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安管理處罰不處罰
1. 治安管理處罰法中不予處罰和警告處罰有哪些區別
《治安處罰法》中不予處罰和警告處罰的區別主要在於前者是具有違法情節,但不構成實行處罰條件或具有法定免除處罰條件,而沒有實施處罰;後者是具有違法情形但情節較輕而給予了處罰。
警告處罰,是《治安處罰法》的處罰種類,這種處罰適用於違法事實存在,違法情節較輕,處罰條件具備的違法對象,是最輕的行政處罰。有提醒警示、不可再犯的意思,屬於申誡處分。
不予處罰,是指行為人的行為不構成應受行政處罰的違法行為或者行為人雖實施了違法行為,但由於法定原因而免除處罰,即:沒有受到處罰。
《治安處罰法》規定了不予處罰的法定情形。
第九條
對於因民間糾紛引起的打架斗毆或者損毀他人財物等違反治安管理行為,情節較輕的,公安機關可以調解處理。經公安機關調解,當事人達成協議的,不予處罰。
第十二條
……;不滿十四周歲的人違反治安管理的,不予處罰,但是應當責令其監護人嚴加管教。
第十三條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違反治安管理的,不予處罰,……
第十四條
盲人或者又聾又啞的人違反治安管理的,可以從輕、減輕或者不予處罰。
第十九條
違反治安管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減輕處罰或者不予處罰:
(一)情節特別輕微的;
(二)主動消除或者減輕違法後果,並取得被侵害人諒解的;
(三)出於他人脅迫或者誘騙的;
(四)主動投案,向公安機關如實陳述自己的違法行為的;
(五)有立功表現的。
2. 治安管理處罰法如果受害人不想報警警察還強制處罰嗎
治安管理處罰法是公法,不是私法,從理論上說,公安機關發現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不論被害人是否報案,都應依法給予處理。這里所稱的「處理」,包括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也包括取得受害人諒解後依法減輕或不予處罰,還可能是依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九條規定依法調解處理。
3. 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有下列什麼情形的,不執行行政拘留處罰
《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二十一條規定: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有下列情形之一,依照本法應當給予行政拘留處罰的,不執行行政拘留處罰:
(一)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
(二)已滿十六周歲不滿十八周歲,初次違反治安管理的;
(三)七十周歲以上的;
(四)懷孕或者哺乳自己不滿一周歲嬰兒的
4. 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規定不予處罰的情形包括
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規定,不予處罰的情形包括(A)。
A主動投案,向公安機關如實陳述自己的違法行為的
B初次違反治安管理的
C由於他人教唆的
D平時表現較好的
5. 違反治安管理在哪些情形下,減輕處罰或者不予處罰
我認為
減輕
處罰
主要還是看態度和後果
不與處罰
對方不與追究可以免除
治安
案件
對方不追究的
應該可以免除
處罰
(要不就自己走走後門可以免除以上倆種處罰呵呵)
6. 《治安管理處罰法》哪些人員一般不裁定或不執行拘留
已滿14歲不滿16歲、滿16歲不滿18歲、70歲以上或者懷孕或者哺乳自己不滿一周歲嬰兒的不執行拘留。
實施犯罪時的年齡,一律按照公歷的年、月、日計算。過了周歲生日,從第二天起,為已滿周歲。也就是說劉某18歲生日當天違法,按照法律規定還屬於未成年人,生日後一天就屬於成年人了。
依據《治安管理處罰法》
第二十一條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有下列情形之一,依照本法應當給予行政拘留處罰的,不執行行政拘留處罰:
(一)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
(二)已滿十六周歲不滿十八周歲,初次違反治安管理的;
(三)七十周歲以上的;
(四)懷孕或者哺乳自己不滿一周歲嬰兒的。
(6)治安管理處罰不處罰擴展閱讀
根據我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規定,行政拘留是一種重要的也是常見的行政處罰的種類。行政拘留是指法定的行政機關(專指公安機關)依法對違反行政法律規范的人,在短期內限制人身自由的一種行政處罰。
行政拘留是最嚴厲的一種行政處罰,通常適用於嚴重違反治安管理但不構成犯罪,而警告、罰款處罰不足以懲戒的情況。因此法律對它的設定及實施條件和程序均有嚴格的規定。
行政拘留裁決權屬於縣級以上公安機關;期限一般為10日以內,較重的不超過15日;行政拘留決定宣告後,在申請復議和行政訴訟期間,被處罰的人及其親屬找到保證人或者按規定交納保證金的,可申請行政主體暫緩執行行政拘留。
7. 違反治安管理在哪些情形下不予處罰
治安管來理條例的條自文,死知識。
第十九條違反治安管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減輕處罰或者不予處罰:
(一)情節特別輕微的;
(二)主動消除或者減輕違法後果,並取得被侵害人諒解的;
(三)出於他人脅迫或者誘騙的;
(四)主動投案,向公安機關如實陳述自己的違法行為的;
此外,還有部分條文涉及到不予處罰的內容,如:第十四條盲人或者又聾又啞的人違反治安管理的,可以從輕、減輕或者不予處罰。
所以要結合選項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