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包班職責
Ⅰ 檢驗包裝組的領班職責是什麼具體流程是什麼
要看你們公司的產品是什麼,這個職位相對重要,它是全工序的最後一道關卡,既要負責產品質量把關,又要負責成品包裝,須能力很強、責任感很強才行。流程要看產品而定。
Ⅱ 質量檢驗員的崗位職責
一質量控制的基本原理質量管理的一項主要工作是通過收集數據、整理數據,找出波動的規律,把正常波動控制在最低限度,消除系統性原因造成的異常波動。
把實際測得的質量特性與相關標准進行比較,並對出現的差異或異常現象採取相應措施進行糾正,從而使工序處於控制狀態,這一過程就叫做質量控制。
質量控制大致可以分為7個步驟:
(1)選擇控制對象;
(2)選擇需要監測的質量特性值;
(3)確定規格標准,詳細說明質量特性;
(4)選定能准確測量該特性值得監測儀表,或自製測試手段;
(5)進行實際測試並做好數據記錄;
(6)分析實際與規格之間存在差異的原因;
(7)採取相應的糾正措施。當採取相應的糾正措施後,仍然要對過程進行監測,將過程保持在新的控制水準上。
一旦出現新的影響因子,還需要測量數據分析原因進行糾正,因此這7個步驟形成了一個封閉式流程,稱為「反饋環」。這點和6Sigma質量突破模式的MAIC有共通之處。
在上述7個步驟中,最關鍵有兩點:
(1)質量控制系統的設計;
(2)質量控制技術的選用。
二質量控制系統設計在進行質量控制時,需要對需要控制的過程、質量檢測點、檢測人員、測量類型和數量等幾個方面進行決策,這些決策完成後就構成了一個完整的質量控制系統。
1.過程分析一切質量管理工作都必須從過程本身開始。在進行質量控制前,必須分析生產某種產品或服務的相關過程。一個大的過程可能包括許多小的過程,通過採用流程圖分析方法對這些過程進行描述和分解,以確定影響產品或服務質量的關鍵環節。
2.質量檢測點確定在確定需要控制的每一個過程後,就要找到每一個過程中需要測量或測試的關鍵點。一個過程的檢測點可能很多,但每一項檢測都會增加產品或服務的成本,所以要在最容易出現質量問題的地方進行檢驗。
典型的檢測點包括:
(1)生產前的外購原材料或服務檢驗。為了保證生產過程的順利進行,首先要通過檢驗保證原材料或服務的質量。當然,如果供應商具有質量認證證書,此檢驗可以免除。另外,在JIT(准時化生產)中,不提倡對外購件進行檢驗,認為這個過程不增加價值,是「浪費」。
(2)生產過程中產品檢驗:典型的生產中檢驗是在不可逆的操作過程之前或高附加值操作之前。因為這些操作一旦進行,將嚴重影響質量並造成較大的損失。例如在陶瓷燒結前,需要檢驗。因為一旦被燒結,不合格品只能廢棄或作為殘次品處理。再如產品在電鍍或油漆前也需要檢驗,以避免缺陷被掩蓋。這些操作的檢驗可由操作者本人對產品進行檢驗。生產中的檢驗還能判斷過程是否處於受控狀態,若檢驗結果表明質量波動較大,就需要及時採取措施糾正。
(3)生產後的產成品檢驗。為了在交付顧客前修正產品的缺陷,需要在產品入庫或發送前進行檢驗。
3.檢驗方法接下來,要確定在每一個質量控制點應採用什麼類型的檢驗方法。檢驗方法分為:計數檢驗和計量檢驗。計數檢驗是對缺陷數、不合格率等離散變數進行檢驗;計量檢驗是對長度、高度、重量、強度等連續變數的計量。在生產過程中的質量控制還要考慮使用何種類型控制圖問題:離散變數用計數控制圖,連續變數採用計量控制圖。
4.檢驗樣本大小確定檢驗數量有兩種方式:全檢和抽樣檢驗。確定檢驗數量的指導原則是比較不合格頻造成的損失和檢驗成本相比較。假設有一批500個單位產品,產品不合格率為2%,每個不合格品造成的維修費、賠償費等成本為100元,則如果不對這批產品進行檢驗的話,總損失為100*10=1000元。
若這批產品的檢驗費低於1000元,可應該對其進行全檢。當然,除了成本因素,還要考慮其他因素。如涉及人身安全的產品,就需要進行100%檢驗。而對破壞性檢驗則採用抽樣檢驗。
5.檢驗人員檢驗人員的確定可採用操作工人和專職檢驗人員相結合的原則。在6Sigma管理中,通常由操作工人完成大部分檢驗任務。
三質量控制技術質量控制技術包括兩大類:抽樣檢驗和過程質量控制。
抽樣檢驗通常發生在生產前對原材料的檢驗或生產後對成品的檢驗,根據隨機樣本的質量檢驗結果決定是否接受該批原材料或產品。過程質量控制是指對生產過程中的產品隨機樣本進行檢驗,以判斷該過程是否在預定標准內生產。抽樣檢驗用於采購或驗收,而過程質量控制應用於各種形式的生產過程。
第二節過程質量控制技術自1924年,休哈特提出控制圖以來,經過近80世紀的發展,過程質量控制技術已經廣泛地應用到質量管理中,在實踐中也不斷地產生了許多種新的方法。如直方圖、相關圖、排列圖、控制圖和因果圖等「QC七種工具」以及關聯圖、系統圖等「新QC七種工具」。應用這些方法可以從經常變化的生產過程中,系統地收集與產品有關的各種數據,並用統計方法對數據進行整理、加工和分析,進而畫出各種圖表,找出質量變化的規律,實現對質量的控制。石川謦曾經說過,企業內95%的質量問題可通過企業全體人員應用這些工具得到解決。無論是ISO9000還是近年來非常風行的6Sigma質量管理理論都非常強調這些基於統計學的質量控制技術的應用。因此,要真正提高產品質量,企業上至領導下至員工都必須掌握質量控制技術並在實踐中加以應用。
(一)直方圖用途直方圖法是把數據的離散狀態分布用豎條在圖表上標出,以幫助人們根據顯示出的圖樣變化,在縮小的范圍內尋找出現問題的區域,從中得知數據平均水平偏差並判斷總體質量分布情況。
(二)直方圖畫法下面通過例子介紹直方圖如何繪制。
生產某種滾珠,要求直徑x為15.0±1.0mm,試用直方圖對生產過程進行統計分析。
1.收集數據在5M1E(人、機、法、測量和生產環境)充分固定並加以標准化的情況下,從該生產過程收集n個數據。N應不小於50,最好在100以上。本例測得50個滾珠的直徑如下表。其中Li為第i行數據最大值,Si為第i行數據最小值。表5-1 50個滾珠樣本直徑。
Ⅲ 一個檢驗員的工作職責
職責 1. 必須經過公司崗位培訓合格後,取得本公司的上崗證方能上崗;熟知所檢驗產品的標准、圖紙、工藝、檢驗文件; 2. 嚴格按照《成品檢驗卡片》進行檢驗作業;對規定的檢驗項目要逐一進行100%檢驗; 3. 對檢驗出的不合格品進行標識,放入不合格品盒子內;並填寫《P數據表》,《P數據表》必須在次月5日以前上交品質部,每檢驗一組產品必須填寫《返工/返修單》及時通知裝配工進行返工/返修,等裝配工返工/返修完後,及時將合格數登記在《隨工單》上; 4. 維護和妥善保管在用監視和測量設備,使用前進行點檢,以保證其准確度,發現偏差及時調整或送修;做好點檢記錄; 5. 在檢驗過程中若出現批量質量事故或質量異常情況,要及時反饋給品質部或裝配車間,以便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同時對不良原因進行分析總結,提出自己的見解,共同參與品質管理; 6. 隨時整理工作檯面,嚴格區分「待檢品、合格品、不合格品」不能出現漏檢、誤檢現象;裝配工的不合格品和不合格描敘都必須分清楚; 許可權 1. 有權對出現不良品過多的產品拒絕檢驗作出退回處理; 2. 有權對不及時返工/返修或者多次返工/返修都完成不好的裝配工進行處罰; 3. 有權對產品不合格原因、糾正和改善措施提出自己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