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納斯縣治安
A. 要去昌吉工作,求問~~
我是昌吉抄人~我覺得你問這個問題搞得好像要去非洲的安哥拉工作一樣!昌吉的治安比內地同等城市好得多得多~最重要的是我們這的人大都很豁達開朗!放心來吧!在這里,我們沒有民族歧視什麼的,大家很和睦!最重要的是,我們昌吉的回族美食會讓你垂涎欲滴哦· 來吧,昌吉歡迎你!
B. 南疆和北疆都各自有哪些城市
南疆有喀什、庫車城市,北疆有伊犁、伊寧市、烏魯木齊市。
1、喀什
喀什是南疆的城市版,世界四大古文明的交匯權處。這個神秘而美麗的地方,自古以來,不知吸引了多少旅行者的目光,留下了多少愛慕者的腳步。
2、庫車
庫車是南疆的城市,有克孜爾千佛洞、天山神秘大峽谷等著名景點。庫車就像一塊海綿,吸納了四面八方的文明因子,留下了比敦煌歷史更加久遠的石窟,在西域文明史上盛極一時。
3、伊犁
伊犁是北疆的城市。河谷藏在中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西北角。北邊、東邊、南邊,三面都是山,擁著兩道美麗的山谷。伊犁河谷是西王母之都,西極天馬的故鄉,是絲綢之路北線和新亞歐大陸橋的要道。
4、伊寧市
伊寧市是北疆的城市。路過獨庫的必經之處。這里有著純天然的大草場。
5、烏魯木齊市
位於新疆的北疆地區,北疆地區相對氣候更加溫潤,規模比較大的城市除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首府-烏魯木齊外,還有伊犁,奎屯,石河子,昌吉等。
C. 新疆昌吉怎麼樣
這是一座安逸的小城市,至少我是這樣覺得,離烏魯木齊很近,30分鍾的路程,而直達車基本是兩分鍾一輛,絕對不會有人不滿不走的情況,根據售票大嬸的描述是會被罰款,這個還是比較滿意的。實際上往返烏魯木齊和昌吉的人總是從早上6.30就源源不絕。很多烏魯木齊的人在昌吉租房活著買房,因為交通真的很方便,而相比較烏魯木齊更適合生活和居住。反正我覺得烏魯木齊有時候空氣質量真是跟魔都不相上下,不過二十公里外的昌吉感覺還沒有到pm2.5堵住鼻子的感覺。實際上昌吉包括的地區很大,但是我一直在昌吉市裡。恩恩 昌吉的漢族人很多,基本上都是漢族,80%吧我感覺,剩下就是一些多一半是回族,少一半是維族。回族長得跟漢族人一般,他不說你也分辨不出來,哈哈,我們一個班50個人也就三個回族,一個維族,你自己算算,這還是多的,我感覺。維族都在毛紡廠那一塊,對對對,因為我有一個好朋友兼閨蜜是哪的,挺偏,每次上學還好做好久一路車,跟我一塊天天遲到,哈哈,不過她的大部分親戚都在烏魯木齊,烏魯木齊的維族人含量比昌吉高的多的多。對了,貌似市轉盤的維族也多。少數民族都信仰伊斯蘭教,我不信這些,每次她都鄙視我,不過我的一個高中同學是回族,非常漂亮的妹子呦,現在據說是校花級別,哈哈 ,我感覺書讀的比較多,對宗教這東西嗤之以鼻。小城市生活節奏也是比較慢,有兩條主路,延安路和北京路。感覺所有的道路都是由這兩條路生長出去的。非常喜歡北京路,一條鬱郁蔥蔥的林蔭道,每個暑假的早上九點,是人們正多起來的時候,我就會騎上我的小自行車,穿過這長長的不會被陽光照到的路,撒水裝置已經噴濕的路,空氣清新,每次都會深呼吸,正能量滿滿然後到畫室,擺弄顏料和畫筆,是美美的生活。公園有南公園和北公園,還有再出來市區不遠的地方有個森林公園,哪裡可以自帶烤箱周末和家人去燒烤哦,我爸經常沒事就帶一家人去燒烤了,美美嗒。去那的路上有一塊別墅區,嘿嘿,原諒我總是對別墅情有獨鍾,做的很漂亮的建築。恩,世紀花園的別墅也很棒,質量也很不錯,整個小區都美到爆。恩,其實我家就在世紀花園附近,沒事就進去背背書啥的,真的跟花園一樣。昌吉的城市規劃還是很不錯,很乾凈。感覺清潔工門都很認真,早上跟我奶奶買菜的時候她們已經開始工作了。學校的話,小學初中就不說了,高中基本上就是州一中,州二中和市一中。不過感覺市一中還是不行,州一州二的老師都是從下面選出來的老師,很認真負責,但是水平確實有限,考普通一本很easy,清華北大就很費力,畢竟還有烏魯木齊的市一,兵二啥的。有一個回民小吃街很火,因為老是想不起來,嘿嘿,離得太遠。恩,逛街的話還是東方廣場,以及周邊然後到飛馬的一段路,距離不遠,經常和朋友聊著天就走一走,總之水平趕不上大城市但其實生活里對這些需求也不大,晚上散步可以走一走,東方廣場晚上夜市也是很熱鬧,夏天好多擺攤的,話說上學期我准備去來著。想買衣服還是去烏魯木齊友好大小西門,種類樣式多很多。其他的有人問再加吧,就先到這。
D. 關於鎮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的調查
,你好。
下面是具體內容,地方你可以修改下就能用了。
原題:如何破解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的現實困境
農業是弱質產業,而且我國人地矛盾突出,農內增收空間極為有限,要富裕農民必須最大限度的減少農民,發展非農產業和勞務經濟,使大量農民徹底從土地上解放出來。我國當前農村產業領域的拓展速度與農村勞動力的增長速度形成巨大反差,勞動力過剩問題即隱形失業現象尤其突出。據有關部門統計,現在我國農村剩餘勞動力已達2.5--3億。這是今後相當長的時期內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所面臨的一個極其嚴峻復雜的現實性的問題,它直接關繫到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能否如期實現、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能否真正構建、「三農」問題能否得到有效解決、新農村建設的成敗。但要擺脫我國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所面臨的困境談何容易,兩、三億農民你如何讓他獲得充分就業?這可是天底下最大的難事。
自發的民工潮雖然在某種程度上緩解了一些壓力,但農村勞動力轉移人數少、層次底、盲動性大的問題始終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近年來,為破解中國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的現實困境,各省市自治區按照國家大力推進農村富餘勞動力戰略性轉移的重大部署,加快調整工作思路,普遍把非農產業增收和勞務增收放到了更加突出位置,在領導精力、組織措施、政策扶持下大力氣推動,出現了突破性的勢頭。以新疆為例,在非農產業增收上,昌吉州提出「十一五「期間,每年轉移農村富餘勞動力3萬人,每年實現非農產業增收120元。各地推動勞務創收的形式和手段也不斷提升。阜康市茲泥泉子鎮成立的農村人力資源市場,實現了與全國勞動力市場信息聯網,每天能向農民發布近千條就業信息,依靠規范有效的就業指導,推動了全鎮4300多名勞動力轉移增收。阿勒泰地區對農民職業技能培訓、農民轉移就業制定了明確的鼓勵性政策,推動了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就業的明顯突破。伊犁州直著力推動農村勞動力轉移工作制度化、規范化建設,勞動力培訓、轉移全面有序展開,到目前,伊犁州直已培訓農民工達到12.9萬人,45歲以下的農村勞動力培訓面已達到 95%。霍城縣提出今年轉移6萬農村勞動力,重點向無錫市長期轉移,目前已經培訓轉移3000多人,預計今年農民人均勞動力轉移增收將達到220元。伊寧縣成立了「三農」服務中心,每天24小時向農民發布農業生產科技信息、農產品價格供求信息和勞務信息,為農民增收和勞務輸出搭建了信息服務平台。阜康市三工河鄉近兩年來圍繞牧民增收,堅持不懈地實施牧民生態移民工程,採取財政資金補助的辦法,引導牧民大力建設人工飼草料基地、推行牲畜舍飼圈養,發展民俗風情旅遊和轉移就業,全鄉牧民每年人均增收600元以上,預計今年牧民人均純收入將突破6000元。盡管新疆各地州高度重視抓好勞務創收工作,促進了勞務經濟的發展,但農民的工資性收入仍不到全國平均水平的一半、沿海地區的1/4。
當前農民外出務工面臨的突出問題是,由於農民綜合素質不高,整體技能水平低,創業就業能力不強,短期內還難以形成大規模穩定的農民工就業隊伍,影響了農民工資性收入的大幅度增長。
根據我國目前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的現實困境,筆者提出如下破解對策。
一、建立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的制度保證體系,作為地方各級黨政領導任期內的主要考核指標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隨著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化,經濟結構的重大調整和勞務市場的開放,農村勞動力長期處於停滯狀態的局面逐步被打破,大量的農村剩餘勞動力或向非農業部門轉移,或跨地區流動,尤其是進入九十年代以來,農村勞動力的流動規模急劇擴大。據調查,近些年來,每年農村外出勞動力約9000萬人,其中跨省區流動在3000萬人以上。這種流動對農村來說,使農村剩餘勞動力資源由包袱變為財富,有力地推動了我國經濟的發展。但是,由於農村剩餘勞動力流動有很大的盲目性,對我國的交通運輸、社會秩序、城市治安和計劃生育帶來了消極後果。對此,一是必須加強和完善政府的宏觀調控,建立相應的宏觀調控體系,減少農村剩餘勞動力的盲目流動。農民增收事關全局,必須切實加強對轉移農村剩餘勞動力和發展勞務經濟工作的領導,加快建立農民增收考核指標體系,把轉移農村剩餘勞動力實現農外增收作為各級黨政班子任期內主要任務之一,把抓勞務經濟抓農民農外增收的實際成效作為地州、縣市、鄉鎮和有關部門幹部考核的重要內容,強化對各地勞務創工作的組織引導,層層落實農外增收任務,明確責任,加快建立健全各級勞務輸出組織和培訓網路,推動農民大規模培訓轉移。二是要建立健全的就業服務體系,即發展培育多種形式的勞動就業中介服務組織,逐步形成包括信息、咨詢職業介紹、培訓在內的社會化的就業服務體系。堅持市場配製勞動力資源的方向,逐步形成城鄉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勞動力市場,實現農村勞動力的有序流動。三是切實加強對農民綜合素質的培養。勞動力的素質對農村勞動力轉移的速度和規模存在著十分重要的關鍵性作用。實踐證明,勞動者素質越高,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的難度越小,轉移的穩定度越高,相反,勞動力素質越差,可供選擇的就業空間越窄,轉移難度越大,穩定度也越低。但是,提高農村勞動者素質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在目前的情況下,除了切實貫徹實施普及農村義務教育和基礎教育的基本國策,消除新文盲外,強化農村勞動力的職業技術培訓,建構與農業勞動力就業相適應的新機制是當務之急。建議國家統一建立農村勞動力培訓制度,實行政府全額補助的政策,不斷加大農村勞動力培訓工作力度,加強實用技術培訓,培育有技術、會管理、能致富、素質高新型農民,鼓勵用工企業和培訓機構開展定單式培訓,鼓勵更多的農村富餘勞動力通過綜合性培訓,提高非農就業技能,走出農業和農村。
二、有效地控制農村人口增長,最大限度地緩解農村剩餘勞動力就業矛盾和壓力,避免勞動力的惡性增長。一是壓縮勞動力的供給總量。勞動力的增加是隨著人口增長而增加的,首先,必須有效地控制農村人口的增長。新疆近年來農村人口增長速度雖然有所放緩,但增長幅度依然偏大。農村勞動力供給過剩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歷史上的決策失誤所造成的人口基數過大和自然增長率過高。我們不可能糾正歷史上的決策失誤,也無法改變目前過大的人口基數,但我們可以抓緊當前的計劃生育工作,控制人口的過快膨脹,以緩解農村勞動力不斷膨脹的問題。其次是讓非勞動年齡人口脫離勞動崗位(主要是指童工)。據專家估計,我國非勞動適齡人口參加勞動供給的比率,相當於全部供給人口的10%,若能讓這一部分人脫離勞動崗位,使之學成一至二種適應社會需要的技能後再進行就業,一方面可減少剩餘勞動力的數量,一方面又可提高勞動者的基本素質和競爭能力。二是維護和擴大耕地面積。耕地是農民的命根子。耕地作為農業第一生產資料,是不可代替的。就新疆來看,土地後備資源極其豐富,可開墾荒地很多,如果水的問題解決了,在開墾1000萬畝土地是完全可能的,國家可以採取安排內地耕地稀缺的省份到新疆投資開發土地的方式,來置換因建設用地造成的耕地損失。同時要要提高全民節約用地和保護土地資源的意識。要使每個公民都懂得土地的寶貴,要求人們無論是城鎮建設、工礦建設、農業基本建設,還是農村住宅建設或其他基礎性建設,都要力求少佔地。要充分利用經濟的、行政的、法律的手段,切實加強土地資源的管理,逐步改善生態環境,使現有的土地資源免遭破壞。
三、要有組織的拓寬農民轉移渠道。這是目前我國農村剩餘勞動力的主要出路。一是調整農村產業結構,加快農村剩餘勞動力在農業內部轉移。農業包括種植業、林業、牧業、漁業。農業剩餘勞動力在農業內部轉移,實際上就是種植業勞動力向林業、牧業、漁業的轉移。根據國家統計局提供的數字,從現實來看,我國農業內部就業天地是很廣闊的。我國目前待開發的農業資源前景十分可觀,有2/3的耕地屬於需要改造的中低產田,還有5億畝宜開發的荒地,18億畝宜林、宜草的荒坡,2000萬畝成海灘塗和3000萬畝可養殖的淡水水域,如果這些資源有1/3得到有效開發,可吸納的勞動力就要以數千萬來計。如果再進一步抓好農副產品的深度加工,實現農村集約化經營,則可吸納更多的勞動力。因此,在農業開發上,必須綜合開發和利用耕地、水面、空間資源,發展資金、技術、勞動密集型的高效農業:在投資政策上,要進一步加強政府扶持力度,增加對農業綜合開發資金投入,實行科技、資金、物資和政策綜合配套:在稅收政策上,對開發性農業要給以優惠。通過對農業的綜合開發,充分挖掘農業內部的就業潛力。二是通過發展農村二三產業,實現農村剩餘勞動力在農村內部轉移。農村剩餘勞動力在農村內部轉移,就是從農業生產領域游離出來的勞動力向工商業等非農業產業轉移。首先,要繼續大力發展鄉鎮民營企業。改革開放以後,由於鄉鎮企業發展迅速,到1994年,鄉鎮企業吸納農村剩餘勞動力1.2億。但是,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中期以後,鄉鎮企業大都轉化成了民營企業。從目前我國農村資源狀況和鄉鎮民營企業的發展潛力看,鄉鎮民營企業仍然是轉移農村剩餘勞動力的主要渠道,也是吸納農村剩餘勞動力的潛力所在。因此,必須針對目前東南部沿海地區的鄉鎮民營企業開始出現資本密集化、吸收勞動力的能力相對下降的趨勢,要因勢利導,推動一些鄉鎮民營企業上水平、上檔次、上規模、擴大鄉鎮民營企業的發展空間與領域,使其更多地吸收農村剩餘勞動力。同時,推動中西部鄉鎮民營企業的發展,即由東南沿海向幅員廣闊、資源豐富的中、西部地區發展。隨著鄉鎮民營企業的大發展,其吸收農村剩餘勞動力的能力就一定會增強。其次,要大力發展農村第三產業。第三產業是勞動密集型產業,它是轉移農村剩餘勞動力的一個重要領域。國外勞動力轉移的經驗表明,在工業發展的早期階段,主要是工業吸收農村剩餘勞動力,而在後階段主要是靠第三產業吸收農村剩餘勞動力。因此,從總體上看,只有工業化,工業和第三產業大發展,才能為農村剩餘勞動力提供較多的就業機會。但是,目前我國第三產業發展相對滯後,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由於鄉鎮民營企業地區布局較為分散,無法發揮非農產業的集聚效應,帶動第三產業的興起。針對這種狀況,必須貫徹合理布局,相對集中的原則,推動鄉鎮民營企業的連片發展、加工業的適當集中,從而推動第三產業的發展,進而為農村剩餘勞動力提供大量的就業機會。三是通過發展縣域經濟就地向工礦企業和小城鎮轉移,把農民培養成產業工人。發展縣域經濟和小城鎮不僅是我國現代化的必由之路,而且是今後農村勞動力轉移的最重要的場所。改革開放二十幾年來,小城鎮累計吸納了5000多萬農村勞動力就業。城鎮建設的發展,其吸收農村剩餘勞動力的潛力是很大的,因為小城鎮有其自身的優勢:一是投資少。據有關資料反應,大中城市每吸納一個勞動力就業要投資12000元,而小城鎮只要4000元。二是小城鎮更接近於農村,農民離土不離鄉,既可降低轉移過程中的成本和風險,也可充分利用本地的資源優勢,這種方式的轉移更符合我國的國情。新疆富蘊縣、哈巴河、伊寧市、沙灣縣、瑪納斯縣在這方面已有比較成熟的經驗。通過發展縣域工商企業帶動現代農業和新農村建設,實現以工促農、以企帶村,實現農業就地變工業、農村就地變城鎮、農民就地變市民,使新農村建設與工業化、城鎮化高度融合在一起,既解決了城鄉二元結構和「三農」問題,又避免了人口大量湧入城市導致的「城市病」,從而走出一條有我國特色的城鎮化、工業化道路。四是要有組織的向區域內大中城市和沿海內地輸送勞動力。促進農村剩餘勞動力向城鎮轉移。農村人口不斷減少,城市人口不斷增加,第一產業的勞動力不斷減少,第二、三產業的勞動力不斷增加,這是經濟發展的普遍規律。因此,農村剩餘勞動力向城市轉移是客觀的、必然的。要穩妥地、有序地向大中城市轉移。我國的大中城市,經濟實力雄厚,吸收農村剩餘勞動力的物質條件優於農村。而且目前城市第三產業有些活城裡人不願干,隨著今後經濟發展,產業結構調整,城市第三產業還要大力發展,其發展潛力還是很大的,因此,在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的多種途徑中,大中城市這條渠道也不能完全堵死。五是要大力發展對外勞務輸出。即在遵守我國及輸出國法律的前提下,多形式、多途徑、多層次、多方面實現勞務輸出,以減輕國內的就業壓力。新疆具有發展對周邊國家勞務輸出的優勢和潛力,建議國家在新疆勞動力向周邊國家輸出上制定優惠政策,在抓好農村勞動力培訓的同時,組織有一定技能的農民到周邊國家開展勞務創收,增加農民收入。通過不斷開拓農外增收新途徑,力爭在五年內完成300萬農民勞動就業技能培訓任務,轉移農民農外就業400萬人,非農產業和勞務經濟收入占據農民人均純收入的半璧江山。
E.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塔城地區 沙灣縣
0993 和石河子的區號一樣!
F. 新疆昌吉這個地方究竟怎麼樣
昌吉回族自治州地處天山北麓,准噶爾盆地南緣,位於東經85°34′至°32′,北緯43°06′至45°38′;東鄰烏魯木齊和哈密地區,西與石河子市相接,南與吐魯番、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相連,北與阿爾泰、塔城地區接壤,東北與蒙古國交界,從東、西、北三面環抱烏魯木齊市;東西長541公里,南北寬285公里,總面積9.39萬平方公里, 是古代舉世聞名的"絲綢之路"新北道通往中亞、歐洲諸國的必經之路。全州轄昌吉市、阜康市、米泉市、瑪納斯縣、呼圖壁縣、吉木薩爾縣、奇台縣、木壘哈薩克自治縣等5縣3市。境內還有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24個團場。昌吉州現有人口158.88萬人,生活著36個民族,其中回族17.21萬人,哈薩克族12.37萬人,維吾爾族6.01萬人。
昌吉州屬中溫帶區,為典型的大陸性乾旱氣候,具有冬季寒冷、夏季炎熱、晝夜溫差大的特點。由於地形條件的影響,由南向北氣候差異較大,南部山區氣候特徵明顯。夏季降水充沛;北部沙漠性氣候特徵顯著。昌吉州日照充足,年日照時數為2700小時,太陽年輻射總量為133.6千卡/平方厘米;執量條件也較為充足,年≥10℃積溫為3450℃,其中年平均氣溫6.8℃,1月份平均氣溫為-15.6℃,7月份平均氣溫為24.5℃;年平均降水量為190毫米,夏季降水量明顯多於冬季;年無霜期為160-190天。
昌吉州物華天寶,自然資源十分豐富,全州共有土地資源1.41億畝,其中可耕地1057萬畝;有天然森林370萬畝,木材儲量2300萬立方米;有草場9981.3萬畝,其中可利用草場面積8670.2萬畝。此外,全州還有50餘種礦產資源,其中儲量最豐的有石油、煤炭、鐵、銅、金、玉石、硭硝、天然氣、石棉、鉻、鋅、鋁、池鹽、珍珠岩、石英、石墨、膨潤土、雲母、石灰、沸石、油頁岩等。目前已探明的油田已有9個,總面積200平方公里,將成為國家重要的石油產地。煤炭和鐵的儲量都位列全疆之首,其中煤炭儲量約250億噸。昌吉州野生動物資源也十分豐富,諸如野馬、野驢、鵝喉羚、北山羊、雪豹、馬鹿、雪雞、哈熊等。
早在新石器時代,昌吉地區就有人類活動,創造出燦爛的"四道溝文化"。西漢時,本境屬西域36國之一的車師國,後車師國分前部和後部,本境即屬車師後部。公元前102年,漢在西域設"使者校尉"時,漢軍隊便統治了這一地區。漢宣帝元康四年(公元前62年)在北庭(今吉木薩爾縣)設戊已校尉,前後行政400餘年。唐貞觀14年(公元640年),設庭州,轄金滿、輪台、蒲類、西海四縣,相當於今昌吉州的大部分地區。武後長安二年(公元702年)設北庭大都護府,轄天山以北,巴爾喀什湖以南的廣大地區,譜寫出古西域史上最輝煌的篇章。宋時,本境先後屬吐蕃、回鶻汗國。元憲宗初年(公元1229年),在本境設"尚書省",後元國勢頹敗,西域各自為政,本境屬察合台汗國。公元1697年,清康熙滅噶爾丹部,本境隨歸清治。乾隆二十七年(公元1762年),本境屬伊犁將軍管轄,後乾隆在迪化設鎮迪道,轄本境大部。光緒十年(公元1884年),新疆建省,昌吉州大部歸迪化府。
1954年7月8日成立昌吉回族自治區,轄昌吉、烏魯木齊、米泉三縣。1955年3月改名為昌吉回族自治州,1958年將瑪納斯、呼圖壁、奇台、吉木薩爾、阜康、木壘等縣劃入本州管轄。1959年將烏魯木齊縣劃歸烏魯木齊。1983年後,昌吉市、阜康縣、米泉縣相繼建市。至此昌吉州共轄5縣3市。
G. 新疆綜合治理方面有哪些榮譽稱號
天池喜獲"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綜合整治十佳先進單位"新鑫礦業銅鎳礦榮獲「富蘊縣二00九年度社會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單位」榮譽稱號瑪納斯縣六戶地鎮獲自治州級生態鄉鎮榮譽稱號新疆兵團一四二團榮獲兵團「平安團場」榮譽稱號
州民宗委榮獲「自治州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甲級單位』榮譽稱號」
H. 沙灣縣在哪
沙灣縣在伊犁塔城
1929年縣府駐地遷至南避風港村(今老沙灣鎮居民),塔城地區,塔城地區附加。
1956年被轉移到三道河子鎮
1975年至1977年石河子地區下
1978年再劃歸管轄塔城
I. 新疆昌吉這個地方究竟怎麼樣
昌吉衛校 在昌吉的職業學校裡面排前5名 學生就業率還不錯
昌吉衛校 招生范圍和條件版 在一直提高 學校的權教學質量 還可以
昌吉衛校 地處昌吉比較繁華的地段 公交線路多 交通便利
昌吉州和昌吉市 就是一個地方 只是人們習慣把昌吉的中心繁華地段如:州郵局、統一商城 飛馬財富商場等 稱為 州。
其實就是一個地方 2 種叫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