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守道義的名言
① 康德名言「頭頂的星空,心中的道德律」,這個道德律從哲學范疇怎麼理解最准確,最全面
我讀到這句話
首先引發了思考
為什麼康德對星空與道德准則會經常和持久地思考呢?
我在想
是星空的美麗和深邃
給人震撼
並激發人們探求未知的沖動
對它了解的越多
對它未知的也越多
令人不禁贊嘆造物的神奇
由此而充滿敬畏和感恩的情緒
這是人們對自然應有的態度
統一而良好的道德准則
給予群居的人類以最便捷最文明的相處之道
它隨著人類的發展和進步而不斷形成和完善
成為人類區別於其它動物的重要標志
它證明人類自有一種
向善的力量
堅守道德准則的人是令人尊敬的
他們使人類文明向前邁進
他們每個人都好比夜空中的一顆星星
使人類的社會也像自然界的星空一樣璀燦奪目
這是人類對自己應有的態度
② 關於道德的名言
凡有良好教養的人都有一禁誡:勿發脾氣。
——愛默生【美】
忿怒二字,聖賢亦有之;特能少忍須臾,便不傷生。
——曾國藩
怒時光景難看,一發遂不可制,既過思之,殊亦不必;故制怒者當涵養於未怒之先。
——申涵光
虔誠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是通過靈魂的最純潔的寧靜而達到最高修養的手段。
——歌德【德】
人的思想是可塑的。一個人如果每天觀同一幅好畫,閱讀某部佳作中的一頁,聆聽一支妙曲,就會變成一個有文化修養的人——一個新人。
——羅斯金【英】
身不修則德不立,德不立而能化成於家者蓋寡矣,而況於天下乎?
——武則天
心的陶冶,心的修養和鍛煉是替美的發現和體驗做准備。
——宗白華
性情的修養,不是為了別人,而是為自己增強生活能力。
——池田大作【日】
修養的本質如同人的性格,最終還是歸結到道德情操這個問題上。
——愛默生【美】
修養的基礎是內心對話,人在這種對話中既是自己的原告,又是自己的辯護士和法官。
——科恩
在一個人民的國家中還要有一種推動的樞紐,這就是美德。 —— 孟德斯鳩
人不能象走獸那樣活著,應該追求知識和美德。 —— 但丁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惟賢惟德,能服於人。 —— 劉備
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恥祿之不伙,而恥智之不博。 —— 張衡
土扶可城牆,積德為厚地。 —— 李白
行一件好事,心中泰然;行一件歹事,衾影抱愧。 —— 神涵光
入於污泥而不染、不受資產階級糖衣炮彈的侵蝕,是最難能可貴的革命品質。 —— 周恩來
一個人最傷心的事情無過於良心的死滅。 —— 郭沫若
害羞是畏懼或害怕羞辱的情緒,這種情緒可以阻止人不去犯某些卑鄙的行為。 —— 斯賓諾莎
應該熱心地致力於照道德行事,而不要空談道德。 —— 德謨克利特
感情有著極大的鼓舞力量,因此,它是一切道德行為的重要前提。 —— 凱洛夫
沒有偉大的品格,就沒有偉大的人,甚至也沒有偉大的藝術家,偉大的行動者。 —— 羅曼·羅蘭
理智要比心靈為高,思想要比感情可靠。 —— 高爾基
共產主義不僅表現在田地里和汗水橫流的工廠,它也表現在家庭里、飯桌旁,在親戚之間,在相互的關繫上。 —— 馬雅可夫斯基
有德行的人之所以有德行,只不過受到的誘惑不足而已;這不是因為他們生活單調刻板,就是因為他們專心一意奔向一個目標而無暇旁顧。 —— 鄧肯
人類被賦予了一種工作,那就是精神的成長。 —— 列夫·托爾斯泰
人在智慧上應當是明豁的,道德上應該是清白的,身體上應該是清潔的。 —— 契訶夫
良心是由人的知識和全部生活方式來決定的。 —— 馬克思
守法和有良心的人,即使有迫切的需要也不會偷竊,可是,即使把百萬金元給了盜賊,也沒法兒指望他從此不偷不盜。 —— 克雷洛夫
精神上的道德力量發揮了它的潛能,舉起了它的旗幟,於是我們的愛國熱情和正義感在現實中均得施展其威力和作用。 —— 黑格爾
把「德性」教給你們的孩子:使人幸福的是德性而非金錢。這是我的經驗之談。在患難中支持我的是道德,使我不曾自殺的,除了藝術以外也是道德。 —— 貝多芬
如果道德敗壞了,趣味也必然會墮落。——狄德羅
我願證明,凡是行為善良與高尚的人,定能因之而擔當患難。 —— 貝多芬
裝飾對於德行也同樣是格格不入的,因為德行是靈魂的力量和生氣。 —— 盧梭
我深信只有有道德的公民才能向自己的祖國致以可被接受的敬禮。 —— 盧梭
讓我們把不名譽作為刑罰最重的部分吧! —— 孟德斯鳩
對於事實問題的健全的判斷是一切德行的真正基礎。 —— 誇美紐斯
德行的實現是由行為,不是由文字。 —— 誇美紐斯
教育的唯一工作與全部工作可以總結在這一概念之中——道德。 —— 赫爾巴特
美德有如名香,經燃燒或壓榨而其香愈烈,蓋幸運最能顯露惡德而厄運最能顯露美德也。 —— 培根
陰謀陷害別人的人,自己會首先遭到不幸。 —— 伊索
智者寧可防病於未然,不可治病於已發;寧可勉勵克服痛苦,免得為了痛苦而追求慰藉。 —— 托馬斯·莫爾
我們有力的道德就是通過奮斗取得物質上的成功;這種道德既適用於國家,也適用於個人。 —— 羅素
養成他們有耐勞作的體力,純潔高尚的道德,廣博自由能容納新潮流的精神,也就是能在世界新潮流中游泳,不被淹沒的力量。 —— 魯迅
只有在不僅消滅了階級對立,而且在實際生活中也忘卻了這種對立的社會發展階段上,超越階級對立和超越這種對立的回憶的、真正人的道德才成為可能。 —— 恩格斯
我們有無產階級道德,我們應該發展它,鞏固它,並且以這種無產階級道德教育未來的一代。 —— 加里寧
當前的任務是,即使在最困難的條件下,也要挖掘礦石,提煉生鐵,鑄造馬克思主義世界觀以及與這一世界觀相適應的上層建築的純鋼。 —— 列寧
自覺心是進步之母,自賤心是墮落之源,故自覺心不可無,自賤心不可有。 —— 鄒韜奮
知恥近乎勇。 —— 孔丘
辱,莫大於不知恥。 —— 王通
革命道德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它是從日常的堅持不懈的斗爭和鍛煉中發展和鞏固起來的,正如玉石越磨越亮,黃金越煉越純一樣。 —— 胡志明
孩子是要別人教的,毛病是要別人醫的,即使自己是教員或醫生。但做人處事的法子,卻恐怕要自己斟酌,許多人開來的良方,往往不過是廢紙。 —— 魯迅
不是不能見義,怕的是見義而不勇為。 —— 謝覺哉
要留心,即使當你獨自一人時,也不要說壞話或做壞事,而要學得在你自己面前比在別人面前更知恥。 —— 德謨克利特
靜以修身,儉以養德。 —— 諸葛亮
君子憂道不憂貧。 —— 孔丘
貧而無諂,富而無驕。 —— 子貢
強本而節用,則天不能貧。 —— 荀況
侈而惰者貧,而力而儉者富。 —— 韓非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 諸葛亮
奢者狼藉儉者安,一凶一吉在眼前。 —— 白居易
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儉;斯以伐根而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長也。 —— 魏徵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 —— 李商隱
霸祖孤身取二江,子孫多以百城降。豪華盡出成功後,逸樂安知與禍雙? —— 王安石
侈則多欲。君子多欲則念慕富貴,枉道速禍。 —— 司馬光
奢則妄取苟取,志氣卑辱;一從儉約,則於人無求,於己無愧,是可以養氣也。 —— 羅大經
半截粉條猶愛惜公家物件總宜珍。諸生不解余衷曲,反謂余為算細人。 —— 徐特立
讓自己完全受財富支配的人是永不能合乎公正的。 —— 德謨克利特
誰在平日節衣縮食,在窮困時就容易度過難關;誰在富足時豪華奢侈,在窮困時就會死於飢寒。 —— 薩迪
奢侈總是跟隨著淫亂,淫亂總是跟隨著奢侈。 —— 孟德斯鳩
奢侈的必然後果——風化的解體——反過來又引起了趣味的腐化。 —— 盧梭
禮儀的目的與作用本在使得本來的頑梗變柔順,使人們的氣質變溫和,使他尊重別人,和別人合得來。 —— 約翰·洛克
善氣迎人,親如弟兄;惡氣迎人,害於戈兵。 —— 管仲
天下有大勇者,猝然臨之而不驚,不故加之而不怒。 —— 蘇軾
我們應該注意自己不用言語去傷害別的同志,但是,當別人用語言來傷害自己的時候,也應該受得起。 —— 劉少奇
禮貌使人類共處的金鑰匙。 —— 松蘇內吉
講話氣勢洶洶,未必就是言之有理。 —— 薩迪
不論你是一個男子還是一個女人,待人溫和寬大才配得上人的名稱。一個人的真正的英勇果斷,決不等於用拳頭制止別人發言。 —— 薩迪
火氣甚大,容易引起憤怒底煩擾,是一種惡習而使心靈向著那不正當的事情,那是一時沖動而沒有理性的行動。 —— 彼得·阿柏拉德
青年人應當不傷人,應當把個人所得的給予各人,應當避免虛偽與欺騙,應當顯得懇摯悅人,這樣學著去行正直。 —— 誇美紐斯
禮貌是兒童與青年所應該特別小心地養成習慣的第一件大事。 —— 約翰·洛克
禮貌使有禮貌的人喜悅,也使那些受人以禮貌相待的人們喜悅。 —— 孟德斯鳩
壞事情一學就會,早年沾染的惡習,從此以後就會在所有的行為和舉動中顯現出來,不論是說話或行動上的毛病,三歲至老,六十不改。 —— 克雷洛夫
禮貌經常可以替代最高貴的感情。 —— 梅里美 禮貌是最容易做到的事,也是最珍貴的東西。 —— 岡察爾
脾氣暴躁是人類較為卑劣的天性之一,人要是發脾氣就等於在人類進步的階梯上倒退了一步。 —— 達爾文
蜜蜂從花中啜蜜,離開時營營的道謝。浮誇的蝴蝶卻相信花是應該向他道謝的。 —— 泰戈爾
③ 做事符合道義的名言
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孔子
子曰: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孔子
子曰: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孔子
子謀道不謀富。---唐朝文學家 柳宗元
義人在上,天下必治。 --- 墨子,戰國時期思想家,教育家,軍事家
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 ---李大釗
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 ---孟子,戰國時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代表人物
寧為義死,不苟幸生,而視之如歸。 ---北宋文學家,史學家 歐陽修
義,小為之則小有福,大為之則大有福。
---戰國末期商人,政治家 呂不韋 《呂氏春秋》
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古始,是謂道紀。
---老子又稱老聃、李耳,我國古代春秋後期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道家學派創始人
勢利之交出乎情,道義之交出乎理,情易變,理難忘。
---西晉初年文學家、思想家 傅玄
勤於道義,則剛健而日新;勤於利慾,則放肆而日怠。 ---宋代文學家 胡宏
精於義者,眼界大心地平;徇於利者,眼界小心地險。 ---清朝學士 胡達源
吹牛撒謊是道義上的滅亡,它勢必引向政治上的滅亡。 ---列寧
在科學上進步而道義上落後的人,不是前進,而是後退。
---古希臘哲學家 科學家 亞里士多德
身不行道,不行於妻子;使人不以道,不能行於妻子。
---孟子,戰國時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代表人物
搏弈之交不終日,飽食之交不終月;勢力之交不終年,惟道義之交可以終身。
--- 清代學者 山陰金先生 《格言聯璧》
誠然,作為一個人,要負道義的責任,憋不住就得說,這就是我寫雜文的動機。 ---中國當代作家 王小波
好利者,逸出於道義之外,其害顯而淺;好名者,竄入於道義之中,其害隱而深。
---洪應明,明朝道人
④ 形容道義的詩句
君子謀道不謀富。
唐·柳宗元《吏商》。君子:道德高尚的人。道:指合於道義的善事。本句大意是:君子致力於謀求道義而不致力於謀求財富。這句話的意思並不是說「君子」就不應該追求自身合理的利益,而是強調在追求自身利益的時候,要遵循一定的社會道德規范,不能利慾薰心,不擇手段,損人利己。本名句可供闡述人活在世上,應不斷地追求自身道德品質的完善,而不應終日汲汲於富貴利祿,也可供贊美那些修身潔行、不謀求個人私利的人。
唐朝文學家 柳宗元 《吏商》
義人在上,天下必治。 道義名言
戰國·墨子《墨子·非命上》有道義的人在上位,天下一定能太平安定。說明在上位的國君應實行「義政」,所作所為要符合「道義」,這樣國家才能安定。義人:主持道義的人。
墨翟,戰國時期思想家,教育家,軍事家 墨子 《墨子·非命上》
⑤ 有關於道德的名言警句
1、道德衰亡,誠亡國滅種之根基。—— 章炳麟
2、人在智慧上應當是明豁的,道德上應該是清白的,身體上應該是清潔的。—— 契訶夫
3、我所謂共和國里的美德,是指愛祖國也就是愛平等而言。這並不是一種道德上的美德,也不是一種基督教的美德,而是政治上的美德。—— 孟德斯鳩
4、感情有著極大的鼓舞力量,因此,它是一切道德行為的重要前提,誰要是沒有強烈的志向,也就不能夠熱烈地把這個志向體現於事業中。—— 凱洛夫
5、道德能幫助人類社會升到更高的水平,使人類社會擺脫勞動剝削制。—— 列寧
6、道德普遍地被認為是人類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 赫爾巴特
7、良心是一種根據道德准則來判斷自己的本能,它不只是一種能力;它是一種本能。—— 康德
8、人類最大的幸福就在於每天能談談道德方面的事情。無靈魂的生活就失去了人的生活價值。—— 蘇格拉底
9、要是一個人的全部人格、全部生活都奉獻給一種道德追求,要是他擁有這樣的力量,一切其他的人在這方面和這個人相比起來都顯得渺小的時候,那我們在這個人的身上就看到崇高的善。—— 車爾尼雪夫斯基
10、道德當身,不以物惑。—— 管仲
11、金玉滿堂莫收,古人安此塵丑。獨以道德為友,故能延期不朽。—— 嵇康
12、道德中最大的秘密是愛。—— 雪萊
⑥ 鐵肩擔道義名言
李大釗撰寫的名聯:「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原是明代文化名人楊繼盛所作回,李大釗只是在原對聯答上改了一個字。明代文化名人楊繼盛,因抗禦強暴、反對權奸嚴嵩,而慘遭嚴嵩殺害,楊繼盛就是在臨刑前寫下名聯:「鐵肩擔道義,辣手著文章。」
1916年9月的一天,李大釗的一位朋友請他題寫一副對聯。他想起了這副楹聯,於是奮筆疾書了「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十個大字,與朋友共勉。
只是李大釗巧妙地將「辣」字改成「妙」字,「辣」「妙」一字之差,李大釗的為人謹慎和寫文章的嚴謹的特點,都表現出來了。後人不知,以為這幅楹聯系李大釗所撰,誤會一直相沿至今。從這一個字也可以看出李大釗本人的志向和追求。
上聯中的「道義」是指為國為民的理想和志向,「鐵肩擔道義」就是以救國救民為己任;下聯的「文章」是指宣傳馬列主義,抨擊反動軍閥統治,歌頌革命和共產主義的作品。「妙手著文章」就是要寫出更多更好的文章來宣傳革命。
⑦ 什麼名言警句告訴我們要重道義,輕利益
重義輕利的名言警句有:
1、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2、先義而後利者榮,先利而後義者恥。
3、義之所在,不傾於權,不顧其利。
4、言無常信,行無常貞,惟利所在,無所不傾,若是則可謂小人矣。
⑧ 有關道義的名言
「信念是決定人生價值的基本核心。」
「對一個人來說,信念和良心比生命更重要。」
「只要下定決心就世上無難事的信念不是憑空產生的,而是在相信自己的能力和智慧中產生。」
「人應該要胸懷大志,意志堅強。」
「白玉,即使被破碎了也會發光;青松,即使埋在雪中也永遠鬱郁蒼蒼;青竹,即使被火燒了還是筆直挺拔。」
「對意志堅強的人來說,沒有不可能的事。如果說有什麼不可能,那不是朝鮮語。」
「信念和意志堅強的人總會珍惜未來。」
「對一個人來說,良心等於心臟。」
「世上最難拋棄的是人的良心,最難得到的也是人的良心。」
「良心是行為的鏡子,是判斷真假的標准。」
「做了違背良心的事也心安理得的人,是患病不輕的人。」
⑨ 道義的名言
1、勢利之交出乎情,道義之交出乎理,情易變,理難忘。作者:傅玄
2、搏弈之交不終日,飽食之交不終月;勢力之交不終年,惟道義之交可以終身。
3、學習國學的兩個目的:學道知識,頓悟智慧,回去以道義幹事業;交到朋友,整合資源,祖國處處有親人!作者:翟鴻燊
4、所守者道義,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節。
5、我覺得我們可能是挺特殊的一代。 這種特殊不是說多值得炫耀,而是某種介於年代、歷史、命運之間的特色。 我們在貧與富的邊界上走過,在自由與約束的邊界上走過,在純良與邪惡的邊界上走過,在閉塞與開放的邊界上走過,在金錢與財富的邊界上走過,在道德與道義的邊界上走過,在世紀與時代的邊界上走過。作者:九夜茴 出處:匆匆那年
6、道義相砥,過失相規,畏友也;緩急可共,死生可托,密友也;甘言如始,游戲徵逐,昵友也;和則相攘,患則相傾,賊友也。
7、修是不沾因果,不染紅塵,只強健已身,練氣為重。 而入世則是累積功德,擔負道義,也是一條正路
8、這個世界沒有公平道義,這個世界弱肉強食。是誰踩在誰的頭上囂張狂笑,是誰踏過誰的軀殼收割了最後的麥苗,是誰搶走了誰嘴裡最後的晚餐。這個世界已瘋狂,人民都在跳舞舉行最後的狂歡。
9、道義之交是純潔的;利益之交,有時雖然給人小恩惠,其目的總是以利為主的。正如獵人給禽獸的食物一樣,他並不是施恩,而是意在取利。作者:伊木·穆加發
10、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
11、情愛一旦滲入人性中其他成分時,就已經呈靜止狀態了,如尊敬、責任、道義。不再是純粹的情愛。這是藍寶石、黃寶石、黑珍珠所以名貴的地方,它們只有一種色澤。作者:蘇偉貞 出處:夢書
12、在科學上進步而道義上落後的人,不是前進,而是後退。作者:亞里士多德
⑩ 有關做事符合道義的名言有哪些
有關做事符合道義的名言有以下:
1、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出自】春秋孔子
2、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
【出自】春秋孔子
3、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出自】春秋孔子
4、子謀道不謀富。
【出自】唐朝 柳宗元
5、義人在上,天下必治。
【出自】戰國 墨子
6、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
【出自】近代 李大釗
7、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
【出自】戰國 孟子
8、寧為義死,不苟幸生,而視之如歸。
【出自】北宋 歐陽修
9、義,小為之則小有福,大為之則大有福。
【出自】戰末 呂不韋
10、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古始,是謂道紀。
【出自】春秋老子
11、勤於道義,則剛健而日新;勤於利慾,則放肆而日怠。
【出自】宋代 胡宏
12、精於義者,眼界大心地平;徇於利者,眼界小心地險。
【出自】清朝 胡達源
14、在科學上進步而道義上落後的人,不是前進,而是後退。
【出自】古希臘 亞里士多德
15、搏弈之交不終日,飽食之交不終月;勢力之交不終年,惟道義之交可以終身。
【出自】清代 山陰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