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變局傳統堅守
Ⅰ 在新舊文化的選擇堅守舊的文化傳統就沒有任何問題嗎
回答肯定是來有問題自的。
第一,中國舊的文化傳統也有糟粕。
第二,中國舊文化也有其兼容性,也兼容了很多外國的文化。
第三,堅守舊文化就是更好的兼容國際文化,再融入中國文化。
第四,舊文化里就包括兼容文化,所以堅守其神,而屏蔽其外形。
你可從這幾方面論述。
Ⅱ 為什麼現在人都不堅守傳統了
來玩老地方吧,很不錯的,不信試試
Ⅲ 寫屈原 愛國 堅守 傳統和頑固 人格 生命和信仰等相關話題 200字左右
屈平,字原,通常稱為屈原,又自雲名正則,號靈均,漢族,戰國末期楚國丹陽人,楚版武王熊權通之子屈瑕的後代。屈原雖忠事楚懷王,卻屢遭排擠,懷王死後又因頃襄王聽信讒言而被流放,最終投汨羅江而死。屈原是中國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之一,也是我國已知最早的著名詩人,世界文化名人。他創立了「楚辭」這種文體,也開創了「香草美人」的傳統。代表作品有《離騷》《九歌》
Ⅳ 如何堅守傳統文化精髓
中國傳統文化注重現實、注重人生的實踐理性精神,孕育了中國人深諳智謀三昧的傳統,幾千年來,有關謀略的論著和警語無以數計,有關「智囊」、智慧人物的故事播揚久遠,由此映現出中國人對智術的推崇心態。這一特點反映於中國人的處世風格上,便是:處世待人,慣於深思熟慮,冷靜慎重,周詳細密地計算估量,運用心智。
中國處世之道運用智性,首先表現於中國人把處世作為一門學問加以研究。清人魏禧言:「涉世處即是自己作學問處」,「涉世便是學問」。「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把處世作為一門學問來研究、操習,自然會有心得,會有總結,進而會有智術的運用,亦即運用心智控制事物的進程,達成有利於自身的預期目標。
中國處世之道中智謀的具體運作,可謂千形萬態。如下略舉數例,可見一斑:
1.以退為進中國人處世,十分強調忍、讓、退一步、吃虧,但這樣做的目標不是使自己利益受損,而是獲得更大利益。洪應明的《菜根譚》指示其中精義說:「處世讓一步為高,退步即進步的張本。」正因為如此,退讓、吃虧的結果是不吃虧,甚至受大益,誠所謂「必有忍,其乃有濟」,「吃小虧佔大便宜」,「忍辱至三公」。
2.以柔勝強以柔勝強的命意前文已有論述,其意義在於通過「守雌」、「貴柔」保存自己,積蓄力量,最終戰勝對方而不會被轉化掉。這無疑也是一種運用心智的處世手段。
3.藏巧示拙《說文》雲:「拙,不巧也」,把自己的巧掩藏起來,對外示以不巧,是中國人心領神會的處世謀略。中國古代思想家對於這一智術論述甚多。老子說:「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孫子兵法》曰:「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蘇軾的《賀歐陽修致仕啟》言:「大勇若怯,大智如愚。」若用民間大眾的語言來表達,便是「裝蒜」。裝蒜亦即藏巧示拙,其目的是以愚拙的外觀使對方輕視自己,懈怠疏忽,從而保護自己或擊敗對方。這既是一種高明的處世手段,也是一種「出手不凡」的兵法。
4.以誠取信誠屬於道德范疇,其內涵是內心誠懇,品性誠實。「以誠取信」則不僅僅是一種品德,更是一種富於智慧的處世方法,一種通過道德表現使對方信服的手段。中國古代,多有智者以實話實說的誠實謀略達到比巧詐更成功的效果,其中包括的智慧與道德並重的二重性是不言而喻的。
5.因人制宜人情世故的復雜性、變異性,使中國人十分注重在人際交往中運用心智因人制宜。所謂因人制宜,實際上包括三方面:一是對什麼人說什麼話。韓非深刻揭示知人達意的重要性說:「凡說之難,非吾知之有以說之之難也。……在知所說之心,可以吾說當之。所說出於為名高者也,而說之以厚利,則見下節而遇卑賤,必棄遠矣。所說出於厚利者也,而說之以名高,則見無心而遠事情,必不收矣。所說陰為厚利而顯為名高者也,而說之以名高;說之以厚利,則陰用其言而顯棄其身矣。」因此,與人交際,必須掌握對方的心理傾向,對自身語言進行調節,以達到良好效果;二是對不同的人採取不同的交往方式。三是對不同的情景下的人採取不同的交往態度。如:「對憂人勿樂,對哭人勿笑,對失意人勿矜」,「當著矮子,別說矮話」,這些議論顯然深得交際心理學的要諦。
6.知己知彼「知己知彼」作為一項兵法,千古著名,然而,在中國人的心目中,它並不僅僅用於用兵打仗。呂坤的《呻吟語》說:「知己知彼,不獨是兵法,處人處事,一些少不得底」。金蘭生的《格言聯璧》所說:「處人不可任己意,要悉人之情;處事不可任己見,要悉事之理。」說的是相似的意思。因此,中國人將知人當做處人的首要法則。如此等等,不勝枚舉,充分表現出處世的大智慧。
7.「定、靜、安、慮、得」所謂定、靜、安、慮、得,即鎮定、沉靜、安然、思慮、適當。《呻吟語》說:「定靜安慮得,此五字時時有,事事有。」此五個方面的養成,不僅能使人從容應付天下事,而且自然生成一種溫雅和平的大家氣派。其所蘊藏的心智無疑是高水平的,第一流的。
中國傳統處世之道的用智性,事實上是一個難以窮盡的題目,如上所列,僅是千絲一縷,已足可表現中國人在處世之道中運用心智是何等嫻熟,何等精微。
中國傳統處世之道的文化性格,是中國傳統社會和傳統文化的生成物,幾千年來,它潛移默化於中國人的民族精神中,影響著中國人的行為方式、處事態度。今天,中國人在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宏大工程中重建民族文化精神,有理由去改造傳統處世之道的文化性格,使它富於開放性和現代性,然而,這種改造只能是一種傳統的轉型,而不是推倒重來,因為民族文化傳統永遠是該民族生存發達的根。
是什麼道?處世養生之道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梁漱溟被譽為「超標準的健康老人」。他博學多識,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研究,特別是在儒佛文化的研究上可謂「泰斗」級的人物,有外國學者稱之為「中國最後的儒家」。
在他95年的人生歷程中,在一些小事和故事裡,無處不發現在他博學的背後蘊含著養生「處方」。
說起來,梁漱溟從小就羸弱多病。五六歲時,患上了頭暈目眩症,發作起來,天旋地轉,坐立不穩,苦不堪言,只有卧床不動才能得到安寧。
梁漱溟發育也很緩慢,十幾歲時看上去也就五六歲的樣子。七八歲時,他看見別的小朋友玩雙杠得心應手非常開心,他十分羨慕,一時興起,也攀上雙杠玩,誰知兩臂酸軟,力不從心,竟從雙杠上摔下來,摔得不省人事。從此,他再也不敢參加小朋友的蹦跳踢球等強運動量活動了。有時同班同學們一起玩,往往他只能在一旁觀看。由於他不愛活動,卻愛動腦筋,一副老氣橫秋的樣子,儼然一個「小老哥」,所以連他的長輩們都擔心他命不長,活不久。
在十四五歲時,他突然對佛經大感興趣起來,到處搜尋佛教經典,苦思苦讀。20歲時,竟想入佛門,由於家人再三勸阻,雖未能出家,但卻開始遵守佛家戒條吃起素來。
當然,他堅持吃素,並不刻板,有一次,他的兒子見他在吃一小碟羊肝,大為吃驚,問起來,才知道這羊肝原來是醫生開的治病良葯。有時在外就餐,無素菜時,他就只吃葷菜中的蔬菜,以免麻煩人家,但自己絕不動葷腥。這一點也能體現他的為人。即使與毛澤東在一起吃飯,也是如此。
一次毛主席在家裡宴請梁漱溟等人。梁先生說:「我是素食者,有一兩樣素菜就成,但你們吃什麼請自便,不礙我的事。」
他吃飯,絕不吃飽,也絕不因食物品種多少和味道好壞而有所增減。他一生未從事體力勞動,食量一生很少,一日三餐飲食總量在230克左右。對於酒是絕少上口的,只因晚年受失眠困擾,時而在臨睡前飲一小杯葡萄酒。平時很少飲茶,更不飲濃茶,而且飲茶量少,一天兩杯就算多的了。在他50歲生日時,一位朋友一再向他敬酒,他皆勉強應付。有人問他:「先生能飲?」他答道:「平日絕不飲,但亦可應酬,多飲似不醉。吾嘗謂:「吃飯是應酬自己,飲酒是應酬人家。」
少吃多動,並持之以恆,這是梁先生的生活規律。他的活動主要有:
靜坐
他從小由於「瘠瘦多病」,又愛動腦,因此從年輕時代,就有失眠之苦。1919年,他受蔡元培先生之聘,到北京大學講授印度哲學。不久,他的失眠症越來越嚴重,不得已只好向蔡先生請假。他來到西直門外的「極樂寺」休養,找到省元老和尚。經他指點以靜坐來治療失眠,效果頗佳,所以就一直堅持下來。1956年他到北戴河療養,在劉貴珍氣功師指導下再習靜坐。靜坐可無思無慮,全身放鬆,使身心得到休息。
打太極拳
梁先生從上世紀60年代初開始練太極拳後,興致一直很高,一招一式,都認真習練揣摩,從不間斷。而練太極拳的地方,也不拘泥,庭院、公園、過道他都能靜心習練。
散步
他常說:「俗話講『人老腿先老』,我現在對此深有體會。腿的衰老比其他器官要早,因此老年人越是懶得動,越是要活動。」他信奉百練不如一散之說,認為人進行各種有套路與規范的鍛煉,都必然使大腦處於回憶與思維之中,使人落於被動,惟散步是人與生俱來的一種活動,聽之自然,無所思索,處於主動。去公園暢游,是梁先生多年的喜好。北京各大公園都有他的足跡。就是在90高齡之後,除外出郊遊需要攙扶外,仍堅持在樓前樓後散步。
自我按摩
這是他數十年來持之以恆的鍛煉項目。每天早上5點左右醒來,就在床上進行。他的按摩步驟是:
1.雙手搓熱兩眼,再搓臉,然後坐起,背靠軟墊。此法可明目、防感冒、防皺。2.以雙手掩雙耳,以食、中指彈擊後枕部,稱之「鳴天鼓」,可防耳聾。3.雙腿放平,低首彎腰以雙手攀足趾,可以伸腰活動筋骨。4.雙手在背後腎腧穴,也稱腰眼,上下搓摩,到熱方止。此舉可生精固陽並防腰痛。5.雙手撫兩膝,球行揉搓,有利於關節活動。6.以雙手拇指按壓足三里穴,可以調脾強身體。7.以雙手分別摩擦兩足底湧泉穴至熱方止,可以通腎氣固真氣。
梁先生到耄耋之年,仍堅持多讀多思,筆耕不輟。1987年,他對友人說:「李商隱詩雲:『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對於一個九五老人,所剩的日子屈指可數了,但我絲毫沒有頹唐、悲涼之感。語雲:『活到老,學到老。』『生命不止,思考不息』。只要我腦子還能用,我將在自己的人生旅途上繼續走下去,愉快而充實地送走這最後一段歲月。」
梁先生的養生處世之道更得益於他精神上的恬淡無我的境界。他一生光明磊落,寧折不彎,生性淡泊而不趨炎附勢,隨波逐流。他對名利看得很淡。1986年,他的一些學生表示要給他塑像時,他堅決不允:「吾要明白表示,塑像一舉,切不可行,我斷然拒絕,吾人在世,只當『謙虛謹慎為人民服務』,我與同學諸弟共勉之。有違此旨者,非吾門徒。」他常說:「一個人遇事動不動就氣盛,發怒,勢必肝火攻心;如氣盛不得平和不外露,則又積郁於內腑,兩者都傷肝勞神,有損健康。所以說氣平情淡,自長自消,算得上是人生身心鍛煉的一項功夫。」
「文革」時他也未能倖免。紅衛兵沖進他的家,不容分說,就翻箱倒櫃,撕字畫,砸古玩,燒圖書。梁家三代珍藏的古書、明清名家書法繪畫以及從戊戌維新到東西文化論戰的各家手札等文物古籍都被付之一炬。還勒令梁先生每日打掃院里院外和廁所,還要他隨時檢查交待自己的「罪行」,不許亂說亂動。然而就是在這一片「勒令」、「打倒」、「油炸」的喧囂聲中,梁先生竟然萌發了繼續研究東方文化的念頭,立即著手撰寫起《儒佛異同論》來。他原先已寫就的一萬余字的手稿及有關資料此時早已化為灰燼,他憑著驚人的記憶力和豐厚的學識,白天被批鬥,夜晚伏案,奮筆疾書,前後只用了20多天時間就完成了達5萬余字的論文。然而天天清晨,他仍堅持散步、打太極拳。「文革」雖然轟轟烈烈,口誅筆伐雖然氣勢洶洶,但並不在他心中。
1974年,在所謂批林批孔運動中,梁先生在全國政協的學習會上拍案而起,公開表明自己「不批孔,但批林」的態度,還為孔子辯誣,秉筆直書,寫了一萬字的《我們今天應該如何評價孔子》的文章,並作了長達8小時的發言,呼籲對孔子要一分為二,不能全盤否定,結果又招來對他的批判斗爭。但他心情平靜,冷眼相對。1976年3月28日他給友人信中說:「我以拒不批孔,受到孤立。但我的態度是獨立思考和表裡如一,無所畏懼,一切聽其自然,我身體精神並佳,雖年紀八十有三,仍然像六十許人,可以告慰遠方朋友。」在對他長達7個多月、大大小小100餘次批判會中,他每會必到,洗耳恭聽,但卻堅持己見,聲言「三軍可奪其帥也,匹夫不可奪志」。真是鐵骨錚錚,大義凜然。
這是一種無我為大,超然物外的胸懷。
他給兒子寫信時談到自己身處險境時的心理:「《人心與人生》等三本書寫成,我乃可以死得;現在則不能死。又今後的中國大局以致建國工作,亦正需要我,我不能死。」他把生與死,與國家命運聯系在一起,正如他的孫子梁欽東所說:「祖父一向把『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看作自己的使命,未完成當努力奮斗時絕不輕生;在他認為自己已經衰老,不能再為世人多做貢獻時也絕不貪生。」
梁先生的一生,可以用「無我」概括。他的兒子對此有很深的感受:「人的心思和活動往往為達到一己的某些目的所驅動,而從先父那裡是無所圖,即無我。我以為他一生為之忙碌的許多事,都只有用『無我』二字才能理解。」他應人之請題字時,常常寫的是「無我為大,有本不窮」八個字。正因為他有恬淡無我的心境,因此面對名利榮辱,都能有一個平衡的心態。梁先生常說:「情貴淡,氣貴和。惟淡惟和,乃得其養;苟得其養,無物不長。」
Ⅳ 我們應該堅守傳統還是不斷改變。
堅守傳統是對傳統的國粹的繼承和發展,不斷改變的叫適應性改變,比如適應時代的變化的改變,新的發明創造要不斷創新,也叫不斷改變。一點不沖突,分辨清楚就好。
Ⅵ 當春節遇上互聯網:是堅守傳統,還是做出變革
「微信紅包大戰」是互聯網時代時髦的過年方式,但也佔用了大量陪伴家人的時間。光明圖片/視覺中國
又到一年春節時。王安石在《元日》中這樣描寫春節的場景:「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春節,俗稱「過年」,是我國民間最隆重、最熱鬧的一個傳統節日。
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尤其是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傳統年俗正在式微,新興的過年方式正在成為主流。「網上趕集」替代了傳統的集市和廟會;微信拜年、視頻拜年取代了祭祀與守歲;曬美食、發微信紅包讓遠在千里之外的親朋好友共同分享驚喜……這些都表明,不管我們如何憂心傳統年俗的式微,新年俗都在形成,而我們需要做的,是在保持春節精神內涵的基礎上,做出適應新時代的民俗變革。
互聯網為傳統年俗注入新意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與普及,互聯網大潮已經滲透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新時代的春節自然也抹不掉互聯網的印記。
置辦年貨是過年必不可少的一環。在老一輩人的記憶中,大包小包的雞鴨魚肉、瓜果蔬菜,是一道春節必有的風景。而如今,置辦年貨習俗依舊,購物方式卻發生了改變,「網上趕集」逐漸興起。現在各大購物網站都在醒目位置推出了年貨專欄,生鮮蔬果、堅果蜜餞、各種飲料……想要的商品應有盡有。消費者只要輕輕點擊滑鼠,自己心儀的年貨就能送貨到家。即使在鄉村,隨著支持農村電商發展的政策不斷出台,越來越多的農民也能足不出戶坐享電商送貨上門的便捷,年貨大集已不再是農民置辦年貨的唯一選擇。
春節當然要吃年夜飯。隨著網路O2O服務的興起和普及,把大廚請到家中做年夜飯也成為許多人的選擇。用手機下載一個APP,選擇屬意的廚師並約定時間,廚師就會上門服務。准備年夜飯時的那種忙碌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正逐漸離我們遠去。此外,自2014年春節微信紅包推出以來,手機搶紅包也已成為「指尖上的新年俗」。與傳統紅包相比,這種新科技催生出的「紅包」沒有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更加便捷;同時,搶的過程增加了人們之間的互動和交流,打破了傳統紅包的單一性。
從一桌豐盛的「網路年夜飯」到各色「網購年貨」,從微信紅包到「淘寶眾籌」的年畫,從「拼車回家」到「視頻拜年」,互聯網催生出各種新的過年方式,在豐富和方便老百姓生活的同時,也為傳統年俗注入了時代內涵。
不是年味兒淡了,而是我們不夠用心
盡管互聯網讓春節文化更豐富了,讓過春節時不再那麼忙亂不堪了,但也有不少人指出,互聯網把你我拉近了,卻把你我的心拉遠了,也把對「年味兒」的感情拉淡了。有人就以「網路年夜飯」為例質問,哪一個大廚能「私人定製」出記憶中外婆、媽媽的味道?的確如此。在家裡吃年夜飯,吃得好壞並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全家人一起團聚的那種氛圍。雖然自己備菜、洗碗會累一些,但心裡暖和,能感受到純正的年味兒。另外,對手機的過度依賴也廣受指責。過年期間,全家人好不容易團聚在一起,但若家庭成員個個都成「低頭族」,沉迷於搶紅包、發微信中,那受冷落的自然是親情。
「媽媽准備了一些嘮叨,爸爸張羅了一桌好飯,生活的煩惱跟媽媽說說,工作的事情向爸爸談談……」所謂年味兒,其實就是和家人在一起,好好說話,好好吃飯。現代人對科技工具的過度依賴,導致人際交流的時間大大減少。也正是這個原因,騰訊此前已經宣布,將取消2017年春節期間的微信搶紅包活動,並呼籲廣大網友春節期間多陪陪家人。從這個意義上講,互聯網確實讓傳統的年味兒淡了。
不過,這並非說互聯網與春節文化的矛盾不可調和。因為互聯網歸根結底只是一個工具和平台,而春節文化的主體是人。春節遇上互聯網會產生怎樣的變化,不僅取決於互聯網,更取決於使用互聯網的人。當一個人的心中滿溢著濃濃的孝心,當一個人無比珍惜寶貴的親情,那放下手機陪父母說說話絕非一件難事。所以說,不是年味兒變淡了,而是我們不夠用心。
其實,作為工具的互聯網,只要用好了,完全可以讓年味兒越來越濃。遠隔千里無法回家的子女,可以跟父母來一次從容的「視頻通話」,也可以為他們網購年貨,獻上一份孝心。網路約車可以為沒有買到回家車票的遊子插上回家的「翅膀」,讓其早點跟親人團聚。至於「網路年夜飯」,可以讓大家從廚房中解放出來,雖然年夜飯不是自己親手做的,但能有更多陪伴家人的時間,又有何不好呢?因此,我們要學會利用互聯網去豐富傳統年俗的形式,延續傳統年俗的內涵,而非將新技術與傳統文化割裂對立起來。
春節的文化內涵從未改變
互聯網席捲了我們的日常生活,極大地改變了我們的思維、行動、生活方式。很多人擔心,紅包大戰等互聯網時代的新年俗會顛覆春節文化,消解春節的文化內涵。
其實若將互聯網放在人類發展史中考量,它不過是技術的「一小步」。曾經盛極一時的電視春晚才經歷30多年就沒了昔日的氣勢,紅包大戰等互聯網化的過年方式又能興盛多久?
不管是電視春晚,還是互聯網化的過年方式,放在4000多年的春節歷史中,都不過是滄海一粟。新的過年形式的出現只是時間問題,因為這是文化形態中最為正常的新陳代謝。春節的文化內涵在過去4000多年都未曾改變,今天又豈會被輕易顛覆?因此我們不必過度擔心互聯網對春節文化的挑戰。
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新媒體,盡管為春節文化提供了紅包大戰等幾乎可以全民參與的過節形式,但傳統春節的保留項目像放鞭炮、吃餃子、看春晚等所承載的團圓、喜慶的文化內涵以及合家歡樂的那種年味兒,始終難以在網路化的過年方式中體會到。正是那種以年味兒為主的深層文化內涵,才讓祖國大地上出現了「春運」這種在世界歷史上都堪稱奇跡的人口流動。中華兒女正是在這種年味兒中堅守和尋找著屬於自己的情感寄託,這是春節從未改變的魅力所在。
「互聯網+」賦予了傳統春節全新的載體,為中華優秀文化走向世界提供了平台,只要保持其中的蘊藉深厚的文化內涵(如情感的聚合、「孝文化」的綿延等),讓年味兒更加醇厚,我們就可以全方位立體式地展現傳統新春佳節魅力,並利用互聯網把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播到全世界。
互聯網讓全民參與到了新年俗的重構之中,並創造出了更具文化認同感的文化娛樂內容。是否能讓更多人參與到這場傳統節日文化的迭代進程中,意味著是否可以讓更多社會力量參與到通往未來的文化革新之路。未來,在越來越互聯網化的春節里,我們最該期待什麼?我想這最終指向的,是我們這個民族更具開放性的未來。
Ⅶ 准備寫篇作文,是關於在創新變革中仍需堅守一些傳統的東西,請大家幫我想一個吸引人的題目。
泥葉化春
構思:龔自珍的詩 落紅那一句
創新即使超越傳統,但根源和再發展卻是由於傳統
和新葉需要舊泥滋養一樣的立意
Ⅷ 堅守傳統文化的作文帶有題記的怎麼寫
手微微抄地顫抖著,恨憤憤地燃襲燒著,心默默地疼痛著。
拿著報紙,一字又一字地讀了一遍又一遍,我不相信這竟然是真的: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已被韓國申報為韓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我驚訝,我憤怒,我感到莫大 的恥辱。怎麼可能?怎麼可能?這怎麼可能?兩千多年的攜手相伴,兩千多年的榮辱與共,兩千多年的悲喜交織,難道一瞬間,就這樣被強行撕裂、一筆抹殺了嗎? 難道華夏神州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兩千多年的歲月積淀所形成的文化大廈,就這樣不堪一擊、一觸即潰嗎?
誰能告訴我?誰能告訴我,這不是真的,不是,絕對不是
Ⅸ 弘揚優良傳統 堅守核心價值 指的是什麼
《關於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則》明確要求,「領導幹部內特別是高級幹部容必須帶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繼承和發揚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只有把上述重要要求落到實處,才能一級做給一級看、一級帶著一級干,起到上行下效的正向帶動效應。
Ⅹ 話題作文800字:堅持傳統與不斷創新
創新是世界進步的動力.有了創新精神,那麼就有了前進的希望.小鳥飛行需要翅膀,世界要進步需要創新,創新就是進步的翅膀.
從前有一種病,只要人得了這種病,便無葯可治,只能慢慢地被病魔折磨至死.有一位化學家,他不幸得了這種病,他四處求醫,也沒有將病治好.有一天,他聽說有個村子裡有一口能治好這種病的井,只要喝了井中的水,便能治好這種病.化學家喝了水後不久便葯到病除了.化學家對井水產生了興趣,對井水進行了研究.他發現井水中含有一種化學物質—芒硝,對這種病有神奇功效.
中國有名古話,常有所疑,是創新的開端.勇於破疑,是他新的動力.就是說一個人如果能用疑惑的眼光觀察周圍的現象,就產生去破疑的動力.常年喝井水的村民沒有因為井水能治病產生疑問,而化學家則對井水產生了疑惑,最終發現了井水的秘密.如果說化學家僅僅因為井水治好病感到慶幸,那麼可能永遠都不會發現其中的奧妙.這充分說明了創新精神對於我們的重要性.
各行各業都需要發展,如果行業缺乏創新意識,那麼它只會停滯不前,反而有可能會倒退.只有堅持創新精神,勇於實踐,行業才得到發展.
當今國際社會是一個飛速發展的時代,創新精神顯顯得尤為重要.只有擁有創新精神的國家,才能讓自己立於世界強國之林.市場是無情的,競爭是殘酷的,只有堅持創新,個人才能體現價值,企業才能獲得優勢,國家才能繁榮富強.
勇於創新
烈日下,一群飢渴的鱷魚陷身於水源快要斷絕的池塘中.面對這種情形,只有一隻小鱷魚起身離開了池塘,它嘗試著去尋找新的生存的綠洲.塘中之水愈來愈少,最強壯的鱷魚開始不斷地吞噬身邊的同類,苟且倖存的鱷魚看來是難逃被吞食的命運,然而卻不見有鱷魚離開.池塘似乎完全乾涸了,惟一的大鱷魚也耐不住飢渴而死去了.然而,那隻勇敢的小鱷魚呢,它經過多天的跋涉,幸運的它竟然沒死在半途中,而是在乾旱的大地上,找到了一處水草豐美的綠洲.
這是我讀的一篇短文的大致內容.讀後,我獲得了不小的啟示.試想,如若不是小鱷魚勇於嘗試,尋求另一條生路,那它也難逃喪生池塘的厄運;而其它的鱷魚,如果它們不安於現狀,勇於嘗試,那麼它們又怎會落得身死干塘的可悲結局!由此可見,勇於嘗試的精神多麼重要!
縱觀古今,凡有成者,他們無不具有勇於嘗試的精神.燈泡的發明者愛迪生為了找到一種合適的材料作燈絲,竟不屈不饒地進行了8000多次嘗試.試驗初期,他找了1600種耐熱材料,反復試驗了近2000次,結果發現只有白金較為合適,但白金比黃金還貴重些,這就是說實驗失敗了.面對這樣的失敗,一般的人肯定會選擇放棄,然而他沒有,而是繼續嘗試著從植物中發掘理想的燈絲材料,先後又嘗試了6000多種植物.通過不斷的嘗試,愛迪生最終獲得了巨大的成功,給人類帶來了「光明」.這「光明」之光,與其說是電之光,還不如說是勇於嘗試的精神之光.其實,我們只要細細想想就會驚奇地發現,他所取得的一千多項成果中,竟沒有哪一項不是不斷嘗試的結晶.「一次嘗試,就有一次收獲」,他的這句話正道出了他的成功的秘訣.還有研製出雷管的諾貝爾、發現了雷電規律的羅蒙諾索夫、第一次架飛機飛上了天空的萊特兄弟……他們所取得的一個個驚人的成就,又有哪一個不是嘗試之花結出的碩果呢?寫到這里,我在想:在崇拜偉大人物的同時,我們是不是更應該崇拜造就偉大人物的勇於嘗試的精神呢?
不僅在科學上需要這種精神,我們在學習和生活中不也同樣需要這種勇於嘗試的精神嗎?在學習和生活中,我們應嘗試著舉手發言,嘗試著向課本質疑,嘗試著與同學合作探討,還應嘗試著理解別人、關心別人……在不斷的嘗試中,我們的智慧將得到增長;在不斷的嘗試中,我們的能力將得到提升;在不斷的嘗試中,我們的人性將得到升華.不斷的嘗試,我們將攀上一個又一個智慧的高峰.
朋友們,勇於嘗試吧!它幾乎是一切成就的催生婆.
敢於創新
中國人,怕是最崇尚古代文化了,對悠久燦爛的歷史文明的取捨,的確是個值得探討的問題.清朝書法家翁方綱和劉墉,一個對古人書法刻意求似,一個卻博採眾長,自成一體.翁問劉:「哪一筆是學古人的?」劉反問翁:「哪一筆是自己的?」這在文壇的記錄中留下了詼諧又富於哲理的一筆.
人們總是喜歡以古為師,在師古的基礎上,求不同,求發展,才會有獨特的風格,才會有更大的進步.翁的形似神似,固然值得稱道;但劉墉師古而不拘泥於古,在古人字體的神韻中,加入自己的風格,則尤為可貴.因為只有這樣,書法才會發展,才有前途.事實上,翁方綱所崇尚的歐體也正是當年歐陽洵融各家筆意而成的.
因此,世上沒有靠描摹而成的風格,沒有因刻意求似而成的大作.
萬事萬物都是發展變化的,歷史車輪不斷向前,正是因為有了吸收和舍棄,才有了新事物.
工業大革命時,人們不局限於僅用手工勞作,才去發明機器;人們不局限於僅在地上行走,才去研製飛機;人們不局限於僅用煤作為能源,才去探索電力的奧秘……
如今,人類已可以遨遊太空,而無數科學家卻仍在努力地探索著,在研究、發展新的、更科學的規律;讓人類社會不斷向前發展.我們不能沒在歷史,但也不能忘記,那僅僅是古人的業績.君不見「青,取之於藍,而勝於藍」?只有師古而不泥於古,推陳出新,才有存在和發展的可能.
我們學生在學習生活中,也要「不拘一格」敢於質疑,敢於放開思路,敢於創新.一味拘泥於書本和公式,只會變得頭腦僵化,不適應日新月異變化的世界.
生活需要創新
在一次鼓勵創新的報告會上,有一位學者畫了四種不同的圖形,讓人們在其中選出一種與其餘三種不同的圖形.於是人們便根據自己對此不同的認識,各抒己見.這樣,一道題得出了不同答案.這件事足以給我們這樣一個啟示:世界是千變萬化的,疑問是層出不窮的,答案是豐富多彩的.沒有創新,答案就會籠統單調;沒有創新,世界就不會豐富多彩;沒有創新,社會就不會發展進步.
創新是豐富生活的手段.沒有創新,我想,世界上第一盞電燈還沒有誕生,我們還要在煤油燈暗淡的光下生活一輩子;第一架飛機還沒有出現,人們要經過幾個月乃至幾十年的功夫歷經艱辛,長途跋涉才能到達目的地;沒有創新,社會便不會如此現代化,人們之間的聯系也不會如此緊密.創新對於我們來說是何等的重要!偉大的劇作家莎士比亞曾說過:「美是生活,美是創新.」這一至理名言告訴我們,應該用自己勤勞的雙手,去創造,去裝飾我們的生活.古之人尚知創造,今天我們又哪裡能拋棄創造,拋棄創新呢?創新是生活走向美好未來的重要保證,是社會發展的源泉.
創新是民族振興,國家富強的動力.在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今天,世界上各個國家都在爭相創新.不創新就會落伍,不創新就會滯後.我國的現實狀況要求我們要想求生存,要想使我們的國家能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就更要加快創新的腳步要使創新落實到社會每個行業、每個角落.教育要創新,改革要創新,科技要創新.我們應當大膽實踐,勇於探索,克服前邊道路上的種種困難和挫折,向創新這個方向邁進.
我們的生活需要創新,我們的社會需要創新,我們的國家和民族需要創新.沒有創新就沒有豐富多彩的物質世界.我們要在創新中求生存,求發展.正如那位學者出的一道題會得出不同的有理有據的答案那樣,其實答案本是豐富多彩的,若是只能得出一種答案,那麼我們就要從主觀方面看看我們是不是思想僵化,是不是被局限在框框里了.因此,創新還應破除舊觀念,老框框,只有這樣,我們才能邁出前進道路上堅實的步伐,走向新世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