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安處罰裁量標准
⑴ 治安管理處罰的自由裁量權怎麼定義啊謝謝了~~
合法合理地進行自由選擇的權力。由此,司法自由裁量權的涵義也就凸現而出,它指法院或法官在司法活動中合法合理地進行自由選擇的權力
⑵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規定,盜竊行為最低應處以五日以上拘留,如果減輕處罰,能不能只罰款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
第四十九條 盜竊、詐騙、哄搶、搶奪、敲詐勒索或者故意損毀公私財物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一千元以下罰款。
從條款中可以看出「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是該條款的主罰,罰款是附加罰,也就是如果減輕處罰可以執行主罰,免於附加罰,拘留作為主罰是必須執行的。但在實際操作中就不好說了。
⑶ 四川省治安處罰裁量標准與治安管理處罰法 到底那個為准
二者並不會發生矛盾,四川省治安處罰裁量標準是地方性法規,治安管理處罰法是法律,上位法優於下位法,法律優於地方性法規,四川省的是依據法律指定的,以後者為准
⑷ 被派出所治安警告處理過,會記入個人檔案里嗎
會記入公安機關個人信息管理資料庫,但治安處罰不同於刑事處罰,受過治安處罰的人不會影響公安機關出具「無犯罪記錄證明」。
第一,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的有關規定,警告是治安處罰的一種,同時也屬於違法行為、後果和情節最輕微的一類。
第二,原則上派出所辦理的治安案件都應當建立檔案,以備查詢。但在實踐當中,治安案件只有辦公條件較好、管理完善的派出所才會建立檔案,且統一保存。辦公條件較差、管理相對落後的派出所,根本沒有條件建檔,處理結束了後就隨便丟棄了。
第三,只要刑事犯罪的案件,經過人民法院判決以後,會向戶籍所在地的派出所寄送《刑事判決書》,派出所會留底並做犯罪記錄,這種情況下將是一生的記錄。
(4)治安處罰裁量標准擴展閱讀:
從比較法的角度看,我國治安管理處罰具有以下四個顯著特點:
1、從處罰主體看,我國治安管理處罰實行「一元制」的處罰體制,我國治安管理處罰權集中由公安機關行使。
2、從處罰程序看,我國治安管理處罰完全採用行政處理程序。
3、從制裁的角度看,我國治安管理處罰屬於中間制裁。我國的治安管理處罰作為較重的一種行政處罰,與刑罰有著密切的關系。在我國法定的制裁手段體系中,治安管理處罰屬於中間制裁。
4、從處罰的強制性看,我國治安管理處罰具有警察強制性。
從比較法的角度看,我國治安管理處罰具有以下四個顯著特點:
1、從處罰主體看,我國治安管理處罰實行「一元制」的處罰體制,我國治安管理處罰權集中由公安機關行使。
2、從處罰程序看,我國治安管理處罰完全採用行政處理程序。
3、從制裁的角度看,我國治安管理處罰屬於中間制裁。我國的治安管理處罰作為較重的一種行政處罰,與刑罰有著密切的關系。在我國法定的制裁手段體系中,治安管理處罰屬於中間制裁。
4、從處罰的強制性看,我國治安管理處罰具有警察強制性。
參考資料:網路-治安管理處罰
⑸ 毆打他人治安處罰
毆打他人的,或者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並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並處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款:
(一)結伙毆打、傷害他人的;
(二)毆打、傷害殘疾人、孕婦、不滿十四周歲的人或者六十周歲以上的人的;
(三)多次毆打、傷害他人或者一次毆打、傷害多人的
對證人及其近親屬進行毆打,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
⑹ 如何論違反治安管理行為
根據《治安管理法》規定,凡擾亂社會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公民人身權利,侵犯公民財產,依照《刑法》的規定尚不夠刑事處罰的按照《治安管理處罰條例》應當受到處罰的行為,就是違反治安管理的行為。這涉及到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包括:
1.擾亂公共秩序的行為。如擾亂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的秩序,致使正常工作不能進行;擾亂車站。碼頭等公共場所的秩序;擾亂公共汽車等公共交通工具上的秩序等。
2.妨害公共安全的行為。如非法攜帶、存放槍支彈葯;違法生產、銷售、儲存危險物品;非法製造。販賣、帶管制刀具,違反渡船渡口安全規定,拒不改正等。
3.侵犯他人人身權利。如毆打他人,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侮辱、誹謗他人,虐待家庭成員等。
4.侵犯公共財物的行為。如偷竊、騙取,搶奪少量財物;哄搶他人財物:敲詐勒索、故意損壞公私財物的。
5.妨害社會管理秩序的行為。如窩贓、買贓、吸食、注射毒品、倒賣票證、利用封建會道門、迷信活動擾亂社會秩序、冒充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招搖拐騙,尚不夠刑事處罰的。
6.違反消防管理的行為。如在有易燃易爆物品的地方,違反禁令吸煙、使用明火;違反規定佔用防火間距;有重大火災隱患,經公安機關通告而拒不改正的。
7.違反交通管理的行為,如挪用、轉借機動車輛牌證或駕駛證;違反交通規則,造成交通事故;酒後駕車等。
8.違反戶口或者居民身分證管理。如塗改戶口證件;不按規定申報戶口、領取居民身份證,拒不改正。
⑺ 普通治安案件,派出所處罰決定耗時6個月,是否超期限辦案是否屬於自由裁量權的濫用
雖然理論上司法機關對於案件的處理都規定有時限,但是他是留有後路的,如果是一些版復雜的權案件,經過辦案機關領導簽字後可以延長,而且只要不斷簽字就可以無限延長,所以你在期限上和對方較真毫無勝算。其實網上也有很多新聞報道的案件,一辦就是好幾年,都是用了這一規定來延長的。
⑻ 行政處罰和治安管理處罰的區別
一、治安處罰和行政處罰的關系
《治安管理處罰條例》是全國人大常委會制定的法律,屬於行政法范疇,是行政法中具有特色的一個分支。行政法除《治安管理處罰條例》外,還有《勞動教養試行辦法》、《公民出入境管理法》、《外匯管理條例》涉及公安、稅務、工商、郵政、財政、計劃、海關、港務、外匯等非常龐雜的體系。有些是專門的行政法如《治安管理處罰條例》,有些是其他法律中有關行政法的條款。如:《禁毒決定》中的行政部分。因為《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的處罰稱為治安處罰,而適用其他行政法的處罰則稱為行政處罰。廣義上說,治安處罰是行政處罰的一個類型。
二、治安處罰與行政處罰的主要區別
1、主體不同
治安處罰行政主體只能是公安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即:公安民警,還有一些被公安機關授權的鄉、鎮政府;而行政處罰的行政主體除了公安機關外還有稅務、工商、財政、計劃、海關、港務、外匯等行政主體。因此,一般情況下,公安適用的行政處罰都要加上「公安行政」的字樣。
2、適用依據不同
治安處罰只能適用《治安管理處罰條例》,而行政處罰的適用,除了《治安管理處罰條例》外,還有其他的行政法。如非法持有、使用假幣行為,適用《銀行法》;吸食、注射毒品的行為,適用《禁毒決定》等。
3、罰則不同
治安處罰規定的處罰種類只有警告、罰款和拘留 3 種;而行政處罰除此之外,還有責令停產停業、吊銷或暫扣執照、許可證等,且是否適用拘留、罰款數額大小等也不盡相同。
4、適用法律文書格式不同
治安處罰適用的法律文書格式,如:《治安管理處罰審批表》、《治安管理處罰裁決書》和《治安管理當場處罰書》等;而行政處罰文書則與此不同,適用《公安行政處罰審批表》、《公安行政處罰決定書》和《當場處罰決定書》等。
5、罰繳方式不同
治安處罰中罰款和決定和收繳由公安機關執行;而行政處罰中,一般實行罰、繳分離制,罰款決定由行政機關執行,罰款的收繳由銀行執行。
6、執行不同
治安處罰中,公安機關對拒不執行的相對人可以適用強制執行,也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而行政處罰中,除了公安、稅務、海關外其他的行政機關、授權組織則不能適用強制執行措施,而只能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7、權利救濟不同
治安處罰的相對人對治安處罰不服只能先申請行政復議,對行政復議不服再提起行政訴訟;而行政處罰則各有不同,有的只能提起行政訴訟;有的只能申請行政復議;有的在兩者間選擇,並且選擇後就不能再變更;有的可以申請行政復議和提起行政訴訟,選擇行政復議後,對行政復議不服還可以提起行政訴訟。
⑼ 行政處罰如何正確適用從輕或減輕處罰
正確把握從輕或減輕處罰原則在行政執法辦案中,質量技術監督部門難免遇到行政相對人的違法行為有法定從輕或減輕處罰的情節,而應在行政處罰時依法予以從輕或減輕處罰的現實問題,這是《行政處罰法》第二十七條所規定的行政處罰適用的一條原則。
那麼,辦案人員在辦理具體案件時應當如何正確把握該原則呢? 首先,要明確從輕或減輕處罰的含義。
從輕處罰,是指行政機關在法定的處罰方式和處罰幅度內,依法對行政相對人給予較輕的處罰。
即行政相對人有法定從輕處罰的情形,行政機關在實施行政處罰時,對其在數種處罰方式所允許的幅度內適用較低限的處罰;減輕處罰,是指行政機關在法定處罰的最低限以下,依法對行政相對人給予的行政處罰。即行政相對人有法定減輕處罰的情形,行政機關在實施行政處罰時,對其在法定處罰幅度最低限以下適用行政處罰。
其次,要明確從輕或減輕處罰的條件。適用從輕或減輕處罰,必須有符合法律規定的條件,否則,不得隨意做出從輕或減輕處罰。
拓展資料:
根據《行政處罰法》第二十七條的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行政處罰應當予以從輕或減輕:
一是主動消除或者減輕違法行為危害後果的;二是受他人脅迫有違法行為的;三是配合行政機關查處違法行為有立功表現的;四是其他依法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行政處罰的。
比如生產廠家在得知其出廠銷售的產品存在質量問題後,主動採取相應的追回等措施,及時回收了該批不合格產品,盡可能避免給消費者造成危害及損失的;行政相對人主動向行政機關檢舉或揭發其他制售假冒偽劣產品行為,並經查證屬實的;銷售者銷售屬於《產品質量法》第四十九條至第五十三條規定禁止銷售的產品,有充分證據證明其不知道該產品為禁止銷售的產品,且如實說明其進貨來源的等等,都是從輕或減輕處罰的條件。另外,對已滿14 周歲不滿18 周歲的人有違法行為的,行政機關也應適用從輕或減輕處罰。
要掌握好從輕或減輕處罰的尺度。行政機關適用從輕處罰時,並非一定要適用最輕的處罰方式和最低的處罰幅度,而應根據案件的違法性質、情節及後果等具體情況予以裁量。一般來講,如行政相對人主觀故意不明顯、屬初次違法、能主動糾正或減輕違法行為或危害後果的,可適用最輕的處罰方式和最低的處罰幅度。
⑽ 故意毀壞財物治安處罰有哪些
故意損毀財物裁量標准
1、情節較輕的,處拘留五日,可並處罰款二百元;
2、情節一般的,處拘留七日,可並處罰款二百至五百元;
3、情節較重的,根據案情,按三檔處罰:處拘留十日,可並處罰款五百元;拘留十二日,可並處罰款五百至一千元;拘留十五日,可並處罰款五百至一千元;
情節較重的情形:
哄搶、搶奪、故意損毀公私財物行為:
(1)哄搶財物價值五百元以上,故意損毀公私財物價值三百元以上,搶奪財物價值二百元以上的;
(2)哄搶財物價值不到五百元,故意損毀公私財物價值不到三百元,搶奪財物價值不到二百元,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一)因哄搶、搶奪、故意損毀公私財物行為受過處罰或者一年內實施二次以上同類行為的;
(二)哄搶、搶奪、故意損毀殘疾人、老年人、未成年人或者喪失勞動能力的人財物的;
(3)哄搶、搶奪、故意損毀軍用物資、救災、救濟款物的;
(4)聚眾哄搶、搶奪、故意損毀財物的首要分子和骨幹分子;
(5)哄搶、搶奪財物拒不交出的;
(6)哄搶、故意損毀公私財物不聽勸阻的;
(7)駕乘機動車搶奪或在公共場所、公共交通工具上哄搶、搶奪的;
(8)其他情節較重的情形。
故意損毀財物處罰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九條 盜竊、詐騙、哄搶、搶奪、敲詐勒索或者故意損毀公私財物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一千元以下罰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