體情況再定的持續考核供應商。合格的供應商進入公司級的AVL維護體系。
⑦ 公司質量管理部門中的質量管理體系人員工作職責
品質管理職責
質量管理員崗位職責:
1.負責制定質量管理工作計劃和總結,協助部門領導開展內審工作。
2.負責協助部門領導組織、實施體系文件學習、培訓工作。
3.負責協助部門領導對質量管理體系文件進行修訂。
4.負責對部門體系運行的有效性實時進行監控。
5.負責對部門質量管理體系運行有關數據的統計、分析與反饋。
6.負責對不合格項的跟蹤驗證工作。
質量檢查員崗位職責:
1. 做好質量檢查工作,認真處理質量缺陷,限期整修。
2. 做好交接檢查工作。
3. 參加季度工程質量檢查,對工程質量提出建設性意見。
4. 執行首件檢查,確保產品加工或製作質量,防止出現批量事故。
5. 參加工程質量評定,提供工程質量檢測數據及觀察項目檢驗結果。
6. 對檢查中確定的質量事故,做到及時上報,提出處理意見。
7. 嚴格執行質量保證法。
1.8
品質管理職責
第1頁
質量管理員崗位職責:
1.負責制定質量管理工作計劃和總結,協助部門領導開展內審工作。
2.負責協助部門領導組織、實施體系文件學習、培訓工作。
3.負責協助部門領導對質量管理體系文件進行修訂。
4.負責對部門體系運行的有效性實時進行監控。
5.負責對部門質量管理體系運行有關數據的統計、分析與反饋。
6.負責對不合格項的跟蹤驗證工作。
質量檢查員崗位職責:
1. 做好質量檢查工作,認真處理質量缺陷,限期整修。
2. 做好交接檢查工作。
3. 參加季度工程質量檢查,對工程質量提出建設性意見。
4. 執行首件檢查,確保產品加工或製作質量,防止出現批量事故。
5. 參加工程質量評定,提供工程質量檢測數據及觀察項目檢驗結果。
6. 對檢查中確定的質量事故,做到及時上報,提出處理意見。
7. 嚴格執行質量保證法。
編制: 審批: 時間:
⑧ 品質管理員的工作職責有哪些主要負責的工作是什麼
品質管理是重點針對品質來進行的管理,其崗位職責是在一定的成本控制前提下,保證提供給到客戶的產品是最好的。
工作內容:
1、配合公司的新產品開發,實施新的質量方案;
2、完善產品質量設計,提高市場的接受程度;
3、發現質量問題及時提出解決辦法,修訂質量標准;
4、負責產品售後質量跟蹤調查, 對反饋質量意見提出解決辦法 。
負責的工作是以下幾項工作:
1、每個崗位的品管員,在各自監管的生產線開工時,要先准備好當天供生產線要生產的標准樣板,要了解當天生產的產品名稱、規格及數量。
2、 要熟悉掌握產品生產中品質控制點和常出現的品質問題。
3、 生產領用的配件或前道工序生產的半成品工件的品質狀況抽檢。
4、 生產過程抽檢:品質管理員必須要每30分鍾10PCS的頻率對生產各工序的品質狀況進行巡迴檢驗確認,並將檢驗結果記錄在報表上。
5、 成品抽檢:對完成生產待入庫的產品,品管員按《抽樣計劃表》規定抽樣檢驗,並將檢驗結果記錄於《製程抽檢記錄表》。
6、庫存品抽檢:對於部分已經入庫的產品,由於存放時間較長,在要出貨前須再次抽檢成品的品質狀況,如有異常必須填寫《品質異常聯絡單》聯絡生產部門對庫存品進行返修。
7、首件檢驗:品管員在下列情況下,要對首5件產品進行全檢並確認,將檢驗結果記錄在報表上,檢驗合格後才能進行生產。
(8)質量管理的職責擴展閱讀
品質管理的新七大手法:
1、樹圖:以「目的—方法」或「結果—原因」層層展開分析,以尋找最恰當的方法和最根本的原因,因其形狀如大樹分枝,因此取名樹圖,目前在企業界被廣泛應用。
2、關連圖:把現象與問題有關系的各種因素串聯起來的圖形。通過連圖可以找出與此問題有關系的一切要圖,從而進一步抓住重點問題並尋求解決對策。
3、親和圖:也叫KJ法,是指把收集到大量的各種數據、資料,按照其之間的親和性(相近性)歸納整理,使問題明朗化,從而有利於問題解決的一種方法。
4、矩陣圖:從問題事項中找出成對的因素群,分別排列成行和列,找出其間行與列的相關性或相關程度大小的一種方法。
5、矢線圖:即網路分析技術,是以工序之間相互聯系的網路圖和較為簡單的計算方法來反映整個工程或任務的全貌,指出對全局有影響的關鍵工序和關鍵路線,從而做出切合實際的統籌安排。
6、PDPC:中文稱之為過程決策程序圖法。指為實現某一目的進行多方案設計,以應對實施過程中產生的各種變化的一種計劃方法。
7、矩陣數據分析法:通過運用主要成分分析等計算方法,准確地整理和分析在矩陣圖上用數據定量化表示的各元素間關系的一種方法。是一種定量分析問題的方法。
在品質管理新七大手法中,矩陣數據分析法是唯一一種利用數據分析問題的方法。
⑨ 質量管理的職責與許可權是什麼意思
就是各部門、個人在質量管理體系中的職責與許可權,即:承擔什麼樣的責任,擁有哪些權力。比如:質量管理部經理,其它職責是:組織制定公司質量管理的各項規章制度,報領導審批並嚴格執行;安排人員將規章制度交有關部門備案。編制符合「三證合一」質量論證體系的質量手冊和程序文件,並申請通過認證。組織制定技術標准、工藝標准、服務標准等文件,構建公司質量管理體系;參與公司質量方針、目標的制定。協調公司內外相關部門,積極組織各項質量體系的運作和實施,並根據公司實際情況和客觀條件的變化對各項認證體系進行維護,促進其在企業內順利實施。組織進行原材料的品質檢驗,嚴格把關,組織對外協廠的產品質量進行檢驗評價。組織、指導車間進行生產過程的工序的檢驗,依據技術文件組織對完工的產品的進行出廠檢驗,保證產品合格出廠。
工作許可權:
建立公司產品質量控制體系及標准,推進公司質量體系的運作與實施;
控制公司產品質量,全面提升公司產品的質量水平,從而有效提升客戶的滿意度和公司的市場佔有率。
⑩ 質量管理制度
不合格品管理制度
1 目的
對不合格產品進行識別和控制,防止不合格產品的非預期使用或交付。
2 適用范圍
適用於對原材料、外協外購件、半成品、成品及交付後的產品發生的不合格的控制。
3 職責
3.1 質檢部負責不合格品的鑒別,不合格品的統計與分析工作,保存不合格品審理記錄,並跟蹤不合格品的處理結果。
3.2 不合格品審理組織負責對不合格品進行審理,作出處置決定,負責監督糾正、預防措施的落實情況。
3.3 不合格品責任部門負責對不合格品採取糾正預防措施。
4 程序
4.1 不合格品的分類
4.1.1 嚴重不合格品:凡下列質量特性之一不能滿足規定要求並可能造成嚴重後果的不合格品。
1)功能特性、使用特性;
2)功能介面或物理介面;
3)互換性;
4)形狀、重量、重心;
5)可靠性、維修性、安全性;
6)影響人員健康與安全;
7)其他可能造成嚴重後果的情況。
4.1.2 輕度不合格品:嚴重不合格品以外的不合格品。。
4.2 機構設置
4.2.1 公司成立不合格品審理組織。不合格品審理組織由質量、研發、生產、工藝等部門的代表組成。每位成員對不合格品處理具有否決權。不合格品組織成員必須經過總經理和顧客方代表確認。
4.2.2 公司設立不合格品審理組織對不合格品進行分級審理。不合格品審理組織分為三級,即不合格品審理小組(一級)、不合格品審理常設機構(二級)和不合格品審理委員會(三級)。
4.2.3 不合格品審理小組的職責與許可權:
1)不合格品審理小組負責處理可返工或明顯報廢的輕度不合格品;
2)負責將職責范圍內不能處置的不合格品提交常設機構;
3)負責監督所處置的不合格品糾正或糾正措施的落實情況;
4)負責管轄范圍內不合格品的統計、上報工作。
4.2.4 不合格品審理常設機構由質量管理部和質檢部組成,負責日常工作,其職責與許可權為:
1)負責審理由審理小組提交的不合格品和職責范圍內的不合格品;
2)履行審理委員會日常辦事機構的職能,對委員會提出的處置意見組織實施;
3)負責將嚴重不合格品或不能處置的不合格品提交審理委員會;
4)歸口管理不合格品並對糾正措施的制定與實施進行監督;
5)負責不合格品的統計與分析工作;
6)負責建立不合格品審理檔案;
7)負責涉及不合格品的事項與顧客溝通。
4.2.5 不合格品審理委員會的職責與許可權
1)負責嚴重不合格品的審理;
2)負責審理由常設機構提交的不合格品;
3)負責對重大問題制定的糾正與預防措施進行審查。
4.2.6 不合格審理組織組成人員應包括質量體系覆蓋產品所涉及專業的人員。
4.3 審理工作程序
4.3.1 在生產、試驗和檢驗過程中發現不合格品,應及時對不合格品進行標識和隔離,填寫《不合格品審理單》,並記錄下述內容:
1)產品代號、圖號、名稱;
2)發現日期、發生單位、產品批次號、本批數量、不合格數量、操作者;
3)不合格品描述(必要時附圖說明或樣品)。
4.3.2 公司設立不合格品隔離區,不合格品放入隔離區隔離。
4.3.3 責任部門收到《不合格品審理單》後,應填寫下述內容:
1)不合格品產生的原因;
2)責任者;
3)糾正措施。
4.3.4 不合格品審理組織根據不合格嚴重程度,對不合格品進行分級審理,並在《不合格品審理單》上填寫審理意見。
4.3.4.1 不合格品審理小組對不合格品的處理許可權,僅限於以下情況:
1)返工,即通過本部門返工達到合格的不合格品;
2)報廢,即缺陷明顯且不能修復或修復不經濟只能報廢的不合格品;
3)退回供方;
4)以上情況均不符合,則提交不合格品審理常設機構。
處理記錄應報不合格品審理常設機構備案,後者有權否定前者的處理決定。
4.3.4.2 不合格品審理常設機構對不合格品的處理許可權,僅限於以下情況。
1)返工,即需跨部門返工達到合格的不合格品;
2)報廢;
3)退回供方;
4)返修;
5)嚴重不合格的不合格品提交不合格品審理委員會處理。
4.3.4.3 不合格品審理委員會對不合格品審理常設機構不能處置的不合格品或嚴重不合格品進行審理,不合格品審理委員會對不合格品的處理許可權包括:
1)返工;
2)報廢;
3)退回供方;
4)返修;
5)讓步接收。
4.3.5 不合格品審理委員會成員對不合格品的處理意見有分歧時,將審理情況向總經理報告,由總經理做出最終裁決。總經理有權改變委員會審理結論,但須簽署書面決定。
4.3.6 不合格品的審理結論,僅對當時被審理的不合格品有效,不能作為以後審理不合格品的依據,也不影響顧客對產品的判定。
4.4 不合格品處理
4.4.1 審理結論為返工、返修。責任部門組織返工、返修,工程部負責制定返工、返修規程,返工、返修完畢,需提交重新檢驗,合格後轉入下道工序或入庫,並將再次檢驗的結果記錄在《不合格品審理單》上。若返工返修後仍然不合格,則將不合格品提交不合格品審理組織重新審理。
4.4.2 涉及讓步接收的不合格品,應根據產品所處階段和需要,提交設計師系統或顧客代表處置,經設計師系統或顧客代表填寫處置結論並簽名後,由常設機構提交責任部門組織實施。對於軍工產品的返修、讓步接收必須得到軍代表的批准,並在《不合格品審理單》上簽署意見。
4.4.3 審理結論為退回供方的不合格品由質檢部填寫《不合格品審理單》交采購部,對不合格品作出標識經倉庫交采購辦理退貨手續。
4.4.4 審理結論為報廢的不合格品由質檢部交倉庫存放在報廢區並由質量檢驗人員掛紅色「報廢」標識牌。
4.4.5 經不合格審理常設機構或不合格品審理委員會審理決定需歸零的不合格品,按照《質量問題歸零實施細則》進行歸零處理。
4.4.6 在交付給顧客之後或在產品投入使用時才發現的不合格品,由營銷部門/軍工部用《信息處理單》向質量管理部傳遞。根據不合格品已造成的影響或潛在的影響程度,採取適當的處理措施,如調換、維修,涉及到設計、製造缺陷需召回或按照《質量問題歸零實施細則》採取相應的糾正或預防措施。
4.5 實施質量改進
4.5.1 當出現不合格品時,責任單位應認真做好記錄,進行自查,及時進行糾正,並組織人員分析原因,制訂糾正措施和預防措施。
4.5.2 質檢部應視具體情況及時向責任單位發出制定糾正措施指令,執行《糾正與預防措施控製程序》,以防止不合格品的再次發生。
4.5.3 不合格品經過返工、返修後,由責任單位負責統計不合格品質量損失,並由財務部審核。
4.5.4 不合格品審理單由質檢部統一編號、分發,存檔。
4.5.5 審理單編號:
審理單編號為:B+年代號後兩位+月份號+自然順序號。
如: B—0902003
內部溝通及質量信息管理制度
1 目的
對產品信息及質量信息進行及時、准確地收集、統計、傳遞、反饋,通過信息資料對公司的管理狀況和產品質量狀況進行內部溝通和分析,採取相應的措施確保質量管理體系的有效運行和產品質量的不斷提升,持續滿足顧客需要。
2 范圍
規定公司產品信息及內外部質量信息的收集、傳遞、處理和利用辦法,適用於公司產品形成和服務的全過程。
3 職責
3.1 質量管理部負責質量管理體系運行情況、質量歸零情況和設備計量檢定情況的信息收集。同時負責公司質量信息的匯總、處理和保存。
3.2 質檢部負責原材料檢驗情況、成品檢驗情況、產品試驗情況和不合格品處理情況的信息收集和傳遞。
3.3 營銷部門/軍工部負責顧客要求、抱怨、滿意度以及外場故障等信息的收集和傳遞。
3.4 項目管理部、研發中心、裝備中心、探測器中心負責產品研製過程中質量信息的收集和傳遞。
3.5 製造中心、光學中心負責生產過程中質量信息的收集和傳遞。
3.6 人力資源部負責培訓信息的收集和傳遞。
3.7 采購部負責供應商選用情況、進料及時率、進料批合格率等信息的收集和傳遞。
3.8 倉儲部負責物料和成品的出入庫等信息的收集和傳遞。
3.9 工程部負責工藝問題解決和實施情況等信息的收集和傳遞。
3.10 財務部負責質量成本分析等信息的收集和傳遞。
4 程序
4.1 質量信息收集
各部門根據「條款3」規定的職責,收集本部門相關質量信息,按照規定的時間周期對質量信息進行匯總統計。並以書面形式提供給質量管理部。
4.2 質量信息傳遞和處理
4.2.1 正常質量信息的傳遞和處理
各部門收集信息後,向需求單位進行傳遞,需求單位對質量信息進行分析、處理。同時,各信息來源部門按照規定的時間周期對質量信息進行匯總統計,並以書面形式提供給質量管理部。
4.2.2 異常質量信息的傳遞和處理
1) 一般異常質量信息包括一般性影響不大的問題質量信息和對產品質量或工作質量造成影響的障礙性質量信息,一般性影響不大的問題,信息來源部門可與發生部門橫向聯系,進行協調解決;對產品質量或工作質量造成影響的障礙性質量信息,可通過《信息反饋單》、《部門協調單》或《不合格品審理單》的形式向質量管理部和責任部門傳遞。
2)嚴重異常質量信息,由信息來源部門向質量管理部傳遞,質量管理部反饋公司主管領導,經決策後組織相關部門按照《糾正措施和預防措施控製程序》的要求制定和實施糾正措施。
4.3 質量信息的利用
質量管理部根據匯總的質量信息,組織相關部門進行分析,提煉出持續改進質量體系和提高產品質量的措施和建議,有針對性的向公司領導及相關部門提供信息支持和信息服務。各部門在信息的收集、傳遞和存儲的各個環節執行公司《保密管理制度》要求。
4.4 質量信息的存儲
4.4.1 各部門對獲取到的原始信息經整理後進行存儲,質量管理部對匯總的質量信息和處理過的質量信息進行存儲。
4.4.2 在信息的存儲期內,應安全、可靠和完整的保存各類質量信息,並能方便的進行查詢和檢索,保證信息的可追溯性。
4.4.3 質量信息的存儲期限應與產品壽命保持一致。
4.5 內部溝通
4.5.1 溝通內容:
1) 質量管理體系運行情況及存在的問題及分析;
2) 質量目標完成情況及改進建議;
3) 產品質量狀況及存在的問題分析;
4) 其他應溝通的信息,包括:顧客的要求、法律法規要求、顧客滿意度等。
4.5.2 溝通對象
公司最高管理層、各部門經理、公司全體員工、顧客。
4.5.3 溝通方式
溝通的方式可多種多樣,一般有:
1) 管理會議;
2) 公司生產例會、質量例會、專題會;
3) 通報;
4) 技術服務協調會;
5) 電話、E-mail、口頭和書面通知;
6) 文件傳遞;
7) 宣傳板報、公司刊物等。
4.5.4 必要時(包括需回復、處置信息的),填寫傳遞《信息反饋單》或《部門協調單》。
質量印章管理制度
1 目的
為規范公司質量印章的嚴肅性,增強人員的責任心,確保產品質量的可追溯性,特製定此規定。
2 適用范圍
適用於公司所有質量印章,包括部門質量印章(含質量管理部印章、質檢專用章等)、一般質量印章(含受控章、作廢章、合格章、外來文件章等)以及檢驗印章(含質檢部、製造中心、機加車間、光學中心、探測器中心等部門使用的檢驗印章)。
3 引用文件
Xx字(2012)001號《印章管理使用規定》
4 職責
4.1 質量管理部負責各種質量印章的申購、發放、留樣、廢止、回收工作。並對各質量印章的使用實行監督管理。
4.2 各使用部門負責保管自用的部門質量印章,確保有專人保管,並登記使用記錄。各部門安排專人負責保管一般質量印章。
4.3 檢驗印章使用人負責保管自用的檢驗印章,確保不外借、不遺失,離職前上交質量管理部。
5 質量印章的管理
5.1 質量管理部根據各種質量印章的需求情況,填寫《印章制發申請表》,統一向總經辦申請印章。
5.2 印章刻制完畢,質量管理部應留下印模,通知使用部門領用,並在《質量印章明細表》中登記。
5.3 部門質量印章由各使用部門保管,各使用部門安排專人對印章的使用情況進行登記管理。各使用部門安排專人負責保管一般質量印章。
5.4 檢驗印章由質量管理部發至檢驗員個人保管。作為檢驗人員對產品判斷合格與否的唯一標識,檢驗員應對檢驗印章妥善保管,正確使用,不得擅自轉借他人。
5.5 對檢驗員發放檢驗印章應在該員工在人力資源部正式轉正完成並通過能力考核合格持有上崗證後進行。同時填寫《檢驗印章發放登記表》。
5.6 檢驗印章不得借用、互用,只能由本人在自己負責的崗位中使用。
5.7 質量管理部每半年進行一次檢驗印章檢查,對發現檢驗印章非受控使用及時予以通報。
5.6 檢驗員因工作調動或不從事檢驗工作,其印章應及時交回質量管理部,對該檢驗員的印章質量管理部應將封存3個月以上,才能轉發給其他員工。
5.7 印章如有損壞或遺失,應及時向部門領導和質量管理部書面報告說明原因,待查明原因後備案補發。
5.8 印章的廢止按照公司文件「xx字(2012)001號《印章管理使用規定》」相關規定執行。
5.9 對於違反本規定的,按照「xx字(2012)001號《印章管理使用規定》」相關規定進行處罰。
計量器具管理規定
1 目的
保證公司計量器具的准確性和有效性以及量值傳遞的可靠性。
2 范圍
適用於公司范圍內所有與產品品質相關的儀器、儀表。
3 職責
質量部負責組織實施,使用部門協助配合。
4 相關文件
4.1 《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
4.2 《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實施細則》
4.3 《計量器具分類管理辦法》
4.4 《檢測裝置控製程序》
5 計量器具要求
5.1 計量器具包含下列儀器及工具
5.1.1 量具游標尺、千分尺、高度尺等。
5.1.2 儀器直接用於產品功能與產品質量檢測的儀器。
5.1.3 儀表生產設備上使用的表頭。
6.2 計量器具分類
A類A類指用於量值傳遞的、國家強制周期檢定涉及環境和人身財產安全的、或用於貿易結算的對計量數據要求高的關鍵檢測裝置。一般檢定周期不超過一年,這種儀器具有外間計量檢定標貼標識。
B類指生產工藝中有計量數據要求的檢測裝置一般檢定周期不超過兩年
C類指在生產線上安裝的不易拆卸而又無嚴格准確要求的指示用檢測裝置一次檢定即可。
7.1.1自製
a、技術部填寫「委託加工單」報製造部。
b、製造部製作完工後組織使用部門、計量室進行檢定、確認。
c、合格則辦理入庫。
d、不合格如能修復退交製造部修復後重新檢定、確認不能修復則報廢。
8.1.1隨機附件使用部門因新增設備而隨機附有的檢測裝置應同樣按上述條款要求執行。
8.2.1計量管理
8.2.1標識分類
8.2.2質量部對所有量具進行編號、粘貼狀態標識並將有關資料及時歸檔。
8.2.4使用維護
8.2.5 各使用單位開具「領料單」質量管理員在「領料單」上簽字由領用單位到庫房直接領取。
8.2.6使用前應按檢測裝置操作維護規程中的有關規定進行運行檢查裝置
是否工作正常是否在校準有效期內並記錄。
8.2.7使用者應嚴格按照使用說明書或操作維護規程使用檢測裝置禁止隨意調整。使用後要進行維護和保養如清潔、潤滑、防塵、潮、防腐、防銹、防塵工作。不得將檢測裝置做工具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