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堅守職責 » 古代治安實例

古代治安實例

發布時間: 2021-02-24 08:39:38

⑴ 古代是如何管理社會治安

中國古代統治者一直企圖把人民捆綁在土地上,到明清時期幾乎做到了。這主要是為了收稅方便,但同時也起到維護社會治安的目的。由於大多數人民被捆綁在土地上,想要外出需要到縣級機構辦「路條」(一種由縣機構出具的證明文件,相當於現代的介紹信),辦「路條」是很難的,沒有正當理由根本不允許。每到一個新的地方,進城時要出示「路條」,由當地官府登記。還規定,普通平民不可以攜帶武器(刀、槍、劍、戟等冷兵器都算)。縣級以下地方管理機構,由當地人組成。這樣,當地人犯罪,馬上可以知道是誰做的。外地人犯罪,由於有登記制度,也馬上可以查到。由於人很少,一個個排查也不困難。古代早有「通緝」制度,就是官府發「海捕文書」,要貼在每個城門邊。三國時代就有了,關羽、典韋就是在家鄉殺人,逃跑的。必須趁人多時,才能混進城市,否則只能像典韋藏在集鎮附近山林里。

⑵ 古代治安到底是什麼樣的呢

這個和當時的國內形勢有很大關系,因為古代的社會治安管理主要由基層官員來管理的,皇權最多到縣就停止了,縣以下的治理主要靠地方的鄉紳,特別是明清以後這種情況更是明顯。地方的治安情況和當地的知縣治理能力也是息息相關的,治理能力強的官員把屬地能夠管理的井井有條,反之無能的官員就比較麻煩了,因為他們不了解本地的實際情況,並且也不願意去下面的地方了解實情,從而無法做出有效的決策。下面我將從幾個方面來談談:

清代知縣審案

綜上所述,古代一個地方的治安好壞是和當地的縣官以及國內的形勢有很大關系的,不知是單純的管理問題。

⑶ 中國古代的治安好不好

好..
因為古代是封建主義社會,刑律是十分嚴格的
有的朝代或許會松點.但是有的朝代如果搶劫之類的,要死刑或發送邊疆
還有,朝廷一定要保障治安..因為治安不好容易暴亂..甚至爆發起義革命,所以古代的官府都很重視治安

⑷ 古代沒有警察怎麼維持治安

你講的清朝,那就以清朝為例來說明吧,清朝的地方官員,上至巡撫總督等封疆大吏,下至七品縣令,都對轄地的治安民風負有責任,要監管下級對地方治安的治理,及時協助解決超出下級職權范圍內的治安案件。再說警力,一個縣衙分有管治安和緝查的巡捕,有專門在交通要道城門碼頭設路卡盤查追捕的巡檢,還有負責公文傳遞的驛丞。在非常時期可以增加幾十個人的團練作為協助,實在倒霉遇到應付不了的大盜賊或者起義造反之類,就可以上報給上級,上級的也有巡捕團練,加上還解決不了,那就跟朝廷申請調用部隊來剿滅鎮壓。
至於民間日常治安,清朝實行的是保甲制度,比較成熟時期的政策為:十戶立一牌頭,十牌立一甲頭,十甲立一保長,如果偏僻村莊人少,也可以就其少數來編。保甲長的主要職責是:查明並登記轄區內每一家的家長姓名、職業、家口數量,報告給官府備案,然後由官府發給每戶紙牌懸掛門口,出入時要在紙牌上註明出入情況,對面生可疑的外來人口要盤查清楚才能收留,對客店寺廟等地還要發登記冊,定期收發報官備查。政府官員還要監督各保甲長,及時處理保甲長上報的各種資料民情,對不負責任不好好貫徹保甲法的保甲長予以懲罰,對認真負責的保甲長進行嘉獎。保甲法對社會基層治安管理是十分有效的。
中國古代又是農業社會,人員不像現在那麼流動迅速,像北京那樣的老城,居民大多都是世世代代的老鄰居,保甲長一般都是大家公選的德高望重熱心負責之人,而且維護的又是大家的安全和利益,因此一般街坊鄰居都是很團結互幫互助的,無事時大家互相注意警戒,防火防盜,有事了互相救應,遇到可疑人物、治安案件或火警之類,趕緊通知保甲長,保甲長再酌情報告官府求援。而衙門里的巡捕也是土生土長的本地人,街道人頭黑白兩道都熟,滿城都是他的眼線,不像現在警民關系那麼緊張。
另外那時候的商旅也大多有固定的路線,外出行商的或探親訪友的,都要到本地政府申請路引,類似介紹信,詳細介紹你的籍貫、出門事由、行動路線等等,以應付路過關卡客店的檢查登記,到一個陌生地方,如果你沒有當地居民或者有分量的人作擔保,你都別想找工作做。
說了這么多,是不是能幫助到你呢?

⑸ 古代因治安紊亂而帶給百姓傷害的例子

清代,很多皇家復寺廟只有制皇帝才能進,正四品以下在琉璃牌坊下止步,平民供奉要殺頭。

但是在唐朝,很多皇家佛寺專供高僧大德宣講經文,信眾禮佛活動非常盛大。

我想皇家寺廟也分兩種:一種是為民眾修建的,皇室成員信仰佛教,為了宣揚佛法而建造。還有一種是皇帝自己禮佛祈福的寺院,平民禁止。畢竟皇帝不可能和平民一起拜佛吧?

⑹ 古代的社會治安是不是很亂,治安和什麼有關呢

這個和當時的國內形勢有很大關系,因為古代的社會治安管理主要由基層官員來管理的,皇權最多到縣就停止了,縣以下的治理主要靠地方的鄉紳,特別是明清以後這種情況更是明顯。地方的治安情況和當地的知縣治理能力也是息息相關的,治理能力強的官員把屬地能夠管理的井井有條,反之無能的官員就比較麻煩了,因為他們不了解本地的實際情況,並且也不願意去下面的地方了解實情,從而無法做出有效的決策。下面我將從幾個方面來談談:


綜上所述,古代一個地方的治安好壞是和當地的縣官以及國內的形勢有很大關系的,不知是單純的管理問題。

⑺ 古代社會的治安如何

貞觀二十四年我就知道.

⑻ 古代治安到底怎麼樣,古人出遠門是如何保證安全的

我們一個一個來討論,首先講一下古代的皇帝出遠門怎麼保證人身安全。皇帝身邊都有侍衛,京城裡面也有禁軍。這些禁軍的將領,都是皇帝最信任的人。即便是微服私訪,也有很多的大內高手在旁邊保護皇帝的安全。

其實不光是皇帝有這種待遇,一般有錢人家也會有隨從,隨身保護那些有錢人家老爺的生命安全。特別是一些高官,都會花大價錢請一些武功好的人在暗中保護。

古代的政府也會出一系列的政策來保證人們出行的安全。古人除了游學的學子之外,老百姓離開自己的居住地都要攜帶官府出具的憑證,相當於現在的身份證加暫住證再加通行證。出入城門的時候交給守城的士兵一個個查驗。做官的要攜帶腰牌,相當於工作證。通過這些方式來查處人們的出行,而且也會制定一系列的住宿登記政策。

⑼ 古代治安怎麼樣

遠古時期最好,夜不閉戶路不拾遺;往後越來越差,現在最差,這跟生產力還有整體社會道德風氣有關,一般原始大家都沒得吃的,治安比較好,道德水平越高治安就越好

⑽ 關於國家治安方面短文古代

以清朝為例來說明吧,清朝的地方官員,上至巡撫總督等封疆大吏,下至七品縣令,都對轄地的治安民風負有責任,要監管下級對地方治安的治理,及時協助解決超出下級職權范圍內的治安案件。再說警力,一個縣衙分有管治安和緝查的巡捕,有專門在交通要道城門碼頭設路卡盤查追捕的巡檢,還有負責公文傳遞的驛丞。在非常時期可以增加幾十個人的團練作為協助,實在倒霉遇到應付不了的大盜賊或者起義造反之類,就可以上報給上級,上級的也有巡捕團練,加上還解決不了,那就跟朝廷申請調用部隊來剿滅鎮壓。
至於民間日常治安,清朝實行的是保甲制度,比較成熟時期的政策為:十戶立一牌頭,十牌立一甲頭,十甲立一保長,如果偏僻村莊人少,也可以就其少數來編。保甲長的主要職責是:查明並登記轄區內每一家的家長姓名、職業、家口數量,報告給官府備案,然後由官府發給每戶紙牌懸掛門口,出入時要在紙牌上註明出入情況,對面生可疑的外來人口要盤查清楚才能收留,對客店寺廟等地還要發登記冊,定期收發報官備查。政府官員還要監督各保甲長,及時處理保甲長上報的各種資料民情,對不負責任不好好貫徹保甲法的保甲長予以懲罰,對認真負責的保甲長進行嘉獎。保甲法對社會基層治安管理是十分有效的。
中國古代又是農業社會,人員不像現在那麼流動迅速,像北京那樣的老城,居民大多都是世世代代的老鄰居,保甲長一般都是大家公選的德高望重熱心負責之人,而且維護的又是大家的安全和利益,因此一般街坊鄰居都是很團結互幫互助的,無事時大家互相注意警戒,防火防盜,有事了互相救應,遇到可疑人物、治安案件或火警之類,趕緊通知保甲長,保甲長再酌情報告官府求援。而衙門里的巡捕也是土生土長的本地人,街道人頭黑白兩道都熟,滿城都是他的眼線,不像現在警民關系那麼緊張。
另外那時候的商旅也大多有固定的路線,外出行商的或探親訪友的,都要到本地政府申請路引,類似介紹信,詳細介紹你的籍貫、出門事由、行動路線等等,以應付路過關卡客店的檢查登記,到一個陌生地方,如果你沒有當地居民或者有分量的人作擔保,你都別想找工作做。
說了這么多,是不是能幫助到你呢?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