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位長職責
① 小型公司的崗位職能,是不是也要分得很清楚才好
在圖5-7中,如果A部門的A1員工要與B部門的B1員工溝通(溝通情境可以假設是研發部的一個研發工程師需要與采購部的一個采購工程師溝通一個研發物料的尋源問題),當A1員工直接找B1員工溝通時,B1員工會說,你先找我的經理。當A1員工找到B經理時,B經理會說,讓你的經理找我。這樣,需要經過六個步驟A1員工才能與B1員工直接溝通。
① A1員工先跟A經理溝通。
② A經理與B經理溝通。
③ B經理與B1員工溝通。
④ B經理與A經理溝通。
⑤ A經理與A1員工溝通。
⑥ A1員工與 B1員工溝通。
這還只是兩個部門之間的一次溝通。如果需要五個以上的部門相互溝通,如果溝通次數有100次以上,可以想見溝通的效率會有多低了。這樣低效的溝通就是巨大的內耗,就是巨大的浪費。
傳統串列組織模式帶來的情形就是「三多」:會議多、郵件多、微信群多。
很多科技企業的部門經理一周五天上班,有四天半在開會。一家軍工企業的生產部長對作者說,我現在最大的困擾就是會議多,平均一天有八個會,每個會都很重要,每個會都需要我參加,我一天最多隻能參加五個會。由於一些會議不能參加,經常得罪人。「開會就是工作,工作就是開會」是很多串列組織模式企業的「常態」。
2
溝通質量差
信息理論告訴我們,「每一次接收與發送,噪音增加一倍,信息減少一半」。由於部門之間的溝通需要通過很多中間渠道進行,信息在轉移的過程中很容易「失真」。
很多公司的不同部門不在一個地點辦公,很多溝通都是通過電子郵件完成的。這導致很多當面溝通五分鍾就可以解決的問題,往往要往來十幾封郵件才能說清楚。
很多時候,本來應該要跨部門溝通的事情,想到跨部門溝通這么困難,很多人就放棄溝通,按照自己的想法繼續工作。
3
無人對結果負責
跨部門溝通的事情一般很難找到責任人。例如,如果由於客戶需求不夠清晰導致新產品開發失敗,很難說是市場部的責任還是研發部的責任。市場部會說,我們對客戶需求還是了解得很清楚的,是研發部理解得不夠透徹。
而研發部則說,市場部提出的需求我們全部實現了,肯定是市場部還有一些客戶需求了解得不夠完整。很多公司會議很多的一個原因,就是不管什麼事情,都把相關的部門人員拉在一起開發,以便追究責任時「大家都有份,誰都跑不掉」。
② 生產經營單位工位的職責
根據《安全生抄產法》第襲十八條規定,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對本單位安全生產工作負有下列職責: (一)建立、健全本單位安全生產責任制 (二)組織制定本單位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 (三)保證本單位安全生產投入的有效實施 (四)督促、檢查本單...
③ 工程綜合工長的職責是什麼
1.學習和貫徹執行國家和建設行政管理部門頒發的建設法律、法規、規范、標准;
2.熟悉回建設程序答、施工程序和施工規律;
3.熟悉建設工程結構特徵與關鍵部位的施工工藝要求;
4.負責工程的定位、放線、抄平和沉降觀測;
5.參與編制預算、月進度計劃、材料計劃和施工方案;
6.嚴格執行工藝標准、驗收和質量評定標准;
7.嚴格按照圖紙、技術標准和施工組織設計進行施工,做好監督和檢查工作;
8.做好施工任務的下達和技術交底工作;
9.施工中做好指導、檢查和驗收工作,做好材料的驗收簽證和管理,做好隱蔽驗收和工程量簽證;
10.參與工程竣工驗收,協助預算員做好決算工作;
11.及時准確的整理施工過程中的生產活動、技術活動、材料使用、勞力調配、資金周轉、經濟活動分析的原始記錄、台賬和統計報表,記號施工日記;
12.繪制竣工圖,組織單位工程竣工質量預檢,負責整理好全部的技術檔案。
④ 做為物流工程師的職責是什麼
1.負責制訂適合企業的采購物流方案,包括車、路線、包裝尺寸、工位器具等方面;
2.責倉內儲方案的制訂,容包括布局面積、貨架、設備、拆包分揀的設計,堅持先進先出、3定5s管理原則;
3.責制訂合理的配送方案;
4.負責一、二工廠及廠內的工具、設備、物流流向及路線規劃;
5.成品庫及物流方案的設計,包括車、設備、包裝、安全儲備等方面的考慮;
6.跟蹤客戶投訴的處理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