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山治安
❶ 丹東、日照、澄江的比較分析,分土人情、物價、治安、房價
呵呵,我是丹東人,另外兩個不熟悉,在外地工作,出來這些年,丹東人都比較聰明,但是不喜歡害人,環境超好,氣候濕潤,降雨充足,適合居住。城市不大,物價我不知道你是什麼承受能力,但是丹東人都比較會吃,美食較多,尤其沿海沿江,海鮮會多。治安很好的,都應該差不多吧。房價的話,新房子市中心5000吧,江邊7000,錦江山6000,還有些老房子可能便宜吧2000/3000吧地點可能不是很好,不過丹東不大,坐車市內最遠車程也就30分鍾
❷ 民警聽從上司指令後擱置案件,最終得到了什麼處罰
在河北省豐寧滿族自治縣公安局鳳山派出所,所長金某和民警耿某因為壓下了一起刑事案件,久拖不辦,所以兩人獲得玩忽職守罪,所長金某被判處拘役6個月,緩刑9個月。耿某免於刑事處罰。
那麼這起事件究竟是怎麼回事呢?接下來將為大家說明。
三,事件反思在這起事件中,這兩人看似冤枉,但其實他們的確是有責任的,他們這種行為是屬於玩忽職守,完全是對於公眾的不負責任。
對於這一起事件大家如何看待?歡迎留言探討。
❸ 李滄的過去、現在、未來
這是我轉的帖,字數有點多,但很全,很詳,參考一下:
李村的過去、今天與未來
在德國人來到之前,李村還只是個村子,後來形成了城鎮,再後來升級為縣城,直到現在變成了區府。如今的李村已很難找到縣城時代以前的遺跡,閑暇無聊時,我就會慢慢尋找那些不算古老卻又陌生的舊影,既從遺跡中也從記憶中,再加上對區府時代一點兒感性認識,拼接成這個已經班駁稀疏卻也穿梭了百年的影子。
一、李滄的過去
1、村莊時代
按:李村,1897年前隸屬山東省即墨縣仁化鄉鄭疃社。
當1897年德國人佔領時,李村正如她的名字一樣,是個村莊。李村在史籍中也不過寥寥幾筆,還是沾了李村集的名氣。李村集的歷史可追溯到明朝,到清朝中葉已經成為遠近聞名的市集,想來那時李村集的名聲要比李村本身響亮的多。
如今在李村城區還能看到村莊的影子,比如河北村,只是從這些村子中很難找到村莊時代的遺跡。還好,從李村的老照片中看到了村莊時代磚瓦平房的舊影,看起來與現在各村中的磚瓦平房也沒什麼大的變化。令人痛心的是這些城中村都成了藏污納垢之所,從那裡抓出幾個逃犯已不是新聞,而夜幕下的霓紅燈和可疑的女人也成了那裡的招牌,不知道這算時代的進步還是墮落。
2、殖民時代
按:到1913年止,在李村已設立膠澳副臬司衙門、巡捕房、華人監獄、基督教信義會教堂、李村學校、消防隊以及公路、實習農場、苗圃、廁所、電話機房等近代城鎮設施。已建成二層樓44座、西式平房28座、平房39座、木板房7座、大平房6座、廁所13處以及小平房、大機器房、倉庫、溫室各1座。
李村的殖民時代存在於史籍中,與青島老城不同,如今的李村很難找到那時的影子。我不得不沿著史籍粗略的記載,在李村的街道中細細的找尋。最先找到的遺跡就是位於濱河路的李村教堂,由德國牧師建於1904年。屋頂上的十字架曾經令年少的我倍感神秘和莊重,只是直到現在我也從沒進去過,我是無神論者,走進教堂是一種心靈上的煎熬。當然,這並不妨礙我對這座傳說中的殖民時代的遺跡考究一番,遺憾的是,從教堂的建築風格上很難看到殖民時代的印記,所以,我一直懷疑1904年的教堂不是現在的教堂,只是繼承了名稱罷了。
從李村教堂過了京口路走幾步就來到監獄的地界。青島監獄在殖民時代的官方名稱是李村區華人監獄,理論上這里應該是殖民時代遺跡的富礦區,不過搜尋半天,也只有幾座殘破不堪的疑似德式平房。其中一座很有意思,屋頂是傳統中國瓦,立面是三角形山花和歐洲古典式廊柱,有點兒上世紀二、三十年代我國自行建造的仿西式房子風格。一時間又有些迷茫,看來殖民時代的影子還真難以捕捉。
終於,在九水路青島師范學校附近找到了較為正宗的殖民時代的遺跡。一個院落里安靜的矗著幾座平房,一座德式平房就隱藏其中。暴露她身份的是德國文藝復興風格的裝飾山牆,只是這裝飾山牆寒酸了些,顯然沒有青島老城一些老建築那樣精緻。雖然糙了點兒,不過畢竟留下了歷史的印記,讓人觸摸到殖民時代的脈絡。
除了上述三個地方,在李村再也沒找到殖民時代的遺跡。按照《膠澳志》記載,到1913年,殖民者在李村修建了許多房子和公共基礎設施,這一切如今早已被歷史長河席捲干凈,連尋點兒殘磚瓦礫也是那麼的困難。我站在京口路與源頭路路口處,在川流不息的車流中想尋找膠澳副臬司衙門那座二層樓房,映入眼簾的只有90年代的居民樓,愣愣的我也只能在蘇寧電器嘈雜的音樂中感慨滄海桑田了。
3、縣城時代
按:1914年德日戰爭爆發,李村隨同青島又成為日本的殖民地。從1922年中國政府收回青島至1988年嶗山縣撤縣劃區,李村走進了縣城時代。
李村區的建制非常早,在1898年德國人第一次區劃時就已經有了。李村區的定位一直是鄉區,其實與縣城也就差別在官方文件上,到1961年撤區劃縣成立嶗山縣後,李村也就實至名歸的成為縣城了。幸運的是童年的軌跡正好劃過縣城時代的末期,所以,在搜尋遺跡的同時,我還可以從腦海中翻找出那些早已成過往煙雲的舊影。
2 李村的過去、今天與未來
李村的縣城時代可分為解放前和解放後。1933年,李村中心區居民為2732人,已建成李村公共汽車停車場、民眾憩游所、涵噸飯店、書報閱覽室、李村河兩岸的商店(商號已達30餘家),而3條街道已整修展寬可通汽車,李村中學、李村實驗小學及運動場、禮堂等也已擴建,又增植行道樹和垃圾箱等。除了行道樹,史籍上記載的這些東西如今已難覓蹤影。在京口路和向陽路的南段路至今大樹林立,如果不看街道,恍惚間還真與樹蔭茂密的八大關街道有些神似。感謝前人種的這些樹,也慶幸這些樹能保留下來。草地只能代表著文化的膚淺,樹木的滄桑才蘊涵著深厚的底蘊。
1987年,嶗山賓館、工人文化宮、嶗山體育館、嶗山縣招待所3號樓及縣人大常委會辦公樓等現代樓房建築拔地而起,城區主要街道全部鋪設瀝青路面,城區總人口已達63352人。這些遺跡有些還保留著,也構成了我對縣城時代的全部印象。縣城時代的建築,顏色都是灰暗的,不管是機關還是民宅,無一不是庄嚴而又呆板的。印象中,老縣府和縣法院、武裝部是其代表,後來都拆了,如今遺址處已成為李村廣場的一部分。
八十年代的李村城區,比如今小了許多,大體上穿過幾條馬路就可以看見一望無際的玉米地,所以馬路上時常能看到馬車也就不奇怪了。那時的李村車站就在如今利客來購物中心的下面,雖然幾乎沒在那裡乘過車,但感覺那時坐車就像現在坐長途車一樣,居然還有侯車室、快餐店等配套設施。八十年代的李村也偶爾趕一下時髦,在如今李滄區法院對面的地方有一處咖啡館,每次路過那裡總是好奇得很,於是想長大了一定進去瞧個新鮮,可惜這咖啡館沒熬過我的信念,大約90年代初倒閉了,留在我記憶里的,只有那偶爾飄散出的咖啡香味。
印象最深的是國營嶗山美發廳,是座火柴盒式的三層樓房。小時候理發還真是個難事,裡面的理發師傅一看是個小孩就愛搭不理的,常常理個發要費半天時間。那時候對理發店門口處圓柱形三色旋轉的招牌很是好奇,可惜現在的理發店都看不到這個了,至今也沒弄明白為什麼那時的理發店都願意懸掛這樣的招牌。嶗山美發廳舊址今年剛剛被拆除,據說遺址處將建成花園酒店。
橋頭的嶗山照相館是小時候最喜歡去的地方,那時最喜歡照相,一聽照相就來精神,擺個pose異常的簡單,小時候的照片還曾被放在照相館的櫥窗里做招徠顧客之用,為此,幼小的我也曾得意了好長時間。照相館的建築至今還保留著,典型的文革筒子樓風格。三年前還曾到那裡照過工作照,發現小時候照相用過的木馬等道具居然還在,親切的讓我想哭,當時就打算將來我有孩子一定領他到這里用這些道具照相,但願照相館能撐到那個時候。
留在記憶深處的還有嶗山浴池,小時候經常洗澡的地方,那時候房子小,也沒熱水器,嶗山浴池便成了解決冬天洗澡的去處。曾經是李村標志性建築的浴池已於上個世紀末拆除了,遺址處為李村廣場。嶗山體育場是常去鍛煉和開運動會的地方,可惜早已被拆除,遺址處為利客來購物中心。
童年時代留在八十年代的李村應該是幸運的,你可以在幼兒園里與小朋友做游戲,也可以准時收看動畫片,可以到李村公園溜旱冰、玩電動火箭、盪鞦韆、壓翹翹板,還可以在書店看小人書、到百貨商店買玩具,更可以吃著雪糕穿過幾條馬路到玉米地里捉螞蚱、偷人家玉米、躲在草垛里捉迷藏,到河邊、池塘邊抓小魚、小蝌蚪……,童年的生活真的是豐富多采,現在的孩子倒顯得可憐多了。
縣城時代的李村有第一百貨和第二百貨兩家大型商店.第二百貨就是如今在青島坐第二把交椅的嶗百,而第一百貨後來改制為華隆集團,曾經輝煌過,但倒閉也是好幾年前的事了,遺址處為五星電器。兩個同時起步的商場,結局卻如此大相徑庭,不得不讓人唏噓。那時的李村集還大概有個印象,起先在李村河河床上,不過那時的李村河在汛期經常有水的,所以李村集也被經常逼到附近的馬路上。那個時代還沒有超市,李村集就成了周邊居民采購的去處,小時候最熟悉的一句話就是「趕集去」。不過,那時的我很少去李村集,所以當現在的我努力從腦海中翻找兒時有關李村集的點滴時,最終發現都是徒勞。
3 李村的過去、今天與未來
說起李村集不得不說李村河,兒時的李村河在夏季經常有水的,還都是清水,去河邊抓魚是最大的樂趣,曾經在河中收獲過一隻大泥鰍。如今的李村河幾年沒水都正常,今年夏天偶爾發了一次水倒成了新聞。如今的李村河床中有條排水用的小溝,裡面的黑水臭氣熏天,想想年少時的李村河,只得感嘆發展的代價真的很沉重。
二、李滄的現在
4、區府時代
按:1988年,嶗山縣撤縣設區,成立嶗山區,1994年青島區劃重新調整,次年李滄區政府的牌子在李村掛了起來,李村走進了區府時代。
區府時代的影子隨處可見,用不著我苦苦的尋覓,只要細心的感受、用心的體會就行。區府時代,李村長大了,比起十幾年前,李村已擴張了好幾倍,再也不是那個穿過幾條馬路就來到玉米地的小縣城。當然,最深刻的記憶還是李村商貿的突飛猛進,1991年嶗山商貿開業(今天的利客來),第一天銷售額就達到500萬,創造了全國記錄。我至今還記得,那時的嶗山商貿很得意的在大門處炫耀著國家商業部的賀電,不知道這份賀電現在還有無保存,將來書寫李村商貿史時,會是非常重要的歷史文物。也就自那時開始,李村上演了商貿奇跡,大商場一家接著一家的開門納客,人流被從四面八方吸引過來,以至90年代中期,青島十大商場中李村就佔了五席,李村商貿顯赫一時。
到了90年代末期,隨著外資零售業大量湧入青島,李村商貿曾出現過短期的彷徨,華隆、萬隆相繼倒閉,五朵金花只剩下三劍客。痛定思痛後,三劍客也開始學習外資,引進先進的零售業形態和經驗,三劍客又是擴建又是劃地建超市,到現在也模仿的有板有眼了:利客來十萬平米的購物中心已成為青島商業的航母,維客、利客來分別在李村廣場和文化廣場地下建的超市也成為李村商圈成熟的標志。百盛進駐李村後,在三劍客的夾擊下顯得異常狼狽,三劍客瓜分李村算是成功了,而國美、蘇寧、五星、大中這家電零售四巨頭鏖戰李村,也成為李村商圈靚麗的風景線。
進入本世紀,李村逐漸洋氣了。上個世紀的李村還土的很,連尋個有點情調的飯店都是難事。如今的李村就像剛從山裡走出來的小姑娘一樣,學著別人的樣子,也刻意打扮,開始追求時髦了。肯德基、麥當勞、必勝客在李村早已是尋常之物,如今肯德基在李村第四家店正在裝修中,難以想像在這幾百米方圓的彈丸之地上,居然有四家肯德基競爭,還要加上麥當勞和必勝客分羹,競爭的殘酷可見一斑;前幾年在李村還難以看到的牛排館、咖啡店如今也大街小巷比比皆是;飯店也終於上了檔次,二星三星開了幾家後,李村也擁有了四星級的錦江飯店;向陽路的步行街建的挺漂亮,讓李村商圈提升個檔次;四星級的永樂電影城也提升了李村文化建設的水平;以前李村還沒有超過十五層的樓,如今已經動工或即將動工的三十層高樓也有十幾座,相信再過三年,廣場一帶也會出現一種高樓林立的繁榮之像,不管是不是虛假的,起碼視覺上的沖擊力會大大改變李村的形象。
不得不說李村集是21世紀的奇跡,十年前還以為李村集也會像青島其他的集市那樣走進歷史的回收站。想不到如今的李村集反而煥發了青春,比以前更加的興旺。青島市唯一的集市已成了金字招牌,而屢試不爽的民俗牌也吸引著無數的眼球,不管是城裡人、農村人還是外國人。如今的李村集大到汽車小到針頭線腦無所不有,可貴的是一些已經從購物中心銷聲匿跡的傳統工藝品還能在李村集上一睹芳容:碾子、卡花、秤桿、布老虎、地主帽、小棉襖……,活脫脫一個民俗博物館。如今的李村集年交易額高達5億,完全可以和一個大型購物中心媲美。過去的李村集哺育了李村,而如今的李村集又成了李村的人脈。
商圈的發展是好事,帶來的問題也讓人煩惱。記的90年代以前的李村,街道雖稱不上一塵不染,但絕對可以說是干凈。如今的李村,尤其是商圈范圍內,臟的讓人不忍目睹:滿地的痰跡,成堆的廢紙、垃圾、包裝袋,橫流的污水、無所不在的小廣告……李村商圈基本上就是個大垃圾場。除了臟,一個亂字又讓人昏聵:放眼望去,黑壓壓的人群、望不到尾的車流充斥著自己的視野,各種喧囂一次次挑戰耳膜的承受極限……若是心情好,倒也沒事,若是心情不好,怕是要崩潰了。如今李村戶籍人口大約有十萬,流動人口則高達20萬,再加上商圈和李村集的號召力,吸引如此多的人氣也就不奇怪了。有時,置身於李村,飄入耳朵里的東北話、朝鮮語、各類南方口音,讓我恍惚間分不清我到底是本地人還是外地人;而大街小巷懸掛的用韓國文字製作的招牌,又讓人陡然產生走出國門的錯覺。令人擔憂的是,治安問題也隨即而來,李村發生的惡性案件這幾年已是屢見不鮮。繁榮是要付出代價的,就像一個人的成長歷程一樣,得到了什麼,肯定也會失去點兒什麼,得到的東西可以拋棄,失去的怕是永遠也找不回來了。
5、李滄的未來時代
按:根據李滄區十一五規劃,五年後,位於李村中部的休閑商務區、李村東部的青島市中央居住區都將初具規模,僅李村東部的常住人口就將達到20萬……
未來時代的影子,只有靠我的理性認識來加以描繪了。商圈如今是李村的根基,把商圈做強做大是李村未來的保障。總投資80億、能居住三十萬人的青島中央居住區今年就要在李村東部開工了,五年後,李村城區的規模又要成倍的擴張,人口也要幾何的增長,帶來了人氣,也就留住了李村的未來。在李村極度擴張的同時,基礎設施建設成了發展的瓶頸。如今的李村城區最寬的路也不過四條車道,從上個世紀末開始,李村堵車的問題便顯現出來,到如今已欲演欲烈,堵車幾十分鍾已成了家常便飯,基礎設施改善的好壞將直接影響未來李村的走向。而諸如環境問題、治安問題、文化設施配套等問題都將或多或少影響未來李村影子的模樣。
李村的影子已穿越了百年時空,雖然有了很大變化,但氣質上永遠沒有改變,就像一個成年人再怎麼打扮也改變不了他的氣質一樣,李村再如何打扮,那古樸的氣質也會保留。有人嫌棄這氣質太土,其實在這個越來越像流水線製造出來的世界,保留自己的特點,保留一份兒古樸,會是一種優勢,這種優勢會隨著時間的流逝慢慢體現出來。最後,讓我們一起感受一下李村吧:人們悠然的在步行街閑逛、在裝修豪華的購物中心選購、在必勝客里大嚼皮薩餅,而距此二百米遠的李村大集的生意依舊紅火…
--------------------------------------------------------------------------------
❹ 博白縣鳳山治安怎麼樣
博白縣鳳山的治安挺好的,我曾經在鳳山玩耍過,很nice
❺ 關於秦安鳳山350字的作文
鳳山公園編輯
主要以秦安縣鳳山森林公園為重點人工林綠化區域,按照高標准一次性綠化成型的原則,加大綠化力度。目前,鳳山森林公園已栽植塔柏、刺柏等苗木塔柏等3.43萬株。[3] 秦安縣主要做法是:
一是科學規劃。在規劃過程中,堅持生態優先、綠化、美化、香化與人文化相結合原則,選用常綠樹種塔柏、刺柏、龍柏和闊葉樹種國槐、法桐混交;風景樹種雪松、玉蘭與灌木龍柏、高山黃楊相搭配;觀花樹種紅葉李作點綴,將建成四季常青,三季有花的風景線與風情線。
二是同力協作。林業、水利、建設等部門同力協作,水利部門籌集資金25萬元,在鳳山森林公園修建上水工程2處,修建蓄水池4座,架設上水管道900米,保證了工程用水;建設部門保證綠化工程供水;消防隊出動3輛消防車,保證濱河路綠化工程供水;林業部門採取行政技術雙軌承包責任制,抽調專業技術人員搞好整地、栽植等技術指導服務。
三是創新機制。秦安縣通過公開招標的方式,確定專業綠化隊承包造林,縣林業局與專業綠化隊簽訂造林協議,明確苗木質量、栽植標准、工期和檢查驗收標准,包栽包活,保證造林綠化質量。
四是科學栽植。根據工程區土壤瘠薄的實際,採取大坑深埋、帶大土球、覆膜保墒等乾旱造林技術。先整地後栽植,先滲坑後栽植,栽植後及時澆水。栽植時嚴格按照「一埋二提三踏實」的技術規程,確保質量。對所栽苗木要求必須帶大土球,側柏苗高2米,香花槐2.5米以上,根系完整。每個環節由林業技術人員檢查驗收,不合格的及時進行返工。
五是加強管護。林業部門專門成立了鳳山景區治安室,抽調公安、林政人員,分片分段承包,加大管護力度。[
❻ 鳳山鄉的村風村貌
鳳山地處在山清水秀,環境優美的環山區生態旅遊經濟區,現有九仙溪水庫、天然的石人頭、仙岩洞等旅遊勝地。全村治安良好,民眾和睦相處,多次被市縣評為文明鄉。
❼ 汕尾的地理位置不差,但在廣東為什麼是經濟落後的城市
1、交通建設嚴重滯後正是由於汕尾與內地和珠三角等地的交通不暢,內導致汕尾的出海優勢容難以發揮、港口難以發展起來。
2、缺乏歸屬感的文化從地理位置看,汕尾與珠三角、汕頭都存在空間距離,因此與兩地的經濟聯系都不強;此外,行政歸屬頻繁變動,對汕尾的產業布局和發展也有很大影響。此外,在文化上,汕尾缺乏歸屬感,也成為其發展經濟的障礙。
3、投資環境讓人卻步投資環境所依存的社會治安穩定及市場經濟秩序商業誠信的缺失,成為汕尾發展經濟的毒瘤。
4、人才外流嚴重多年來,汕尾籍的大學生回到汕尾工作、生活的極少,偶爾有一些回去當公務員,回去創業的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計。好不容易培養的人才就這樣流失了。這種情況的延續,導致汕尾人才空心化、低質化。
5、汕尾城區太小汕尾中心市區規模小,實力弱,核心地位不突出,難以起到全市經濟發展的龍頭作用,導致凝聚力弱,規模效益、集聚效益不大。
6、錯過黃金發展期廣東改革開放以來所形成的強大的經濟輻射力未能輻射到汕尾地區,造成了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汕尾就是這種不平衡導致的苦果之一。這也導致汕尾作為沿海城市、比鄰港澳的區位優勢未能體現出來。
❽ 日本霸佔台灣多久
1895年4月17日,《馬關條約》簽訂;10月21日,日軍佔領台灣全島。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10月25日,台灣光復。
整整50年。
❾ 鳳山公園現在抓魚還允許不厚街的朋友
現在不允許了
❿ 博白縣鳳山鎮共有多少家超市
現如今共有4家,有一家去年倒閉了,不然是五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