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堅守職責 » 貝魯特治安好

貝魯特治安好

發布時間: 2021-01-12 17:10:23

Ⅰ 黎巴嫩發生大規模的示威活動,造成了多少人傷亡

此次黎巴嫩發生的大型示威活動已經導致了一人死亡,人受傷,而這名死亡的人是一名警察,受傷的人則是警察和示威者都有。


在這一場示威遊行中,絕對是抗議者屬於比較激動的那一方,因為他們不僅試圖闖入封鎖區域,甚至想要闖入黎巴嫩的外交部經濟部,而闖入的目的就是直接對峙,那些政府官員甚至可能對這些政府官員進行毆打,畢竟憑借著他們現在激動的情緒,肯定什麼都能看得出來,他們進不去那些被封鎖的區域,於是就在樓外面進行聚集,對車輛和建築物進行縱火,甚至直接往廣場外面扔火球,所以可以看出現在貝魯特的人民已經非常的不平靜,已經基本處於暴亂的情況下了,這個時期我覺得政府就可以直接採取武力進行壓制。

Ⅱ 同屬中東國家的約旦與黎巴嫩,單論軍事實力究竟誰更厲害一些

我覺得約旦的軍事實力比黎巴嫩的厲害一些。為什麼這么說呢,我覺得可以從軍力數量和武器裝備以及最近經歷來對比一下兩國的軍事力量。

最後說一下兩國近期有沒有經歷過重大戰斗損失過軍隊人數和設備吧。約旦近期是沒有經歷過重大戰爭的,所以約旦在軍事方面是沒有受到損害的。但是黎巴嫩在近期被多國打過主意進行攻打,黎巴嫩的軍事力量受到了嚴重打擊。而且除此之外,黎巴嫩在受到各國攻擊,軍事科技力量無法發展的時候,約旦還可以對軍事科技進行研究,軍事水平可以積極發展。

從這幾個方面來說,約旦和黎巴嫩的軍事實力方面,約旦是更厲害一些的。

Ⅲ 要去黎巴嫩貝魯特出差,聽說那邊現在局勢不太好,中國人在那邊怎麼樣,能不能過去

去貝魯特出差復最大的威脅是制敘利亞危機對黎巴嫩造成的威脅,如果敘政府能堅持到明年,今年你去出差就問題不大,一旦該政府倒台,中東將淪為戰場,屆時,伊朗及黎巴嫩hizballah可能會對以色列發動戰爭,而以美國為首的北約組織及以色列等國會藉此機會征服伊朗,黎巴嫩將會成為這場戰爭的犧牲品。

Ⅳ 世界上最亂治安最差的國家有哪些

全球十大治安最差城市
CNN根據《福布斯》、《外交》雜志、公民監督治安協會和墨瑟等資訊公司報告等列出十大治安最差城市,以提醒人們注意人身安全,去這些地方旅遊要注意安全啊!
第一名:伊拉克首都巴格達
伊拉克首都巴格達因局勢動盪、罪犯猖獗、執法機關效率以及與他國關系等被評為全球治安最差城市。
第二名:委內瑞拉首都加拉加斯
加拉加斯警察正在街頭與遊行示威者對抗。上榜理由:《外交》雜志將加拉加斯評級為全球兇殺案犯罪率最高的城市。
第三名:美國底特律
上榜理由:走在底特律街頭,廢墟般的景象無數次重復出現。上榜理由:美國聯邦調查局根據犯罪率將底特律評為全美最危險城市之一,平均每10萬人就發生1,220宗罪案。
第四名:美國新奧爾良
上榜理由:作為全美兇殺案件最多的城市,新奧爾良平均10萬人就有64人被殺。
第五名:墨西哥華雷斯
上榜理由:據公民監督治安協會數據顯示,華雷斯因毒品問題嚴重位列全球最高兇殺率城市之一,去年逾2,600人死於毒品沖突。
第六名:巴基斯坦卡拉奇
上榜理由:因經常遭受自殺式炸彈襲擊,卡拉奇成為亞洲最缺乏人身安全保障的城市之一。
第七名:南非開普敦
上榜理由:《外交》雜志將開普敦評為全球犯罪率最高城市之一,2008年開普敦平均每天發生6起兇殺案,每4小時就有一人被殺。
第八名:剛果首都金沙薩
上榜理由:金沙薩是非洲國家中治安最差的城市。
第九名:黎巴嫩首都貝魯特
上榜理由: 黎巴嫩近年暴亂持續發生,曾被喻為「中東巴黎」的貝魯特列入治安最差地區之一。
第十名:俄羅斯首都莫斯科
上榜理由:莫斯科是歐洲國家中人身安全最差的城市,醉鬼太多。

全球十大治安最差城市http://bbs.tiexue.net/post2_7041209_1.html

Ⅳ 貝魯特的交通狀況

境內陸運輸以公路為主,在國際運輸方面,除有與鄰國相通的汽車運輸外,
海上的船舶運輸也較方便,主要港口貝魯特港。貝魯特港為主要貿易港,1997年的吞吐量達585萬噸。交通以海、空為主,公路次之。 貝魯特由穆斯林重建,重新出現一座有圍牆的小要塞城市,作為大馬士革省(jund,穆斯林省)的一部分,屬巴勒貝克(Baalbek)管轄。直至9或10世紀,貝魯特在商業上還無足輕重,主要因當地兩位法學家奧扎伊(Awzai,774年卒)和馬胡勒(Makhul,933年卒)的生涯而著名。10世紀時,海上貿易回到地中海,特別是敘利亞在977年受埃及法蒂瑪王朝的哈里發統治後,才使該城恢復了重要性。1110年,貝魯特被第一次十字軍的軍事力量征服,與沿海郊區組成耶路撒冷王國的封地。
貝魯特作為十字軍的前哨基地,與熱那亞等義大利城市貿易興旺;但是受到山區腹地德魯茲部落(Druze)的經常侵襲,因而在戰略上地位不穩定。薩拉丁在1187年從十字軍手裡重新征服貝魯特,但10年後他的繼承人又將之交還給神羅國王腓特烈二世。馬木路克王朝軍人終於在1291年將十字軍侵略者趕走。在馬木路克統治下,貝魯特成為威尼斯香料商人在敘利亞的主要停靠港。 貝魯特及敘利亞其他地區於1516年落入奧斯曼帝國土耳其人統治之下,前此不久,葡萄牙人繞非洲大陸而行(1498),使東方的香料貿易不經過敘利亞和埃及。貝魯特在商業上的重要性於是下降。但是,及至17世紀,該城重新成為黎巴嫩絲運往歐洲、主要是義大利和法國的出口港。貝魯特當時嚴格地說是奧斯曼帝國大馬士革省的一部分,1660年後是西頓的一部分。但是,從1598~1633、1749~1774年,它落入伊斯蘭教德魯茲派和基督教馬龍派山區腹地馬恩(Man)和希哈布(Shihab)的埃米爾(封建宗主國君主和財務代理人)的控制之下。從17世紀中葉到18世紀末葉,來自山區的馬龍派顯要人物在貝魯特任法國領事,在當地相當有勢力。1768~1774年俄-土戰爭期間,貝魯特受到俄國人猛烈轟擊。其後,被土耳其人從希哈布埃米爾手裡奪走,不久縮小為一個約6,000人的村子。
現代貝魯特的發展是歐洲工業革命的結果。西方世界工廠生產的物品開始侵入敘利亞的市場,此時的貝魯特幾乎從零開始,只會從現代工業世界得到好處。埃及人在穆罕默德·阿里領導下佔領敘利亞(1832~1840),為貝魯特進入商業發展新時期提供了所需要的刺激。埃及人佔領結束後,城市發展曾一度遲滯,但及至1848年城市已發展到城牆外,人口已增至約15,000。山區的內戰發展為1860年德魯茲人屠殺基督徒,大批基督徒難民的到來使貝魯特人口更加膨脹。同時,由大國保證,山區在自治政體下實行和解(1861~1914),穩定了該城與內地的關系。1888年貝魯特成為一個單獨的省的首府,該省由整個敘利亞沿海地區構成,包括巴勒斯坦在內。及至世紀之交,貝魯特是個約有120,000人口的城市。
與此同時,英國、美國和德國的基督教新教傳教士,與主要是法國的天主教傳教士在貝魯特活躍起來,特別在教育方面。1866年美國的新教傳教士成立了敘利亞基督教新教學院,即後來的貝魯特美國大學。1881年法國的耶穌會傳教士成立了聖約瑟大學。早些時候由基督教新教和天主教傳教士引進的印刷機促進了貝魯特出版業的發展,主要用阿拉伯語,也用法語和英語出版。及至1900年貝魯特已成為阿拉伯新聞業的先驅。有一批知識分子致力於恢復阿拉伯文化遺產,終於成為新的阿拉伯民族主義的第一批發言人。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貝魯特被協約國佔領,1920年被法國委託統治當局定為大黎巴嫩國首都,大黎巴嫩國於1926年成為黎巴嫩共和國。貝魯特的穆斯林反對該城被包括在基督徒占統治地位的黎巴嫩內,宣布忠於比大多數基督徒願意支持的范圍更廣的泛阿拉伯主義。由此引起的沖突連綿不斷。貝魯特在法國託管下(1920~1943)及其後,經濟加速發展,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貝魯特城市建設突飛猛進地發展,成為中東的金融、旅遊和新聞中心,並以轉口貿易馳名於世。有東方巴黎的美譽。
但城市人口迅速增長,導致社會關系更加緊張。這種緊張關系由於1948年後數以千計的巴勒斯坦難民湧入而愈增。貝魯特及黎巴嫩其他地方的政治社會緊張關系,加上基督徒與穆斯林的緊張關系,於1958年爆發為公開的戰爭,
1975年黎巴嫩內戰爆發後,貝魯特被一分為二,從北部的貝魯特港經中心商業區沿大馬士革路到東南郊,形成一條長約6公里、寬約200米的無人區(人稱「綠線」)。「綠線」以西市區和南部郊區居民大部分為伊斯蘭教遜尼派、什葉派和德魯茲派居民聚居區。「綠線」以東為基督教區。綠線既是東西區隔離帶,也是兩大教派民兵頻繁交戰的地帶,兩區居民不敢輕易往來。長期由來自各國的人構成的巨大外國人社會曾豐富了貝魯特的社會文化生活,使之具有鮮明的世界性而享譽,至此盪然無存。西貝魯特主要毀於1982年以色列軍隊與巴勒斯坦解放組織(巴解)成員的激烈戰斗,當時以色列對在該城活動的巴解基地發動了全面進攻。以色列軍隊包圍了大部分巴解游擊隊基地所在的西貝魯特。經過一系列談判,巴解軍隊及領導人從黎巴嫩撤往其他阿拉伯國家。以色列軍隊撤走後,造成分裂的派別忠誠有增無已。敘利亞保持軍事存在,組成聯合政府,都不能平息暴力。炮轟持續不斷,許多人逃離。
1984年初,基督徒領導的黎巴嫩軍隊企圖用武力鞏固對西貝魯特的控制,遭到失敗後,城內兩方徹底分裂。在東貝魯特,軍隊協同黎巴嫩力量所統一的基督教民兵,維持秩序直至1990年。但在西貝魯特,各派穆斯林民兵在街上不斷發生沖突以解決教派或黨派的宿怨,局勢幾乎淪為一片混亂。在這種情況下,安全不復存在。許多黎巴嫩人和長住的外國人被各政治集團扣作人質,經年累月為其囚徒。有些人質甚至被決心強調某一政治主張的集團所殺害。1986年西貝魯特的領導人呼籲敘利亞人再次強行進城,以控制局勢。
1989年,東貝魯特的黎巴嫩軍隊猛烈炮轟西貝魯特達數月之久,顯然要將首都的穆斯林部分從敘利亞佔領下解放出來。在內戰最後階段,黎巴嫩軍隊與黎巴嫩力量沖突時,東貝魯特很大部分及基督徒居住的郊區被毀或遭嚴重破壞。導致這些前盟友疏遠乃至最後對峙的問題涉及1989年達成的恢復黎巴嫩和平的《塔伊夫協議》是否能為基督徒方面接受。與黎巴嫩力量及其他信仰基督教的黎巴嫩領袖不同,黎巴嫩軍隊司令米歇爾·奧恩將軍認為該協議在原則上根本不能接受。他指揮的部隊與黎巴嫩力量的沖突最終被敘利亞的軍事干涉制止。奧恩將軍後來被迫赴法國。
新政府成立,貝魯特東、西區相互開放,首都治安逐步好轉。1992年起政府制定了大規模重建計劃,城市面貌逐漸恢復。但由於多年內戰,城市遭到嚴重破壞,重建工作因資金短缺而進展緩慢。

Ⅵ 貝魯特有什麼好玩的地方哪些景點必去

1、貝魯特美國大學
2、貝魯特國家博物館
3、貝魯特露天廣場
4、鴿子岩
5、Mohammad Al-Amin Mosque
6、Pigeon Rocks in Raouche
7、Hamra Street
8、哈里薩教堂
9、Place des Martyrs
10、聖喬治希臘東正教教堂

還有151條相關問答,更多貝魯特新奇玩法,點擊查看

Ⅶ 請問有去過約旦的朋友嗎那邊治安環境怎麼樣

【國名】約旦哈希姆王國(The Hashemite Kingdom of Jordan).代碼JO
【面積】8.934萬平方公里。
【人口】590.7萬(2006年)。大部分為阿拉伯人,其中60%以上是巴勒斯坦人,還有少數土庫曼人、亞美尼亞人和吉爾吉斯人。阿拉伯語為國語,通用英語。92%以上的居民信奉伊斯蘭教,屬遜尼派;信奉基督教的約佔6%,主要屬希臘東正教派。
【貨幣】 約旦第納爾
【首都】安曼(Amman),人口約250萬(2006年),占總人口的42.3%。
【同北京時差】 -6
【國際電話碼】 962
【國家政要】 : 阿卜杜拉二世(Abllah II Bin Hussein),1999年1月被立為王位繼承人(王儲),2月7日繼位登基;首相兼國防大臣納迪爾·扎哈比(Nader al-Zahabi),2007年11月任職 。
【國慶日】5月25日

【簡況】
約旦位於亞洲西部,阿拉伯半島的西 北,西與巴勒斯坦、以色列為鄰,北與敘利亞接壤,東北與伊拉克交界,東南和南部與沙烏地阿拉伯相連。約旦基本上是個內陸國家,亞喀巴灣是唯一出海口。首都安曼和西部山地屬亞熱帶地中海型氣候,氣候溫和。平均氣溫1月為7-14℃,7月為26-33℃。
約旦原是巴勒斯坦的一部分。公元7世紀初屬阿拉伯帝國版圖。公元1517年歸屬奧斯曼帝國。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淪為英國委任統治地。1921年英國以約旦河為界,把巴勒斯坦一分為二,西部仍稱巴勒斯坦,東部建立外約旦酋長國。1946年3月22日英承認外約旦獨立,5月改國名為外約旦哈希姆王國。1948年5月第一次阿以戰爭中,約佔領了約旦河西岸4800平方公里的土地。1950年4月,外約旦同西岸合並,改稱約旦哈希姆王國。1967年第三次阿以戰爭中,以色列佔領西岸。1988年7月,海珊國王宣布中斷同約旦河西岸地區的「法律和行政聯系」。1994年10月,約旦同以色列簽署了和平條約。1995年2月9日,約收回被以佔領的約340平方公里失地。

【政治】
約旦是君主立憲制國家,設參眾兩院,權力掌握在以國王為首的哈希姆家族王室手中。約重視加強社會治安,適時調整內外政策,推進經濟改革,改善投資環境,努力發展民族經濟。2006年,約繼續實行改革,在地區形勢持續動盪的大環境下,總體上保持了國內穩定。

【憲法】
1952年1月1日頒布生效。憲法規定,約旦是一個世襲的阿拉伯君主立憲制國家,立法權屬國王和議會。國王是國家元首,有權審批和頒布法律、任命首相、批准和解散議會,統率軍隊。1960年1月議會通過關於國王有權延長眾議院任期的憲法修正案。1974年1月、1976年2月和1984年1月議會3次通過憲法修正案,授權國王可無限期推遲選舉,並在內閣認為有必要修改憲法時,有權召開議會特別會議。
【議會】稱國民議會,由參議院和眾議院組成。參議院議員全部由國王從年齡40歲以上的知名人士中任命,人數不超過眾議院議員人數的一半。議長任期2年,議員任期4年,均可連任。在眾議院舉行會議時,參議院可同時舉行內容相同的會議。眾議院如被解散,參議院亦停止舉行會議。參議院議長現為宰伊德·里法伊(Zeid Rifai),2005年11月21日就職(連任)。眾議院議員由普選產生,凡年滿19歲的男女公民均可參加選舉,任期4年。議長每年由議員秘密選舉產生。2003年12月1日,約旦第14屆國民議會組成,阿卜杜·哈迪·馬賈利(Abl Hadi Majali)當選眾議長。2007年8月,阿卜杜拉二世解散眾議院,准備新的選舉。
【政府】2005年11月27日,阿卜杜拉二世國王任命馬魯夫·巴希特博士(Marouf Bakhit)為首相,組成新一屆內閣。新內閣由24人組成,主要成員是:首相兼國防大臣馬魯夫·巴希特博士,副首相兼財政大臣扎亞德·法里茲博士(Ziad Fariz),外交大臣阿卜杜勒·伊拉·哈提卜博士(Abl Ilah Khatib)。
【行政區劃】全國共分12個省:安曼省、伊爾比德省、馬安省、扎爾卡省、拜勒加省、馬夫拉克省、卡拉克省、塔菲拉省、馬德巴省、傑拉什省、亞喀巴省、阿吉隆省。
【司法機構】包括法院和檢察院兩部分。憲法規定法官獨立行使司法權。法官任免由國王依法批准,同時接受高級司法委員會的監督。法院分三類,即:民事法院、宗教法院、特別法院。民事法院負責審理有關民事和刑事案件;宗教法院主要負責婚姻、繼承、收養等事務。特別法院包括國家安全法院、軍事法院、警察法院、重大刑事案法院、海關法院。最高法院院長為塔希爾·黑克邁。特別法院總檢察長為蘇萊曼·歐哲恩。
【政黨】1952年4月9日開始允許建立政黨,後均被解散。1991年6月9日海珊國王正式宣布解除長達33年的黨禁,實行多黨制,1992年9月議會通過「政黨法」。迄今,內政部正式批准成立的政黨共20個,分別是:
(1)伊斯蘭行動陣線黨(The Islamic Action Front):主要由約旦穆斯林兄弟會組成,少數伊斯蘭獨立人士參加,為原教旨主義組織。
(2)約旦阿拉伯社會復興黨(Jordanian Ba』ath Arab Socialist Party)
(3)約旦共產黨(The Jordanian Communist Party)
(4)約旦人民民主黨(The Jordanian People』s Democratic Party)
(5)阿拉伯進步復興黨(Arab Ba』ath Progressive Party)
(6)約旦民主人民統一黨(The Jordanian Democratic Popular Unity Party)
(7)自由人士黨(The Freemen Party)
(8)民族行動黨(The National Action Party)
(9)未來黨(The Future Party)
(10)阿拉伯民主伊斯蘭運動黨(The Arab Democratic Islamic Movement Party)
(11)約旦阿拉伯憲章陣線黨(The Jordanian Arab Constitutional Front Party)
(12)約旦民主左翼黨(Democratic Party of the Left)
(13)約旦阿拉伯救援者黨(The Jordanian Arab Ansour Party)
(14)約旦進步黨(The Jordanian Progressive Party)
(15)約旦民族黨(The Jordanian Nation Party)
(16)約旦和平黨(The Jordanian Peace Party)
(17)阿拉伯土地黨(The Arab Land Party)
(18)憲章愛國黨(National Constitutional Party),由「誓約黨」、「祖國黨」、「覺醒黨」、「約旦全國聯盟黨」、「阿拉伯民主統一黨」、「進步正義黨」、「約旦人民運動黨」、「約旦人民統一黨」、「約旦阿拉伯群眾黨」九個政黨合並而成。
(19)人民民族民主運動黨
(20)約旦工黨

【重要人物】
阿卜杜拉二世:國王。系前國王海珊長子。1962年1月30日生於安曼。1999年1月25日被立為王儲。同年2月7日繼位國王,6月9日加冕。先後在英國聖赫斯特軍事學院、牛津大學、美國喬治敦大學、英國步兵學校、英國指揮參謀學院學習軍事和國際政治。自1981年起一直在約軍隊中任職。1993年任約特種部隊司令,1994晉升為准將。1996年後,任約特別行動部隊司令兼特種部隊司令。1998年5月晉升為少將。愛好賽車和水上運動,曾獲約全國汽車賽冠軍。阿曾七次訪華(1981年7月、1982年12月、1993年12月、1999年12月、2002年1月、2004年7月、2005年12月,前三次作為王子),已婚,有2子2女。
馬魯夫·巴希特:首相兼國防大臣,1947年生。曾獲約旦大學公共管理和政治學學士學位、美國南加州大學公共管理學碩士學位、倫敦大學博士學位。1964年加入約旦武裝力量,曾主管約軍學習、發展、采購和人事等方面事務,退役後任穆塔大學主管軍事事務的副校長、政治學教授。曾出任約旦駐土耳其和以色列大使。共獲得過14枚約旦獎章。

【經濟】
約旦系發展中國家,經濟基礎薄弱,資源較貧乏,可耕地少,依賴進口。國民經濟主要支柱為僑匯、外援和旅遊。阿卜杜拉二世國王執政後,把發展經濟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為其施政重點,不斷深化經濟改革,約經濟狀況有所好轉。1999年約加入世界貿易組織。2006年,約繼續推進私有化、貿易自由化政策,大力改善投資環境,積極尋求外援和減免債務。
主要經濟數據 (2006年)
國內生產總值(GDP):143億美元
經濟增長率:6.2%
通貨膨脹率:6.3%
失業率:14.3%
貨幣名稱:約旦第納爾
1第納爾=100皮阿斯特(Piastre)
=1000費爾斯(Fils)。
匯率:1美元=0.709約旦第納爾

【資源】
主要有磷酸鹽、鉀鹽、銅、錳和油頁岩和少量天然氣。磷酸鹽儲量約20億噸。死海海水可提煉鉀鹽,儲量達40億噸。油頁岩儲量400億噸,但商業開采價值低。
【工業】多屬輕工業和小型加工工業,主要有采礦、煉油、食品加工、玻璃、紡織、塑料製品、卷煙、皮革、製鞋、造紙等。有5個規模較大的工業企業(磷酸鹽、鉀鹽、煉油、水泥、化肥)。磷酸鹽年產量450萬噸,年出口435萬噸。鉀鹽年產量183萬噸,大部分供外銷。化肥年產量583萬噸,水泥年產量195萬噸,煉油年產量250萬噸,天然氣年產量3000萬立方英尺。現有勞動力109萬人,外籍勞工25.4萬人,工業、采礦業的從業人員約16.5萬人。
【農業】農業不發達,農業人口11.04萬,約占勞動力的12%。可耕地面積約90萬公頃,已耕地面積僅50萬公頃,多集中在約旦河谷。可耕地中7%為水澆地,全部私人經營。水資源缺乏是約發展農業的主要障礙。主要農作物有小麥、大麥、玉米、蔬菜、水果、橄欖等。農產品不能滿足國內需求,糧食(3/4)和肉類主要依靠進口。
【旅遊業】旅遊業是約旦的三大經濟支柱之一,又是主要外匯來源之一。海灣危機後,約旅遊業曾受到沉重打擊。約以媾和後,旅遊業收入大幅度增長。2006年遊客660萬人次,收入16億美元,佔GDP的10%多,較去年增長14%。旅行社431家,旅館468家,房間20827個,床位40480張。遊客主要來自海灣、歐洲和美國等國家。主要旅遊景點有安曼、死海、傑拉什、佩特拉、傑隆古堡、亞喀巴等。
【交通運輸】以公路運輸為主。已基本建成溝通全國城鄉的公路網,國際公路網與伊拉克、敘利亞、沙特、以色列等國相通。交通運輸情況如下:
鐵路:全長730公里,客運量3.13萬人次,貨運量378.95萬噸。
公路:總長8000公里;有汽車約32·15萬輛。年運輸量達900多萬噸。
海運:位於約旦南部、紅海北部的亞喀巴港是約旦唯一港口和進出口貿易集散中心,擁有集裝箱碼頭和散裝碼頭,22個深水泊位,有固定航線29條,通往除西非海岸及南美西部海岸的200多個港口,年貨物吞吐量可達2200萬噸。
空運:約旦皇家航空公司擁有各種飛機35架,國際航線50條。主要機場有:安曼阿麗婭王後國際機場、安曼民用機場(馬爾卡機場)、亞喀巴國際機場。其中阿麗婭王後國際機場的年客運量達250萬人次,貨運量約5萬噸。
【財政金融】約旦經濟易受地區形勢影響。海灣戰爭中,30多萬長期居住在海灣國家的約旦和巴勒斯坦僑民回國,帶回大量外匯,使約黃金、外匯儲備增加。但戰後僑匯銳減。2006年,約政府各項收入44.64億美元,各類支出55.18億美元,外債73.16億美元,佔GDP51.2%。
【對外貿易】與世界10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貿易往來。主要進口糧食、肉類、紡織品、交通和工業器材;主要出口磷酸鹽、鉀鹽、化肥、蔬菜、水果。主要貿易夥伴為美國、德國、中國、沙特等。據約國家統計局統計,2006年約進出口貿易總額為166.04億美元。其中進口114.47億美元,主要進口國為沙特、中國、德國和埃及;出口51.67億美元,主要出口國為美國、伊拉克、印度和沙特。
【外國投資】約旦政府致力於改善投資環境,不斷制訂和完善投資法規,積極吸引外資,尤其鼓勵外商在約旦工業區投資辦廠。2006年,外國在約直接投資為27億美元。
【外國援助】外援是約經濟主要來源之一。海灣戰爭前,約外援主要來自美等西方國家以及海灣阿拉伯國家。在海灣危機中,約採取同情伊拉克的立場,致使主要援助國中斷了對約援助,約經濟形勢惡化。後約逐漸調整對伊政策,改善與美及海灣阿拉伯國家關系,主要援助國恢復了對約援助。約以媾和後,美對約援助大幅增加。2003年由於美、伊戰爭,國際社會向約提供了高達19億美元的貸、贈款。2004年、2005年分別為8億美元、6.4304億美元。2006年外援總額為4.29億美元。
【人民生活】約旦衛生事業發展很快,全國目前共有98家醫院,10079張病床,其中,衛生部下屬醫院29家,病床3638個,另有368所醫療中心和56家私人診所。各類專科醫生2500名。全國共有17家葯廠,葯房1533家。全國98%的兒童都接種白喉、破傷風、麻疹、結核病等多種疫苗。約對政府職工和軍人及家屬實行免費醫療制度,對企業職工實行醫療保險制度。政府工作人員根據職業不同,每月可領取交通、出差、服裝、住房、家庭人口、物價等各種補貼。約旦人普遍擁有小汽車等。約人均壽命為71.5歲。

【軍事】
1906年建軍,6月10日為建軍節。軍隊以伊斯蘭教義為指導思想,以「篤信真主,忠君報國」為宗旨。國王為武裝部隊最高統帥。1963年5月,約旦皇家特種部隊成立。1976年9月,約旦開始實行義務兵和志願兵相結合的兵役制。服役期為兩年。1982年7月,海珊國王宣布成立人民軍,凡在高中和高校就讀的男女學生,以及16至55歲的男性公民均應參加。約正規軍總兵力約9.86萬人,其中陸軍9萬人、空軍8000人、海軍600人。預備役3.5萬人,人民軍20餘萬人,公安部隊1.2萬人。

【教育】
國家重視教育事業,公民從小學到高中享受免費教育。高等教育前分為基礎教育和高中教育。基礎教育為10年一貫制;高中教育是建立在一般文化基礎上的非義務性專業學習,學制為兩年。全國有各類學校5348所(2004年),教師近5.9萬人(2006年),學生153萬人(2004年)。學齡兒童入學率為95%。有8所公立大學:約旦大學、雅爾穆克大學、約旦科技大學、哈希姆大學、穆塔大學、艾勒·貝塔大學、海珊大學、拜勒加應用大學,另有12所私立大學,在校生70546名,其中包括7914名外國留學生。另有52所社區學院(相當於中專),有學生22471名。全國有學士20萬名,碩士1.8萬名,博士8千名。教育經費約為2.11億約旦第納爾,全國文盲率約為8.7%(2005年)。約在全國設立了114個知識站(knowledge station),向13萬居民提供ICT(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技術教育。

【新聞出版】
主要報刊:《憲章報》,阿文日報,日發行量9萬份左右;《言論報》,阿文日報,日發行量10萬份左右;《市場報》,阿文日報;《今日阿拉伯人》,阿文日報;《約旦時報》,英文日報,日發行量7000份;《星報》,英文周報。2006年7月,約內閣通過《媒體和出版法》,不再允許逮捕或監禁犯有與其職業相關的罪行的記者。
佩特拉通訊社:官方通訊社,1969年成立。每天用阿、英文發稿,在貝魯特設有分社,在開羅、大馬士革、波恩、巴黎、哥本哈根、紐約有兼職記者。1995年起通過衛星向除南非、南美以外的世界各地發送阿、英文消息。
約旦廣播電台與電視台均系官方機構,1985年9月,電台同電視台合並,成立廣播電視總局。約旦廣播電台,1959年創建。約旦電視台,1968年建立,設有彩色電視系統,1972年起通過衛星轉播世界新聞。

【對外關系】
奉行中立、不結盟和對外開放政策,推行全方位外交。2006年,約繼續推行親美、睦鄰、抓熱點、重大國的外交政策,強化與美特殊盟友關系,發展與各大國的關系,繼續改善與阿拉伯國家的關系,在地區事務中發揮著獨特作用。目前約已同123個國家建立外交關系。2006年6月,約當選為聯合國人權理事會亞洲區副主席國,任期3年。
同中國的關系:自1977年4月7日中、約建交以來,兩國關系穩步發展。
2006年,我中東問題特使孫必干(6月、8月)、文化部副部長鄭欣淼(8月)訪約。錢其琛同志率團出席在約舉行的「國際行動理事會」第24屆年會,並會見約眾議長馬賈利(5月),外交部副部長李金章率團出席在約召開的《聯合國反腐敗公約》締約國第一次年會(12月)。2007年6月,全國政協副主席羅豪才率團參加在約召開的「中阿合作論壇第二屆企業家大會」,並會見約國王阿卜杜拉二世國王。
約旦常駐聯合國代表扎伊德(9月)、外交大臣哈提卜(12月)分別訪華。
2007年1月至6月雙邊貿易額5.62億美元,同比增長7.1%,其中我出口5.23億美元,進口0.39億美元。
中國駐約旦大使:宮小生
約旦駐中國大使:安馬爾·阿卜杜勒—哈利姆·納米爾·哈姆德(Anmar Ablhalim Namir Harmud)
目前,台灣在約旦設有「經濟文化辦事處」。
同美國的關系:同美國關系密切。約美關系曾因海灣危機而一度變冷,美凍結對約軍、經援助。海灣戰後,約為擺脫困境積極參與美發起的中東和平進程,1994年10月,約旦與以色列簽訂和約後,美免除約7億美元的債務,並同意每年向約提供約3億美元的軍事和經濟援助。2000年10月,約美簽署自由貿易協定。2006年,約進一步密切與美關系,阿卜杜拉二世國王於2月、5月兩次訪美,並於9月出席61屆聯大期間會見美國務卿賴斯;美總統布希11月訪約。2006年美對約援助達3.25億美元。2007年3月,阿卜杜拉二世國王訪美,與布希總統會談並在美國會發表演講。
同歐盟國家的關系:積極發展同歐盟,特別是英、法、德等國的關系,希望歐盟在中東地區事務中發揮積極作用,並尋求其經濟援助。約與歐盟的貿易額占約對外貿易總額的35%。2006年,阿卜杜拉二世國王分別訪問了英國(1月、4月、7月、11月、12月)、德國(6月)、法國(3月)、芬蘭(8月)和荷蘭(10月)。2006年10月,約同歐盟簽署了總值6200萬歐元的合同,用於支持約政府財政和教育改革。
同俄羅斯的關系:約重視前蘇聯大國地位,海珊國王曾先後於1981年、1982年和1987年三次訪蘇。蘇聯解體後,約繼續發展同俄羅斯關系,希俄在中東問題上發揮更大作用。90年代以來,約俄關系續有發展。2006年7月,俄副外長訪約。2007年2月,普京總統訪約。
同日本的關系:70年代以來,約旦同日本的關系不斷發展,高層互訪頻繁。1976年,日本王儲明仁夫婦訪問約旦。1989年,海珊國王出席了日本裕仁天皇葬禮,哈桑王儲於1990年參加了明仁天皇加冕慶典。目前,日本是約最大的債權國,債務總額約18億美元。約是中東地區人均獲日本援助最多的國家。過去5年中,日對約援助已達3.16億美元。2006年7月,小泉首相訪約;12月,阿卜杜拉二世國王、哈提卜外長分別訪日。
同巴勒斯坦的關系:巴勒斯坦人占約旦總人口60%,約巴之間有著特殊關系。1988年11月巴勒斯坦國宣布成立後,約旦立即予以承認;1989年1月7日,約同意巴解組織駐約辦事處升格為大使館。在中東和談問題上,巴以談判所涉及的巴難民、水資源、邊界劃分及安全安排攸關約切身利益,約十分關注巴以最終地位談判。
約認為巴勒斯坦問題仍是當前中東問題的核心,有關各方應努力在阿拉伯國家中明確統一立場,即支持巴人民,並確保他們尋求公正合理解決巴勒斯坦問題的權利。阿卜杜拉二世國王多次呼籲巴各派別共同努力,改善日益惡化的巴安全局勢,強調巴內部團結統一有助於推動中東和平進程。2006年,巴民族權力機構主席阿巴斯11次訪約。哈馬斯代表團2月訪約。
同伊拉克的關系:約主張維護伊安全、主權、統一,呼籲恢復伊的安全與穩定,強烈譴責伊境內針對平民的暴力活動,支持伊各派和解進程。約積極配合伊政治和經濟重建進程,兩國在經貿等領域的合作不斷加強。2006年,伊拉克總理、副總統、眾議長、外交、內政、計劃、財政部長等相繼訪約。約首相率能源、內政大臣等訪伊,雙方簽署備忘錄,伊將向約提供優惠價格石油。
同其他阿拉伯國家的關系:約旦重視發展同阿拉伯各國的關系。海灣危機發生後,由於約旦採取與埃、敘、沙特及科威特等國相悖的立場,同這些國家的關系一度趨冷。海灣戰後,約主動改善同這些國家的關系。阿卜杜拉二世國王繼位後,約與海灣國家關系基本恢復,2003年美對伊戰爭後,約還獲得了半年的海灣優惠供油,並表示有意加入「海灣合作委員會」。
2006年,阿卜杜拉二世出訪沙特(6月、7月、8月、10月)、埃及(10月)、科威特(1月、5月、7月)、阿聯酋(1月、6月)等國。10月,因卡達在聯合國秘書長意向性投票中支持韓國候選人潘基文,而未支持約候選人扎伊德親王,約召回駐卡大使。
同以色列的關系:1994年7月25日,約以在華盛頓簽署《華盛頓宣言》,宣布結束兩國敵對狀態。10月,約以正式簽署和約。11月,兩國建立外交關系。1995年2月9日,以從其佔領的約領土全部撤軍,約收回了340平方公里失地。此後約積極發展與以色列的關系。2001年,由於以巴沖突持續不止,約召回駐以大使,雙邊高層往來凍結。2004年以來,約以雙邊交往逐漸恢復。2005年1月,約恢復向以派大使。2006年,以總理奧爾默特訪約(1月、6月、12月),副總理佩雷斯訪約(6月)。
參考資料:http://ke..com/view/7487.html?wtp=tt

Ⅷ 現在去黎巴嫩需要注意什麼

黎巴嫩不是像國內那樣有四季,我們一般認為它有兩季,10月到4月是雨季,這幾個月會經常下雨,所以你需要准備雨傘,不過那裡的雨都是下的快晴得也快,所以不用擔心像國內這樣下幾天也下不完的情況,雷聲很大,夜晚的雷聲有時候會把夢中的你驚醒,我剛去的時候好幾次都以為是炸彈聲呢!5月到9月就是旱季了,旱季的時候是一天都不會下雨的,但也不會覺得乾燥,因為黎巴嫩是沿海國家,看見了那裡的三色海,你就會馬上感到心曠神怡了!黎巴嫩的夏天有些熱,不過跟國內也差不過, 不會讓你覺得很不舒服,也沒有中國南方那麼潮熱,所以大可不必擔心炎熱的夏天,室內到處都有空調,出去的時候像在國內一樣注意一下防曬就行了。冬天的時候最低氣溫在6度7度左右,因為總下雨,所以有些濕冷,穿一件很薄很薄的羊毛褲就夠了,上身最好帶一件皮衣,那裡的冬天特別適合穿皮衣,羽絨服就不用了,如果沒有皮衣,買一件那種秋天穿的類似呢子大衣的就行了。
黎巴嫩的水果還是很好吃的,又便宜又好吃,所以,你可有口福了哦!蔬菜也不貴,不過有些國內的蔬菜那裡沒有,比如說蒜薹、韭菜,豆類也沒有,所以如果想吃豆腐,只能去那裡的中國餐廳了。哈哈!
至於生活用品, 那裡的洗發水、洗衣液什麼的都比較便宜,超市的東西很全,巧克力很好吃,還有,牛肉比較多,便宜的大概25塊錢一斤,很有味道,豬肉就不太容易買到了,如果你住在貝魯特,那麼你可以去郊外的citymall對面的豬肉店去買,很多中國人去那裡買豬肉的,大概60塊錢一斤?我記不太清了!不好意思哦!
黎巴嫩的公共交通不太方便,所以出門的時候一般坐類似計程車的service,按人頭計算,2000黎磅一個人,相當於人民幣10塊錢,也不是很貴的,公共汽車很破,但是2009年出現了幾輛新公交車,不是什麼地方都有的,畢竟那裡的人都很有錢,只有保姆和少許窮人才會去坐公共汽車,當然, 我在那裡也常坐,畢竟經濟實惠嘛!費用是1000到1500。
就想到這些,還有什麼需要問的,我找時間再回答你。總之,歡迎你去黎巴嫩,雖然我已經回國,但是對那個美麗的國度還是非常有感情的,希望你去了以後也會跟我有同樣的感受。
忘了提一句:你在帶衣服的時候要注意衣服的顏色,因為在那裡不同顏色代表支持不同派別,所以綠色、橘紅色的衣服往往會被認為是真主黨的支持者,你在帶衣服的時候應該有所了解。但是因為你是外國人,那裡人也不會覺得怎麼樣, 只不過可能會有人很神秘的問你:你為什麼穿這個顏色的衣服?哈哈,其實也很有意思。

Ⅸ 黎巴嫩首都貝魯特發生爆炸是怎麼回事

當地時復間8月4日下午6時左右,黎巴嫩制首都貝魯特港口區發生巨大爆炸,多棟房屋受損,玻璃被震碎,天上升起紅色煙霧。據黎巴嫩衛生部公布,爆炸造成至少73人死亡,3000人受傷。

當地時間晚上9時30分,黎巴嫩大爆炸現場大火還在燃燒,消防車輛、救護車輛以及工程車輛在趕往現場,救護傷員並對現場進行清理。

現場目前已被部隊封鎖,多個建築受損。貝魯特醫院急診已人滿為患,傷者目前被送往城外醫院進行救治。目前,黎巴嫩官員尚未宣布爆炸原因。事件後,以色列方面發布消息,與這一事件無關。

(9)貝魯特治安好擴展閱讀

英國首相表示已准備好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

黎巴嫩首都貝魯特港口區當地時間4日傍晚發生劇烈爆炸,英國首相鮑里斯約翰遜當晚發推表示震驚,他還表示,英國已准備好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

約翰遜推特中表示:「今晚,來自貝魯特的圖片和視頻令人震驚。」約翰遜發推稱:「我所有的思緒與祈禱都與那些被捲入這場可怕事件的人們同在。英國已經准備好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包括對受影響的英國公民。」

Ⅹ 黎巴嫩首都本是安逸土地,為何會突發爆炸

作為一個國家的首都,肯定是經濟最繁榮治安最好的地方,而此次黎巴嫩的首都卻突然發生了爆炸,並且導致了幾十人的死亡,幾千人的受。那麼導致這次突然發生爆炸的是因為港口地區存有2700噸硝酸銨。黎巴嫩目前正在對此次事件的事故原因進行調查,可這個時候美國突然進來插了一腳,發表自己的言論,認為這是一次炸彈襲擊。


而對於此事,黎巴嫩總理也趕緊來到事故現場進行調查,但是在黎巴嫩接受采訪時,他被居民圍堵了,居民非常的憤怒,認為此次爆炸是由於政府的監管不力所造成的,但是很顯然總統對於這件事情的發生也是一無所知,並且是在匆忙的情況下趕來的,在現場接受采訪時,他直接在鏡頭下面痛哭,對那些遇難者表示由衷的哀悼,也可以看出此次總統對於這件事情也是非常傷心的。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