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守城牆
Ⅰ 平遙歷史七百字作文
平遙古城是目前我國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古城,距今已有一千多年了,因為這座古城的形狀象一隻烏龜,所以人們有又叫它"龜城".今天我當個小小導游員,帶領大家去觀賞平遙古城.
首先讓我們來到城門樓上,向下望去,兩道城門中間有一個四方形的小城,叫瓮城.瓮城有兩個作用,第一個作用是為了聚集雨水,怕雨水向城外流去.因為這里很乾燥,把雨水看作是很珍貴的,連人們住的房子的房頂的人字架都很短,因為怕雨水流入別人家,真應了「肥水不流外人田」這句老話.瓮城的第二個作用是可以用石塊等武器打擊來犯的敵人,起防禦作用.
平遙古城的城牆很寬,城牆的上面鋪著很大的城磚.在城牆的瞭望口上架著幾門大炮,這是當時最厲害的武器,所以賜了個名字叫"神武大將軍".人們可以在這里拍照留念,因為「不想做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再讓我們到縣衙去看看。縣衙坐北朝南,正門的兩邊蹲著兩只大石獅子,開著大口看樣子很威武。衙門的門欄很高,兩扇大門又厚又重,漆著朱紅的顏色。走進院內,東西兩房是古代收稅和納糧的地方,各有六個窯洞,寓意六六大順。再往裡走是一個很大的正殿,是古代縣太爺辦公的地方,上面掛著「明鏡高懸」的大匾,左右兩邊放著許多審堂用的刑具,讓人進去有一種森嚴的感覺。繞過大殿進入後院,是縣太爺吃飯和休息的地方,門口掛著一副對聯,意思是視人民如父母.為人民辦實事。
從縣衙出來,我們漫步在明清一條街.這里全是明清時代的古建築,各個店鋪的門面和牌匾也是古代的樣式,如果人們穿上古代的服裝,就可以在這里拍古裝劇了.
最後一站讓我們到中國最早的銀行——日升昌票號去看看.在右側帳房裡塑著兩個蠟人像,一個像是在收錢,另一個在記帳.據說在這里一個記帳的伙計,一年能掙到80兩銀子,在當時一兩銀子就可以買一畝地.銀票上有嚴密的防偽措施,為了防止老顧客破譯,100年就更換了300套密碼.來到後院,這里的牆都是又厚又高,牆縫里砌著好多錢幣.據說是為了顯示主人家的實力.
Ⅱ 三國中,司馬懿為什麼不在諸葛亮死後,而趁虛而入呢
羅貫中筆下的《三國演義》,可以說是一本精彩紛呈的小說,很多事件和人物的描述,都被後人津津樂道。諸葛亮的神機妙算,足智多謀在北伐中體現的淋漓盡致。但是不管諸葛亮怎樣變化,司馬懿都是以不變應萬變,就一個字——等。從三國時期的情況上來看,魏國的國力是強於蜀國的。諸葛亮長途跋涉去北伐,糧草方面是有限的,只要魏國堅守城牆,以逸待勞,待蜀國糧草用盡,則可以絕地反擊。
可以說司馬懿的餘生一直是在忙碌中度過,但是我們也可以看出司馬懿是一個非常高明的人,心中是有遠大抱負的,時機不成熟的時候,不會輕舉妄動。可能他的計劃是先控制曹魏,最後去滅吳蜀。只是因為種種原因,和諸葛亮一樣,最後沒有實現自己的理想。
Ⅲ 《新唐書チ6ᆭ1李抱玉傳》譯文
【譯文】
李抱玉是武德年間的功臣安興貴的後代。世代住在河西,因善於喂養好馬,受當時人稱贊。他的侄兒們,有的遷居京城,成了儒生,和儒士結成了親家,逐漸受到了儒士的影響。李抱玉從小在西州長大,喜歡騎馬射箭,經常在軍營任隨從,沉著、堅毅、有計謀、忠誠並細心謹慎。
乾元初年,太尉李光弼命他任偏將,多次立有功績,因此出了名。乾元二年(759),從特進官、右羽林大將軍、知軍事,升任鴻臚卿員外置同正員;持節鄭州諸軍事兼鄭州刺史,代理御史中丞,鄭、陳、潁、亳四州節度。當時史思明攻陷了洛陽,李光弼據守河陽,叛軍兵力正強,李光弼對李抱玉說:「您能替我守兩天南城嗎?」李抱玉說:「過了兩天怎麼辦?」李光弼說:「過了兩天沒有救兵來,可以放棄城池。」叛軍元帥周摯率安太清、徐黃玉等先抵達南城,要攻城,李抱玉就騙他們說:「我軍糧食吃完了,明天就投降。」叛軍很高興,收兵等他們投降。李抱玉因此能修好守衛設施,第二天,他堅守城牆求戰。叛軍因被騙發怒而猛烈攻城。李抱玉乘敵兵沒防備進攻,內外夾攻,殺死了很多敵軍,周摯軍退卻了。李光弼親自率軍守中贖城,周摯放棄南城進攻中贖城,沒獲勝,就整頓軍隊要攻北城。李光弼率軍出城進攻,大敗叛軍。固守河陽,收復懷州,他的功勞都最大,因此升任澤州刺史、兼任御史中丞。唐代宗登基,提升他為澤潞節度使、潞州大都督府長史、兼任御史大夫,兼管陳、鄭兩州,升任兵部尚書。李抱玉上書說:「我的籍貫是涼州,本來姓安,因為安祿山反叛,我不願與他同姓,至德二年(757)五月,承蒙皇帝賜我姓李,現請求改籍貫為京兆府長安縣。」皇帝同意了,從此全族都姓李了。
廣德元年(763)冬天,吐蕃進犯京城,皇帝逃到陝州,各軍散兵和各地亡命之徒聚集成為草寇,京城南邊子午等五條山谷的草寇對人民危害較大,皇帝派薛景仙率軍任五穀使征討,幾個月都沒有獲勝,於是下詔命李抱玉為鳳翔節度使討伐草寇。李抱玉探聽到匪首住處,先派兵分別駐守各條山谷,又出奇兵暗暗派幾百名精兵從洋州進攻草寇。匪首高玉正和眾匪首聚會,突然被幾十名精兵抓獲,於是又大舉搜捕匪首,把他們都殺了,其餘匪徒不攻自散,十天以內五穀都平定了。因此升任司空,其他職務和過去一樣。
當時吐蕃每年進犯邊境,皇帝認為岐陽是國家西邊的大門,靠李抱玉鎮守,對他無比寵信,提升他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又兼任山南西道節度使,河西、隴右、山南西道副元帥、判梁州事,同時兼任三道節度,又掌管鳳翔、潞、梁三大府,官任三公。李抱玉認為職務太高,堅持上奏懇切辭讓司空官職和山南西道節度、判梁州事,又請求辭去兵部尚書。皇帝贊賞他的謙遜禮讓,同意了。李抱玉鎮守鳳翔十多年,雖然沒有打破敵軍的戰功,但禁絕強暴安撫百姓,很受當時人贊揚。大歷十二年(777),他去世了,皇帝非常悲痛,為此停止上朝三天,贈官為太保。
Ⅳ 古時打仗一方高掛免戰牌,另外一方為何就無可奈何
免戰牌,是一種雙方對戰時向敵方宣布或要求停戰的牌子。
實際上所謂的免戰牌只是一個統稱,是古代戰爭時期避戰不出的一個借口。而免戰牌這個詞是出自英雄傳奇小說《說岳全傳》中的詞彙。也就是說「免戰牌」這個很有可能是杜撰的。歷史上確實存在很多避敵鋒芒不出戰的情況。但是是不是叫免戰牌這個名字,就無從考究了。比較著名的就是五丈原之戰中,蜀漢軍隊急於決戰,魏軍卻固守不出,任由敵軍如何叫罵,依然死守陣地。最終司馬懿耗死了諸葛亮,讓蜀漢軍隊只得撤退。所以無論有無免戰牌,關鍵在於不願應戰一方有無守備能力。能守,則迎戰與否的主動權便掌握在自己手中,敵方不是因為掛了免戰牌之類君子般停止進攻,而是實在沒有實力發動有把握的攻勢,為避免無謂傷亡只能等待更有利的進攻時機,被迫接受「免戰」!
Ⅳ 抗戰初期,丟失大量國土,真的是國民黨無能嗎
蘆淞會戰,國軍70萬,日本4萬,結果大潰退。
那麼先說戰術。
國軍戰術,堅守城牆,絕不準後退一步。
日本戰術,艦炮,飛機。遠程火力支援,專打城牆陣地,跑都跑不掉。
摩托化炮兵推進。炮擊,進攻,撤退。再炮擊,再進攻,再撤退。
國軍:給我堅守陣地,絕不後退!炮彈來了也不準後退,等被炸暈了再給日本殺。
他就不會先撤退,等人家跑打完了再回去守。
國軍坦克戰術。
一輛坦克可以把一個連隊堵在巷子里,讓四個日本人用手榴彈團滅。
日本坦克戰術:步兵坦克協同作戰,火力配合。幾百人的坦克大隊殲滅數千國軍,完全是單方面的屠殺。
國軍拚命戰術。
敢死隊 :兄弟們沖啊!我不準備活著回去了!拚命送死。
日本拚命戰術:豬突戰術,消滅一切敵人!拚命殺敵。
再說單兵能力。
刺刀,不用子彈的情況下,平均七個國民黨加一塊才能殺一個日本。日本拼刺刀一挑二無壓力。一挑三且戰且退依然能夠取勝。對上四個以上,就會和隊友配合。二打七或三打十無壓力。更重要的是,打的時候周圍只能站那麼多人!
所以。幾乎都是人家刺刀插進去的時候找機會砍人家一下,平刺刀基本一比七。
看看瘦弱的國軍。皮包骨,軍糧都湊不齊,日軍長得精壯。訓練好。
再說槍法,日本精準射擊,國軍朝天放槍,不考慮後坐力,以為開槍就能打死人!
說道精準射擊,就不得不說平型關大捷。
共軍第一戰平型關大捷,林彪親自勘察戰場,砸了人家鐵路。讓日軍一個輜重大隊只能放棄火車徒步運輸,記住是輜重大隊,沒有重武器,只有兩挺機槍,戰鬥力較弱的輜重大隊。
平型關是個三面環山,中間有個山洞。鐵路從山洞過,也是日本輜重大隊必經之路。林彪做足了准備,拿到了國民黨的500發手榴彈,保證人手都有槍和子彈,重機槍四挺。
然後開打,林彪挖好了坑,士兵背著柴草蹲在提前挖好的山洞裡,日本沒發現。
過來就是500發手榴彈,集中了扔!然後機槍火力封鎖。
結果林彪帶去3500人,死了三千,日本一共1500,被全奸。
這就是抗戰的第一次勝利。
最後,我不得不提張學良這個漢奸。
說什麼逼蔣抗日,他就是想保存實力,不敢打,所以讓蔣介石替他打,軍閥作風。
40萬發各型炮彈,打量兵工廠。2000架克虜伯火炮。400架飛機。東北軍的軍艦兩萬門各類火炮。子彈數以百萬。全是張學良的東北軍白白送給日本!
甚至,日本還在東北軍的軍火庫中找到了生化武器!
最後這些全部打在了中國人的頭上
不抵抗是張學良自己的命令。蔣介石是堅決抗戰的。所以張學良是漢奸與汪精衛無異。
Ⅵ 求一篇文
這個信息有點太少了,有篇文有段情節比較像但也不完全符合。
《人生如戲,全靠演技》
主角祁謙參演了一部戲《天下》,在這部劇里他的父親是這樣一個人物(由祁謙的爸爸祁避夏飾演了劇中的父親),所有人都認為他是一個游手好閑的紈絝公子,但是最後殉國而死。
以下是一段節選:
年輕時是個不學無術的紈絝子弟,整日撩貓獨狗,欺男霸女,是城中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混世魔王。但人總是分兩面的,正是這個無法無法的小霸王,在胡人來襲,城中知府扮女裝逃跑棄城中百姓於不顧的危難時刻,發出了誓死守城的宣言,組織城內百姓和士兵合作抗敵,直至身死也未曾屈膝投降。
滿意的話望採納哦~
Ⅶ 賊帥高玉脫身走城固 山南西道張獻城禽以獻 悉索支黨斬之文言文翻譯
賊帥高玉脫身走城固,山南西道張獻誠禽以獻,悉索支黨斬之
譯文:
賊軍首領高玉逃得一命跑到了城固,山南西道(官名)張獻誠抓住了他,將他獻上,並將他的黨羽都抓捕、殺掉了。
出自《新唐書·李抱玉傳》,片段如下:
李抱玉,本安興貴曾孫,世居河西,善養馬。始名重璋,閑騎射,少從軍。其為人沈毅有謀,尤忠謹,李光弼引為裨校。天寶末,玄宗以其戰河西有功,為改今名。祿山亂,守南陽,斬賊使。至德二載,上言:「世占涼州,恥與逆臣共宗。」有詔賜之姓,因徙籍京兆,舉族以李為氏。進至右羽林大將軍,知軍事,擢陳鄭潁亳節度使。史思明已破東都,凶焰勃然,鼓而行,自謂無前。光弼壁河陽拒之,使抱玉守南城。賊急攻,抱玉縱奇兵出,表裡俘殺甚眾。賊乃捨去,從光弼戰,大敗,因不能西。差功第一,封欒城縣公。代宗立,兼澤潞節度使,統相、衛、儀、邢十一州兵。以功授司空,兼兵部尚書,武威郡王。懇辭王爵,徙涼國公,進司徒。
廣德廣德中,吐蕃入寇,帝次陝,群盜遍南山五穀間,東距虢,西抵岐,椎剽不勝計。詔太子賓客薛景仙為南山五溪谷防禦使,引兵招捕,久不克。更詔抱玉討賊。抱玉盡得賊株柢蹊隧,分兵守諸谷,使牙將李崇客精騎四百,自桃林、虢川襲之。賊帥高玉脫身走城固,山南西道張獻誠禽以獻,悉索支黨斬之。不閱旬,五穀平。即詔抱玉權鳳翔、隴右節度,抱玉懇讓司徒,故以尚書左僕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河西、隴右副元帥。又讓僕射,故還為兵部尚書。
Ⅷ 李抱玉的人物生平
李抱玉本姓安,家族世代居住在河西, 擅長飼養名馬,為時人所稱頌。他的侄兒們,有的遷居京城,成了儒生,和儒士結成了親家,逐漸受到了儒士的影響。李抱玉從小在西州長大,喜歡騎馬射箭,經常在軍營任隨從,沉著、堅毅、有計謀、忠誠並細心謹慎。
安史之亂時,唐肅宗在靈武即位,至德二年(757年)五月賜姓李氏。
乾元初年(758年) ,太尉李光弼命他任偏將,多次立有功績,很快脫穎而出。 乾元二年(759年),從特進官、右羽林大將軍、知軍事,升任鴻臚卿員外置同正員;持節鄭州諸軍事兼鄭州刺史,代理御史中丞,鄭、陳、潁、亳四州節度。
太上皇唐玄宗以其戰河西有功,為其改名抱玉。
當時史思明攻陷了洛陽,李光弼據守河陽,叛軍兵力正強,李光弼對李抱玉說:「您能替我守兩天南城嗎?」李抱玉說:「過了兩天怎麼辦?」李光弼說:「過了兩天沒有救兵來,可以放棄城池。」叛軍元帥周摯率安太清、徐黃玉等先抵達南城,要攻城,李抱玉就騙他們說:「我軍糧食吃完了,明天就投降。」叛軍很高興,收兵等他們投降。李抱玉因此能修好守衛設施,第二天,他堅守城牆求戰。叛軍因被騙發怒而猛烈攻城。李抱玉乘叛軍沒防備進攻,內外夾攻,殺死了很多叛軍,周摯軍退卻了。李光弼親自率軍守中贖城,周摯放棄南城進攻中贖城,沒獲勝,就整頓軍隊要攻北城。李光弼率軍出城進攻,大敗叛軍。固守河陽,收復懷州,他的功勞都最大,因此升任澤州刺史、兼任御史中丞。 唐代宗即位,擢為澤潞節度使、潞州大都督府長史、兼御史大夫,加領陳、鄭二州,遷任兵部尚書,封武威郡王。李抱玉多次上書懇辭王爵,唐代宗只好改封其為涼國公,拜為司徒。
廣德元年(763年)冬天,吐蕃攻陷京師長安,唐代宗逃到陝州,各軍散兵和各地亡命之徒聚集成為草寇,京城南邊子午等五條山谷的草寇對百姓危害較大,唐代宗派薛景仙率軍任五穀使征討,幾個月都沒有獲勝,於是下詔命李抱玉為鳳翔節度使討伐草寇。李抱玉探聽到匪首住處,先派兵分別駐守各條山谷,又出奇兵暗暗派幾百名精兵從洋州進攻草寇。匪首高玉正和眾匪首聚會,突然被幾十名精兵抓獲,於是又大舉搜捕匪首,把他們都殺了,其餘匪徒不攻自散,十天以內五穀都平定了。因此升任司空,其他職務和過去一樣。 當時吐蕃每年進犯邊境,唐代宗認為岐陽是國家西邊的大門,靠李抱玉鎮守,對他無比寵信,提拔他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又兼任山南西道節度使,河西、隴右、山南西道副元帥、判梁州事,同時兼任三道節度,又掌管鳳翔、潞、梁三大府,官任三公。
李抱玉認為職務太高,堅持上奏懇切辭讓司空官職和山南西道節度、判梁州事,又請求辭去兵部尚書。唐代宗贊賞他的謙遜禮讓,同意了。李抱玉鎮守鳳翔十多年,他鎮守鳳翔十餘年,雖無破虜之功,但境內比較安定,頗受當時人的贊揚。
大歷十二(777年),李抱玉去世,唐代宗非常悲痛,為此罷朝三日,追贈太保,謚號昭武。
Ⅸ 望雁門詩,作者沈葆楨回首御秦堅壁日
回憶以前抵禦秦國、堅守城牆的日子
又或者是回憶「御秦」皇家秦朝堅固城牆長城的往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