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堅守職責 » 製程工程師的職責

製程工程師的職責

發布時間: 2021-01-11 00:24:00

『壹』 製程工程師這個職位怎麼樣

英文Process Engineer簡稱PE,製程工程師也叫工藝工程師。屬於整個製造過程的核心人物。詳細介紹如下:

『貳』 製程工程師需要的必要條件

我從05年畢業一起做PCB製程與工藝工程師以下我個人經驗
1、首先你要有自我學習的內精神
2、要容有團隊的合作的精神,任何一個人都不可能完全把事情做好
3、良好的溝通能力、和品質與技術、工程等更好的溝通,只有更好的溝通才能更好的了解更好的去解決
4、良好的敬業精神,這是做任何人司任何職位都必不可少的
5、自我保護能力、進入任何一個公司即使你能力再強也要低調,
以上是我工作中的總結,不知道是不是對你有用

『叄』 製程工程師的主要工作職責有哪些

建議你去新華書店看一下有關於面試方面的書,我想,書上寫的應該很詳細的,在這里我也不多說了!

『肆』 製程工程師需要掌握那些知識

哪方面的工藝啊!!說完整點!

『伍』 製程工程師和工藝工程師有什麼區別他們需要掌握怎麼樣的技能,然後職業規劃該怎麼規劃

製程工程師是制定復整個制生產流程,分配各個部門的任務,負責製造過程中的各個細節,並制定WI或SOP(標准作業指導書)的製程文件,對製程進行管理和控制。製程工程師掌管整個生產各種裝配元件及輔助材料的選型與驗證,治工具的設計與製作。需要掌握的工作內容有以下幾點:治具的設計製作與驗收(輔助生產線作業之治工具)、SMT印刷鋼板的設計製作與驗收、Reflow.wave solder profile的測量與參數定義、NPI(新產品導入)的DFM與FMEA的撰寫、大錫爐良率維護、全製程生產良率維護、製程不良的分析改善及預防、新技術新製程的開發導入。
工藝工程師的種類有很多,按工作方向來分,主要有機械工藝工程師、化工工藝工程師、製造工藝工程師、電氣工藝工程師等。

『陸』 製程工程師的工作內容

一、治具來的設計製作與驗收(輔助生自產線作業之治工具)
二、SMT印刷鋼板的設計製作與驗收
三、Reflow.wave solder profile的測量與參數定義
四、NPI(新產品導入)的DFM與FMEA的撰寫
五、大錫爐良率維護
六、全製程生產良率維護
七、製程不良的分析改善及預防
八、新技術新製程的開發導入

『柒』 製程工程師前途如何

製程工程師很鍛煉人,認真做上一兩年的時間,會發現自己的觀察能力回、動手能力、邏答輯思維能力都明顯得到提升,而且在製程改善的過程中,不能自己閉門造車,要時刻和各個相關崗位的人協調討論推進製程的改善,可以說是一個對人綜合素質要求比較高的崗位。當然只就製程工程師這個崗位而言薪資的上限可能不會太高,從事的事情也比較專一。但是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具備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協調組織的能力,不管在本公司尋求更高的管理崗位還是轉行做其他工作都會有優勢的。

『捌』 好的製程工程師應該做到哪幾方面

這是關於你問題的比較詳細的說明,有點多,沒有篩選,你自己可以看下: IC(「集成電路」)產業是全球高新技術產業的前沿與核心,是最具活力和挑戰性的戰略產業。自2000年來,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我國集成電路產業得到了長足的發展,而作為集成電路產業最前沿的設計業更是呈現出「百花齊放」的繁榮景象。但作為產業命脈的IC設計人才,在IC產業最集中的長三角地區也僅僅只有幾千人。所以擁有一定工作經驗的設計工程師,目前已成為人才獵頭公司爭相角逐的「寵兒」。 IC版圖設計是指將前端設計產生的門級網表通過EDA設計工具進行布局布線和進行物理驗證並最終產生供製造用的GDSII數據的過程。其主要工作職責有:晶元物理結構分析、邏輯分析、建立後端設計流程、版圖布局布線、版圖編輯、版圖物理驗證、聯絡代工廠並提交生產數據。作為連接設計與製造的橋梁,合格的版圖設計人員既要懂得IC設計、版圖設計方面的專業知識,還要熟悉製程廠的工作流程、製程原理等相關知識。正因為其需要掌握的知識面廣,而國內高校開設這方面專業比較晚,IC版圖設計工程師的人才缺口更為巨大。

肯定要考你專業方面的

很不錯的工作

IQC 是來料控制,也就是進貨檢驗
OQC 是出貨檢驗也就是出廠檢驗
QC 是質量檢驗
QA 指質量測試
IPQC 製程式控制制
PE 指製程工程師
IE 指文件工程師
品管人員職責說明書

一. 品質經理:

1.督導各部門提升產品質量,防止異常發生,達到公司的品質目標.
2.協調及推動各部門按ISO9000各要素運作.
3.召開各種品質會議,協調各部門處理品質異常問題.
4.審核相關部門呈交的品質文件.
5.對進料品質進行最終判定,並推動IQC、QE部門對供應商進行輔導、稽核、評估、追蹤改善等.
6.定期主持召開供應商評審會議及對供應商評估
7.督導QE主管及時處理生產品質異常問題和客戶投訴的回復追蹤,確保糾正與預防措施的有效實施.
8.督導產品可靠性測試和新產品試投產的品質改善及可靠性測試
9.對成品的品質進行最終判定,
10.協調IQC驗貨的各項工作.
11.督導並審核品質周報、月報表.
12.對下屬進行考核、評定.

二、品質保證主管:
1.確認及更改公司之品質體系有效文件,維護公司品質體系有效運行.
2.根據公司程序文件指引指定切實可行的二、三級支持文件
5.定期制定內部評審及管理審查計劃,推動各部門人員執行ISO9000之要素.
6.協調及督導各部門對品質體系中出現不符合項目的改善和追蹤是否有效,並記錄存檔,匯報管理者代表審批.
7.分配及安排外部評審之時間和評審前准備工作.
8.督導各部門正式文件之排版及校正,並進行統一編號的標准化管理.
9.督導內部文件之文件分發、回收、保存、更改作業.
10.協助品質經理相關的品質管理工作
11.對下屬進行考核、評定

三、QE主管:
1.根據工程資料內部要求及時對產品的有關項目組織實驗室測試
2.制訂品質計劃.
3.對各種材料及成品之檢驗標准書進行審核.
4.即時處理客戶抱怨及退貨,以確保客戶滿意.
5.主持每周品質會議,並推動全公司相關部門人員共同提升品質.
6.統計、分析各品質會議,並推動全公司相關部門人員共同提升品質.
7.統計、分析各階段品質不良,並推動各部門改善,以達到目標.
8.針對材料不良輔導供應商分析、改善.
9.做好品質記錄,以便追溯.
10.稽核評估供應商,並做好相應記錄.
11.考核下屬業績.

四、IQC主管

遵照並執行公司的品質管理制度.並督導全體IQC人員確實執行;,盡最大能力完成任務.
2對IQC的總體事物進行規劃,制定IQC內部之品質檢驗計劃、目標,並督導完成.
3.工作的合理分配.合理分配IQC的日常事務至組長,並督促其完成.
4.培訓計劃的執行.制定IQC年度、季度、月份的培訓計劃,並對實驗員的指導考核.
5.完成對檢驗標准書、作業指導書的制訂工作.
6.品質鑒定與判定.針對IQC進料檢驗時的材料異常,相關標准作鑒定與判定,並簽署意見.
7.對每日、每周、每月的品質檢驗表的審核.
8.對內與各相關部門溝通、配合、協調處理IQC日常事務,對外與各供應商主動溝通,了解供應商品質狀況,並督促其進行品質改善.
9.每月協助品質經理定期召開三級供應商評審會議,督促供應商的品質改善。

10.對下屬業績考核

五、職員

1. IQC
.熟悉IQC的工作流程,.了解ISO9000質量體系.會使用卡尺,光普儀,投影機等量測儀器.會電腦基本操作.

2. 量測儀器的使用及注意事項.

3.產品和需外加工產品的品質重點及注意事項.

4. 不合格品的處理.

5. 相關表單的填寫.

6. 其它.

2.SQC

熟練操作電腦(WINDOWS OFFICES等軟體),熟悉QC七大手法,能用電腦繪制」柏拉圖,管制圖」等.對ISO9000有所了解.

1. 日常報表及統計圖的製作.

2. 具的使用及注意事項.

3.產品的檢驗重點及相關表單的填寫.

4.其它.

3 QA .

6.,熟悉ISO9000質量體系.會使用三次元,投影機,深
度規等量測儀器.熟悉SQE的工作流程及客訴客退的日常處理.電腦操作熟練.

1.量測儀器的使用.

2公司所有產品的品質重點及注意事項.

3不合格品管制及客訴客退處理.

4相關表單的填寫.

5了解相關工作流程.

工廠經常處在劇烈的競爭環境下,現今又處在「微利時代」,加上多批小量、短交期的產銷型態,非有強力的競爭力不容易存續經營。製造工廠必須運用IE技巧來提升現場績效,降低成本,強化競爭力。而且應該把IE手法灌輸到車間各階層,藉能迅速提高作業效率、減少不良,縮短製程期間,解決現場困擾問題,降低成本。

企業均希望將資源充分利用,以達到效率高、交期准、浪費少、成本低的目的,這正是百年來IE技術迅猛發展的原因。IE的知識和方法在美日等發達國家已經成為普遍化的常識和理念,通過取消、合並、重排、簡化等優化手法不斷改進操作流程,在高工資高福利的背景下仍然憑借高效率取得了競爭性成本。

1、IE技術基礎

◆IE的原理與發展歷史
◆IE技術的核心內容和追求目標
◆工廠如何活用IE思想
◆訓練員工用IE的眼光看問題

2、生產力與生產效率的衡量指標

◆生產效率與企業競爭力
◆效率評價指標

3、效率改善的基礎與改善方向

◆運用IE技術改善的原理、原則
◆消除瓶頸
◆現場7種浪費分析
◆如何減少浪費,保持流程增值
◆如何快速切換,提高系統效率

4、製造程序分析與改善

◆ 流程程序圖分析
◆加工效率的改善
◆檢查效率的改善
◆停滯與等待的分析與改善

5、動作效率分析與改善

◆動作分析的要領
◆動作活性指數介紹
◆運用動作分析提高動作效率
◆運用動作經濟原理提高效率

6、作業效率分析與改善

◆人機作業分析
◆人機配合效率改善
◆生產線布置的效率分析
◆工作抽樣方法的應用

7、標准工時測定與生產線平衡

◆標准工時的定義
◆標准工時的實際測定
◆PTS預定時間標准法
◆MOD模特法的原理
◆如何運用MOD法確定標准工時
◆如何運用標准工時平衡生產線

8、搬運及布置(Layout)的效率分析與改善

◆搬運及場地布置經濟原則
◆物流原理與搬運合理化
◆單元制生產模式

9、如何合理組織生產使有效產出最大

◆生產系統的效率是如何喪失的
◆如何化解生產波動帶來的損失

10、先進生產方式簡介

◆生產方式的變遷:福特製、GM模式、豐田生產方式

品管七大手法
七大手法:檢查表、層別法、柏拉圖、因果圖、散布圖、直方圖、控制圖
一、檢查表
檢查表就是將需要檢查的內容或項目一一列出,然後定期或不定期的逐項檢查,並將問題點記錄下來的方法,有時叫做查檢表或點檢表。
例如:點檢表、診斷表、工作改善檢查表、滿意度調查表、考核表、審核表、5S活動檢查表、工程異常分析表等。
1、組成要素
①確定檢查的項目;②確定檢查的頻度;③確定檢查的人員。
2、實施步驟
①確定檢查對象;
②制定檢查表;
③依檢查表項目進行檢查並記錄;
④對檢查出的問題要求責任單位及時改善;
⑤檢查人員在規定的時間內對改善效果進行確認;
⑥定期總結,持續改進。
二、層別法
層別法就是將大量有關某一特定主題的觀點、意見或想法按組分類,將收集到的大量的數據或資料按相互關系進行分組,加以層別。層別法一般和柏拉圖、直方圖等其它七大手法結合使用,也可單獨使用。
例如:抽樣統計表、不良類別統計表、排行榜等。
實施步驟:
① 確定研究的主題;
② 製作表格並收集數據;
③ 將收集的數據進行層別;
④ 比較分析,對這些數據進行分析,找出其內在的原因,確定改善項目。
三、柏拉圖
柏拉圖的使用要以層別法為前提,將層別法已確定的項目從大到小進行排列,再加上累積值的圖形。它可以幫助我們找出關鍵的問題,抓住重要的少數及有用的多數,適用於記數值統計,有人稱為ABC圖,又因為柏拉圖的排序識從大到小,故又稱為排列圖。
1、分類
1)分析現象用柏拉圖:與不良結果有關,用來發現主要問題。
A品質:不合格、故障、顧客抱怨、退貨、維修等;
B成本:損失總數、費用等;
C交貨期:存貨短缺、付款違約、交貨期拖延等;
D安全:發生事故、出現差錯等。
2)分析原因用柏拉圖:與過程因素有關,用來發現主要問題。
A操作者:班次、組別、年齡、經驗、熟練情況等;
B機器:設備、工具、模具、儀器等;
C原材料:製造商、工廠、批次、種類等;
D作業方法:作業環境、工序先後、作業安排等。
2、柏拉圖的作用
① 降低不良的依據;
② 決定改善目標,找出問題點;
③ 可以確認改善的效果。
3、實施步驟
①收集數據,用層別法分類,計算各層別項目占整體項目的百分數;
②把分好類的數據進行匯總,由多到少進行排列,並計算累計百分數;
③繪制橫軸和縱軸刻度;
④繪制柱狀圖;
⑤繪制累積曲線;
⑥記錄必要事項
⑦分析柏拉圖
要點:A柏拉圖有兩個縱坐標,左側縱坐標一般表示數量或金額,右側縱坐標一般表示數量或金額的累積百分數;B柏拉圖的橫坐標一般表示檢查項目,按影響程度大小,從左到右依次排列;C繪制柏拉圖時,按各項目數量或金額出現的頻數,對應左側縱坐標畫出直方形,將各項目出現的累計頻率,對應右側縱坐標描出點子,並將這些點子按順序連接成線。
4、應用要點及注意事項
①柏拉圖要留存,把改善前與改善後的柏拉圖排在一起,可以評估出改善效果;
②分析柏拉圖只要抓住前面的2~3項九可以了;
③柏拉圖的分類項目不要定得太少,5~9項教合適,如果分類項目太多,超過9項,可劃入其它,如果分類項目太少,少於4項,做柏拉圖無實際意義;
④作成的柏拉圖如果發現各項目分配比例差不多時,柏拉圖就失去意義,與柏拉圖法則不符,應從其它角度收集數據再作分析;
⑤柏拉圖是管理改善的手段而非目的,如果數據項別已經清楚者,則無需浪費時間製作柏拉圖;
⑥其它項目如果大於前面幾項,則必須加以分析層別,檢討其中是否有原因;
⑦柏拉圖分析主要目的是從獲得情報顯示問題重點而採取對策,但如果第一位的項目依靠現有條件很難解決時,或者即使解決但花費很大,得不償失,那麼可以避開第一位項目,而從第二位項目著手。
四、因果圖
所謂因果圖,又稱特性要因圖,主要用於分析品質特性與影響品質特性的可能原因之間的因果關系,通過把握現狀、分析原因、尋找措施來促進問題的解決,是一種用於分析品質特性(結果)與可能影響特性的因素(原因)的一種工具。又稱為魚骨圖。
1、分類
1)追求原因型:在於追求問題的原因,並尋找其影響,以因果圖表示結果(特性)與原因(要因)間的關系;
2)追求對策型:追求問題點如何防止、目標如何達成,並以因果圖表示期望效果與對策的關系。
2、實施步驟
① 成立因果圖分析小組,3~6人為好,最好是各部門的代表;
② 確定問題點;
③ 畫出干線主骨、中骨、小骨及確定重大原因(一般從5M1E即人Man、機Machine、料Material、
法Method、測Measure、環Environment六個方面全面找出原因);
④ 與會人員熱烈討論,依據重大原因進行分析,找到中原因或小原因,繪至因果圖中;
⑤ 因果圖小組要形成共識,把最可能是問題根源的項目用紅筆或特殊記號標識;
⑥ 記入必要事項
3、應用要點及注意事項
①確定原因要集合全員的知識與經驗,集思廣益,以免疏漏;
②原因解析愈細愈好,愈細則更能找出關鍵原因或解決問題的方法;
③有多少品質特性,就要繪制多少張因果圖;
④如果分析出來的原因不能採取措施,說明問題還沒有得到解決,要想改進有效果,原因必須要細分,直到能採取措施為止;
⑤在數據的基礎上客觀地評價每個因素的主要性;
⑥把重點放在解決問題上,並依5W2H的方法逐項列出,繪制因果圖時,重點先放在「為什麼會發生這種原因、結果」,分析後要提出對策時則放在「如何才能解決」;
Why——為何要做?(對象)
What——做什麼?(目的)
Where——在哪裡做?(場所)
When——什麼時候做?(順序)
Who——誰來做?(人)
How——用什麼方法做?(手段)
How much——花費多少?(費用)
⑦因果圖應以現場所發生的問題來考慮;
⑧因果圖繪制後,要形成共識再決定要因,並用紅筆或特殊記號標出;
⑨因果圖使用時要不斷加以改進。
五、散布圖
將因果關系所對應變化的數據分別描繪在X-Y軸坐標繫上,以掌握兩個變數之間是否相關及相關的程度如何,這種圖形叫做「散布圖」,也稱為「相關圖」。
1、分類
1)正相關:當變數X增大時,另一個變數Y也增大;
2)負相關:當變數X增大時,另一個變數Y卻減小;
3)不相關:變數X(或Y)變化時,另一個變數並不改變;
4)曲線相關:變數X開始增大時,Y也隨著增大,但達到某一值後,則當X值增大時,Y反而減小。
2、實施步驟
1)確定要調查的兩個變數,收集相關的最新數據,至少30組以上;
2)找出兩個變數的最大值與最小值,將兩個變數描入X軸與Y軸;
3)將相應的兩個變數,以點的形式標上坐標系;
4)計入圖名、製作者、製作時間等項目;
5)判讀散布圖的相關性與相關程度。
3、應用要點及注意事項
1)兩組變數的對應數至少在30組以上,最好50組至100組,數據太少時,容易造成誤判;
2)通常橫坐標用來表示原因或自變數,縱坐標表示效果或因變數;
3)由於數據的獲得常常因為5M1E的變化,導致數據的相關性受到影響,在這種情況下需要對數據獲得的條件進行層別,否則散布圖不能真實地反映兩個變數之間的關系;
4)當有異常點出現時,應立即查找原因,而不能把異常點刪除;
5)當散布圖的相關性與技術經驗不符時,應進一步檢討是否有什麼原因造成假象。
六、直方圖
直方圖是針對某產品或過程的特性值,利用常態分布(也叫正態分布)的原理,把50個以上的數據進行分組,並算出每組出現的次數,再用類似的直方圖形描繪在橫軸上。
1、實施步驟
1)收集同一類型的數據;
2)計算極差(全距)R=Xmax-Xmin;
3)設定組數K: K=1+3.23logN

數據總數
50~100
100~250
250以上
組 數
6~10
7~12
10~20
4)確定測量最小單位,即小數位數為n時,最小單位為10-n;
5)計算組距h,組距h=極差R/組數K;
6)求出各組的上、下限值
第一組下限值=Xmin-測量最小單位10-n/2
第二組下限值(第一組上限值)=第一組下限值+組距h;
7)計算各組的中心值,組中心值=(組下限值+組上限值)/2;
8)製作頻數表;
9)按頻數表畫出直方圖。
2、直方圖的常見形態與判定
1)正常型:是正態分布,服從統計規律,過程正常;
2)缺齒型:不是正態分布,不服從統計規律;
3)偏態型:不是正態分布,不服從統計規律;
4)離島型:不是正態分布,不服從統計規律;
5)高原型:不是正態分布,不服從統計規律;
6)雙峰型:不是正態分布,不服從統計規律;
7)不規則型:不是正態分布,不服從統計規律。
七、控制圖
1、控制圖法的涵義
影響產品質量的因素很多,有靜態因素也有動態因素,有沒有一種方法能夠即時監控產品的生產過程、及時發現質量隱患,以便改善生產過程,減少廢品和次品的產出?控制圖法就是這樣一種以預防為主的質量控制方法,它利用現場收集到的質量特徵值,繪製成控制圖,通過觀察圖形來判斷產品的生產過程的質量狀況。控制圖可以提供很多有用的信息,是質量管理的重要方法之一。
控制圖又叫管理圖,它是一種帶控制界限的質量管理圖表。運用控制圖的目的之一就是,通過觀察控制圖上產品質量特性值的分布狀況,分析和判斷生產過程是否發生了異常,一旦發現異常就要及時採取必要的措施加以消除,使生產過程恢復穩定狀態。也可以應用控制圖來使生產過程達到統計控制的狀態。產品質量特性值的分布是一種統計分布.因此,繪制控制圖需要應用概率論的相關理論和知識。
控制圖是對生產過程質量的一種記錄圖形,圖上有中心線和上下控制限,並有反映按時間順序抽取的各樣本統計量的數值點。中心線是所控制的統計量的平均值,上下控制界限與中心線相距數倍標准差。多數的製造業應用三倍標准差控制界限,如果有充分的證據也可以使用其它控制界限。
常用的控制圖有計量值和記數值兩大類,它們分別適用於不同的生產過程;每類又可細分為具體的控制圖,如計量值控制圖可具體分為均值——極差控制圖、單值一移動極差控制圖等。
2、控制圖的繪制
控制圖的基本式樣如圖所示,製作控制圖一般要經過以下幾個步驟:
①按規定的抽樣間隔和樣本大小抽取樣本;
②測量樣本的質量特性值,計算其統計量數值;
③在控制圖上描點;
④判斷生產過程是否有並行。
控制圖為管理者提供了許多有用的生產過程信息時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①根據工序的質量情況,合理地選擇管理點。管理點一般是指關鍵部位、關健尺寸、工藝本身有特殊要求、對下工存有影響的關鍵點,如可以選質量不穩定、出現不良品較多的部位為管理點;
②根據管理點上的質量問題,合理選擇控制圖的種類:
③使用控制圖做工序管理時,應首先確定合理的控制界限:
④控制圖上的點有異常狀態,應立即找出原因,採取措施後再進行生產,這是控制圖發揮作用的首要前提;
⑤控制線不等於公差線,公差線是用來判斷產品是否合格的,而控制線是用來判斷工序質量是否發生變化的;
⑥控制圖發生異常,要明確責任,及時解決或上報。
製作控制圖時並不是每一次都計算控制界限,那麼最初控制線是怎樣確定的呢?如果現在的生產條件和過去的差不多,可以遵循以往的經驗數據,即延用以往穩定生產的控制界限。下面介紹一種確定控制界限的方法,即現場抽樣法,其步驟如下:
①隨機抽取樣品50件以上,測出樣品的數據,計算控制界限,做控制圖;
②觀察控制圖是否在控制狀態中,即穩定情況,如果點全部在控制界限內.而且點的排列無異常,則可以轉入下一步;
③如果有異常狀態,或雖未超出控制界限,但排列有異常,則需查明導致異常的原因,並採取妥善措施使之處在控制狀態,然後再重新取數據計算控制界限,轉入下一步;
④把上述所取數據作立方圖,將立方圖和標准界限(公差上限和下限)相比較,看是否在理想狀態和較理想狀態,如果達不到要求,就必須採取措施,使平均位移動或標准偏差減少,採取措施以後再重復上述步驟重新取數據,做控制界限,直到滿足標准為止。
3、怎樣利用控制圖判斷異常現象
用控制圖識別生產過程的狀態,主要是根據樣本數據形成的樣本點位置以及變化趨勢進行分析和判斷.失控狀態主要表現為以下兩種情況:①樣本點超出控制界限;②樣本點在控制界限內,但排列異常。當數據點超越管理界限時,一般認為生產過程存在異常現象,此時就應該追究原因,並採取對策。排列異常主要指出現以下幾種情況: ③連續七個以上的點全部偏離中心線上方或下方,這時應查看生產條件是否出現了變化。④連續三個點中的兩個點進入管理界限的附近區域(指從中心線開始到管理界限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區域),這時應注意生產的波動度是否過大。⑤點相繼出現向上或向下的趨勢,表明工序特性在向上或向下發生著變化。 ⑥點的排列狀態呈周期性變化,這時可對作業時間進行層次處理,重新製作控制圖,以便找出問題的原因。 控制圖對異常現象的揭示能力,將根據數據分組時各組數據的多少、樣本的收集方法、層別的劃分不同而不同。不應僅僅滿足於對一份控制圖的使用,而應變換各種各樣的數據收取方法和使用方法,製作出各種類型的圖表,這樣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發現了超越管理界限的異常現象,卻不去努力追究原因,採取對策,那麼盡管控制圖的效用很好.也只不過是空紙一張。

品管新七大手法
☆關聯圖
☆系統圖
☆親和圖
☆矩陣圖
☆ PDPC法(過程決策方法)
☆箭條圖
☆數據矩陣解析法

質量管理八大原則
1.以顧客為關注焦點:
組職依存於顧客,因此組織應當理解顧客當前和未來的需求,滿求滿足顧客要求並爭取超越顧客期望.
2.領導作用:
領導者確立組織統一的宗旨和方向,他們應當創造並保持使員工能充分參與實現組織目標的內部環境.
3.全員能與:
各級人員都是組織人,只有他們的充分參與,才能使他們的才幹為組織帶來收益,
4.過程方法:
將活動和相關的資源作為過程進行管理,可以更高效地得到期望的結果.
5.管理的系統方法:
將相互關聯的過程作為系統加以識別,理解和管理有助於組織提高實現目標的有效性的效率.
6.持續改進:
持續改進總體業績應當是組織上的一個永恆目標.
7.基於事實的決策方法:
有效決策是建立在數據和信息分析的基礎上.
8.與供方互利的關系:
組織與供方是相互依存的,互利的關系可增強雙方創造價值的能力.
以上八大質量管理原則形成了質量管理體標準的基礎.

『玖』 製程工程師的職位定義

製程工程師是制定整個生產流程,分配各個部門的任務,負責製造過回程中的各個細節,並制定答WI或SOP(標准作業指導書)的製程文件,對製程進行管理和控制。製程工程師掌管整個生產各種裝配元件及輔助材料的選型與驗證,治工具的設計與製作。
製程工程師提高生產效率以及生產良率,降低報廢率以及耗材與人力成本。屬於整個製造過程的核心人物。PE在企業製造體系中所賦予的技能有其固定主軸,簡而言之,就是工廠的醫生,顧名思義,醫生其職責在於事先預防及事後治療。
PE的使命:預防問題,避免產生不良品

『拾』 請問工藝工程師 製程工程師 製造工程師 產品工程師 有什麼區別

工藝和製程工程師是一回事,負責生產線上某道工序的產品良率的提高,製造和生產工程師一個意思,主要是負責生產一線的人員安排和生產量,產品工程師的話主要關心產品質量,配合相關工序的工藝製程工程師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