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川軍26師堅守上海大場是那個師
『壹』 壯士出川是根據真實史實拍的嗎
是的,《壯士出川》講述的就是抗戰時期川軍出川抗戰的事跡。
1937年8月13日,「八一三事變」爆發,四川省政府主席劉湘立即向中央和全國通電請纓抗戰:「和平果已絕望,除全民抗戰外,別無自存之道,要求當局早決大計,甫澄願率川軍供驅遣抗敵!」
同月,各路川軍將領集議抗戰事宜,決心放棄前嫌,統兵14個師,開赴抗日前線。
為抗日,川軍執行了蔣介石「軍隊國家化」的指令,接受了國民政府的整編。後來根據國民政府統計,川軍在抗戰時期的傷亡人數約為全國抗日軍隊傷亡總數的1/5,居全國之冠!
《壯士出川》為了忠於歷史,劇本四年磨一劍,幾易其稿,編劇陳庄、冉光澤等人廣泛徵集了相關專家的意見,還特別成立了攝制組,跑遍全川尋找到了四十多位存世的川軍抗戰老兵。劇中在人物塑造、情節設置等方面對歷史進行了盡可能的還原。
(1)替川軍26師堅守上海大場是那個師擴展閱讀:
抗戰時期的川軍:
從1937年9月開始,川軍分三路奉命開赴抗日前線。
第一路由第22集團軍總司令鄧錫侯率領(轄第41軍,軍長孫震;45軍,軍長陳書農;47軍,軍長李家鈺)從成都啟程,徒步經川陝公路至寶雞,然後沿隴海路東進,經潼關、渡黃河,進入山西境內對日作戰。
第二路由第23集團軍總司令劉湘率領(轄第21軍,軍長唐式遵;23軍,軍長潘文華;44軍,軍長王纘緒),這一路從重慶朝天門碼頭啟程,乘船沿長江東下,經武漢轉道許昌、鄭州,參加南京保衛戰。
第三路由川軍將領楊森率領第20軍,從貴州出發,直接開赴上海,參加淞滬會戰。
這三路參戰的川軍共14個整編師,20餘萬人。
此外,1938年春,川軍將領范紹增在顧祝同的支持下,於重慶組建了第88軍,開赴第三戰區作為總預備隊。再有獨立第35旅,原系川軍第20軍楊森部的一個加強旅,後直屬國民政府軍政部,也奉命開赴前線。
60年前的四川,交通極端落後,「蜀道難,難於上青天」。川軍開赴前線,困難重重。當時雖有長江通道和川陝公路,但車輛船隻極少,川軍出川多靠步行,長途跋涉數千里。
川軍裝備十分簡陋,每個士兵僅有粗布單衣2件,綁腿1雙,單被1條,單席1張,草鞋2雙,斗笠1頂。所用步槍80%系川造,質量差。每個戰士配備子彈三五十發,手榴彈二枚、大刀一把,一個團僅有幾挺機槍。
盡管武器裝備較差,但川軍在各次會戰中,勇敢作戰,不怕犧牲,特別是廣大士兵,更是滿懷民族義憤,沖鋒陷陣,前仆後繼,報效祖國。
川軍出川第一戰為第43軍26師和第20軍在淞滬戰場的血戰。
26師屬川軍43軍郭汝棟部,淞滬會戰爆發後,奉命開赴上海抗日前線,與楊森的20軍等協同作戰。當時,該師的武器裝備極差,一個連僅有士兵八九十人,「只有1挺輕機槍和五六十支步槍。
有的槍使用過久,來復線都沒有了,還有少數步槍機柄用麻繩系著以防失落,武器之窳劣,可以想見」。雖然如此,官兵的抗敵激情並不稍減。
在日軍的飛機大炮狂轟濫炸和猛烈射擊下,盡管工事被摧毀殆盡,傷亡慘重,仍抱誓與陣地共存亡的決心,堅守陣地。白天與敵苦戰,阻敵進攻,晚上又不顧疲勞搶修被破壞的掩體,准備來日迎戰,前仆後繼,毫無懼色。
軍士「劉芳負傷不下火線,第2次重傷時還在說:『為抗日犧牲,死而無憾!』他一直堅持到停止呼吸」;155團中校營長、代理團長強兆馥左腿被敵彈打穿,頸部亦中流彈後,仍繼續和官兵一道堅持戰斗。
該師官兵就是這樣英勇頑強地在戰場上鏖戰了7個晝夜,多次擊退日軍的進攻,被譽為參加淞滬會戰的70多個師中成績最好的5個師之一。
但該師所付出的代價也極為慘重,全師「4個團長,2個陣亡……14個營長,傷亡13個……全師4000多人,僅剩下600多人」。其犧牲之慘重,於此可見。
20軍在淞滬抗日前線立下戰功。該軍的任務是接防蘊藻浜、橋亭宅、頓悟寺、陳家行一線陣地。當時日軍第9師團和近衛師團以及其他特種部隊共數萬之眾,以這一線為重點進行猛烈攻擊。
20軍在此與日軍激戰7個晝夜,盡管戰斗非常艱苦,但官兵們悍不畏死,殺敵熱情高昂,多次擊退其進攻,斃傷大量日軍,繳獲不少槍枝彈葯。
以「傷亡團、營長20多名,連排長200多名,士兵7000餘人」的慘重代價,在粉碎日本侵略者迅速攻佔上海的狂妄計劃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受到蔣介石的嘉獎。
川軍第20軍和第26師參加淞滬會戰時,在一片平原地帶,沒有任何可以防守的天然屏障。川軍遠道而來,倉促參戰,幾乎連像樣的工事都無法修築,全憑血肉之軀抵擋敵進攻。
日軍出動了飛機、坦克、大炮和軍艦,攻擊的炮火來自地面、空中和海上,守衛陣地的川軍官兵常常整連整營地被敵人的炮火毀滅。
第41軍、第45軍將士,身穿單衣,赤足草履,一直從成都步行2000多里,奔赴山西戰場。11月的山西,已是北國冰封,寒風刺骨,將士們全身冰涼,手持一桿老式川造步槍,腰系僅有的一顆手榴彈,與武器裝備精良的日軍作戰,戰況十分慘烈。
1938年3月,在台兒庄戰役中,第41軍代軍長王銘章,奉命率部死守滕縣,阻擊敵軍。日寇採取空軍、炮兵、坦克部隊和步兵聯合作戰的戰術,輪番進攻,川軍拚命死守,王銘章等3000多將士全部壯烈犧牲,以身殉國。
由於川軍死守滕縣三個晝夜,終於挫敗了日寇增援台兒庄的企圖,使友軍能順利完成對台兒庄的包圍。
在台兒庄戰役中,川軍與友軍一道浴血奮戰,共殲滅日軍1萬餘人,擊毀坦克30餘輛,繳獲步槍1萬余支,機槍數百挺。台兒庄戰役是繼平型關戰役之後又一次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
抗戰八年,四川總計共征壯丁2578810人,居全國各省之冠,為全國同期實征壯丁14050521人的1/5。四川的這個徵兵數還未包括西康征的30938人、特種部隊和軍事學校征的10萬餘人。
如果加上此兩項數據,則抗戰期間,四川實征壯丁數近300萬人(此數尚不包括出川各集團軍自行回鄉募補之人數)。
這樣龐大的兵源,補充了南北戰場上的軍隊,以致當時抗日前線有「無川不成軍」之說,足見川渝人民對抗日軍隊貢獻之大。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壯士出川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川軍在抗日戰爭中的犧牲與貢獻
『貳』 為什麼說「無川不成軍」
因為抗戰後期,四川成了大後方,給各部隊提供了大量兵員補充,各個部隊中都有大量四川人,所以有了的「無川不成軍」說法。
抗日戰爭,是100多年來中華民族反抗外國侵略者取得的第一次完全勝利的民族戰爭。在這場歷時八年拯救民族危亡的保衛戰中,300餘萬川渝將士義無反顧地走上抗日戰爭的第一線,奮勇抗戰,浴血沙場,其參戰人數之多,犧牲之慘烈,居全國之首。
抗戰爆發後,除川軍的七個集團軍,另有1軍1師1旅共40餘萬人,先後開赴前線與日寇進行浴血奮戰外,四川每年還向正面戰場輸送10萬到30萬壯丁,成為全國的兵源基地。
(2)替川軍26師堅守上海大場是那個師擴展閱讀:
從1937年9月開始,川軍分三路奉命開赴抗日前線。
第一路由第22集團軍總司令鄧錫侯率領(轄第41軍,軍長孫震;45軍,軍長陳書農;47軍,軍長李家鈺)從成都啟程,徒步經川陝公路至寶雞,然後沿隴海路東進,經潼關、渡黃河,進入山西境內對日作戰。
第二路由第23集團軍總司令劉湘率領(轄第21軍,軍長唐式遵;23軍,軍長潘文華;44軍,軍長王纘緒),這一路從重慶朝天門碼頭啟程,乘船沿長江東下,經武漢轉道許昌、鄭州,參加南京保衛戰。
第三路由川軍將領楊森率領第20軍,從貴州出發,直接開赴上海,參加淞滬會戰。這三路參戰的川軍共14個整編師,20餘萬人。
此外,1938年春,川軍將領范紹增在顧祝同的支持下,於重慶組建了第88軍,開赴第三戰區作為總預備隊。再有獨立第35旅,原系川軍第20軍楊森部的一個加強旅,後直屬國民政府軍政部,也奉命開赴前線。
『叄』 發現很多有關抗戰的文章里都提到了淞滬會戰戰績最優秀的十個師。請問是哪十個
88師:師長孫元良,淞滬會戰時完成攻佔日均墳山陣地的任務,其中有一支英雄團,是謝晉元任團長的524團,其中一個營400個官兵堅守四行倉庫4天4夜,掩護大部隊撤退,這也是淞滬會戰的最後一戰。
87師:師長王敬久,淞滬會戰時完成攻佔日本海軍俱樂部的任務。
36師:師長宋希濂,是上述88師、87師兩師補充旅共計4個團的基礎上擴建的,同時這3個師都是蔣介石真正意義上的嫡系部隊(警衛軍改編),德械裝備,作戰能力一流。淞滬會戰開始配合87師阻斷日軍坦克部隊的進攻,後組織步坦協同部隊沖陷日軍陣地,肅清匯山碼頭的日軍。
26師:隸屬川軍,師長劉雨卿,37年抗戰爆發,川軍主動請纓,26師徒步由貴州進軍上海,接替36師防守大場,大場一役,26師僅存600餘人。
51師:師長王耀武,抗戰爆發後由武漢調入上海參與淞滬會戰,會戰中承擔守衛羅店的艱巨任務,日軍多次利用海陸空協同作戰的優勢兵力發動猛攻,均被51師以巧妙戰術及不屈精神擊退,為重創日軍立下奇功。
3師:師長李玉堂,淞滬會戰第3師防守上海大場,死傷慘重。
128師:師長顧家齊,在淞滬會戰死傷慘重。
還有湘軍部隊(未經中央改編的地方部隊):抗戰爆發以來,不管是國軍還是尚未改編的地方部隊,幾乎都是「精銳全出」,然後湘軍不一樣,他們是「全軍皆出」,在整個淞滬戰役中被磨得血肉模糊,戰後被中央收編,因此淞滬會戰是湘軍的「絕唱」,蔣介石重點表揚湘軍3個英雄師:15師、16師、19師。
被評上最優秀的十個師固然光榮,然後代價不菲,這些部隊都是傷亡在50%以上,可謂是用血換來的榮耀,令人敬佩。
『肆』 國民革命軍43軍付軍長,路軍少將劉公篤生平事跡。
國民革命軍第43軍在國民革命軍的編制序列中,歷史上曾先後出現過3個第43軍。 一、新編第7軍和黔軍一部組成的第43軍 該軍前身是新編第7軍和黔軍一部。1927年1月,湖南省代省長、第8軍軍長兼北伐軍前敵總指揮唐生智,得知隸屬北伐軍左翼軍的黔軍第12軍預謀反叛的消息後,設宴誘殺了黔軍將領袁祖銘、朱菘、何厚光等人,同時將隸屬左翼軍的黔軍舊部編入其他部隊。同年4月13日,新編第7軍與原屬黔軍第12軍殘部和彭漢章第9軍殘部和編組成第43軍。李燊任軍長,胡剛任副軍長,林文舉任參謀長。下轄:第1師,楊光生任師長;第2師,張廷光任師長;第3師,雷世光任師長;教導師,謝沛生任師長。在袁祖銘等被唐生智誘殺後,黔軍深感孤軍在外的危險,軍長李燊決定率部回黔。但貴州省省長兼第25軍軍長周西成,為了獨霸對貴州的統治權,反對李燊率部回貴州。1928年10月,李燊在蔣介石的策動和支持下,決定率部回黔倒周。該軍在進至鄂川邊境的黃家潭、青龍坪、大小白岩一帶時,與周部發生激戰後兩軍形成對峙局面。此時,由於桂系李宗仁、白崇禧與蔣介石矛盾白熱化,蔣介石想將李燊留在鄂湘邊境,牽制李宗仁、白崇禧,因此斡旋兩軍停戰,各回原防地。就此暫時停戰。1929年春,蔣桂戰爭爆發後,周、李之間再次爆發戰爭。4月12日,周西成在鎮寧安庄坡指揮作戰時陣亡,部隊潰敗。5月28日,該軍進駐貴陽,組成貴州省臨時政務委員會,李燊為貴州省主席。6月中旬,周西成舊部毛光翔、王家烈、猶國材、廖懷中等部聯合向李燊發起反攻。李燊兵敗後出走香港,該軍殘部被貴州東南清鄉司令謝彬收編。 二、川軍郭汝棟一部組成的第43軍 該軍前身是川軍第20軍第5師。1928年5月,四川軍閥內訌,原屬川軍第20軍的郭汝棟師在第21軍軍長劉湘和第2軍軍長賴心輝的協助下,打出新20軍的番號,公開反對第20軍軍長楊森。同年,郭汝棟的新20軍被楊森的老20軍打敗後,郭帶領殘部由川黔湘邊境逃往湖南,投靠蔣介石。1934年9月,郭汝棟的第20軍番號改為第43軍。郭汝棟任軍長,蕭毅肅任參謀長。下轄:第26師,郭汝棟兼任師長。師下轄劉公篤、李昌權兩個旅。1935年2月,國民黨軍對湘鄂川黔蘇區和紅軍進行「圍剿」,該軍由慈利沿澧水北岸向大庸進攻,參加了對紅軍第2、第6軍團的「圍剿」作戰,1936年8月,該軍奉命在貴州都勻、獨山一帶圍堵中央紅軍失利後,駐防黔南地區。 1937年8月,日軍向上海發動進攻後,該軍奉命出川參加淞滬抗戰,乘船沿長江向上海進發,進至瀏河、蘊藻浜至大場一線布防。在大場一線戰役中,該軍浴血奮戰七晝夜。戰後全師僅倖存600餘人,被調往江西湖口、彭澤地區進行休整。1938年秋,該軍奉命守備馬當長江防線時,部隊再次遭受慘重傷亡。此次作戰後,該軍番號撤消,只保留了第26師建制,歸國民黨軍事委員會直屬。軍長郭汝棟調為軍事參議院中將參議,副軍長蕭毅肅調任參謀總長何應欽辦公所主任。 三、晉軍一部組成的第43軍 該軍前身是閻錫山所屬晉軍一部。1940年3月,國民政府為加強第2戰區的軍事力量,將原屬晉軍第03旅、獨立第3、第7旅合編組成第43軍,調第33軍軍長郭宗汾任該軍軍長,原第33軍軍部人員也全部調至該軍。同年10月,郭宗汾調任第2戰區司令長官部參謀長後,第72師師長梁春溥任軍長。該軍下轄第70師和獨立第7、第8旅。1941年初,該軍奉命進行整編時,梁春溥調任第23軍軍長,第70師師長趙世鈴繼任軍長。同時,將獨立第7旅擴編組成暫編第46師;獨立第8旅擴編組成暫編第47師。此次整編後,該軍下轄:第70師,陳慶華(後石作衡)任師長;暫編第46師,周建祉任師長;暫編第47師,孫瑞琨任師長。同年5月上旬,該軍參加了中條山戰役。在此次戰役中,第70師師長石作衡率部在丁家窪突圍作戰中不幸中彈殉國。此戰結束後,為了紀念石作衡烈士,丁家窪村曾改名為子玉村(石作衡,字子玉)。軍長趙世鈴因作戰不力被撤職查辦。1943年,國民黨軍進行整編時該軍隸屬第8集團軍。劉效曾任軍長,王恩灝任副軍長,該軍原轄暫編第46、第47改隸第23軍暫編第39師、第34軍暫編第43師改隸該軍。此時,該軍下轄:第70師,鄭繼周任師長;暫編第39師,魯應祿任師長;暫編第43師,高雄任師長。 1946年上半年,國民黨軍隊進行整編時,該軍隸屬太原綏靖公署。軍長劉效曾該任第70師師長,楚溪春繼任軍長,張靜波任參謀長。原轄暫編第43師被裁減,另將第83軍所轄暫編第49師改隸該軍。此時,該軍下轄:第70師,陶俊賢任師長;暫編第39師,劉鵬翔任師長;暫編第49師,趙世鈴任師長。此次整編後,該軍在西北戰場上多次與人民解放軍作戰,先後參加了晉北戰役、洪趙戰役、正太路戰役等。1948年初,軍長楚溪春調離,劉效曾復任第43軍軍長。同年6月,該軍參加了晉中戰役。在此次戰役中,該軍軍部及所轄第70師、暫編第39師被人民解放軍全殲。此後,該軍殘部重建第43軍。1949年4月下旬,該軍在太原戰役中被全殲,軍長劉效曾被俘。
『伍』 抗日戰爭川軍出川共有多少人,
350餘萬。
抗戰期間,共有350餘萬川軍出川抗戰,約佔全國出兵抗戰軍隊總數的1/5,是除國民黨中央軍外的第一大地方武裝,幾乎參加了抗戰中的所有大型戰役。
數十萬川軍以貧弱之師和簡陋的武器與裝配著先進武器的日本侵略軍進行了長達八年的戰斗,雖然犧牲慘重,但是川軍將士視死如歸,有著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故而在歷次大會戰中,戰績卓著,給予日本侵略者以沉重打擊,成為人所稱道的鐵血之師。
(5)替川軍26師堅守上海大場是那個師擴展閱讀:
「九一八」事變以後,中日民族矛盾急劇上升,全國抗日潮流洶涌澎湃,抗日救亡的吶喊聲,震撼巴山蜀水。
日軍侵略華北的事件發生後,在日軍加緊侵略,中日矛盾空前激化及川軍與蔣介石的矛盾日趨尖銳的形勢下,川軍中抗日情緒也日趨激烈,以劉湘、鄧錫侯、劉文輝為代表的四川地方實力派接受中共「停止內戰,一致抗日」的主張,表達了團結抗日的願望。
「七七」事變的發生,進一步激發了川軍的愛國熱忱,正在重慶參加整軍會議的川軍愛國將領極其憤怒,紛紛致電上書,請纓殺敵。
川康綏靖公署主任、四川省政府主席劉湘迅速作出投入抗日疆場,挽救民族危亡的決策,並於1937年7月10日和13日兩電當局,表達其「願率川軍供驅遣抗敵」「共赴國難」的決心。
7月25日,劉湘命令綏署直轄各軍師長於3日內馳返原防,「遵令整軍」。8月,川康整軍勝利完成,為川軍出川抗戰奠定了基礎。
1937年9月1日,首批出川抗日的川軍先頭部隊分2路出征。之後的8年抗戰中,先後出川投入抗日前線的川軍編組為6個集團軍另2個軍,1個獨立旅。
他們轉戰晉東、魯南、皖南以及河南、江蘇、浙江、江西、湖北、湖南等省區,馳騁於南北戰場,幾乎參加了所有的對日大會戰,其戰績輝煌。
全面抗戰中,川軍出川第一戰為第43軍26師和第20軍在淞滬戰場的血戰。
26師屬川軍43軍郭汝棟部,淞滬會戰爆發後,奉命開赴上海抗日前線,與楊森的20軍等協同作戰。
當時,該師的武器裝備極差,一個連僅有士兵八九十人,「只有1挺輕機槍和五六十支步槍。有的槍使用過久,來復線都沒有了,還有少數步槍機柄用麻繩系著以防失落,武器之窳劣,可以想見」。
雖然如此,官兵的抗敵激情並不稍減。在日軍的飛機大炮狂轟濫炸和猛烈射擊下,盡管工事被摧毀殆盡,傷亡慘重,仍抱誓與陣地共存亡的決心,堅守陣地。
白天與敵苦戰,阻敵進攻,晚上又不顧疲勞搶修被破壞的掩體,准備來日迎戰,前仆後繼,毫無懼色。
軍士「劉芳負傷不下火線,第2次重傷時還在說:『為抗日犧牲,死而無憾!』他一直堅持到停止呼吸」;155團中校營長、代理團長強兆馥左腿被敵彈打穿,頸部亦中流彈後,仍繼續和官兵一道堅持戰斗。
該師官兵就是這樣英勇頑強地在戰場上鏖戰了7個晝夜,多次擊退日軍的進攻,被譽為參加淞滬會戰的70多個師中成績最好的5個師之一。
但該師所付出的代價也極為慘重,全師「4個團長,2個陣亡……14個營長,傷亡13個……全師4000多人,僅剩下600多人」。其犧牲之慘重,於此可見。
20軍在淞滬抗日前線立下戰功。該軍的任務是接防蘊藻浜、橋亭宅、頓悟寺、陳家行一線陣地。當時日軍第9師團和近衛師團以及其他特種部隊共數萬之眾,以這一線為重點進行猛烈攻擊。
20軍在此與日軍激戰7個晝夜,盡管戰斗非常艱苦,但官兵們悍不畏死,殺敵熱情高昂,多次擊退其進攻,斃傷大量日軍,繳獲不少槍枝彈葯。
以「傷亡團、營長20多名,連排長200多名,士兵7000餘人」的慘重代價,在粉碎日本侵略者迅速攻佔上海的狂妄計劃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受到蔣介石的嘉獎。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川軍
『陸』 國民黨川軍領袖(馮天魁)的簡歷
《正者無敵》,是由石小克編劇,陳寶國、陳數、姚剛、修宗迪、米學東等主演的以近代革命為背景的電視劇,也是「英雄無敵」系列第四部。馮天魁 陳寶國 川軍六十六師師長,抗日愛國將領
『柒』 川軍抗戰到底是什麼編制
第22集團軍
總司令:孫震
特務營營長:沈人寧
獨立工兵第13營營長:肖樹雲
炮兵第七團第二營營長:張宇
其中集團軍下屬:
第41軍
軍長:孫震(兼)
獨立團團長:鄭道東
輜重團團長:任采臣
工兵營營長:賈紹誼
通訊營營長:盧仁惠
炮兵營營長:舒光任
特務營營長:郎運祥
第41軍122師
師長:張宣武
364團團長:吳宗敏
365團團長:張則蓀
366團團長:陳擇善
第41軍123師
師長:陳宗進
367團團長:周毅強
368團團長:黃伯亮
369團團長:朱紫雲
第41軍124師
師長:劉公台
370團團長:蔡鉦
371團團長:嚴翊
372團團長:熊順義
第45軍
軍長:陳鼎勛
輜重團團長:裴元俊
工兵營營長:倪定逸
通訊營營長:余仁安
特務營營長:汪虞書
第45軍125師
師長:劉萬撫
373團團長:李傳林
374團團長:陳龍光
375團團長:陳玲
第45軍127師
師長:王澄熙
379團團長:?
380團團長:彭子鈞
381團團長:羅鑄光
第23集團軍
總司令:唐式遵
下屬:
第21軍
軍長:劉雨卿
第50軍
軍長:范子英
(該集團軍沒有報告師團編制情況)
第27集團軍
總司令:楊森
下屬:
第20軍
軍長:楊漢域
第20軍133師
師長:夏炯
397團團長:陳親民
398團團長:徐昭鑒
399團團長:景家謨
第20軍134師
師長:楊才幹
400團團長:景嘉謨
401團團長:李介力
402團團長:向文彬
第20軍暫編第5師
師長:孔荷寵
1團團長:吳元
2團團長:湯釗
3團團長:李超
第29集團軍
總司令:王纘緒
下屬:
第44軍
軍長:王澤睿
(未報師團編制)
第30集團軍
總司令:王陵基
第72軍
軍長:傅翼
第72軍34師
師長:祝順錕
100團團長:黃璋
101團團長:駱湘浦
102團團長:劉祚漢
第72軍新編第15師
師長:江濤
43團團長:陳光良
44團團長:吳純暇
45團團長:陳雲
第78軍
軍長:沈久成
第78軍新編第13師
師長:唐郇伯
37團團長:楊毅
38團團長:陳榮壽
39團團長:邱仲丕
新編第16師
師長:吳守權
46團團長:敖本惠
47團團長:羅德才
48團團長:徐華
第36集團軍
總司令:李家鈺
第47軍
軍長:李家鈺(兼)
輜重團團長:史耀龍
第104師
師長:李倫
310團團長:吳長林
311團團長:張光漢
312團團長:李克敦
第178師
師長:李宗妨
522團團長:彭仕復
533團團長:溫建民
534團團長:雙宗海
另外川軍抗戰部隊還有:
第26師
師長:王克俊
76團團長:李佛態
77團團長:於丕富
78團團長:胡盪
第88軍新編第21師
師長:羅君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