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壁堅守散文
Ⅰ 散文 關於描述戈壁冬天景象的 原創
靜坐小軒窗,采一縷溫柔的月光,讓纏綿了許久的心事,慢慢沉澱為詩意的朦朧,回一曲清幽的樂聲答入耳,宛如清泉滴落的天籟。拾一抹詩心,收藏於歲月,待經年回眸,那些相約走過心間的盈歡,依然會在生命里動人而斑斕。詩里聽潮,畫里聞香,寫溫暖的文字,讓生命如歌,讓愛在歲月的門楣上靜靜地綻放美麗。
Ⅱ 短文——戈壁灘
風沙,旋風
Ⅲ 席慕容的夜渡戈壁內容大意
席慕蓉的《夜渡戈壁》主要內容:贊美戈壁上的小植被和生靈,也贊美了生活在這里的默默堅守自己家園的人們.表達作者對戈壁的眷戀之情.1.商人的駝隊艱難跋涉;2.軍隊將士和使者的慷慨悲歌與家國情懷;3.過路客詩詞中的灑脫豪邁和惆悵之情;4.西路軍的悲壯之行與紅軍女戰士的英魂.都寫出作者對沙漠的敬仰之情
藝術家在這里找到新的題材,實現自己的人生追求;旅行者將自己的情感與渴望融入到了這片土地之中,真切地感受到了這片土地涌動的激情及戈壁生靈和大漠人不屈的堅守精神;作者在戈壁灘上也體驗到了一種放達曠遠的人生滋味.
席慕容 - 簡介
席慕容,女,台灣著名詩人,散文家,畫家。蒙古族,全名穆倫席連勃,蒙文意為浩盪大江河。祖籍內蒙古,1943年生於四川,幼年在香港度過,成長於台灣。台灣師范大學美術系畢業後,赴歐深造。1966年以第一名的成績畢業於比利時布魯塞爾皇家藝術學院。
曾在多次舉辦個人藝術展,曾獲比利時皇家金牌獎、布魯塞爾市政府金牌獎、歐洲美協兩項銅牌獎、金鼎獎最佳作詞及中興文藝獎章新詩獎等。曾任台灣新竹師范學院教授多年,現為專業畫家。代表作有《一個開花的樹》、《七里香》。2002年受聘為內蒙古大學名譽教授。由其作詞的《父親的草原母親的河》因其濃厚的思鄉之情,讓留在家鄉和漂泊在外的蒙古族兒女廣為傳唱。
Ⅳ 請問是什麼樣的力量讓林俊德將軍紮根戈壁荒漠堅守了52年將軍院士
他是一位將軍,更是一位傳奇院士,一輩子隱姓埋名52年堅守在羅布泊,參與了中國全部的45次核試驗任務。他活了75年都默默無聞,但最近,一張他離世幾小時前與死神賽跑的照片,在網路上傳開了。他感動了整個中國!
藏身大漠為國鑄「核盾」
1938年,林俊德出生在福建省永春縣的一個偏僻山村。因為家中一貧如洗,剛上完小學就輟學了。1949年,新中國成立,林俊德靠著政府的資助,上完了初中,又上了高中。1955年,17歲的林俊德硬是打著赤腳考上了浙江大學機械繫。
林俊德曾說,他這輩子有三個沒想到:上大學、做將軍、當院士。而他更沒有想到的是,一直到生命最後,他都和國家命運綁得很緊。
1960年,從浙大機械繫畢業的林俊德,被分配到國防科委下屬某研究所。報到的第二天,所領導向林俊德交底:「國家正在西北建設一個核試驗場,把你挑過來,就是去那裡工作。」得知自己將從事核試驗時,他激動不已,那一刻他就下定決心,把一生獻給這一偉大事業。
剛剛走出大學校門的林俊德,從未見過沖擊波機測儀器長什麼樣。當時,既沒設備,更沒技術,他們就根據當時美國、蘇聯少數解密核試驗資料和公開刊物的常規武器試驗測量文章埋頭研究。
1964年10月16日15時,羅布泊一聲巨響,蘑菇雲騰空而起。鮮為人知的是,當蘑菇雲還在不斷向上翻滾時,穿著防護服的科技人員,無所畏懼地向煙雲開進,搜尋記錄此次爆炸數據的設備。在那些義無反顧的身影中,就有林俊德。
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現場總指揮張愛萍向周恩來總理報告,總理在電話里謹慎地問:「怎麼證明是核爆?」現場指揮帳篷里頓時一片肅靜。法國第一次核試驗沒拿到任何數據,美國、英國、蘇聯第一次核試驗只拿到很少的數據……就在這時,核武器試驗研究所所長程開甲帶著26歲的林俊德匆匆趕到:「沖擊波的數據已拿到,這次爆炸是核爆炸。爆炸當量為2萬噸。」張愛萍激動地拍了拍林俊德的肩膀說:「你們立了大功。」
1966年,我國為首次氫彈空投爆炸做最後的准備。高空沖擊波測量難度更大。儀器要在零下60攝氏度低溫下工作,為了創造低溫環境,林俊德和同事們背著儀器,爬上3000米,在零下20攝氏度的山頂呆了一宿。林俊德新研製的高空壓力自記儀測試系統,為我國首次氫彈試驗飛機投彈安全論證提供了科學依據。
此後幾年,林俊德和他的團隊吃著玉米面和榆樹葉合蒸的窩頭,喝著孔雀河裡那令人肚子發脹的水,睡著冬天寒冷夏天苦熱的地窨子……林俊德和戰友們堅守大漠,默默攻關,研製出一系列裝備,形成了一個完整的核爆炸沖擊波機測體系。
1996年7月29日,中國成功進行了最後一次地下核實驗。從1964年到1996年,32年來,這是中國第45次核試驗,也是林俊德參加的最後一次核試驗。
他的人品如激光一樣筆直明亮
「他就像激光一樣,方向性強,能量集中,單色性好。」「他能52年堅守崗位,取得那麼多重大科研成就,是因為他把全部的精力和時間用在工作上。」這是林俊德的同事對他的評價。
林俊德一輩子被人看作學習狂和工作狂。他這樣總結成功:抓住機遇,然後發狂地工作。即使年紀上了七十,在他的日程表裡,搞研究、做實驗、帶學生幾乎佔去所有時間。他一年只休息三天:大年初一、初二、初三。
在林俊德生命倒數第二天,他回首往事,斷斷續續說了兩句話,「我這輩子只做了一件事,就是核試驗,我很滿意」。他說自己搞核試驗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現在,這兩個都成了不折不扣的事實。他研究爆炸力學,一輩子都和炸葯打交道。為了拿到第一手資料,每次總是盡可能地離炸葯近一點。
林俊德平時說話硬,講原則,常常一句話能把人撅一個跟頭,這是很多人領教過的。他參加學術評審會,從來不收評審費,他只要材料,不要見人。不是自己主持的項目堅決不掛名。可他的學生們說,老師是一個心裡有愛的人,他戴了15年的手錶,是大學母校百年校慶時送的紀念品,他一直戴著,舊了磨手就用透明膠粘上。去世後,學生們收拾他的衣物,都潸然淚下,除了軍裝,老師竟沒有幾件像樣的便裝,兩件毛衣都還打著補丁。
另外,從得知自己身患癌症的那天起,林俊德就在筆記本上寫下他的臨終清單:1.計算機、保密櫃清理;2.**技術(國家機密)3.家人留言4.(空)5.馬蘭物品清理(宿舍、辦公室)。可死神留給他的時間太少了,5條提綱的內容沒有完全填滿,家人留言這一條完全是空白。
他分秒都在與死神賽跑,親朋好友來看他,他卻說:「我沒有時間了,看我一分鍾就夠了,其他的問我老伴兒吧。」他就這樣一直拼盡最後一絲氣力。
生命的最後10小時
林俊德是在2012年5月4日被確診為「膽管癌晚期」的,從確診到死亡的27天時間里,他戴著氧氣面罩,身上插著十多根管子,坐在臨時搬進病房的辦公桌前,對著筆記本電腦,一下一下地挪動著滑鼠……
因為在他的電腦里,關系國家核心利益的技術文件,藏在幾萬個文件夾中。還有學生的畢業論文,「他們快要答辯了,不能耽誤孩子們畢業」。他意識到自己的時間不多了,一切都要快,要盡快。
5月31日,林俊德病情再度惡化,生命進入倒計時。他9次請求甚至哀求醫生同意自己下床工作。在家人法人幫助下,他才終於又坐在了電腦前。上午10點,已經工作了2個多小時的他,顫抖地對女兒說:「C盤我做完了。」
他的手開始顫得握不住滑鼠,眼睛也漸漸看不清東西,他幾次問女兒:「我的眼鏡在哪兒?」女兒說:「眼鏡戴著呢。」這時候,很多人痛哭起來,因為怕他聽到,使勁捂著嘴巴。最後,還是他的老伴兒說了一句:「醫生想叫你休息一會兒。」他則回答:「坐著休息。」
而他接下來說的一句話,讓在場所有人再一次掩面啜泣。「坐著比躺著好啊,我不能躺下,躺下了,就起不來了。」兩個小時後,他累得再也支撐不住了。在醫護人員的攙扶下,林俊德回到了病床。幾個小時後,2012年5月31日20時15分,林俊德,這位讓羅布泊發出45次巨大轟鳴的將軍,永遠地閉上了眼睛。
寧可犧牲生命,絕不拖欠使命。生命最後時刻,林俊德從羅布泊的荒原戈壁轉戰到醫院病房這個特殊戰場,完成了一名戰士最後的沖鋒。
林俊德參與了中國全部核試驗,他的老伴兒黃建琴也參與了其中的9次。夫妻兩人藏身荒漠半個世紀,他們從不屬於家庭、不屬於彼此,只屬於民族和國家。在妻子黃建琴心中,兩人雖然相伴45年,但只有林俊德去世前住院那一陣子,才是他們倆在一起最長的一段時間。就在林俊德終於卸下擔子,閉上雙眼的那一刻,黃建琴才輕輕地對著他說:「老林,你終於屬於我了……」
「有一個地方名叫馬蘭,你要尋找她,請西出陽關……」這是《馬蘭謠》里的歌詞,馬蘭,是在荒漠中也能頑強生長的小花。馬蘭,也是中國保密的核工業基地(一個地圖上搜不到的地方)。對於林俊德院士來說,馬蘭是他永遠的「家」,臨終前,他用虛弱的話語再三叮囑:「死後將我埋在馬蘭。」
Ⅳ 散文《寫給戈壁》(尹金丹)的閱讀題及答案
17.「你」的形象特點:駐守戈壁灘的空軍軍官,體諒妻子、不乏溫柔細膩、有責任心,堅毅、剛強,有強烈的事業心。(共4分,一點1分)
18.第一處描寫,表明夫妻倆對這種在艱苦環境下表現出極強生命力的植物的喜愛和敬佩,也暗示出「我」對駐守戈壁灘軍人的敬重。第二處描寫,體現了「我』對丈夫的深深思念。第三處描寫,表明「我」被丈夫及其戰友獻身國防的行為所感動,並理解了他們舍小家為 大家的,舉動,與前面兩處描寫相呼應。(共6分,第1處2分,第2處1分,第3處3分。意思對即可)
19.文章第一人稱和第二人稱的交替出現,細膩、真實地再現了夫婦二人的情感世界,娓娓道來,親切感人;使人物栩栩如生,讓讀者更深切地感受到人物的奉獻精神。(共4分,每點2分)
20.答案示例:
文中的「我」是一個富於奉獻精神的女性,在今天這個社會中這種精神非常難得,令人 敬佩。懂得奉獻的人才能真正擁有幸福。「我」對駐守邊防的丈夫一往情深,給予充分的理解與支持。當孩子出生時丈夫不能守護在身邊,「我」沒有任何抱怨;面對獨自撫養孩子的辛苦,「我」包容大度。恰恰因為「我」通情達理、懂得奉獻,「我」才真正擁有幸福。現實 社會中,一些人只講究索取,只希望獲得,對物質充滿追求,對生活充滿抱怨,於是他們越 來越缺少真正的幸福感。
(評分標准:①觀點明確,與文中「我」的形象、情感或生活有關,2分。角度如:奉獻精神、幸福觀、責任、女性面對愛情家庭的態度。②對「我」的精神境界、價值觀或幸福觀能夠准確理解和表述,3分;能夠結合現實生活,3分。③表達清楚明白,連貫流暢,2分。④出現2個影響句意表達的錯別字扣1分,最多扣3分;每少30個字減1分)
Ⅵ 求席慕容的經典散文
席慕蓉的經典散文包括:《初相遇》、《青春》、《七里香》、《戲子》、《寫給生命》。
席慕蓉的經典散文《寫給生命》節選 :
我站在月亮底下畫鉛筆速寫。 月亮好亮,我就站在田野的中間用黑色和褐色的鉛筆交替地描繪著。 最先要畫下的是遠處那一排參差的樹影,用極重極深的黑來畫出它們濃密的枝葉。 在樹下是慢慢綿延過來的阡陌,田裡種的是番薯,在月光下有著一種淺淡而又細致的光澤。
整個天空沒有一片雲,只有月色和星斗。我能認出來的是獵人星座,就在我的前方,在月亮下面閃耀著,天空的顏色透明又潔凈,一如這夜裡整個田野的氣息。
月亮好亮,在我的速寫本上反映出一層柔白的光輝來,所有精略和精密的線條都因此能看得更加清楚,我站在田裡,慢慢地一筆一筆地畫著,心裡很安定也很安靜。
家就在十幾二十步之外,孩子們都已經做完了功課上床睡覺了,丈夫正在他的燈下寫他永遠寫不完的功課,而我呢?我決定我今天晚上的功課要在月亮底下做。
鄰家的狗過來看一看,知道是我之後也就釋然了,在周圍巡視了幾圈之後,乾脆就在我的腳旁睡了下來。我家的小狗反倒很不安,不明白我為什麼不肯回家,所以它就一會兒跑回去一會兒又跑過來的,在番薯的莖葉間不停地拔弄出細細碎碎的聲音。
鄉間的夜出奇的安靜,鄰居們都習慣早睡,偶爾有夜歸的行人也只是從田野旁邊那條小路遠遠經過,有時候會咳嗽一聲,聲音從月色里傳過來也變得比較輕柔。
多好的月色啊!滿月的光輝浸潤著整塊土地,土地上一切的生命都有了一種在白晝時從來也想像不出的顏色。這樣美麗的世界就在我的眼前,既不虛幻也非夢境,只是讓人無法置信。
所以,我想,等我把這些速寫的稿子整理好,在畫布上畫出了這種月色之後,恐怕也有一些人會認為我所描繪的是一種虛無的美吧。 我一面畫一面禁不住微笑了起來。
風從田野那頭吹過,在竹林間來回穿梭,月是更高更圓了,整個夜空澄澈無比。 生命里也應該有這樣一種澄澈的時刻吧?可以什麼也不想什麼也不希望,只是一筆一筆慢慢地描摹,在月亮底下,安靜地做我自己該做的功課。
當然,有些人是例外,就好像在生命里也常有些無法解釋的例外一樣。在美術史里,有些例外的藝術家,就像天馬行空一般地來去自如,在他們的一生里,幾乎就沒有所謂「極限」這一件事。
像對那個從天文、數學到物理無所不能,無所不精的達文西,我們該怎麼辦呢?也許只能夠把他放在一旁,不和他比較了吧?不然,要怎樣才能平息我們心中那如火一般燃燒著的羨慕與嫉妒呢? (四) 我相信藝術家都是些善妒的人。
(6)戈壁堅守散文擴展閱讀:
席慕蓉,蒙古族,全名穆倫·席連勃,當代畫家、詩人、散文家。原籍內蒙古察哈爾部。
1963年,席慕蓉台灣師范大學美術系畢業,1966年在比利時布魯塞爾皇家藝術學院完成進修,獲得比利時皇家金牌獎、布魯塞爾市政府金牌獎等多項獎項。
席慕容的作品多寫愛情、人生、鄉愁,寫得極美,淡雅剔透,抒情靈動,飽含著對生命的摯愛真情,影響了整整一代人的成長歷程。
2017年12月,席慕蓉作詞、呂學東作曲、姜麗娜演唱《故鄉的歌》獲第十屆中國金唱片獎民族類最佳原創單曲獎。
Ⅶ 描寫草原的唯美散文
夢里草原有多遠 文 / 向山水漫溯
想著草原,念著草原,已經很有一些年頭了。這樣的念想彷彿是與生俱來的一種本能和慾望。當一個人的靈魂長時間的與某種自然環境相互浸染時,他的血液里是否也有了與這種環境相適應的某些特質?我想,前世,我一定在某片廣袤草原的深處,騎著或溫順或狂野的馬,從繽紛的草原野花中穿行而過,或許還會唱一路豪邁蒼涼的藏歌,任碧空中絲絲雲彩在歌聲中顫栗著飛行……
但凡熟悉我的人都知道,這是我做了太久遠的一個夢。當聽見「草原」兩字從我的心底深情流淌而出時,多數人會以不屑的口吻勸我:草原有什麼好看。無非是一大片單調的草,偶爾會冒出一個小山丘而已。要走還是到別的地方為好。在這樣的說辭里,我的心幾乎是痛楚的。「愛一個人就是愛他的全部。」類推下去,愛一個地方也便愛著她四季的容顏,愛著她身軀內涵納的一切。這就彷彿一個孩子看著自己的母親,怎麼看,她都是世界上最美麗的女人。而我想念的草原,也真的一如我想念著的母親,愈是遠離,那種獨特的源於想像的美便愈發凸顯。
我其實不很清楚,踏上草原的那一刻起,我該以怎樣的行為方式來表現我長久的思念。「大象無形」,那麼,大喜大悲都應該無聲?當我真正成為草原歸來的遊子時,是撲入她寬厚蒼涼的胸膛痛哭失聲,還是忍住滿心的悲喜,靜靜地、深情地與她對視,將一生的思念與嚮往通過眼神淋漓盡致的張揚?
一個夢,經年的做著;一種思念,遙遙的折磨著半生的情緒,其間總會隱含一些特別的理由才是。否則,如何面對一生的光陰?在這樣的懷想中,我無數次的想像自己溶入草原的生活:騎一騎雄健的快馬,揮鞭揚蹄,向無際的天邊飛馳;搭一頂帳篷,在青草和奶茶的香味中,成為一個傳統、朴實、厚道的美麗的草原女子;攜一位相知一生的愛人,窮盡一生的時間和想像,去成就一個經典的、傳世的、不朽的草原愛情故事……
夢做到這里,似乎已經到達了美的極致。而我夢里的草原距離我的生活到底還有多遠?我終於下定決心,用身體和靈魂去同時感受這段距離,縮小這段距離,否則,生命里會有很大的遺憾。
十月伊始,在濃重的秋色里,踏上了歸向草原的行程,在山區逶迤盤旋的公路上,以車代步,我向著我的夢深入,而一雙睿智的眼睛,看著我虔誠的心動,情不自禁的滴下了淚水。天,在那時,開始下雨了,一滴滴,一陣陣,冷冷的落在我暖和柔軟的心田。心便開始漸漸的冷卻下來。可終有一絲熱氣不肯散去:或許草原上正漂浮著秋天陽光的顆粒,正彌漫著秋天陽光的清香。在這絲希望的支持下,痴心不改的向著夢里的草原繼續前行。那時,車內正播放著一首流行歌曲,歌手憂郁的聲音里滿是悲傷:「在雨中,我想著你;在夜裡,我念著你……」那時,我想,我的草原一定會撥開蒙蒙雨霧,以雄健的身姿走進我充滿渴望的視野。
駛過無數的險灘,峰迴路轉之際,車子進入了茂縣境內,從此開始,將是一段完全陌生的旅程。我將沉浸於夢境的思緒收回來。因為我很清楚,在很多陌生的路途中,會有一些你難以預料的風景和場景。我必須全副身心地去關注我身之所處的這段現實的時空,去抓住這段陌生旅途中可能有的一些不曾有過的經歷。
山,還是先前那些山的風骨;水,依然有著先前那些水的清冷和溫柔;路,卻已泥濘不堪。我的眼睛注視著窗外的風景,身體卻明顯的感受到行路的艱難。
現實與夢,本就是兩種不同的人生境界。現實里,勤奮的工作,勇敢的微笑。夢里,卻有依稀的淚光閃動。這或許是大多數正在生活著的人們的真實感受。若是再有些不同尋常的心思,想將夢帶入現實,不知道會是怎樣的結局。
夢里的草原終究是以遠離的姿勢呈現在我的思想里了。結局就是這樣,車像擱淺的小船一樣陷在厚厚的、軟軟的泥濘中,前行不得,後退也不得。搖下車窗,看著窗外糨糊樣的稀泥,心中裊裊升起一聲嘆息:這就是結局!那些被載重貨車碾過的深陷的車轍,成為阻擋夢想行程的唯一存在。心靈的高貴在一段五十米長的泥路前無所適叢。
前行的路還有太多深不可測的泥濘。若是後退,只需退回到這段剛進入泥濘,退回雖然艱難,但至少能讓人看見艱難的程度。相對而言,前進的道路上還有多少比這更艱險的泥濘?誰也無法預知。在很多種不同的前行場景中,我們因為不可預知而只能選擇退卻。這種無奈的妥協里,滿含著無盡的失落和傷感。而現實總是這樣,失落也罷,傷感也罷,接近夢想的那段路程永遠令人始料未及的充滿泥濘,這就是真實的現實,殘酷而冷漠。
草原!草原!在我返回的過程中越來越遠,以至於我夢境里那些清晰的草、牛羊、牧人都模糊成一團團異色的霧。在冷冷的秋雨里,我瑟縮著。冬天快要到了,暫且於此尋求一些溫暖吧。
我深信,這不是最終的結局!
Ⅷ 求描寫沙漠的散文
一個人和一片沙漠 文 / JJ.夢綺
——對楊獻平和他的巴丹吉林沙漠系列散文的解讀
我對作家與其生長的地域關系一直很感興趣,起源是因為很多作家都把自己的童年和家鄉當作寫作思源,成名作似乎也與其地域有關。其實,每一個寫作者,都是有自己的寫作根的,正如一棵樹木生生需要有根系和造房需要根基一樣。進入散文中國論壇和新散文論壇以來,我對於散文家和一個地域之間的關系,以及重於個性寫作的作家,更是有了濃厚的興趣,一直偏心閱讀散文家出自貼近大地寫作的作品和心靈飛躍的個性寫作作品,並且有意識對於成績突出的地域性作家和重於個性寫作的作家的作品進行了解讀,彼有觸感,很受感動。陝西耿翔、甘肅二楊(楊永康、楊獻平)、邯鄲三劍(王克楠、桑麻、崔東匯)、東北王開、江南雪兒、軍旅張利文、馬明博等等……楊獻平就是其中的一個。
楊獻平之所以突兀地出現在我的眼前,就是因為他的散文和一塊沙漠,一塊時時帶有淡淡的,隱隱約約的軍營味道的沙漠有著休戚與共的關系。解讀他的散文,我有就是解讀一個地域歷史的感覺。雖然他和巴丹吉林沙漠不是與生俱來具有了聯系,但當我想起這片沙漠的時候,不由自主地就會想到那個樂於把青春和寫作摯情融入沙漠的人的名字——這個人就是楊獻平。正因為如此,我把我的這篇拙作的題目擬名為《一個人和一片沙漠》。一個人是渺小的,但是他和一個地域聯繫到一起的時候,就不再渺小了,因為他的愛和情,甚至於生命已經和那個地域結合了。為了讀懂那一片沙漠,我必須先要讀懂楊獻平,為了讀懂楊獻平,必須先要跟隨他巴丹吉林沙漠系列散文,因此我沿著他在沙漠的足跡,展開了為時三個月的有意識閱讀之旅……
一、沙漠是一個哲學字眼
在沒有讀楊獻平沙漠散文的時候,自認為從文字和地質的註解中了解的沙漠僅僅是沙漠而已,對去沙漠旅遊采風並沒有太濃厚的興趣。在讀懂了他的系列散文的時候,我才知道他腳下的沙漠不僅僅是沙漠,而是多了一個哲學字眼。沙漠的哲學,首先在於沙漠是有「胸襟」的,然後沙漠是有「思想」的,沙漠的思想不是外在的,是需要經過追尋者去努力開掘的。楊獻平就是這樣一個開掘者。
沙漠在楊獻平的眼睛裡是有文化意義的,這是毫無疑問的。當我在思索它的文化意義之前,必須先要弄清「還有一些什麼別的意義嗎?」這在楊獻平散文《憂郁的阿拉善》里,有著綜合敘述的「昔日名不見經傳的阿拉善已經成為了我國沙塵暴最大的沙源地之一,其沙漠化土地面積已達總土地面積的百分之九十——從我所在的巴丹吉林沙漠西端的戈壁向北張望,闊大無疆的戈壁一色鐵青,稀疏的駱駝草棵棵憔悴,一棵和另一棵之間距離很遠,像是一群孤立無援的戰士,矗立在曠世的戈壁當中,看日月流轉,大風奔襲,嚴寒和烈日彷彿它們與生俱來的宿命——再遠處,是無際的蒼茫。天氣晴朗的時候,天格外藍和高,就連雲彩的線裝尾巴都能夠清晰看到;若是大風狂浪,沙塵彌天,即使站在一棵樹前,也難以看清它身上皸裂的皺紋。」
沙漠當然是廣漠粗獷的,但是沙漠是具有文化品位的,是有文化層次,沙漠甚至還是溫柔的,這在他的《秘密的河流》是這樣描述的:「沙漠的冷滲人肌膚,似乎一些急於取暖的蟲子,而此刻的大地都是涼的,我站立,我呼吸,唯一的熱身體,寒冷必將靠近和進入。河水在寬闊的河床中,突起的流沙濕潤,形狀綿長而又彎曲,在月光下面,它是黑色的,黝黑的黑,泛光的黑。躲在低處的河水沒有聲音,它好像不在流動,而實質上,作為水,流動和向前的本質,也是墜落和上升的過程。多少年來,就在河邊,一個外來者,一個在沙漠乾燥而又在河流包圍中又時常潮濕難當的人,我的一切都是宿命,河流的賜予和沙漠的籠罩,乃至空曠天地的熏染和撫慰。」
河流,這本是一個物象,而在楊獻平散文里是卻是一個重要的意象。河流是人類文明之母,即使是古代游牧民族也是逐草而居,沒有水草,人類的生存是不可想像的。在楊獻平對於西北的描寫里,河流占著重要的一頁,河流在楊獻平的筆下是文弱的,是有靈性的,是非常女性化的,其最重要的河流就是弱水河。他以極大的熱情頌揚了這條對於西北重要的河流。稱呼她是從「巴丹吉林以及從它身體和靈魂中走過」,弱水河起初合稱「弱水流沙」,其中的「弱水」就是《山海經海內經》記載的「水弱不能載舟,鴻毛不浮,是為弱水」。弱水河發源於祁連山南麓的鶯落峽,至張掖城之外,爾後倒淌向西,在酒泉附近,又扭頭向北,轉向巴丹吉林沙漠腹地,一直流向著名的居延海。對於河流,巴丹吉林的母親河性格描寫時候,他給予了很大溫情:「這一些,與弱水河有關,又好像無關。河流就是河流,它枝蔓橫生,但不涉及人類的戰爭。是人,用各色各樣的工具,從河流身上,從它流動千里的身上一點點取走,就是這樣的,而河流也知道,人類的一切都與它自己有關,是水,讓他們活著,在塵土飛揚和****叫囂的人間:做愛,生產,活著,戰爭,算計,失敗,成功,乃至灰飛煙滅,但最終,上升的絕對沒有下沉的多。」
二、一個人在沙漠里的精神舞蹈
沙漠是沙漠,決不是荒漠,一個人可以承受沙漠的荒涼,但是無法承受沙漠的無文化,無信仰,無精神……可以肯定地說,楊獻平在巴丹吉林沙漠系列散文裡面,是歡樂的,是充滿了精神富足的,這使人想到了古代邊塞詩人,越是嚴酷的自然環境,越是把人的精神的力量逼迫到一個極致,這就是楊獻平——一個對於沙漠充滿了渴望而瞬間來到了沙漠,他找到了幸福,就像進入了新婚洞房一般享受著沙漠的荒涼,享受著對於自然的思考,他的心寧靜下來了,語言就寧靜下了。因此,有了源源不斷的對巴丹吉林沙漠寫作的出現。這是一種自覺的寫作,甚至可以說是一種宿命般的寫作。就如梭羅到了湖邊,在自然里找到思想契機,到了對於「存在」思考的結合點。因此,我可以說楊獻平在沙漠的狀態,是完全進入了「人在沙漠里的精神舞蹈」狀態。這是去長壽村筆會,無意間了解到楊獻平家鄉竟然就在山背後,他的父母至今還生活在那裡。那麼楊獻平作為一個來自太行山的青年,當他與巴丹吉林沙漠結合的時候,他像走進了他的初戀場景那樣充滿著期望,又如步入了婚姻殿堂那樣激情高昂,眼睛是那麼充滿慾火那樣明亮,對於將來充滿了嚮往和憧憬。而巴丹吉林沙漠也真誠地容納了他,把他溫暖地抱在懷里,讓他充分地體驗到了戈壁沙漠給予他無際的愛。
在人和自然的關繫上,有的讀者問是不是人到一種惡劣的生活環境里就一定可以出好文章呢?以我在寫作經歷中理解,和本身存有的寫作理念和閱讀經驗,結合楊獻平的寫作習慣來加以分析,回答是給予否定的。最淺顯的說法就是毛澤東思想的「外因和內因」的關系,寫作者處於任何寫作現場下,能寫出什麼層次的作品,與寫作者所在現場的場景條件無關,與其取材大小和情感大小無關,與其文體范疇的放寬、縮小、或凈化無關,而只是與寫作者自身內在的知識蘊藏與創作素質而與其取材的獨特與和寫作者的駕馭能力有關,與其主體情感質量和思想內涵有關。如果楊獻平不具有一定的詩人氣質,如果他沒有回歸一般的心境,如果沒有愛西北像愛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一般地熱愛,如果沒有駕馭文字的能力,再怎麼著也製造不出精緻的,有著濃濃的西北韻味的西北散文作品的。正是因為他和這里的自然氣質達到了同一高度的共震和共鳴,才有這樣的句子:「沙漠是,人類也是,我想,大凡以活著的姿態成為風景的事物都應當如此,而對於巴丹吉林,我是迷戀的,我總是喜歡並膜拜那些帶有悲愴氣質的事物。」
不難看出,在這片特殊的地方,極大的解放了他的想像力,使他身心內部的悲憫氣質得到了強化,才有這樣的句子:「我的身體和生命都是敏感的,在沙漠,一天天活著,也一天天衰老——在暗夜,我時常看到自己的生命,布滿了刀子一樣的紋路,一再裂開,無休無止——這些都將是灰燼,只有沙漠——飛行黃沙和那些稀疏的人類的名字會在風中得以流傳。」
Ⅸ 戈壁灘的閱讀短文
題材新穎,引人入勝,文章實而不華,是一篇佳作
Ⅹ 《世界名家散文經典》中的《過戈壁》閱讀答案
[作者簡介] 哲中(1933~ ),安徽肥東縣人,當代作家。著有小說散文集《天山的陽光》,長篇游記《一個神秘世界的見聞》,散文集《大漠的歌》等。我們曾選過他的《羞死鳥》。
茫茫的戈壁望不到邊。黃羊不落腳,馬兒不敢走了,遍地鋪著尖利的石頭,步行更是困難。
我獃獃地望著前方。
傍晚時分,戈壁上傳來悠揚的駝鈴。一峰駱駝(身後還有一峰小駱駝),興沖沖地向我走來。
駝背上沒有騎手,旁邊也不見人影。駱駝主人呢?難道它是野駱駝嗎?
它走向前來,拿粉紅色的舌頭舔我手背,用鼻頭拱我口袋。我拿出干糧招待它。它吃完干糧,轉身卧到地上,示意請我騎到背上。我猶豫一下,終於騎上去。此時夕陽西去,夜幕緩緩升起。我忐忑不安,不知是悲是喜?
戈壁之夜,繁星在頭上閃爍,月華如銀,我彷彿走進夢中。在駝背上,我甚至產生懷疑,怕它對我懷著歹意。
一夜就這么提心吊膽地過去了。
第二天,太陽從東方升起,我的神經才稍稍鬆弛了一些。駱駝仍然馱著我緩緩由東向西行進。過了戈壁,就是我此行的目的地了,但我仍然揣摩不透它的心意。
戈壁上突然颳起龍卷風,我們置身風暴當中。天昏地暗,飛沙走石。駱駝站立著,穩如泰山,讓我藏到它身子下面,我才免遭風沙傷害。風沙過去了,它又馱著我繼續前行。我的心便從懷疑而至感激了。
走了一天一夜,已經很疲乏了,駱駝也得休息一下。我找一塊窪地住下,讓駱駝到戈壁灘上去吃草。
是夜雲頭很低,睡夢中覺得誰在拽我褲腿。才翻身,眼前閃動著一雙雙綠幽幽的眼睛。我一骨碌從地上坐起,狼知道我沒有死,一起向我裂開大嘴。這時遠處一聲怒吼,在那邊吃草的駱駝沖過來,和狼廝打到一塊。三頭狼,一頭被咬死,一頭受傷,一頭嚇跑了。駱駝將我攬到身邊,像是怕狼再來吃我。我撲到它身上,一個勁地親。
經過五天五夜,我們走出了戈壁。和駱駝分別時,我有許多話要說,但它不懂,只好擺擺手走了。我走了很遠,它還站在原地向我凝望。
到了目的地,友人說,馱我過戈壁的駱駝的主人,是塔吉克的牧駝人。
「牧駝人呢?我沒有見到他呀!」我很詫異。
「老牧駝人要是活著,也該有幾百上千歲了。」
「他有後代嗎?」
「他有兒子、孫子、重孫,子子孫孫,都在戈壁上牧駝。」
「老人家怎麼把駱駝馴養得這么聽話?」
「這話奇怪,老人家沒有馴養出來這樣的駱駝,你能走過戈壁嗎?」
回來的路上,我又騎上那峰駱駝。
到了戈壁才發現,隨身帶的水壺忘了裝水。沒有飲水,這長長的戈壁怎麼過去?這里的太陽火爐一樣,烤得我渾身冒汗,口乾得張不開。頭一天熬過去了,第二天處於半昏迷狀態,第三天一頭栽倒在戈壁上。
昏睡中我感到嘴唇濕潤濕潤的,有一股泉水往嘴裡流。我貪婪地喝著,體內的血液迅速奔湧起來。好容易,我半睜開眼睛,看到跟前坐著一個漢子。從他噙著的明滅的莫合煙的光圈裡,看出那是年輕的牧駝人。他身後卧著一片黑壓壓的駱駝。我想站起來,腿不吃使喚,激動之後,我又昏迷了過去。
第二天,牧駝人和駱駝不見了,唯有馱我的駱駝仍站在身旁守候。由於飲了水,體力恢復了許多,水壺里也灌滿了水,我又能騎著駱駝上路了。
駝鈴聲聲,在廣袤的戈壁上空回盪。
那是經人飼馴的專門載著旅客走戈壁的「沙漠之舟」呀,可不是野駱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