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堅守職責 » 率軍堅守定海

率軍堅守定海

發布時間: 2021-03-05 19:18:06

1. 歷史上發生在東海的戰爭

古代中國一直屬於閉關鎖國,所以在東海上戰爭很難找,所以東海周邊地區較多。
東漢統一戰爭:
翌年二月,殺董憲於朐縣(今江蘇連雲港市西南),奪占東海之地。
明朝:
倭寇。
鴉片戰爭:(定海身居我國東海)
戰爭爆發之初,中方只視英軍為蠻夷,認為不具威脅。1840年6月,英軍統帥兼全權代表懿律領兵到達廣州海面,並根據英國外相巴麥尊的指示,在封鎖珠江口之後,北上進攻浙江舟山,並攻陷戰略要地定海縣城。(中國方面稱英軍之所以北犯浙江,是因為遭早已當地准備作戰的林則徐擊退,之後轉而攻擊廈門,亦被閩浙總督鄧廷楨擊敗。但英國方面的指令從一開始已是進攻定海。)
1841年8月27日,英軍再次北上,攻陷鼓浪嶼、廈門、定海、鎮海(今寧波)及乍浦(浙江平湖)。其中定海是第二次被攻破,總兵葛雲飛及四千將士戰死,英軍也損失慘重。英軍後來又攻打長江的門戶吳淞,江南提督陳化成率軍堅守西炮台,兩江總督牛鑒欲求和,下令撤退被拒。牛鑒逃走,東炮台被攻陷,陳化成與部下死守西炮台,孤軍作戰,直至戰死。吳淞的失利,使英軍軍艦開入長江。鎮江駐防副都統海齡自聞乍浦、吳淞不守,認為漢人通敵,縱兵殺害漢人。7月21日,英軍6600餘人擊敗鎮江城外綠營守軍,越城而入,與1500蒙古八旗兵巷戰,英軍死37人傷129人,旗兵死約600人,海齡自殺。全城慘遭焚掠,廢墟一片。鎮江對岸的揚州紳商,惶恐萬狀,向英軍交納五十萬兩贖城費,免收軍事佔領。8月4日,英軍直逼南京,清廷處於不利位置。
中日甲午戰爭:
1887年,日本政府制定了《清國征討方略》,決定在1892年前完成對華作戰的准備,進攻的方向是朝鮮、遼東半島、山東半島、澎湖列島、台灣、舟山群島。7年後,日本正是按照這個時間表和路線圖發動侵略戰爭,並幾乎達到了全部目的。
1894年日本發動甲午戰爭,翌年清政府戰敗,於4月17日被迫簽訂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把台灣割讓給日本。消息傳出後,舉國同憤,反對割台;台灣全省「哭聲震天」,鳴鑼罷市。協理台灣軍務的清軍將領劉永福等率軍民反抗日本的侵佔,堅持了5個多月的戰斗,歷經大小百餘仗,使日本侵略者付出了慘重的代價,但終遭失敗。從此,台灣淪為日本的殖民地達50年之久。
中法戰爭:
福州海戰
鄭成功收復台灣:
1661年4月,鄭成功以南明王朝招討大將軍的名義,率2.5萬將士及數百艘戰艦,由金門進軍台灣。鄭成功在進軍台灣時,向荷蘭殖民者表示,台灣「一向屬於中國」,台灣和澎湖這兩個「島嶼的居民都是中國人,他們自古以來佔有和耕種這一土地」,荷蘭「自應把它歸還原主。」經過激烈戰斗和圍困,

2. 定海三總兵的英國侵略軍第二次佔領定海

在英軍第一縱隊進攻曉峰嶺和竹山門的同時,第二縱隊進攻定海城南的東港浦的關山炮台,專葛雲飛指揮守軍英屬勇抗擊。由於竹山門失守,英軍沿著土城東進,使葛雲飛的陣地受到英軍海中戰艦、五奎山上的炮兵和東進部隊的三面夾擊。葛雲飛見東進的英軍威脅最大,命令士兵把大炮掉過頭來,向西射擊。不料炮身太重,陷在泥淖里不能轉動。英軍乘機沖殺過來,葛雲飛帶頭率領守軍和敵人以死相拚,他剛沖過去,就被一個侵略者迎面砍了一刀,血流滿面。他忍著劇烈的疼痛,繼續向前沖去,敵人的槍彈接連不斷地射到他的身上,他全身受傷幾十處,仍然頑強的堅持戰斗。突然飛來一顆子彈,打中他的胸膛,他站立不住,倒在岩石下邊,壯烈犧牲。他的部下二百多人,也都懷著不甘屈服的反抗精神,前仆後繼地和英軍作殊死斗爭,後在和英軍短兵相接的戰斗中,英勇殉難。英國侵略軍第二次佔領定海。
定海三總兵和守城士兵臨危不懼,視死如歸,表現了中國人民的無畏精神。他們永遠被後人所敬仰。(註:清朝有規定,城市被敵軍攻佔而守城的文武官員如有敢逃者一律斬立決)
文字

3. 鴉片戰爭開始和結束的時間和標志

標志:1840年6月,英軍首先進犯廣州

結束時間:1842年7月27日。。清軍全面接受英軍條件

4. 第二次定海戰役,葛雲飛 的表現

簡介
自道光帝於正月初,發布對英宣戰詔令後,曾命伊裡布進兵,「收復定海」,但 葛雲飛
伊裡布畏縮不前,一再要求對敵妥協,被道光帝嚴斥,改派江蘇巡撫裕謙為欽差大臣代替伊裡布主持浙江軍務,負責浙江前線指揮。二月七日,裕謙抵鎮海軍營,三月六日又親到定海前沿陣地。閏三月,被任命兩江總督。 定海,三面環山,北有曉峰嶺,俯瞰縣城,嶺陡絕,臨海有間道;東為竹山門,濱海,港狹水深;西為九安門,山叢疊,去海遠;南為道頭,空曠無蔽,海陸往來之要道。葛雲飛經裕謙同意從小竹山至城東青壘頭,修築土城一道,長達一千四百三十餘丈,又在城東南關山,修建鎮遠城,周一百三十丈,即關山炮台。為增強定海防務,他請求在曉峰嶺上築炮台,小竹山下塞江路,以便杜絕偷越,並在五奎山增築炮台,吉祥門、大渠門、毛港、虎頭頸諸島,亦各置防守,互為犄角,裕謙以費繁不許。葛雲飛請借三年薪俸,自費修築,裕謙怒斥:「是挾我也!」堅決拒絕。後來,又請求塞竹山門狹港,使不通舟楫,亦無結果。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七月,當英軍侵擾廈門時,認為土城守兵單薄,曉峰嶺背負海,且有間道,他又上書要求增炮和營船,以備水戰,仍未引起裕謙重視,反而禁議水戰,並下令將定海營船押過鎮海。葛雲飛苦於掣肘,心知徒守必敗,遂誓竭力殺敵,以身殉國。
過程
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八月間,英艦二十九艘,結集舟山群島黃牛礁一帶,偵察定海洋面。三鎮總兵原先皆守城,事急便申軍約,激重賞,分守要地。壽春鎮總兵王錫朋出守曉峰嶺,處州鎮總兵鄭國鴻守衛竹山門,而定海鎮總兵葛雲飛則率部踞守土城,當敵要沖。 十二日下午,英艦四隻,乘潮竄入竹山門,當其未入內港,葛雲飛在半塘土城,親自看 葛雲飛
准苗頭,指揮眾炮齊轟,擊斷敵艦前桅,敵無暇抗拒,即退出吉祥門,又繞入大渠門,被守衛東港浦土城的定海鎮游擊張紹廷率兵擊退,清軍無一傷亡。英軍夜闖小竹山,進逼土城,清軍力戰,殺敵多人。當時,葛雲飛探知英軍大船三十,小船七、八十,約二萬人,而守軍只有五千五百餘人,便飛書請濟援,裕謙疑其誇大敵情,寄語死守,勿望援。 十三日午,英艦四隻,駛入竹山門,葛雲飛督兵開炮,擊斷英艦大桅,鄭國鴻率部用抬炮射擊,積極配合葛雲飛炮隊,英艦當即逃竄。 十四日,英艦「摩底士底」號、「哥倫拜恩」號、「復仇神」號,連檣駛進,攻打曉峰嶺,開炮三、四百發,王錫朋率部隱伏石崖反擊,無一傷亡。後來,英軍五十餘人,駕駛舢板船,由竹門山登陸,被鄭國鴻率部開放抬炮擊退,殺傷多人。傍晚,英軍繞過定海城南,占據五奎山。 十五日,英艦五艘在五奎山南泊定,支搭帳房,並建造炮台,葛雲飛乘敵未集,即在土城開炮遙擊,打壞其帳房五頂,殲英軍十餘人。 十六日,英艦向吉祥門駛進,攻打東港浦,被守軍連開大炮擊退。英軍轉攻曉峰嶺和竹山二處,傍晚又以小舟登陸,均被王錫朋、鄭國鴻率部擊退。 十七日拂曉,英軍利用大霧天氣,乘清軍飢疲交困,駛艦進犯。葛雲飛親自開炮,擊中艦上火葯,當即焚燒,片板無存。英軍破釜沉舟,驅使閩、粵亡命之徒一萬餘人,分作三路:一由五奎山迎面攻打;一由東面東港浦;一由西北曉峰嶺,向清軍發動總攻。英軍仗著優勢兵力,分番迭進,清軍眾寡不敵,倚崖踞守。官兵日夜苦戰,不得安息,食物又供應不時,飢疲交加,且連日天雨,衣甲盡濕,仍艱苦卓絕,往返泥濘,士氣高昂,全力反擊。王錫朋帶領壽春親兵,首當其鋒。 當英軍在猛烈炮火掩護下,紛紛沖奔上山時,王錫朋振臂一呼,壽春兵炮火齊發,英軍驚潰幾散。當時的侵略軍說:「中國人下山來迎戰。他們的火繩槍和台槍的火光使滿山象燃火一般。"驍勇善戰馳名的壽春兵,在守衛曉峰嶺的爭奪戰中,敢拼敢殺,十分勇敢。當時,英軍驅使著閩、廣收買來的亡命之徒打頭陣,自己躲在後面施放冷槍,並配合炮擊,分批輪番進攻。壽春兵冒著炮林彈雨,奮不顧身,竭力阻擊,前隊陣亡,後隊繼進,殺退英軍數次。但守曉峰嶺無大炮,將士所用抬炮,又皆紅透不能裝打,他們便手持短刀陷陣,與侵略軍展開搏鬥。王錫朋先身士卒,左沖右突,殺敵無數。後來,英軍大隊逼進,部屬亦先後陣亡,他不幸中炮,一腿折斷,仍手刃蜂擁而來的敵軍數人。最後,被英軍亂刀砍死。 鄭國鴻頑強堅守著陣地,直到槍炮皆竭。當時,有人勸他退保曉峰嶺,被他拒絕,他說:「竹山不守,曉峰烏能自存,武臣致命疆場,分也。」不久,曉峰嶺失守,王錫朋陣亡。英軍遂奪間道,下攻竹山門,形勢更加危急。鄭國鴻鎮定執旗督戰,率部與敵血戰,後來,他授印軍校,單騎赴敵拼殺,雖身中兩炮,被數十創,仍揮刀力戰,手刃數敵,而壯烈犧牲。 這時,英軍正在向土城進逼,葛雲飛捧抱四千斤炮回擊,英軍血流成渠。 當東進英軍進入關山炮台南部,而停泊東港浦戰艦和五奎山炮隊,便發射猛烈炮火相配合,妄圖三面夾攻關山炮台。情勢十分危急,葛雲飛朝北拜天自語:「臣力竭矣,崎嶇海外,七閱月,不能為國滅賊,死不足塞責!」一面取敕印遣校交繳裕謙,請發兵進剿;一面帶領親兵二百餘人,迎敵奮戰。侵略軍曾經這樣記載:「當亞當斯陸軍中校指揮第十八團登陸……,進入臨海的炮台的南端。正在沿著長堤退卻的中國人趕緊集合在他們的勇敢的葛將軍的領導下,作了一次很體面的抵抗。」葛雲飛從關山炮台,轉戰竹山門,將士也人人持刀械與敵搏鬥。他刀折,就拔出二把佩刀,沖入英軍搏殺,轉戰二里許,格殺無數。到竹山門,剛仰登,不幸被敵人長刀劈面,去其半,並以火槍圍攻,攢擊,身受四十餘創;炮洞胸背,遂立竹山門崖石,手擎刀殺敵狀,屍直立不仆,左目霍霍如生,表現著寧死不屈反抗侵略,死而猶生的崇高戰斗精神。

5. 定海保衛戰意義

在舟山鴉片戰爭紀念館,有一塊9米寬、2米高的大型浮雕,它表現了清朝道光年間中英鴉片戰爭定海保衛戰的激烈戰斗場面。
舟山是鴉片戰爭的主戰場之一。舟山地處中國沿海東部,兼有政治、經濟、交通、軍事等優勢,尤其是軍事戰略地位更顯重要。英國人對舟山垂涎已久。鴉片戰爭爆發前夕,英外交大臣巴麥尊在致海軍部的機密件中,就已把舟山稱為遠征軍設立司令部的合適地點;在巴麥尊和海軍大臣頒給遠征軍海軍大臣訓令中規定的作戰方案,也把佔領舟山群島作為戰爭的重要目標。
道光二十年牗1840年牘6月牞執行侵華任務的英國「東方遠征軍」陸續抵達中國。7月4日,26艘英艦進犯定海港。時任定海知縣的姚懷祥對手下眾人說:
「我是守土大臣,當示無畏。」隨即與中營游擊羅建功駕舟登上英艦「威里士厘」號,責問英艦為何侵犯我境。英將伯麥拿出事先擬好的一紙漢字照會,脅迫姚懷祥獻城投降。姚懷祥說:「雖然兵力你們強,我們弱,但我們不會投降,如果你們要來進攻,我們一定戰斗到底。」抗議無效後,姚懷祥回城與水師總兵張朝發商議防守之計,又派典史全福去鄉村招募鄉勇協助守城。7月5日下午,英艦發炮進攻,中國沙船及岸上10多門土炮立即還擊,但很快被打啞了,張朝發負傷落水。英軍上岸後,連夜攻城。姚懷祥坐鎮城南堅守待援。第二天早晨,南城一角被英軍炮火轟塌,姚懷祥手臂受傷。不久,英軍攻破東門。姚懷祥退至城北龍峰山,投梵宮池為國殉難。典史全福被俘不屈,罵賊而死。當天,城中許多不願受辱於侵略者的定海軍民,紛紛以身殉國。中營書記李昌達投池殉難,其妻房氏也效夫繼殉。
英軍佔領定海後,奸殺搶掠,無惡不作。定海人民敵愾同仇,紛紛拿起土製武器,利用對當地地形熟稔的優勢,痛擊敵人。「犁鋤棍棒,皆可為兵;婦女老幼,咸知殺敵。」這是當時流傳於民間的一句人人皆曉的口號。這一年9月16日,青嶺農民包祖才看到一名英軍軍官手執銅規紙筆,在城外的青嶺測量地形,隨行還有幾名士兵,就馬上召集鄉民,持鋤揮棒,將他們逼至山谷。潛伏在山上的農民鳴鑼吶喊,扔下塊石,一名英兵被當場擊倒,那名英軍軍官越過青嶺向西逃竄時,跌入水田。包祖才和鄉民一擁而上,用繩索將他緊緊捆住,用小船押往鎮海清軍大營。經審問,那名英軍軍官叫安突德,是上尉。歸還此人後來在中英談判時成為英軍退出舟山的重要條件。
定海人民的抗英斗爭,不僅在鄉下,還在海上。
9月18日,一艘載有英人的小船在海上遇到一條漁船,英人要求漁民把他們帶到定海,並稱事後給予重酬,船老大假意應允,卻把他們帶到了應去作俘虜的地方。這批俘虜中包括一名英國海軍少校。深入到英軍占據的城裡殺敵,更令英軍膽戰心驚。徐時棟的《煙雨樓文集》記錄了這樣一幕:兩名英兵夜裡巡街,走進一條小巷時,剛剛還在說說笑笑,忽然前行的英兵發現後面的人已無聲無息,回頭一看,見同伴已丟了腦袋倒在地上,頓時像槁木一般僵立著,就在這時,這名英兵的腦袋也被潛伏進城的鄉民砍掉了。
除了游擊敵人,定海人民還堅壁清野,拒絕向敵人供應糧食、蔬菜和魚肉,並堵塞水井,污染水源。英軍哀嘆:「街上難得看到一個中國人,沒有可能得到新鮮食物」,所佔據的只不過是一座空城。漢奸買辦紛紛落網被擒。隨英軍從廣州到定海的漢奸買辦布定邦,在為英軍徵集糧食時,被鄉民擒獲。
在舟山人民的英勇抵抗下,英軍在定海的日子日益難過。一名叫賓漢的英兵記下了當時的情形:
「舟山……軍隊中流行疫病,三四百人已被安葬,大約有1500人在醫院中……無疑,這種現象應歸於由於缺乏新鮮而有益的食物以致兵士的體質容易染受這里所流行的瘧疾和發熱症……」1841年2月25日,英軍從定海撤走。但當年9月,英軍又動用艦船29艘再次竄犯定海。
此前,總兵葛雲飛、王錫朋、鄭國鴻已率兵3000接收定海。葛雲飛來到定海後,修鎮遠炮台,築土城,竭力做好防禦准備。這年4月,兩江總督、欽差大臣裕謙到定海視察防務時,見葛雲飛就餐僅食「脫粟一器,乾菜一盤,芥湯一盂」,便關切地說:「朝廷給總兵俸祿不薄,你何必如此清苦?」葛雲飛說:「英夷未滅,即使肥脆滿盤,末將也食不甘味。」在這期間,他還寫下《寶刀歌》,寄託愛國殺敵的決心和勇氣。詩中寫道:「快愈風,亮奪雪,恨斬佞臣頭,渴飲仇人血!有時上馬殺賊賊膽裂,滅此朝食氣烈烈!吁嗟乎!男兒是處一片心腸熱。」9月20日,英艦陸續抵達舟山海域。26日,四艘英艦闖入定海竹山門,進行試探性進攻,葛雲飛立即騎馬沿著土城奔向竹山門。沿途他告誡將士,在敵艦沒有進入射程之前,不要隨便開火,以免暴露火力。葛雲飛趕到竹山門炮台不久,見英艦朝岸邊撲來,就親自發炮,擊中了離岸最近一條英艦的頭桅,打死英軍十多人。英軍見勢不妙,撤出竹山門。
葛雲飛估計敵人必將轉攻東側的東港浦,便立即通知左營游擊張紹廷准備迎敵。不出所料,英艦果然進逼東港浦,敵我雙方展開激戰。雖然英軍炮火猛,炮彈射程遠,但清軍藉助土城掩護,擊退了英軍的進攻。次日凌晨三四點鍾,英艦又乘天黑開炮進攻,企圖突破土城防線。葛雲飛命令各營開炮痛擊。戰至中午,英軍再次敗退。這時,形勢已較危急,葛雲飛派人偷渡出港去鎮海大營求援,又對手下將士說:「我們定海守軍連打勝仗,殺死很多敵人,可以說忠勇無比,希望大家更加努力殺敵。」英軍見幾次進攻城南土城都沒得手,第三天就轉而攻打城西制高點曉峰嶺,傍晚又佔領了城南五奎山,大批英兵登陸增援,而清軍的援兵卻遲遲未到。第四天,英軍在五奎山上安裝三門重炮炮台,企圖居高臨下轟炸土城。葛雲飛乘敵人炮台尚未建好,指揮將士開炮轟擊,使英軍計策又告失敗。英軍一計不成,又出一計,將各種艦船都駛到靠近灘塗的海面上,發排炮轟擊土城。在敵人猛烈的炮火中,葛雲飛遙遙看見一名身穿紅衣的英軍軍官正站在海灘邊揮動旗幟指揮著,立即下令瞄準紅衣軍官開炮。紅衣軍官中彈倒下,英軍頓時慌了手腳,倉皇拖屍落船。這一天的戰斗又以敵人失敗告終。
戰斗進行到第五天,清軍已處於十分危急和極其艱苦的境地。當天,大雨晝夜不停,遠離營房的守軍連生火煮飯的地方也很難找到。每位士兵一天只能分到六條香糕、九隻光餅,合計不到半斤糧食。舟山人民得知定海守軍忍飢挨餓,冒著生命危險把飯菜送上陣地,還特地給葛雲飛送來一碗參湯。葛雲飛流著熱淚說:「葛某身為守土之官,不能驅逐英夷,致使英夷如此猖獗,還有什麼面目見我父老!」他把參湯傾灑在土城邊的一條小河裡,然後對將士們大聲說:「諸位與葛某枵腹苦戰多日了,請共飲此水,讓我們同甘共苦,努力殺敵吧!」將士們目睹此景,熱淚盈眶,又擊退了英軍多次進攻。
到了第六天早晨,英軍乘著大霧的掩護,傾巢出動,一路進攻土城,一路攻打曉峰嶺,一路抄襲竹山門,展開了全線進攻。鎮守曉峰嶺的總兵王錫朋指揮將士擊退敵人九次進攻,所有炮筒打得火紅,不能再裝彈葯,他們就與英軍展開肉搏戰。王錫朋左沖右突,殺敵多人,不幸被英軍炮火打斷一腿,壯烈殉國。手下官兵也全部力戰身亡。曉峰嶺失陷後,那裡的英軍又分兵進攻竹山門。總兵鄭國鴻率領所部進行了頑強抵抗,戰斗從早晨一直打到中午。英軍愈來愈多,炮彈雨點似的潑在清軍陣地上,爆炸聲中,鄭國鴻倒在了血泊之中。不久,竹山門也失陷了。
曉峰嶺和竹山門失守的消息傳到清軍指揮部東岳山炮台,葛雲飛對一位同鄉親兵說:「到了為國捐軀的時候了!你若能生還回家,請代我安慰80歲老母,並告訴我的子女,要繼承父親未竟之志。」這時,一大批英軍沿著土城逼近炮台,與停泊在海面的英艦和五奎山上的英軍炮隊,形成三面夾攻之勢。葛雲飛命令僅剩的200名官兵分段把守。英軍如野蜂般擁上來,葛雲飛身先士卒,與英軍展開肉搏戰,全身負傷40多處,仍沖殺不停。突然,葛雲飛被槍彈擊中左眼,又被英軍劈開面孔,鮮血淋漓,從土城上跌下,英勇捐軀。
這一仗,打了整整六天六夜,5000多名清軍在拚死抵抗中血流成河。這是鴉片戰爭中清軍抵抗最激烈的一仗。
此後,英軍再次對舟山實行殖民統治,為所欲為,百姓深受其害。1842年6月7日,定海縣36嶴群眾聚集神廟,訂立齊心殺敵的盟誓,發布了長達2000餘字的《定海縣民人告白》。舟山各地人民紛紛組織船勇、舵勇、槍勇、水勇,在城裡、海上、郊外狙擊敵人。一名英軍軍官供認:「直到戰爭結束,我們除城內和沿海一帶以外,很難說是確實佔領了。如果沒有強大的部隊護送,我們出東門,就會在東門外喪生;出西門,就會在西門外被捉。許多士兵就是因為這樣被殺死了。」100多年過去了,先輩們對祖國的忠誠依舊在激勵著今天的人們。建在當年定海保衛戰遺址上的舟山鴉片戰爭紀念館里,前來緬懷先烈的人流日日不息……

英軍侵犯舟山蓄謀已久
老說法:過去,史學界多認同晚清思想家魏源、清代文學家梁廷柟等人的說法。魏源在《夷艘入寇記》中雲:「夷艘至粵旬余,無隙可乘,遂乘風竄赴各省」;梁廷柟在《夷氛聞記》中稱:「夷船盤旋洋外,知要口無隙可乘,坐待非計,遂駛三十一艘赴浙江」。二人均將英軍攻佔舟山說成是在廣東、福建碰壁之後不得已而為之的一種伺機行動。一些教材也採納了這一說法,如浙江省義務教育初級中學課本(試用)《社會》第四冊稱:「由於廣東軍民戒備森嚴,英軍無隙可乘,便沿海北上進犯廈門,也被當地軍民擊退。英軍又北上進犯浙江,攻陷了守備空虛的定海」。
新觀點:葉辛根據舟山收集的史料,在《不屈的定海》中寫道:「在19世紀,對急欲向外擴張的英國來說,(舟山)軍事上的戰略地位尤顯重要。他們認為舟山群島是廣州與北京的中段,接近幾條通航的大河河口,能給侵華遠征軍提供一個設立司令部的合適地點。故而,1700年開始,英國就一而再、再而三地向中國政府提出設立商館、讓給島嶼、開放舟山等地為通商口岸等等要求,表現出對舟山群島強烈的覬覦之心」。「在他們的無理要求遭到清王朝斷然拒絕之後,1840年,英國政府發動鴉片戰爭,悍然下達佔領舟山群島的命令」。1840年4月,英國遠征軍4000餘人按英國政府周密部署的作戰計劃,除留少量兵艦封鎖珠江、牽制廈門外,司令伯麥率29艘艦船直闖定海水域。
定海保衛戰最為慘烈
老說法:鴉片戰爭期間共發生10多次戰役、戰斗,有些史料認為鎮江戰役是其中戰斗最激烈、中英雙方傷亡最重的戰役。「……至英軍死傷者則特多,為鴉片全戰中所未有,……共死37人,傷128人,失蹤3人」。(姚微元著、人民出版社1984年出版《鴉片戰爭史實考》)
新觀點 :舟山收集的史料表明,第二次定海保衛戰是整個鴉片戰爭中最激烈的一戰。汪浙成在《竹山門》中描述,第二次定海戰役從1841年9月26日到10月1日,經歷了六天六夜。前5日,英軍每次進攻都鎩羽而歸。而清軍在武器裝備和軍事技術遠遠落後於英軍的劣勢下,仍能眾志成城,同仇敵愾。「血戰六晝夜的定海保衛戰是鴉片戰爭中敵我雙方參戰人數最多、規模最大、交火時間最長、傷亡最慘重的一次戰役。葛雲飛、王錫朋、鄭國鴻三總兵同日殉國,麾下5800名守軍無一變節投降。將士捐軀、忠魂昭昭。至今竹山門上,仍然到處是一座座陣亡的無名將士合葬墓」。
陳源斌在《定海抗英六晝夜》中則寫道,「英軍雖然攻下了垂涎已久的定海,卻在六晝夜血戰中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僅定海城外東岳山下一座英軍合葬墓,就埋葬著416具屍體」。
定海抗英早於三元里
老說法:一些教材和史料多認為,1841年5月30日在廣州三元里爆發的人民抗英斗爭,是近代中國人民自發反侵略斗爭的第一聲。「三元里附近103鄉民眾約7000人將英軍圍困在牛欄崗一帶,以排山倒海之勢向英軍沖擊,打得侵略者死傷慘重、狼狽逃竄」。(摘自浙江省義務教育初級中學課本(試用)《社會》第四冊)「三元里的斗爭在近代中國歷史中第一次顯示了只有在廣大人民中存在著反對外國資本主義———帝國主義侵略的力量」。(摘自胡繩主編《從鴉片戰爭到五四運動》)
新觀點:1840年7月,「英軍佔領定海城以後,定海人民奮起反抗,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拋擲磚石,污染水源,堅壁清野。英軍得不到新鮮食物和清潔的飲用水,官兵中疫病流行,從7月到12月短短半年時間,總共4000人的佔領軍中,患病的竟多達5000多人次,死亡448人。9月16日,正值秋天,英陸軍上尉安突德在定海城西北青嶺嶴上測量地形,偷繪地圖,被定海鹽倉青嶺村村民包祖才發現。包祖才鳴鑼喊來鄉親,並同其弟包阿四等一起,將安突德活捉。鄉親們興高采烈,把安突德押送到清軍大營。這個俘虜成為以後中英談判的重要條件之一」。「定海城第二次被英軍侵佔。不屈的舟山人民紛紛揭竿而起,前仆後繼,開展保家衛國的斗爭。1842年6月7日,定海縣36嶴的老百姓齊集神廟,訂立盟誓,發布了2000字長的《定海縣人民告白》,號召全體舟山人民行動起來,齊心抗擊英軍。各地群眾紛紛組成船勇、舵勇、槍勇、水勇,在城裡、在海上、在郊外,阻擊英軍,伺機殺敵。英國侵略軍士氣一天比一天低落,處境一天比一天被動,日子一天比一天難熬。最後,英軍又一次被迫退出定海」。(摘自葉辛散文《不屈的定海》)
這一抗擊英軍的行動,在時間、規模和戰績上,其實都超過了著名的「三元里」事件。

6. 赤膽愛國的英雄有哪些

劉胡蘭、董存瑞、王二小、楊靖宇、馬本齋、岳飛、韓世忠……

陳連升

陳連升(?—1841)湖北鶴峰人。他出身於行伍,因鎮壓農民起義有「功」,累擢曾山營參將。1839年在回擊英國侵略軍製造的官涌武裝挑釁中,因功擢三江口副將,調守沙角炮台。1841年1月7日,英軍猛攻沙角炮台。他鎮定自若,指揮守軍多次擊退敵人進攻。英軍闖入炮台後,他身先士卒,奮勇抵抗,不幸中彈撲地,英勇捐軀。

關天培

關天培(1780—1841),字仲因,號滋圃。江蘇山陽(今淮安)人。行伍出身。平時勇於任事,治學練兵注重實效,被稱作「干濟之才」。1833年署江南提督,1834年任廣東水師提督。1839年堅決支持林則徐的禁煙措施,訓練水師,修築炮台,加強戰備,曾多次擊退英軍的進犯。1841年2月25日,英艦18艘向虎門發動進攻,關天培與游擊麥廷章在靖遠炮台率將士奮勇抵抗。26日下午英軍再度發動猛攻,琦善拒發援兵,關天培孤軍奮戰,受傷數十處,仍親燃大炮殺敵。最後與守炮台將士四百多人壯烈犧牲。著有《籌海初集》。

定海三總兵

葛雲飛(1789—1841),字雨田,又字鵬起,浙江山陰(今紹興)人,是領導定海保衛戰的主要愛國將領。1838年任定海鎮總兵。1839年因父死回家守喪。1841年初,英軍從定海撤退後,葛雲飛奉命進駐定海。安徽壽春鎮總兵王錫朋、浙江處州鎮總兵鄭國鴻也同時奉調率兵進駐定海,與葛雲飛協力防守。1841年9月下旬,英軍再次進攻定海。葛雲飛對所部堅定地說:「賊不足畏,可盡滅也!萬一不利,某身為大將,奉天子命鎮守斯土,城亡與亡,大義也!當死在此地,不離定海寸步!」9月26日,敵軍進攻定海竹山門,葛雲飛下令開炮,擊斷敵船桅,敵軍倉皇退去。27日,英軍向土城開炮,葛雲飛指揮各營開炮猛烈還擊,敵人慌忙敗退。28日至30日,侵略軍向定海竹山門、五奎山進攻,企圖登陸,都被葛雲飛、王錫朋、鄭國鴻擊退。於是敵人調集兵力,集中進攻定海,定海守軍一共只有四千多人,且武器彈葯不足,處境危急,因此,三總兵聯名飛書向鎮海大營告急。但大營不發救兵。10月1日,英軍從小路攻上定海北面的曉峰嶺。王錫朋壯烈犧牲。接著英軍進攻竹山門,鄭國鴻率軍誓死抵抗,親手揮刀殺死侵略軍多人後,也英勇犧牲。葛雲飛據守在最危險的定海城南土城。王、鄭犧牲後,敵人向葛雲飛陣地壓來。他手執大刀,率二百多名士兵,大呼殺入敵陣,劈死敵軍多人。葛雲飛全身受傷四十餘處,但他仍忍痛奮力砍殺。最後,一顆炮彈擊中他的胸部,英勇殉難,二百多名士兵也全部壯烈犧牲。葛雲飛、王錫朋和鄭國鴻一起被稱為「定海三總兵」。葛雲飛著有《名將錄》、《浙海險要圖說》及許多詩文。

裕謙

裕謙(約1795—1841),字魯山,號舒亭,蒙古鑲黃旗人。1817年,他考中進士,1826年任湖北荊州知府。1841年2月,清政府命他為欽差大臣,赴浙江,籌劃海防。他支持林則徐抗英,反對伊裡布、琦善的投降賣國活動。他揭發伊裡布私受英軍禮品的劣跡。清政府將伊裡布調京審訊,命裕謙為兩江總督,仍為欽差大臣,督辦江浙軍務。10月10日,英軍進攻鎮江。他率兵英勇抵抗,力戰不支,投水自盡,遺著有《裕靖節公遺書》。

陳化成

陳化成(1776—1842),字蓮峰,福建同安人。行伍出身,歷任水師把總、參將、副將、總兵等職。1830年任福建水師提督。1840年6月,英國侵犯福建,陳化成和閩浙總督鄧廷楨一起進行抵抗,擊退英軍。不久,調任江南提督。他在兩江總督裕謙支持下,積極備戰。他對部下諸將說:「武臣死於疆場,幸也。汝曹勉之!」1842年6月,英艦駛近吳淞口,兩江總督牛鑒欲向英軍求和,陳化成堅決反對。16日拂曉,英艦逼近,攻打吳淞口,陳化成堅守西炮台,指揮守軍發炮還擊,激戰兩個多小時,擊毀擊傷敵艦數艘,擊斃擊傷侵略軍多人,使英軍不敢正面登陸。這時,守在寶山的兩江總督牛鑒,聽說陳化成擊毀了英艦,以為取勝的機會來了,竟然大擺其總督儀仗,大搖大擺地出來督戰。敵人發現後,發炮轟擊。牛鑒一聽到炮聲,嚇得面無人色,趕快從轎子里鑽出來,丟帽棄靴,混在士兵中亂竄逃命,致使全軍潰敗。東炮台守將餘步雲丟棄炮台逃走。敵人乘機集中兵力圍攻西炮台,從正面登陸。陳化成腹背受敵,參將周世榮勸陳化成退卻。陳化成怒斥周世榮說:「曩謂爾誠,薦拔至是,今爾負我,以致負國」,後周世榮貪生逃跑。時英軍蜂擁登岸,彈如雨下,陳化成負傷多處,仍英勇抵抗,最後和八十多名兵士一起,壯烈犧牲。

海齡

海齡(?—1842),滿洲鑲白旗人。1841年他任京口副都統。1842年7月,英軍7000人在海軍配合下,進攻鎮江。參贊大臣齊慎和湖北提督劉允孝率軍守衛城外各山高地。海齡率旗兵1000人和青州兵600人守城垣。鎮江守軍不畏強敵,奮勇抗英。21日,英軍登陸,攻佔城外高地,炸破西口入城。他督率部眾與侵略軍展開巷戰,終因寡不敵眾,全軍覆沒。城陷後,海齡自縊殉國。

7. 鴉片戰爭中,率軍抵抗英軍,壯烈犧牲的清軍愛國將領是誰

1841年2月26日,民族英雄關天培率部在虎門與英國侵略者激戰時壯烈犧牲。 關天培,江蘇淮安府山陽縣人,1834年調任廣東水師提督。這時候,外國侵略者看到清政府腐朽昏庸,千方百計企圖打開中國的大門,擴大對中國的侵略。關天培到任以後,親自查看海防要塞,決定增修和加強虎門炮台,並加緊操練軍隊。1839年,林則徐任欽差大臣,到廣東禁煙。關天培成為林則徐的得力助手。他一面積極協助林則徐收繳外商鴉片,一面認真布置海防,督造排樁,設置鐵鏈,准備抵禦侵略。 1840年7月,英水手在尖沙嘴一帶橫行霸道,殺死一無辜村民,林則徐提出抗議,要英國駐華商務監督義律交出兇手,義律不但不交,反而乘機擴大侵略,接連幾次向廣東沿海武裝進犯。關天培身先士卒,率領將士嚴陣以待,英勇抵抗,屢次打敗英軍,使他們的侵略行動未能得逞。 義律看到關天培率領的兵力強大,不敢任意挑釁,而英國的鴉片販子仍在繼續走私鴉片。關天培積極配合林則徐,搜捕鴉片走私船。鴉片戰爭爆發後,關天培在林則徐領導下,率兵英勇反擊英軍,英軍無法侵佔廣東,只得分兵北上,進犯天津。而昏憒的道光皇帝卻屈從了侵略者的要求,下令將林則徐革職,派直隸總督琦善替任。 琦善一到廣州,就反對林則徐、關天培的做法,下令撤除關天培多年苦心經營的海防,水師被遣散三分之二,戰鬥力最強的募勇被全部遣散,這正迎合了英軍的需要。 1841年1月,英軍乘虛而入,攻陷沙角、大角兩炮台,這樣虎門失去屏障。此時虎門炮台只有少數兵力防守,形勢萬分危急。關天培坐鎮前線,向琦善請求增援。可是,琦善這個可恥的賣國賊唯恐妨礙「議和」,不敢發兵。關天培極為憤恨,決定死守。他拿出自己的銀錢補充軍餉,鼓勵將士英勇殺敵,又將數枚脫落的牙齒和幾件舊衣寄給家眷,表示了與炮台共存亡的決心。 2月26日,英軍向虎門大舉進攻。敵人在炸斷攔江鐵鏈,攻佔橫檔等幾座炮台之後,全力轟擊關天培所在的靖遠炮台。關天培率領將士,揮刀上陣,指揮士兵頑強堅守。戰斗從中午到深夜,進行得異常激烈。無奈寡不敵眾,守衛炮台的將士大半英勇犧牲,關天培也受傷10多處,周身鮮血淋漓,但他仍屹立陣前,親手燃炮射擊。這時,敵人從炮台背後蜂擁而上,一士兵要將關天培背下陣地,他橫刀阻止。為了不使提督大印落入敵手,關天培急令隨從將大印帶走,隨從哭著拽住他的衣襟,請求一同撤走。關天培厲聲拒絕,堅持指揮,激勵士兵奮力苦戰。忽然,敵人又一發炮彈襲來,這位年逾六旬的老將不幸中彈犧牲。最後,守衛炮台的400多名將士,全部壯烈殉國。

8. 定海三總兵之葛雲飛的故事

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八月間,英艦二十九艘,結集舟山群島黃牛礁一帶,偵察定海洋面。三鎮總兵原先皆守城,事急便申軍約,激重賞,分守要地。壽春鎮總兵王錫朋出守曉峰嶺,處州鎮總兵鄭國鴻守衛竹山門,而定海鎮總兵葛雲飛則率部踞守土城,當敵要沖。
十二日下午,英艦四隻,乘潮竄入竹山門,當其未入內港,葛雲飛在半塘土城,親自看準苗頭,指揮眾炮齊轟,擊斷敵艦前桅,敵無暇抗拒,即退出吉祥門,又繞入大渠門,被守衛東港浦土城的定海鎮游擊張紹廷率兵擊退,清軍無一傷亡。英軍夜闖小竹山,進逼土城,清軍力戰,殺敵多人。當時,葛雲飛探知英軍大船三十,小船七、八十,約二萬人,而守軍只有五千五百餘人,便飛書請濟援,裕謙疑其誇大敵情,寄語死守,勿望援。
十三日午,英艦四隻,駛入竹山門,葛雲飛督兵開炮,擊斷英艦大桅,鄭國鴻率部用抬炮射擊,積極配合葛雲飛炮隊,英艦當即逃竄。
十四日,英艦「摩底士底」號、「哥倫拜恩」號、「復仇神」號,連檣駛進,攻打曉峰嶺,開炮三、四百發,王錫朋率部隱伏石崖反擊,無一傷亡。後來,英軍五十餘人,駕駛舢板船,由竹門山登陸,被鄭國鴻率部開放抬炮擊退,殺傷多人。傍晚,英軍繞過定海城南,占據五奎山。
十五日,英艦五艘在五奎山南泊定,支搭帳房,並建造炮台,葛雲飛乘敵未集,即在土城開炮遙擊,打壞其帳房五頂,殲英軍十餘人。
十六日,英艦向吉祥門駛進,攻打東港浦,被守軍連開大炮擊退。英軍轉攻曉峰嶺和竹山二處,傍晚又以小舟登陸,均被王錫朋、鄭國鴻率部擊退。
十七日拂曉,英軍利用大霧天氣,乘清軍飢疲交困,駛艦進犯。葛雲飛親自開炮,擊中艦上火葯,當即焚燒,片板無存。英軍破釜沉舟,驅使閩、粵亡命之徒一萬餘人,分作三路:一由五奎山迎面攻打;一由東面東港浦;一由西北曉峰嶺,向清軍發動總攻。英軍仗著優勢兵力,分番迭進,清軍眾寡不敵,倚崖踞守。官兵日夜苦戰,不得安息,食物又供應不時,飢疲交加,且連日天雨,衣甲盡濕,仍艱苦卓絕,往返泥濘,士氣高昂,全力反擊。王錫朋帶領壽春親兵,首當其鋒。
當英軍在猛烈炮火掩護下,紛紛沖奔上山時,王錫朋振臂一呼,壽春兵炮火齊發,英軍驚潰幾散。當時的侵略軍說:「中國人下山來迎戰。他們的火繩槍和台槍的火光使滿山象燃火一般。"驍勇善戰馳名的壽春兵,在守衛曉峰嶺的爭奪戰中,敢拼敢殺,十分勇敢。當時,英軍驅使著閩、廣收買來的亡命之徒打頭陣,自己躲在後面施放冷槍,並配合炮擊,分批輪番進攻。壽春兵冒著炮林彈雨,奮不顧身,竭力阻擊,前隊陣亡,後隊繼進,殺退英軍數次。但守曉峰嶺無大炮,將士所用抬炮,又皆紅透不能裝打,他們便手持短刀陷陣,與侵略軍展開搏鬥。王錫朋先身士卒,左沖右突,殺敵無數。後來,英軍大隊逼進,部屬亦先後陣亡,他不幸中炮,一腿折斷,仍手刃蜂擁而來的敵軍數人。最後,被英軍亂刀砍死。
鄭國鴻頑強堅守著陣地,直到槍炮皆竭。當時,有人勸他退保曉峰嶺,被他拒絕,他說:「竹山不守,曉峰烏能自存,武臣致命疆場,分也。」不久,曉峰嶺失守,王錫朋陣亡。英軍遂奪間道,下攻竹山門,形勢更加危急。鄭國鴻鎮定執旗督戰,率部與敵血戰,後來,他授印軍校,單騎赴敵拼殺,雖身中兩炮,被數十創,仍揮刀力戰,手刃數敵,而壯烈犧牲。
這時,英軍正在向土城進逼,葛雲飛捧抱四千斤炮回擊,英軍血流成渠。
當東進英軍進入關山炮台南部,而停泊東港浦戰艦和五奎山炮隊,便發射猛烈炮火相配合,妄圖三面夾攻關山炮台。情勢十分危急,葛雲飛朝北拜天自語:「臣力竭矣,崎嶇海外,七閱月,不能為國滅賊,死不足塞責!」一面取敕印遣校交繳裕謙,請發兵進剿;一面帶領親兵二百餘人,迎敵奮戰。侵略軍曾經這樣記載:「當亞當斯陸軍中校指揮第十八團登陸……,進入臨海的炮台的南端。正在沿著長堤退卻的中國人趕緊集合在他們的勇敢的葛將軍的領導下,作了一次很體面的抵抗。」葛雲飛從關山炮台,轉戰竹山門,將士也人人持刀械與敵搏鬥。他刀折,就拔出二把佩刀,沖入英軍搏殺,轉戰二里許,格殺無數。到竹山門,剛仰登,不幸被敵人長刀劈面,去其半,並以火槍圍攻,攢擊,身受四十餘創;炮洞胸背,遂立竹山門崖石,手擎刀殺敵狀,屍直立不仆,左目霍霍如生,表現著寧死不屈反抗侵略,死而猶生的崇高戰斗精神。
這次定海保衛戰,三鎮總兵率部英勇抵抗侵略,與敵軍血戰六晝夜,實為「年余未有之惡戰。」連侵略者自己也不得不承認中國軍隊「表現得很英勇」。他們說:「漢軍總司令葛將軍在長列炮台中陣亡。他的僚屬和我們的軍隊短兵接戰,都英勇地與他同時殉節。高地上的旗手選了一個最顯著的地位,站著搖旗,絲毫不怕落在他四旁的從輪船打來的炮彈。最後弗萊吉森號的一顆炮彈把他打倒,另一個人趕緊取其位而代之。」⒅在這次保衛戰中,清軍擊焚英軍火輪船一隻,大兵船三隻,舢板船多隻,殺傷侵略軍數百人。
由於王錫朋率領的壽春兵,在定海保衛戰中特別英勇善戰,敢於拼搏,殺敵最多,英國侵略軍對壽春兵恨之入骨。所以,他們佔領定海後,便大肆搜捕壽春兵,並勒令定海居民,不許藏匿渡載,瘋狂進行血腥報復。但侵略軍的凶焰,卻受到當地徐保領導的「黑水黨」的沉重打擊。
他雖過著戍伍生涯,但生平卻愛好讀書,旁涉子史,間為詩詞,慷慨言志。著有《名將錄》、《制械要言》、《制葯要言》、《水師緝捕管見》、《浙海險要圖說》及詩文,凡數十卷。當時人稱贊他「兼嫻文藝,筆札頗短峭明達,性愛書畫,謙抑下士,士流多樂與交。」

9. 曾把金軍統帥打到大哭!吳玠在戰場上到底有多猛

吳玠是與岳飛同一時期的著名抗金將領,正是因為他軍神一般的存在,致使北方的金人始終沒有攻下巴蜀富饒之地。吳玠一生都堅守在大宋西部神聖的領土上,猶如定海神針一般,沒了他,大宋江山估計早沒了。吳玠,成為了讓金人聞風喪膽的名字。最神奇的是他在一次與金人的對戰中,居然把金人的統兵將領哭爹喊娘,可謂戰史罕見。

猛人吳玠直接上演了幾千殘兵對抗金兵10萬的戰爭奇跡。吳玠依據地形優勢,准備了無數的床弩、弓箭,人馬雖少,但分為了兩批,輪流防守,還在金人後方設置了一支伏兵,專門用來掐斷敵人的糧道。金兀術大軍上來就猛攻城池,吳玠所守的地盤就像一支無處插手的刺蝟一樣,送給金人的大禮就是鋪天蓋地的箭雨。金人十萬大軍頓時成了墳場,糧道也被吳玠斷了,金兀術身中兩箭,只能狼狽而逃,撿了條狗命。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