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堅守職責 » 抗洪搶險烈日下的堅守

抗洪搶險烈日下的堅守

發布時間: 2021-02-03 09:37:32

『壹』 作文《為送報員喝彩》

炎炎夏日,送報員每天騎行幾十公里,將報紙送達客戶,第一時間送來精神食糧。《烈日下的堅守》系列報道,今天播出:送報員第一時間送達精神食糧。來聽實習記者方薇的報道:

上午7點,記者來到了杭州日報淳安發行站,看到送報員余元貴正在整理一堆舊報紙,他皮膚黝黑,笑容淳樸,從事送報工作已經5年多了。對於每位送報員來說,一輛摩托車加兩個帆布袋就是他們簡單的裝備。每天,余元貴早上7點到發行站,等送報車到了之後便卸載報紙,進行分袋,然後載著1000多份報紙,騎著摩托車至少奔波二十四、五公里。:我們基本上是從10點,11點才開始送報,那時候大家一般都在吃中飯午睡了,但我們在崗位上要堅持下去,因為這是精神食糧,很多人等著看。

當記者問到,天氣這么熱,有沒有堅持不住的時候,余師傅說:我們因為長時間風里來雨里去,已經習慣了,剛剛進來學徒的一個禮拜,如果沒有一點毅力是堅持不住的,那一個禮拜過後就很自然了。不過現在我們領導也很重視我們,像現在高溫天氣,他每天都給我們燒綠豆湯,發冷飲券和藿香正氣水。一般我們出去之前會吃一些防暑葯。

雖然在酷暑的環境中,還得這么辛苦地工作,收入也並不豐厚,但余師傅說,他從沒想過放棄這份工作 我跟原來我們站長說,我進來送報紙主要是為了入黨,因為各種原因,我一直還不是一個黨員。雖然辛苦但我們很樂意的。

從余師傅發自內心的笑容中,看得出他對這份工作的熱愛。向余師傅一樣的送報員,或許沒有大的功勛,也沒有顯赫的地位,但是他們為老百姓第一時間閱讀報紙而默默耕耘著。

送報員第一時間送 「精神大餐」

每天早上4點半,劉淑霞輕手輕腳穿好衣服,她每天的任務是送將近400份報紙。從出門到上午11點左右,報紙才能全部送完,她幾乎不記得早飯的「滋味」了。「這份工作很辛苦,但要扔,還真捨不得。」
姣好的面容、溫柔的語調、得體的談吐,讓人無法把她和「送報員」的工作聯系起來,可劉淑霞干這行已經5年了。每周除了周日,其餘6天,她都會雷打不動地騎著自行車,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及時給市民送去報紙,也為他們送去一份精神大餐。目前,劉淑霞負責的區域是南新村一帶,爬樓是「家常便飯」。「我送的400份報紙,只有少部分的報箱在一樓,有時候我得爬5樓、6樓,很累,但是也可以鍛煉身體啊。」說起工作的辛苦,劉淑霞一點怨言都沒有。而且許多訂戶都和她成了朋友。「訂戶們都特別好,很熱情,經常有大爺大媽叫我進屋喝杯水、歇一歇,還囑咐我增減衣服,別累壞了身體。」
「我希望明年能繼續干好這份工作,家人朋友身體都健健康康的。」劉淑霞說,這就是她的新年願望吧。

『貳』 有哪些抗洪搶險方面的詩詞

一、抗洪搶險

幾天幾夜的雨

讓滔天洪水肆虐

又一次

檢閱了英雄的長沙人民

江山格外驕艷

不是說浸了多少房屋

泡了多少豪車

垮了多少堤壩

中斷了多少交通線

而是在這里看到了

英雄的子弟兵

站在抗洪搶險的第一線

幹部與群眾

心與心碰撞的聲音

為護堤

在風里

在雨里

築起一道道亮麗的風景線

二、百字令·湖南抗洪頌

今年水患,史空前,處處洪峰緊逼。

四水三湘驟雨急,數日連天傾泄。

水庫超容,江流橫溢,堤壩驚臨缺。

環生險象,汛情枝蔓交替。

巡邏監護無眠,抗洪搶險,四處頻傳捷。

武警官兵尤奮勇,血肉築成鐵壁。

敢以人牆,強攔惡水,迫使馮夷撤。

軍民攜手,凱歌飛向天闕。

三、抗洪戰歌

孽龍肆虐困三湘,濁浪橫翻湧大江。

矮垸低田成澤國,湖洲港汊變汪洋。

抗洪預警提升急,死守嚴防決策強。

萬眾同心齊協力,軍民聯:手伏魔王。

(2)抗洪搶險烈日下的堅守擴展閱讀:

1998年夏,我國江南、華南大部分地區及北方局部地區普降大暴雨到特大暴雨。

長江幹流及鄱陽湖、洞庭湖水系,珠江、閩江和嫩江、松花江等江河相繼發生了有史以來的特大洪水。

受災人數之眾,地域之廣,歷時之長,世所罕見。

在黨中央和國務院的英明領導和決策下,數百萬軍民眾志成城,奮起抗洪,一方有難,八方支援。

中華兒女用鋼鐵般的意志和大無畏的英雄氣概,譜寫了一曲又一曲氣吞山河的抗洪壯歌。

抗洪精神就是:萬眾一心、眾志成城,不怕困難、頑強拼搏,堅韌不拔、敢於勝利。

『叄』 《我與警察叔叔的故事》作文300字

寫作思路:

文章的內容是通過「我」傳達給讀者,表示文章中所寫的都是敘述人的親眼所見,親耳所聞,或者就是敘述者本人的親身經歷,使讀者得到一種親切真實的感覺。

採用第一人稱,由於敘述人是當事人,所以敘述的人與事,只能是「我」活動范圍內的人物和事件。活動范圍以外的人物和事情就不能寫進去,要具體分析。

在我的記憶里,有許多令我敬佩的人。其中有一位平凡、普通的交通警察叔叔,他個子不高,皮膚黑黑的,我想肯定是經常風吹日曬的緣故吧。

我聽了連連點頭,綠燈亮時我跟著大家一起走過了馬路。想想剛剛經歷的一幕,我為自己捏了一把冷汗。如今我只要經過這位警察叔叔面前,都要對他點頭微笑。

同學們,「寧等一分不搶一秒」希望這句話能深深地記在你我的腦海里。

『肆』 寫幾句話誇誇祖國建設者或保衛者

哪兒來需要你們,哪兒就源有你們的身影。不管是風沙還是雨雪,不管不管是嚴冬還是酷暑,你們總是像白楊一樣,那麼堅強,那麼勇敢,那麼執著。即使是在人煙稀少的西藏,還是冰冷的南極,只要祖國需要,不管建設任務多麼艱巨,不管工作環境多麼惡劣,你們總能堅守自己的崗位,圓滿完成祖國交給的光榮任務,為祖國的繁榮昌盛貢獻自己的力量。

『伍』 1998年抗洪救災英雄故事

李向群,男,1978年出生於海南省瓊山市東山鎮。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李向群的家庭經歷了由窮到富的變遷,他不忘報國,追求崇高的理想。1996年12月,他棄商從戎。

在部隊里,李向群不斷以軍隊的要求,改變著自己「小老闆」的一些思想。剛入伍時,他不捨得理發,但在排長的教育下理解了其中的
好處。此外,他剛入伍時,有一些哥們兒義氣,見到連首長不是先敬禮,而是先敬煙。他敢想敢幹,好提意見,曾經提議民主投票選舉班長,讓大家說了算。對於這些,連隊幹部總是和風細雨地加以引導,使他明白哪些是對的,哪些是錯的。

部隊提倡士兵不吸煙、不喝酒,在入伍前,富翁子弟李向群每天要抽兩包煙,因此他戒了煙,而且生活十分節儉。為了彌補自己初中文化的不足,他刻苦學習,報名補習班,製作剪報,並且肯動腦子鑽研知識。他利用自己學到的知識,發明了許多「鬼點子」,提高了訓練質量。李向群就這樣從一名特區青年,成長為一名合格的士兵。

李向群是個熱心的人。戰友的家庭和個人情況,他都詳細地記在本子上;戰友生日,他不是搞個足球賽,就是來個燭光晚會,讓戰友樂呵樂呵;戰友病了,他背著上衛生隊,送飯送水。他長期背幾個孩子過河上學,風雨不間斷,並且幫失學孩子墊付學費。李向群對家人也是細心周到,他當兵20個月,只回過一次家;他怕父母惦記自己,用子彈殼擺成「天天想爸媽」5個字,拍成照片寄回家;他愛寫詩,偷偷地把自己對家的思念寫在詩里。

1998年,南方水災。8月7日,李向群提前結束探親假,隨部隊奔赴湖北參加抗洪搶險。第一次搶險他就十分賣力,是全營扛包最多的一個人。在險情面前,他不顧危險,親自扎猛子查堵滲水洞。8月14日,他在荊江大堤上光榮地入了黨。當晚,他興奮地睡不著覺,在日記上寫道:為了戰勝洪魔,我甘願奉獻自己的一切。

8月17日凌晨,李向群參加搶險。連續奮戰14個小時後,他開始感到頭昏發熱,瞞著別人偷偷吃了幾片感冒葯。17日下午,他第一次昏到在地,發燒40℃,被強行送進了衛生隊。8月19日,險情又一次出現,李向群拔掉針頭,奔上大堤。頭痛得厲害,他就找了根帶子纏在頭上減輕疼痛,直到第二次昏倒在地。

8月21日,又一次滑坡出現,李向群見部隊緊急出動,躲過值班衛生員,偷乘兄弟連隊的卡車趕到現場運沙包,並再次昏倒。隨後,他睜開眼睛,掙扎著爬起來,又加入了築堤行列,最後口吐鮮血,栽倒在地。

8月22日,李向群因極度勞累,離開了人世。

『陸』 鄱陽湖沿線數千官兵抗洪搶險,他們背後的付出到底有多少

他們不僅夜以繼日的奉獻自己的力量和時間,還隨時有可能犧牲在家鄉的父母妻兒以及自己寶貴的生命,但是為了守護人民群眾的安全別無他選。

『柒』 烈日下工作的句子

一輪紅日當空照,好像火球在天地間燃燒。猛一抬頭仰望,數十米高的腳手架上,他們的身影彷彿在半空中飛舞,只能隱約看到五顏六色的安全帽在躍動,這是他們在辛勤地工作。每一處的施工現場都能看到他們埋頭苦乾的身影,烈日下的他們是改變城市未來面貌的美容師。

『捌』 抗洪戰士在抗洪前期面對惡劣的飲食環境,如何抵抗

有些地方有條件較好的有餐車,但士兵們沒有時間坐下來冷靜地吃飯,所以他們不得不先投入有限的時間和人力進行救災。任務完成後,他們會坐下來吃些晚餐,但那時他們可能累得吃不下了.與所謂的專業“軍糧”相比,士兵們更習慣吃饅頭,甚至在送專業“軍糧”時更喜歡吃饅頭大雨仍在下。仍有許多人將青春獻給戰場。他們將繼續堅守抗洪前線,肩負起青年使命和軍人責任。讓我們向他們致敬。那麼在災難面前還義無反顧頂上去的,不用我說你也知道,還是咱們的解放軍戰士。

『玖』 抗洪救災的文章

抗洪精神是一種民族精神,它堅挺不拔想青松一樣屹立在中華兒女的面前。就如中國京劇中的那一段,要學那泰山頂上一青松,挺然屹立傲蒼穹。八千里風暴吹不倒,九千個雷霆也難轟。 烈日噴炎曬不死, 嚴寒冰雪鬱郁蔥蔥。 那青松逢災受難,經磨歷劫, 傷痕累累,瘢跡重重, 更顯得枝如鐵,干如銅, 蓬勃旺盛,倔強崢嶸。 崇高品德人稱頌, 俺十八個傷病員,要成為十八棵青松!做人要學,做中國人更要學。
又如98年的抗洪就在一樣現在有事給中國乃至中華民族的挑戰這種抗洪救災精神再次體現了中華民族仁民愛物、物與同胞的人道主義精神,放射出感天動地的人性光線。
「惻隱之心仁之端也」,仁愛是中華民族的性格、道德和風尚,仁愛精神是中華民族道德倫理大廈的基準和標尺,易經中的「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孔子的「仁者愛人」,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等傳統文化經典,都哺育了一代又代華夏兒女,並使得這種仁愛思想不斷發揚光大。在這次抗震救災中,人性的善與美得到盡情釋放,災區無處不有愛,災區無處不感人。德陽市中學教師譚千秋,在教學樓倒塌的剎那,緊緊趴在課桌上,身下死死護住4名學生,硬是用身軀擋住了死神;成都數百名的哥從電台得知災情後,打著應急燈,冒著餘震,浩浩盪盪自發趕往趕赴都江堰運送傷員;一位母親用身體緊緊護住三個月大的孩子,被發現時嬰兒毫發未傷,仍在熟睡中,手機屏幕上一條簡訊讓所有的人都眼淚打轉,「親愛的寶貝,假如你能活著,一定要記住我愛你」;彭州市公安局最堅強的警花蔣敏在爺爺奶奶、母親、女兒10位親人全部遇難的情形下,強忍悲痛,堅持戰斗在第一線,勞累加悲傷,導致幾度暈倒;地震發生以來,搶救人,拯救生命,一直是最強烈的呼聲,溫總理用沙啞的聲音喊到,「只要有一線希望,就要盡最大的努力」……到處都涌動著親情、友情、愛情、同胞之情,到處都閃現著互助互愛、大仁大義、以人為本的人道主義光輝。一幕幕令人熱淚盈眶的場景,一個個暖和心田的事跡,真實地展示了中國人民在災難面前的人間大愛和中華民族戰勝災難的壯志雄心。 災難是一本教科書,磨難更是一種力量。 在黨中心的領導下,經過改革開放30年的積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和現代化建設已經取得了蓬勃發展,綜合國力日益增強,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日益彰顯,正如此,所以當面臨天災,我們才不僅僅只有淚水,更多的還有信心和決心。總書記那鏗鏘有力的號召至今環繞在耳旁,「我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勝利一定屬於英雄的中國人民。」
是的,我們一定會奪取最後的勝利,無論是抗震救災,還是舉辦奧運,或者其他任何困難。讓我們攜起手來,大力弘揚抗震救災精神,高擎中華民族精神的火炬,一起渡過難關,迎接嶄新的明天。
(第一段是寫的京劇是復制的其他部分只加了一點) 本人對戲劇不感興趣!!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