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守的教授
① 為什麼北大教授36年堅守荒野
著名生物學家,北京大學生命科學院教授潘文石頭,在廣西崇左生物多樣回性研究基地答堅守36年,在崇山峻嶺和波瀾壯闊的大海上研究和保護瀕臨滅絕的大熊貓、白頭葉猴和中華白海豚,探索土地、人口和野生動物的復雜關系。如今已是八十歲高齡的他依然堅守荒野,在大自然中繼續尋找生態文明的最真答案。
潘文石說:「生態文明的出現是人類演化史上最偉大的事件之一。」人類通過科學規劃能夠實現經濟發展和生態保護的共贏,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現代社會發展必須充分考慮生態環境保護和子孫後代的將來,而這也是全世界都在追尋的發展模式。
② 用英語翻譯:李教授堅持不懈,最終做出了這一著名發現。 已給單詞(hang on,well
Professor Li unremittingly, eventually made the famous discovery.
③ 大學教授堅持16年扶貧一線,你身邊有哪些扶貧感人故事
大學教授堅持16年扶貧一線,除此之外還有那些扶貧故事?現在雖說我們的社會在空前發展,我們的生活也發生了一些變化經濟條件也大大的得到了改善。但是在一些邊遠地區他們的生活還是很貧困的,他們因為一些地理交通不便利所以就導致他們現在還是那麼落後。但是我們中華民族向來是一個大家族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所以我們現在有無數的仁人志士幫助那些在貧困落後的人民以此來希望他們的生活能夠好過一些。
④ 張教授雖然怎麼樣,但仍然堅持學習,深受學生的敬仰
張教授雖然年事已高,但仍然堅持學習,深受學生的敬仰。
⑤ 西方發達國家的大學教授幾乎都是得到過博士學位的。目前,我國有些高等學校也堅持在
B
[解析] 直接推論題,運用必要條件假言推理。由題干,有些高等學校在招收新內教師時,除容少數是優秀碩士研究生外,都要求必須是博士。由此推不出有些學校新招收的教師全部是博士,證據不足,因此A項錯誤。C、D兩項與題干無關。B項可以由題干直接推知。
[華圖網校名師] 此題推理的關鍵是「招收的新教師主要是博士」所造成的結果。
[常見解題誤區] 此題可能易錯選成A項。由於可能還有「本校的少數優秀碩士畢業生留校」,所以不能得到A項的結論。
⑥ 陳寅恪堅守信念的故事
陳寅恪:堅守一生「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在中國知識分子歷經磨難的上個世紀幾十個年代裡,陳寅恪以他所承受的巨大身心苦痛為代價,恪守了自己「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人生信條,成為整整一代知識分子的心靈坐標,成為中國人的人生理想追求之信念。
1925年陳寅恪回國,成為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的「四大導師」之一,與王國維、梁啟超、趙元任共事。1940年,陳寅恪為了應英國牛津大學之聘,離開昆明
赴香港,准備轉英國,但是歐戰情勢加劇,他因此「卡」在香港。這個時候,陳寅恪留下,成為港大教授。香港在1941年底淪陷,陳寅恪在飢餓困頓的情況下閉
門治學。他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唐代政治史述論稿》,就在這段艱苦時期內完成。
日本人佔領香港以後,當時生活物質極端困窘,有日本學者寫信給軍部,要他們不可麻煩陳教授,軍部行文香港司令,司令派憲兵隊照顧陳家,送去好多袋麵粉,但
憲兵往屋裡搬,陳先生陳師母往外拖,就是不吃敵人的麵粉。後來,香港日人以日金四十萬元強付陳寅恪辦東方文化學院,陳寅恪堅決拒絕。如果說上世紀四十年代
前,還有像陳寅恪那樣堅守「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的知識分子,那麼五十年代就是龍鱗鳳毛了。
五十年代以來,中國知識分子,包括原來的那些自由知識分子,爭相改造、學習,跟上形勢,跟上運動,甚至一些「泰斗」級的人物也競相表態。而陳寅恪卻不為所
動,他至死未有這種表態。他始終堅持了清醒的知識分子立場。早在1949年,陳寅恪就寫出這樣的詩句∶「競作魯論開卷語,說瓜千古笑秦儒」。這兩句詩真如
讖語,其含意令人驚駭。憑著一個具有獨立思想的知識分子的敏銳直覺,點出了思想整肅和焚書坑儒兩者間的那種必然。從五十年代起,哪場運動,他都不跟上湊熱
鬧,他的批判態度,從他當時寫的詩里隱晦地、卻也相當清楚地表達了出來。「八股文章試帖詩,遵朱頌聖有成規」,「改男造女態全新,鞠部精華舊絕倫。太息風
流衰歇後,傳薪翻是讀書人」,「墨儒名法道陰陽,閉口休談作啞羊,屯戍尚聞連江水,文章唯是頌陶唐」,「江安淮晏海澄波,共唱梁州樂世歌。座客尚謳君莫
訝,主人端要和聲多」。從五十年代起的這一場場學習、改造運動,最後必然達到頂峰 「十年浩劫」 。
高揚「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並在中國思想史上最黑暗的年代能堅持這一原則,乃是大師留給我們最可寶貴的精神遺產。過去幾十年的思想專制比任何歷史時
期都更嚴峻和殘酷,如貢斯當所說,你甚至連保持沉默的權利都喪失了,它「強迫人們說話,它監視人們思想中最隱密的部分,它強迫人們違背自己的良知而說謊,
它剝奪了人們擁有一個最後的避難所的權利」。但是,我們也看到,有許多知識分子,而且是相當有聲望,起碼與陳先生一樣有聲望,卻自覺自願地、爭先恐後地說
話,所說的話之肉麻超過了歷史上任何佞臣所能想像的。中國的許多知識分子太喜歡權力、太希望借著權力干一番驚世偉業,因此,他們沒有任何原則,即使偶爾有
點原則,也可以非常輕易地放棄。我們也許可以說,中國的知識分子大概從來就很少有人存過「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這一原則,翻遍中國學人的皇皇巨著,又
幾人爭過自由,求過獨立?這才是他們最大的悲哀。
1953年,中科院長郭沫若和副院長李四光派人去廣州請陳寅恪出任中科院哲學社會科學部歷史研究所第二所所長一職。陳寅恪寫了《對科學院的答復》一信,信
中說,我的思想,我的主張完全見於我所寫的王國維紀念碑中。我認為研究學術,最主要的是要具有自由的意志和獨立的精神,所以我說「士之讀書治學,蓋將一脫
心志於俗諦之桎梏。」「俗諦」在當時即指三民主義而言。必須脫掉「俗諦之桎梏」,真理才能發揮,受「俗諦之桎梏」,沒有自由思想,沒有獨立精神,即不能發
揚真理,即不能研究學術。學說有無錯誤,這是可以商量的,我對於王國維即是如此。王國維的學說中,也有錯的,如關於蒙古史上的一些問題,我認為就可以商
量。我的學說也有錯誤,也可以商量,個人之間的爭吵,不必芥蒂。我、你都應該如此。但對於獨立精神,自由思想,我認為是最重要的,所以我說「唯此獨立之精
神,自由之思想,歷千萬祀,與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獨立精神和自由意志是必須爭的,且須以生死力爭。正如詞文所示,「思想而不自由,毋寧死耳。斯
古今仁聖同殉之精義,夫豈庸鄙之敢望。」一切都是小事,惟此是大事。我決不反對現政權,在宣統三年時就在瑞士讀過資本論原文。但我認為不能先存馬列主義的
見解,再研究學術。我要請的人,要帶的徒弟都要有自由思想、獨立精神。不是這樣,即不是我的學生。因此,我提出第一條:「允許中古史研究所不宗奉馬列主
義,並不學習政治」。其意就在不要有桎梏,不要先有馬列主義的見解,再研究學術,也不要學政治。不止我一人要如此,我要全部的人都如此。我從來不談政治,
與政治決無連涉,和任何黨派沒有關系。怎樣調查也只是這樣。因此我又提出第二條:「請毛公或劉公給一允許證明書,以作擋箭牌。」其意是毛公是政治上的最高
當局,劉少奇是黨的最高負責人。我認為最高當局也應有和我同樣的看法,應從我說。否則,就談不到學術研究。你要把我的意見不多也不少地帶到科學院。
1958年,中山大學大字報批陳寅恪學術為「偽科學」,要「拳打老頑固,腳踢假權威」。陳寅恪為表達他「生命憤怒」,疾呼「辱不能忍」!上書中山大學校長
表示一不再開課,二馬上辦理退休手續,搬出學校,以討回做人的尊嚴。此後雖沒有搬出學校,但真的不再上課了。後來,學校讓他帶研究生。他負氣地表示:「只
要毛主席和周總理保證不再批判我才開課。」他要為「學術爭自由」。
1959年3月,周揚前去中山大學這位名聲如雷貫耳的老先生,料想不到是陳堅決不想見周揚,經陳序經再三相勸下陳寅恪才答應下來。周揚後來回憶說,「我與
陳寅恪談過話,歷史學家,有點怪,國民黨把他當國寶,曾用飛機接他走。1959年去拜訪他,他問,周先生,新華社你管不管,我說有點關系。他說1958年
幾月幾日,新華社廣播了新聞,大學生教學比老師還好,只隔了半年,為什麼又說學生向老師學習,何前後矛盾如此。我被突然襲擊了一下,我說新亊物要實驗,總
要實驗幾次,革命,社會主義也是個實驗。買雙鞋要實驗那麼幾次。他不大滿意,說實驗可以,但是尺寸不要差侍太遠……」「我被突然襲擊了一下」
,一向慣於闡發時代精神的周揚,處於很被動的位置。周的「解釋」
底氣不足,不能使陳滿意。據那天陪同周揚的王匡回憶,「陳寅恪的態度是挑戰式的,他說我們『言而無信』,指『學生教學比老師還好』 及『學生需向老師學習』
這種矛盾說法。」「挑戰式的」這四個字,逼真描畫出陳寅恪的特別形象,他以獨特的氣質征服了周揚。
1961年3月上旬,郭沫若南方之行到達了廣州。期間,郭沫若走進了陳寅恪的居所——康樂園。新舊兩個史學界權威會面了。但這個會面有些不易。8年前的
1953年,郭沫若以學界領導人的身份邀陳寅恪進京一同共事,陳寅恪拒絕了,很使郭沫若感到不舒服。3年前的1958年,郭沫若公開宣布要在不長的時間內
在資料的佔有上超過陳寅恪。而陳寅恪可以「不問秦漢」地治史論學,但郭沫若卻不能不屑陳寅恪的存在,從而使被尊為「新史學」權威的郭沫若與被稱為「舊史
學」權威的陳寅恪,形成了一種無形相對峙的態勢。
據目睹了郭沫若和陳寅恪見面場面的郭沫若的秘書王廷芳及當時中山大學秘書劉瀚飛回憶,郭沫若和陳寅恪見面時是親切的,郭沫若詢問陳寅恪「今年高壽幾何?」
的寒喧中,當即吟了一副對子給陳寅恪:「壬水庚金龍虎鬥,郭聾陳瞽馬牛風」
。這副對子後來經馮乃超之口傳出,在中山大學流傳開來。郭沫若不愧是高才,這副對子將陳寅恪及自己的生辰、生肖之屬和對應的干支五行中的「金木水火土」
都鑲嵌在對子中。陳寅恪1890年(舊歷庚寅年)生,屬虎,按天乾地支的五行歸屬,庚為金,故聯中有「庚金」一詞;郭沫若1892年(舊歷壬辰年)生,屬
龍,壬為水,故「壬水」與「庚金」相對。更為巧合的是,郭沫若聽力甚弱,陳寅恪晚年目盲,故有「郭聾陳瞽」
之謂。這副對子雖是「游戲之作」,但回味無窮的是對子中相對的兩組詞——「龍虎鬥」與「馬牛風」。「龍虎鬥」是一種比喻,詞意奧秘,暗示了1949年後郭
沫若與陳寅恪「你來我往」
中,雖無「龍虎鬥」卻存在恩恩怨怨。「馬牛風」其意是作為「馬克思主義史學代表」的郭沫若,與作為「資產階級史學代表」的陳寅恪,實在是風馬牛兩不相及?
還是兩人的恩恩怨怨都歸於學術爭鳴,於個人私誼無關?陳寅恪當時對對子沒有什麼評價。這次會面,畢竟是「馬牛風」,是兩個陣線分明的史學大師的會面,缺少
一種心靈與氣質的呼應而消歇。十年後的1971年,郭沫若順應領袖的好惡,出版了《李白與杜甫》一書,極力不顧史實,揚李抑杜,開篇章節中毫不留情地多次
批駁陳寅恪關於李白身世的學術觀點,反復使用諸如「陳氏不加深考,以訛傳訛」 ,「他的疏忽和武斷,真是驚人」 等句式。此時陳寅恪已含冤去世二年了。「郭聾陳瞽馬牛風」
,歷史是無情的。郭沫若紅極一世,「聖之時者也」 ,成了南書房行走的「宋玉」。而陳寅恪雖已含冤而死,卻以一代學術嚴謹的史學大師長留後世。
1962年,康生悄然來到中山大學,當他趕到學校提出要見陳寅恪時,校長辦公室與陳宅電話聯系,才知陳病了,正在卧床休息。辦公室人員試圖說服陳家的人動
員陳接待一下,但沒有成功。陳寅恪是真的病了還是以此為藉口不願見康生?心胸狹隘的康生顯然只想到後者,他很快便用報復手段出了這一口被拒之門外的「惡
氣」。
陳寅恪一生堅守自己「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文化立場,這在當代中國知識分子中是極為罕見的,確實是值得崇敬的。
⑦ 你堅持不買房教授:繼續漲誰都擋不住
回想之前買房,相信很多人都是很狼狽,手上就那點錢都揣出汗了,看房心總是忐忑不安,生怕開發商或業主血口大開!他們總是一副愛買愛不買的樣子,好像我們小百姓的錢都是大風刮來的,動不動就漲價!現在終於好些了,起碼大家可以有尊嚴地看房了!
什麼房產稅要開征了,我只想說哪怕開了全房稅和你這種天天看跌的買家有關系嗎?房子在手,比你人 民幣在手有優勢的多,不買房首付款慢慢變成車庫款,10年前說崩盤就唱跌到現在,聽信房價跌的到現在仍是買不起房!
前幾年,知名經濟學家董藩教授預測一線城市房價會到30萬,甚至80萬,引起爭議。那麼在如此嚴厲的調控之下,董教授仍然認為,年輕人就應努力去買房,早買早好!因為一線、二線城市需求上漲,而土地供應有限,所以房價不斷上漲,而人口流出地房子沒人買。這種趨勢誰都擋不住,它是一個規律!
(以上回答發布於2017-06-08,當前相關購房政策請以實際為准)
更多房產資訊,政策解讀,專家解讀,點擊查看
⑧ 關於堅守的事例
1、達·芬奇畫蛋
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著名畫家達·芬奇,從小愛好繪畫。父 親送他到當時義大利的名城佛羅倫薩,拜名畫家佛羅基奧為師。老師要他從畫蛋入手。他畫了一個又一個,足足畫了十多天。老師見他有些不耐煩了,便對他說:「不要以為畫蛋容易,要知道,1000個蛋中從來沒有兩個是完全相同的。
即使是同一個蛋,只要變換一下角度去看形狀也就不同了,蛋的橢圓形輪廓就會有差異。所以,要在畫紙上把它完美的表現出來,非得下番苦功不可。」從此,達·芬奇用心學習素描,經過長時期勤奮艱苦的藝術實踐,終於創作出許多不朽的名畫。
2、孫康映雪夜讀
晉人孫康,家貧而酷愛讀書。夜晚,雖有時間卻買不起燈油,只好默默地回憶,消化白天學過知識。有年冬天,他半夜醒來,感到屋內並非漆黑無光,還能隱約約看到一些東西。
原來是皚皚白雪反映所致,這給了他啟發:何不借雪光來看書呢?於是雪夜,特別是月光映照下的雪夜,就成了孫康苦讀的好時光。由於勤奮好學,他終於成為一個有名的學者,並當上了御史大夫。
3、狄更斯街頭觀察
英國著名作家狄更斯平時很注意觀察生活、體驗生活,不管刮風下雨,每天都堅持到街頭去觀察、諦聽,記下行人的零言碎語,積累了豐富的生活資料。這樣,他才在《大衛·科波菲 爾》中寫下精彩的人物對話描寫,在《雙城記》中留下逼真的社會背景描寫,從而成為英國 一代文豪,取得了他文學事業上的巨大成功。
4、海倫·凱勒的堅守
海倫·凱勒雙目失明、兩耳失聰,卻努力的從一個讓人同情默默無聞的小女孩變成讓全世界尊敬的女強人。如果生活真的不公平,那麼,生活對她的不公平可謂到了極致。她完全可以放棄她的夢想躲在陰暗的角落裡放聲痛哭,沒有人會責怪她,她也完全可以躺在床上或坐在輪椅上,像一個植物人一樣由人服侍。
可是這一切,她都沒有做,她只是吃力的在老師的幫助下學習盲語,觸摸著事物,僅僅憑著她永不言棄的信念和堅持不懈的意志。她把她理想的天空塗上了人生最亮的色彩。
5、司馬遷的堅守
西漢司馬遷少年時就涉獵群書,立志繼承父業。正當他撰寫的《史記》進展順利的時候,「李陵事件」的牽聯,使他遭受宮刑。面對這奇恥大辱,他不是嘆息、沉淪,而是銳意進取,「幽而發憤」,他含冤蒙垢數十年,終於寫出了「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記》,流芳後世。
(8)堅守的教授擴展閱讀:
1、沒有偉大的意志力,就不可能有雄才大略。 ——巴爾扎克
2、耐心是一切聰明才智的基礎。——柏拉圖
3、能夠巋然不動,堅持正見,度過難關的人是不多的。——雨果
4、你既然期望輝煌偉大的一生,那麼就應該從今天起,以毫不動搖的決心和堅定不移的信念,憑自己的智慧和毅力,去創造你和人類的快樂。——佚名
5、你們應該培養對自己,對自己的力量的信心,百這種信心是靠克服障礙,培養意志和鍛煉意志而獲得的。——高爾基
⑨ 急需10個有關堅守的素材例子+分論點,謝謝!
①文天祥,當他被俘,當他身處異鄉,當他經受磨難時候。他仍舊吟誦出:「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愛國豪情,愛國便是他的信念。他的信念沒有隨局勢而變。他心中的池水便如明鏡般折射出他人性的光輝!再看如今的季羨林,當他飽受「文革」摧殘時,當他淪為一個看大門的人時,當他年過花甲時,他沒有放棄研究,從《羅摩衍那》到吐火羅文,從普通學者到北大教授。我們看到了,是他對古文字研究的執著,對信念的堅守,走到今天!他心中的池水,定是清明如鏡吧……
我相信,太陽的光輝只在清澈的池水中才得以折射。偉大的人格在堅守信念中才得以鑄就。無悔的人生在堅守信念中才能走向盡頭!
②小謝的清蓮開在「池塘生春草,園林變鳴禽」的自然,為了它,他摒棄了權位榮華。太白的清蓮開在寂寞清遠的天邊,為了它,他唾棄「摧眉折腰事權貴」的仕途。辛棄疾的清蓮卻開在血流成河的沙場「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為了堅守這個信念,他白了少年頭。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朵清蓮,它是我們最後的底線,每當我們來到世上,心就被各種醜陋的情感腐蝕,他們像一團黑泥潭慢慢逼近我們心中最後的聖地,我們的純真近乎吞噬,堅守內心最後那份高貴和尊嚴顯得那樣重要與困難重重。
③堅守內心的寧靜,精神世界就會變得充盈而富足;堅守思想的清純,心靈的天空必定變得清澈而透明。堅守誠實做人的原則,堅守認真做事的態度,必定收獲友誼,收獲真情。唯有堅守,不隨波逐流,才能保持真正的自我,才能閃耀個性的光芒。
④我常為一些畫面所感動。獵獵風中,一巴勒斯坦少年面對轟轟開來的坦克,這個吞噬無辜生命的怪獸,揮動手手臂,將最原始的自衛武器——石塊,連同仇恨一起擲出。一塊,二塊…… 沉沉大地,一個叫SARS的幽靈突然降臨,瘟魔所到之處,人們紛紛奪路而逃。他,還有她,他們以沖鋒的姿勢迎頭而上,頂住,倒下;再頂住,再倒下……白衣飄飛處,生命在時光的峽谷競相爭渡。一位詩人,峨冠博帶,行吟在江水之濱,「眾人皆醉而我獨醒」,這個夢碎者和夢醒者,最終懷抱沙石走向南方的一條河流。
我感動於不折不扣的堅守,有的笨拙而頑強,有的執著而冷峻。
⑤我折服於一個個堅守生命方式的人。陶淵明東籬採菊,堅守一份自適;李太白醉酒狂歌,堅守一狂傲;杜子美茅屋疾呼,堅守一份關懷;托爾斯泰,高齡出走,堅守一份樸素的心靈,平民的情感。基督耶酥,背縛十字架,堅守贖罪的重擔。
⑥我們這個時代,水土流失的同時,人性也在流失,我們笑話愚公之不慧,孔子之不明,屈子之何醒?但良心與正義依然被某些人苦苦堅守。吳敬璉,這個響當當的名字為何如此被人推崇?為的是他敢於為不成熟的市場經濟掃除污濁,為的是他堅守經濟環境的純凈與公正,而他競常接到一些股市鷹犬的恐嚇信。劉姝威,這個普通的弱女子,只是以一顆學者應有的質朴的心靈,揭出某大公司的黑幕,競受到邪惡的圍攻。堅守之難,可見一斑。
⑦堅守就是堅守住那些你的生命中不應該丟棄和流失的東西。比如人格、比如精神、比如良知、比如原則、比如榮譽、比如健康、比如赤誠、比如友情、比如愛意。失落了你就再也找尋不回來了。因為生命是有限的存在而不是一個無限的過程。當你年輕不諳世事的時候,你把一些東西看得很輕而輕率地去用它們換取了金錢、換取了財富、換取了生活之所資。然而到頭來你才發覺、你才覺醒和覺悟,你用那具有無限價值的事物換取了有限價值的東西。於是你趕快回過身去尋找並堅守,但那時你除了獲得一腔慨嘆、一腔惆悵、一腔失悔以外所能留給你堅守的也就所余無幾、所剩無多了。
⑩ 堅守正道就是最好的修行
是的,八正道是根本佛法,根本大乘
(七六九)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尊者阿難晨朝著衣持缽,入舍衛城乞食。
時有生聞婆羅門,乘白馬車,眾多年少翼從。白馬、白車、白鞚、白鞭,頭著白帽,白傘蓋,手執白拂,著白衣服、白瓔珞,白香塗身,翼從皆白,出舍衛城,欲至林中教授讀誦。眾人見之咸言:「善乘!善乘!謂婆羅門乘。」
時尊者阿難見婆羅門眷屬、眾具,一切皆白。見已入城乞食,還精舍,舉衣缽,洗足已,往詣佛所,稽首禮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今日晨朝著衣持缽,入舍衛城乞食,見生聞婆羅門乘白馬車,眷屬、眾具一切皆白,眾人唱言:『善乘!善乘!謂婆羅門乘。』雲何世尊,於正法律,為是世人乘?為是婆羅門乘?」
佛告阿難:「是世人乘,非我法律婆羅門乘也。阿難,我正法律乘、天乘、婆羅門乘、大乘,能調伏煩惱軍者。諦聽善思,當為汝說。阿難,何等為正法律乘、天乘、婆羅門乘、大乘,能調伏煩惱軍者?謂八正道,正見乃至正定。阿難,是名正法律乘、天乘、梵乘、大乘,能調伏煩惱軍者。」
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信戒為法軛,慚愧為長縻,
正念善護持,以為善御者。
舍三昧為轅,智慧精進輪,
無著忍辱鎧,安隱如法行。
直進不退還,永之無憂處,
智士乘戰車,摧伏無智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