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堅守職責 » 唐朝西域堅守

唐朝西域堅守

發布時間: 2021-01-17 03:03:00

㈠ 唐朝的哪一個將軍獨守孤城四十年,卻不忘自己是唐人

唐朝在中國歷史上是一個非常強大的國家,也是中國非常鼎盛的時期,然而這個強大的朝代也沒有躲過衰退的命運,經過安祿山發動的叛亂後,曾經興盛的大唐再也無法維持以前的榮耀,慢慢走上了衰敗的命運。

平定戰亂就需要大量的軍隊跟人馬,此時朝廷將大批在西域守衛的軍隊調往長安平亂,這樣一來唐朝在西域的防衛能力便大大減弱,然而在西域還留有這么一支軍隊,他們雖然勢單力薄,但一直堅守在守護西域的戰場上,從來沒有退縮過。

他們身上的鎧甲也都有了裂縫,鋒利的作戰工具已經缺口連連,可是他們只要還有一口氣,就會一直堅守下去,依舊沒有忘記自己是大唐的士兵,守護屬於大唐的領土。

就在西安都護府對吐蕃進行最後一戰的時刻,郭昕率領手下年老的士兵,他們高高舉起帶有大唐標志的旗幟,拿起手中的武器,跟吐蕃大軍進行了最後一次正面交鋒。由於雙方實力懸殊,郭昕根本沒有勝利的希望,但是面對強敵,他們這支老年部隊根本沒有退縮的意思,他們奮勇殺敵,將生命的最後一刻都留在了守護的陣地上,用自己的生命跟熱血書寫了大唐最後的榮光。

郭昕的軍隊戰死在沙場上後,從此強大的唐朝再也無法抵禦西域的控制,而郭昕卻因為自己的英勇事跡讓後世永遠記住了他,他的精神永遠活著。滿城盡白發,死不丟陌刀,獨抗五十載,怎敢忘大唐?這就是大唐最後的鐵血郡王。

㈡ 唐朝西域地圖

你還可以去歷史地圖吧看看

㈢ 唐朝如何管理西域

唐代初年,來唐朝軍隊在消自滅回紇、突厥勢力時,向觸角伸向西域,除高昌不服統治被消滅以外,西域各國均臣服唐朝政府。不久西域統治交由安西都護府及北庭都護府進行處理,在西域設立了完備的行政體系,將西域劃歸隴右道,並設立安西四鎮作為西域地區的主要城市,唐玄宗開元年間曾設立磧西節度使,統轄安西、北庭兩大都護府,自此新疆地區成為唐朝的一部分。安史之亂後,唐朝無力控制西域,西域再次出現半獨立政權。

㈣ 唐朝時在西域設置的管理機構是什麼

貞觀十四年(640年)唐平定高昌以後,唐太宗設安西都護府,統轄高昌故地。武則天於702年版1月7日在庭州設置了北庭權都護府,統轄天山以北地區的西突厥十姓部落諸羈縻府州。

天山以南,原為西突厥役屬的各國先後歸附唐朝,唐以其地設置龜茲、疏勒、於闐、疏勒、碎葉四軍鎮,隸屬安西都護府。

顯慶二年(657年)平賀魯,在西突厥故地設置羈縻蒙池、陵二都護府;次年,安西都護府升為大都護府,治所移到龜茲,並在天山以北設庭州。

為了解除西突厥對庭州等地的威脅,唐高宗派兵滅了西突厥,國界西越蔥嶺,遠達威海東、南一帶。為了更好地控制西突厥的廣大地區。

(4)唐朝西域堅守擴展閱讀:

753年前後,正是唐朝經營西域的全盛時期,但是此後隨著國內政局的的劇烈變化,唐朝在西域的勢力也大大衰退,由高峰跌入了低谷。

755年(天寶十四載),唐朝國內爆發了有名的安史之亂,由唐朝蠻族將領安祿山、史思明率領的東北邊疆叛軍長驅南下,攻陷東、西兩京,唐玄宗愴惶逃出長安,南下四川盆地。

玄宗的兒子肅宗在靈武繼位之後,調集西北邊軍勤王平叛,守衛西域的安西、北庭節度使屬下的邊兵也被大批調往內地。

㈤ 唐朝堅守西域的那個將領叫什麼名字

1、安史之亂後守衛西域的是:河西節度使周鼎、安西都護曹令忠、北庭都護爾回朱×

763 年(廣德元答年)時,吐蕃軍隊已經盡陷蘭、廓、河、都、洮、岷、秦、成、渭等州,佔領了河西、隴右的大部分地區。此後西域守軍與內地的聯系斷絕,但仍然奉唐正朔,堅守西域。

768年(大歷三年)左右,西域守軍又與朝廷恢復了聯系。朝野上下對他們"忘身報國"的精神感動得"酸鼻流涕"、庸代宗下詔褒獎,並向西域唐軍通報內地情況,贊揚他們"不動中國,不勞濟師,橫制數千里,有輔車首尾之應。以威以懷,張我右掖,凌振於絕域,烈切於昔賢。微三臣(指河西節度使周鼎、安西、北庭都護曹令忠、爾朱某)之力,則度隍逾隴,不復漢有矣。」

2、最後的唐軍首領是:北庭節度使 楊襲古

789年(貞元五年)冬天,吐蕃軍隊以葛邏祿、白服突厥作為向導,聯合大舉進攻北庭。回鶻大相頡干迦斯率軍由漠北西進,援救北庭。回鶻軍隊與吐蕃軍隊在橫口遭遇,回鶻大敗,恰好這時頡干迦斯得到了回鶻可汗被暗殺的消息,於是在 790年(貞元六年)6月撤軍返回漠北。失去回鶻的援助之後,北庭很快就被吐蕃攻陷,節度使楊襲古率殘兵二千人逃往西州,被回鶻人殺害

㈥ 孤軍死守西域四十載,最後一戰三軍將士盡白頭,這場唐朝最悲壯的一戰是哪一戰

應該是唐憲宗元和三年,安西最後陷落的一場戰爭。其實大家都知道不可能是因為一場戰爭人的頭發就一夜間全白了頭的,而是因為戰士駐扎在前線40餘年,從身強力壯的青年出徵到了體弱多病的年老還未回。

幾十年的堅守,從年輕力壯到已是頭發花白,面對如潮水般涌來的吐蕃軍,郭昕率領士兵與吐蕃軍血戰,結局終是郭昕率領幾千早已白發蒼蒼安西軍死戰不退,最終全部陣亡。

㈦ 唐朝時候的西域究竟在哪裡

西域:

西域狹義上指玉門關、陽關以西,蔥嶺即今帕米爾高原以東,巴爾喀什湖東、南及新疆廣大地區。而廣義的西域則是指凡是通過狹義西域所能到達的地區,包括亞洲中、西部地區等。

唐僧玄奘和真實的「西遊記」

西行求法並留下經行記的僧人,最著名的是唐初的玄奘。以其西行取經為藍本創作的長篇小說《西遊記》,使玄奘(即唐僧、唐三藏)婦孺皆知。而印度當代史學家曾指出,如果沒有記載玄奘西行的《大唐西域記》流傳至今,就沒辦法重建和研究印度中古史。

玄奘不像法顯,從陸上去,從海上還,他來去都是路經西域的。唐太宗貞觀三年(629)離境西行,貞觀十八年(644),負經東歸。路經樓蘭/鄯善故地,是他在西域的最後一段行程。

(7)唐朝西域堅守擴展閱讀:

地理形勢:

地理方位詞,在中國古代文獻中多指中國玉門關、陽關以西的諸多國家和地區,在絲綢之路影響下,西域特指漢、唐兩代中國政府安排的行政機構所管轄的今中國新疆大部及中亞部分地區,位於歐亞大陸中心,是絲綢之路的重要組成部分。

西域國家主要分布在塔里木盆地、吐魯番盆地和以北准格爾盆地的邊緣,利用從高地上溶化的水在綠洲上生活,此外塔里木河與羅布泊是西域地區的主要農業、生活水源。因而該區域的國家興旺與水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據部分考古學家的判斷,樓蘭即是由於河流改道與羅布泊的遷移而滅亡的主要原因。

同時西域地區由於地理上的因素,國家的興衰容易受到氣候變化的影響,自11世紀以來東亞全境氣候逐漸變冷,當地氣候也受到強大影響,經過該地的商貿往來更樂意通過南方絲綢之路來進行,令西域貿易逐漸減少,各國也因此衰落。

根據考證,公元前17世紀西域地區已出現基本的國家形態,並大夏(今阿富汗)一帶的商人進行青金石貿易。此外,於闐(tiān,陽聲)國(今中國新疆和田縣附近)出產的和田玉也在商朝帝王武丁的墳塋中所發掘,說明當地在前13世紀就已經有人定居。

在公元前5世紀左右,西域地區開始逐漸繁榮,西域各國利用地處東西方交往要道的地里優勢逐漸發展,在西漢管轄下各國的經濟文化的道德極大發展。

西域一帶在可考歷史中於前5世紀左右形成國家,並開始獨立發展。《漢書·西域傳》記載當時已有30餘國分布在西域地區,故有「西域三十六國」之說。在張騫打通西域之前,匈奴一直是支配西域各國的勢力。

至漢代,行政機構西域都護府所管轄范圍則已不只36國,《漢書·西域傳》亦記載在前6年~5年中西域分裂為50餘國。東漢末年,西域各國相互之間不斷兼並,至晉朝初年形成了鄯善、車師等幾個大國並起的局面。

南北朝時期,西域局勢再度變化,新興的高昌國相繼擊敗西域諸個國家,建立了一個地跨新疆大部的強國,除少數國家外西域諸國國土西遷,為中亞地區帶來了繁榮的文化。

㈧ 唐朝具體是在那一年失去對西域的控制的

公元791年北庭都護府被吐蕃人攻陷,標志著失去了對西域的控制。

天寶十四年(公元755年),「安史之亂」爆發,唐王朝無力西顧,將大批兵力調往內地,西域與內地聯系遂被隔絕。北庭都護府孤懸塞外,堅持了三十五年之久。

唐朝自公元702年設置都護府到公元791年都護府被吐蕃人攻陷,共89年。之後,北庭被回鶻人佔領,北庭地區在回鶻人經營下歷時三百餘年,宋代屬葛邏祿。

(8)唐朝西域堅守擴展閱讀:

唐王朝初期對西域的控制:

唐太宗李世民為了加強對西突厥地區的管理,在640年攻破高昌以後,在高昌設立了安西都護府。安西都護府管轄天山以南直至蔥嶺以西、阿姆河流域的遼闊地區。

公元702年,武則天為了進一步鞏固西北邊疆,在庭州設立了北庭都護府,管轄天山以北包括阿爾泰山和巴爾喀什湖以西的廣大地區。

北庭都護設立後,提攜萬里,社會安定、農業、牧業、商業、手工業都得到空前發展,成為西北地區中心。景雲二年(711年),北庭都護府升為大都護府,與安西都護府分治天山南北 。

開元元年(公元713年),第二任都護郭虔瑾進駐北庭後,將所率軍隊編為田卒、開荒種地、屯墾戌邊。唐玄宗為了確保這條中西大道的安全和領土完整,又在北庭設立節度使,統領瀚海、天山、伊吾三軍,有鎮兵萬餘人,其中瀚海軍一萬二千人就屯成在北庭。

安西和北庭兩個都護府作為唐朝設在西域的最高行政和軍事機構,使唐朝在西域有效地行使政治、軍事權利。任命各級官吏,統率邊防守軍,推行中央政令,唐朝的政治、經濟制度在這一帶都得以施行。

這對維護國家的統一,鞏固西北邊防,發展中西交通,促進西域和中原以至中外的經濟文化交流,都有重大的積極意義。唐政府在西北地區的政治、經濟和軍事設施,充分證明了安西和北庭兩都護府管轄的地區,歷史上是中國的領土。

㈨ 西域唐軍為何成了孤軍

公元756年,安史之亂的烽煙席捲大唐帝國半壁江山。也是從這一年年西域唐軍被調回內地,對吐蕃而言,這時唐朝不僅僅是撤回了安西、北庭的邊兵,而且也調回了隴右、河西防備吐蕃的軍隊,入侵隴右、河西要比進攻西城便捷得多,也有利得多,於是吐蕃大舉進攻河西。在這種形勢之下,西域唐軍成為名副其實的孤軍,西有大食,東有吐蕃,竟然堅守了將近半個世紀之久。

當時唐朝在西域主持大局的是安西都護府將軍郭昕,說來也巧,這位郭昕將軍正是名將郭子儀的親侄子,爺倆一個在關內打叛軍,一個在關外保家衛國,真可謂大唐王朝的擎天雙柱。

但是大唐為了剿滅安史叛軍,從西域調走了大部分的軍隊,吐蕃等勢力的目標很明確,他們都知道唐朝正處於危難之際,這個時候進攻實在是絕佳的戰機。於是乎,唐朝的東西疆域被他們攔腰截斷,隴右隴西這兩個交通要道被他們給拿下了。

不得不說,吐蕃的戰略思想很出色,切斷唐朝東西聯系之後,他們可以慢慢地蠶食沒有後勤支援,只能在西邊三座孤城堅守的唐朝軍隊。面對著吐蕃的強大勢力,面對著看似必敗的戰局,鎮守在西域的郭昕沒有想過投降。他將唐軍和依附於唐朝的少數民族團結起來,依靠城池和決心來抵抗吐蕃。這個時候唐朝中央政府根本不知道他們的處境,也沒有辦法提供支援,可以說,郭昕等人正處於兵法上所說的死地,也許唐朝中央政府都認為的:這些人保不住了。

然而十幾年後,唐代宗大歷三年(公元768年)西域守軍又與朝廷恢復了聯系,朝野上下對他們在西域的堅持無不敢動的痛哭流涕,庸代宗下詔褒獎,並向西域唐軍通報內地情況,贊揚他們:「不動中國,不勞濟師,橫制數千里,有輔車首尾之應。以威以懷,張我右掖,凌振於絕域,烈切於昔賢。微三臣(指河西節度使周鼎、安西、北庭都護曹令忠、爾朱某)之力,則度隍逾隴,不復漢有矣。」

然而吐蕃攻陷關隴之後,已深入唐朝心腹地區,西域地區也就失去了它原有的戰略意義,西域的存亡對整個唐朝邊防來說已經沒有多少實際的意義,所以西域雖有「奉國之誠「,朝廷卻因「事勢不及相恤「,(《全唐文》卷464《慰問四鎮北庭將吏敕書》)不得不採取了任其自生自滅的態度。

可是這支孤軍仍在堅持,他們依舊守望著朝廷之師,783年(建中四年)唐朝將領朱??又發動兵變,佔領了長安。唐德宗出奔奉天,遣使向吐蕃請求援兵,吐蕃借機提出以徑、靈等四州以及安西、北庭作為交換條件。德宗應允了吐蕃的條件,與吐蕃簽署了誓約,西域的唐軍被出賣了,他們只要離開故地就一定會遭到吐蕃軍的圍攻,因為沒有那個政權會希望敵國在自己土地上保有一支有生力量。

但大唐的皇帝此時已顧不了那麼多了,反正西域的唐軍皆已老邁對於王朝已經沒有太大價值。我相信,這些英雄的孤獨者即使知道皇帝將他們出賣也不會不遵守詔令,他們堅持了五十年,不正是因為心中有對皇帝的忠心,和對國家的無比熱愛,天可憐見,最終這個協議在吐蕃肆意破壞的前提下無疾而終,但這支唐軍卻再也沒有機會回到故土。

公元808年,西域的唐軍只剩下了最後一個可以據守的城池--龜茲。吐蕃最後的進攻,也是西域唐軍最後的榮光,這個時候的唐軍都是堅守了將近半個世紀的老兵了,白發蒼蒼,再無力豎起唐朝的旗幟。最後的老兵戰死了,可他們的精神沒有滅亡。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