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園堅守
① 清朝已經滅亡了107年,為何還有人在看守皇陵
清朝滅亡107年都還有人在守護皇陵,一是因為守護皇陵是他們世代相傳的責任,二是因為守護皇陵讓他們感受到一種榮譽。責任和榮譽二者相輔相成使得現在仍然有人堅持守護皇陵。
我們都知道清朝最後一位皇帝是傅儀,他被逼退位,統治了中國兩百多年的清王朝才正式滅亡。雖然清朝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但是它的等級制度也是十分森嚴的。所以在清朝的皇室死後為了緬懷先人就派人去守護皇陵。
很多人一提到守陵人腦子里浮現的畫面就是一個孤獨的老頭在夕陽西下的時候看著荒涼的墓園。清朝守陵人可不是這樣。守陵人並不是只有一個人,相反的守陵人的隊伍很是龐大。因為皇陵的規模龐大,在清朝最繁榮的時期,守護皇陵的人數可以達到三千多人。
雖然現在時過境遷,清朝早已不復存在,仍然有許多守陵人的後代堅守在這些陵園附近,默默的堅持這份世代相傳的責任。
② 站在天水烈士陵園的作文如何寫 不少於450字
《中國職工運動簡史》。
勝 利
那有斬不除的荊棘?
那有打不死的豺虎?
那有推不翻的山嶽?
你只須奮斗著,
猛勇的奮斗著;
持續著,
永遠的持續著。
勝利就是你的了!
勝利就是你的了!
方誌敏(1900~1935)
江西弋陽人。1922年加入社會主義青年團,192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縣委書記、特委書記、省委書記、軍區司令員、江西省農民協會秘書長、閩浙贛省蘇維埃政府主席、紅十軍政治委員。1928年,在中國共產黨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當選為中央委員。1931年,在全國蘇維埃第一次代表大會上,當選為中央工農民主政府執行委員。1934年率領紅軍抗日先遣隊北上。1935年1月在與國民黨反革命軍隊作戰中被捕。同年8月6日在南昌被國民黨反動派殺害。遺著有《可愛的中國》、《獄中紀實》等。
獄中紀實
敵人只能砍下我們的頭顱,
決不能動搖我們的信仰!
因為我們信仰的主義,
乃是宇宙的真理!
為著共產主義犧牲,
為著蘇維埃流血,
那是我們十分情願的啊!
黃 勵(1905~1933)
湖南益陽人。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3年由於叛徒告密被捕,於7月5日在南京雨花台被國民黨反動派殺害。
工人苦
北風呼呼聲怒嚎,
手提飯籃往外跑,
望一望工廠未到,
哎喲,哎喲!望一望工廠未到。
馬路跑過兩三條,
兩只腳腿都酸了,
去遲了廠門關了,
哎喲,哎喲!今天工錢罰掉了。
吉鴻昌(1895~1934)
河南扶溝人,1932年入黨。1933年任察綏民眾抗日同盟軍第二軍軍長。1934年11月在天津被捕,英勇就義。
就義詩
恨不抗日死,
留作今日羞。
國破尚如此,
我何惜此頭。
劉伯堅(1901~1935)
四川平昌人。曾在法國和比利時勤工儉學。192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4年赴蘇聯學習。1926年回國,黨派他出任西北軍馮玉祥部總政治部主任。1927年後又去蘇聯軍政大學學習,1930年回國在中央蘇區工作,曾當選為中央工農民主政府執行委員。1931年任紅軍第五軍團政治部主任。1934年中央紅軍長征後,留在根據地堅持斗爭,擔任贛南軍區政治部主任。1935年3月在戰斗中受傷被俘犧牲。
帶鐐行
帶鐐長街行,蹣跚復蹣跚,
市人爭矚目,我心無愧怍。
帶鐐長街行,鐐聲何鏗鏘,
市人皆驚訝,我心自安詳。
帶鐐長街行,志氣愈軒昂,
拚作階下囚,工農齊解放。
1935年3月11日,由大庚縣獄中帶腳鐐經大街移囚綏署候審室。
羅世文(1904~1946)
四川威遠人。1923年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中共川西特委書記、四川省委書記、八路軍成都辦事處主任、新華日報成都分社社長。1940年在成都被國民黨反動派非法逮捕。1946年10月18日在重慶"中美特種技術合作所"被害。
詩一首
故國山河壯,
群情盡望春;
「英雄」誇統一,
後笑是何人?
——1946年10月18日臨難前朗誦於白公館 楊根思,1922年出生在江蘇省泰興縣一個農民家庭里。很小的時候就在上海資本家的工廠做童工,失業回鄉後又給地主家做"牛倌"。1944年他光榮地成為新四軍的一名戰士。由於表現突出,1945年11月,他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在作戰中,他機智勇敢,曾在圍殲泰安守敵的戰斗中,用18顆手榴彈奪取制高點;在魯南郭里集戰斗中,三次把拉雷投到敵地堡前;在齊村戰斗中,他連續爆破守敵碉堡群;在淮海戰役第三階段,他奉命率1個加強排攻擊夏砦國民黨守軍,機智的摧毀1組暗堡群,還俘虜了近一個排的敵人……先後多次榮立大功、小功,被評為戰斗模範,還榮獲了"爆破大王"、"華東一級人民英雄"、"華東三級人民英雄"等光榮稱號。1950年,身為連長的楊根思,參加了在北京召開的全國戰斗英雄代表大會,受到毛主席的親切接見。
抗美援朝戰爭爆發後,任志願軍第20軍第58師第172團3連連長的楊根思,率領全連官兵雄赳赳、氣昂昂地跨過鴨綠江,踏上了朝鮮戰場。初入朝鮮,開進東線戰區,身著單薄的戰士們首先遇到的是冰天雪地,零下30℃嚴寒的考驗。楊根思積極動腦,迎戰困難,教戰士們用雪擦手擦臉,把玉米皮撕成一條一條揉搓後一層又一層地裹在腳上防寒,大大減少了官兵的凍傷。
1950年11月25日,抗美援朝第二次戰役 打響了。27日,志願軍第9兵 團在朝鮮戰場東線的長津湖地區向美陸戰第1師和步兵第7師發起進攻。至28日,將美軍分割包圍在柳潭裡、新興里、下碣隅里等地。29日,被圍在下碣隅里的美軍向南發起攻擊,企圖配合北攻的美軍,共同打通開往古土裡的通道。楊根思奉命率所部3排堅守位於下碣隅里東南的1071.1高地及其東南的小高嶺。該高地扼制公路,是下碣隅里被圍之美軍向古土裡南撤的必經之路。美軍在飛機、火炮狂轟濫炸的掩護下,瘋狂搶奪高地,炮彈、燃燒彈混雜在一起,陣地上硝煙彌漫、烈火熊熊。楊根思沉著指揮,勇敢應戰,連續打退數倍於已的美軍的8次進攻。戰至上午10時,彈葯已經耗盡,他帶領戰士們用刺刀、槍托、鐵鍬、石塊與美軍拼殺,最後全排 僅剩他和兩名傷員,仍堅守著陣地,而此時,增援部隊尚在途中。在這緊要關頭,面對蜂擁而至的美軍,已負傷的楊根思抱起僅有的一個5公斤的炸葯包,拉燃導火索,縱身沖進敵群,一下被驚呆了的美軍還沒有回過神來,就隨著驚天動地的爆炸聲斃命。楊根思以年輕的生命和滿腔的熱血譜寫了一曲革命英雄主義的贊歌。
為表彰楊根思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志願軍總部給他追記特等功,授予"中國人民志願軍特級英雄"稱號。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會議常務會議授予他"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英雄"稱號和一級國旗勛章、金星獎章各一枚。
回答者: 凌箐晗 - 江湖新秀 四級 4-2 19:29
1.劉忠:1936年黃埔軍校11期學員,就讀於成都北較場。分別參加了1938年武漢會戰、1939年長沙會戰,期間由排長升為營長,左手臂被槍打穿負傷。1946年退役,在隆昌的兵站工作。於1995年去世,享年83歲。
2.孫震:1892年出生,成都人。1935年擔任國民革命軍29軍副軍長,1937年擔任22集團軍副總司令,並參加了山西會戰。1938年擔任22集團軍總司令,駐扎在山東臨城,參加了台兒庄戰役。之後,22集團軍在湖北襄樊一帶與日軍周旋,直至1945年8月日本宣布戰敗投降。1947年孫震被升為國民黨陸軍上將。1949年底去台灣,1985年於台北去世,享年94歲。
3.羅昌舉:經歷了1938年的成都大轟炸。1940年在重慶就讀於國民黨國防部38技校。1942年考入空軍11飛機修理廠,抗日戰爭中在鳳凰山機場作為一名地勤人員做出過很多貢獻。抗戰勝利後調任77空軍留守站任負責人。1949年擔任西南空軍司令部(原國民黨西南航空站)第四中隊的分隊長。1954年後,一直在地方擔任技術工作至2003年才退休,現年83歲。
4.張文志:1934年仍是個學生的他滿懷救國熱望投筆從戎,在廣安加入楊森部隊,並考入幹部大隊,一年半後升為排長。1936年隨楊森部隊撤出四川,轉戰貴州。從貴陽日夜兼程參加上海保衛戰,成為部隊中僅剩的軍官,並於火線中升為連長。1939年參加了長沙會戰。同年,調入黃埔軍校學習。
5.左權(1906年—1942年),又名左字林,湖南醴陵人,中國共產黨軍事將領之一。
黃埔軍校第一期的學生,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參加國民政府針對陳炯明的東征,不久前往蘇聯留學,1930年返回中國,任紅一軍團參謀長,抗日戰爭時期升任八路軍副參謀長,與彭德懷一同指揮針對日本軍隊的百團大戰,取得巨大戰果。1942年日本軍隊出動大兵團突襲八路軍前敵指揮部,左權負責斷後,在山西遼縣(現左權縣)的十字嶺突圍戰爭中被炮彈擊中身亡。他本人也成為八路軍在抗日戰爭中犧牲的最高指揮官。
6.馬本齋
1901年出生於河北省獻縣的一個回族農民家庭。早年投身奉軍當兵,逐級升至團長。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面對國土淪喪,報國無門,因不滿國民黨蔣介石政府的對日不抵抗政策,毅然棄官卸甲,回到了故鄉河北省獻縣東辛庄。
1937年7月,全國抗戰爆發後,馬本齋在家鄉組織回民抗日義勇隊,奮起抵抗日本侵略軍。1938年4月率隊參加八路軍,所部改編為冀中軍區回民教導總隊,任總隊長。1939年,回民教導總隊改編為八路軍第三縱隊回民支隊,任司令員。1942年8月,回民支隊奉命到達冀魯豫抗日根據地,馬本齋被任命為冀魯豫軍區第三軍分區司令員兼回民支隊司令員。馬本齋作戰勇猛,身先士卒,在回民支隊和廣大群眾中享有很高威望。改編後的回民支隊,在馬本齋的率領下,戰鬥力不斷提高,隊伍發展到2000多人,成為一支能征善戰的抗日勁旅。從1937年至1944年,馬本齋率領回民支隊,不懼犧牲,浴血作戰,奮勇殺敵,經歷大小戰斗870餘次,殲滅日偽軍3.6萬餘人,在廣闊的冀中平原和冀魯豫大地上,所向披靡,屢建戰功,打得日本侵略軍聞風喪膽。
在黨組織幫助下,在人民軍隊的大熔爐和抗日戰爭烽火硝煙的考驗中,馬本齋的政治覺悟迅速提高,他深深地感受到黨的偉大,決心加入中國共產黨,為黨的事業,為打敗日本侵略軍,為祖國和民族的解放而奮斗。他在入黨申請書中寫道:「我甘心情願把我的一切獻給偉大的中國共產黨,獻給為回族解放和整個中華民族的解放而奮斗的偉業。」1938年10月,馬本齋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③ 8歲女兒去世,父親到陵園上班,這位父親的舉動表達了什麼
其實每個父親都深沉的愛著自己的女兒,這就是我們所說的父愛如山,但是我們的身邊總是存在各種各樣的意外,這些意外讓我們難以預測,所以有的時候是白發人送黑發人,有的時候則是相反,比如說這個事情,女兒去世了,父親就到了陵園去上班,這就是父女之間的深厚的感情。
第一、這位父親想一直陪伴著女兒,這是一種永恆的父愛這個父親在女兒死後,由於過度懷戀自己的女兒,所以想一直守候著女兒,一般人來說都是會按時來看女兒,在家裡擺放靈台紀念女兒,或者放一些女兒的照片,但是這個父親由於太過於愛女兒,甚至辭掉了自己的工作,來到陵園上班,這是一種多麼深沉的父愛,而且是一種永恆的父愛,如果說不是這個父親對女兒永恆的父愛,那麼這個父親也不會選擇來到陵園工作,畢竟在這里工作意味著一輩子可能都要在這個地方生存下來,而這個父親做出的決定,實在是讓我們感動,一輩子的陪伴,讓女兒永不孤獨,是一個父親在女兒死後的最好的舉動。
④ 美國某個小鎮上樹立著一塊紀念碑,上面刻著:「堅守陣地。在敵人沒有開槍射擊以前,不要先開槍;但如果敵
:B
⑤ 學生祭掃啟東市烈士陵園的600字作文突出的烈士事跡 今天是清明節,我天空湛藍,沒有一朵白雲,太陽便露出了它的真面目。我獨自游烈士陵園,遠遠望去,革命烈士紀念碑像一枚准備發射的火箭,矗立在烈士陵園中。在不知不覺中,我來到烈士陵園門前,只見門楣上鐫刻著「龍泉縣革命烈士陵園」七個鎦金大字,掩映在蒼松翠柏之間,這是由戰功赫赫的粟欲大將軍親筆題寫的呢!門兩旁一邊做石獅,威風凜凜,像兩個衛士在堅守崗位。走進烈士陵園大門,我順著石階拾級而上,來到了革命烈士陳列館。走進陳列館,只見櫥窗中保存著烈士曾經使用過的步槍、手槍、大刀、土炮等武器;茶杯、毛巾、油燈、草鞋等生活用品。潔白的牆壁上掛著烈士的遺像,在遺像的下方,記載著烈士的簡歷及英雄事跡。看著烈士的遺物,瞻仰著烈士的遺容,讀著烈士們的事跡,我心朝起伏,眼前浮現當年烈士攻城的情景:兩個戰士拿梯子,幾位戰士掩護,就成了一支攻城小分隊,第一次在敵人的槍林彈雨中失敗了,但他們抓緊時間,趁敵人補充彈葯是沖了上去,爬上城牆,與敵人廝殺,頓時,戰場上響起了驚天動地的吶喊聲,所有戰士沖上前……走出革命烈士陳列館,穿過廣場,我來到革命烈士紀念碑前。紀念碑大約有五六層樓那麼高,在紀念碑下有一座環形的花壇,栽滿了五顏六色的鮮花。只見紀念碑上寫著八個蒼勁有力的大字——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在紀念碑四周,有一座座烈士墓:季步高之墓、李逸明之墓、張麒麟之墓……走出烈士陵園,只見一隻小鳥飛過烈士陵園,遠處傳來它的鳴叫聲,好像它也在為烈士的犧牲而哭泣。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我像烈士們發誓:我一定要好好學習,珍惜你們用短暫而又光輝的生命換來的今天! ⑥ 李商隱為白居易所寫的墓誌銘《太原白公墓碑銘》大略意思是在說什麼 請問有原文翻譯嗎
刑部尚書致仕贈尚書右僕射太原白公墓碑銘(並序) ⑦ 幫我找幾套公墓下葬時用 的 祭文
各位領導、各位來賓、同志們,朋友們: ⑧ 游覽泰州烈士陵園的作文600字 s'b 今天是清明節,我天空湛藍,沒有一朵白雲,太陽便露出了它的真面目。我獨自游烈士陵園,遠遠望去,革命烈士紀念碑像一枚准備發射的火箭,矗立在烈士陵園中。 在不知不覺中,我來到烈士陵園門前,只見門楣上鐫刻著「龍泉縣革命烈士陵園」七個鎦金大字,掩映在蒼松翠柏之間,這是由戰功赫赫的粟欲大將軍親筆題寫的呢!門兩旁一邊做石獅,威風凜凜,像兩個衛士在堅守崗位。 走進烈士陵園大門,我順著石階拾級而上,來到了革命烈士陳列館。走進陳列館,只見櫥窗中保存著烈士曾經使用過的步槍、手槍、大刀、土炮等武器;茶杯、毛巾、油燈、草鞋等生活用品。潔白的牆壁上掛著烈士的遺像,在遺像的下方,記載著烈士的簡歷及英雄事跡。看著烈士的遺物,瞻仰著烈士的遺容,讀著烈士們的事跡,我心朝起伏,眼前浮現當年烈士攻城的情景:兩個戰士拿梯子,幾位戰士掩護,就成了一支攻城小分隊,第一次在敵人的槍林彈雨中失敗了,但他們抓緊時間,趁敵人補充彈葯是沖了上去,爬上城牆,與敵人廝殺,頓時,戰場上響起了驚天動地的吶喊聲,所有戰士沖上前…… 走出革命烈士陳列館,穿過廣場,我來到革命烈士紀念碑前。紀念碑大約有五六層樓那麼高,在紀念碑下有一座環形的花壇,栽滿了五顏六色的鮮花。只見紀念碑上寫著八個蒼勁有力的大字——革命烈士永垂不朽。 在紀念碑四周,有一座座烈士墓:季步高之墓、李逸明之墓、張麒麟之墓…… 走出烈士陵園,只見一隻小鳥飛過烈士陵園,遠處傳來它的鳴叫聲,好像它也在為烈士的犧牲而哭泣。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我像烈士們發誓:我一定要好好學習,珍惜你們用短暫而又光輝的生命換來的今天! ⑨ 昌圖縣大窪金山堡戰役犧牲的烈士鄭營長其真真實姓名 我爺爺是新四軍副連長,在昌圖攻堅戰中失去了一條腿 ⑩ 八寶山陵園意義非凡,很少人知道,其中最大的陵墓主人到底是誰 中國近代經歷了非常多的苦難,而在這些苦難中,也涌現了一批又一批為國家、為人民拋頭顱灑熱血的英雄。大家感受最深的應該就是抗戰時期,那個武器落後於他國、人民精神世界未完全蘇醒的時代,無數仁人志士用他們的血肉築起了一道堅固的城牆,才把侵略者抵擋在祖國大地之外。大家也都知道,在人們的傳統觀念里,每一個逝去的人都會有一個長眠之所,這些英雄自然也不例外。而坐落在我國首都北京的八寶山陵園,則是這些令無數人景仰的英雄的魂歸之處。 大家也許不知道,在這座烈士公墓里其實也存在很大的差別。這些差別最直觀的體現就是陵墓的面積大小,而面積的差距最主要的就是身份等級。目前在八寶山陵園里,有一個逝去的英雄陵墓面積高達三百多平方米,是目前八寶山陵園里陵墓面積最大的。而長眠在這座陵墓里的人,就是我國的開國英雄之一——任弼時。 任弼時的童年因為家庭的原因過得極差,求學之路也不得不中斷,可他無論何時何地都深深的懷著一顆愛國之心,也為共產黨的事業作出了巨大的犧牲。即使到最後,高強度的工作讓他的身體不堪重負,但任弼時從來沒有一句抱怨,任何時候都堅守在自己的崗位。最後,任弼時終究是把自己的生命奉獻給了國家和人民。而這位開國元勛三百多平米的陵墓,是人們對他的敬仰和尊敬。 熱點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