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病堅守堵卡口
1. 1998年抗洪救災中解放軍的感人故事
1、高建成
湖南省湘陰縣人,1965年10月出生於湘陰縣南湖鎮一個農民家庭。自幼熱愛學習,品學兼優。1984年9月湘陰縣四中畢業,被選入空軍飛行學院讀書,畢業後分配到武漢空軍某高炮團。
1998年7月,長江流域連降暴雨,湖北出現外洪內澇的嚴峻形勢,高建成不顧因訓練中暑而連續幾天的高燒,主動請戰,帶病率領全連隨部隊長途奔赴嘉魚縣邱家灣搶險。
高建成一邊打針,一邊帶病堅守在長江大堤上。1998年8月1日20時,嘉魚縣簰洲灣堤段出現重大險情,高建成和連長黃順華奉命帶領一連隨團突擊隊急速開往出險堤段。
當部隊沖至距大堤不到100米處時,江堤突然決口,洪水奔泄,巨大的洪流咆哮而來,浪頭高達三四米。
高建成和連長迅即組織搶救遇險的群眾和官兵,在救生器材不夠的情況下,他鼓勵大家不要慌張,並毅然脫下自己身上的救生衣給不會游水的新戰士趙文源穿上。高建成和連長在急浪中繼續尋找和指揮水中戰士自救互救。
高建成往返數次,用盡全身力氣,將新戰士劉瀾送到一棵樹上,並鼓勵他:「一定要堅持到天亮,上級會派人來救援。」
而他自己被急浪打出十多米,當再露出水面時,他發現戰士何董華在漩渦邊掙扎。高建成拼盡全力撲過去,一把抓住小何將他托著游到一棵樹上。正當他准備再去救其他同志時,一個巨大的浪頭迎面打過來,將氣力用盡的高建成捲走了。
2、李向群
李向群 (1978年6月~1998年8月22日)海南瓊山人。1996年11月下旬,李向群通過應征體檢,穿上了綠軍裝。
1998年夏天,長江發生全流域特大洪水。(原)廣州軍區某部「塔山守備英雄團」官兵奉命直趕湖北荊州。李向群所在部隊接到緊急命令,趕赴湖北災區抗洪搶險。
8月13日10點25分,李向群隨部隊火速趕到彌市大坪口幸福閘排險,長江第五次洪峰逼近沙市,幸福閘發生較大面積散浸,需要迅速查清漏洞,排除險情。
幸福閘江面彎多水急漩渦不段,惡浪接二連三撲向提岸。李向群撥開人群走向閘前,對連長說,我下去試試吧。
說完一個猛紮下去50秒過去了,李向群一直沒有露頭,大家都著急起來一分鍾過後,李向群才從下游十幾米的地方冒了出來。連長忙問怎麼樣,李向群說水流太急,控制不了身體。
連長命令拿背包帶把六個沙袋捆在一起放入水中,脫掉衣服他就要親自下去。李向群一下子把背包繩搶過來說,連長,我下過去一次了,我心裡有底,還是我下吧,
李向群抱著沙袋沉入了水中,在下沉當中,李向群的左腳踝關節不小心碰到了水閘,被劃開了一個四厘米長的口子,鮮血直流,可他全然不顧,手腳並用,來回探尋,終於找到了閘門滲水口的准確位置。
1998年8月14日,由於李向群在抗洪搶險中出色表現,經連黨支部大會討論,一致同意接受他為中共預備黨員。
8月21日,南坪大提有一段提基坍陷,引發了70米內的滑坡,洶涌的江水不斷沖擊的江堤,隨時都有崩潰的危險。李向群帶病堅持搶險和戰友們一起裝填沙土,搬運沙包。
他感到陣陣頭暈,卻不肯少添一鏟沙,少扛一個沙包,少跑一步路;戰友們看他臉色發青,嘴唇發紫,都勸他休息。他微微地笑了一笑說,我沒事的。
上午10點,當他扛著兩只沙包再次爬上大提時,頭一陣暈眩,鼻孔滲出了鮮血;15分鍾之後,李向群蘇醒過來。他喝了兩碗水,又扛起了沙包。
這時他每走一步,雙腿都像灌了鉛一樣的沉重。他咬緊牙關,緊鎖眉頭,心裡默念著,堅持,在堅持再堅持。李向群扛了20多袋沙包的時候,終因疲勞過度一頭撲倒在大提上,口吐鮮血,昏死過去。
當天下午李向群被緊急送到武漢搶救。因為他極度疲累,導致了心力衰竭,肺部大面積出血,經多方搶救無效。
於22日10點10分永遠閉上了眼睛,20歲的青春年華,走過了一條燦爛人生之路。用全部生命實踐了,人活著要有美好追求,家富了更要報效祖國的信念。
3、張國興
1972年張國興出生於河北晉州普通職工家庭,1989年初中畢業後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報名參軍。父親因心疼兒子怕受苦一直反對,為此,張國興絕食抗議,一周後,父親只好成全兒子,自此張國興踏上了從軍的道路。
1998年,長江發生了自1954年以來的又一次全流域性大洪水,全國共有29個省(區、市)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洪澇災害,受災面積3.18億畝,成災面積1.96億畝,受災人口2.23億人,死亡3004人,倒塌房屋685萬間,直接經濟損失達1666億元。
當初九江城決口,張國興所在集團軍222名突擊隊員被緊急調遣飛赴九江,張國興做為運用「鋼木土石組合壩」的技術骨幹,指揮全連44名官兵運用「鋼木土石組合壩封堵決口技術」 經過連續4天4夜奮戰,成功封堵了江西九江決口。
創造了中國抗洪史上的奇跡,當時的國務院朱總理站在大壩合龍處,高度贊揚這支堵口技術突擊隊,「在關鍵的時候,發揮了關鍵的作用!」「向廣大官兵致敬」。
4、彭榮華
1998年,暴雨一場接一場。黃陂縣橫店鄉的梅包子灣河水猛漲。到晚上,有些人家裡已開始進水。怎麼漲這么快?梅包子灣組長彭榮華到村民彭志東的店裡買煙時發現了險情:村裡一座石墩橋的橋孔被洪水裹挾的水草樹枝堵塞!
彭榮華對彭志東說:「如果橋不倒,上游的村民就要受淹;如果橋一倒,下游的村民將要受淹。快,你幫我來疏通!」
彭榮華和彭志東來到橋下,彭榮華讓彭志東在岸上幫忙。他自己跳進急流里,倚靠在阻水墩上用手一把一把地清除樹枝和雜物。經過一個多小時的奮戰,橋孔基本疏通,水也漸漸退下。
彭志東的妻子見二人半天沒回,就打手電筒來到橋上。她對彭榮華喊:「華子,危險!」話音未落,彭榮華抱著的石墩突然斷裂。彭榮華隨石墩被急流捲走。
彭志東跳入河中,但沒有抓住彭榮華。一整夜,村裡的男子在水退後的下河進行拉網式打撈;婦女們則在岸上呼喊,仍沒有找到彭榮華。直到第2天下午才在離石橋30米的下游找到穿著雨衣纏著水草的彭榮華的遺體。
彭榮華的犧牲使梅包子灣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中,在外打工的村民都紛紛趕回村裡為他送葬。
5、嵇琪
嵇琪,是一名中國軍人,同時也是一位抗洪英雄。他在1995年12月報名參軍入伍,後來因在抗洪中的突出表現,2000年2月21日下午,南京軍區授予某部修理連戰士嵇琪「新時期硬骨頭戰士」榮譽稱號,戰友們則稱他為「抗洪鐵人」。
嵇琪是在1998年10月從長江抗洪前線凱旋不久被診斷為惡性腦瘤晚期的。在與那場特大洪水搏鬥的40多個日日夜夜裡,這位硬骨頭戰士曾10次暈倒在大堤上,5次被抬進臨時救護所。
每次從昏迷中醒來,他總是不顧勸阻,繼續投入搶險戰斗。抗洪中,嵇琪是連隊唯一一個在「水線」入黨的戰士,並榮立三等功。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高建成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張國興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李向群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彭榮華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嵇琪
2. 誰知道張景惠較為詳細的資料~~~~請賜教~~~
字敘五,1871年生於遼寧台安縣八角台一個農民家庭。張景惠青年時代,跟隨其父賣豆腐為生。他善於結交朋友,經常出入賭博場上。中日甲午戰爭後,清朝統治在東北陷於癱瘓狀態,各地草澤梟雄,一時乘機而起。張景惠也拉起大排,由商務會長出面,在八角台鎮成立自衛團,為本鎮的商號富戶看家護院。當時張作霖遭到土匪金壽山的襲擊,借道八角台投奔馮德麟。張作霖、張景惠二人一見如故。張景惠擁護張作霖做自衛團的首領,自己情願當副手,從此張景惠對張作霖言聽計從。1902年,張作霖決定投奔清廷,張景惠等人隨之。 初任哨官,1903年提升為幫帶,成為一名正式清朝軍官。
1906年,張作霖任後路巡防營統領,張景惠也隨之升為管帶。1910年,張作霖指示張景惠、湯玉麟、張作相等人,以現任管帶身分進入奉天講武堂學習,並讓張景惠隨時將奉天軍政動態報告張作霖。民國初年,張作霖任27師師長時,張景惠任該團長。1917年,湯玉麟因張作霖重用王永江而與張作霖交惡時,張景惠最終站在張作霖一邊,升任第53旅旅長。1918年2月,張景惠率53旅劫持了直系從日本購置的一批軍火,先後增編7個混成旅,張作霖提升他為暫編奉軍第1師師長,隨後被任命為奉軍前敵湘西司令。同年8月,張景惠偵知楊宇霆與徐樹錚相互勾結,用奉軍名義,私自招募新兵4個旅,發展個人勢力,密報張作霖,遂使徐、楊被逐。張景惠升任奉軍副司令,代表張作霖常住北京。1920年9月,北京政府又發表張景惠為察哈爾都統兼陸軍16師師長。
第一次直奉戰爭中,張景惠被委以重任,擔當奉軍西路總司令。但他戰無決心,行動遲緩,整個戰局因西路潰敗而敗。戰爭結束後,張景惠寓居北京,直系曹錕賄選為大總統後,新設全國國道局,特任他為督辦,張作霖深恨之。1925年冬,張景惠因母病故,不敢奔喪,求張作相、吳俊升說情,張作霖乃准其回籍治喪。張景惠回來先到沈陽,見到張作霖就痛哭流涕、叩頭謝罪。張作霖原諒了他,委其為奉天督軍署參議,作為張作霖的代表,奔走於京、津之間。1926年以後,先後任陸軍總長、實業總長。1928年6月4日,隨張作霖返奉,身受重傷。
1928年底,張學良任用他為東省特別區長官。因與張學良相悖,遂在東北易幟後,到南京任軍事參議院院長之職。「九·一八」事變,公開投敵,先後任偽參議府議長兼東省特別行政區長官、偽軍政部總長、偽滿國務總理大臣等職,成為日本的最忠實走狗。「八·一五」光復,被蘇軍逮捕,看管於撫順戰犯管理所。1957年病死於戰犯管理所。終年86歲。
3. 初三作文《我最喜歡的語文老師》急!!!
曾有一個人,她引領著我,讓我用心去欣賞大自然的美麗;她教誨著我,要我用平和的心態去面對生活;她也鼓勵著我,讓我用快樂的心境去追尋詩意的人生。而同時,她以她的師德與品行讓我擁有著堅守學習、鑽研語文的信念。
這個人,便是我的初中語文老師。一個我喜歡並不能忘記的老師。她有著棕色的及肩卷發,深棕色的文眉,炯炯有神的雙眼,略白的面頰和總是帶著慈祥微笑的嘴唇。這便是我敬愛的語文老師。由於她年紀稍大,每次上課總會隨身攜帶一副金色的細框花鏡。當她抬起頭來向同學們解說些什麼時便將花鏡戴上,而若有前排的同學回答問題,她總是習慣性的把眼睛往下推推,從眼鏡上方看著回答問題同學的眼睛,彼此交流著,並用眼神引導著同學作答。
原本,從小學到初中,我並不是一個對某一科目有著特別愛好的學生,沒有聰明的頭腦成為數學天才,也沒有什麼文學愛好或寫出優秀的作文,因此,也從來沒有哪個來是來特意的激勵我學習某一學科。初二下學期,班級里要換語文老師,同學們心情都很低落,因為,這是第二次換語文老師。我們的新老師便是她,還記得她站在講台上,用和藹的聲調說:「請叫我徐老師。」我當時沒有怕她,只是心裡還有些想上一個語文老師。後來,我把我失落的心情寫進了交給她的第一篇隨筆。沒想到,她留了些評語,讓我很感動,而最後那句激勵我好好學習的話也給了我動力。也許,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會被不同的人激勵過很多次,的能並不會覺得特別。但對於平凡的我來說,那一次是不同的。它代表友好,善意和重視。也許,我還應好好感謝她,是她給了我挖掘自己文學潛能的動力。
之後,隨筆本便成了我們之間溝通的橋梁。那裡記錄了我的故事,也留下她的話語和心得。現在每每翻開閱讀回味,總是感動的落淚。還記得初三有一個時期自己很封閉,心情總是抑鬱的。每次隨筆多則半頁,少則兩三行,斷斷續續,但她總是會很認真的寫評語,甚至有時一頁上她的評語比我寫的隨筆還要多。
初中畢業時,照畢業相,她並沒有坐在我們班,因為初四時,有更換了語文老師。哭泣是沒用的,離別總是不經意。我不曾忘懷她知道我中考語文成績是所給予我的慈愛目光和驕傲的微笑。高二那年的春節,我鼓足勇氣,去她家裡看望她。她還是忍受著病痛,雖早已到退休年齡,但還是難以推辭的被校長請回學校教課。我很心疼但卻不知該說些什麼。我要了一張她的照片,我不希望自己壞記性的忘記她的模樣,對於像母親一樣親的她,那是我的不孝。
她,是平凡的,因為她只是帶病堅守在自己職位上的一名普通語文老師,但她也是偉大的,因為她將所有時光都奉獻給了學生,語文以及教育事業。而這樣的一位語文老師,終將影響我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