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邊疆堅守的老人
① 解放軍守衛邊疆的故事
小白楊哨所為中哈邊界哨所。 80年代初哨所一名伊犁籍錫伯族戰士陳福森回家探親,小白楊哨所將哨所官兵衛國戍邊的故事講給母親聽,母親鼓勵他在部隊好好乾,別想家,還讓他帶10株白楊樹苗回哨所種上,叮囑他要像白楊樹一樣紮根邊疆,為祖國守好邊防。於是陳福林就把樹苗栽在了營房邊。由於哨所乾旱缺水,戰士們吃水都要在一公里外的布爾干河去挑,盡管戰士們每天用洗臉刷牙節省下來的水精心澆灌,但是小白楊難以忍受乾旱、風沙、嚴寒的肆虐,相繼枯死,十棵小白楊中唯有一棵頑強地活了下來。這棵小白楊在戰士們的精心呵護下茁壯成長,日夜伴隨著守衛邊疆的戰士們。1990年,總政歌舞團創作組的同志到新疆采風,為小白楊事跡所感動,譜寫了歌曲《小白楊》 ,當年的春節聯歡晚會上,著名歌唱家閻維文把它唱響了祖國大江南北,激勵著戍邊將士。塔斯提哨所從此被稱為「小白楊」哨所。
② 古木天與邊疆老人誰厲害
哈哈 我最近剛好在看 冷月孤星劍 土豆有
古木天是邊疆老人的師父 他可以治好秦賓的腳 在醫術上比邊疆老人厲害
武功上也是 而且活了160多不死可想而知了
③ 古木天,邊疆老人
打聽人?
沒人抄會認識的,希望很渺茫~
不管你的目的是什麼,這樣的問題在這兒提出,能回答你的人肯定沒幾個,能提供有用信息更不會有。如果這對你意義重大,只能是自己另找辦法追尋才好。比如問自己的親戚朋友同學同事~
④ 為邊疆做貢獻的人們都有哪些
瀝血天山鑄師魂 紮根邊疆做貢獻(石河子大學 周呈武)
今天,我作為石河子大學一名普通老師,參加中宣部、教育部組織的學習孟二冬老師先進事跡座談會感到非常榮幸。這兩天,孟老師在石河子大學的六十天就像放電影一樣在我頭腦中一遍一遍的閃過:從他上第一節課時的侃侃而談,到帶病堅持講課不下講台;從他對學生的教誨,到對我們老師教學科研的關心;從對我校中文專業學科發展的關注,到將中國古代典籍托學生送到我校;從一個不大熟悉的學者形象,到現在成為我們石河子大學師生牽掛的親人。這一切都是不過六十天的轉換。在這里我確實有許多話要說。
一、耕耘燕園礪學范,瀝血天山鑄師魂
在孟老師先進事跡報告會上,大家都提到了孟老師身上的一種精神,那就是孟老師對人生與學術執著的追求。也正是這種追求與堅守造就了一個「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的人民教師的形象。他的這種精神孕育於燕園,而我感到至為可貴的是孟老師將這種財富傳遞到邊疆,傳遞到石河子大學:他面對石大學子一雙雙有著強烈求知慾望的眼睛,看到我校老師在資料缺乏的情況下依然克服困難堅持教學科研,深受感動。他說他要對得起學生的渴望和老師的信任,雖然病重但是他不願意走下講台,更不願意提前結束課程;在講台上他淵博的學識感染了師生,在課後,他與學生交流自己的人生理想與做人原則,給年輕教師傳授做學問的方法,給需要資料的教師送去光碟,而這一切看起來都是那麼隨意和自然。即使躺在病榻上,他還十分牽掛石大學生的學習,省下醫療費為他們寄送學習材料,囑咐自己的博士生給石河子大學學生開設學術講座。孟老師在石河子大學的時間不過六十天,一個人的一生,六十天確實是短暫的一瞬間,但是孟老師正是在這短暫的一瞬間讓他平實而偉大的形象永遠留在了我們的記憶中:一個踏實勤奮的學者,一個率先垂範的師者。
今天,面對社會變革,我們不得不承認有一些人迷失在喧囂嘈雜的環境中。信念缺失,思想浮躁,道德困惑,學術虛假。但是面對西部艱苦的環境,孟老師和那些已經到過石河子大學和將要到石河子大學支教的著名學府的學者們挑起了重擔。對於受益最多的石河子大學的師生將永遠不會忘記那一批批來,一批批走的知名學者帶給我們的精神財富。因為正是那些看來平凡的人用他們的偉大精神激勵與影響著我們,使我們更加清楚自己身上承擔的使命與責任。
二、淡泊名利求真知,無私奉獻樹楷模
孟老師是一個淡泊名利的人。他以一腔真誠的熱血,勤奮地耕耘著科學創新的園地,踐行著一個當代知識分子報效祖國的拳拳之心。作為一個普通的學者,在清貧艱苦的求真之路上,不計名利,為國家教育和科學事業的發展,甘於寂寞,甘於奉獻,樂此不疲。他把「寧座板凳十年冷,不著文章一句空」作為自己的座右銘,淡泊以求真,七年磨劍著一書。正是這種不為名所累、不為利所誘的崇高境界,使他在任何情況下都能夠為了理想和信念孜孜以求,無怨無悔。也正是擁有了這種理想和信念,他對名利淡然處之,在普通崗位上留下感人事跡,在平凡中顯崇高,成為當代知識分子的楷模。
孟老師是一個治學嚴謹的人。他以一顆火熱的赤子之心,默默無聞地踐行著一個共產黨人和人民教師的價值標准。他甘為人梯,誨人不倦,勤於治學,言傳身教,是學生的良師益友,為了學生的成長,不知疲倦,帶病上好每一堂課,在平凡的教學崗位上綻放出時代的光彩,震撼著人們的心靈。他以師者最為本真的境界,把心全部交給學生,傳道、授業、解惑,身體力行,詮釋了當代人民教師的神聖使命,真正做到了為人師表、品德高尚,成為當代人民教師的楷模。
孟老師在教學科研上所做的點點滴滴,展現了一種時代的精神,體現了中國知識分子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懷和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展現了一種平凡的精神,體現了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師對黨和人民教育事業的無比忠誠和對國家、對人民的熱愛。這種忠誠,這種熱愛,這種責任,是中國知識分子幾千年綿亘不斷的道義傳承與現代社會賦予的神聖使命的高度融合;這種忠誠,這種熱愛,這種責任,是中國教育界最可寶貴的奉獻精神與脊樑精神的完美體現。這種精神是許多支援邊疆教育事業的教育工作者共同具有的品格,孟老師是他們的傑出代表。
三、傳承精神譜華章,重塑師魂育英才
通過開展向孟老師學習,石河子大學的師生對孟老師無私奉獻的精神銘記在心,並倍受激勵和鼓舞。石河子大學黨委書記周生貴說,孟老師甘於寂寞、堅守理想,在邊疆地區無私奉獻的精神,將推動石河子大學長期形成崇尚師德、爭做楷模、潛心治學和勤勉育人的良好氛圍。
我校古代文學專業的朱秋德老師,對孟老師身上那種特有的學者風范深有體會,他說:「孟老師學識淵博,講課的時候一絲不苟,條理分明,認真負責。尤其是他那種對學生負責、對自己負責的品質,讓我們從他的平凡中得以感動,給予了我們更多的激勵和鼓舞,促使我們去學習。」
孟老師嚴謹治學的態度給學生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們在給孟老師的信中這樣寫道:「從您那時而幽默而又風趣的話語中,我們感受到了您的親切隨和,這些我們都難以忘懷。更讓我們感動的是,當您被繁重的工作累得病倒了的時候,您卻還帶病堅持給我們上課。您對事業的執著精神和嚴謹的治學態度是我們獲益一生的財富。」許多同學也因為欽佩孟老師高深的專業知識而改變了初衷,扎實學習古代文學知識,立志報考相關專業的研究生。
孟老師情系邊疆、無私奉獻的高尚品質深深感動了石河子大學的師生,同時也將激勵更多的參加對口支援工作的學者不斷前行,因為西部人需要的不僅是人才和知識,更多的是一種精神,一種理念,一種文化,而孟老師恰恰帶給了我們這些。我相信會有更多的像孟老師一樣對口支援學者走入西部,融入西部,推動對口支援工作向縱深發展。
作為邊疆地區的老師,我覺得最主要的就是要學習孟老師的人生態度和工作態度,更好地紮根邊疆,在西部這塊貧瘠的土地上辛勤耕耘,用自己的智慧把它建設成為一塊文化教育事業發達的綠洲。我和同事們都把孟老師作為我們的楷模和榜樣,要求自己從此刻做起,從平凡事做起,在教學工作中兢兢業業,愛護學生,關心學生,教書育人;在科研工作中扎扎實實,甘於寂寞,勤奮好學,勇於創新;在日常生活中淡泊名利,誠懇待人,言傳身教,從一點一滴影響學生。
在孟二冬精神的感召下,我們要進一步繼承和發揚兵團人艱苦奮斗的優良傳統,牢記人民教師的神聖職責,踏實做人,嚴謹治學,恪盡職守,獻身教育。也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無愧於人民教師的稱號,才能堅守一名人民教師的職責,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績,為西部地區的教育事業做貢獻。
⑤ 堅守在邊疆的人叫什麼
小白楊,你為我守邊疆!
⑥ 雪花女神龍中救活「盈盈」的邊疆老人是什麼人,還有明日是如何知道那個邊疆老人不是真的
邊疆老人是明日的師傅,武林老前輩,江湖第一神醫。
⑦ 為老人升旗54年的深情點贊,你還見過哪些平凡的堅守
我家這邊有個老人,從我出生以來,每天都會去小學升旗台旁邊對著國旗敬禮,雷打不動,台風天也是
⑧ 一個堅守在祖國邊疆14年的老兵退伍後不幸身亡,而他的妻子現今沒有得到任何優撫金.更不知道低保是什麼…
這樣的問題最好不要在這發,因為不知你的提問可信度。並且有點怨天尤人,感嘆社會不公。如果情況屬實可找村幹部或鄉民政反映解決。
⑨ 獨生子當兵分配邊疆,父親病故,母親作為空巢老人獨居,政府是否應給予幫助
這個情況當地社區一定會給予幫助的,不過一般情況剛開始他們會派人來了解,並會詢問一下需不需要幫助,也會主動給你解決問題,但後面慢慢的就會形成定期的走訪,真遇到要幫助還是要你自己去社區申請一下的。
⑩ 「月光所照,皆是故鄉」,哪些在崗位默默付出無法回家的人最值得尊重
2019年9月13日,是中國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大家都忙著跟家人親朋好友團圓,可是有一些人他們舍棄了節假日,在默默地為我們付出,他們都是值得我們尊重的。
下來說一下在邊疆堅守國防戰線的戰士,他們一年回不了幾次家。中秋本是家人團聚的日子,可是他們卻出於各種原因在邊疆站崗巡查。那邊氣候惡劣、環境設施差、生活艱難,他們為了保護祖國安全仍在斗爭。遠在他鄉漂泊的遊子,願月光傳達給家人你們無盡的愛意。
最後就是我們城市最可愛的環衛工人,他們並不會在節假日休息,反而由於節假日我們增加出行活動,他們的工作任務相對會翻倍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