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時期治安
A. 從社會心理學角度說明,非典中,政府應對和媒體應對的不同;校園暴力事件產生的原因、預防、控制
2. 教育專家、法律專家和心理專家都認為,天天可能面對校園暴力的中小學生更應該懂得在遇到暴力時應該怎麼做。
教育專家表示,應從心理治療入手解決校園暴力,首先應該改變價值觀嚴重單一的現狀。目前國內教育體系的功利傾向明顯,一切以升學率、成績為重。如果功課不佳,其他一切都免談,因此功課不佳的同學很容易自我放棄。對他們而言,每天校園的生活是不斷的挫折、憤怒、失望。日積月累,情緒上容易失控。因此要消除校園暴力的心理因素,就要教育中小學生在看待自己和同學時不簡單以學習成績來衡量。要讓孩子們從小學習和接受多元的價值觀,要經常以欣賞的態度從不同的人身上看到不同的優點;與此同時,中小學生要學會尊重和容忍即使自己並不認可的價值觀。
法律專家則強調要加強對中小學生的法治教育,讓他們認識校園暴力的違法犯罪性。但鑒於中小學生的接受能力,這一年齡段的法治教育最好通過較為形象的案例來說法。通過法治教育,不但要讓孩子們懂得基本的法律常識,更要通過一個個鮮活的例子,讓孩子們意識到被欺辱者是校園暴力的受害者,但校園暴力最終和最大的受害者則是實施暴力者本人。
心理學專家的建議是,對於有暴力傾向,或者已經實施過暴力行為的學生,不能坐視不管或一味地姑息,要通過適當的方法進行預防和矯治。其中包括教會孩子發泄自己不滿的方法:對著玩具或枕頭拳打腳踢、大哭一嘗大喊大叫、蒙頭大睡等。對孩子的侵犯行為進行分析,適當的自衛不應被視為侵犯或欺負,相反應該予以鼓勵,以免孩子陷於過分懦弱的境地。
其實對校園暴力,學校要承擔重要的責任。學校應該加強對學校領導、管理人員以及老師的教育和管理力度。對於那些實施暴力侵害的老師,應該態度鮮明地予以處理,使老師和學校真正成為預防和減少校園暴力的積極因素,從行為上成為學生樹立依法、和平解決爭端的榜樣。
3.隨著公安部維護校園及周邊安全八條措施的出台,校園安全問題再次成為了輿論聚焦的熱點。有專家認為,此舉或許會對校園暴力產生震懾作用,但是校園安全是個綜合工程,欲根除還需要全社會共同來努力。
一段時間以來,國內涉及校園安全的治安案件屢見不鮮,單單廣州市2005年底三個月檢查中,就查出打掉25個涉嫌學校、學生的作案團伙,破獲刑事案129宗,治安案件276宗,抓到1214名犯罪分子。
有學者分析,危及校園安全的問題,是多方面的,綜合性的,有師生自己產生的問題,但更多的是社會因素起作用的結果,是全社會各種問題在校園的延伸,只不過,受害者由社會人改為無辜的孩子。因此,盯住校園及其周邊,以警方之力,大力打擊校園暴力,整治各種安全隱患,當然是非常必要的。但如果僅僅如此,顯然也是不夠的。比如說,校園周邊的非法擺攤、黑網吧,各種消防、交通隱患等問題,就不是公安部門一家所能解決的,需要更多的部門一起來共同努力解決。還有,如差等生、校園流失生問題,他們是製造校園暴力的主要力量,對於他們的教育,更是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尤其是那些孩子的家長們。因為從很大程度上來說,正是他們的失教失管,或者是管教不當,讓孩子們踏入歧途。
4.美國一些預防校園暴力專家指出,對校園安全的鬆懈及與學生溝通的缺失,是美國一再發生校園槍擊案的根本原因。
據美國國家校園安全與安全服務機構主席特魯普介紹,本學年全美國已經有29人死於校園暴力。去年這個數字為49人,是近幾年來最高的,甚至超過了發生科倫拜恩槍擊案的1999年。
專家指出,科倫拜恩槍擊案發生後,全美掀起了一股加強校園安全的浪潮,各學校都改善了校園安全措施,主要包括對進入校園進行限制、增加學校保安人數、制定緊急情況應對計劃、增加學校的電話和無線電通信裝置等。但近幾年,由於持續未發生大的校園槍擊案,公眾的安全意識有所鬆懈,而經費削減又影響了教職員工的安全培訓。
特魯普說:「我們幾乎對全國所有學校進行了安全評估,發現教職員工的安全意識普遍下降,應急機制也有問題,在發生緊急情況時根本沒用。」全美學校資源事務官聯合會常務董事拉瓦雷洛認為資金也是個問題,教育經費的削減迫使學校解僱經驗豐富的保安,從而失掉了將暴力事件消滅於萌芽中的機會。
美國中小學校預防暴力事件國家顧問邦德則指出,人們總想用金屬探測器等安全措施預防暴力事件,但真正能阻止暴力事件的是和孩子們一起努力,並使教育適合孩子們的需要。當一個人心懷極度憤恨的時候,他就會不在乎死亡。如果一個人不在乎死亡的話,也就沒有什麼能對他們產生威懾了。杜絕校園槍擊案不是用錢就可以解決的問題,而是必須用勇氣解決的問題。
5.「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這句口號,曾經響徹中國大地,被廣泛地刷在牆上、寫在黑板報上、掛在教育工作者的嘴邊,表達了調動一切社會力量辦教育的決心。最近,這句口號因為《海外文摘》的一篇文章《比爾·蓋茨的金錢觀:再富也不能富孩子》而有了新的註解。
雖然這兩句話的語意背景並不完全相同,前者主要對國家和社會而言,後者則是針對家庭和父母,但仍然值得國人認真思考,因為這也是在消費觀念上與國際接軌的一個重要方面。現實情況是,由於國人生活條件的普遍改善,又加上都是獨生子女,所以家長們總是竭盡所能滿足孩子的種種消費需求,讓孩子引領高消費風潮。
許多富豪們因為錢來得容易,在孩子身上一擲千金,自不用說;一些手頭寬裕的家長,逢年過節要給孩子送大禮,而且還全力支持孩子加入小朋友之間互贈禮品的高消費行列,而兒童高消費群中的「送禮一族」,更在為兒童高消費推波助瀾;為不讓自家孩子在人前「掉價」,許多並不富裕的家庭也被迫把孩子推入了高消費誤區。這種助長孩子加入高消費行列的非理智行為,實際上就是在潛移默化地為孩子灌輸大手大腳的消費習慣。
中國有一句古話叫「豪門出敗子」。基於金錢可能對孩子帶來的傷害,世界首富比爾·蓋茨同當今世界的許多富人一樣遵循「再富不能富孩子」的教育原則,寧願將錢捐獻給社會也不願多給一分錢讓孩子去揮霍。蓋茨和他的妻子近5年向社會捐款高達10億美元以上,對社會如此慷慨大方,對子女則比較「吝嗇」。蓋茨公開宣布:「我不會給我的繼承人留下很多錢,因為我認為這對他們沒有好處。」洛克菲勒家族是全美最富裕的家庭之一,但是,整個家族卻崇尚節儉。勞倫斯·洛克菲勒的6個孩子的日常花銷是靠做家務活,如給父母擦皮鞋、拍打蒼蠅等賺取的;沃爾瑪是世界最大的零售業集團,它的創始人所寫的自傳中,這樣警告他的後代:「子孫當中要是有誰膽敢玩弄紈絝子弟的那類奢侈品,我到地獄里也要起訴他。」
6.2005年,我國的女生也顯得特別「暴躁」,打架、虐待事件層出不窮:
2005年4月25日,武漢兩名職業學校女生當眾對另一女生拳打腳踢施暴,並往其身上潑冷水,強令其喝光洗腳水。
9月14日,北京昌平衛校和昌平金駝技校學生發生斗毆事件,數十名女生持木棍參與。
10月24日,北京盛基藝術學校2005級表演系學生林靜被同校2003級表演系的6名女學生堵在宿舍扇耳光、潑冷水、踢肚子毆打近1小時。
「女孩作案的動機比較集中,主要就是報復、嫉妒、排他。」 中國政法大學社會學與青少年犯罪研究所所長皮藝軍說。孩子的世界能有多少大是大非?在她們簡單的生活中,雞毛蒜皮的小事引起的怨氣沒有得到有效的疏導,就成了暴力的直接導火索。另外,學校和家庭往往只顧抓成績,忽視了做人方面的教育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
在生理方面,女性本來不以體力對抗見長,特別是未成年的小女孩。在她們「強硬」的面孔背後,其實是在強勢的成年人文化面前敗下陣來的「脆弱」的青少年文化。
「校園女生暴力案件的增加是和現在普遍存在於青少年中的暴力傾向密不可分的。」皮藝軍說,「現在孩子的暴力傾向最簡單的例證隨處可見,比如說,過去幾歲的孩子鬥嘴時最愛說『我不跟你玩了』,現在的口頭禪變成了『我殺了你』。」
皮藝軍認為,暴力文化已經成為現代文化生活中部分成年人不可缺少的文化享受,暴力文化的商品化自然成為商家的最大賣點。雖然我國有關青少年問題的法律中都一律禁止孩子接觸暴力文化,但在現實中卻基本沒有可操作的限制性規定,對此還基本處於放任狀態。對於容易吸收外界信息,且分辨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都不夠成熟的青少年來說,很難不受到影響。這是產生青少年暴力傾向的很重要的原因之一。
另外,大眾媒體對暴力限制太少,雖然我國一直都在限制色情和暴力內容的傳播,但在實際做法上往往是限制色情不限制暴力。在影視文學作品、音像製品、小報小刊、電子游戲中,孩子可以十分方便地接觸到暴力場面。特別是我國對影視作品中的暴力沒有分類,更沒有因為其中有暴力內容而限制孩子觀看。
7.有關資料顯示,目前在中國市場銷售的網路游戲大約有95%是以刺激、暴力和打鬥為主要內容的,而且越「刺激」的游戲玩的人越多。而由此引發的學生逃學、校園暴力等一系列社會問題,也日益增多。
部分學校老師認為:網路游戲特別是一些對抗性的暴力游戲所帶來的影響遠不止學生精神狀態欠佳、學習成績大幅度下降,尤為嚴重的是,網路游戲中大量暴力情節逐漸淡化了學生的是非標准。在網路游戲中,學生們見到聽到的到處是刀光劍影、槍炮轟鳴和死屍遍地。久而久之,他們看到的彷彿不是痛苦,而是痛快,對暴力的態度也從開始的憎恨、反感到默認、接納,甚至是嘗試。
專家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由於攻擊性的網路游戲是在一個虛擬的空間中進行的,這樣就可以使他們展開大膽想像,平常被壓抑的情緒得到了宣洩。在校大學生可塑性強,長久下去會使他們失去對現實社會的包容。同時尋求刺激是人的一種本能,刺激性的活動可以讓人忘乎所以,甚至失去理智。在游戲世界裡,所有的問題都可以用武力解決,而這種影響是潛移默化的。當青少年熟悉這種解決問題的方式之後,在現實社會中遇到沖突,便會採用這種最熟悉的方式來解決,在他們看來,這和在游戲里重復過無數次的行為沒太大不同。專家呼籲,應該多關注網路暴力游戲的負面影響,讓青少年能有個健康的成長環境。
8.為了進一步加強校園安全,中山市教育和公安部門最近決定,讓警察進駐校園,「全市所有中小學校,都設立了警務室,每周警察必須到學校打卡上班兩次。」除了中小學全部實行警察駐校外,中山很多幼兒園,也可根據自身需要,園內設立警務室,讓警察進駐幼兒園,現場維護幼兒園治安。
據了解,中山每個校園警務室,將由兩名民警負責,根據學校及其周邊的治安狀況,經常性到校進行工作。
校園民警及時處理校園違法案件:
在中山石岐區一所小學現場看到,該校入門處就有一間教室,掛著「校園警務室」的牌子,教室內的桌面上擺著校園民警的工作牌、筆記本等,牆上還掛著聯系信箱,一名民警正在現場辦工。
校園民警工作主要是處理校園內外的違法犯罪案件,一旦出現危害校園師生人身、財產安全、擾亂校園正常教學秩序的情況,民警就要在現場予以及時化解。
另外,校園民警還將收集校園及周邊地區的治安情況,並給學生上法制教育課,而且,還要協助學校開展家訪活動,對有不良行為的學生,加以教育轉化。
中山市民紛紛表示,他們覺得這種做法值得贊揚,「警察在學校內辦公,對犯罪分子有很大震懾作用。」
「每到放學,我們都到學校接孩子,擔心孩子安全,有了警察,我們覺得放心許多,可以讓孩子自己回家了。」
有幾位市民提出,警察駐校雖然很好,但是警察每周只到學校打卡上班兩次,大多數時候還是不在學校,「能不能讓警察每天都到學校去,全天候保證校園安全。」有人提議。
9.記者在調查中,發現一個有意思的現象,那就是一些學校都只是老人看門,而沒有專門的保安。教育系統一位知情人士告訴記者,事實上,大多數中小學、幼兒園,都沒有配備保安負責學校安全,幾乎都是清一色的老人坐在門衛室負責進出安全,還有的學校在上學、放學高峰期間,乾脆叫老師、學生戴著個紅袖套站在門口值勤。
通過簡單的調查,我們可以發現,校園安全漏洞是顯而易見的。僅僅是老年人做學校門衛,能否保障學生、學校安全?在江蘇發生一農民沖入幼兒園砍傷、燒傷28名兒童事件後,教育部相關負責人也明確指出,校園事故之所以發生,與平時學校安全管理上存在的問題、埋下的隱患不無關系。福州市幾起安全事故的發生,也都暴露出校方在制度、管理上的缺陷和漏洞。
河南省社會科學院社會學家趙維泰在接受媒體記者采訪時說,實際上校園安全不是單純的一些措施能夠預防的,也不是學校和教育部門能單獨解決的。
趙維泰認為,校園安全應該是一個大環境的問題,在現代這個社會,由於人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社會上人的心理越來越不穩定,如果這種心理得不到有效的疏導和排解,一些人將會走向報復社會的極端,因為校園里的孩子自我保護能力較弱,一些人便把目標對准了校園。
他說,既然校園安全是一個大環境問題,校園安全也不是一個單一的,而是一個系統工程,保證校園安全也不僅僅是制定嚴密的防範措施,還要從改善社會環境入手,需要學校、家長和社會密切配合,才能有效地保護孩子的安全。
10.教育部門落實的法制教育內容,目前在學校里的實施情況令人尷尬:由於對法制教育的有效與否沒有一個評價標准,使得主管部門的檢查、學校的落實都沒有具體的「根據」。據了解,近年來,教育主管部門已經明確對學生的綜合評價包括了法制教育的內容,而事實上,從主管部門到學校都沒有對此重視起來。
即使部分學校純粹撇開法制教育不管,教育主管部門在定期檢查中,也看不到沒抓法制教育的學校和抓了法制教育的學校有什麼差別。而有的學校也定期進行法制講座,但大多都流於說教的形式。一位教育專家認為,學生尤其是中小學生,正處在心理、思想以及價值觀的轉型時期,一些瑣事與摩擦很容易讓他們情緒失控,再加上學習的壓力,他們往往喪失理智從而走向暴力的歧途。所以,在這個時期,法制觀念的灌輸、思想品德的教育應該及時跟上。他還說,法制教育應和文化學科建設聯系起來,定期安排學生參與法制教育活動,聘請的法制老師以具體的校園暴力案件說法,將其貫穿到教學當中,而不應單純地以文化課的成績作為對孩子的唯一的評價標准。
教育專家認為,如果學校一味地強調文化課成績,而不注重提高和健全學生的法律意識,即便有教育成果也是殘缺的。北京理工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長楊東平則認為,重收費輕管理是當前教育界的一大弊端,教育管理部門對學校如此,學校對學生也如此。「青少年在花季年齡容易染上江湖習氣和暴力崇拜,但大多數有暴力傾向的中學生並不認為他們對同學實施暴力是犯罪,甚至將這種暴力行為作為令人刮目相看的一種能力。因而,對施行暴力的『問題少年』,或者有暴力傾向的學生,施以心理上的矯治、生活上的關愛,以及行為上的引導,才是教育的關鍵,可是,我們目前的教師隊伍,在傳授知識上能夠盡心盡力就算稱職了,至於德育教化,越來越不為其重視。」
11.「冷暴力」在法律上還沒有明確的界定,通常是指並非通過毆打的暴力方式處理矛盾,而是對對方表現得較為冷淡、輕視、放任和疏遠的一種隱性暴力。 如今,教師不得打罵體罰學生的禁令早已深入人心,然而拒絕「冷暴力」、遠離「軟傷害」的提法再次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
學生感受:「冷暴力」傷在心上。在調查中,多數學生都清晰地記得教師對他們說過的兩類話語:鼓勵性的和侮辱性的。 體罰疼在身上,「冷暴力」傷在心上,事實上,「冷暴力」比肉體上的懲罰更讓學生「念念不忘」。成都某中學學生說,小學的他是一個很調皮的孩子,成績不太好,很多老師不喜歡他,說他將來沒什麼前途,他自己也很厭學。上了中學,班主任柳老師的一句:「你是一個很聰明的孩子,稍微努力一下就能考出好成績!」將他從自棄的邊緣拉了回來。
一個小學六年級的學生因生病沒有參加考試而被老師分到了差生的行列,這個要強的孩子因此倍感侮辱,心情抑鬱,甚至不肯去學校,最後家長只好帶他去找心理醫生。這讓筆者想起了台灣著名作家三毛的故事:少年的三毛因為數學不好而被老師責罵,敏感而自尊的三毛因此患了自閉症,在自己的房間里一呆就是七年,再也不願去學校;直到成年,三毛回憶起來還心有餘悸。
家長看法:易埋下社會隱患 。在相關調查中發現,北京80%以上的家長反對教師在精神上粗暴對待孩子,10%的家長認為,有時孩子的確淘氣、不聽話,教師嚴厲批評是對的,但還是希望教師把握好尺度,注意方法,因為過激言語怕孩子接受不了。
三、申論要求
(一)根據給定的材料,概括目前校園暴力的類型及其危害,篇幅在400字左右。(滿分20分)
(二)根據給定的材料,試分析目前校園暴力產生的主要原因。要求:內容全面,分析透徹,態度客觀,字數在400字左右。(滿分30分)
(三)針對所發生的問題及產生的原因,從構建和諧校園的高度,談一談應該如何對待和處理校園暴力的問題。要求:考慮周到,說理透徹,對策切實可行,字數在1 200字左右。(滿發50分)
參考答案
1.
結合給定材料,目前校園暴力的情況,大致可分為三類:
第一是校外不法勢力對在校學生實施的暴力。我們常常聽到或看到校外的一些社會非法勢力對在校學生勒索錢財,弄得這些學生往往害怕而不知所措的報道。學生上學受到社會非法勢力的勒索和敲詐,這種現象已不是某所學校獨有的現象,而是某些地區較為普遍的一種社會犯罪現象。
第二是學生之間相互實施的暴力。在校學生之間的暴力行為在青少年暴力犯罪案件中所佔的比例很高。有的學生為了自身的安全,不得不加入不良群體,以此來反抗校園暴力侵襲;有的學生為了自衛,不得不帶上刀具,以防不測;有的則採取以暴制暴的方法,走上違法犯罪道路。校園暴力不是近年來的產物,只是這種暴力行為已從一般的打架斗毆發展成為殺人、搶劫、強奸等刑事惡性犯罪案件。這一嚴重的發展趨勢不得不引起全社會的高度重視。
第三是師生之間實施的暴力。校園師生之間的暴力日漸引起人們的重視。老師和學生是學校教育的主體,在學校教學的過程中,有些老師對學生經常進行體罰,動手打耳光,揮拳頭和踢學生,對學生身心發育造成很大傷害。此外,有些道德品質惡劣的學生對老師的真誠批評教育懷恨在心,便糾集他人一起對老師實施暴力,動手毆打老師。
2.
校園暴力是「先天不良」與「後天失調」的混合產物,因而它的產生必然涉及到學校,家庭,社會等多方面的因素。
(1)只重視智力教育,輕視德育教育。校園里師生之間暴力行為的發生,即學生打老師的情節大多數發生在學習不好的學生與老師之間。有些地區的某些老師對學生教育不是以人為本,而是以傳統的師道尊嚴,不管對錯,要求學生絕對服從自己管教,甚至個別素質低下的老師對學生教育不是以身作則,而是以打罵、諷刺或體罰的形式替代教育,致使某些學生身心受到嚴重的傷害。在這種情況下,由於老師的打罵,極易引起學生的反擊,這也是造成校園暴力的誘因之一。
(2)教師的不健康心理對學生的負面影響。心理疾病和心理障礙的存在極易導致教師在工作中因對學生的行為缺乏必要的寬容和耐心,而動輒以粗暴的方式打罵體罰學生。此外,不健康的心理也會使教師把在工作中所遭遇的競爭及挫折轉嫁宣洩到學生頭上,當學生表現出不情願或反抗的姿態時,暴力或攻擊性行為就出現了。嚴重的是教師的心理健康水平與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成正比,施暴不僅不會達到預期的教育效果,反而會在被懲罰的學生和其他學生的心靈中播下暴力的種子,造成一種暴力的惡性循環。而特定的年齡發展階段所決定的強烈的模仿心理、「依戀性」及「向師性」無疑使得學生在耳濡目染、潛移默化中習得或存有一份報復心理,從而導致對同學或老師的暴力攻擊行為。於是素以「教人為善」為職志的教師,竟充當了校園暴力的導火索。
(3)對青少年在成長過程中產生的暴力傾向疏導不力。對已經具有行為偏差的學生缺乏矯正辦法,對侵害他人的校園暴力事件處理不及時,助長了施暴者的氣焰,越來越囂張,越陷越深,同時使受害者因得不到及時的救助而產生報復心理,從受害者向施暴者轉變。
(4)學校法制教育缺乏是校園暴力產生的一個重要因素。學校是開展法制教育的重要基地,而一些學校重智輕德,法制教育流於表面化、形式化,很多學生不知道什麼是違法犯罪,缺乏普通的法律常識,不知法、不懂法,更談不上遵紀守法。更有甚者,少數教師法制觀念淡薄,不僅沒能對學生很好的進行法制教育,還侵犯學生的合法權益,如體罰或變相體罰,侵犯學生的人身權利。
3.
構建和諧校園,遠離校園暴力
對於日趨嚴重的校園暴力行為,應該考慮到這不僅僅是教育一方的原因,而應把它放在社會大背景中去考慮。從學校、家庭、社會三方面出發加以整體上的考慮,使學校、家庭和社會形成一個整體網路,共同防止校園暴力的發生。
(一)學校方面:
(1)加強學校道德教育工作。首先對學校教職員工進行道德教育,做到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使學校形成一個良好的育人環境。努力提高教師素質,尤其注重教師政治素質和師德的培養。各級教育部門要堅持不懈地進行師德建設,選拔和任用有愛心、有責任感、正義感的教師到第一線工作,要根據學生、教師、家長的反饋信息及時對教師的師德進行評價,獎優懲劣,努力形成尊師愛生的教育觀念,幫助老師們尋求解決問題的最佳途徑,最大可能地實現教育目標,從而避免因老師在認識上的局限性而導致其採取一些違背教育規律的行為。加強《教育法》等法律文件的宣傳和執行力度,在保證法律精神深入人心的基礎上,對於違法行為予以堅決打擊,以保護廣大學生的合法權益。我國現已開始實行教師資格考試制度,應大膽改進教師制度,使教師能進能出,對那些品質低劣、不能為人師的,要及時將其淘汰出局。其次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盡管他們還處於識別能力和自控能力都比較差的階段,但對於真善美,假惡丑還是有一定的分辨能力的,應當培養他們遵守法律、法規及社會公共道德規范的觀念,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以及自尊、自律、自強的意識,增強辨別是非和自我保護能力,自覺抵禦各種不良行為的誘惑和侵害。培養學生形成優秀道德品質,養成良好道德習慣,把社會公德的規范內化為自覺的行為。
(2)加強學校法制教育。增強和提高學生法律觀念和法制意識,關鍵在於法制宣傳與法制教育落到實處,使學生將法律與日常生活和行為規范融為一體。加強學生自我保護意識和學法用法能力的培養,法制課要作為必修課,配備專門的法制課教師,不僅要搞好課堂教學,同時還要利用課余時間,對學生進行豐富多彩的法制教育活動。使他們懂得自己的權利和義務,知道什麼行為是社會提倡和法律允許的,什麼行為是法律禁止的,做到知法、懂法和遵紀守法。
(3)開設心理咨詢,對學生進行挫折教育,培養學生心理承受能力。現在許多學生由於長期處在應試教育和競爭的壓力下,心理負荷沉重,長期受到壓抑卻得不到釋放和疏導,很容易產生心理疾病,出現偏激行為。因此,學校應對學生進行挫折教育,學校不僅要給學生正面教育,也要教給學生抗暴御辱的道理和方法。美國教育界不否認社會存在犯罪,存在罪惡,他們認為教給學生基本的生存防範意識,生存逃生技能,是教育者義不容辭的工作。我們應該教給學生在面對暴力時的策略與勇氣、遭遇暴力以後應該如何對待等。如面對高年級同學以及校外人員的侵害要及時向父母和老師匯報;對於老師的侵害要及時向父母和學校領導匯報;對於嚴重的侵害行為可以向公安機關報案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訴等。教給學生應對危險的方法,幫助學生學會生活,適應社會。
(二)家庭方面:
家庭教育是教育的一種基本形式,是整個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培養、教育子女是父母應盡的責任和義務。只養不教,是父母的失職;教子不善,則是父母的罪惡。一個家庭的環境,父母的教育方法、道德觀念和行為規范,都直接影響著孩子的成長,對孩子良好品行的形成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我們要強化家庭教育職能,增強父母教育子女的責任感,重視父母對孩子的早期教育,培養健全的人格。
(三)社會方面:
社會預防主要是指凈化社會環境,給青少年創造一個有利於其身心健康的良好的社會環境,動員社會力量,加強對青少年的教育和保護。加大對不良現象和不良風氣的打擊力度,避免傳媒的不良影響,發揮其積極作用,凈化青少年健康成長的社會環境。
總之,校園暴力問題已經成為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應該引起有關部門的高度關注。我們的家長、老師,以及社會各界不妨從現在做起,用自己的言行詮釋「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的道德規范,爭做孩子們效法的榜樣,共同努力為孩子營造一個健康向上的成長環境。唯有如此,出現暴力及混亂的校園才會恢復應有的寧靜,國家、民族與未來才會更加充滿希望!
B. 抗擊非典的英雄
中國工程院院士、廣東省非典型肺炎醫療救護專家指導小組組長鍾南山;
解放軍302醫院教授姜素椿;北京市佑安醫院護士長朱偉平;解放軍小湯山醫院院長張雁靈;
廣東省中醫院原護士長葉欣烈士生前同事李麗娜;
北京市西城區展覽路街道工委書記李春英;
武警北京總隊醫院內二科原主治醫師李曉紅烈士的丈夫劉會昭;
河北省保定市傳染病醫院黨委副書記、副院長樊峰萍;
山西省人民醫院急診科原副主任梁世奎烈士生前同事黃麗坤;
中日友好醫院黨委辦公室副主任郝瑞珩;
中國醫學科學院實驗動物研究所常務副所長秦川;
廣東省衛生廳黨委辦公室主任吳子剛;
天津市公安局紅橋分局治安科副科長張德海;
內蒙古自治區磴口縣農業局技術幹部李鎖軍;
鐵道部北京鐵路局T89次列車長金媛媛;
北京市東城區和平里街道計生辦主任劉秀榮;
北京市胸科醫院臨時指揮部總指揮、市衛生工委副書記齊敬寧;
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委常委、宣傳部長董漢忠。
如果您還有什麼不滿意的,請發消息給我,並附上問題的連接,謝謝
參考資料:http://www.bjdj.gov.cn/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13882
C. 非典中的英雄事件
有陳洪光、鄧練賢、葉欣、衛保周、丁秀蘭等。
1、陳洪光
陳洪光(1964年~2003年) 男,祖籍廣東東莞人,生前是廣州市胸科醫院二內科主任兼重症監護室主任。
2003年2月9日廣州市胸科醫院接到第一例「非典」病人開始,陳洪光同志100多天幾乎沒有離開過醫院的重症監護室,將自己的生命、健康置之度外,堅守崗位救治「非典」病人。
2003年4月16日,陳洪光同志被確診感染了「非典」,停止工作進行隔離治療。
2003年4月31日到5月3日轉入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接受治療,5月4日轉入廣醫一院呼研所,5月5日病情突然惡化,顱內腫脹,骨髓抑制,呼吸困難,搶救無效,沉睡60小時後於5月7日清晨6時光榮殉職,終年39歲。
2、鄧練賢
鄧練賢(1949年12月9日-2003年4月21日),漢族,台山市人,中共黨員,生前任中山三院黨委委員,傳染病科黨支部書記,傳染病教研室副主任,傳染病科副主任,主任醫師。
2003年4月21日,在抗擊非典的斗爭中,光榮殉職。在廣東抗非典戰斗中第一位因公殉職的醫生,身後被廣東省政府追認為革命烈士,被中組部追授為「全國優秀共產黨員」。
5、丁秀蘭
丁秀蘭(1954年-2003年5月13日),女,1970年參加工作,1979年畢業於首都醫科大學,生前擔任北京大學人民醫院急診科副主任、主任醫師、黨支部書記。
2003年4月22日,為搶救非典患者不幸感染,丁秀蘭被轉到北京地壇醫院,北京市委、市政府一直關注丁秀蘭的治療搶救工作,有關領導要求不惜一切代價搶救丁秀蘭。
入院第3天,地壇醫院組織了院內專家會診,對她患重型SARS進行了確診,決定給予抗病毒、抗感染、提高機體免疫的治療。
2003年5月13日清晨4點15分,丁秀蘭終因多臟器功能衰竭被宣布臨床死亡,不幸以身殉職,永遠離開了她熱愛的崗位。
D. 什麼是抗非典精神
非典給我們帶來了災難,但也使我們得到了鍛煉,許多在抗擊非典中表現出來的優秀品質和良好作風,將成為我們一筆寶貴的財富,成為加快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源源不斷的強大動力。 一度受世人唾棄的不給紅包就不動手術刀的現象現在變得銷聲匿跡,廣大白衣天使們,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捨生取義,爭先恐 後投身抗擊非典的第一戰場,並有許多人為此獻出了寶貴的青春和生命。這種救死扶傷舍我其誰的無私奉獻精神的回歸,使全社會為之感動,喚醒了無數人的良知,使我們的社會變得更加美好。君不見,有多少人收斂了貪婪的私慾,使社會公正而清明;有多少人兢兢業業埋頭在抗擊非典的第一線,夜以繼日,加班加點,忘我奮戰,恪盡職守;有多少人捐款捐物,出錢出力,自覺奉獻,主動分擔黨和政府的憂愁,向社會表達他們由衷的愛心……眾志成誠,萬眾一心,成為一個時期來我們國家的最強音。這種道德的升華,節操的閃光,責任義務的超越,如果繼續發揚開來,光大下去,我們中華民族崛起於世界民族之林決不是遙遠的事情。 社會的組織在這次無硝煙的戰爭中也成熟起來,一個個家屬院,一個個單位,一個個社區,一個個村莊,都納入了規范嚴格的管理軌道,成了整個社會機體嚴密組織的一部分。這種嚴密協調的社會組織將對社會的治安、穩定高效運作產生不可估量的積極作用。我們應該藉助這次同非典的斗爭,進一步完善規范社會建設,進而通過卓有成效的社區工作,使整個社會更文明更進步。 還應提及的是,新的良好的生活習慣也在這次同非典的斗爭中開始形成:隨地吐痰已成眾矢之的;到戶外進行科學的健身運動已蔚成風氣;勤洗手臉,搞好清潔消毒已成為眾多家庭的自覺行為;清除垃圾,打掃街道,保持良好的環境衛生已在廣大城鄉形成長效機制……這是公民素質提高的有力表現,這是社會進步的啟端。有了這種素質的提高、進步,向文明小康社會挺進的步伐就會大大加快,我們對美好理想的實現充滿了信心。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災難考驗了我們,使我們學會了科學的生存和成長。願我們總結這寶貴的經驗,珍惜我們的進步,把美好的東西弘揚開來,推動我們民族歷史的車輪更快地向前,向前。
E. 新冠病毒真的比非典更容易傳染嗎
中國歷來經歷過的兩次病毒大爆發分別是非典和新冠病毒。那麼新型冠狀病毒真的比非典更容易傳染嗎?我認為新型冠狀病毒比非典更容易傳染,因為從死亡人數來看,非典的死亡人數遠遠比新型冠狀病毒的死亡人數少,非典比新冠病毒要好控制的多,所以非典的傳播速度也沒有新型冠狀病毒的快。
新型冠狀病毒大爆發以來,病例每天都在增加上千到萬數,死亡數也在增加,這個傳播速度是有史以來傳播最快的病毒,整個地球都為之瘋狂。病毒傳播速度之快的原因,不僅是人的身上可以寄存病毒,而且在蔬菜和一些動物的身上也會傳播病毒。如果在公共場合沒有佩戴口罩的話,很容易被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到。所以在特殊時期出門在外一定要佩戴口罩,盡量減少出門次數,這樣的話就可以控制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速度。
F. 有那些疾病不能拘留
身體有傳染病、精神病和其他嚴重疾病的,以及懷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嬰兒的,暫不拘留,版應當權通知原裁決機關另行處理。
根據《治安拘留所管理辦法》第十條 拘留後發現被拘留人患有傳染病、精神病和其他嚴重疾病的,以及懷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嬰兒的,應當通知原裁決機關另行處理。
因為被拘留人有其他犯罪行為,決定予以刑事拘留、逮捕、勞動教養等處理或者予以少年收容教養的,應當根據有關憑證終止拘留,並辦理出所手續,註明出所的具體時間和所去地點。
(6)非典時期治安擴展閱讀:
《治安拘留所管理辦法》第十一條 治安拘留所對被拘留人應當按教育與處罰相結合的原則進行法制、道德教育。於補貼被拘留人的伙食費,必需的生活、學習費用。對被拘留人勞動的收支應當在財務部門指導下單獨立帳、專人管理,並接受財務部門的監督檢查。
第十三條 被拘留人在拘留期間,因為招工、升學考試或者遇有妻子生育,近親屬病危、喪葬等特殊情況需要離所時,由本人或者其近親屬提出申請,擔任人出具保證書,經原裁決機關批准後離所,並在規定的期限內返回,逾期不歸的按違反所規處理。被拘留人離所期間,不計入執行拘留時間。
G. 不宜拘留原因{身體狀況.家庭狀況
懷孕期間,正在哺乳自己嬰兒的,以及有其他重要疾病的情況下,一般就是突回發急性的,答強傳染性的,主要還是要看是否是不利於關押的,比如急性闌尾炎、多發癲癇等。而艾滋病不在此行列,主要是因為傳染途徑的問題,也就是不易傳染的,非典就不宜拘留、H1N1也不宜拘留。
H. 抗擊非典的英雄〔3人〕
李曉紅是我們河來北人,但更源是軍人和戰士,在與「非典」短兵相接的日子裡,她用28歲的生命留給這個世界一個令人心碎的微笑。
作為一名護士,為了挽救患者的生命,她以自己的血肉之軀,詮釋了「白衣天使」的最高榮譽。她善良勇敢的心曾和社會一起律動,她身上體現了全體醫務人員捨生忘死的精神。
李曉紅,她用自己的生命書寫了中國大醫之「精誠」。
I. 關於非典的資料
非典小資料
一、「非典」是指自2003年以來我國局部地區發生的一類由冠狀病毒引起的肺部感染病症。它是主要通過近距離空氣飛沫和密切接觸傳染的呼吸道傳染病,臨床主要表現為肺炎,在家庭和醫院有顯著的聚集現象。而典型肺炎是指由肺炎鏈球菌等常見細菌引起的大葉性肺炎或支氣管肺炎。
二、非典型肺炎的臨床表現與以往不同的是,首先病人高燒、乾咳,並且沒有一般流感的流涕、咽痛等症狀,也沒有通常感冒常見的白色或黃色痰液,偶爾病人痰中帶血絲,出現呼吸急促的現象,個別病人出現呼吸窘迫綜合症。一般情況下,患者發燒時白細胞會升高,而此次非典型肺炎病人白細胞正常或下降。「非典」到了一定程度以後,症狀會和感冒比較好區別,但是在初期的時候,有時候還是非常容易混淆,甚至一部分「非典」的病人,開始的時候症狀類似於感冒,或者完全和感冒相同,或者有點象流感一樣,有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狀。因為作為「非典」的病原體來說,不是一下子到肺部的,要經過上呼吸道,氣管、支氣管到肺部,我們觀察的病人,往往是持續的發熱,持續三五天,甚至再長的時間,但是在觀察的過程中,突然出現病情的轉機。病人通常的症狀有乾咳少痰,個別痰中帶血,嚴重的會呼吸困難。一般感冒病症包括發燒、咳嗽、頭痛,可在數日後轉好,並且一般沒有肺炎跡象。
三、潛伏期約為二至十二天之間,多數人通常在四到五天就有明顯症狀。目前大家公認的傳播途徑是經過呼吸道傳播,主要是通過飛沫來傳播,特別是近距離接觸,咳嗽、噴嚏、病人的分泌物、體液接觸所傳染;現在又有一些其它情況,直接接觸病人後,通過手,再揉鼻子、眼睛等,也是一個傳播途徑。
四、建議如發現發熱、咳嗽等症狀應及早就診,因為這種病在觀察的過程中,會突然加重,假如能及早發現,給予及時治療,大多數的病人經過數周就可以康復出院。另外到醫院就診,除了早期診斷和治療以外,可以及時的採取隔離措施,避免回家裡感染家人和到社會上傳染給別人。還有,有些人認為如果有流鼻涕的症狀,就肯定不是「非典」是不對的。無論「非典」病原體是什麼,都是經過上呼吸道,經過口咽、鼻喉部侵入的,所以早期的時候,可能會出現普通感冒的類似症狀。懷疑感染非典型肺炎應及早到醫院就診,X光檢驗有助於診斷。
五、目前沒有特效葯物和治療方法,但經及時的支持性治療和對症治療後,絕大多數病人可以痊癒康復。目前衛生部疾病控制司組織多學科專家,在總結前階段防治工作的基礎上制定了《全國非典型肺炎防治技術方案》。目前沒有疫苗預防非典型肺炎,而且也沒有特效葯物和治療方法,所以說,預防「非典」最根本的辦法是強身健體,增強自身的免疫力。
六、主要可以採取以下預防措施:
① 培養和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打噴嚏、咳嗽和清潔鼻子後要洗手;洗手後,用清潔的毛巾和紙巾擦乾。不要共用毛巾。
② 注意均衡飲食、根據氣候變化增減衣服、定期運動、充足休息。減輕壓力和避免吸煙,經常到戶外活動,呼吸新鮮空氣增強身體的抵抗力。
③ 室內經常通風換氣,促進空氣流通,注意居室環境清潔衛生,勤曬衣被。(室內安裝空調的要保持空調設備的良好性能,並經常清洗隔塵網,保證送風安全。)
④ 避免前往空氣疏通不暢、人口密集的公共場所或長時間呆在密閉的空間內。
⑤ 出現病症應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