鳩摩羅什的堅守
① 鳩摩羅什的婚姻
鳩摩羅什,祖籍印度,生於西域龜茲。七歲時隨母親一同出家,皈依佛教,十二歲時開始登座講法。從此聲譽益著,名播西域,深得西域諸國國王的仰重。羅什在西域之時,每次講法,凡有國王入會聽講的,國王必跪在他的面前,請羅什腳踏雙肩上座。羅什的名氣由此越傳越遠,竟跨山涉險,傳入中國內地。
建元十五年(三七九年),中土僧純、曇充等僧人游學龜茲歸來,稱述西域佛教的盛況,也提到了年輕的鳩摩羅什。高僧道安獲知此人的消息,遂多次勸前秦苻堅迎之來華。建元十八年(三八二年),苻堅派大將呂光領兵七萬出西域,伐龜茲。他囑咐呂光,攻下龜茲後,應從速送羅什入關。前秦大軍將至,鳩摩羅什對龜茲王白純說:「國運衰微,強敵將至,論實力,龜茲絕比不上苻堅,所以,呂光到時,大王最好答應他提出的條件,勿抗其鋒,如此才能保佑國家平安。」白純不納其言,與呂光交戰,被呂光殺得大敗。呂光遂俘獲了鳩摩羅什。那時,苻堅已為姚莫所殺,呂光遂據姑藏自立為帝,建後涼國。鳩摩羅什於是被留在姑藏,未能進入關中。
那呂光原不信奉佛教,兵出西域「請」羅什乃是迫於王命,不得已而為之。目下自立為帝,他對鳩摩羅什的態度便不恭不敬起來。他不知道羅什是智慧超群的人物,見羅什年輕齒幼,便以常人對待,時常讓羅什乘笨牛劣馬來戲辱他。龜茲王白純有一女兒,尚未婚嫁,呂光便令羅什娶王女為妻,戲弄佛教徒出家的生活習慣。和尚以出家為修道之關鍵,羅什雖為呂光所逼,仍是苦苦哀求,以為不可。呂光無奈,便把羅什灌得酩酊大醉,與龜茲王女關在一室,二人遂成婚姻。
自佛教創立以來,出家僧人娶妻的事是極為罕見的。這里的原因大家都很明白,那是因為戒除各種慾望是佛教提倡的修道原則之一,而男女情愛更是絕對應當禁止的第一種慾望。鳩摩羅什既已出家為僧,自然要遵奉佛陀的教法,過嚴格的出家戒欲生活。然而,羅什遇上了呂光,可謂是命中有難,終於被呂光詭計得逞,壞了戒行,娶了個老婆。然而,婚姻的事一開其頭,羅什對男女之間的防範似乎就不怎麼看重了,他似乎已嘗到了家庭生活的樂趣,後來又遇上婚姻的事,就不再像當初那樣苦苦拒絕了。
弘始三年(四○一年),姚興(姚萇子)出兵攻後涼,呂隆(呂光子)兵敗投降,鳩摩羅什被迎入關中。這時他已經五十八歲了。秦王姚興以國師之禮待之,使居逍遙園譯經講法。姚興與呂光不同,他對羅什極為尊重,常常親自參與羅什的譯經活動。
有一天,姚興以試探的口吻對羅什說:「法師才學超眾,海內無雙,只是已經年近六十了,卻無子嗣,難道欲令法種斷絕嗎?我有宮妃數百,想以其中十人送與你,如能生幾個兒子,也好繼承你的智慧才學。不知法師意下如何?」鳩摩羅什一聽此言,立即想起了十幾年前呂光逼婚的事。但呂光的逼婚是戲辱,而姚興逼婚即是尊敬。羅什無可奈何,便苦笑一聲說:「我經常感覺到好像有兩個小孩站在我的肩上,妨礙我的修行。看來只好遵奉您的命令了。」羅什說的兩個小孩,指的自然是呂光與姚興。姚興聽到羅什勉強同意,大喜過望,立即為羅什建立房舍,請羅什自寺中搬出,與十位宮妃共居新建的房舍之內。羅什於是又結婚一次,而所娶的妻子已不止一人,而是十位了。
這事在當時的僧人中引起震動,有些僧人羨慕羅什的艷福,便想學羅什的樣子,做個剃發在家的和尚,將出家生活與在家生活兼收並蓄。這可引起了羅什的恐慌。他想,自己兩次娶妻皆屬迫不得已,若因此影響佛教,改變佛教僧侶的生活方式,那對佛法大業來說不啻是犯了彌天大罪。他不敢疏忽大意,便召集眾僧,示以一滿缽的針說:「你們若能與我同樣,將一缽銀針吞入腹中,我就同意你們娶妻蓄室。否則,絕不可學我的樣子。」說罷,竟真將一缽銀針吃到了肚裡,與平時飲食一樣。諸僧見羅什有此異能,不敢效仿,遂罷卻了娶妻之意。鳩摩羅什仍不放心,他每次登座講法,必要對大家解釋說:「我被逼無奈,娶妻蓄室,行為雖同常人,精神卻超越俗事。譬如蓮花,雖生臭泥之中,卸能出污泥而不染,大家萬萬不可以為我沈溺世俗之樂,而學我的樣子,忘卻出家生活的樂趣。」
佛教僧侶本來嚴禁接近女色,娶妻更是絕不可能的事,但鳩摩羅什一生卻兩次被逼婚娶,實為中國佛教史上的一段逸事。至於羅什吞針,佛教史籍雖言之鑿鑿,讀者劫不可信以為實,那不過說明了羅什乃至整個佛教對婚姻問題的態度。
按照《羅什傳》的說法,羅什雖然兩次娶妻,但心中卻認為自己犯了大戒,很難為情。他曾對以前的老師說,自己雖然向三千多徒弟講經說法,劫累業深重,不敢以老師的地位自居。羅什所謂的累業深重,一方面是他的自謙之詞,另一方面則是他對兩次婚姻生活的懺悔。所謂羅什吞針,不過是告訴後日僧人,不可以羅什為例,娶妻生子,因為羅什本人的婚姻是被迫的,他對此是反對的,不可執以為規矩。
② 鳩摩羅什的一生
鳩摩羅什(梵語 Kumārajīva )(公元 344 ~ 413 年),音譯為鳩摩羅耆婆,又作鳩摩羅什婆,簡稱羅什。其父名鳩摩羅炎,母名耆婆,屬父母名字的合稱,漢語的意思為「童壽」。東晉時後秦高僧,著名的佛經翻譯家。與真諦(499—569)、玄奘(602~664)、並稱為中國佛教三大翻譯家。另說還有義凈(635—713)(又說為不空(705—774))並稱為四大譯經師。
原籍天竺,生於西域龜茲國(今新疆庫車縣)。幼年出家,初學小乘,後遍習大乘,尤善般若,並精通漢語文,曾游學天竺諸國,遍訪名師大德,深究妙義。他年少精進,又博聞強記,於是備受矚目和贊嘆。在東晉後秦弘始三年(公元401年),姚興派人迎至長安(今陝西西安西北)從事譯經,成為我國一大譯經家。率弟子僧肇等八百餘人,譯出《摩訶般若》、《妙法蓮華》、《維摩詰》、《阿彌陀》、《金剛》等經和《中》、《百》、《十二門》和《大智度》等論,共七十四部,三百八十四卷。 由於譯文非常簡潔曉暢,妙義自然詮顯無礙,所以深受眾人的喜愛,而廣為流傳,對於佛教的發展,有很大貢獻。所介紹之中觀宗學說,為後世三論宗之淵源。佛教成實師、天台宗,均由其所譯經論而創立。著名弟子有道生、僧肇、道融、僧睿,時稱「四聖」。
③ 像蘇格拉底一樣堅守自己信仰的人有哪些
耶穌、文天祥、史可法、布魯諾、伽利略、哥白尼、司馬遷、方孝孺、威廉華萊士、劉內胡蘭、牛玉儒、焦裕祿容、葉挺、夏完淳、陸秀夫、戚繼光、霍去病、釋迦摩尼、玄奘、鑒真、法顯、慧能、鳩摩羅什、達摩、但丁、梵高、貝多芬、戴高樂、丘吉爾、切格瓦拉、居里夫人、撒切爾、莫哈默德
④ 怎麼評價鳩摩羅什的「不負如來不負卿」這句話
不負如來不負卿,我懶人聽書聽了以後三年了回味無窮,每每回味還是感概萬千。艾情,鳩摩羅
⑤ 鳩摩羅什的名言
鳩摩來羅什,是後秦高僧、國師、自大翻譯家。
公元413年,感知大限即近的鳩摩羅什,對眾人起誓:「假如我所傳的經典沒有錯誤,在我焚身之後,就讓這個舌頭不要燒壞,不要爛掉!」不久,鳩摩羅什圓寂,在逍遙宮依佛制焚身,火滅身碎後,惟有舌頭完好無損。
鳩摩羅什譯有《中論》、《百論》、《十二門論》、《般若經》、《法華經》、《大智度論》、《維摩經》、《華手經》、《成實論》、《阿彌陀經》、《無量壽經》、《首楞嚴三昧經》、《十住經》、《坐禪三昧經》、《彌勒成佛經》、《彌勒下生經》、《十誦律》、《十誦戒本》、《菩薩戒本》、佛藏、菩薩藏等等。有關翻譯的總數,依《出三藏記集》卷二載,共有三十五部,二九七卷;據《開元錄》卷四載,共有七十四部,三八四卷。
「好比臭泥中開蓮花,只採蓮花,莫取臭泥。」
⑥ 鳩摩羅什的故事是什麼
鳩摩羅什,原籍天竺,生於西域龜茲國(今新疆庫車縣)。幼年出家,初學小乘,後遍習大乘,尤善般若,並精通漢語文,曾游學天竺諸國,遍訪名師大德,深究妙義。他年少精進,又博聞強記,於是備受矚目和贊嘆。在東晉後秦弘始三年(公元401年),姚興派人迎至長安(今陝西西安石井阿姑泉歡樂谷)從事譯經,成為我國一大譯經家。率弟子僧肇等八百餘人,譯出《摩訶般若》、《妙法蓮華》、《維摩詰》、《阿彌陀》、《金剛》等經和《中》、《百》、《十二門》和《大智度》等論,共七十四部,三百八十四卷。 由於譯文非常簡潔曉暢,妙義自然詮顯無礙,所以深受眾人的喜愛,而廣為流傳,對於佛教的發展,有很大貢獻。所介紹之中觀宗學說,為後世三論宗之淵源。佛教成實師、天台宗,均由其所譯經論而創立。著名弟子有道生、僧肇、道融、僧叡,時稱「四聖」。另有道生,僧肇,道融,僧叡,釋僧,釋曇影,釋慧嚴,釋慧觀,釋道常(恆),釋道標被稱為什門十哲。 中國之佛教由鳩摩羅什而面目一新。有鳩摩羅什而有良好之譯本,系統之教義,佛典漢譯之泰斗。
編輯本段鳩摩羅什「破戒」
關於鳩摩羅什的傳記,最主要的有三篇:南朝梁僧祐撰《出三藏記集》卷十四的《鳩摩羅什傳》;梁慧皎撰《高僧傳》卷二的《晉長安鳩摩羅什》和《晉書》卷九十五《藝術傳·鳩摩羅什》。此外,在佛教典籍中亦有部分摘要記載。以上三篇文獻,《出三藏記集》與《高僧傳》內容大部相同,少部分有差異。而《晉書》內容是以上兩篇的摘錄和縮編,但有很大的增添和刪減。關於鳩摩羅什「破戒」的記載,《出三藏記集》與《高僧傳》是相同的,只是詞字略有差別。按上述兩篇所記,與鳩摩羅什「破戒」相關的有兩次事件,茲引《高僧傳》所載。
介紹
第一次是在苻堅建元二十年(公元384年)呂光破龜茲獲鳩摩羅什後。【光遂破龜茲,殺(白)純,立純弟震為主。光既獲什,未測其智量,見年齒尚少,乃凡人戲之,強妻以龜茲王女,什拒而不受,辭甚苦到。光曰:「道士之操,不逾先父,何可固辭。」乃飲以醇酒,同閉密室。什被逼既至,遂虧其節。】另一次是前秦滅亡後,後秦君主姚興迎羅什入長安,拜為國師。羅什主持龐大譯場,譯出大量佛經,獲得極大成就和聲望。姚興視羅什為奇才「聖種」,唯恐斷後,便強迫羅什接受女人,以「傳種接代」。【什為人神情朗澈,傲岸出群,應機領會,鮮有論匹者。篤性仁厚,泛愛為心,虛己善誘,終日無倦。姚主常謂什曰:大師聰明超悟,天下莫二,若一旦後世,何可使法種無嗣。遂以伎女十人逼令受之。自爾以來,不住僧坊,別立廨舍,供給豐盈。】
羅什吞針
姚興常常異想天開,對鳩摩羅什大師說:「法師才學超眾,海內無雙,只是已經年近六十了,卻無子嗣,難道欲令法種斷絕嗎?我有宮妃數百,想以其中二人送與你,如能生幾個兒子,也好繼承你的智慧才學。不知法師意下如何?」鳩摩羅什一聽此言,立即想起了十幾年前呂光逼婚的事。但呂光的逼婚是戲辱,而姚興逼婚即是尊敬。羅什無可奈何,便苦笑一聲說:「我經常感覺到好像有兩個小孩站在我的肩上,妨礙我的修行。看來只好遵奉您的命令了。」鳩摩羅什大師為了譯經大業,只得忍辱。從此之後,鳩摩羅什不住在佛寺僧房,另外遷往他處。 這事在當時的僧人中引起震動,有人對於鳩摩羅什大師生起輕慢心,有些僧人羨慕羅什的艷福,也妄想仿效。羅什大師便召集眾僧,示以一滿缽的針說:「你們若能與我同樣,將一缽銀針吞入腹中,我就同意你們娶妻蓄室。否則,絕不可學我的樣子。」說罷,將一缽銀針吃到了肚裡,與平時飲食一樣。諸僧見羅什有此異能,不敢效仿,遂罷卻了娶妻之意。鳩摩羅什仍不放心,他每次登座講法,必要對大家解釋說:「我被逼無奈,娶妻蓄室,行為雖同常人,精神卻超越俗事。譬如蓮花,雖生臭泥之中,卻能出污泥而不染,你們要像采擷蓮花的芬芳一樣,但取其花,不要取其泥,我的戒行有虧,但是我翻譯的經典,如果有違背佛陀的本懷,讓我深陷地獄。如果我翻譯的經典不違背佛陀的本懷,那麼讓我的身體火化之後,我的舌頭不爛。」 鳩摩羅什大師圓寂後火化,有舌頭舍利。羅什大師的舌舍利,在甘肅麥積山附近的武威,市中心有鳩摩羅什寺,還有他的舌舍利塔。
編輯本段鳩摩羅什生平
鳩摩羅什,是後秦高僧、國師、大翻譯家。 最早一鱗半爪地聽說他的故事,是從老弟處;然後誦《妙法蓮華經》,譯者即是鳩摩羅什,親身感受其譯筆之美妙圓潤,令人嘆為觀止;後來才注意到,我們平常所讀到的諸多佛教經典,不少是他所譯:《阿彌陀經》及最流行本的《金剛經》等等。 鳩摩羅什,其人真實生平,頗具傳奇:公元385年,姚萇殺掉苻堅,於長安確立後秦。不久姚興即位,橫掃前秦、西秦、後涼,雄霸北方,國勢大增。姚興推崇儒學和佛教。於是,後秦逐步發展成為十六國中經濟和文化最發達的國家。公元401年,姚興打敗後涼呂隆,迎請鳩摩羅什到長安,尊奉為國師。 鳩摩羅什是天竺人,漢語譯作「童壽」。他七歲時就跟隨母親出家,每天誦一千偈,三萬多言。二十歲時,受戒,學習《十誦律》,後赴龜茲(現為新疆),習學大乘。其母曾告之,他將去往東土傳經說法,途中將歷盡坎坷磨難。 兩晉列國混亂,其中人才爭奪成為一大熱點。公元382年,苻堅派驍騎將軍呂光攻打龜茲,臨行前在宮中對呂光說:「帝王應天而治,以愛民如子為本,並不是貪愛人家的地盤就去攻打,實在是因為那裡有懷道之人。聽說西國有個鳩摩羅什,深解法相,善明陰陽,是後學的宗師,朕非常想念他。賢哲是國家的大寶,如果打下龜茲,立即用快馬把他送回來!」 呂光卻沒有法眼,俘虜了鳩摩羅什後,看不出他有什麼了不起的地方。其時,鳩摩羅什三十齣頭,呂光見他如此年輕,就當作凡人戲耍,硬逼著鳩摩羅什與其表妹龜茲公主成親。鳩摩羅什怎麼也不肯答應,呂光就設計,給他灌酒,灌完後將其與表妹關在一間密室里,可憐鳩摩羅什酒後破戒。 習學大乘的鳩摩羅什,愧悔萬分,痛不欲生,求死不得,後為弘法,忍辱而生。 呂光又讓鳩摩羅什騎牛、騎烈馬,想把他摔下來。但鳩摩羅什忍辱負重,沒有一句怨言。呂光也覺得不好意思,只好罷手。回軍途中,呂光聽說苻堅兵敗淝水,就在姑藏(現甘肅涼州)建立後涼國。鳩摩羅什為他謀劃軍機,盡管無法傳授佛法,但志心不改,仍潛心學習漢語,直至精通圓熟,為以後弘法傳教做准備。 公元401年,後秦姚興為延請鳩摩羅什弘法傳教,而發兵後涼,大敗涼軍,迎鳩摩羅什入長安,並拜奉為國師。 至此,鳩摩羅什到達東土傳經之路,長達十六年!時年五十八歲。 從此,鳩摩羅什在長安逍遙園和西明閣譯經說法,招收弟子,由國家出面,他組織、主持三千多人的佛經譯場。 鳩摩羅什為人仁厚,待人誠懇,空虛我見,善循循善誘,佛行事業,終日不倦。 國君姚興常常對鳩摩羅什嘆說:「大師聰明超悟,天下無雙,可不能使法種無嗣啊!」總覺得鳩摩羅什如果不能留下後代,是極大遺憾。為能讓其留下"法種",姚興遂強逼鳩摩羅什接受伎女十名,不讓他再住僧坊,另立一座房舍,殷勤款待。 當時眾人對此議論紛紛,毀譽漸起,甚至有人以此效仿。為能弘法傳經,鳩摩羅什仍然忍辱負重,每到講學時,總先語重心長:「好比臭泥中開蓮花,只採蓮花,莫取臭泥。」 鳩摩羅什不僅培養了大量人才,最大偉績就是翻譯佛經。從後秦弘始三年(公元401年)到長安至公元413年圓寂,十一年中,他在弟子的幫助下譯經三十五部二百九十四卷。他的譯筆忠於原文,圓通流暢,典雅質朴,並糾正了四百年來他人譯經之誤,成為後世流傳最廣的佛教經典。 公元413年,感知大限即近的鳩摩羅什,對眾人起誓:「假如我所傳的經典沒有錯誤,在我焚身之後,就讓這個舌頭不要燒壞,不要爛掉!」不久,鳩摩羅什圓寂,在逍遙宮依佛制焚身,火滅身碎後,惟有舌頭完好無損。 三寸不爛之舌,證顯鳩摩羅什之誓。 (鳩摩羅什生平故事,依據《佛教的故事》一書(無礙編著)及新疆電視台《絲路的發現》欄目「鳩摩羅什」,綜合雜糅。謹以此文向高僧鳩摩羅什致敬!)
編輯本段命運坎坷
羅什一生命運坎坷,而且當時漢地的佛教水平和接受能力還相對不足,也限制了他的才能的充分發揮。曾有熟悉羅什的外國沙門說,羅什譯出的經典,還不到他所精通的十分之一。鳩摩羅什贈友人的一首詩或許是他一生的最佳寫照:「心山育明德,流薰萬由延。哀鸞孤桐上,清音徹九天。」
⑦ 古龜茲國翻譯大師鳩摩羅什翻譯的名句
天生萬物惟人最靈。匪人能靈實心是靈。心為主宰一身之君。役使百骸區處群情。專
物無其物形無其形。稟屬受於天良知良能。氣拘欲蔽日失其真。此心即失此身亦傾。
欲善其身先治其心。治心如何即心治心。以老老心治不孝心。以長長心治不悌心。
以委致心治不忠心。以誠恪心治不信心。以恭敬心治無理心。以循理心治無意心。
以清介心治無廉心。以自愛心治無恥心。以積德心治為惡心。以利濟心治殘賊心。
以匡扶心治傾陷心。以仁慈心治暴戾心。以謙遜心治傲慢心。以損抑心治盈滿心。
以儉約心治驕奢心。以勤慎心治怠忽心。以坦夷心治危險心。以忠厚心治刻薄心。
以和平心治忿恚心。以寬洪心治偏窄心。以傷身心治沈湎心。以妻女心治姦淫心。
以果報心治謀奪心。以禍患心治鬥狠心。以正教心治異端心。已至信心治大疑心。
以悠久心治無恆心。以始終心治反覆心。以施與心治慳吝心。以自然心治勉強心。
以安分心治非望心。以順受心治怨尤心。以推誠心治猜忌心。以鎮定心治搖惑心。
以中正心治偏袒心。以大體心治系務心。嗟乎人心不治不純。如比亂絲不理不清。
如彼古鏡不磨不明。如彼劣碼不勒不馴。我故說經欲治人心。人心得治天地清寧
⑧ 鳩摩羅什翻譯的般若心經全文
姚秦天竺三藏鳩摩羅什譯
觀世音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時。照見版五陰空。度一切苦厄。舍權利弗色空故無惱壞相。受空故無受相。想空故無知相。行空故無作相。識空故無覺相。何以故。舍利弗非色異空。非空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如是。舍利弗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是空法。非過去非未來非現在。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薩依般若波羅蜜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離一切顛倒夢想苦惱。究竟涅槃。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羅蜜是大明咒。無上明咒。無等等明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咒即說咒曰
竭帝竭帝波羅竭帝波羅僧竭帝菩提僧莎呵摩訶般若波羅蜜大明咒經。
⑨ 鳩摩羅什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是像不負如來不負卿里寫的那樣,是個溫婉的男子嗎
我也是看完不負抄之後對鳩摩羅什有了很深的興趣,歷史中誰都不知道他是否像小說中那樣的溫婉,但是他的廣識和在佛法翻譯方面的造詣是無可比擬的。
感興趣可以去查查他的資料哦
作者小春還是很尊重史實的,雖然很多他的作為都用了作者自己的故事來解釋的很透徹,但是她寫的事件都是真實發生過的。
如果你對這個小說很感興趣,推薦你看《不負如來不負卿 藍蓮花》,也是一個鑒於史實對人物的改編,希望你能喜歡哦
⑩ 鳩摩羅什是怎樣的一個人,翻譯了那些重要佛經
網路里的。
鳩摩羅什(Kumārajīva,344-413), 一譯「鳩摩羅什(耆)婆」,略稱「羅什」或「什」,意譯「童壽」。祖籍天竺,混血,出生於西域龜茲國(今新疆庫車),家世顯赫,其祖上世代為相,倜儻不群,馳名遐邇。鳩摩羅什自幼天資超凡,半歲會說話,三歲能認字,五歲開始博覽群書,七歲跟隨母親一同出家,曾游學天竺諸國,遍訪名師大德,深究妙義。他年少精進,又博聞強記,既通梵語,又嫻漢文,佛學造詣極深。博通大乘小乘。精通經藏、律藏、論藏三藏,並能熟練運用,掌控自如,乃三藏法師第一人,與玄奘、不空、真諦並稱中國佛教四大譯經家。位列四大譯經家之首,翻譯學鼻祖,語言學大師。
東晉太元八年(384年),太祖呂光取西域高僧鳩摩羅什到達甘肅涼州,鳩摩羅什在甘肅涼州待一十七年弘揚佛法,學習漢文,後秦弘始三年(401)入長安,至十一年(409)與弟子譯成《大品般若經》、《法華經》、《維摩詰經》、《阿彌陀經》、《金剛經》等經和《中論》、《百論》、《十二門論》等論,系統介紹龍樹中觀學派的學說。總計翻譯經律論傳94部、425卷,其中「三論」(《中論》、《十二門論》、《百論》)為三論宗主要依據;《成實論》為成實學派主要依據;《法華經》為天台宗主要依據;《阿彌陀經》為凈土宗所依「三經」之一。
鳩摩羅什是世界著名思想家、佛學家、哲學家和翻譯家,是中國佛教八宗之祖。其譯經和佛學成就乃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也。著名弟子有道生、僧肇、道融、僧叡,合稱「什門四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