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堅守職責 » 東龐治安室

東龐治安室

發布時間: 2021-03-06 01:31:58

㈠ 三國中所有的職位

丞相、太師、太傅、太尉、長史、東曹、西曹、戶曹、奏曹、辭曹、法曹、尉曹、賊曹、決曹、兵曹、金曹、倉曹、主簿、御史大夫、大司馬、太常、光祿勛、衛尉、太僕、廷尉、大鴻臚、宗正、大司農。

少府、執金吾、太子太傅、大長秋、中常侍、小黃門、侍中、尚書令、中書令、尚書、黃門侍郎、散騎常侍、散騎侍郎、五官中郎將、御史中丞、將作大匠、博士、城門校尉、中書舍人、五兵尚書、度支尚書、左民尚書、戶部尚書、吏部尚書、祠部尚書、屯田都尉

水衡都尉、典曹都尉、西園八校尉、東觀令、大將軍、驃騎將軍、車騎將軍、衛將軍、中郎將、校尉、長水校尉、屯騎校尉、越騎校尉、步兵校尉、射聲校尉、中壘校尉、胡騎校尉、虎賁校尉、四軍將軍。

四征將軍、四鎮將軍、四安將軍、四平將軍、大都督、都督、上大將軍、雜號將軍、軍師、領軍將軍、護軍將軍、監軍、奮武將軍、驍騎將軍、厲鋒將軍、滅寇將軍。

(1)東龐治安室擴展閱讀

1、丞相

輔佐皇帝總理百政的官員,即百官之長。敢於直言進諫,例如漢相國韓信在擊敗齊國以後向劉邦建議設置代理齊王,劉邦最終封漢相國韓信為齊王。又如呂後欲封諸呂為王,王陵即當面表示反對;漢景帝時周亞夫曾反對封王信、廢戾太子劉榮等事。

2太師

始於商朝,殷紂之時,箕子為太師,周武王時,太公為太師。歷代相因,以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師」或「三公」,多為大官的加銜,無實際職權。

周時為「三公」;漢哀、平間,尊為「上公」地位更在「三公」上,其後魏、晉、江左均隨稱「上公」;後魏稱「三師」;後周又為「三公」;隋時依後魏稱「三師」,唐依隋制亦稱「三師」。

㈡ 古代時候的城池名字

1.幽州。

遠古時代的九州之一。即現在的北京市。

出處:唐·陳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譯文:往前不見古代招賢的聖君,向後不見後世求才的明君。只有那蒼茫天地悠悠無限,止不住滿懷悲傷熱淚紛紛。

2.蘭陵。

即現在的山東省棗庄市。

出處:唐·李白《客中行》 :蘭陵美酒鬱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

譯文:蘭陵美酒甘醇,就像鬱金酒的香氣芬芳四溢。興來盛滿玉碗,泛出琥珀光晶瑩迷人。主人端出如此好酒,定能醉倒他鄉之客。最後哪能分清,何處才是家鄉?

3.姑蘇。

即現在的蘇州市。

出處:唐·張繼《楓橋夜泊》: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鍾聲到客船。

譯文:月亮已落下烏鴉啼叫寒氣滿天, 對著江邊楓樹和漁火憂愁而眠。姑蘇城外那寂寞清靜寒山古寺, 半夜裡敲鍾的聲音傳到了客船。

4.徽州。

即現在的安徽省。

出處:明·湯顯祖《有友人憐予乏勸為黃山白岳之游》:欲識金銀氣,多從黃白游。一生痴絕處,無夢到徽州。

譯文:想要識得金子銀子的氣息,多多到黃山白岳游覽。我這一生最痴迷的事情,就是不在做夢的時候到訪徽州。

5.長安。

即現在的西安市。

出處:唐·盧綸《長安春望》:東風吹雨過青山,卻望千門草色閑。家在夢中何日到,春生江上幾人還?(春生 一作:春來)川原繚繞浮雲外,宮闕參差落照間。誰念為儒逢世難,獨將衰鬢客秦關。

譯文:東風吹拂,微微春雨灑過青山;登高遠望,長安城中房舍疊嶂,草色閑閑。故園就在夢中,可是何時才能歸還;冬去春來,江上舟來舟往,又有幾人得以還家。

長安城外,河流原野,縱橫交錯,一直延伸到天邊浮雲之外,長安城中,宮闕參差錯落,籠罩在一片殘陽之中。又有誰理解我這位讀書人,生逢亂世,孤身一人,滿頭白發,形容憔悴,漂泊流盪在荒遠的秦關。

㈢ 目前社會有哪些詐騙行為

商業,理財,教學,假店長
騙術一:通常是一男一女帶個小孩,遇到模樣老實的(比如我),上前說,錢丟了,
沒錢回家,給幾塊錢坐車吧。還有說是來深圳找親戚,沒找著,錢用光了,給幾塊錢給
他們買點吃的。第一次遇到這種騙術往往容易上當,我在大學時就上當過。騙子騙了幾
塊錢,馬上又去騙別人。在深圳路邊遇到過多次,廣州一般出現在好又多,萬佳等超市附近。

騙術二:路邊某個青年男子,帶著個包,坐在地下,用粉筆在地下寫一些什麼"找 不到工作,太餓了,請好心人給點錢買東西吃"。一樣是騙子,如果到深圳、廣州所有 地方走一圈,保證可以找到上百個這樣的騙子。
騙術三:大學時室友遇到過一次,來深圳後本人遇到過三次。大概流程是這樣的:

你從銀行取錢出來,或者到郵政局存錢的話,旁邊會有兩個串通好的男子,一個假裝
把一捆錢丟在地上,往前走,後面的騙子故意在你面前將錢撿起來,然後把你拉到一
邊,把撿到的那疊錢放到你身上。而前面丟錢的騙子則返回,問後面的騙子是否撿到了
錢,並且要後面的騙子搜身。後面的騙子說沒有,然後把你拉到一邊,說撿到的錢平
分,現在錢在你身上,我現在跟他去搜身,我怕你在我去搜身後逃之夭夭,所以你要把
你身上的部分錢押在我這里。如果你真的將你自己的部分錢押給他們,就再也找不到人 了。你打開那撿到的一疊錢,會發現,表面是一張人民幣,裡面全是白紙。
騙術四:就是手機短消息了,說什麼你中了獎(比如筆記本電腦)雲雲,而 你如果一個電話打過去,她們會叫你將錢寄到某個帳號,說是獎品的郵寄費。而你真的 相信了,寄出去的錢就如同石沉大海。

騙術五:路邊的押注。幾個碗倒蓋地下,騙子憑借很快的手法,將一粒棋子放在某 個碗下,讓你去猜。如果你押50元,猜中了他倒賠你50,猜錯了這50元就輸了。這樣的 騙子,往往會有一群騙子來故意充當觀眾,起鬨或者押錢。
騙術六:想起一個行騙的例子,尤其逢年過節,大家要警惕。我遇到一次,還真的
上當了。--有一個人抗一袋米,然後敲你家門,一張口就說:有一個60多歲的老太太
在我們店買了米,讓我先送過來,她還要去其他地方買東西。米50塊還沒給。我當時覺得挺奇怪,我媽沒這么老吧?後來想想可能顯老,而且又有這么一袋米,
就給了 錢。老媽回來一問,才知道上當受騙了。而且米很次,最多也就30搞定。這個騙術比較 隱蔽。大家小心。

㈣ 我要《資治通鑒》卷一百九十三的翻譯!急!急!急!

黃門監魏知古,本起小吏,因姚崇引薦,以至同為相。崇意輕之,請知古攝吏部尚書、知東都選事,遣吏部尚書宋於門下過官;知古銜之。
崇二子分司東都,恃其父有德於知古,頗招權請托;知古歸,悉以聞。他日,上從容問崇:「卿子才性何如?今何官也?」崇揣知上意,對曰:「臣有三子,兩在東都,為人多欲而不謹;是必以事干魏知古,臣未及問之耳。」上始以崇必為其子隱,及聞崇奏,喜問:「卿安從知之?」對曰:「知古微時,臣卵而翼之。臣子愚,以為知古必德臣,容其為非,故敢幹之耳。」上於是以崇為無私,而薄知古負崇,欲斥之。崇固請曰:「臣子無狀,撓陛下法,陛下赦其罪,已幸矣;苟因臣逐知古,天下必以陛下為私於臣,累聖政矣。」上久乃許之。辛亥,知古罷為工部尚書。
譯文:
黃門監魏知古本是小吏出身,憑借著姚崇的引薦,才與姚崇同朝為相。姚崇內心裡有些輕視他,所以讓他代理吏部尚書職務,負責主持東都洛陽的官吏銓選之事,另派吏部尚書宋在門下省負責審定吏部、兵部注擬的六品以下職事官。魏知古因此對姚崇十分不滿。
姚崇的兩個兒子在分設於東都洛陽的中央官署任職,倚仗其父對魏知古有恩,大肆攬權,為他人私下向魏知古求官;魏知古回到長安後,把這些事全都告訴了玄宗皇帝。過了幾天,玄宗漫不經心地向姚崇問道:「您的兒子才幹品性怎麼樣?現在擔任什麼官職啊?」姚崇揣摸到了玄宗的心思,便回答說:「臣有三個兒子,其中有兩個在東都任職,他們為人慾望很大,行為也很不檢點;現在他們一定是有事私下囑托魏知古,只不過是臣沒有來得及去訊問他們而已。」唐玄宗原先以為姚崇一定會為他的兒子隱瞞,在聽了他的這番回答之後,高興地問道:「您怎麼知道這件事的呢?」姚崇回答說:「在魏知古地位卑微之時,臣曾經多方關照他。臣的兒子非常愚魯,認為魏知古一定會因此而感激臣,從而會容忍他們為非作歹,所以才敢於向他干求請托。」唐玄宗因此而認為姚崇忠正無私,而看不起魏知古的忘恩負義,想要罷黜他的職務。姚崇堅決地請求玄宗不要這樣做,他說:「此事乃是臣的兩個兒子有罪,破壞了陛下的法度,陛下赦免了他們的罪過,臣已經是感到萬幸了;如果由於臣的緣故而斥逐魏知古,天下的人們一定會認為陛下是在偏袒臣,這樣會累及聖朝的聲譽。」唐玄宗沉吟了很久才答應了他的請求。辛亥(二十五日),魏知古被免去相職,改任工部尚書。

㈤ 宋朝文武百官的官職名稱及其管理的事務

宋承唐制,抑又甚焉。三師、三公不常置,宰相不專任三省長官,尚書、門下並列於外,又別置中書禁中,是為政事堂,與樞密對掌大政。天下財賦,內庭諸司,中外筦庫,悉隸三司。中書省但掌冊文、覆奏、考帳;門下省主乘輿八寶,朝會板位,流外考較,諸司附奏挾名而已。台、省、寺、監,官無定員,無專職,悉皆出入分涖庶務。故三省、六曹、二十四司,類以他官主判,雖有正官,非別敕不治本司事,事之所寄,十亡二三。故中書令、侍中、尚書令不預朝政,侍郎、給事不領省職,諫議無言責,起居不記注;中書常闕舍人,門下罕除堂侍,司諫、正言非特旨供職亦不任諫諍。至於僕射、尚書、丞、郎、員外,居其官不知其職者,十常八九。其官人受授之別,則有官、有職、有差遣。官以寓祿秩、敘位著,職以待文學之選,而別為差遣以治內外之事。其次又有階、有勛、有爵。故仕人以登台閣、升禁從為顯宦,而不以官之遲速為榮滯;以差遣要劇為貴途,而不以階、勛、爵邑有無為輕重。時人語曰:「寧登瀛,不為卿;寧抱槧,不為監。」虛名不足以砥礪天下若此。外官,則懲五代藩鎮專恣,頗用文臣知州,復設通判以貳之。階官未行之先,州縣守令,多帶中朝職事官外補;階官既行之後,或帶或否,視是為優劣。
大凡一品以下,謂之「文武官」;未常參者,謂之「京官」;樞密、宣徽、三司使副、學士、諸司而下,謂之「內職」;殿前都校以下,謂之「軍職」。外官則有親民、厘務二等,而監軍、巡警亦比親民。此其概也。故自真宗、仁宗以來,議者多以正名為請。咸平中,楊億首言:「文昌會府,有名無實,宜復其舊。」既而言者相繼,乞復二十四司之制。至和中,吳育亦言:「尚書省,天下之大有司,而廢為閑所,當漸復之。」然朝論異同,未遑釐正。神宗即位,慨然欲更其制。熙寧末,始命館閣校《唐六典》。元豐三年,以摹本賜群臣,乃置局中書,命翰林學士張璪等詳定。八月,下詔肇新官制,省、台、寺、監領空名者一切罷去,而易之以階。九月,詳定所上《寄祿格》。會明堂禮成,近臣遷秩即用新制,而省、台、寺、監之官,各還所職矣。五年,省、台、寺、監法成。六年,尚書新省成,帝親臨幸,召六曹長貳以下,詢以職事,因誡敕焉。初,新階尚少,而轉行者易以混雜。及元祐初,於朝議大夫六階以上始分左右。既又以流品無別,乃詔寄祿官悉分左右,詞人為左,餘人為右。紹聖中罷之。崇寧初,以議者有請,自承直至將仕郎,凡換選人七階。大觀初,又增宣奉至奉直大夫四階。政和末,自從政至迪功郎,又改選人三階,於是文階始備。而武階亦詔易以新名:正使為大夫,副使為郎,而橫班十二階使、副亦然。故有郎居大夫之上者。繼以新名未具,增置宣正履正大夫、郎凡十階,通為橫班,而文武官制益加詳矣。宰相之職佐天子,總百官,平庶政,事無不統。宋承唐制,以同平章事為真相之任,無常員;有二人,則分日知印。以丞、郎以上至三師為之。其上相為昭文館大學士、監修國史,其次為集賢殿大學士。或置三相,則昭文、集賢二學士並監修國史,各除。唐以來,三大館皆宰臣兼,故仍其制。國初,范質昭文學士,王溥監修國史,魏仁浦集賢學士,此為三相例也。神宗新官制,於三省置侍中、中書令、尚書令,以官高不除人,而以尚書令之貳左、右僕射為宰相。左僕射兼門下侍郎,以行侍中之職;右僕射兼中書侍郎,以行中書令之職。政和中,改左、右僕射為太宰、少宰,仍兼兩省侍郎。靖康中,復改為左、右僕射。平章軍國重事元祐中置,以文彥博太師、呂公著守司空相繼為之,序宰臣上。所以處老臣碩德,特命以寵之也。故或稱「平章軍國重事」,或稱「同平章軍國事」。五日或兩日一朝,非朝日不至都堂。其後,蔡京、王黼以太師總三省事,三日一朝,赴都堂治事。開禧元年,韓侂胄拜平章,討論典禮,乃以「平章軍國事」為名。蓋省「重」字則所預者廣,去「同」字則所任者專。邊事起,乃命一日一朝,省印亦歸其第,宰相不復知印。其後,賈似道專權,竊位日久,尊寵日隆,位皆在丞相上。元豐新官制,廢參知政事,置門下、中書二侍郎,尚書左、右丞以代其任。建炎三年,復以門下、中書侍郎為參知政事,而省左、右丞。乾道八年,改左、右僕射為左、右丞相,其參知政事如故,以中大夫以上充,常除二員或一員。嘉泰三年,始除三員。故事,丞相謁告,參預不得進擬。惟丞相未除,則輪日當筆,然多不逾年,少僅旬月。淳熙初,葉衡罷相,龔茂良行相事近三年,亦創見也。
門下省受天下之成事,審命令,駁正違失,受發通進奏狀,進請寶印。凡中書省畫黃、錄黃,樞密院錄白、畫旨,則留為底。及尚書省六部所上有法式事,皆奏覆審駁之。給事中讀,侍郎省,侍中審,進入被旨畫聞,則授之尚書省、樞密院。即有舛誤應舉駁者,大則論列,小則改正。凡文書自內降者,著之籍。章奏至,則受而通進,俟頒降,分送所隸官司。凡吏部擬六品以下職事官,則給事中校其仕歷、功狀,侍郎。侍中引驗審察,非其人則論奏。凡遷改爵秩、加敘勛封、四選擬注奏鈔之事,有舛誤,退送尚書省。覆刑部大理寺所斷獄,審其輕重枉直,不當罪,則以法駁正之。
國初循舊制,以中書門下平章事為宰相之職,復用兩制官一員判門下省事。官制行,始釐正焉。凡官十有一:侍中、侍郎、左散騎常侍各一人,給事中四人,左諫議大夫、起居郎、左司諫、左正言各一人。先是,中書人吏分掌五房:曰孔目房、吏房、戶房、兵禮房、刑房;又有主事、勾銷二房。至是,厘中書為三省,分兵與禮為六房,各因其省之事而增益之。門下凡分房十:曰吏房,曰戶房,曰禮房,曰兵房,曰刑房,曰工房,皆視其房之名,而主行尚書省六曹二十四司所上之事;曰開拆房,曰章奏房,曰制敕庫房,亦皆視其名,而受遣文書、表狀,與供閱敕令格式、擬官爵封勛之類,惟班簿、本省雜務則歸吏房。吏四十有九:錄事、主事各三人,令史六人,書令史十有八人,守當官十有九人。而外省吏十有九人:令史一人,書令史二人,守當官六人,守闕守當官十人。元豐八年,以門下、中書外省為後省,門下外省復置催驅房。元祐三年,詔吏部注通判,赴門下引驗;應省、台、寺、監諸司人吏四分減一。復置點檢房。四年,又別立吏額。紹聖二年,守闕守當官,門下、中書省各以百人,尚書省百五十人為額。四年,三省吏員並依元豐七年額。給事中四人,分治六房,掌讀中外出納,及判後省之事。若政令有失當,除授非其人,則論奏而駁正之。凡章奏,日錄目以進,考其稽違而糾治之。故事,詔旨皆付銀台司封駁。官制行,給事中始正其職,而封駁司歸門下。中書省掌進擬庶務,宣奉命令,行台諫章疏、群臣奏請興創改革,及中外無法式事應取旨事。凡除省、台、寺、監長貳以下,及侍從、職事官,外任監司、節鎮、知州、軍通判,武臣遙郡橫行以上除授,皆掌之。
凡命令之體有七:曰冊書,立後妃,封親王、皇子、大長公主,拜三師、三公、三省長官,則用之。曰制書,處分軍國大事,頒赦宥德音,命尚書左右僕射、開府儀同三司、節度使,凡告廷除授,則用之。曰誥命,應文武官遷改職秩、內外命婦除授及封敘、贈典,應合命詞,則用之。曰詔書,賜待制、大卿監、中大夫、觀察使以上,則用之。曰敕書,賜少卿監、中散大夫、防禦使以下,則用之。曰御札,布告登封、郊祀、宗祀及大號令,則用之。曰敕榜),賜酺及戒勵百官、曉諭軍民,則用之。皆承製畫旨以授門下省,令宣之,侍郎奉之,舍人行之。留其所得旨為底:大事奏稟得旨者為「畫黃?,小事擬進得旨者為「錄黃」。凡事干因革損益,而非法式所載者,論定而上之。諸司傳宣、特旨,承報審覆,然後行下。
設官十有一:令、侍郎、右散騎常侍各一人,舍人四人,右諫議大夫、起居舍人、右司諫、右正言各一人。
分房八、曰吏房,曰戶房,曰兵禮房,曰刑房,曰工房,曰主事房,曰班簿房,曰制敕庫房。元祐以後,析兵、禮為二,增催驅、點檢,分房十有一,後又改主事房為開拆。凡吏房,掌行除授、考察、升黜、賞罰、廢置、薦舉、假故、一時差官文書。曰戶房,掌行廢置升降郡縣、調發邊防軍須、給貸錢物。曰禮房,掌行郊祀陵廟典禮、後妃皇子公主大臣封冊、科舉考官、外夷書詔。曰兵房,掌行除授諸蕃國王爵、官封。曰刑房,掌行赦宥及貶降、敘復。曰工房,掌行營造計度及河防修閉。凡尚書省所上奏請、台諫所陳章疏、內外臣僚官司申請無法式應取旨者,六房各視其名而行之。曰主事房,掌行受發文書。曰班簿房,掌百官名籍具員。曰制敕庫房,掌編錄供檢敕、令、格、式及架閣庫。曰催驅房,督趣稽違。曰點檢房,省察差失。吏四十有五:錄事三人,主事四人,令史七人,書令史十有四人,守當官十有七人。而外省吏十有九人:令史一人,書令史二人,守當官六人,守闕守當官十人。建炎三年指揮,中書門下省並為一。中書省錄事、主事、令史、書令史、守當官共四十三人;門下省錄事、主事、令史、書令史、守當官共四十六人,依祖額以八十九人為額。守闕守當官兩省各一百人,共存留一百五十人,中書省六分,門下省四分。
尚書省掌施行制命,舉省內綱紀程式,受付六曹文書,聽內外辭訴,奏御史失職,考百官庶府之治否,以詔廢置、賞罰。曰吏部,曰戶部,曰禮部,曰兵部,曰刑部,曰工部,皆隸焉。凡天下之務,六曹所不能與奪者,總決之;應取裁者,隨所隸送中書省、樞密院。事有成法,則六曹準式具鈔,令、僕射、丞檢察簽書,送門下省畫聞。審察吏部注擬文武官及封爵承襲、賜勛定賞之事。朝廷有疑事,則集百官議其可否。凡更改申明敕令格式、一司條法,則議定以奏覆,太常、考功謚議亦如之。季終,具賞罰勸懲事付進奏院,頒行於天下。大祭祀則誓戒執事官。
設官九:尚書令、左右僕射、左右丞、左右司郎中、員外郎各一人。分房十:曰吏房,曰戶房,曰禮房,曰兵房,曰刑房,曰工房,各視其名而行六曹諸司所上之事;曰開拆郎,主受遣文書;曰都知雜房,主行進制敕目、班簿具員,考察都事以下功過遷補;曰催驅房,主考督文牘稽違;曰制敕庫房,主編檢敕、令、格、式,簡納架閣文書。置吏六十有四都事三人,主事六人,令史十有四人,書令史三十有五人,守當官六人。元豐四年,詔尚書都省及六曹,各輪郎官一員宿直。五年,詔得旨行下並用紥子。紹聖元年,詔在京官司所受傳宣、內降,隨事申尚書省或樞密院覆奏。二月,詔尚書都省彈奏六察御史,糾不當者。
左僕射右僕射掌佐天子議大政,貳令之職,與三省長官皆為宰相之任。大祭祀則掌百官之誓戒,視滌濯告潔,贊玉幣爵玷之事。自官制行,不置侍中、中書令,以左僕射兼門下侍郎,右僕射兼中書侍郎,行侍中、中書令職事。政和中,詔曰:「昔我神考,訓迪厥官,有司不能奉承,仰惟前代以仆臣之賤,充宰相之任,可改左僕射為太宰,右僕射為少宰。」靖康元年,詔依元豐舊制,復為左、右僕射。南渡後,置左、右丞相,省僕射不置。
左丞右丞掌參議大政,通治省事,以貳令、僕射之職。僕射輪日當筆,遇假故,則以丞權當筆知印。大祭祀酌獻,薦饌進熟,則受爵酒以授僕射。舊班六曹尚書下,官制行,升其秩為執政。元豐五年五月,詔左右僕射、丞合治省事。是月,御史言:「左、右丞蒲宗孟、王安禮於都堂下馬,違法犯分。」安禮爭論帝前,神宗是之。今左、右丞於都堂上下馬,自此始。南渡後,復置參知政事,省左、右丞不置。
左司郎中右司郎中左司員外郎右司員外郎各一人,掌受付六曹之事,而舉正文書之稽失,分治省事:左司治吏、戶、禮、奏鈔、班簿房,右司治兵、刑、工、案鈔房,而開拆、制敕、御史、元豐六年,都司置御史房,主行彈糾御史案察失職。催驅、封樁印房,則通治之,有稽滯,則以期限舉催。初,於都司置吏設案,而議者謂台郎宰掾不當自為官司。遂隨省房分治所領之事,惟置手分、書奏各四人,主行校定省吏都事以下功過及遷補之事。
制置三司條例司掌經畫邦計,議變舊法以通天下之利。熙寧二年置,以知樞密院陳升之參知政事王安石為之,而蘇轍、程顥等亦皆為屬官。未幾,升之相,乃言:「條例者有司事爾,非宰相之職,宜罷之。」帝欲並歸中書,安石請以樞密副使韓絳代升之焉。三年,判大名府韓琦言:「條例司雖大臣所領,然止是定奪之所。今不關中書而徑自行下,則是中書之外又有一中書也。」五月,罷歸中書。
三司會計司熙寧七年,置於中書,以宰相韓絳提舉。先是,絳言總天下財賦,而無考較盈虛之法,乃置是司。既而事多濡滯,八年,絳坐此罷相,局亦尋廢。
編修條例司熙寧初置,八年罷。
樞密院掌軍國機務、兵防、邊備、戎馬之政令,出納密命,以佐邦治。凡侍衛諸班直、內外禁兵招募、閱試、遷補、屯戍、賞罰之事,皆掌之。以升揀、廢置揭帖兵籍;有調發更戍,則遣使給降兵符。除授內侍省官及武選官,將領路分都監、緣邊都巡檢使以上。大事則稟奏,其付授者用宣;小事則擬進,其付授者用紥。先具所得旨,關門下省審覆。面得旨者為錄白,批奏得畫者為畫旨,並留為底。惟以白紙錄送,皆候報施行。其被御寶批旨者,即送門下省繳覆。應給誥者,關中書省命詞。即事干大計,造作、支移軍器,及除都副承旨、三衙管軍、三路沿邊帥臣、太僕寺官,文臣換右職,仍同三省取旨。三司使使副使判官鹽鐵使度支使戶部使三部副使三部判官三司之職,國初沿五代之制,置使以總國計,應四方貢賦之入,朝廷之預,一歸三司。通管鹽鐵、度支、戶部,號曰計省,位亞執政,目為計相。其恩數廩祿,與參、樞同。太平興國八年,分置三使。淳化四年,復置使一員,總領三部。又分天下為十道:曰河南,河東,關西,劍南,淮南,江南東、西,兩浙,廣南。在京東曰左計,京西曰右計,置使二員分掌。俄又置總計使判左、右計事,左、右計使判十道事,凡干涉計度者,三使通議之。五年,罷十道左右計使,復置三部使。咸平六年,罷三部使,復置三司一員。闕正使,則以給、諫以上權使事。
使一人,以兩省五品以上及知制誥、雜學士、學士充。亦有輔臣罷政出外,召還充使者。使闕,則有權使事;又闕,則有權發遣公事。掌邦國財用之大計,總鹽鐵、度支、戶部之事,以經天下財賦而均其出入焉。凡奏事及大事悉置案,奏牒常事止署案。太平興國初,以賈琰為三司副使,七年,以侯陟、王明同判三司,遂省副使。鹽鐵,掌天下山澤之貨,關市、河渠、軍器之事,以資邦國之用。度支,掌天下財賦之數,每歲均其有無,制其出入,以計邦國之用。戶部,掌天下戶口、稅賦之籍,榷酒、工作、衣儲之事,以供邦國之用。
副使以員外郎以上歷三路轉運及六路發運使充。判官以朝官以上曾歷諸路轉運使、提點刑獄充。
三部副使各一人,通簽逐部之事。(舊以員外郎以上充。端拱初,省。淳化三年復置,又省。至道初,又置。真宗即位,副使遷官,遂罷之。咸平六年復置。)
三部判官各三人,分掌逐案之事。(舊以朝官充。國初承舊制,每部判官一人。乾德四年,三部各置推官一人。太平興國三年,諸案置推官或巡官,以朝官充。四年,三司止置判官一人、推官三人。及分十道,二計各置判官一人。五年,廢十道,三部各置判官二人。)三部各有孔目官一人,都勾押官一人,勾覆官四人。
度支分掌八案:
一曰賞給案(掌諸給賜、賻贈例物、口食、內外春冬衣、時服、綾、羅、紗、縠、綿、布、鞋、席、紙、染料,市舶、權物務、三府公吏。),二曰錢帛案(掌軍中春冬衣、百官奉祿、左藏錢帛、香葯榷易。),三曰糧料案(掌三軍糧料、諸州芻粟給受、諸軍校口食、御河漕運、商人飛錢。),四曰常平案(掌諸州平糴。大中祥符七年,置主吏七人。),五曰發運案(掌汴河廣濟蔡河漕運、橋梁、折斛,三稅。),六曰騎案,(掌諸坊監院務飼養牛羊、馬畜及市馬等。)七曰斛斗案(掌兩京倉廩廥積,計度東京糧料,百官祿;粟廚料。),八曰百官案。(掌京朝幕職官奉料、祠祭禮物、諸州驛料。)
戶部分掌五案:一曰戶稅案(掌夏稅。),二曰上供案(掌諸州上供錢帛。),三曰修造案(掌京城工作及陶瓦八作、排岸作坊、諸庫簿張,勾校諸州營壘、官廨、橋梁、竹木、簰筏。),四曰曲案(掌榷酤、官曲。),五曰衣糧案(掌勾校百官諸軍諸司奉料、春冬衣、祿粟、茶、鹽、鞋醬、傔糧等。三部諸案,並與本部都孔目官以下分掌。)
三部勾院判官各一人,以朝官充。掌勾稽天下所申三部金谷百物出納帳籍,以察其差殊而關防之。鹽鐵院、度支院、戶部院勾覆官各一人。
都磨勘司,端拱九年置。判司官一人,以朝官充。掌覆勾三部帳籍,以驗出入之數。
都主轄支收司,(淳化三年置。)判司官以判磨勘司官兼。掌官物已支未除之數,候至所受之處,附籍報所由司而對除之。天下上供物至京,即日奏之,納畢,取其鈔以還本州。
拘收司,(咸平四年置。)以判磨勘司兼掌。凡支收財利未結絕者,籍其名件而督之。
都理欠司,(雍熙二年,三部各置理欠,有勾簿司,景德四年廢。)判司官一人,以朝官充。掌理在京及天下欠負官物之籍,皆立限以促之。
都憑由司,以判都理欠司官兼,掌在京官物支破之事。凡部支官物,皆覆視無虛謬,則印署而還之,支訖,復據數送勾而銷破之。
開拆司,判司官一人,以朝官充。掌受宣敕及諸州申牒之籍,發放以付三部,兼掌發放、勾鑿、催驅、受事。發放司,掌受三司帖牒而下之。(太平興國年中置。)
勾鑿司,掌勾校三部公事簿帳。
催驅司,掌督京城諸司庫務末帳,京畿倉場庫務月帳憑由送勾,及三部支訖內外奉祿之事。受事司,掌諸處解送諸色名籍,以發付三部。
衙司管轄官二人,以判開拆司官及內侍都知、押班充。掌大將、軍將名籍,第其勞而均其役使。
勾當公事官二員,以朝官充。掌分左右廂檢計、定奪、點檢、覆驗、估剝之事。三司推勘公事一人,以京朝官充。掌推劾諸部公事。
勾當諸司、馬步軍糧料院官各一人,以京朝官充。掌文武官諸司、諸軍給受奉料,批書券歷,諸倉庫案驗而稟賦之。
勾當馬步軍專勾司官一人,以京朝官充。(舊以三班。)掌諸軍兵馬逃亡收並之籍,諸司庫務給受之數,審校其欺詐,批歷以送糧料院。以上並屬三司使。元豐官制行,罷三司使並歸戶部。
翰林學士院翰林學士承旨翰林學士知制誥直學士院翰林權直學士院權直掌制誥、詔、令撰述之事。凡立後妃,封親王,拜宰相、樞密使、三公、三少,除開府儀同三司、節度使,加封,加檢校官,並用制;賜大臣太中大夫、觀察使以上,用批答及詔書;餘官用敕書;布大號令用御札;戒勵百官、曉諭軍民用敕榜;遣使勞問臣下,口宣。凡降大赦、曲赦、德音,則先進草;大詔命及外國書,則具本取旨,得畫亦如之。
觀文殿大學士學士之職,資望極峻,無吏守,無職掌,惟出入侍從備顧問而已。觀文殿即舊延恩殿,慶歷七年更名。資政殿大學士資政殿在龍圖閣之東序。景德二年,王欽若罷參政,真宗特置資政殿學士以龐之,在翰林學士下。端明殿學士端明殿即西京正衙殿也。後唐天成元年,明宗即位之初,四方書奏,命樞密使安重誨進讀,懵於文義。孔循獻議,始置端明殿學士,命馮道、趙鳳俱以翰林學士充,班在翰林學士上。總閣學士直學士宋朝庶官之外,別加職名,所以厲行義、文學之士。高以備顧問,其次與論議、典校讎。得之為榮,選擇尤精。龍圖閣學士直學士待制大中祥符中建。在會慶殿西偏,北連禁中,閣東曰資政殿,西曰述古殿。閣上以奉太宗御書、御制文集及典籍、圖畫、寶瑞之物,及宗正寺所進屬籍、世譜。有學士、直學士、待制、直閣等官。天章閣學士直學士待制天禧四年建。在會慶殿之西,龍圖閣之北。明年,仁宗即位,修天章閣畢,以奉安真宗御制。寶文閣學士直學士待制閣在天章閣之東西序,群玉、蕊珠殿之北。即舊壽昌閣,慶歷改曰寶文。嘉祐八年,英宗即位,詔以仁宗御書、御集藏於閣,命王珪撰記立石。治平四年,神宗即位,始置學士、直學士、待制,恩賜如龍圖。英宗御書附於閣。顯謨閣學士直學士待制元符元年,曾布、鄧洵仁各申請建閣。詔翰林學士、中書舍人撰閣名五以聞,遂建閣藏神宗御集,以顯謨為名。徽宗建中靖國元年,詔以顯謨閣為熙明閣,仍置學士、直學士、待制;續奉旨,仍以顯謨為額。徽猷閣學士直學士待制大觀二年,初建徽猷閣,以藏哲宗御集。置學士、直學士、待制等官。
敷文閣學士直學士待制紹興十年置。藏徽宗聖制,置學士等官。
煥章閣學士直學士待制淳熙初建。藏高宗御制。十五年,置學士等官。
華文閣學士直學士待制慶元二年置。藏孝宗御制,置學士等官。
寶謨閣學士直學士待制嘉泰二年置。藏光宗御制,置學士等官。
寶章閣學士直學士待制寶慶二年置。藏寧宗御制,置學士等官。
顯文閣學士直學士待制咸淳元年置。藏理宗御制,置學士等官。
東宮官太子太師太傅太保太子少師少傅少保國初,師傅不常設。仁宗升儲,置三少各一人。太子賓客至道元年建儲,初置賓客二人,以他官兼。太子詹事仁宗升儲,置詹事二人。神宗、欽宗升儲,並置二人,皆以他官兼,登位後省。太子左庶子右庶子左諭德右諭德舊制不常設。儲闈之建,隨宜制官,以備僚寀,多以他官兼領。仁宗、神宗升儲,庶子、諭德各置二人太子侍讀侍講神宗升儲,始置各一人。太子中舍人舍人至道、天禧各置一人。神宗、欽宗升儲,並如舊置。嘉定初,除二人。慶元以中舍人在舍人上。

㈥ 成吉思汗 分封的88功臣,都是哪些人

《《秘史》牌子10戶、50戶考辯既成吉思汗1206年65千戶、95千戶考辯既《元史》總把、扯兒必考辯》(原創)

蒙古可供入侵金國的總兵力約6萬,武器低劣。
當年遼國在成吉思汗的地盤上擁有西北路招討司和烏古敵烈統軍司,兩個都是兩萬兵編制,再加上非遼區。成吉思汗滅亡韃靼、克烈、蔑兒乞、螚蠻,聯合弘吉剌、斡亦剌、汪古、八剌忽,統一戰爭打了很多年死了很多人,也就6萬多兵很正常。
蒙古第一次分封未必有95個千戶,很可能只有65個。《秘史》搞錯了木華黎當國王和哲別西征,所以95千戶很可能是西征時才有的。
《秘史202節》記載的很有意思,雖然弄混了時間,但是明確記載了木華黎封國王。
封功臣木合黎為國王。。。除駙馬外,復授同開有功者九十五人為千戶。
《元史?術赤台傳》記載有65個千戶,《秘史》記載有95個千戶,而《史集》記載了129個千戶。日本人箭內亘認為《史集》記載成吉思汗的中軍應是一萬人而非一千人。日本人本田實信採用排除法,從《史集》129個千戶中減去建國後分封的數目,從而確定《秘史》的記載是可信的。史衛民、曉克、王湘雲《元朝秘史九十五千戶考》認為《元朝秘史》95個千戶是拼湊起來的,存在同名異譯、遺漏錯載的情況,認為《元史》65個千戶更接近事實。史衛民研究了《史集》95左右翼千戶的記載,對拉施都丁記載的疏漏之處做了訂正。姚大力將《元史》65個千戶、《秘史》95個千戶、《史集》129個千戶看成三個序列,分別是癸亥甲子年間的千戶建制、1206年的千戶建制、1219年西征前的千戶建制(但按照蒙古的擴張模式看這個說法是錯誤的)。金浩東指出大約50人見於《秘史》而《史集》未
蒙古汗國時期蒙古左、右翼軍千戶沿襲歸屬考_愛學術
右翼軍實際只有24個千戶(《史集》漏1個),且《史集》明細錯誤,繁衍14個才有38個
左翼軍實際只有22個千戶(《史集》重錯3個),且《史集》明細錯誤,繁衍9個才有32個,再加上歸降20個,才有62個
漢字數字是《秘史》順序,阿拉伯印度數字是《史集》順序
元史及北方民族史研究集刊9pdf下載_愛問共享資料 第25頁
一、蒙力克-額赤格(右21,晃豁壇部5千戶);
二、博兒術(右1萬戶、四傑,阿爾剌-蘇尼特部4千戶,左14,朵豁勒忽-總把[扯兒必]);
三、木華黎(左1萬戶、四傑,札剌亦兒部6千戶,左22,10抽2);
四、豁兒赤(右15,榮譽萬戶,巫首,巴阿鄰部4千戶,右18);二十、兀孫(巫首);
五、亦魯該(阿爾剌-蘇尼特(《秘史》47節)部4千戶,成吉思汗六世祖海都的第三子抄真·斡兒帖該的六個兒子中第四個兒子雪你惕[蘇尼特]的後裔,左20,速你帶帖木迭兒);
六、主兒扯歹[術赤台](察合台副萬戶?,兀魯兀部3千戶);
七、忽難(術赤[拙赤]副萬戶,格尼格思部1千戶);
八、忽必來(四虎,巴魯勒思4千戶);
九、者勒蔑(四虎,兀良哈氏1千戶,右19,葉孫脫,左15,兀答赤);西徵才封五十二、速不台(左13,四虎,兀良哈氏,原為百戶[哈必赤]);西徵才封六十、察忽兒孩(兀良哈氏,左2,也速不花);
十、禿格[統格](札剌亦兒部6千戶,右8,阿兒孩合撒兒勇士軍);
十二、脫欒-總把[扯兒必](右5,晃豁壇氏5千戶,蒙力克兒子);
十三、汪古兒(左11,伯牙吾部2個千戶);
十四、赤勒古台(孫都思氏赤老溫族4千戶);
十五、孛羅兀勒[博兒忽](右2副萬戶、四契弟、四傑,合並於孫都思氏赤老溫族4千戶);
十六、失吉忽都忽(右11,四契弟,韃靼部1千戶,左5也客);
十七、曲出[古出](四契弟,蔑兒乞部1千戶);
十八、闊闊出(四契弟,別速惕部3千戶);西徵才封十一、迭該(別速惕部);
二十一、忽亦勒答兒(左7,遺孤蒙可哈勒札,忙兀部2千戶);五十三、蒙可(同一人);五十四、哈勒札(同一人);
二十二、失魯孩(沼兀烈亦惕1千戶);
二十三、者台(右3,忙兀部2千戶,也就是蒙古部落聯盟的開創者家族,左23忙哥);
二十四、塔孩(孫都思氏赤老溫族4千戶);
二十五、察合安豁阿(非右9,遺孤納鄰-脫斡鄰勒,捏古思部1千戶);
二十六、阿剌黑(納牙阿兒子,巴阿鄰部4千戶,右18,木忽兒好蘭);
二十七、鎖兒罕失剌(四傑赤老溫父,孫都思氏赤老溫族4千戶,孫子右10,宿敦-總把[扯兒必]);
二十八、不魯罕-俺答(右16,巴魯勒思4千戶,日後升萬戶);
二十九、合剌察兒(巴魯勒思4千戶);
三十、闊闊搠思(巴阿鄰部4千戶,右13禿兒干);
三十一、速亦客禿(右6,左9徐都,晃豁壇氏5千戶,蒙力克兒子);
三十二、納牙阿(左8副萬戶,3千戶,巴阿鄰部4千戶);
三十三、冢率(納牙勒部1千戶);
三十四、古出古兒(別速惕部3千戶);
三十七、歹亦兒(晃豁壇氏5千戶,蒙力克兒子);
三十九、不只兒(兀魯兀部3千戶);
四十、蒙古兀兒(珊竹部1千戶,左24,吾也而);
四十一、朵羅阿歹(札剌亦兒部6千戶,左10也速魯);
四十二、孛堅;
四十三、忽都思(巴魯勒思4千戶);
四十四、馬剌勒;
四十五、者卜客(右8,札剌亦兒部6千戶,左12);
四十六、余魯罕(札剌亦兒部6千戶,左21帶孫);西徵才封三十八、木格(札剌亦兒部);
四十七、闊闊(晃豁壇氏5千戶,蒙力克兒子);十九、豁兒豁孫(很可能就是通天巫闊闊出);
四十八、者別(四虎,別速惕部3千戶);
四十九、兀都台;
五十、巴剌-總把[扯兒必](右7,札剌亦兒部6千戶);三十五、巴剌(同一人);三十六、斡羅納兒台(同一人);
五十一、客帖(左6,翁吉刺惕[瓦剌]氏);
五十五、忽兒察忽思;
五十六、苟吉(同一人);六十三、篾格禿(右23,乞顏部1千戶);
五十七、巴歹(豁羅剌思部/斡羅納爾部2千戶);
五十八、乞失里黑(豁羅剌思部/斡羅納爾部2千戶);
五十九、客台(左3,兀魯兀部3千戶);
六十一、翁吉蘭;
六十二、脫歡帖木耳(阿爾剌-蘇尼特部4千戶,左19斡闊烈-總把[扯兒必]);
六十四、合答安(右20,阿爾剌-蘇尼特部4千戶);
六十五、抹羅合;
六十六、朵里不合(朵兒邊部2千戶);
六十七、亦都合歹;
六十八、失剌忽勒;
六十九、倒溫;
七十一、合兀蘭;
七十二、阿勒赤(侄子之子,2~3千);
七十三、脫撒合(右12,朵兒邊部2千戶);
七十四、統灰歹;
七十五、脫不合(克烈部1千戶);
七十六、阿只乃;
七十七、禿亦迭格兒;
西徵才封七十八、薛赤兀兒(豁羅剌思部/斡羅納爾部);
七十九、者迭兒;
七十、塔馬赤(同一人);八十、斡剌兒古列堅[駙馬](右17,亦乞刺惕部4個千戶);
八十一、輕吉牙歹(右4,伯牙吾部2個千戶)
不合古列堅[駙馬](右4,亦乞刺惕部4個千戶);
八十二、忽鄰勒;
八十三、阿失黑古列堅[駙馬];
八十四、合歹古列堅[駙馬](翁吉刺惕[瓦剌]部4個千戶,左6);
西徵才封八十五、赤古古列堅[駙馬](左17,翁吉刺惕[瓦剌]部);
八十六、八十七、八十八、阿勒赤古列堅[駙馬](右14,翁吉刺惕[瓦剌]部4個千戶《史集》,管轄3個千戶)
八十九、九十、不禿古列堅[駙馬](左4,亦乞刺惕部4個千戶《史集》,管轄2個千戶);
九十一、九十二、九十三、九十四、九十五、阿剌忽失的吉惕忽里(右22,汪古部5個千戶)。
右14,斡亦勒部4千戶1208年歸順。
左16,別里古台(成吉思汗異母弟,王族,非千戶,受封1千5百戶)
公元1207年第二次擊敗乃蠻部落,生擒太陽汗之兄不欲魯罕。太陽罕之子屈出律遠逃西域。《元史》卷一《太祖》記載:「三年(即公元1208年)冬,再征(乃蠻部酋長太陽汗之子)脫脫及屈出律罕。時斡亦剌部遇我前鋒,不戰而降,因用為向導。至也兒的石河,討蔑里乞部,滅之。脫脫中流矢死,屈出律奔契丹。」
這樣1206年實際只有65個千戶
志費尼《世界征服者》第四節《成吉思汗的諸子》:當汪罕被解決,蒙古各部或出於自願,或出於被迫,都聽命於他,服從他的指揮,這時,他便把蒙古、乃蠻各部和各族,連同所有軍隊,全分給這四個兒子;其餘諸子及他的兄弟、族人,他也各賜與一部分軍隊。
喀什師范學院學報:哲社版1994年第04期《成吉思汗在西域的統治》吐娜的計算是錯誤的。千戶是元朝的翻譯,根據《秘史》應該叫千夫長,大概只有400~600戶
《元朝秘史》第242節:成吉思合罕降旨賜百姓給母親、諸子、諸弟等說:「建國時辛苦努力的是我的母親吧!是我的長子拙赤吧!是我的幼弟斡惕赤斤(「斡惕昆」是火王、灶君之意)吧!」給母親、斡惕赤斤一萬百姓(一萬戶),他母親嫌少未作聲。給拙赤九千百姓,給察阿歹八千百姓,給斡歌歹五千百姓,給拖雷五千百姓,給合撒兒四千百姓,給阿勒赤歹二千百姓,給別勒古台一千五百百姓。
投歸成吉思汗最早的高昌回鶻王巴而術阿而忒的斤,作為名義上的成吉思汗第五子和實際上的女婿,得到成吉思汗的優待,保持了他原有的疆域。
《金冊》、《史集》、《秘史》都算多算重了蒙古軍力,兒子、母親、弟弟、侄子的其實都在這65千戶之中。以成吉思汗的擴張速度,很明顯,《元史》65千戶是1206年,《秘史》95千戶是第一次伐金獲得三四萬漢、契丹、奚、渤海、女真降軍後的西征前。《史集》129千戶是重復計算了兒子、母親、弟弟、侄子,把歸屬供養與統領管理混淆了。《秘史》歸屬兒子的9、8、5、5千戶,母親和幼弟的10千戶,二弟4千戶、三弟兒子2千戶、異母弟1.5千戶,就是4萬5千戶,三個兒子各一個萬戶,拖雷一個五千戶,母親一個萬戶,再加上左右萬戶,共6萬5千戶。《史集》歸屬兒子的4、4、4、4千戶,母親3千戶和幼弟5千戶,二弟1千戶兒子3千戶、三弟1千戶兒子3千戶,就是2萬8千戶。很明顯《秘史》數據更可信一些。左右萬戶相當於匈奴的左右賢王、契丹的南北院大王之類,只是成吉思汗設立的不是血親,至於博爾術和木華黎的氏族與成吉思汗的氏族是不是有遠古的親戚或聯盟關系,類似婁室與阿骨打同屬於完顏部聯盟這樣,不得而知。也有可能左右萬戶管理的是十大駙馬的部落,這些部落其實屬於獨立勢力,不歸成吉思汗和他的家人,而是類似奚、渤海與契丹的聯盟(周良霄《元代投下分封制度初探》和李治安《元代分封制度研究》第21~25頁)。
兒子、母親、弟弟、侄子的其實都在這所謂的10萬1千之中。右手29千戶,其中三個是駙馬,再+1+2+4,加博兒術、孛羅兀勒[博兒忽]兩個,3萬8千,另兩個萬戶是豁兒赤和主兒扯歹[術赤台]。左手36千戶,《史集》術赤9千、察合台8千、窩闊台5千、拖雷5千,加木華黎、納牙阿兩個,6萬2千。成吉思汗自己1千。但更可能是蒙古只有29+36,共65個千戶,留瓦剌部2千戶,出動58個千戶,再加汪古部5千戶和一些契丹人。
《秘史224節》65個千戶,兩子十伴,715~780人。5個獨立百戶,兩子五伴,30~35人。約650個普通百戶,兩子五伴,650*7=4550人。約650個牌子(五十夫)和白身人,兩子三伴,牌子650*5=3250。考慮到貴族們的兒子的弟弟很可能未成年不能算宿衛,以及原有1204年建立的宿衛弓箭手本身很多就是貴族的子弟,所以《秘史》"於是各千戶百戶。。。將在前宿衛的八十人,添至八百人(780+35)。"而如果是95個千戶,很明顯就遠超八百人和一萬人了。"成吉思教添至一千",由成吉思汗最信任的蒙力克的兒子當千戶管理也可以看出成吉思汗的重視,宿衛不分為四班,而是長期執守,還是千戶級的兩個兒子,可見其也有人質性質。近400白日弓箭手,增加到一千,由者勒蔑和禿格的兒子管理,原本分四班,每班80人與老宿衛80人輪替,現在也不分了。70護衛散班,增加到八千(4550+3250+1000),由博爾術、木華黎、博爾忽、赤老溫、亦魯該、術赤台、阿勒赤、者台的弟弟兒子管理,以及其中一千是阿兒孩合撒兒的勇士軍。後面這九千人應該來自普通百戶、牌子、白身人的兩兒子和伴,也是打仗時要冒風險沖鋒陷陣的。《秘史》95千戶名單里的,很多是此時的卻薛軍千戶。在外千戶被抽出卻薛軍後並不滿千,而中軍千戶則較為滿員。這些散班分四班,不當值的時候,應該會回本部落工作(《元史兵志》,葉新民《關於元代的"四怯薛"》)。
牌子(五十夫),絕大部分《秘史》翻譯做十戶,這是個誤會。遼國、西夏也都有這樣的五十夫小酋長,是長期一脈相承的古老制度。
「特里特勉部。初於八部各析二十戶以戍奚,偵候落馬河及速魯河側。置二十詳穩。聖宗以戶口蕃息置為部」「昊賊據數州之地,(除留守以外)精兵不出四五萬,余皆老弱婦女,舉族而行」「金吾逮二十部,精兵勇士餘二萬眾」一部一千。「遼國之法。。。有調發,則丁壯從戎事,老弱居守」「南部連克獲納降,黨眾最盛,領戶三萬四千,口二十三萬七千三百,勝兵(有能力參戰的)五萬一百七十」不能說特里特勉部契丹貴族就160戶,不一定是一部給20戶而是一個氏族給20戶,160戶就有20個詳穩還得了啊。「伯斯鼻骨德部。本鼻骨德戶,初隸諸宮,聖宗以戶口蕃息置部」「稍瓦部。初,取諸宮及橫帳大族奴隸置稍瓦石烈,「稍瓦」,鷹坊也,居遼水東,掌羅捕飛鳥。聖宗以戶口蕃息置部」「自此至河西部,皆俘獲諸國之民。初隸諸宮,戶口蕃息置部」聖宗以戶口蕃息置為部,很明顯,所有部都是千夫左右規模的,詳穩就是百夫長、五十夫長的意思,令穩就是千夫長的意思,夷離堇就是萬夫長的意思。
始,元昊將反,為(佔領絲綢之路得來的)金冠佩、隱飾、甲騎遺屬羌。振在環州,潛以(暫留的環州賦稅的)金帛誘取,得冠佩、銀鞍三千(1500個什夫長,也就是1萬5千騎),甲騎數百(300個蕃落酋長,每個50騎)。請告鄰部,俾以環為法,庶可披賊勢,不聽。於是東茭、金明"萬、劉"諸族勝兵數萬(兩萬北宋屬地蕃落騎兵,萬俟政、劉懷忠等族),一旦不戰(一天的功夫就不戰而降),悉為賊所有,延州幾殆,唯環慶(路)獨無患。
《元史卷98兵志一》考之國初,典兵之官,視兵數多寡,為爵秩崇卑,長萬夫者為萬戶,千夫者為千戶,百夫者為百戶。
世祖時,頗修官制,內立五衛,以總宿衛諸軍,衛設親軍都指揮使;外則萬戶之下置總管,千戶之下置總把,百戶之下置彈壓,立樞密院以總之。遇方面有警,則置行樞密院,事已則廢,而移都鎮撫司屬行省。
萬戶、千戶、百戶分上中下。萬戶佩金虎符,符趺為伏虎形,首為明珠,而有三珠、二珠、一珠之別。千戶金符(正五品、從五品、正六品),百戶銀符。萬戶、千戶死陣者,子孫襲爵,死病則降一等。總把、百戶老死,萬戶遷他官,皆不得襲(是法尋廢,後無大小,皆世其官,獨以罪去者則否)。
太宗元年十一月,詔:「兄弟諸王諸子並眾官人等所屬去處簽軍事理,有妄分彼此者,達魯花赤並官員皆罪之。每一牌子簽軍一名,限年二十以上、三十以下者充,仍定立千戶、百戶、牌子頭。其隱匿不實及知情不首並隱藏逃役軍人者,皆處死。」

世祖中統元年六月,詔罷解鹽司軍一百人。初,解鹽司元籍一千鹽戶內,每十戶出軍一人,後阿藍答兒倍其役。世祖以重困其民,罷之。七月,以張榮實從南征,多立功,命為水軍萬戶兼領霸州民戶。諸水軍將吏河陰縣達魯花赤胡玉、千戶王端臣軍七百有四人,八柳樹千戶斡來軍三百六十一人,孟州龐抄兒赤、張信軍一百九十人,濱棣州海口總把張山軍一百人,滄州海口達魯花赤塔剌海軍一百人,睢州李總管麾下孟春等五十五人,霸州蕭萬戶軍一百九十五人,悉聽命焉。

初有若夫軍士,則初有蒙古軍、探馬赤軍。蒙古軍皆國人,探馬赤軍則諸部族也。其法,家有男子,十五以上、七十以下,無眾寡盡簽為兵。十人為一牌,設牌頭,上馬則備戰斗,下馬則屯聚牧養。孩幼稍長,又籍之,曰漸丁軍。既平中原,發民為卒,是為漢軍。或以貧富為甲乙,戶出一人,曰獨戶軍,合二三而出一人,則為正軍戶,余為貼軍戶。或以男丁論,嘗以二十丁出一卒,至元七年十丁出一卒。或以戶論,二十戶出一卒,而限年二十以上者充。士卒之家,為富商大賈,則又取一人,曰余丁軍,至十五年免。或取匠為軍,曰匠軍。或取諸侯將校之子弟充軍,曰質子軍,又曰禿魯華軍。是皆多事之際,一時之制。
質子軍是指怯薛軍里的高級人質的宿衛2000人,禿魯華軍是指低級人質的散班8000人(李治安《說元史中的"禿魯花"與元朝秘史中的"土兒合黑"(散班)》和《元代質子軍芻議》)。
四年二月,詔:「統軍司及管軍萬戶、千戶等,可遵太祖之制,令各官以子弟入朝充禿魯花。」其制:萬戶,禿魯花一名,馬一十匹,牛二具,種田人四名。千戶見管軍五百或五百已上者,禿魯花一名,馬六匹,牛一具,種田人二名。雖所管軍不及五百,其家富強子弟健壯者,亦出禿魯花一名,馬匹、牛具、種田人同。萬戶、千戶子弟充禿魯花者,挈其妻子同至,從人不拘定數,馬匹、牛具,除定去數目已上,復增余者聽。若有貧乏不能自備者,於本萬戶內不該出禿魯花之人,通行津濟起發,不得因而科及眾軍。萬戶、千戶或無親子、或親子幼弱未及成人者,以弟侄充,候親子年及十五,卻行交換。若委有親子,不得隱匿代替,委有氣力(裝備),不得妄稱貧乏,及雖到來,氣力(裝備)卻有不完者,並罪之。
這一段基本延續成吉思汗卻薛軍的原則,但又有變遷,徵集對象從百戶、牌子、白身提高到千戶,萬戶千戶百戶已經各分三等,很多千戶只有三百多戶,可見百戶也非常慘,牌頭已經從五十夫改為十戶,非千戶的有實力白身也可以當達魯花,則當初成吉思汗卻薛軍2000晝夜常備里只有不到800是千戶提供,剩下的1200則要依賴滿員百戶,而分為四班的8000,則壓力要小得多,由不滿員百戶、牌子(五十夫)、白身(數十夫)出,千戶出12人、百戶出7人、牌子白身出5人,可見此時的牌子或牌子頭只可能是與不滿員百戶差距不大的五十夫,白身也不可能是十戶,不然壓力實在是太大。
那顏是部落統治貴族、領主的通稱,也就是蒙古語的酋長。成吉思汗建國後,為各級封建軍事領主、各級軍事長官、行政長官的通稱。如:千戶那顏、牌子那顏,則牌子很明顯不可能只是十戶長。
牌子頭
猛安之上置軍帥,軍帥之上設萬戶(忒母勃堇(孛堇)),萬戶之上有都統。五十戶為蒲輦勃堇(孛堇)。謀克之副曰蒲里衍,士卒之副從曰阿里喜。
《三朝北盟會編》其官名則以九曜二十八宿為號,曰安班貝勒【大官人】、貝勒【官 人】。其職曰圖們【萬戶】、明安【千戶】、穆昆【百人長】、富埒琿【牌子頭】。貝勒者,統官也,猶中國言總管雲。自五十戶貝勒推而上之,至萬戶貝勒,皆自統兵,緩則出獵,急則出戰。其宗室皆謂之郎君,無大小,必以郎君總之,雖卿相盡拜於馬前,郎君不為禮役,使如奴。又有號阿喇勒伊拉齊貝勒,尼堪為元帥後,雖貴,亦襲父官而不改其號。其法吏治則無文字,刻木為契謂之刻字,賦斂調度皆刻箭為號,事急者三刻之。殺人剽刼者,掊其腦而死之,其家人為奴婢,親戚欲得者,以牛馬財物贖之,其賍以十分為率,六分歸主而四分沒官。罪輕者,決柳條或以物貸命,則割耳鼻以志之。其獄掘地數丈置囚於其中,其稅賦無常,遇用多寡而斂之。法令嚴,殺人取民錢,重者死,其他罪無輕重悉決柳條。笞背不杖臀,恐妨騎馬,罪極重者,鞭以沙袋。守一州,則一州之官許專決,守一縣,則一縣之官許專決。凡有官者,將決杖之廊廡賜以酒肉。官尊者決於堂上,已杖視事如故。其用兵,則以戈為前,行人號曰硬軍,人馬皆全甲,刀棓自副,弓矢在後,設而不發,非五十步不射,弓力不過七斗,箭鏃至六七寸,形如鑿,入輙不可出,人攜不滿百。隊伍之法,什伍百皆有長,伍長擊柝,什長執旗,伯長挾鼓,千長則旗幟金鼓悉備。伍長戰死,四人皆斬,什長戰死,伍長皆斬,百長戰死,什長皆斬。負鬭戰之屍以歸者,則得其家貲之半。凡為將皆自執旗,人視其所向而趨。自主帥至步卒皆自控馭無從者。國有大事,適野環坐,畫灰而議,自卑者始,議畢即漫滅之,人不聞聲,其宻如此。將行軍,大防而飲,使人獻策,主帥聽而擇焉,其合者即為特將任其事,師還又大防問有功高下,賞之以金帛,若干舉以示眾,或以為薄,復增之。初起之時率皆騎兵,旗幟之外各有字記,小大牌子系馬上為號。每五十人分為一隊,前二十人全裝重甲持棍槍,後三十人輕甲操弓矢。每遇敵必有一二人躍馬而出,先觀陣之虛實,或向其左右前後結隊而馳撃之,百步之內弓矢齊發,中者常多,勝則整隊而緩追,其分合出入,應變若神,人自為戰,戰則必勝。
也就是成吉思汗日常只有早或晚各一千人,另有8000人每次輪值2000人,也就是3000人護衛他,這個模式肯定不是學住在城市裡的金國皇帝而是學住在草原的遼國皇帝。遼史營衛志:「(太宗)宮用契丹兵四千人,每日輪番千人祗直」 。遼史道宗本紀記載,皇太叔重元在行宮發動叛亂,敦睦宮使耶律良與南院樞密使耶律仁先等:「率宿衛士卒數千人御之」。遼道宗時使遼的宋人王易對遼主行宮描述為:「大小禁圍外有契丹兵甲一萬人」來了使者自然要充門面一起出席。至於認為成吉思汗怯薛軍有數萬人的(朱耀廷《成吉思汗傳》252頁),很明顯其不可能超過全盛期遼國皇帝的規格。
第191節
成吉思汗同意別勒古台那顏說的這番話,遂停止圍獵,從阿卜只合闊帖格兒起營,到合勒合河的斡兒訥兀地方的客勒帖該合答(斜峰、半山崖)住下,點數自己的人馬。每一千人,組成一個千戶(千人隊,實際只有四六百戶),委派了千戶長、百戶長、牌子。又在那裡委派了朵歹總把[扯兒必]、多豁勒忽總把[扯兒必]、斡格列總把[扯兒必]、脫侖總把[扯兒必]、不察闌總把[扯兒必]、雪亦客禿總把[扯兒必]等六名總把[扯兒必]。編組了千戶、百戶、牌子(五十夫)之後,又設置了八十名宿衛(客卜帖兀勒)、七十名侍衛(土兒合兀惕)。在那裡挑選散班(客失克田/禿魯花)入隊時,選拔千戶長、百戶長的子弟和白身人(兀圖都魯因古溫,不滿五十夫)子弟入隊,選拔其中有技能,身體、模樣好的人入隊。(成吉思汗)降恩旨給阿兒孩合撒兒說:「選取一千名勇士,作戰時站在我的面前廝殺,平時做我的輪番護衛中的侍衛!」又說:「七十名侍衛由斡格列總把[扯兒必]擔任首長,與忽都思合勒潺共同商議行事。」
鐵木真護衛隊近600人,設有6個總把[扯兒必],各管理近100人,兵力與百戶相同,而地位高於百戶,所以日後元朝定為千戶的副手。而牌子是百戶的副手。80宿衛,則鐵木真此時只有6個千戶,所以設立6個把總。當鐵木真擊敗茶赤剌部、韃靼部、克烈部、蔑兒乞部、乃蠻部的過程中,其實自身實力並沒有太大的增加,他也不信任陪他飲渾水之外的牆頭草,導致很多被打散的勢力去投靠鐵木真的敵人,這和努爾哈赤統一東北時的情況一樣,但這些人數量雖然多,都是些懦夫不能打的,一旦所有反對勢力的頭頭被鐵木真消滅,這些人就只能歸順。草原與東北不同的是,草原還有很多駙馬系的中立勢力可以獨善其身,所以成吉思汗1206年的形勢其實並不容樂觀。但是怯薛軍人質制度的建立,才讓成吉思汗真正統一了草原各部的人心。估計1206年大會時,所有千戶的兒子伴當們就已經被扣留了下來,然後陸續徵集小貴族們的兒子
《史集》第一卷第一分冊作忽都思合勒札,為八鄰部分支速合訥惕部人,左翼千戶長。《史集》第一卷第二分冊又作忽禿兒哈勒札,曾奉命與其兄兀客兒哈勒札隨失乞忽禿忽共率三萬騎,與札蘭丁戰於八魯彎,敗績。《史集》中說:「在八魯彎戰敗後,(失乞)忽禿忽那顏來到成吉思汗處,報告了諸人的功過,訴說了八鄰部的兀客兒哈勒札和忽禿兒哈勒札兩異密(二那顏)由於俏皮、大意所犯的過失。他說:『出名俏皮、好鬧的人以為他們很勇敢,但這種人到了(需要表現出)勇敢的時刻,卻只會把事情搞壞!』在蒙古語中,管俏皮鬼叫『哈勒札』。」(漢譯本第一卷第二分冊,第306頁)合勒札是否就是牌子的蒙古語呢?

㈦ 中國歷史十大懸案是什麼

明末後宮三大疑案
明朝到萬曆皇帝的時候,已經十分衰敗。朝廷後宮內卻圍繞著皇帝寶座的爭奪發生了三樁疑案。這三個案子分別發生在三個皇帝在位期間,即神宗朱翊鈞朝的「梃擊案」和光宗朱常洛朝的「紅丸案」和熹宗朱由校朝的「移宮案」。

梃擊案

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五月初四,端午節前夜,一個叫張差的男子手持棗木棒闖入大內東華門,一直來到太子朱常洛居住的慈慶宮門前,到第一道宮門,見只有兩名老宦官守門,舉棒打傷其中一人後直闖入宮,又闖過第二道宮門,直到殿檐下,拾級而上,試圖加害太子。這時,太監韓本用發現有異常動靜,便大聲呼喊,七八名宦官蜂擁而上,將張差捉住,當即便將該犯交東華門守衛監收。

慈慶宮正門萬曆皇帝得知,下詣將張差送交皇城保衛部門審問。巡視皇城御史劉廷元審問後向萬曆皇帝報告道:張差家住薊州井兒峪,舉止行為看起來像個瘋子,但又頗為狡猾,還得嚴加訊問。萬曆皇帝下詔將張差送交刑部復審。刑部郎中胡士相再次提審後,認為張差確實是個瘋子,並判了他一個斬刑。提牢主事王之寀看出了其中的破綻,便私下裡審問張差,張差說出是宮里的太監龐保、劉成將他引到慈慶宮門前的,這兩人對他說:「打死小爺(指朱常洛),有吃有穿。」龐保、劉成都是鄭貴妃手下的太監,再往下查,勢必牽連到鄭貴妃。王之寀便將張差這個口供匯報給了刑部侍郎張問達。

此案的發生,震驚了宮內和朝野,輿論嘩然。支持鄭貴妃、傾向福王為太子的臣僚認為是張差瘋癲所為,屬個人行為;支持皇太子的大臣認為是陷害太子的陰謀。後來,經刑部十三司會審,查明張差是白蓮教的一支紅封教的成員,其首領為馬三道、李守才,他們與鄭貴妃宮內的太監龐保、劉成勾結,派張差打入宮內,梃擊太子。

看起來,此案與鄭貴妃有牽涉是肯定的了。很多朝臣都懷疑是鄭貴妃和他的哥哥鄭國泰陰謀策劃借張差之手傷害太子。萬曆皇帝極力調解皇太子與鄭貴妃的矛盾,一方面怒責鄭貴妃,一方面迫使皇太子改變態度。後來,萬曆皇帝只得親自出面來平息此事,他召見大學士方從哲、吳道南及文武諸臣,拉著朱常洛的手對他們說道:「常洛很孝順,我非常喜歡他。你們這些臣子,不要動不動就散布流言,離間我們父子!」他又對朱常洛說:「把你心裡的話,都告訴他們吧。」朱常洛只得說:「張差是個瘋子,趕快把他處決吧!外面的議論都是不應該的!」事已至此,群臣自然無話可說,「梃擊」一案也就不了了之。萬曆皇帝明令除懲治張差等人外,「不許波及無辜人」,鄭貴妃也就從此案中解脫出來。

隨即,張差被凌遲處死。司禮監會同九卿、三法司審問龐保、劉成。由於張差已被處死,死無對證,龐保、劉成對張差所供各項俱不承認。正要詳加盤問,太子下諭:龐保、劉成二人也許曾虐待過張差,張差為了報復,故意說龐保、劉成主使,不可輕信。會審只得停止。萬曆下令將龐保、劉成二人於宮內處死,以免節外生枝,涉及此案的李守才、馬三道等亦發遠方戍守。梃擊案掀起的軒然大波暫時平息。

值得一提的是,那個為審明案情立過大功的王之宷,案子一了結,立刻被找個借口罷官為民。後來又隨著在這個案子幾起幾落,天啟五年(1625年),竟被囚死於獄中。梃擊案與宮內權力之爭究竟有多大牽連,成為明宮疑案之一。

紅丸案

萬曆末年,陰險毒辣的鄭貴妃看到朱常洛的太子地位已不可動搖,便百般討好太子,鄭貴妃乾清宮明代葯櫃御葯房金罐又竭力籠絡泰昌帝的寵妃李選侍,二人謀合,欲以美人計為己請封皇太後和皇後之號。這個朱常洛,也是好色之徒,鄭貴妃便投其所好,送了八個美女供他享用。朱常洛身體本來就不強,再加上與這些女人淫樂無度,體力透支厲害。登基僅十多天,就卧床不起了。可他照樣與這些人鬼混。一天晚上,朱常洛服了一粒「紅丸」,結果,精神極度亢奮,竟一連「御幸」數名宮女。

「紅丸」到底是什麼東西?「紅丸」又稱紅鉛丸,是宮廷中特製的一種春葯。「紅丸」製法很特別:取童女首次月經盛在金銀的容器中,加上夜半的第一滴露水及烏梅等,連煮七次,濃縮為漿。再加上乳香、沒葯、辰砂、松脂、尿粉等拌勻,以火提煉,最後煉蜜成丸,因其色紅,故稱「紅丸」。嘉靖皇帝為了配製「紅丸」,前後共選少女1080人,這些尚未成年的小姑娘,後來都成了嘉靖皇帝制葯用後的「葯渣」了。令人不可思議的是,兩粒「紅丸」竟要了皇帝朱常洛的命,釀成「紅丸案」。

㈧ 尋在古文中的地名今址

請參考以下具體資料,希望對你有用
中國古今地名對照表

二畫
七星關——①今貴州畢節西南七星山上,傳為諸葛亮祭旗處。②即望星關,今四川茂汶西南。
七盤關——在今四川廣元東北與陝西寧強間的七盤嶺上。
七閩——指今福建。古指今福建和浙南少數民族地區。
八閩——宋分福建為八府、州、軍,元分八路,故後以八閩為福建的別稱。
八公山——今安徽淮南市西。
八百媳婦——在今緬甸撣邦東部。
九江——①今九江市。②明清府名,治德化(今九扛)。⑧秦漢郡。秦治壽春(今壽縣),轄今豫皖淮南、鄂東一部分及江西省。漢轄今安徽淮南巢湖以北 地區。魏為淮南郡。
九原——秦郡,治九原(今包頭西),轄後套及伊克昭盟北部地。秦末為匈奴所

三畫
三川——秦郡,韓始置,秦治雒陽(今洛陽市東北),轄今河南省黃河以南的伊、洛水流域等地。漢改河南郡。
三戶——①古楚地,今河南淅川西北。②古渡口,今河北磁縣西南古漳水上。
三關——宋與契丹分界的三關指淤口關(今河北霸縣東)、益津關(今霸縣)、瓦橋關(今雄縣),一說無淤口關,為草橋關(今高陽東)。
三元里——在廣州市北。
三受降城——唐景龍二年(708年)張仁願築,均在河套的黃河北岸,西受降城在今內蒙古杭錦後旗烏加河北岸、狼山口南,中受降城在今包頭西,東受降城在今托克托南。
三佛齊——即室利佛逝國,7—13世紀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古國。
於闐——西域古國,在今新疆和田一帶。唐軍鎮名,在今和田西南。
土木堡——在今河北懷來東。
下邳——①古縣名。秦在今江蘇睢寧西北。金移睢寧西北古邳鎮。明廢。②古郡名。東漢置國,南朝宋改郡,治下邳,轄蘇、皖北部各一部分。
下相——古縣名,今江蘇宿遷西南,北齊廢。
下蔡——今安徽風台。春秋時名州來。秦置縣,明廢。
下港——今印度尼西亞爪哇島西部萬丹一帶的古國。十六世紀時國勢很盛。
大寧衛——明初置,治今內蒙古寧城西,轄今河北長城以北、內蒙古西拉木倫河以南地。旋改北平行都司。永樂仍稱大寧衛,移治保定。
大名府——五代後漢置,治今河北大名東。明移今大名。
大興城——隋於漢長安城東南築新城,名大興城,在今西安城及城東、城南、城西一帶。即唐長安城。
大都——元世祖在金中都城東北築新城,北至今北京德勝門、安定門外土城舊址,南至東西長安街,東西界即今內城原城牆。
大梁——古魏都,在今河南開封市西北,當時黃河離城很遠,今開封以北的封丘、延津、原陽等縣均在南岸。
大儀鎮——今江蘇儀征東北,韓世忠破金兵處。
大非川一一在今青海共和縣西南切吉平原,一說為今青海湖以西的布哈河。唐薛仁貴等在此為吐蕃所敗。
大金川——大金川即大渡河上游,在川西北。清土司治所在今四川金川。改土歸流後屬美諾廳。1936年置靖化縣,1953年改大金縣,1960年改金川縣。
大沫崮——山名,今山東費縣西南。
大澤鄉—一今安徽宿縣東南劉村集。
大昭寺—一在西藏拉薩中心。七世紀建。
大勝關——①在河南羅山縣南。②南京西南大城港,朱元璋破陳友諒後,改為大勝港,在此置關。
大庾嶺——五嶺(湘贛與粵桂間的越城、都龐、萌渚、騎田、大庾五嶺)之一,漢武帝時庾將軍在此築城,故名。又名梅嶺。唐張九齡、宋蔡挺、蔡抗都曾修築道路。
大雁塔——在陝西西安市南大慈恩寺內。652年唐玄奘建,原五層,武則天時增至十層,今存七層,高64米。
大震關——在今甘肅清水縣東隴山東坡。唐中葉以後為防禦吐蕃的要地。
大泥——今泰國南部北大年港一帶古國,明人紀載常見。
大宛——西域古國,在今蘇聯中亞費爾干納盆地。國都貴山城,在今卡散賽。
大食——唐稱阿拉伯帝國為大食,原語為波斯一部族名稱。
大秦——亦作犁軒。漢稱羅馬為大秦。
大夏——即希臘·巴克特里亞王國,在今阿富汗北部。公元前三世紀中葉,脫離塞琉西王國獨立。公元前130年左右為大月氏所據。後為阿拉伯人所並。
大西洋國——明人指葡萄牙。
大呂宋國——清初稱西班牙為大呂宋,菲律賓的呂宋島為小呂宋。
萬年——古縣名,漢置,與櫟陽同城而治,在今陝西臨潼北。北周移治長安城中,在今西安市西北。隋造大興城,萬年亦隨之而移,在今西安市。
萬里橋——在今四川成都南錦江上。
萬里長沙——古指我國南海諸島中一些島群。又「萬里石塘」、「萬里石床」,意亦相同。
弋陽——今河南潢川西。三國至隋唐有弋陽郡、弋陽縣。
上元——唐上元二年(761年)改江寧為上元縣。五代吳在此分置上元、江寧二縣。民國並入江寧縣。
上谷——古郡名。秦治沮陽,(今河北懷來東南)。北魏廢。隋唐時的上谷郡即易州。
上京——①渤海上京龍泉府,即忽汗城,在今黑龍江寧安縣西南東京城。②遼上京臨潢府,在今內蒙古巴林左旗南。⑧金上京會寧府,在今黑龍江阿 城縣南白城。
上郡——古郡名。秦漢治所在膚施,今陝西榆林東南。隋上郡即郎城郡,治今陝西富縣。唐上郡即綏州,治今綏德。三個上郡及其治所,地望均不同。
上都——元上都開平府在今內蒙古正藍旗東閃電河北岸。
上黨——古郡名。韓始置。漢治長子(今山西長子西南),東漢移壺關(今壺關北)。隋唐上黨郡即潞州,治上黨,即今長治市。歷代轄境雖有變更,但均在晉東南。
上海——今上海市。宋置鎮。元至元28年(1291年)置縣(以《元史·世祖紀》為據)。
上庸一一漢末至南朝梁有上庸郡,治上庸,在今湖北竹山縣西南。隋時移縣治至今竹溪縣東南,宋並入竹山縣。
上蔡——周蔡國原址,在今河南上蔡西南,後蔡國先遷新蔡,後遷州來(下蔡),遂得上蔡之名。戰國韓置上蔡縣,南朝宋移治懸瓠,在今汝南。隋改汝陽,另在今上蔡縣地置上蔡縣。
山左——山東省舊時別稱,山指太行山。
山右——山西省舊時別稱。
山東——秦漢時指華山或崤山以東地區。以後多指太行山以東地區。金改北宋京東東路、京東西路為山東東路、山東西路,山東始成為政區名稱。元屬中書省。明置山東省。
山西——原為與「山東」相對的地區名稱。明置山西省。
山後——宋指今山西、河北兩省內外長城之間地區,即代北、大同等地。
山陽——①今江蘇淮安,晉山陽郡、山陽縣在此。②今河南焦作市東,漢置縣。漢獻帝被廢為山陽公,即此地。
山陰——今浙江紹興,因在會稽山之北得名。秦置縣。隋改會稽縣。唐在此分置會稽、山陰二縣。民國並為紹興。
山南——意為秦嶺之南。唐有山南道,旋又分為山南東道(治襄州,今襄樊市)與山南西道(治梁州,改稱興元府,今漢中)。轄境南至重慶至岳陽間的長江以北地區。
山前——宋金以太行山以東、燕山及軍都山以南地區為山前。
山陽瀆——公元587年隋文帝所開江淮間運河,北起山陽(今江蘇淮安),南至揚州市南入江。
川邊——1914年置川邊特別區,治康定,轄區包括今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和西藏昌都地區。1939年並入西康省。
廣東——今廣東省,秦在南海、桂林二郡境,漢屬交州,三國吳分屬廣州、交州,唐屬嶺南道,宋為廣南東路、廣南西路,元分屬湖廣、江西二行中書省,明設廣東省。
廣寧——明廣寧衛在今遼寧北鎮,遼東鎮在此地。
廣西——今廣西壯族自治區,秦在桂林、南海、象郡境,唐宋見「廣東」條,元屬湖廣,明為廣西布政使司,清為廣西省。1958年建壯族自治區。
廣州——三國吳永安七年(264年)分交州置廣州,轄境兼有今廣西一部。以後轄境逐漸縮小。今廣州市即古廣州治所番禺。
廣武——古城在今河南榮陽東北廣武山上,有東西二城,中隔一澗。為劉邦、項羽對峙處。
廣信——明廣信府,洽上饒(今屬江西)。民國廢。
廣陵——秦縣在今江蘇揚州西北。隋改江陽,治今揚州。南唐恢復廣陵原名。宋熙寧五年(1072年)並入江都。
廣固城一—今山東益都西北。南燕都城,為劉裕所毀。
義興——古縣名,原稱陽羨,隋改義興,宋避太宗諱改宜興。又東晉時曾設義興郡,治陽羨,轄今江蘇宜興、溧陽,隋廢。
義陽三關一—南北朝義陽郡(治今河南信陽)南有平靖(今信陽西南)、黃峴(今信陽南,宋以後名九里關)、武陽(今羅山縣南)三關。
衛國一一西周初封時都朝歌(今河南淇縣)。公元前660年遷楚丘(今滑縣),後再遷帝丘(今濮陽)。最後遷野王(今沁陽)。公元前209年並於秦。
衛輝路(府)——北周置衛州,治朝歌,唐移治汲縣。1260年,元升為衛輝路,轄今豫北新鄉等地。明改衛輝府。清兼轄今封丘、蘭考一帶。民國廢。
衛藏——西藏舊時別稱。西藏舊分阿里、藏(後藏)、衛(前藏)、康(喀木)四部。故稱。
飛狐口——在河北淶源縣北、蔚縣南。又淶源縣在隋唐遼、宋、金、元時名飛狐縣。
小沛——漢沛縣(今屬江蘇)別稱。
小金川——發源於邛崍山,向西流到丹巴附近人大金川。又為土司名,治今四川小金,清乾隆間改土歸流,為懋功屯務廳。
小雁塔——在西安城南大薦福寺內。唐景龍元年至三年(707—709年)建。原十五層,今存十三層,高43.3米。
馬邑——秦漢馬邑縣在今山西朔縣。唐置馬邑縣在今朔縣東北。清嘉慶時廢。又隋唐馬邑郡即朔州,治善陽,即今朔縣。
馬陵——在今河北大名東南,一說在今河南范縣西南,戰國時田忌、孫臏破魏龐娟於此。
馬嵬坡——在陝西興平西。
子午道——從杜陵(今西安東南)穿南山(秦嶺)到漢中的通道,南口在安康縣。西漢末開。南北朝時西移,自今西安向南至寧陝縣。

撣國——古國,在今滇緬邊境,東漢時有使者來中國。
理番—一今名理縣,在四川阿壩藏族自治州中部偏南。清嘉慶時改雜谷直隸廳為理番直隸廳。民國先改理番縣,後於1945年改為理縣。
琅邪一一春秋齊有琅邪邑,在今山東膠縣南琅邪台西北。有越王勾踐遷都至此之說。秦在此置琅邪縣,並以之為琅邪郡治所。郡境為山東半島東南部。漢治東武(今諸城)。東漢琅邪國改治開陽(今臨沂北)。北魏治即丘(今臨沂東南)。隋唐有沂州琅邪郡。從魏晉琅邪國起,琅邪台及秦琅邪郡治均不屬琅邪郡(國)。
舂陵——①秦在今湖南寧遠東北置舂陵。後廢。孫吳復置於今寧遠西。隋並入營道縣。這一帶地方唐宋等代為道州,故昔人有「春陵古之道州也」之語。②公元前45年,改以今湖北棗陽南之地為舂陵。東漢改章陵。隋以棗陽為治所置郡,即以春陵為名。唐為昌州舂陵郡,天寶改郡名為淮安。
梧州——今廣西梧州古為蒼梧,唐置梧州,以蒼梧為治所,始有此名。明清有梧州府。
梅李——一作梅里,即泰伯城,在今江蘇無錫東南。傳為泰伯所居地。公元前560年諸樊遷吳前,此為吳都。又江蘇常熟東北亦有梅李,傳為五代吳越梅、李二將戍地,漸成市集,即以為地名。
梓州——隋改新州為梓州,治所在今四川三台。宋分西川路置梓州路,以梓州為治所。徽宗重和時,以梓州為潼川府,梓州路為潼川府路。
梓潼——漢末劉備分廣漢郡置梓潼郡,治梓潼(今屬四川)。隋廢。唐有梓州梓潼郡,即上條所述。舊梓潼縣,西魏改名巴西,隋唐時為綿州巴西(先名金山)郡地。
乾州——①今陝西乾縣一帶,唐末置有乾州。北宋後期廢,旋置醴州。自金代起仍名乾州。民國以本州為乾縣。②清康熙時曾在湖南置乾州,民國曾改乾縣,旋為乾城鎮,屬吉首縣。
乾陵——唐高宗與則天後合葬墓,在陝西乾縣梁山。已發掘的永泰公主、懿德太子、章懷太子諸墓都是乾陵陪葬墓。
鄄城——本春秋衛邑鄄,漢置縣名鄄城,在今山東鄄城縣北舊城。明並入濮州。
營丘——周封呂尚於齊,建都營丘,後改臨淄。見該條。
營州——北魏置營州,治所在今遼寧朝陽,所轄之地均在今遼寧境內。唐末地入契丹,改置營州於廣寧(今河北昌黎),五代後唐時又為契丹所取。
蕭關——在今寧夏固原東南。此系關中與塞北間的交通要沖。北宋又在寧夏同心南築蕭關以御西夏。地在原蕭關北偏西二百里左右。
薩爾滸——今遼寧撫順東渾河南岸有薩爾滸山,為努爾哈亦破明軍處。努爾哈赤戰勝後在山下築城,名薩爾滸城。
黃——春秋時楚所滅嬴姓國,在今河南潢川西。
黃州——今湖北黃岡,南朝齊為南安縣,隋改黃岡縣。隋置黃州即以此為治所。明清有黃州府。民國廢府。
黃池——在今河南封丘西南,春秋宋地,夫差與中原諸侯會盟處。
黃浦——上海市內黃浦江舊稱。本為吳淞江一支港,明初已很寬廣。後經疏浚改流東北會吳淞江,代吳淞江為太湖下游入海幹流。
黃天盪—一①今南京市東北一段長江,古有黃天盪之名。韓世忠阻擊金兀術於此。②今蘇州東南隅葑門外也有黃天盪,「黃」一作「皇」。
黃龍城——契丹黃龍府在今吉林農安。宋岳飛「痛飲黃龍」之語,論者或以為岳飛誤以燕京為黃龍城。
黃金台——燕昭王招賢所築,在今河北易縣東南的北易水南。今北京市、徐水、滿城、定興均有黃金台,乃後人依託。
黃陵岡——在今山東曹縣西南廢黃河北岸,元明時最為黃河險工所在。
黃鵠(鶴)山——即今武漢市武昌蛇山,傳為仙人子安乘黃鵠而過之處。孫吳時在此建黃鶴樓。歷代修建。建長江大橋時拆除,遷其塔至高觀山。
黃歇浦——上海市內黃浦江別稱。楚春申君黃歇與上海無關,黃歇疏鑿黃浦事純系後人誤傳。
焉耆——西域古焉耆國都,在今新疆焉耆西南。唐在其地置羈縻督府,為安西四鎮之一。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曾建焉耆府。民國廢府。
焉支山——即燕支山、胭脂山,在甘肅永昌西、山丹東南,為山丹河與石羊河的分水嶺。
曹——周同姓國,都陶丘(今定陶西南),後為宋所滅。
曹州——北周改西兗州置,治左城,隋改名濟陰,在今曹縣西北。隋唐或稱曹州,或稱濟陰郡。金因治所受黃河影響,遷至北面的乘氏,亦稱濟陰,即今菏澤。自此言曹州即指菏澤。清雍正時為曹州府。民國廢府。
曹國——西域古國,在今蘇聯烏茲別克撒馬爾罕以北和東北一帶。
瓠子河——古瓠子河,從今河南濮陽南分黃河水,先向東南到古巨野澤,幹流在澤的西北面向東北流去,注入濟水。漢武帝時,河決瓠子,即濮陽方面的河堤決口,大量洪水經瓠子河灌進巨野澤,由澤向東南溢出,通於淮泗。河決在公元前132年,堵塞決口在公元前109年。
盛京——清以留都沈陽為盛京,關外東北地區由盛京管轄,故又為大行政區名稱。
盛樂城——北魏祖先所居在內蒙古和林格爾西北,即西漢定襄郡治。其後又在故城東南兩次築新城,均稱盛樂城。
堂邑——①古堂邑在今江蘇六合北,先屬楚,稱棠邑;後入吳,為堂邑。西晉堂邑郡即以堂邑縣為治所。東晉安帝時改名秦郡。堂邑縣在隋初並入六合縣。②隋於今山東聊城西北設堂邑縣。其地今分屬聊城、冠縣。
堂溪——即棠溪,在今河南西平西。戰國屬韓,以造鐵兵器著名當時。
常山——今河北曲陽西北的恆山,漢、宋避帝諱為常山(漢文帝、宋真宗均名恆)。秦恆山郡,漢亦因而改常山郡(國),治元氏(今縣西北)。西晉常山郡治真定(今正定南,唐始為今正定)。隋為恆州恆山郡。唐有恆(鎮)州常山郡。天寶中曾用平山,後又用恆山之名,元和又以穆宗諱仍改常山。
常州——今江蘇常州本晉陵郡,隋滅陳,改晉陵郡為常州,始有此名。州治本為晉陵縣,唐分出武進,二縣同城。明並晉陵入武進,清又增置陽湖,仍為二縣。民國合為武進。今有常州市、武進縣。
常德——宋孝宗時升鼎州為常德府,治武陵。鼎州武陵此後一直指今湖南常德。明清有常德府。
略陽——晉改廣魏郡為略陽郡,治臨渭(今甘肅天水縣東北),北魏改治隴城(今泰安東北)。隋廢。
野王——今河南沁陽,古名野王。戰國韓地,漢置野王縣,曹魏野王郡亦以野王為治所。隋改野王縣為河內縣。
野狐嶺——在今河北萬全西北。
鄂州——隋改郢州為鄂州,治江夏(今武漢市武昌)。從此郢州專指今鍾祥,元改鄂州為武昌路.
鄂縣——秦鄂縣即今湖北鄂城。孫權改為武昌。西晉又分武昌(在鄂城之武昌)置鄂縣,隋再並入武昌。
鄂渚——傳古時在今武漢市黃鶴山上游三百步有沙洲名鄂渚(渚,小洲),鄂州因渚而名,遂以為鄂渚。
崖州——史籍所載崖州,均在海南島,具體位置多變。南朝梁所置,治今儋縣西北,在海南島北面偏西處。隋珠崖郡、唐崖州珠崖郡,治所移至東北部的舍城(今瓊山縣東南)。宋崖州則以唐振州改置,治寧遠(今崖縣崖城鎮),在島的南部。以後明崖州也在此處。民國改崖縣。今縣治在舊崖縣東。參見「朱崖」、「瓊州」。
崇——商代有崇國,為周文王所滅,在今河南嵩縣北。
懸瓠——在今河南汝南。東晉南北朝時兵爭要地。南朝宋移上蔡縣治此。隋唐為蔡州治所。
邏些——即邏娑,吐蕃國都,即今西藏拉薩。
銅堤——春秋晉有銅堤,在今山西沁縣南,後置縣。歷代多有,宋移治今沁縣。明與沁州合並。
銅瓦廂——在今河南蘭考西北黃河東岸,1855年黃河大決處,地已坍入河中。
銀州——北周置。唐銀州治儒林(今陝西榆林東南),有今榆林、米脂、佳縣之地。以後為黨項拓跋氏所有。
符離——秦符離縣在今安徽宿縣東北,唐移至今宿縣北符離集,後期移至今宿縣。元初並入宿州。
笠澤——太湖古名,一說非太湖,系今江蘇吳江縣一小湖。後作吳江縣與吳淞江的別稱。
斜穀道——褒斜道的一部分,斜咎在今陝西眉縣西南,詳見「褒斜道」。
猗氏——春秋魯猗頓經營鹽業致富,地在今山西臨猗南。
象林——漢日南郡屬縣,在今越南峴港以南武嘉河之南。東漢末區連起兵建林邑國。後西晉復置,北移寄治盧容(今越南順化附近)。東晉後為林邑所有。
象郡——秦在嶺南所置郡,轄今廣西西部、越南北部中部。
商於——商在今陝西商縣東南,於在今河南西峽縣境,兩地一帶即商於。
商山——漢初商山四皓所居,在今陝西商縣東南。
商丘——商族所居,在今河南商丘南。
商州——北周改洛州置,治上洛,即今商縣。歷代多有,轄境伸縮不定。民國為商縣。
章武——西漢黃河人海處,在今河北黃驊西南。北齊廢此縣。
竟陵——秦漢竟陵縣在今湖北潛江西北。西晉分江夏郡置竟陵郡,治石城(今鍾祥)。東晉略為更動竟陵縣治所在,位今潛江西南。梁末撤銷。北周再置竟陵縣,在今糊北天門,在舊縣的東北面。竟陵郡,隋即郢州,今天門之竟陵縣在復州沔陽郡內。唐為復州竟陵郡。五代後晉時,改竟陵縣為景陵縣。清改天門。
望海蝸——明初築堡防倭寇地,在今遼寧金縣東北。
麻沙鎮——在福建建陽西。南宋至明以刻印書籍著名,稱為「麻沙本」。
麻六甲——南洋古國,即滿刺加,見該條。
康——西藏四部之一。大體即今昌都地區。舊西康省簡稱康。
康居——西域古國,約在今巴爾喀什湖與鹹海之間;
康國——西域古國,在今蘇聯烏茲別克撒馬爾罕一帶。
鹿耳門——在台灣省台南安平港北,昔為船舶出入之口,後因淤淺而廢。
閼與——在今山西和順。馬服君趙奢破秦處。
蓋州——唐貞觀時置,本為蓋牟城,即今遼寧蓋縣。
清口——①即泗口,見該條。②古汶水入濟水之口亦稱清口,在今山東梁山東南,從此以下的濟水亦稱清水.
清州——宋大觀間置清州,即今河北青縣。明改青縣。
清河一一①漢清河郡治清陽(今河北清河東南)。東漢清河國治甘陵(今山東臨清東)。歷代均置。北齊移治武城(今清河西北)。隋治清河,即今清河。隋唐為貝州清河郡。②南宋末置清河縣,在今江蘇淮陰西南。後屢因河患遷移。清乾隆時移治清江浦。民國為淮陰縣。今為清江市、淮陰縣。
清源軍——五代南唐所置軍號,治泉州(今屬福建),領閩南地區,即留從
效、陳洪進統治地區。陳洪進歸宋後廢。
鴻溝——戰國魏(梁)惠王所開中原運河。從今河南滎陽以北引黃河水,向東流經開封以北(當時的開封離黃河有相當大的距離),再折而南流到淮陽東南入潁水。潁水南流入淮,濟、汴、睢、泗等水都可與鴻溝相通,故以鴻溝為中心,黃淮大平原上水道到處可通。開鑿時間約在(或約始於)公元前360年。
涿州——唐大歷時分幽州置。民國改涿縣。
涿郡——漢涿郡治涿縣,即今縣。隋有幽州涿郡。唐幽州則為范陽郡。
淮西——①唐方鎮,全稱為淮南西道,治蔡州(今汝南),常領申、光、蔡三州。李愬雪夜入蔡州,即平定割據淮西的吳元濟。②宋淮南西路、淮南東路常簡稱淮西、淮東。淮西治壽州(今安徽風台),南宋治廬州(今合肥);淮東治揚州。
淮安——①今江蘇淮安縣,漢置射陽縣,晉為山陽縣,宋改淮安縣。元又為山陽。民國為淮安。②南宋後期改楚州置淮安軍,治淮安,即今縣。後改州。元為路。明清有淮安府。民國廢府。⑧隋以顯州為淮安郡,唐有唐州淮安郡,均治比陽(今河南泌陽)。
淮陽——今河南淮陽,周為陳國都城宛丘。漢於此置淮陽國,後為淮陽郡。隋唐為陳州淮陽郡。民國改原陳州府治淮寧縣為淮陽縣。
淮陰——東魏置淮陰郡,轄今清江市及淮陰等縣。唐有楚州淮陰郡。東魏時郡治懷恩在今淮陰西南。唐時楚州治所在山陽(今淮安),淮陰縣為其屬縣。以後亦為淮安府屬縣,明改名清河縣。民國恢復淮陰縣原名。
淮南——①漢曾置淮南國,治六安(今安徽六安北),後遷壽春(今壽縣)。魏亦曾置淮南國,後為淮南郡,轄境均在今安徽淮河以南地區。隋亦以壽州為淮南郡(唐為壽州壽春郡)。②唐有淮南道,治揚州,自今湖北應山、安陸、應城以東,淮以南、江以北,均在境內。中葉以後,置淮南節度使,亦治揚州。⑧宋有淮南路,治揚州。後分為東西二路。西界在今湖北黃陂、河南光山一帶。東西二路分界約在今安徽鳳陽、和縣一帶。
漁陽——秦漁陽縣在今北京密雲西南,秦、漢、魏、晉、漁陽郡治此。隋末改無終縣為漁陽,即今河北薊縣。隋玄州漁陽郡、唐薊州漁陽郡均治此。唐以後漁陽為薊州治所。明省入薊州。
淤口關——見「三關」。
涪州——隋唐都有涪州涪陵郡,並非一地。隋涪州原為合州,治石鏡(今合川)。唐涪州治涪陵(今縣),地在隋涪州之東。元省縣入州。清涪州不轄縣。
涪縣——西漢置縣,西魏改名巴西,在今四川綿陽東涪江北岸。
涪陵——西漢涪陵縣在今彭水,劉備在此置涪陵郡。後廢。隋於此置彭水縣。其地在隋唐涪陵縣東南。隋唐涪陵縣即今涪陵。
淡水一台灣島西北部滬尾為淡水河口,本為港口,因淤淺衰落。從淡水河口循台灣島西岸而南,今新竹縣,雍正時設淡水廳,光緒元年(1875年)改為新竹縣。是年,又於滬尾東南的艋舯,設淡水縣,為台北府治所。日佔時改為台北。
深州——隋深州治安平(今屬河北)。唐先天時治陸澤(今深縣西)。宋治靜安(今深縣南)。明移治今縣,省靜安不設。
淄青——唐寶應元年(762年)平盧節度使侯希逸南遷青州(今山東益都)。唐授為淄青節度使。其後淄青常有淄、青、登、萊、齊、棣等州。
密州—一隋改膠州為密州,治所在今諸城。明廢。
梁門——在今河北徐水。五代後周置梁門口寨。宋為靜戎軍(澶淵之盟以前名)、安肅軍(盟後改)治所,仍有梁門之稱。
梁州——①《禹貢》九州之一。②曹魏分益州置梁州,轄地除陝南外,並南伸到川、黔各一部。後世多僅有陝南。魏治沔陽(今陝西勉縣東)。晉治南鄭(今漢中)。唐後期升為興元府。
梁郡——漢建梁國,治睢陽(今商丘南)。南朝宋為梁郡,治下邑(今安徽碭山)。隋曾以宋州為梁郡,唐為睢陽郡。
梁溪——江蘇無錫有梁溪,發源惠山,流入太湖,傳東漢梁鴻曾居其旁。今以梁溪為無錫的別稱。
隋一一周時的姬姓國,在今湖北隋縣。春秋後期為楚附庸。
隆興——宋孝宗升洪州為隆興府,治今南昌。參見「洪州」。
隆中山——在今湖北襄樊市襄陽西。東漢末諸葛亮隱此。或傳隆中在今河南南陽。南陽漢時為宛,漢末在曹操手中,諸葛亮若在南陽,決非劉備所能羅致。
維州——唐維州在今四川理番縣。州治薛城在今縣東北。入吐蕃為無憂城。宋為威州。
維揚——《尚書·禹貢》有「淮海惟揚州」之語,「惟」通「維」,遂以維揚為揚州別稱。明初曾稱揚州府為維揚府,後改。
綿山——傳晉介之推隱綿山,自焚而死,在今山西介休東南,亦稱介休山、介山。
綿州一隋置,治巴西(今四川綿陽東)。元廢巴西縣入本州。清綿州轄有綿竹、德陽、梓潼等縣。民國廢,以州為綿陽縣。
綠林山——新莽末綠林軍起義處,在今湖北當陽東北。近人又有為大洪山之說。

㈨ 求東漢時期,一方郡守手下的官職

三老

古代掌教化的鄉官。戰國魏有三老,秦置鄉三老,漢增置縣三老,東漢以後又有郡三老,並間置國三老。《漢書•高帝紀上》雲:「舉民年五十以上,有修行,能帥眾為善,置以為三老,鄉一人;擇鄉三老一人為縣三老。」

東漢的行政區分為郡(國)、省二級。郡之上還有監察區性質的州。
<br>
<br>州的長官為刺史(中平五年改稱州牧;京畿地區的司隸部長官特稱校尉),其主要職責是巡察下屬郡國政務,年終遣吏到京城向司徒府匯報(上計),劾奏不稱職的郡國長官。屬官有從事(亦稱掾史)、假佐。從事有治中從事、別駕從事、簿曹從事、兵曹從事、部郡國從事等,均由州長官自行聘用。治中別駕是州長官的主要助手,在從事中地位最高;簿曹掌文書;兵曹掌軍事,僅在有軍務時設;部郡國從事,每郡國一人,負責糾劾郡國長官、按治郡僚屬,其地位僅次於治中、別駕。假佐是州長官的低級屬官,主管文書,其中的典郡書佐分管州所屬郡國的有關文書,每郡一人,由郡史輪流充當。
<br>
<br>郡的長官稱太守(因太守兼領武事,故別稱郡將;州治所在郡的長官稱尹),根據郡的大小、沒惡,太守的級別有中二千石至八百石六級。郡內原設有專掌軍事的都尉,在建武六年之後,邊郡常設,內地大多不設。每郡的都尉,為一至五千人不等。都尉在一人以上時,在郡之下分設都尉轄區。有時,在不足設郡的地方,亦設置過渡性的都尉區(屬國都尉)進行管理,其性質相當小郡。郡太守助手為郡丞(邊郡為長史),由中央任命。此外,郡府的僚屬有:功曹,掌管郡內一切人事;主簿,掌管文書;督郵,主管糾察屬縣、監管本郡官民;掾、史『,分曹辦理郡政,掾為正職,史為副職,每曹有辦理文書的書佐。又設三老,幫助推行政施和教化。郡府僚屬由郡太守自行聘用,其的位以功曹最高,依次為主簿、督郵等。郡都尉的僚屬與太守類似,亦由郡都尉自行聘用。
<br>
<br>分封給諸侯王的郡稱國,其行政級別與郡相等。王國的官屬分兩個系統,一是類似於郡官的民政系統,有相(相當太守)、長史(相當都尉),其屬官亦與郡大體相同;一個是管理諸侯王生活、禁衛的官屬,如郎中令(相當光祿勛)、仆(相當太僕)、治書(相當尚書)等。此外,王國還設有類似於太傅的傅,負責輔導諸侯王,級別等同於王冠相。
<br>
<br>分管少數民族的使匈奴中郎將、護烏桓校尉、護羌校尉,級別與郡太守相當,其屬官有從事、掾,無定員,根據事務多少而設。
<br>
<br>縣的長官為縣令或縣長,級別從千石至三百石不等。下設屬官有;丞一人,管理文書、倉獄;縣尉一至二人,管理治安;主簿、功曹、掾、史,均與官類似;三老,掌教化。縣的長官由朝廷任命,但州郡也可以過問縣的人事,縣長官或丞、尉出缺又無合適人選的,上級機關可派出屬官或另行任命他人代理。縣長官的行政事務,受郡府的監督,每年年終要向郡長官匯報功作(上計),聽侯考核。
<br>
<br>分封給列侯的縣稱侯國,其行政級別與縣相等。侯國的官屬也像王國一樣分兩個系統:主管民政的是國相,相當於縣令或縣長,僅負責向列侯交納租,行政上則聽命於郡;列侯的家臣有家丞、庶子各一人(不滿千戶的侯國不置家丞)。
<br>
<br>此外,與縣的級別相當的地方行政單位還有道(境內有少數民族的縣)、邑(封賜給公主的縣)及郡所設的鹽官、鐵官、工官、都水官。道、邑的官屬與縣、侯國差不多,郡在縣境所設鹽鐵工官等,由縣暑調撥屬官理事,不另外設置官屬。
<br>
<br>縣以下的行政單為有鄉、亭、里,大體是百戶為一里,十里為一停,十亭為一鄉。鄉的長官為秩、嗇夫,令有游徼掌治安、鄉佐收稅、三老掌教化;亭設亭長主管治安,令有亭侯、亭卒;里的長官為里魁。鄉、亭、里的官員一般由郡、縣等上級機關任免。
<br>
<br>3、東漢末年的變化
<br>
<br>(1)建安十三年罷三公官,設丞相,由曹操但任。其官屬設置與三公略同,以服務於軍事的居多,如領軍、護軍、軍師、軍師祭酒、軍謀掾等;長史之下設有主簿,約為三至四人,負責典掌機要,出納教令。此外,還設過校事一職,用以監督臣下。
<br>
<br>(2)常設四征(東南西北)、四鎮(東南西北)將軍,地位相當九卿,官屬設置與領兵的將軍相同。
<br>
<br>(3)地方上的州正式成為郡以上的行政單位,掌有行政實權。
<br>
<br>(4)曹操被封為魏王後,曾設秘書監、丞以統轄上書奏事。這是上書台流為一般政務機關的先兆。

㈩ 三國時期朝廷官職有哪些從大到小怎麼排

中央官職:

丞相(相國):
在東漢時期並無丞相這個官職,後董卓專權,任相國,集大權於一身。三國初建後,都設
此官職,為一國之首宰,為群臣之首。

太師:
原為「三孤」之一,東漢並不設此官職。董卓遷都到長安後,為太師,號尚父。位在太傅
之上。

太傅:
原為「三孤」(太師、太傅、太保)之一,在東漢時期,僅保留太傅一職,也不常置。皇
帝初即位時,對皇帝進行善導、輔佐的重臣,位在三公之上。

太尉:
東漢時,以三公平分丞相的權力。太尉為三公之首,掌管軍政。屬官有長史、東曹、西曹
、戶曹、奏曹、辭曹、法曹、尉曹、賊曹、決曹、兵曹、金曹、倉曹、主簿。

司徒:
三公之一,掌管民政,與後來丞相的職權范圍相近。曹丕稱帝後,曾改魏國的相國為司徒
。屬官有長史、東曹、西曹、戶曹、奏曹、辭曹、法曹、尉曹、賊曹、決曹、兵曹、金曹
、倉曹、主簿。

司空:
三公之一,掌管水土之事,位為三公之末,與後來工部尚書的權利相近。後世也常以「司
空」為工部尚書的代名詞。屬官有長史、東曹、西曹、戶曹、奏曹、辭曹、法曹、尉曹、
賊曹、決曹、兵曹、金曹、倉曹、主簿。

御史大夫:
原三公之一,掌監察、執法,後改以司空為三公,御史大夫省。魏國建立時,以華歆為御
史大夫,復有此官職。

大司馬:
此官職為漢武帝初建,因將軍位同九卿,故設大司馬官職與三公同列,以示對武官的尊寵
。東漢剛剛建立的時候,劉秀以大司馬為三公之一,後改為太尉。西漢末年別置大司馬一
職,位在三公之上,魏晉時沿襲。

九卿:
太常、光祿勛、衛尉、太僕、廷尉、大鴻臚、宗正、大司農、少府為九卿,位在三公之後
,為中央各行政機關的總稱。三國以後,九卿職權漸輕,並逐步為六部所替代。

太常(奉常):
九卿之一,掌禮儀祭祀。下屬官職有:太史令、博士祭酒、太祝令、太宰令、大樂令等。

光祿勛(郎中令):
九卿之一,宿衛侍從之官。下屬官職有:五官中郎將、左中郎將、右中郎將、虎賁中郎將
、羽林中郎將、奉車都尉、駙馬都尉、騎都尉、光祿大夫、太中大夫、中散大夫、諫議大
夫、議郎、謁者僕射等。

衛尉:
九卿之一,掌宮門禁衛。

太僕:
九卿之一,掌車馬。下屬官員有:考工令、車府令、未央廄令等。

廷尉(大理):
九卿之一,掌訴訟斷案,平決詔獄。類似於後來的刑部尚書。

大鴻臚(典客):
九卿之一,掌管諸侯和各少數民族事務,相當於外交官員。

宗正:
九卿之一,管理皇族事務,一般由皇族中德高望重之人擔任。

大司農(治粟內史):
九卿之一,掌管一國之租稅錢谷鹽鐵和國家財政收支,職權與後來的戶部尚書相近,後世
也以「司農」為戶部尚書的別稱。下屬官員有太倉令、平準令、導官令等。

少腐;
九卿之一,掌管宮中御用之物。下屬官員有太醫令、太官令、守宮令、侍中、中常侍(宦
官)、黃門侍郎、小黃門(宦官)、尚書令、尚書僕射、尚書、御史中丞、蘭台令史等。

執金吾(中尉):
位同九卿,負責宮外戒司,京師治安,防止出現水火之事。下屬官員有武庫令。

太子太傅:
位同九卿,輔導太子。

大長秋:
長秋宮是漢朝皇後居住之所在。所以大長秋其實是皇後所用的官屬的負責人,一般由宦官
擔任。曹操的祖父曹騰即為「中常侍大長秋」。有些三國游戲將大長秋作為普通官職,是
不適合的。

中常侍:
高級太監,漢朝末年掀起腥風血雨的「十常侍」即此官職。

小黃門:
中級太監。

中黃門:
低級太監。

侍中:
內朝官之一,位略低於九卿,秩「比二千石」。常由博學高德之士擔任,切問近對,是皇
帝在管理國家時的顧問。在魏晉時期,為門下省的長官,為事實上的宰相。

尚書令:
原為少府屬官,秩六百石(屬中等偏低的官員)。品秩雖卑,但總攬一切政務,直接對皇帝負責,職權甚至重於三公。在魏晉時期,如不設丞相之職,則尚書令與中書令(中書省
的長官)、侍中(門下省長官)為事實上的宰相。

中書令(秘書令):
魏國始設,為中書省長官,掌機密,為事實上的宰相。

尚書:
原為少府屬官,秩六百石,全國政務共分六曹(有時為五曹,有時為七曹)打理,一個尚
書分管一曹,為後來的六部雛形。

黃門侍郎:
黃門即宮門,黃門侍郎為任職於宮門之內的官員,內朝官之一,負責侍從皇帝,傳達詔命
。級別不高,卻是距離皇帝最近的官員。

散騎常侍:
曹魏時將漢朝的散騎與常侍二官合在一起,始置此官,負責在皇帝左右規諫過失,以備顧
問。

散騎侍郎:
曹魏時與散騎常侍一起設置,職位略低於散騎常侍。

五官中郎將:
光祿勛的助手,協助光祿勛舉察郎官,位略低於九卿,與侍中同級。曹丕曾以五官中郎將
之職掌副丞相事,位高權重。三國時不再設此官。

御史中丞:
原為御史大夫的助手。無御史大夫這一官職的時候,以御史中丞行使御史大夫的職權。

將作大匠:
負責修建宗廟、宮室、道路、園林、水土、植樹。秩二千石,位在九卿之下、侍中之上。

博士:
專管經學傳授。

城門校尉:
負責掌管京師十二所城門。秩「比二千石」。

中書舍人:
中書省屬官,曹魏始置,負責傳宣詔命。

五兵尚書:
曹魏始置五兵尚書,為兵部尚書的前身。五兵指中兵、外兵、騎兵、別兵、都兵。

度支尚書(戶部):
吳國始置戶部。與此同時,魏文帝設度支尚書寺,掌管全國財賦的統計和支調。後周時更
名為民部尚書,唐時避李世民諱,改為戶部尚書。

左民尚書:
曹魏始置,主修繕功作之事,隋朝時改為工部尚書。

吏部尚書(大尚書):
曹魏時始置吏部尚書,負責官員選拔任免。魏晉尚書分曹治事,吏部尚書為首曹,故吏部
尚書又稱大尚書。

祠部尚書:
曹魏時始置,掌禮制。後周時更名為禮部。

屯田都尉:
三國時魏、吳所設官名,負責屯田以給人牛之資。梁習曾任此職。

水衡都尉:
西漢時以此官掌上林苑,東漢將其並入少府,不復有此官職。曹魏時復此官職,主天下水
軍舟船器械。

典曹都尉:
蜀置。劉備定蜀,較鹽鐵之利而設鹽府校尉,並置典曹都尉以屬之,掌供繼軍糧。

西園八校尉:
漢朝末年,為鎮壓黃巾起義,以西園八校尉統領漢朝的中央軍隊。蹇碩為上軍校尉、袁紹
為中軍校尉、鮑鴻為下軍校尉、曹操為典軍校尉、趙融為助軍左校尉、馮芳為助軍右校尉
、夏牟為左校尉、淳於瓊為右校尉。

東觀令:
東觀原為東漢宮名,為宮中藏書之處。三國吳置東觀令,職司董理經籍,掌修國史。

武將官職

大將軍:
武將之首,其官職位比三公,有時在三公之上,有時在三公之下。東漢末年,其官職在三
公之上,因此當漢天子以曹操為大將軍而以袁紹為太尉時,袁紹「恥班在太祖下」。屬官
有長史、司馬。

驃騎將軍:
位在大將軍之下,比三公。將軍中位比三公的共四級:大將軍、驃騎將軍、車騎將軍、衛
將軍。

車騎將軍:
位在驃騎將軍之下,比三公。

衛將軍:
位在車騎將軍之下,比三公。

中郎將:
漢朝武官的級別分:將軍、中郎將、校尉三級。由於將軍並不常置,有戰事時才冠以統兵
者將軍之稱,所以平時一般武官所能獲得的最高官職為中郎將,品秩為「比二千石」,掌
管皇家衛隊,屬光祿勛管轄。到三國時期,有軍功者越來越多,大量被封為將軍,中郎將
反而成為了中下級軍官的職位。

校尉:
校尉是比中郎將略低一級的武官官職,品秩為「比二千石」。在漢代設八校尉分掌中央軍
隊。到三國時期,有軍功者越來越多,大量被封為將軍,校尉反而成為了低級軍官的職位


八校尉:
漢武帝起所置京師的屯兵八校尉,分掌中央軍隊。分別是長水校尉、屯騎校尉、越騎校尉

2006-5-27 22:33 回復
61.178.57.* 3樓

、步兵校尉、射聲校尉、中壘校尉、胡騎校尉、虎賁校尉。東漢時,省中壘校尉、胡騎校
尉、虎賁校尉。到三國時期,八校尉的職權越來越小,最後淪為低級官員。

四軍將軍:
即前將軍、左將軍、右將軍、後將軍。周末始有,漢朝時並不常置,漢末群雄迭起,四軍
將軍才以重號將軍(即高級軍官)的名號屢屢出現。

四征將軍(四征大將軍):
重號將軍名稱,即征東將軍、征南將軍、征西將軍、征北將軍。漢魏間始置,位次三公,
在衛將軍之下。

四鎮將軍(四鎮大將軍):
重號將軍名稱,即鎮東將軍、鎮南將軍、鎮西將軍、鎮北將軍。漢魏間始置,位次三公,
在四征將軍之下。

四安將軍:
重號將軍名稱,即安東將軍、安南將軍、安西將軍、安北將軍。東漢時有此名號,位次三
公,在四鎮將軍之下。

四平將軍:
重號將軍名稱,即平東將軍、平南將軍、平西將軍、平北將軍。漢魏間始置,位次三公,
在四安將軍之下。

大都督:
曹魏置,第一品,不常置,屬加官。加此官者,頒與代表天子威權的黃鉞以節制持節將軍
等高級將領。吳同魏制。蜀置中都護,統內外軍事。

都督:
東漢末年始置。因各雜號將軍之間並無隸屬關系,故設都督一職,督管幾路軍隊,為軍事
統帥。後以「都督某州軍事」,掌管駐扎在該州的所有軍隊,並兼管該州民政,權力非常
大。

上大將軍:
孫權封陸遜為上大將軍。後呂岱亦任此職。

雜號將軍:
漢魏時期,有軍功者比比皆是,授予官職的難度加大。因此常在「將軍」前冠以某個名號
以作為他的官職,這種名號並無一定,名號之間也無上下級關系,因此稱為雜號將軍。

軍師將軍(軍師):
雜號將軍之一。魏以荀攸為軍師,凡軍國選舉及刑獄法制皆使決之。吳也曾以朱然為右軍
師,蜀國也以諸葛亮為軍師將軍。

領軍將軍(領軍、中領軍):
雜號將軍之一。曹操任丞相時,置領軍一職,由史渙擔任,與護軍一起並掌禁兵,後更名
為中領軍。曹丕更名為領軍將軍,主五校、中壘、武衛三營。蜀、吳亦置,為高級將軍名
號。

護軍將軍(護軍、中護軍):
雜號將軍之一。與領軍同時置,由韓浩擔任護軍,掌禁兵。曹丕更名為護軍將軍。蜀、吳
亦置,為高級將軍名號。

監軍(中監軍):
監督、巡查軍隊之職,有時也以軍師或軍司兼其職。

奮武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高級將軍名號,擔任此官職者,相當於各路軍隊中的總監軍。東漢末年,
各路諸侯打董卓時,以曹操擔任奮武將軍;沮授也曾在袁紹軍中任奮武將軍之職。

都護將軍(都護):
雜號將軍之一。高級將軍名號,乃統率諸將之官。

驍騎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高級將軍名,秦朗曾任此職。

越騎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高級將軍名號,曹彰曾行此職。

伏波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夏侯敦曾任此職。

厲鋒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曹洪曾任此職。

中堅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許褚曾任此職。

武衛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許褚曾任此職。

盪寇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張遼曾任此職。

討寇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王平曾任此職。

滅寇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丁奉曾任此職。

游擊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樂進曾任此職。

折沖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樂進曾任此職。

虎威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於禁曾任此職。

平狄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張合曾任此職。

橫野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徐晃曾任此職。

捕虜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李典曾任此職。

破虜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孫堅曾任此職。

威虜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臧霸曾任此職。

征虜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張飛曾任此職。

討虜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黃忠曾任此職。

平虜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周泰曾任此職。

揚威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臧霸曾任此職。

振威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許定曾任此職。

2006-5-27 22:33 回復
61.178.57.* 4樓

奮威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滿寵曾行此職。

建威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郭淮曾任此職。

宣威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步睿曾任此職。

討逆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孫策曾任此職。

立義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龐德曾任此職。

中衛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龐會曾任此職。

振武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孫禮曾任此職。

揚武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滿寵曾任此職。

建武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劉封曾任此職。

綏武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蔣斌曾任此職。

昭武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韓當曾任此職。

冠軍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丁奉曾任此職。

翊軍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趙雲曾任此職。

鎮軍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趙雲曾任此職。

副軍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劉封曾任此職。

綏軍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楊儀曾任此職。

撫軍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步協曾任此職。

建信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申儀曾任此職。

安漢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麋竺曾任此職。

秉忠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孫乾曾任此職。

昭德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簡雍曾任此職。

昭文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伊籍曾任此職。

懷集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申耽曾任此職。

興業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李嚴曾任此職。

輔漢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李嚴曾任此職。

鎮遠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魏延曾任此職。

綏遠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孫瑜曾任此職。

忠節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楊洪曾任此職。

安漢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李恢曾任此職。

撫戎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張嶷曾任此職。

奉義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姜維曾任此職。

安遠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鄧方曾任此職。

威烈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韓當曾任此職。

扶義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朱治曾任此職。

安國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朱治曾任此職。

撫邊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陸遜曾任此職。

輔國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陸遜曾任此職。

綏南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全琮曾任此職。

橫江將軍:
雜號將軍之一。魯肅曾任此職。

別部司馬:
軍中司馬,因領一營故稱為別部司馬。其所率兵士數目各隨時宜,不固定。

牙門將軍(牙門將):
趙雲、魏延曾任牙門將軍,位比雜號將軍略低。曹丕於黃初年間也置牙門將,冠服與雜號
將軍同。後世以牙將為低級軍官。

偏將軍:
低級將軍名號,高於裨將軍。

裨將軍:
最低一級將軍名號。

門下督、帳下督:
蜀國將帥手下直屬部隊的低級將領。

地方(兼幕府)官職:

刺史:
漢朝因秦制,為「郡縣制度」,並無州這一級行政級別。漢武帝時才開始設「刺史」一職
,考量一州官員情況,但並非是該州的最高行政官員(秩六百石,僅僅是低級官員。當時
縣令的俸祿是千石)。原為丞相史,駕車巡查全州,以六條察問郡縣,考量各地官員業績
,年終回京師上報,朝廷以此作為各地方官員升貶的依據,故全稱為「刺某州史」。後來
刺史的官職漸大,在各州也設「刺史治」作為辦公地(相當於省會),而不需要四處走動
了,但與各太守之間,仍然沒有直接的行政隸屬關系。

州牧:
東漢末年,為鎮壓黃巾起義,漢天子聽從劉焉建議,改刺史為州牧,真正掌管一州的軍政
大權,成為地方的最高軍政長官,州也因此真正成為了郡之上一級的行政單位。三國時,
不再有州牧之職,而常以都督兼任刺史之職,並加將軍之號,為地方最高軍政長官,權力
極大。

司隸校尉:
掌糾察京師百官及其京畿各郡,相當於州刺史。三國時,司隸校尉所轄區域(相當於直轄
市)改稱為司州。

太守:
郡級最高長官,亦稱郡守。

國相:
侯國是和郡平級的地方行政級別,國相位同太守。比如曹操曾任濟南相,鮑信曾任濟北相


都尉(郡尉):

屬國是和郡平級的地方行政級別,位於邊境。都尉的職權略同於太守,由於位於邊境,故
往往由武官擔任,品秩略低於太守。

京兆尹:
主京都(相當於首都市長)。

令:
萬戶以上的大縣長官,比如曹操曾任頓丘令。

長:
中小縣的長官,如徐盛曾任柴桑長。

長史:
在地方上位同郡丞,在幕府中為公府最高佐官。

留府長史:
丞相府中長史有兩個,征戰時一個隨軍出征,一個留在府中處理日常政務。留在府中的稱
為留府長史,權力極大。曹操征孫權時,徐弈任曹操的留府長史;諸葛亮屯漢中時,以楊
儀隨軍,而以張裔留守丞相府。

東曹:
丞相幕府官員,主「二千石長吏遷除及軍吏」(《後漢書》),權力極大。曹操任丞相時
,就以崔琰、毛介為東曹,並典選舉。諸葛亮任丞相時,以蔣琬為東曹。

西曹:
丞相幕府官員,主「府吏署用」。由於職能與東曹相近(當時東漢官員都出於相府),故
曹操省西曹而保留東曹。

別駕從事(別駕):
刺史和司隸校尉的高級佐官之一,刺史巡查一州,別乘傳車從行,故名別駕。漢魏時,總
理一州政務,權力極重,當時論者稱其「居刺史之半」。

都官從事:
司隸校尉的高級佐官之一,主察舉百官犯法者。

功曹從事:
司隸校尉的高級佐官之一,主人事選拔考核。

簿曹從事:
刺史和司隸校尉的高級佐官之一,主錢糧簿書。

兵曹從事:
刺史和司隸校尉的高級佐官之一,主兵事。

治中從事:
刺史的高級佐官之一,主眾曹文書,居中治事,故名治中。

典學從事:
蜀在益州設典學從事,總領一州之學政。

勸學從事:
蜀在益州設勸學從事,為州之學官,地位略次於典學從事。

郡丞:
太守助手。

主簿:
在地方上是太守助手,以典領文書,辦理事務。在幕府中是重要幕僚,參與機要,總理府
事。

主記:
太守屬官。

記室:
幕府、太守屬官。

參軍:
蔣琬曾任諸葛亮參軍。

從事祭酒:
三國蜀置,為州牧的屬官。從事之長,稱為祭酒。

軍祭酒:
即軍師祭酒(避司馬師諱),郭嘉曾任此職。

師友祭酒:
漢制,郡守延攬郡內人材,養於府中,專事謀議,稱為散吏,其地位或相當於掾、史,地
位最高者尊稱為祭酒。

椽:
州郡及幕府的高級屬官,各曹的負責人。

從事:
州郡屬官及幕府官員的稱謂。

書佐:
從事助手。

從事中郎:
漢魏時,三公及將軍府均設從事中郎,職參謀議,位在長史、司馬下。

爵位:

列侯:
原秦國軍功爵的最高一級,原名「徹侯」,後避漢武帝劉徹諱,改為列侯,又叫「通侯」
。列侯有食邑(即封地),根據食邑大小,列侯又分為縣侯、鄉侯、亭侯。

縣侯:
最高級別的侯爵,如袁紹被封為鄴侯。食邑過萬戶者又俗稱萬戶侯。

鄉侯:
鄉是縣下一級的行政單位,如張飛被封為西鄉侯。

亭侯:
亭是鄉下一級的行政單位,劉邦就曾任過亭長。亭侯是以一亭或數亭為食邑,如關羽為漢
壽亭侯(漢壽為亭名)。

都鄉侯:
位於列侯倒數第二級,都亭侯之上,有封地、食戶三百。

都亭侯:
位在都鄉侯之下,有封地、食戶二百。

關內侯:
原秦國軍功爵的第十九爵,位在列侯之下,邑百戶。

名號侯:
意為只有名號而沒有封邑。漢末曹操始置,以賞軍功。位在關內侯之下。比如李通曾被封
為建功侯。

關中侯:
漢末曹操始置,以賞軍功,無封邑,為虛封。位在名號侯之下。

有關知識:

開府(開府儀同三司):
漢代僅太傅、大將軍、三公(三司)可以開幕府。三國時期由於開府的官員逐漸增多,故
有「開府儀同三司」的名號,即可以按照三公的官制,開府招攬自己的幕府屬官。

假節鉞(假節):
節(就是蘇武牧羊時手裡拿的那個東西)、鉞(類似於斧子一樣的東西)都是皇帝的信物
。「假黃鉞」代表了皇帝出征,比如「帝征孫權,以(曹)休為征東大將軍,假黃鉞」。
「使持節」則可以在地方上自行誅殺二千石以下的官員。「持節」可以自行誅殺無官職之
人,若在軍事中,則可以誅殺官員。「假節」可以殺犯軍令之人。

使君:
州郡長官之尊稱,比如曹操稱呼劉備為「使君」。

品秩:
以俸祿作為官員品級的標准。依次為上公、公、中二千石(九卿一級,月俸一百八十斛谷
)、二千石(月俸一百二十斛谷)、比二千石(月俸一百二十斛谷)、千石(月俸八十斛
谷)、比千石、六百石、比六百石等。

錄尚書事:
錄為總領之意,錄尚書事就是總管全國一切事務,無所不管,往往是公卿權重者任之,比
如諸葛亮。

方正(賢良方正):
漢代的選舉科目之一,被舉方正即意味著可以做官了。有時候方正和賢良並在一起,稱為
賢良方正。

茂才:
漢代選拔官員的科目之一,原為「秀才」,意為才之秀者也。後避劉秀諱,更為「茂才」


孝廉:
漢代選官科目之一,各郡國舉孝子、廉吏各一人,為「舉孝廉」。

高第:
漢代選舉科目之一。

行:
官缺未補,暫由其他官員攝行。可以是低級官職攝行高一級官職,可以是同級官職相互攝
行,也可以是高級官職攝行低級官職。

假:
假為代理之意。

除:
拜官授職。

遷:
升遷。
對死者追加謚號以示恩寵。謚號由一個字或兩個字組成,是對其一生的概括,比如張飛謚
「桓」、諸葛亮謚「忠武」、關羽謚「壯繆」。謚號不一定是號的,也有貶義的。

追贈:
對死者贈以官爵或稱號以示恩寵。

參考書目:<三國志><後漢書><中國歷史官制辭典>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