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會組織機構職責
⑴ 工會的基本職責是什麼
工會的基本職責就是維護職工合法權益;四項社會職能就是參與職能、維護職能、建設職能和教育職能。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第六條規定,維護職工合法權益是工會的基本職責。工會在維護全國人民總體利益的同時,代表和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
工會的四項社會職能具體內涵如下:
(一)參與職能:代表和組織職工參與國家和社會事務管理,參與企業、事業單位民主管理,實施民主監督,是工會代表職工權益,依法維護職工利益的重要渠道、途徑和形式。特別是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形成過程中,工會履行參與職能更具迫切性和必要性。市場經濟是法制經濟,市場經濟運行主體都是相應的法律規范。所以,工會要加大對法律法規執行情況開展群眾性監督的力度,主動參與立法,從源頭上依法維護職工的權益。
(二)維護職能:維護職工合法權益是工會的基本職責。由於勞動關系主體存在隸屬性,勞動者隸屬於用人單位,在勞動者和用人單位這對矛盾中很明顯勞動者是弱者,是需要保護的對象。勞動者為了取得平衡,應該依法組建工會,加入工會,在工會的組織下為自己的合法權益而進行抗爭,這是非常現實而有效的途徑之一。工會維護了職工的合法權益,就是維護了黨與群眾的血肉聯系,就是維護了穩定的大局,就是維護了執政黨的執政地位和執政基礎。
(三)建設職能:在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解決這個矛盾的根本出路在於通過改革開放,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工會代表和維護的職工具體利益的最終實現也在於促進經濟的發展和生產力的提高。所以,工會必須從工人階級的長遠利益出發,引導廣大職工群眾參加建設和改革,努力完成經濟和社會發展任務,積極推動社會經濟效益和生產力的提高。
(四)教育職能:工會教育職能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化技術教育。在新時期,勞動者已成為獨立、自主、自由的勞動者,他要自我決策、自我負責、自我發展;勞動力進入市場,在勞動力市場中,勞動者的地位、利益完全取決於個人的素質,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取勝,要有效地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就必須有較高的素質。這就需要學習,接受教育。因此,工會為了更好地維護職工合法權益,就必須履行好教育這一職能。
⑵ 工會委員會職責
工會委員會的職責:
1.依法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保護和調動廣大職工群眾的積極性;
2.發動和組織職工完成生產任務和工作任務,組織職工參加企業事業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提高職
工思想政治素質和文化技術素質職責;
3.主動調查研究,反映職工的意見和要求,協助黨和政府開展工作,處理、協調好各方面利益關系。
(2)工會組織機構職責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於1992年4月3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通過,2001年10月27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四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的決定》進行修正。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是在中國順利跨入新世紀,中國政治、經濟和社會狀況都發生了巨大的、深刻的變化,建立和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新形勢下頒布的。
⑶ 工會辦公室職責
1.遵循黨的基本路線和《工會法》,圍繞學院中心、重心工作,服務大局,依法發揮工會組織聯系群眾的橋梁和紐帶作用。
2.充分發揮工會組織的基本職能,積極維護教職工的合法權益,聽取和反映教職工的意見和要求,做好民主管理、民主監督和教職工福利工作。
3.負責院、系兩級工會組織建設,加強對全院工會會員的會籍管理,規范工會工作規程,做好工會專兼職幹部的培訓工作。
4.配合學院黨政做好教職工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教職工的思想政治素質和業務素質。
5.組織開展教職工文體活動,指導教職工協會工作的開展,增強廣大教職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6.負責工會活動室的管理工作。
7.按照《工會法》及工會財務制度,編制工會年度預算,管理、使用工會經費。
8.重視發揮女教職工的作用,維護女教職工的特殊利益。
9.負責工會會員代表大會、教職工代表大會的籌備和組織工作,貫徹實施大會決議。
10.負責工會印章的管理和各類材料的起草工作,做好文件收發、登記、傳閱、歸檔。
11.完成教職工代表大會、工會會員代表大會常設機構的工作任務。
12.完成領導交辦的其他工作。
⑷ 工會的四項基本職能是什麼
工會的四項基本職能如下:
(一)參與職能:代表和組織職工參與國家和社會事務管理,參與企業、事業單位民主管理,實施民主監督,是工會代表職工權益,依法維護職工利益的重要渠道、途徑和形式。特別是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形成過程中,工會履行參與職能更具迫切性和必要性。
市場經濟是法制經濟,市場經濟運行主體都是相應的法律規范。所以,工會要加大對法律法規執行情況開展群眾性監督的力度,主動參與立法,從源頭上依法維護職工的權益。
(二)維護職能:維護職工合法權益是工會的基本職責。由於勞動關系主體存在隸屬性,勞動者隸屬於用人單位,在勞動者和用人單位這對矛盾中很明顯勞動者是弱者,是需要保護的對象。
勞動者為了取得平衡,應該依法組建工會,加入工會,在工會的組織下為自己的合法權益而進行抗爭,這是非常現實而有效的途徑之一。工會維護了職工的合法權益,就是維護了黨與群眾的血肉聯系,就是維護了穩定的大局,就是維護了執政黨的執政地位和執政基礎。
(三)建設職能:在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解決這個矛盾的根本出路在於通過改革開放,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工會代表和維護的職工具體利益的最終實現也在於促進經濟的發展和生產力的提高。
所以,工會必須從工人階級的長遠利益出發,引導廣大職工群眾參加建設和改革,努力完成經濟和社會發展任務,積極推動社會經濟效益和生產力的提高。
(四)教育職能:工會教育職能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化技術教育。在新時期,勞動者已成為獨立、自主、自由的勞動者,他要自我決策、自我負責、自我發展;
勞動力進入市場,在勞動力市場中,勞動者的地位、利益完全取決於個人的素質,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取勝,要有效地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就必須有較高的素質。這就需要學習,接受教育。因此,工會為了更好地維護職工合法權益,就必須履行好教育這一職能。
(4)工會組織機構職責擴展閱讀:
新時期工會工作的五種理念
全面服務理念。對職工的服務應該涵蓋全體職工,而不是部分職工,不能讓一個職工游離於工會組織之外。同時,對職工的服務應該涵蓋職工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不是局部一個方面的。涵蓋生產上各個環節,生活上衣食住行,以及精神文化層面。
終身關愛的理念。工會是職工之家,家庭的每個成員都是終身關愛的對象。一是終身關愛職工生活。時刻把職工冷暖掛在心上,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和困難。二是終身關愛職工工作。要有留住人的機制措施,創造積極的就業環境,關注職工就業能力,提高適應不同工作環境的能力。
重點維權理念。維權是工會的基本職責。要把依法主動科學維權作為工會工作的重點,抓緊抓好。一是涉及職工利益的行政決策,工會要源頭參與,提出可行的方法和依據。二是監督好勞動法律法規的實施。發揮工會群眾監督作用,保證勞動法律法規落地。
三是做好職工個案訴求。對職工個人的利益訴求和勞動爭議事件,工會要堅定地替職工說話,幫職工辦事。
延伸親情理念。工會要把工作觸角延伸到職工家庭,一是穩定職工情緒,解除後顧之憂,一心一意投入到工作中。二是促進家庭和諧,提高職工榮譽感。一人就業全家幸福。工會大家庭不僅是職工本人,而且延伸到了職工家人。三是擴大社會影響,承擔社會責任。工會工作要給予職工人文關懷,從精神層面和生活需要層面,滿足職工需求。
職業發展理念。要關注職工的職業發展,讓職工看到個人的發展前景。因此工會要在職工職業發展上做文章,不僅要提高職工專業技能,而且要提高個人的職業適應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一是培養干一行愛一行專一行意識;
二是增強職工個人崗位認知度,凸顯自身崗位價值;三是樹立職工終身學習理念,適應科技進步快速發展的需要。
⑸ 工會的職責
工會職能
1、維護:《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明確:維護職工群眾的合法利益和民主權利。
2、建設:是動員和組織廣大職工群眾積極參加改革和建設,努力完成經濟和社會發展任務。
3、參與:工會代表和組織職工參與國家和社會事務管理,參與企業、事業和機關的民主管理。
4、教育:教育職工不斷提高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建設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職工隊伍。
(5)工會組織機構職責擴展閱讀:
為了突出和強調工會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的職能,新《工會法》規定:「中華全國總工會及其各工會組織代表職工的利益,依法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維護職工合法權益是工會的基本職責。
工會在維護全國人民總體利益的同時,代表和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以保障工會組織切實發揮作用,保護、調動廣大職工的積極性。
工會社會職能,是工會通過自身職責的確定和履行所發揮出的社會功能,是工會的社會責任與社會功能的有機統一。工會全面履行維護、建設、參與、教育四項社會職能。
維護職能。即工會維護職工群眾的合法權益和民主權利的職能。工會履行維護職能是全面履行職能的前提。
建設職能。即工會吸引職工群眾參與建設和改革,努力完成經濟和社會發展任務的職能。工會履行建設職能是全面履行職能的基礎。
參與職能。即工會代表和組織職工參與國家和社會事務管理,參與企業、事業單位的民主管理的職能。工會履行參與職能是全面履行職能的途徑。
教育職能。即工會幫助職工不斷提高思想政治覺悟和文化技術素質,成為職工群眾在實踐中學習共產主義的學校的職能。工會履行教育職能是全面履行職能的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