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堅守職責 » 錄事參軍職責

錄事參軍職責

發布時間: 2021-01-24 12:18:17

㈠ 唐朝的「參軍事」是什麼意思

「參軍事」的意思就是「參謀軍事」,簡稱「參軍」。下面是一段《通典》卷三三,《職官典十五》關於「參軍事」的記載:

參軍事:後漢靈帝時,陶謙以幽州刺史參司空車騎張溫軍事。獻帝時,孫堅亦為張溫參軍。荀彧參丞相軍事、孫楚參石苞軍事是也。楚輕苞,謂曰:「天子命我參卿軍事」晉時軍府乃置為官員。中軍羊祜置參軍二人。太尉楊浚置參軍六人。歷代皆有。垤隋為郡官,謂之書佐。大唐改為參軍,掌直侍督守,無常職,有事則出使。前代又有行參軍者,晉河閑王顒以太宰輔政,始置之,掌使命。歷代皆有。大唐惟王府有之,余則無矣。

因此凡是「某某參軍事」或「某某參軍」都是某一幕府的屬官。

從唐代以後,也就是宋代,幕府觀念發生了變化。幕府就不僅僅指軍事行動附屬於將帥的一系列官僚機構了,產生了概念的擴大化,因此宋代的「參軍」就成為了地方州郡長官的屬官了。而其執掌也不再與軍事相關了。

錄事參軍,官名。晉代置,亦稱錄事參軍事,為王府、公府及大將軍府等機關的屬官,掌管各曹文書,糾查府事。其後刺史掌軍開府者亦置。北魏至隋,州郡亦設錄事參軍。唐宋時廢時置,元廢。唐代的錄事參軍是藩鎮或州郡的屬官,主管軍府眾務,糾察諸曹糾違。

六曹參軍是功曹、倉曹、兵曹、法曹、士曹參軍事的總稱。分掌諸曹案碟。功曹與法曹參軍兼領檢法。其餘諸曹參軍兼領出入所屬諸縣事覆,及分季輪流與司錄參軍同推勘訴訟公事。

錄事參軍與六曹參軍同為曹官。但是錄事參軍的地位要比六曹參軍要高。從上面的敘述,應該可以知道其職責的區別。

另外需要提醒的是,在不同的朝代其執掌不盡相同,需要注意。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給您幫助。

㈡ 誰能告訴我,唐朝的十二衛的具體職責。。

★左右衛 上將軍各一人,從二品;大將軍各一人,正三品;將軍各二人,從三品。掌宮禁宿衛,凡五府及外府皆總制焉。 長史各一人,從六品上。掌判諸曹、五府、外府稟祿,卒伍、軍團之名數,器械、車馬之多少,小事得專達,每歲秋,贊大將軍考課。 錄事參軍事各一人,正八品上。掌受諸曹及五府、外府之事,句稽抄目,印給紙筆。 倉曹參軍事各二人,正八品下。掌五府文官勛考、假使、祿俸、公廨、田園、食料、醫葯、過所。 奉車都尉,掌馭副車。有其名而無其人,大陳設則它官攝。駙馬都尉無定員,與奉車都尉皆從五品下。 司階各二人,正六品上;中候各三人,正七品下;司戈各五人,正八品下;執戟各五人,正九品下;長上各二十五人,從九品下。武後天授二年,置諸衛司階、中候、司戈、執戟,謂之四色官。 親衛之府一:曰親府。勛衛之府二:一曰勛一府,二曰勛二府。翊衛之府二:一曰翊一府,二曰翊二府。凡五府:每府中郎將一人,正四品下;左右郎將一人,正五品上;親衛,正七品上;勛衛,從七品上;翊衛,正八品上。總四千九百六十三人。兵曹參軍事各一人,正九品上;校尉各五人,正六品上。每校尉有旅帥二人,從六品上;每旅帥各有隊正二十人,正七品上,副隊正二十人,正七品下。五府中郎將掌領校尉、旅帥、親衛、勛衛之屬宿衛者,而總其府事;左右郎將貳焉。番上者,以名簿上於大將軍而配以職。武德、貞觀世重資廕,二品、三品子,補親衛;二品曾孫、三品孫、四品子、職事官五品子若孫、勛官三品以上有封及國公子,補勛衛及率府親衛;四品孫、五品及上柱國子,補翊衛及率府勛衛;勛官二品及縣男以上、散官五品以上子若孫,補諸衛及率府翊衛。王府執仗親事、執乘親事,每月番上者數千人,宿衛內廡及城門,給稟食。執扇三衛三百人,擇少壯肩膊齊、儀容整美者,本衛印臂,送殿中省肄習,仗下,每番三衛一人,為太僕寺引輅。其後入官路艱,三衛非權勢子弟輒退番,柱國子有白首不得進者;流外雖鄙,不數年給祿稟。故三衛益賤,人罕趨之。有錄事一人,府一人,史三人。唐親衛、勛衛置驃騎將軍、車騎將軍,翊衛置車騎將軍。武德七年,改驃騎將軍為中郎將,車騎將軍皆為郎將,分左右,以親衛曰一府,勛衛、翊衛曰二府,謂之三府衛。諸衛翊衛及率府親、勛衛,亦曰三衛。永徽三年,避太子諱,改中郎將曰旅賁郎,郎將曰翊軍郎。太子廢,復舊。 ★左右驍衛 上將軍各一人,大將軍各一人,將軍各二人。掌同左右衛。凡翊府之翊衛、外府豹騎番上者,分配之。凡分兵守諸門,在皇城四面、宮城內外,則與左右衛分知助鋪。長史各一人,錄事參軍事各一人,倉曹參軍事各二人,兵曹參軍事各二人,騎曹參軍事各一人,胄曹參軍事各一人,左右司階各二人,左右中候各三人,左右司戈各五人,左右執戟各五人。左右翊中郎將府中郎將各一人,左郎將各一人,右郎將各一人,兵曹參軍事各一人,校尉各五人,旅帥各十人,隊正各二十人,副隊正各二十人。有錄事一人,史二人,亭長二人,掌固四人。倉曹,府二人,史二人;兵曹,府三人,史五人;騎曹,府二人,史四人;胄曹,府三人,史三人。左右翊中郎將府錄事一人、府一人、史二人。 ★左右武衛 上將軍各一人,大將軍各一人,將軍各二人,掌同左右衛。凡翊府之翊衛、外府熊渠番上者,分配之。長史各一人,錄事參軍事各一人,倉曹參軍事各二人,兵曹參軍事各二人,騎曹參軍事各一人,胄曹參軍事各一人,左右司階各二人,左右中候各三人,左右司戈各五人,左右執戟各五人,長上各二十五人。左右翊中郎將府官,同驍衛。有稱長二人,錄事一人,史二人,亭長二人,掌固四人。倉曹,府二人,史四人;兵曹,府三人,史五人;騎曹,府二人,史四人;胄曹,府三人,史三人。稱長掌唱警,為應蹕之節。 ★左右威衛 上將軍各一人,大將軍各一人,將軍各二人,掌同左右衛。凡翊府之翊衛、外府羽林番上者,分配之。凡分兵主守,則知皇城東面助鋪。長史各一人,錄事參軍事各一人,倉曹參軍事各二人,兵曹參軍事各二人,騎曹參軍事各一人,胄曹參軍事各一人,左右司階各二人,左右中候各三人,左右司戈各五人,左右執戟各五人,長上各二十五人。左右翊中郎將府官,同驍衛。有錄事一人,史二人,亭長二人,掌固四人。倉曹,府二人,史四人;兵曹,府三人,史五人;騎曹,府二人,史四人;胄曹,府三人,史三人。 ★左右領軍衛 上將軍各一人,大將軍各一人,將軍各二人,掌同左右衛。凡翊府之翊衛、外府射聲番上者,分配之。凡分兵主守,則知皇城西面助鋪及京城、苑城諸門。長史各一人,錄事參軍事各一人,倉曹參軍事各二人,兵曹參軍事各二人,騎曹參軍事各一人,胄曹參軍事各一人,左右司階各二人,左右中候各三人,左右司戈各五人,左右執戟各五人,長上各二十五人。左右翊中郎將府官,同驍衛。有錄事一人,史二人,亭長二人,掌固四人。倉曹,府二人,史四人;兵曹,府三人,史五人;騎曹,府二人,史四人;胄曹,府三人,史三人。 ★左右金吾衛 上將軍各一人,大將軍各一人,將軍各二人。掌宮中、京城巡警,烽候、道路、水草之宜。凡翊府之翊衛及外府佽飛番上,皆屬焉。師田,則執左右營之禁,南衙宿衛官將軍以下及千牛番上者,皆配以職。大功役,則與御史循行。凡敝幕、故氈,以給病坊。兵曹參軍事,掌翊府、外府武官,兼掌獵師。騎曹參軍事,掌外府雜畜簿帳、牧養之事。胄曹參軍事,掌同左右衛。大朝會行從,給青龍旗、槊於衛尉。長史各一人,錄事參軍事各一人,倉曹參軍事各二人,兵曹參軍事各二人,騎曹參軍事各一人,胄曹參軍事各一人,左右司階各二人,左右中候各三人,左右司戈各五人,左右執戟各五人,左右街使各一人,判官各二人。左右翊中郎將府官如驍衛。有錄事一人,史二人。倉曹,府二人,史四人;兵曹,府三人,史五人;騎曹,府二人,史四人;胄曹,府三人,史三人。左右街典二人,引駕仗三衛六十人,引駕佽飛六十六人,大角手六百人。隋有察非掾,至唐廢。 左右翊中郎將府中郎將,掌領府屬,督京城左右六街鋪巡警,以果毅二人助巡探。入合日,中郎將一人升殿受狀,衛士六百為大角手,六番閱習,吹大角為昏明之節,諸營壘候以進退。 左右街使,掌分察六街徼巡。凡城門坊角,有武侯鋪,衛士、彍騎分守,大城門百人,大鋪三十人,小城門二十人,小鋪五人,日暮,鼓八百聲而門閉;乙夜,街使以騎卒循行囂襜,武官暗探;五更二點,鼓自內發,諸街鼓承振,坊市門皆啟,鼓三千撾,辨色而止

㈢ 請問古代軍隊中「參軍」是什麼職務

即參軍事。參軍或參軍事,本參謀軍務之稱。

後來這一軍事職務又擴展到政府系專統,成為職能部門的主屬管。軍旅之中的參軍職責不好界定,參軍屬於幕職設置,類似於現代的私人顧問,具體職責或取決於特長,或取決於長官差遣,譬如馬謖因為長於兵事充武侯帳下參軍,主要工作便是贊畫方略。

東漢靈帝時,陶謙以幽州刺史參司空車騎張溫軍事;獻帝時,孫堅亦為張溫參軍;荀彧參丞相曹操軍事。晉時軍府置為官員,如中軍將軍羊祜有參軍二人。南北朝隨其職司,稱諮議參軍、中兵參軍等,亦單稱參軍、參軍事,從此為諸曹之長的官名。

(3)錄事參軍職責擴展閱讀:

參軍即參軍事。參軍或參軍事,本參謀軍務之稱。隋初仍北齊之舊。煬帝罷州置郡,改原來州的參軍事為書佐。唐參軍一般為七品或八品,也有低至從九品下的。

史籍記此官名,《隋書》、兩《唐書》於「參軍」下有「事」字,《通典》、《文獻通考》無。宋州官仍有參軍,曹名與唐有同異。明、清以參軍為經歷。參軍相當於現在的部隊參謀。

如晉元帝為丞相時,府中設十三曹,均以參軍為長。北齊各州,刺史屬官有錄事、功曹、倉曹、中兵等參軍。隋初仍北齊之舊。煬帝罷州置郡,改原來州的參軍事為書佐。

㈣ 安東都護府的官職與職能

在唐朝的羈縻府州制度中,都護府是最高層次設置,其次為都督府。據《新唐書》、《舊唐書》記載,唐朝都護府分為大都護府、上都護府、下都護府。關於安東都護府的級別,史書中有不同的記載:從史書中關於安東都護府長官的記載看,絕大多數時期只見「安東都護」的任職者,不過至少開元十五年(727年)以後,安東都護府的級別應為大都護府。
關於都護府官職,根據《新唐書·百官四下》記載,大都護府的長官為大都護,其下為副大都護、副都護、長史、司馬、錄事參軍、錄事,以及功、倉、戶、兵、法五曹參軍事和參軍事等官職。上都護府較之大都護府少了副大都護、法曹參軍事、錄事等官職。大都護府各級官員的官品自從二品到從九品;上都護府官員的官品自正三品到從八品。雖然都護府的級別有差別,但其職掌是相同的。《舊唐書·職官三》載:「都護之職,掌撫慰諸蕃,輯寧外寇,覘候奸譎,征討攜貳。長史、司馬貳焉。諸曹,如州府之職。」《新唐書·百官四下》載:「都護掌統諸蕃,撫慰、征討、敘功、罰過,總判府事。」為了加強對所轄地區的軍事控制,唐朝在安東都護府之下設有懷遠軍、保定軍和安東守捉,常駐軍隊為8500人,馬700匹。
安東都護府(下屬都督府及其以下的官員除外)的官員從都護到司馬、錄事參軍,各級官員都是朝廷任命的漢官。首任都護薛仁貴在唐朝征討高句麗的戰爭中,驍勇善戰,勇冠三軍,「身帥士,遇賊輒破」,「威震遼海」。「高麗既降,詔仁貴率兵二萬人與劉仁軌於平壤留守,仍授右威衛大將軍,封平陽郡公,兼檢校安東都護。移理新城,撫恤孤老,有干能者,隨才任使,忠孝節義,咸加旌表,高麗士眾莫不欣然慕化。」朝廷以其率重兵二萬,鎮守安東,說明在安東都護府設置之初,具有較強的軍事統治色彩。
薛仁貴之後,安東都護的繼任者除穎王李雲是親王以外,其他諸位基本上都是武將出身,如高侃、薛訥、唐休景等皆為其軍功佼佼者。顯然,安東都護府的職能軍事色彩比較濃重,這與安東都護府之下實行羈縻統治的方式有關。唐朝對羈縻府州的統轄,實行因俗而治的方針,「雖貢賦版籍,多不上戶部,然聲教所暨,皆邊州都督、都護所領」。朝廷不直接管理羈縻府州內部的政務,重在維護王朝邊疆統治秩序的穩定,令少數民族「畏威懷惠」,「翕然向化」。要達到固人心而維邦本的目的,以軍事強力做保障是一個重要的方面。
安東都護府之下,9個都督府、42個州、100個縣的各級地方政府官員,是「擢其(高句麗)酋渠有功者授都督、刺史及縣令,與華人參理百姓」。各級地方官員既有親唐的高句麗官,也有漢官,與駐守各地的唐朝軍將共同統轄之。《舊唐書·職官二》曰:「羈縻州所補漢官,給以當土之物。」
安東都護府之下,羈縻府州的漢官的俸祿與一般府州的官員俸祿不同,以當地土產支付。高宗上元三年(即儀鳳元年,676年),安東都護府遷到遼東郡故城後,「先有華人任官者,悉罷之」。這是指在羈縻府州任職的漢官,皆由高句麗人取而代之,即完全以高句麗官員管理本族百姓,這表明唐朝對安東都護府統轄政策發生了變化。
唐制,羈縻府州以少數民族任「都督、刺史,皆得世襲」。安東都護府之下羈縻府州的高句麗族官員,亦實行世襲制,《唐右武衛將軍高府君墓誌銘》曰:「公諱欽德,曾祖瑗,建安州都督。祖懷,襲爵建安州都督。以開元廿一年九月十有九日,終於柳城郡公舍。」高句麗人高欽德卒於唐玄宗開元二十一年,其曾祖高瑗可能是安東都護府建立初期,被任命的建安州都督,高瑗死後,由其子高懷襲任建安州都督。第一任安東都護薛仁貴在任期間,對「有干能者,隨才任使」。說明安東都護府屬下由高句麗人擔任的都督、刺史、縣令等各級官吏,不是由朝廷委任,而是由都護府任命。

㈤ 參軍是什麼官階

參軍即參軍事。參軍或參軍事,本參謀軍務之稱。
後來這一軍事職務又擴展到政府系統,成為職能部門的主管。軍旅之中的參軍職責不好界定,參軍屬於幕職設置,類似於現代的私人顧問,具體職責或取決於特長,或取決於長官差遣,譬如馬謖因為長於兵事充武侯帳下參軍,主要工作便是贊畫方略。
東漢靈帝時,陶謙以幽州刺史參司空車騎張溫軍事;獻帝時,孫堅亦為張溫參軍;荀彧參丞相曹操軍事。晉時軍府置為官員,如中軍將軍羊祜有參軍二人。南北朝隨其職司,稱諮議參軍、中兵參軍等,亦單稱參軍、參軍事,從此為諸曹之長的官名。

參軍即參軍事。參軍或參軍事,本參謀軍務之稱。隋初仍北齊之舊。煬帝罷州置郡,改原來州的參軍事為書佐。唐參軍一般為七品或八品,也有低至從九品下的。
史籍記此官名,《隋書》、兩《唐書》於「參軍」下有「事」字,《通典》、《文獻通考》無。宋州官仍有參軍,曹名與唐有同異。明、清以參軍為經歷。參軍相當於現在的部隊參謀。
如晉元帝為丞相時,府中設十三曹,均以參軍為長。北齊各州,刺史屬官有錄事、功曹、倉曹、中兵等參軍。隋初仍北齊之舊。煬帝罷州置郡,改原來州的參軍事為書佐。

㈥ 古代軍中官職及各官職的職責

正第一品

太師、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已上職事官。)王。(爵。《武德令》有天策上將,九年省。)

從第一品

開府儀同三司、(文散官。開府儀同三司及特進不帶職事官者,朝參祿俸並同職事,仍隸吏部也。)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已上職事官。)驃騎大將軍、(武散官。)嗣王、郡王、國公。(爵。)

正第二品

特進、(文散官。)輔國大將軍、(武散官。)開國郡公、(爵。《武德令》唯有公、侯、伯、子、男,貞觀十一年加開國之稱也。)上柱國。(勛官。《武德令》有尚書令,龍朔二年省。自是正第二品無職事官。)

從第二品

尚書左右僕射、太子少師、太子少傅、太子少保、京兆河南太原等七府牧、大都督、(揚、幽、潞、陝、靈。)大都護、(單於、安西,已上職事官。)光祿大夫、(文散官。)鎮軍大將軍、(武散官。)開國縣公、(爵。)柱國。(勛官。)

正第三品

侍中、中書令、吏部尚書、(舊班在左相上,《開元令》移在下。)門下侍郎、中書侍郎、(舊班正四品上,大歷二年升。)左右衛、左右驍衛、左右武衛、左右威衛、左右領軍衛、左右金吾衛、左右監門衛、左右羽林軍、左右龍武、左右英武六軍大將軍、左右千牛衛大將軍、(自左右衛已下,並為武職事官。)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尚書、(《武德令》,禮部次吏部,兵部次之,民部次之。貞觀年改以民部次禮部,兵部次之。則天初又改以戶部次吏部,禮部次之,兵部次之。)太子賓客、(舊兼職無品,《開元前令》定入官品也。)太常卿、宗正卿、(天寶初升入正三品也。)太子詹事、左右散騎常侍、(舊班從三品,廣德年升。)內侍監、(唐初舊制,內侍省無三品官,內侍四員,秩四品。天寶十三年十二月,玄宗以中官高力士、袁思藝承恩遇,特置內侍監兩員,秩三品,以授之。)中都督、上都護、(已上除八大將軍,並為文職事官。)金紫光祿大夫、(文散官。)冠軍大將軍、(武散官。)懷化大將軍、(顯慶三年置,以授初附首領,仍隸諸衛也。)上護軍。(勛官。)
2009-4-5 09:54 回復 121.204.59.*2樓從第三品

御史大夫、(舊班在秘書監九卿下,《開元令》移在上。)秘書監、光祿、衛尉、太僕、大理、鴻臚、司農、太府卿、國子祭酒、殿中監、少府監、將作監、諸衛羽林,入正三品。千牛龍武將軍、下都督、上州刺史、京兆河南太原等七尹、(舊雍、洛長史從四品上,景雲二年加秩為從三品也。)五大都督府長史、(舊從四品上,景雲二年加秩為從三品。)大都護府副都護、(舊正四品上,《開元令》加入從三品。)親王傅、(巳上並職事官。諸衛羽林、千牛龍武將軍為武,余並為文。)銀青光祿大夫、(文散官。)開國侯、(爵。)雲麾將軍、(武散官。)歸德將軍、(顯慶三年置,以授初附首領,仍隸諸衛也。)護軍。(勛官。《武德令》有天策上將府長史、司馬,九年省也。)

正第四品上階

門下侍郎、中書侍郎、(舊正四品下階,《開元令》加入上階也。)尚書左丞、(永昌元年進為正三品,如意元年復舊。)吏部侍郎、(武德七年省諸司侍郎,吏部郎中為正四品上。貞觀三年復置侍郎,其吏部郎中復舊為五品下。)太常少卿、太子左庶子、太子少詹事、太子左右衛、左右司御、左右清道、左右內率、左右監門率府率、中州刺史、軍器監、(武德初為正三品,七年省,八年復置,九年又省,十年復置北都軍器監。)上都護府副都護、上府折沖都尉、(《武德令》統軍正四品下,後改為折沖都尉。《垂拱令》始分為上中下府,改定官品。自此已上職事官。率及折沖為武,余並為文也。)正議大夫、(文散官也。)開國伯、(爵。)忠武將軍、(武散官。)上輕車都尉。(勛官。)

正第四品下階

尚書右丞、(永昌元年進為從三品,如意元年復舊。)諸司侍郎、太子右庶子、左右諭德、左右千牛衛、左右監門衛中郎將、親勛翊衛羽林中郎將、下州刺史、(《武德令》,中州刺史,正四品,下州刺史,從四品上。《貞觀令》,一切為下州,加入正四品下。自此已上職事官。中郎將為武,余並為文也。)通議大夫、(文散官。)壯武將軍。(武散官。)

從第四品上階

秘書少監、八寺少卿、殿中少監、太子左右衛、司御、清道、內率、監門副率、太子親勛翊衛中郎將、太子家令、太子率更令、太子仆、內侍、大都護親王府長史、(已上職事官。府率、中郎將為武,余並為文。)太中大夫、(文散官。)宜威將軍、(武散官。)輕車都尉。(勛官。)

從第四品下階

國子司業、少府少監、將作少匠、京兆河南太原府少尹、大都督府大都護府親王府司馬、上州別駕、(已上職事文官。《武德令》,上州別駕正五品上。二十三年為長史,前上元年,復置別駕,定入從四品也。)中府折沖都尉、(武職事官。)中大夫、(文散官。)明威將軍。(武散官。《武德令》有天策上將府從事中郎,九年省。)
2009-4-5 09:55 回復 121.204.59.*3樓正第五品上階

諫議大夫、御史中丞、(《武德令》,從五品上。《貞觀令》,加入正五品上,五年又加入四品。如意元年復舊也。)國子博士、給事中、中書舍人、太子中允、太子左右贊善大夫、都水使者、萬年長安河南洛陽太原晉陽奉先會昌縣令、(武德元年,敕萬年、長安令為正五上。七年定令,改為從五品。貞觀初復舊也。)親勛翊衛羽林郎將、中都督府上都護府長史、親王府諮議參軍事、(《武德令》,正五品下也。)軍器少監、太史少監、親王府典軍、(已上職事官。郎將、典軍為武,余並為文。《永徽令》,親王典軍從四品下。《垂拱令》改入五品也。)中散大夫、(文散官。)開國子、(爵。)定遠將軍、(武散官。)上騎都尉。(勛官。)

正第五品下階

太子中舍人、尚食尚葯奉御、太子親勛翊衛郎將、內常侍、中都督上都護府司馬、中州別駕、下府折沖都尉、(已上職事官。郎將、折沖為武,余並為文也。)朝議大夫、(文散官。)寧遠將軍。(武散官。《武德令》有天策上將軍諮祭酒,九年省。)

從第五品上階

尚書左右諸司郎中、(《武德令》,吏部郎中正四品上,諸司郎中正五品上。貞觀二年,並改為從五品上也。)秘書丞、(《武德令》,正五品上。《永徽令》改也。)著作郎、太子洗馬、殿中丞、尚衣尚舍尚乘尚輦奉御、獻陵昭陵恭陵橋陵八陵令、(《武德》,諸陵令從七品下,永徽二年加獻、昭二陵令,為從五品。已後諸陵並相承依獻、昭二陵也。)親王府副典軍、下都督府上州長史、下州別駕、(已上職事官。典軍為武,余並為文也。)朝請大夫、(文散官。)開國男、(爵。)游擊將軍、(武散官。)騎都尉。(勛官。舊有太公廟令,武德年七品下,永徽二年加從五品上,開元二十四年省也。)

從第五品下階

大理正、太常丞、太史令、內給事太子典內、(舊正六品上,《開元令》改。)下都督府上州司馬、(《武德令》,上治中正五品下。貞觀初改。)親王友、(《武德令》,正五品下也。)宮苑總監、上牧監、上府果毅都尉、(已上職事官。果毅為武散,余並為文。)駙馬都尉、奉車都尉、(並武散官。駙馬自近代已來,唯尚公主者授之。奉車,有唐已來無其人。)朝散大夫、(文散官。)游擊將軍。(武散官。《武德令》有天策上將府主簿、記室、參軍,九年省。《神龍令》有庫谷、斜谷監也。)

正第六品上階

太學博士、(《武德令》,從六品上,貞觀年改。)太子詹事府丞、太子司議郎、太子舍人、中郡長史、(《武德令》,中州別駕從五品上,貞觀年改也。)太子典膳葯藏郎、京兆河南太原府諸縣令、(武德元年敕,雍州諸縣令階從五品上,七年定令改。)親王府掾屬、(《武德令》,從五品下也。)武庫中尚署令、(《武德令》依上署令,從七品下,太極年改武庫令階,開元年改中尚令階。)諸衛左右司階、中府果毅都尉、鎮軍兵滿二萬人已上司馬、(已上職事官。司階、果毅為武,余並為文也。)親勛翊衛校衛、衛官。朝議郎、(文散官。)昭武校尉、(武散官。)驍騎尉。(勛官。)

正第六品下階

千牛備身左右、(衛官已上、王公已下高品子孫起家為之。)太子文學、下州長史、(武德中,下州別駕,正六品,貞觀二十三年,改為長史丞。永淳元年,諸州置別駕官。天寶八載停別駕,下郡置長史。後上元二年,諸州置別駕,不廢下府長史也。)中州司馬、(《武德令》,中州治中,從五品下,《貞觀令》改。)內謁者監、中牧監、上牧副監、(已上文職事官。)上鎮將、(武職事官。《武德令》,從四品下也。)承議郎、(文散官。)昭武副尉。(武散官。《武德令》有天策上將府諸曹參軍事,九年省也。)

從第六品上階

起居郎、起居舍人、尚書諸司員外郎、(《武德令》,吏部員外郎正六品上,諸司員外郎正六品下。貞觀二年改。)八寺丞、大理司直、國子助教、(《武德令》,從七品上。)城門符寶郎、通事舍人、秘書郎、(《武德令》,正七品上。)著作佐郎、(《武德令》,正七品下。)侍御醫、(《武德》、《乾封令》,正七品上。《神龍令》,從六品下。開元改。)諸衛羽林長史、兩京市署令、(武德四年進為從五品上,七年定令,復舊也。)下州司馬、(《武德令》,中下州治中,正六品下。)親王文學、主簿、記室、錄事參軍、(《武德令》,親王府文學已上,並正六品下也。)諸州上縣令、(已上文職事官。)諸率府左右司階、(武職事官。)鎮軍兵不滿二萬人司馬、(文職事官。)左右監門校尉、親勛翊衛旅帥、(衛官。)奉議郎、(文散官。)振威校尉、(武散官。)飛騎尉。(勛官。)

從第六品下階

侍御史、(舊從七品上,《垂拱令改》。)少府將作國子監丞、太子內直典設宮門郎、太公廟令、司農寺諸園苑監、沙苑監、下牧監、宮苑總監副、互市監、中牧副監、(已上文職事官。)下府果毅都尉、(武職事官。)親王府校尉、(衛官。)通直郎、(文散官。)振威副尉。(武散官。)
2009-4-5 09:55 回復 121.204.59.*4樓正第七品上階

四門博士、詹事司直、左右千牛衛長史、尚食尚葯直長、太子左右衛司御清道率府長史、軍器監丞、諸州中縣令、京兆河南太原府司錄參軍事、大都督大都護府錄事參軍事、親王府諸曹參軍、(已上文職事官。《武德令》,親王府功曹、倉曹、戶曹、兵曹參軍事,從五品下;騎曹、鎧曹、田曹、士曹、水曹參軍事等,七品下也。)中鎮將、(武職事官。《武德令》,從五品下。)太子千牛、親勛翊衛隊正副隊正、(已上衛官。)朝請郎、(文散官。)致果校尉、(武散官。)雲騎尉。(勛官。)

正第七品下階

尚衣尚舍尚乘尚輦直長、太子通事舍人、內寺伯、京兆河南太原府大都督大都護府諸曹參軍、中都督上都護府錄事參軍事、諸倉諸冶司竹溫湯監、諸衛左右中候、上府別將、(《武德令》,別將正五品上,後改為果毅。聖歷三年復置別將。)上府長史、(《武德令》,統軍長史正八品下也。)上鎮副、(《武德令》,從五品下。)下鎮將、(《武德令》,正六品下。)下牧副監、(已上職事官。中候、別將、鎮副、鎮將為武,余並為文也。)宣德郎、(文散官。)致果副尉。(武散官。《武德令》又有天策上將府參軍事,九年省。又有鹽池鹽井鹽、諸王百司問事謁者。)

從第七品上階

殿中侍御史、(《武德》至《乾封令》,並正八品上,垂拱年改。)左右補闕、太常博士、太學助教、(《武德令》,從八品下也。)門下錄事、中書主書、尚書都事、九寺主簿、太子詹事主簿、太子左右內率監門率府長史、太子侍醫、太子三寺丞、都水監丞、諸州中下縣令、親王府東西閣祭酒、(《武德令》,正六品下。)京縣丞、(萬年、長安、河南、洛陽、奉先、會昌、太原、晉陽。)下都督府上州錄事參軍、中都督上都護府諸曹參軍事、中府別將長史、中鎮副、(《武德令》,正六品下。已上職事官。別將、鎮副為武,余並為文。)左右監門直長、勛衛、太子親衛、(已上衛官。)朝散郎、(文散官。)翊麾校尉、(武散官。)武騎尉。(勛官。)

從第七品下階

太史丞、(監局同。)御史台少府將作國子監主簿、(御史台、國子監主簿、舊正八品,《垂拱令》改。)掖庭令、宮闈令、上署令、(郊社、太樂、鼓吹、太醫、太官、左藏令、乘黃、典客、上林、太倉、平準、常平、左尚、右尚、典牧。《武德令》有太廟、諸陵、典農、中尚、都水、常平。其左尚、典牧本中署,右尚本下署,開元初改之也。)諸州下縣令、(天寶五載,一切為中下縣。)諸陵署丞、(永徽二年加秩。舊有太廟署丞,武德為九品,永徽二年加秩,從七品上,開元年省也。)司農寺諸園、(苑副監,《神龍令》有諸副監)宮苑總監丞,下都督府諸曹參軍,太子內坊丞、(舊正八品上開元初改)親王國令、(舊規,流內正九品,太極年改。)公主家令、(舊規,流內正八品,太極年改。)上州諸參軍事、下府別將長史、下鎮副、(《武德令》,從六品下。)諸屯監、(《武德令》有芳醞監,《神龍令》有漆園監。)諸率府左右中候、鎮軍滿二萬人以上諸曹判司、(已上職事官。別將、鎮副、中候為武,余並為文也。)太子左右監門直長、親王府旅帥、諸折沖府校尉、(已上衛官。《武德令》,諸府校尉,正六品下也。)宣議郎、(文散官。)翊麾副尉。(武散官。)

正第八品上階

監察御史、(舊從八品上,《垂拱令》改。)協律郎、諸衛羽林龍武軍錄事參軍事、中署令、(鉤盾、右藏、職染、掌治,《武德令》有衣冠署令。)中州錄事參軍事、太醫博士、太子典膳葯藏丞、軍器監主簿、武庫署丞、(舊從八品下,開元初改。)兩京市署丞、上牧監丞、(《武德令》,從八品下,《神龍令》有庫谷、斜谷、太陰伊陽監丞。)鎮軍不滿二萬人以上諸曹判司、(已上文職事官。)翊衛、太子勛衛、親王府執仗執乘親事、(已上衛官。)給事郎、(文散官。)宣節校尉。(武散官。《武德令》有天策上將府典簽,九年省。)

正第八品下階

奚官內仆內府局令、下署令、(太卜、廩犧、珍羞、良醞、掌醢、守宮、武器、車府、司儀、崇玄、導官、中右校、左校、甄官、河渠、弩坊、甲坊。《神龍令》又有干、楫二署令也。)諸衛羽林龍武諸曹參軍事、中州諸司參軍事、親王府京兆河南太原府大都督大都護府參軍事、(《武德令》,親王府參軍,從七品下,《雍州》行參軍,正八品上。)尚葯局司醫、京兆河南太原府諸縣丞、太子內直宮門丞、太公廟丞、諸宮農圃監、互市監丞、司竹副監、司農寺諸園苑監丞、靈台郎、(已上文職事官。)諸衛左右司戈、上戍主、(已上武職事官。《武德令》有中鎮長史。)備身、(衛官。)征事郎、(文散官。)宣節副尉。(武散官。)

㈦ 送台州崔錄事作者表達了什麼

送台州崔錄事

權德輿

不嫌臨海遠,微祿代躬耕。

古郡紀綱職,扁舟山水程。

詩因琪樹回麗答,心與瀑泉清。

盛府知音在,何時薦政成。

不嫌臨海遠,微祿代躬耕。
指崔稚璋去遙遠的臨海擔任台州錄事參加職務,卻沒有怨言,而錄事參軍的俸祿很微薄,就像自己在家裡親自種田的收入一般。

古郡紀綱職,扁舟山水程。
故郡指臨海,錄事參軍的職責重大,要總領協調全郡綜合的軍政監察事務,即負責整肅紀綱,而崔稚璋到臨海上任,需要乘坐扁舟,山水兼程。

詩因琪樹麗,心與瀑泉清。
琪樹是神話中的玉樹,傳說天台山上有琪樹,崔稚璋赴臨海上任,要經過天台山,觀賞飛瀑清泉,使人心曠神怡,見到神奇的琪樹,肯定會詩興大發,寫出清詞麗句。意思也是祝福的話:你的詩會像琪樹一樣優美,你的心會像飛瀑一樣清澈。

盛府知音在,何時薦政成。
盛府指台州刺史府,崔稚璋在台州刺史府,崔稚璋在台州刺史府有知音者,即台州刺史很欣賞崔稚璋,那麼等崔稚章做出政績之後,台州刺史就會向朝廷推薦,使崔稚璋得到更重要的任職,這是作者對崔稚璋的祝福之詞。

㈧ 唐朝南衙禁軍十六衛的職能分別是什麼

左右衛機構
上將軍各一人,從二品;大將軍各一人,正三品;將軍各二人,從三品。掌宮禁宿衛,凡五府及外府皆總制焉。
長史各一人,從六品上。掌判諸曹、五府、外府稟祿,卒伍、軍團之名數,器械、車馬之多少,小事得專達,每歲秋,贊大將軍考課。
錄事參軍事各一人,正八品上。掌受諸曹及五府、外府之事,句稽抄目,印給紙筆。
倉曹參軍事各二人,正八品下。掌五府文官勛考、假使、祿俸、公廨、田園、食料、醫葯、過所。
奉車都尉,掌馭副車。有其名而無其人,大陳設則它官攝。駙馬都尉無定員,與奉車都尉皆從五品下。
司階各二人,正六品上;中候各三人,正七品下;司戈各五人,正八品下;執戟各五人,正九品下;長上各二十五人,從九品下。武後天授二年,置諸衛司階、中候、司戈、執戟,謂之四色官。
親衛之府一:曰親府。勛衛之府二:一曰勛一府,二曰勛二府。翊衛之府二:一曰翊一府,二曰翊二府。凡五府:每府中郎將一人,正四品下;左右郎將一人,正五品上;親衛,正七品上;勛衛,從七品上;翊衛,正八品上。總四千九百六十三人。兵曹參軍事各一人,正九品上;校尉各五人,正六品上。每校尉有旅帥二人,從六品上;每旅帥各有隊正二十人,正七品上,副隊正二十人,正七品下。五府中郎將掌領校尉、旅帥、親衛、勛衛之屬宿衛者,而總其府事;左右郎將貳焉。番上者,以名簿上於大將軍而配以職。武德、貞觀世重資廕,二品、三品子,補親衛;二品曾孫、三品孫、四品子、職事官五品子若孫、勛官三品以上有封及國公子,補勛衛及率府親衛;四品孫、五品及上柱國子,補翊衛及率府勛衛;勛官二品及縣男以上、散官五品以上子若孫,補諸衛及率府翊衛。王府執仗親事、執乘親事,每月番上者數千人,宿衛內廡及城門,給稟食。執扇三衛三百人,擇少壯肩膊齊、儀容整美者,本衛印臂,送殿中省肄習,仗下,每番三衛一人,為太僕寺引輅。其後入官路艱,三衛非權勢子弟輒退番,柱國子有白首不得進者;流外雖鄙,不數年給祿稟。故三衛益賤,人罕趨之。有錄事一人,府一人,史三人。唐親衛、勛衛置驃騎將軍、車騎將軍,翊衛置車騎將軍。武德七年,改驃騎將軍為中郎將,車騎將軍皆為郎將,分左右,以親衛曰一府,勛衛、翊衛曰二府,謂之三府衛。諸衛翊衛及率府親、勛衛,亦曰三衛。永徽三年,避太子諱,改中郎將曰旅賁郎,郎將曰翊軍郎。太子廢,復舊。

左右驍衛機構
上將軍各一人,大將軍各一人,將軍各二人。掌同左右衛。凡翊府之翊衛、外府豹騎番上者,分配之。凡分兵守諸門,在皇城四面、宮城內外,則與左右衛分知助鋪。長史各一人,錄事參軍事各一人,倉曹參軍事各二人,兵曹參軍事各二人,騎曹參軍事各一人,胄曹參軍事各一人,左右司階各二人,左右中候各三人,左右司戈各五人,左右執戟各五人。左右翊中郎將府中郎將各一人,左郎將各一人,右郎將各一人,兵曹參軍事各一人,校尉各五人,旅帥各十人,隊正各二十人,副隊正各二十人。有錄事一人,史二人,亭長二人,掌固四人。倉曹,府二人,史二人;兵曹,府三人,史五人;騎曹,府二人,史四人;胄曹,府三人,史三人。左右翊中郎將府錄事一人、府一人、史二人。

左右武衛機構
上將軍各一人,大將軍各一人,將軍各二人,掌同左右衛。凡翊府之翊衛、外府熊渠番上者,分配之。長史各一人,錄事參軍事各一人,倉曹參軍事各二人,兵曹參軍事各二人,騎曹參軍事各一人,胄曹參軍事各一人,左右司階各二人,左右中候各三人,左右司戈各五人,左右執戟各五人,長上各二十五人。左右翊中郎將府官,同驍衛。有稱長二人,錄事一人,史二人,亭長二人,掌固四人。倉曹,府二人,史四人;兵曹,府三人,史五人;騎曹,府二人,史四人;胄曹,府三人,史三人。稱長掌唱警,為應蹕之節。

左右威衛機構
上將軍各一人,大將軍各一人,將軍各二人,掌同左右衛。凡翊府之翊衛、外府羽林番上者,分配之。凡分兵主守,則知皇城東面助鋪。長史各一人,錄事參軍事各一人,倉曹參軍事各二人,兵曹參軍事各二人,騎曹參軍事各一人,胄曹參軍事各一人,左右司階各二人,左右中候各三人,左右司戈各五人,左右執戟各五人,長上各二十五人。左右翊中郎將府官,同驍衛。有錄事一人,史二人,亭長二人,掌固四人。倉曹,府二人,史四人;兵曹,府三人,史五人;騎曹,府二人,史四人;胄曹,府三人,史三人。

領軍衛機構
上將軍各一人,大將軍各一人,將軍各二人,掌同左右衛。凡翊府之翊衛、外府射聲番上者,分配之。凡分兵主守,則知皇城西面助鋪及京城、苑城諸門。長史各一人,錄事參軍事各一人,倉曹參軍事各二人,兵曹參軍事各二人,騎曹參軍事各一人,胄曹參軍事各一人,左右司階各二人,左右中候各三人,左右司戈各五人,左右執戟各五人,長上各二十五人。左右翊中郎將府官,同驍衛。有錄事一人,史二人,亭長二人,掌固四人。倉曹,府二人,史四人;兵曹,府三人,史五人;騎曹,府二人,史四人;胄曹,府三人,史三人。

金吾衛機構
上將軍各一人,大將軍各一人,將軍各二人。掌宮中、京城巡警,烽候、道路、水草之宜。凡翊府之翊衛及外府佽飛番上,皆屬焉。師田,則執左右營之禁,南衙宿衛官將軍以下及千牛番上者,皆配以職。大功役,則與御史循行。凡敝幕、故氈,以給病坊。兵曹參軍事,掌翊府、外府武官,兼掌獵師。騎曹參軍事,掌外府雜畜簿帳、牧養之事。胄曹參軍事,掌同左右衛。大朝會行從,給青龍旗、槊於衛尉。長史各一人,錄事參軍事各一人,倉曹參軍事各二人,兵曹參軍事各二人,騎曹參軍事各一人,胄曹參軍事各一人,左右司階各二人,左右中候各三人,左右司戈各五人,左右執戟各五人,左右街使各一人,判官各二人。左右翊中郎將府官如驍衛。有錄事一人,史二人。倉曹,府二人,史四人;兵曹,府三人,史五人;騎曹,府二人,史四人;胄曹,府三人,史三人。左右街典二人,引駕仗三衛六十人,引駕佽飛六十六人,大角手六百人。隋有察非掾,至唐廢。
左右翊中郎將府中郎將,掌領府屬,督京城左右六街鋪巡警,以果毅二人助巡探。入閤日,中郎將一人升殿受狀,衛士六百為大角手,六番閱習,吹大角為昏明之節,諸營壘候以進退。
左右街使,掌分察六街徼巡。凡城門坊角,有武侯鋪,衛士、彍騎分守,大城門百人,大鋪三十人,小城門二十人,小鋪五人,日暮,鼓八百聲而門閉;乙夜,街使以騎卒循行囂襜,武官暗探;五更二點,鼓自內發,諸街鼓承振,坊市門皆啟,鼓三千撾,辨色而止。

左右千牛衛機構
上將軍各一人,大將軍各一人,將軍各二人。掌侍衛及供御兵仗。以千牛備身左右執弓箭宿衛,以主仗守戎器。朝日,領備身左右升殿列侍。親射,則率屬以從。胄曹參軍事掌甲仗。凡御仗之物二百一十有九,羽儀之物三百,自千牛以下分掌之。上日,執御弓箭者亦自備以入宿。主仗每月上,則配以職,行從則兼騎曹。中郎將各二人,長史各一人,錄事參軍事各一人,兵曹參軍事各一人,胄曹參軍事各一人。唐改備身郎將曰將軍,備身將曰中郎將,千牛左右、備身左右曰千牛備身。初置備身主仗。有錄事一人,史二人,亭長二人,掌固四人。兵曹,府一人,史二人;胄曹,府一人,史一人。千牛備身十二人,備身左右十二人,備身一百人,主仗一百五十人。千牛備身掌執御刀,服花鈿綉衣綠,執象笏,宿衛侍從。備身左右掌執御弓矢,宿衛侍從。備身,掌宿衛侍從。主仗,掌守供御兵仗。
左右翊中郎將府中郎將,掌供奉侍衛。凡千牛及備身左右以御刀仗升殿供奉者,皆上將軍領之,中郎將佐其職。有口敕,通事舍人承傳,聲不下聞者,中郎將宣告。

左右監門衛機構
上將軍各一人,大將軍各一人,將軍各二人。掌諸門禁衛及門籍。文武官九品以上,每月送籍於引駕仗及監門衛,衛以帳報內門。凡朝參、奏事、待詔官及繖扇儀仗出入者,閱其數。以物貨器用入宮者,有籍有傍。左監門將軍判入,右監門將軍判出,月一易其籍。行幸,則率屬於衙門監守。
長史,掌判諸曹及禁門,巡視出入而司其籍、傍。余同左右衛。兵曹參軍事兼掌倉曹,胄曹兼掌騎曹。
左右翊中郎將府中郎將,掌涖宮殿城門,皆左入右出。中郎將各四人,長史各一人,錄事參軍事各一人,兵曹參軍事各一人,胄曹參軍事各一人。有錄事一人,史二人,亭長二人,掌固二人。兵曹,府三人,史五人;胄曹,府三人,史四人。監門校尉三百二十人,直長六百八十人,長入長上二十人,直長長上二十人。監門校尉掌敘出入。唐改監門府郎將為將軍。

㈨ 古代"參軍"相當於今天什麼官

古代"參軍"相當於現在團職幹部。

後來這一軍事職務又擴展到政府系統,成為職能部門的主管。軍旅之中的參軍職責不好界定,參軍屬於幕職設置,類似於現代的私人顧問,具體職責或取決於特長,或取決於長官差遣,譬如馬謖因為長於兵事充武侯帳下參軍,主要工作便是贊畫方略。

東漢靈帝時,陶謙以幽州刺史參司空車騎張溫軍事;獻帝時,孫堅亦為張溫參軍;荀彧參丞相曹操軍事。晉時軍府置為官員,如中軍將軍羊祜有參軍二人。南北朝隨其職司,稱諮議參軍、中兵參軍等,亦單稱參軍、參軍事,從此為諸曹之長的官名。

(9)錄事參軍職責擴展閱讀:

參軍即參軍事。參軍或參軍事,本參謀軍務之稱。東漢靈帝時,陶謙以幽州刺史參司空車騎張溫軍事;獻帝時,孫堅亦為張溫參軍;荀彧參丞相曹操軍事。晉時軍府置為官員,如中軍將軍羊祜有參軍二人。南北朝隨其職司,稱諮議參軍、中兵參軍等,亦單稱參軍、參軍事,從此為諸曹之長的官名。

如晉元帝為丞相時,府中設十三曹,均以參軍為長。北齊各州,刺史屬官有錄事、功曹、倉曹、中兵等參軍。隋初仍北齊之舊。煬帝罷州置郡,改原來州的參軍事為書佐。唐參軍一般為七品或八品,也有低至從九品下的。

史籍記此官名,《隋書》、兩《唐書》於「參軍」下有「事」字,《通典》、《文獻通考》無。宋州官仍有參軍,曹名與唐有同異。明、清以參軍為經歷的別稱。

㈩ 唐朝的錄事參軍和司馬、別駕是什麼官職,相當於現在的什麼官

錄事參軍:唐代地方監察制度,包括巡察使的監督和錄事參軍的監督兩部分。唐代監察制度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唐代中央監察制度,包括御史台、諫官和封駁官三個部分。唐代地方監察制度,包括巡察使的監督和錄事參軍的監督兩部分。

司馬:別部司馬和清朝的外委把總比較類似,都是低級軍官,都是沒有正式編制,都是為了安撫有功人員而採取的一種權宜之計。

據《後漢書 百官志》中的描述,別部司馬是「其別營領屬為別部司馬,其兵多少各隨時宜」。

從字面上的表述來看,別部司馬應該是沒有國家編制的,手下率領的士兵也是沒有國家正式軍籍的編外軍官。

別駕:別駕一詞,始於漢朝。據《後漢書 百官志》中對別駕崗位職責的描述:別駕是在司隸校尉出巡辦公的時候,負責奉引、錄眾事(安排行程、把工作匯總匯報)的官員。這個崗位的性質就和我們現在的秘書差不多。

因為司隸校尉坐車出巡,是一個人坐一輛車,下屬都是幾人合乘一輛車。而別駕從事史地位比較高,有資格獨乘一車,所以稱為別駕。東漢末期,別駕只能是司隸校尉屬官的制度被打破,各州刺史、州牧都可以自辟別駕,不過,此時的別駕和以往的不同。

在西漢和東漢初期,別駕屬於國家在編人員,拿著國家俸祿。而東漢末期的別駕,屬於刺史、州牧私辟,屬於私人僚屬,沒有納入國家公務員編制。如後漢益州劉璋的手下張松就是私辟別駕。


(10)錄事參軍職責擴展閱讀

唐代管制

唐初統治者恢復和完備了前代的府兵制度,這不僅加強了封建統治,而且有利於地主階級擴展經濟和政治力量。當時地主子弟是府兵的主幹,當府兵的可以免除賦役,有功勛的可以獲得勛品、勛田和陞官,戰爭中可以分得大量俘虜、財物。

因此,唐初地主子弟一般都積極從軍,藉此陞官發財。府兵要自備部分兵甲、服裝、資糧,每年有幾個月的宿衛,對於貧苦農民來說,當府兵則是沉重的負擔。迫使農民不得不以逃亡他鄉、自殘肢體、投附寺院等方式來迴避征役。

唐太宗統治期間,實行以關中軍事貴族集團為主幹,聯合關東和江南士族,以及其他非士族地主的方針,鞏固了唐朝的統治。但是各地主集團中仍然存在著矛盾。以唐宗室為首的貴族官僚集團擁有大量的土地和財富。

隨著貞觀時期社會經濟的恢復和發展,那些非士族地主,不滿足於自己的社會地位。他們要求擴大其政治經濟特權,因而和貴族官僚集團發生了沖突。

到高宗時,這種斗爭開始激化。武則天正是利用統治階級內部的矛盾,把李唐官僚集團的勢力打下去,逐漸掌握了國家大權而登上皇帝寶座的。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