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堅守職責 » 堅守傳統審美閱讀答案

堅守傳統審美閱讀答案

發布時間: 2021-03-03 05:26:21

A. 美學原理通識答案,中國傳統美學認為,什麼是美的本體

中國傳統美學認為,意象是「美」的本體。

意象:
客觀物象經過創版作主體獨特的情感活動而權創造出來的一種藝術形象。

起源:
意象理論在中國起源很早,《周易·系辭》已有「觀物取象」、「立象以盡意」之說。不過,《周易》之象是卦象,表現為陽爻、和陰陰爻兩種組合符號,這兩種符號組合成六十四掛,原本是用來記錄天地萬物及其變化規律的,後來發展到歷史、哲學范疇。詩學借用並引申之,「立象以盡意」的原則未變,但詩中之「象」已不是卦象,不是抽象的符號,而是具體可感的物象。「這種創造意象的能力,永遠是詩人的標志。

比喻是詩歌(文學)的重要手段,明喻在荷馬的詩中比比皆是。亞里士多德最早指出隱喻是詩歌之本。」所謂明喻或隱喻,也就是比喻性的意象,稱之喻象(由比喻產生的形象)。黑格爾關於美與藝術的定義,與詩的意象理論也是相通的:「美是理念的感性顯現。」「藝術的內容就是理念,藝術的形式就是訴諸感官的形象,藝術要把這兩個方面調和成為一種自由的統一的整體。」

B. 作文堅持傳統閱讀

前幾天買了很多本書,書送來了,有同事說:你了,現在誰還看書啊?我們都看電子書。
我out了嗎?我不以為然。

我一直堅持傳統閱讀。以前沒有電子媒體和電子書籍的時候是,現在也是。
我習慣於手裡踏踏實實地拿著一本書或是一份報紙,看著淡墨聞著書香,品讀清晰的文字,感受他們的存在,或許,這就是人們通常說的存在感。我也曾經有過電子書,有過kindle,平板或是智能手機,不過總是沉不下心,走不進去,也許還是慣性使然。從這點看,我確實有那麼點落伍。但我不承認out,因為,這並不影響我接受新知識新事物。
我所堅守的傳統的紙質閱讀有多少好處呢?很難一言以蔽之。我能想到的,比如,有益於眼睛吧。我四十歲了,我的視力從前是5.2,現在也保持在5.0,我想,要不是我的堅守,整天抱著個電子產品,怕現在0.5也不如了吧?
閱讀對我來說,還有一個重要的功能,凝神靜氣,催眠入睡。有一盞不明不亮,不昏不暗的台燈,舒適地倚在床上,淺淺地讀這那麼幾行字,慢慢慢慢陣陣睡意會襲來。或早或晚,但總會來。然後,或想著書中的情景,或大腦一片空白,不管怎樣,大體會安然入睡。我試過那些雜七雜八的電子產品,對著那個亮閃閃的東西,怎麼也找不到寧靜的感覺,眼睛卻總是酸疼。有些下載的作品還好,要是在線閱讀,不時會彈出一些莫名其妙的東西,閱讀也隨之有了跳出感。讀書呢?永遠不會這樣。而通常,看到特別感動內心的,我會把書輕輕地合上,然後,閉上眼睛,回味一下,感悟一下,或重拾閱讀,或暫且別過。這種感覺,我無法形容,而在在電子閱讀里,也是從來沒有找到的。
不得不承認,電子閱讀有許多天然的優勢,比如海量存貯和方便攜帶。在地鐵上,一份大大的報紙或一本大部頭的書籍,遠不如拿著那個電子小磚頭來得從容,從這點上說,也許有一天,傳統閱讀終將被電子閱讀所代替。想到這里,我還是有一點心酸的。一段時間以來,一間一間的傳統書店關閉或轉行,或者也預示著這個未來吧。還好,與此同時,三聯書店、誠品書店等等這樣一些老牌實體書店又逐漸走進大眾視野並為更多的人接納和贊賞。或許,即使有那麼一天,電子閱讀已經十分泛濫了,仍然也還會有這一家家書店,一本本書留下吧?最近有時間的時候,去過幾次三聯書店和誠品書店,去那裡感受書和讀書。不知道是我老了,還是我要求太高。我總是覺得坐在台階上,硬板凳上讀書太辛苦了,遠不如歪歪斜斜地躺在自家的沙發上或是床上來得舒適。這大概是有追求的讀書和無追求的讀書的區別?試想,端端正正地坐在課桌前讀八卦新聞,和斜倚在床上看生物化學,是不是都特別不靠譜啊?
現在想明白了,為什麼在高中和大學讀書不多。因為住校了,環境不舒適了。由此看來,我並不是真正的書迷,讀的也不是什麼正兒八經的書吧?!
雖如此,我每次去書店,都會買書,一本或兩本,或許再多一點,不定。我想,這是對自己堅持傳統閱讀的饋贈,更是對書店堅守的點贊。雖然不多,但發自內心。
好吧,就寫到這。看看書,然後睡。
晚安。

C. 傳統文化是審美的寶藏作文

傳統文化展昭了我國的古典文化源遠流長,是人文的審美,所以應該確定主題再寫作。

D. 現代文閱讀堅守周國平答案

現代世界是商品世界,我們不能脫離這個世界求個人的生存和發展,這是一個事實。但是,這不是全部事實。我們同時還生活在歷史和宇宙中,生活在自己唯一的一次生命過程中。所以,對於我們的行為,我們不能只用交換價值來衡量,而應有更加開闊久遠的參照系。在投入現代潮流的同時,我們要有所堅守,堅守那些永恆的人生價值。一個不能投入的人是一個落伍者,一個無所堅守的人是一個隨波逐流者。前者令人同情,後者令人鄙視。也許有人兩者兼顧,成為一個高瞻遠矚的弄潮兒,那當然就是令人欽佩的了。
「人是要有一點精神的。」----個「突出政治」的年代,我對它有自己的讀法,我把它讀作:人不該只有政治狂熱,把自己的靈魂淹沒在紅彤彤的標語口號海洋里。
在如今崇拜金錢的氛圍中,我又想起了這句話,並且給它加上新的註解:人不該只求物質奢華,把自己的靈魂淹沒在花花綠綠的商品海洋里。
世事無常,潮流變遷。相同的是,凡潮流都可能(當然不是必定)會淹沒人的那一顆脆弱的靈魂。因此,願我們投入任何潮流時都永遠保持這一種清醒:「人是要有一點精神的。」
天下滔滔,象牙塔一座接一座傾塌了。我平靜地望著它們的殘骸隨波漂走,慶幸許多被囚的普通靈魂獲得了解放。
可是,當我發現還有若干象牙塔依然零星地豎立著時,禁不住向它們深深鞠躬了。我心想,堅守在其中的不知是一些怎樣奇特的靈魂呢。
生活在現代商業社會里,文人棄文從商也好,亦文亦商也好,賣文為生也好,都無可非議。真有一位當代梵谷枯守在象牙塔里,窮困潦倒而終,當然可歌可泣,但這是不能要求於並非天才的一般文化人的。我們應該也能夠做到的是,在適應現代社會的同時有所堅持,在捲入商品大潮的同時有所保留。堅持和保留什麼?當然是原來就有的東西,毋寧說是人之為人的某種永恆的東西。
自從商業化浪潮席捲中國大陸以來,關於「文化失落」、「人文精神失落」、「知識分子失落」的悲嘆不絕於耳。坦率地說,對於此類談論,我始終感到比較隔膜。我相信,一個夠格的文化人,或者說知識分子,不論他是學者還是作家藝術家,他必定是出於自身生命的根本需要而從事精神文化創造的。在精神文化領域內,他不會沒有困惑,毋寧說正因為在人類精神生活和生存意義問題上他比常人有更深刻的困惑,所以才在此領域內比常人有更執著的探索。然而,也正因為此,在是否要關注精神價值和從事精神創造這一點上,他決不會因為世態的變遷而發生動搖。如果一個人知道自己的志業所在並且一如既往地從事著這一志業,如果他在此過程中感覺到了自己的生命意義與歷史責任的某種統一,那麼,應該說他在精神上是充實自足的。信念猶在,志業猶在,安身立命之本猶在,何嘗失落?他的探索和創造原本是出於他的性情之必然,而不是為了獲取虛名浮利,種瓜得瓜,何失落之有?
透徹地說,真正精神性的東西是完全獨立於時代的,它的根子要深邃得多,植根於人類與大地的某種永恆關
系之中。唯有從這個根源中才能生長出天才和精神傑作,他(它)們不屬於時代,而時代將跟隨他(它)們。當然,一個人是否天才,能否創造出精神傑作,這是無把握的,其實也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不失去與這個永恆源泉的聯系,如果這樣,他就一定會懷有與羅曼·羅蘭同樣的信念:「這里無所謂精神的死亡或新生,因為它的光明從未消失,它只是熄隱了又在別處重新閃耀而已。」於是他就不會在任何世道下悲觀失望了,因為他知道,人類精神生活作為一個整體從未也決不會中斷,而他的看來似乎孤獨的精神旅程便屬於這個整體,沒有任何力量能使之泯滅。
所謂超脫,並不是超然物外,遺世獨立,而只是與自己在人世間的遭遇保持一個距離。有了這個距離,也就有了一種看世界的眼光。一個人一旦省悟人生的底蘊和限度,他在這個浮華世界上就很難成為一個躊躇滿志的風雲人物了。不過,如果他對天下事仍有一份責任心,他在世上還是可以找到他的合適的位置的,「守望者」便是為他定位的一個確切名稱。以我之見,「守望者」的職責是,與時代潮流保持適當的距離,守護人生的那些永恆的價值,嘹望和關心人類精神生活的基本走向。
在歷史的進程中,我們同樣需要守望者。守望是一種角度。當我這樣說時,我已經承認對待歷史進程還可以有其他的角度,它們也都有存在的理由。譬如說,你不妨做一個戰士,甚至做一個將軍,在時代的戰場上沖鋒陷陣,發號施令。你不妨投身到任何一種潮流中去,去經商,去從政,去稱霸學術,統帥文化,叱吒風雲,指點江山,去充當各種名目的當代英雄。但是,在所有這些顯赫活躍的身影之外,還應該有守望者的寂寞的身影。守望者是這樣一種人,他們並不直接投身於時代的潮流,毋寧說往往與一切潮流保持著一個距離。但他們也不是旁觀者,相反對於潮流的來路和去向始終懷著深深的關切。他們關心精神價值甚於關心物質價值,在他
們看來,無論個人還是人類,物質再繁榮,生活再舒適,如果精神流於平庸,靈魂變得空虛,就絕無幸福可言。所以,他們虔誠地守護著他們心靈中那一塊精神的園地,其中珍藏著他們所看重的人生最基本的精神價值,同時警惕地嘹望著人類前方的地平線,注視著人類精神生活的基本走向。在天空和土地日益被擁擠的高樓遮蔽的時代,他們懷著憂慮之心仰望天空,守衛土地。他們守的是人類安身立命的生命之土,望的是人類超凡脫俗的精神之天。
休說精神永存,我知道萬有皆逝,精神也不能倖免。然而,即使歲月的洪水終將盪盡地球上一切生命的痕跡,羅丹的雕塑仍非徒勞;即使徒勞,羅丹仍要雕塑。那麼,一種不怕徒勞仍要閃光的精神豈不超越了時間的判決,因而也超越了死亡。
所以,我仍然要說:萬有皆逝,唯有精神永存。
世紀已臨近黃昏,路上的流浪兒多了。我聽見他們在焦灼地發問:物質的世紀,何處是精神的家園?
我笑答:既然世上還有如許關注著精神命運的心靈,精神何嘗無家可歸。
世上本無家,渴望與渴望相遇,便有了家。
奔忙和流浪是兩種不同的心態。奔忙者為利所驅,無暇思家,流浪者則是懷著鄉愁的詩人。「不曾有過樂園卻一直被逐」----許是當代流浪者的特殊命運,使得他們甚至無法真切地懷念那從未得到過的樂園,但是他們始終保留著對這一份懷念的懷念。作為現代人,這些心靈同樣也失去了與傳統的堅實聯系,不同的是他們敏銳地感覺到了這種欠缺,為自身的沒有根基的狀態而深深不安。當這最後的懷念隨同最後一個流浪者也從地球上消失的時候,世界才真正成了寸革不長的荒原。

E. 根據文中所述,中國傳統審美文化的精髓是什麼

哲學是智慧的學問,而智慧之樹常青。人類的智慧、特別是哲學智慧猶如生生不絕的源頭活水,滋潤和啟迪著社會與文明的進步發展。

中國哲學是中國文化的精髓和活的靈魂,是中華文明智慧的集中的體現。學習中國哲學不是單純的知識積累,而是在樹立深厚的歷史感的基礎上並以全部歷史經驗為內容的智慧的熏習,哲學的思維與時代精神的脈搏始終保持著同步的跳動。

中國,古人稱天下中央之國也。自從盤古開天地,普天之下,共分為九九八十一州,中國居其一,名「赤縣神州」。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三皇五帝到如今,由總稱為「華」族的諸民族的文化匯聚而成的中國文化,已經走過了漫長的歷程。在這條寬廣深厚的歷史長河中,我們的先輩們創造了多姿多彩、絢麗壯觀的優秀傳統文化,並且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中國文化,這里主要是指中國傳統文化,是世界主要的文化形態之一,是全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適應於中國社會在地理環境、經濟結構、民族心理、語言文字、思維方式等方面的特殊性和特殊需要而逐步產生和發展起來的,最終成形為獨具特色的中華民族文化。故中國文化與一般的人類文化就既有同一的屬性,又有明顯的差別,在她的身上,鮮明地體現了文化的世界性和民族性的有機統一。

F. 無縫時代的審美閱讀答案

西晉太康年間,左思面壁十年寫出了《三都賦》,經當時的名流推薦,一時間風靡京城,帶來的一個後果就是洛陽的紙價大漲。400多年後,宋之問還說「洛陽今紙貴,猶寫太沖詞」,以今言而論,就是連續400年一直在暢銷榜上。
洛陽紙貴,實質上揭示的是藝術與媒介的關系問題。古希臘把詩人和匠人歸為一類,就是因為藝術也是一種落實到具體物質形式之上的「製造」,文學、繪畫、雕塑自不必說,就是舞蹈、音樂、戲劇等諸多表演性的藝術,也總是以真實的人的行為做媒介。藝術離不開媒介,又帶來了藝術與場所的關系問題——必須前往某種藝術場所,才能欣賞到某種藝術,於是就有魯迅《社戲》中幾個少年撐了幾個小時的船,在規定的時間,前往規定的地點,看一出規定的戲。
但從古至今,我們似乎可以看到一個趨勢,那就是人類一直在通過智慧填充媒介與場所造成的人與藝術之間的巨大裂縫,甚至鴻溝。我們不斷創造出新的媒介,使我們能夠越來越自由地突破這種限制,進行更便捷的審美活動,最終實現與藝術的「無縫對接」。
最先取得突破的是書籍。在無書時代,古希臘廣受歡迎的是荷馬那樣的盲詩人以及其他專以誦詩為業的人,先秦時期一個普通人要想學習儒道墨法諸子的學說,也只能前往寥若晨星的學者那裡面受機宜。而有了書籍這種新的介質,文學獲得大發展,就是遲早的事情了。再加上印刷術的改進,書變得更為廉價,普通人與文學之間的裂縫驟然縮小。這就是為什麼中國在隋唐雕版印刷之後,歐洲在古登堡印刷機發明之後,中西方的文學都獲得迅速提升的原因。書籍不僅可以是文學的介質,甚至還可以是繪畫的介質,今天的印刷技術已經可以讓我們坐在家裡的沙發上欣賞到幾千年來人類創造的最精美的繪畫和雕刻。
書籍雖然能解決文字和圖畫存儲的問題,卻解決不了聲音和行為的存儲。於是,唱片、膠片、電磁波這些新的介質先後創造出來,來記錄交響樂、歌劇、戲劇等,直到形成現代社會最具優勢的藝術形態——電影和電視。再然後就是今天最具顛覆性的媒介,在技術的可能性上足以讓書籍、唱片、膠片等退出歷史的,以0和1來呈現世界的比特。這種數字化的信息能夠再現一切藝術,從蒙娜麗莎嘴角的帆布裂紋到侏羅紀公園里暴龍瞳仁的光澤,其功能之大讓我們有些恍惚,不禁想起畢達哥拉斯的名言:世界的本質是數。
數字化信息會是取代一切媒介的終極媒介嗎
有人說,發展到今天,數字化的信息已成為淘汰其他一切媒介的終極媒介,數字時代讓藝術場所的存在顯得越來越雞肋,因為我們終將徹底彌合與藝術之間的裂縫。這是否只是「技術控」的主張?畢竟,紙質圖書仍然沒有消失,在和電子書的競爭中仍然葆有質感、設計感上的優勢,美術館和博物館也以其藝術展現和藝術傳播的重要性而偏安一隅,音樂會、歌劇、話劇、演唱會仍然以現場感吸引著各自的粉絲,一些電影導演仍然堅信大屏幕的視聽盛宴是其他終端無法比擬的。這一切都為了說明,傳統介質有其不可替代性。
但這種「不可替代性」可能也面臨著兩個挑戰。一是,與不可替代性相比,便攜性大多數時候顯得更重要。手卷和扇面的興盛就說明了古人對便攜性的追求影響了繪畫史進程,而《紅樓夢》里賈府自己養了一個戲班子,說明古人即便對表演藝術也是希望可以有招之即來的便利性。可以預見,以便攜性取勝的智能手機將會所向披靡,越來越多地承擔我們閱讀和觀看的功能。二是,所謂的不可替代性,其實是以目前的技術和產業情況來說的,但要知道,數字化時代對於人類而言才剛剛開始,如果以《黑客帝國》里的數字化程度衡量,我們目前沾沾自喜的數字技術還處在原始人階段。數字技術如果可以構造一個人所有的意識,那製造在場感的審美感受又有什麼困難呢?就目前而言,谷歌眼鏡或更先進的可穿戴數字設備,取代手機和其他智能設備將不會太久。只要戴上一個智能頭盔或眼鏡,就可以進入一個人的圖書館、美術館、博物館、音樂廳、小劇場、電影院、體育場,不僅可以體驗到翻開羊皮古卷的質感,可以最近距離觀察倫勃朗的筆觸,可以享受黃金位置的最好音效,可以通過虛擬視角圍繞話劇演員和小生花旦360度觀看,可以緊跟著梅西觀察他最後射門時精妙的足尖動作……這種虛擬的現場感帶來的審美愉悅,甚至會遠超過真正的現場感。
當然這目前還是技術上的願景,但就如同人類登火星一樣,雖然很難,但完全在現有的科學知識架構之內。與其相比,更滯後的是相關的產業。就以數字博物館為例,目前有哪個博物館能做到或者說願意做到,通過互聯網上傳其所有藏品,讓全世界的人隨時隨地自由欣賞?試想,如果盧浮宮、奧賽博物館這樣做,法國每年會損失多少旅遊收入?如果數字地球能把精度提高到毫米級,那很多地方真的不必坐十幾個小時的飛機去游覽了,但那些旅遊大國會贊成這樣嗎?如果製片商可以直接把電影通過在線銷售傳給戴著智能頭盔的人,那電影院將會迅速萎縮到20年前的數量。如果作者或出版人直接把內容銷售給大眾,而且版式插圖一樣精美,且不傷眼,那想想無數的出版社、書店是否會一一關門?所以技術可行性是一方面,產業的可行性才更為關鍵。
我們困惑的不是「美是難

G. 2009江蘇高考語文試卷現代文閱讀《上善若水》的問提11、12、13與14題的答案能不能詳細的解釋一下。謝謝

⒒(5分)領起全文內容,表明文章由實到虛的思路,激發讀者的思考。
⒓(6分)因為都江堰的建造①理念正確:順應自然,符合生態,造福百姓;②方法科學:「低作堰、深淘灘」「分四六、平澇旱」;③功效長久:至今仍在發揮灌溉、防洪的作用;④體現了「上善若水」的哲學思想。
⒔(6分)採用議論和抒情相結合的手法。托物言志:借都江堰表達對傳統文化精髓的追懷;借古喻今:借都江堰表達對現實環境問題的憂思;虛實結合:借都江堰表達對人生的思考。
⒕(6分)以水比喻「上善」,即都江堰是上善之作;修築和維護都江堰的李冰及其後任可謂上善之人;由此引申出做人要做上善之人,做事要做上善之事。
【考點】文學類文本閱讀。
閱讀鑒賞中外文學作品。了解小說、散文、詩歌、戲劇等文學體裁的基本特徵及主要表現手法。文學作品閱讀鑒賞,注重審美體驗;感受形象,品味語言,領悟內涵,分析藝術表現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會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蘊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命題材料以散文、小說為主,也可選擇合適的詩歌或戲劇作品。
【解析】《上善若水》,作者是「寵辱不驚的傳奇作家張笑天」,新浪網稱「張笑天的作品著重反映當前社會生活,探索人們的思想、情操、道德、信仰、法制、人性等問題」。原文刊2008年9月《吉林日報》,長約3700字,命題者將其精簡為1000餘字。但文章主旨切合江蘇卷一直秉持的對現代文明的憂思。從高度發達的媒體文化可以把我們「娛樂死」(2005年《波茲曼的詛咒》)到對關中農民勤勞樸素積極樂觀生活的無限憧憬和贊美(2006《麥天》);從對無限美好的農耕文明的禮贊和依戀以及對其即將消失的無限惋惜(2007《一幅煙雨牛鷺圖》)到對中國農村洋溢著的樸素的人情美、親情美的謳歌(2008《侯銀匠》)……,江蘇高考語文卷命題者一路走向2009年,對「原始」「原生態」的吶喊,對「生命之泉」「綠洲」的企盼,依舊是文本賁張的血脈。
可以看出,命題延續了全國卷散文閱讀(如《總想為你唱支歌》)的思路,考生還是可以作出基本的思考的。汶川地震,讓「都江堰」理所當然成為熱門話題,關注生活,著眼現實,無疑是高中語文教學的正軌和坦途。閱讀面廣的

H. 關於中國審美觀點的現代文閱讀

中國傳統的審美觀點,是要求文藝作品服從於道德倫理政治,提倡溫柔敦厚、怨而不怒、哀而不傷的「中和」之美。直到唐代中葉,都持有相似的觀點。白居易更是主張文章和詩歌要「為君為民為物為事而作,不為文而作也」。禪宗的興起,打破了這個格局。由於禪宗主張「心即是佛」,內心便是一個可以作無窮探索的宇宙,而中唐從「安史之亂」中醒來的知識分子們,不再想對人世作進取征服,而只想享受心靈的安適,便紛紛投向禪宗,於是,不是人物或人格,更不是人的活動、事業,而是人的心情意緒成了藝術和美學的主題。這形成了一個新的審美趨向。
蘇軾便是這個審美趨向的典型人物。他身為北宋文壇的泰斗,卻從未有過如韓愈那種「好為人師」的不可一世;在藝術上,則用實踐反對白居易的「泛政治化」的主張,開創了一種遠離憂憤,不似孤峭,也非沉鬱的質朴無華,寧靜自然的韻味情趣的風格。
這種風格的思想基礎,依然是禪宗自然適意的生活主張,大千世界不過是心的外化物,重要的不是焚香禮佛、坐禪念經的外在形式,而在於向內心的探索。蘇軾將這種理論用之於文學,便出現了「吾文如萬斛泉源,不擇地皆可出……常行於所當行,常止於不可不止」的說法。所以,蘇軾的作品如行雲流水,初無定質,嬉笑怒罵,皆成文章。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