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堅守職責 » 春節餐飲人的堅守散文

春節餐飲人的堅守散文

發布時間: 2021-01-09 01:26:44

A. 春節的散文朗誦稿 至少5分鍾 要押韻

田家元旦
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 今朝歲起東
我年已強仕 無祿尚憂農
桑野就耕父 荷鋤隨牧童
田家占氣候 共說此年豐

元日
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 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 日 總把新桃換舊符

元日(玉樓春)
毛滂
一年滴盡蓮花漏 碧井屠蘇沈凍酒
曉寒料峭尚欺人 春態苗條先到柳
佳人重勸千長壽 柏葉椒花芬翠袖
醉鄉深處少相知 只與東君偏故舊

元旦試筆(選一)
陳獻章
天上風雲慶會時 廟謨爭遺草茅知
鄰牆旋打娛賓酒 稚子齊歌樂歲詩
老去又逢新歲月 春來更有好花枝
晚風何處江樓笛 吹到東溟月上時

丁卯元日
錢謙益
一樽歲酒拜庭除 稚子牽衣慰屏居
奉母猶欣餐有肉 占年更喜夢維魚
釣簾欲迎新巢燕 滌硯還疏舊著書
旋了比鄰雞黍局 並無塵事到吾廬

甲午元旦
孔尚任
蕭疏白發不盈顛 守歲圍爐竟廢眠
剪燭催乾消夜酒 傾囊分遍買春錢
聽燒爆竹童心在 看換桃符老興偏
鼓角梅花添一部 五更歡笑拜新年

田家元旦 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 今朝歲起東 我年已強仕 無祿尚憂農 桑野就耕父 荷鋤隨牧童 田家占氣候 共說此年豐 元日(玉樓春) 毛滂 一年滴盡蓮花漏 碧井屠蘇沈凍酒 曉寒料峭尚欺人 春態苗條先到柳 佳人重勸千長壽 柏葉椒花芬翠袖 醉鄉深處少相知 只與東君偏故舊
祝你一帆風順,二龍騰飛,三羊開泰,四季平安,五福臨門,六六大順,七星高照,八方來財,九九同心,十全十美。

只有雪地上留下艱辛的足跡,才會懂得活的珍貴,活的炙熱。祝新的一年中你的生活美滿幸福。

在這快樂分享的時刻,思念好友的時刻,美夢成真的時刻,祝你——新年快樂,佳節如意!

元旦快樂!合家幸福!在新的一年裡好事多多!笑容多多!開心每一秒,快樂每一天,幸福每一年,健康到永遠!

每年的這個時候,祝福就會象海洋湧向你,希望我的祝福象一葉輕舟,載你乘風破浪,到達成功的彼岸!新年快樂!

許一個美好的心願祝你新年快樂連連,送一份美妙的感覺祝你來年萬事圓圓,送一份漂亮的禮物祝你微笑甜甜。

玫瑰是我的熱情,糖果是我的味道,星星是我的眼睛,月光是我的靈魂,一並送給你--我的愛人,新年快樂!
春節和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來自農業,古時人們把谷的生長周期稱為「年」,《說文。禾部》:「年,谷熟也:。在夏商時代產生了夏歷,以月亮圓缺的周期為月,一年劃分為十二個月,每月以不見月亮的那天為朔,正月朔日的子時稱為歲首,即一年的開始,也叫年,年的名稱是從周朝開始的,至了西漢才正式固定下來,一直延續到今天。但古時的正月初一被稱為「元旦」,直到中國近代辛亥革命勝利後,南京臨時政府為了順應農時和便於統計,規定在民間使用夏歷,在政府機關、廠礦、學校和團體中實行公歷,以公歷的元月一日為元旦,農歷的正月初一稱春節。
春節到了,意味著春天將要來臨,萬象復甦草木更新,新一輪播種和收獲季節又要開始。人們剛剛度過冰天雪地草木凋零的漫漫寒冬,早就盼望著春暖花開的日子,當新春到來之際,自然要充滿喜悅載歌載舞地迎接這個節日。
1949年9月27日,新中國成立,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上,通過了使用世界上通用的公歷紀元,把公歷的元月一日定為元旦,俗稱陽歷年;農歷正月初一通常都在立春前後,因而把農歷正月初一定為「春節」,俗稱陰歷年。
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初八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為高潮。在春節這一傳統節日期間,我國的漢族和大多數少數民族都有要舉行各種慶祝活動,這些活動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舊布新、迎禧接福、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活動形式豐富多彩,帶有濃郁的民族特色。

B. 「名家」散文,寫春節的

1.老舍眼中的「太平花」
長大了些,記得有一年除夕,大概是光緒三十年前的一二年,母親在院中接神,雪已下了一尺多厚。高香燒起,雪片由漆黑的空中落下,落到火光的圈裡,非常的白,緊接著飛到火苗的附近,舞出些金光,即行消滅;先下來的滅了,上面又緊跟著下來許多,像一把「太平花」倒放。我還記著這個。我也的確感覺到,那年的神仙一定是真由天上回到世間。——《老舍自傳》

2.胡適兒時的大年夜
每年除夕我家中總有一大群討債的人,每人一盞燈籠,坐在大廳上不肯去。大哥早已避出去了。大廳的兩排椅子上滿滿的都是燈籠和債主。我母親走進走出,料理年夜飯,謝灶神,壓歲錢等事,只當作不曾看見這一群人。到了近半夜,快要「封門」了,我母親才走後門出去,央一位鄰居本家到我家來,每一家債戶開發一點兒錢。做好做歹的,這一群討債的才一個一個提著燈籠走出去。一會兒,大哥敲門回來了。我母親從不罵他一句。並且因為是新年,她臉上從不露出一點兒怒色。這樣的過年,我過了六七次。——胡適《四十自述》

3.沈從文憶湘西過年
我生長的家鄉是湘西邊上一個居民不到一萬戶的小縣城,但是獅子龍燈焰火,半世紀前在湘西各縣卻極著名。逢年過節,各街坊多有自己的燈。由初一到十二叫「送燈」,只是全城敲鑼打鼓各處玩去。白天多大鑼大鼓在橋頭上表演戲水,或在八九張方桌上盤旋上下。晚上則在燈火下玩蚌殼精,用細樂伴奏。十三到十五叫「燒燈」,主要比賽轉到另一方面,看誰家焰火出眾超群。
我照例憑頑童資格,和百十個大小頑童,追隨隊伍各處走去,和大夥在炮仗焰火中消磨。玩燈的不僅要憑氣力,還得要勇敢。為表示英雄無畏,每當場坪中焰火上升時,白光直瀉數丈,有的還大吼如雷,這些人卻不管是「震天雷」還是「猛虎下山」,照例得赤膊上陣,迎面奮勇而前。我們年紀小,還無資格參與這種劇烈活動,只能趁熱鬧在旁吶喊助威。因為始終能跟隨隊伍走,馬不離群,直到天快發白,大家都燒得個焦頭爛額,精疲力盡。隊伍中附隨著老漁翁和蚌殼精的,蚌殼精照例多選十二三歲面目俊秀姣好男孩子充當,老漁翁白須白發也做得儼然,這時節都現了原形,狼狽可笑。
最後集中到各會館前點驗傢伙散場時,正街上江西人開的南貨店、布店,福建人開的煙鋪,已經放鞭炮燒開門紙迎財神,家住對河的年輕苗族女人,也挑著豆豉蘿卜絲擔子上街叫賣了。有了這個玩燈燒燈經驗底子,長大後讀宋代詠燈節事的詩詞,便覺得相當面熟,體會也比較深刻。
——《沈從文文集》

C. 有關春節的優美散文

和春節,端午,清明,中秋有關的優美散文。懸賞分:0-解決時間:2009年05月22日00時44分。和春節,端午,清明,中
關於春節的優美散文:

D. 有關春節的散文

新年快樂(新年春節的散文)

轉瞬,舊年歷已翻到最後一頁,新的一年如約而至。
思念總會在這個轉折點熱情地燃燒,在異鄉人的心中伴著冬意彌漫在車水馬龍的大街上。
你那裡還飄著如柳絮般柔和、鵝毛般輕盈的雪花嗎?駕著童話里美麗的雪橇,或者乘著王子漂亮的紅色馬車,掬一捧潔白的情懷,把你的喜悅帶到我這里吧!告訴我北國那壯觀的景象:遠山皚皚,霧松摩梭,有寒風狂歌,有爐火冉冉。
你那裡依舊芬芳滿溢浪漫多姿吧?哼一曲動聽的民謠,或者唱一首流行的歌曲,攜一縷溫柔的和風,讓你的快樂在我這里跳躍!給我講述南方那如春的景色:海浪翻滾,鮮花絢爛,有暖風低吟,有情侶依依。
我把我這里同樣精彩的故事裝進溫馨素雅的卡片,讓信鴿銜著我的滿腔祝福,悄然飛到可以落腳的地方:大雪紛飛的北國和四季如春的南方。因為那裡盛開著一朵純潔典雅經久不衰的花,叫做友情。
親情是不能割捨的情緣,在父母眼裡,我們永遠是長不大的孩子。代溝確實是存在的,父母的不理解常常讓我們困惑,因此產生厭倦疲憊是很正常的。情愫萌發的青春期,戀上心儀的異性朋友了,是不敢和父母提起的,因為他們會用長篇大論說服你。而你卻以為他們不通人情,在扼殺一個搖籃中的理想愛情。直線下降的成績終於提醒了你,你這才恍然大悟:原來父母都在為我們著想,我們現在還太年輕,根本沒有時間談戀愛,否則會如他們所說,荒廢學業耽誤前途。等到體會到父母的那一番良苦用心時,我們便能坦誠地與他們交談,漸漸用情感填補那一道原本以為不可逾越的代溝。
這個夜靜人稀的午夜,思鄉的情愫開始蔓延,父母辛勤勞作的身影定格成一副經典感人的畫面映入我們的腦海,熱淚盈眶是在所難免的了。
今夜,讓我們一同舉杯邀明月,開懷暢飲,為遠方的親人和朋友祈禱,對他們真誠地說一聲:「新年快樂!」

過 春 節

春節在我心中是什麼概念呢?

小時候我是很喜歡春節的,

每到十月份的時候,我就盼著春節的到來了,

十一月份的時候常常說:「春節就要來了哦!~」

十二月份的時候就有點過年的氣氛了,爸爸媽媽會在這時候帶著我上街買衣服。左手是爸爸,右手是媽媽,然後三個人都會從里到外,全部都添置新的。

十二月到一月大約會下5場大雪。記得有一次很冷,晚上鑽進媽媽的被窩才安睡,第二天起來發現窗口很刺眼,細一看,原來下雪了,雪在窗沿堆積著厚厚的一層,遠處的樹,房子馬路,路燈,只要是有面積的物體,都被純白晶瑩的雪覆蓋著。

我會笑,激動、興奮、歡喜、因為我喜歡這樣的感覺!好象我們人類來到了另一個星球,不同的世界!而我只想出去感受……我迫不及待……快速准備好去上學,盡快早一點,想第一個踏破樓下的雪痕,對,第一個!我像一隻小鹿連蹦帶跳的沖到樓下,發現 干凈的雪已經被少數的腳印踩去了,心裡會小小的失落:「是誰這么拼啊?才6點就起床跟我搶雪痕?」很快又恢復興奮,仔細挑選著沒被踩過的干凈的雪,小心翼翼的踩下去,軟軟的,發出格吱格吱的響聲,有趣 極了!~多走幾步,發現雪真的好深啊,都沒過我半支小腿了,哈哈,幸虧媽媽給我穿了套鞋(當年我身高1米)

一月份,哦菏!~真的過年了哦!~~~~~開心哦!~!~!~……

E. 以過年為主題的純抒情散文

《過年》(一)
按照家鄉的習俗,過年是最熱鬧、最隆重的日子之一,也是家長們忙碌的一天。許多地方有著一些不同的習俗。我從懵懂的小孩到如今三十幾歲的大人,對過年的習俗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記憶。
過年,首要的習俗是「撣塵」,也叫「掃塵」,「除塵」,「除殘」,「打塵埃」。掃塵民諺說:「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北方叫掃房,南方叫撣塵。照民間的說法,「塵」與「陳」諧音,掃塵就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和「晦氣」統統掃出門。這一習俗寄託著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
在記憶中,爸媽通常選個陽光燦爛的日子,把傢具全搬出家外面。他們把傢具徹徹底底清洗干凈,把屋裡屋外的屋頂和牆壁全部擦拭一片,除去蜘蛛網,除去塵土。他們還把地板拖得潔白亮光,把廚房整理得整潔又舒適。然後,他們把傢具搬回原位,認認真真地擺好,等待著過年的到來。
按照習俗,每家每戶都得買新衣服。過年前,許多人都回家過年。街道上人來人往,走街逛店。商品琳琅滿目。衣服款式多種多樣,設計新穎獨特。家裡人總是選了又選,選了多時,才選出一件件合身合體的,顏色配搭的,時尚流行的衣褲。然後,人們高高興興,心滿意足地回到家中。
過年,每戶人家都得買年貨。吃的山珍海味,美味佳餚樣樣俱全,種類繁多,令人目不暇接。豬肉、牛肉、羊肉、兔肉、鴨肉、雞肉、魚肉等多種多樣,可以有蒸、炸、燜、燉等等各種煮法。總之,過年食物充足,儲存豐富。日子火紅,時光美好,從側面可以看出,人們過著幸福的生活。
過年那天早上,先得「祭灶」,即拜灶王爺。這是一件在中國影響很大,流傳極廣的習俗。人們稱這尊神為「司命菩薩」或「司命灶君」,把他寫在紅紙上,兩旁寫著「上天奏好事,下地保平安」的對聯,以報佑全家老少平安、健康、如意。
拜完「灶王爺」後,人們就祭「福德正神」,也就是「土地爺」。人們點上蠟燭,插上香,擺滿一桌的菜餚,恭請「土地爺」到來。讓「土地爺」吃飽喝足,保佑新年風調雨順,讓糧食豐收,家畜興旺,免災免難,保佑一家人工作順利,家庭美滿。
中午,是「祭祖」的時候,同一宗族的人們把家裡的美味佳餚、美酒佳釀奉上,擺滿好多塊「八仙桌」。酒菜形形色色,豐富多味,包括各種各樣的水果。由於人多戶雜,祭祖的時間一般較長。人們放鞭炮放煙花,燒金紙銀紙,合掌叩頭,禮拜祖先。人們聚在一起,真是熱鬧非凡。這讓人感到了過年的喜慶,親人的團聚和節日的吉祥。
晚飯,也就是年夜飯。它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一次會餐之一。家家戶戶都擺上了豐盛的飯菜,放上了好酒。人們吃著大魚大肉,喝著上好的白酒或葡萄美酒。人們又吃又喝,全家人一起聚在一塊,喜氣洋洋的,一起慶祝過年,一起共度一年一次的好日子,一起歡顏笑語,預祝來年過得更好,日子更加豐裕。
吃完晚餐,家裡每個人都得洗澡,把全身洗得乾乾凈凈,穿上新衣服,然後精神抖擻地、充滿自信地展示著自己的風采,准備歡迎新年的到來。等到快八點了,許許多多人圍在電視機前,觀看春節聯歡晚會。人們陶醉在五彩繽紛的節目中,投身於節日氣氛濃重的晚會里。因節目而喜形於色,因精彩而動容,因震撼而大開眼界,因神奇而驚訝……
當時鍾走到快十二點了,在家鄉里,四處響起的鞭炮聲和煙花聲此起彼伏,震耳欲聾。新年的到來讓人心沸騰,讓熱情飛揚,讓激情鋪展。人們一起歡迎新年的到來。
過年,人生一次又一次暢快之事。年輕的變得逐漸懂事,長大成人。年老的因過年心情愉快內心變得更年輕。過年,年年在慶賀,年年有喜悅,年年有新意,年年讓人興奮,讓人自信。
《過年》(二)
「有錢沒錢回家過年。」這一句說盡了多少背井離鄉出外闖盪人的心坎里了。一年365天,朝朝只盼今日回家過年,眾人歡聚一堂的日子。其實,過年不僅僅是一種文化,也不僅僅是我們偉大民族的盛典,過年是我們心中的一個永不消失的情結,一個幸福的隱喻,是一棵春天抽芽夏天開花秋天結果的樹。我們一年到頭地忙碌奔波,為的就是過年。
瑞雪兆豐年本是一個好的兆頭,但卻有人歡喜有人憂,雪天路滑,擔心到路途行車安全的問題,我們全家打算放棄回家過年的念頭,大包小包塞滿整整一車,都只是為了回家過年而准備,現在只能擱著歇息歇息,想迫切回家過年的心情誰都懂。農歷三十大清早,還處於朦朦朧朧狀態的我就聽見妹妹說,「雪停嗎?雪化嗎?太陽出來嗎?可以回家過年嗎?」接連幾個問題直接把我從睡夢中拉回現實中,父母親未語,妹妹直接跑到窗前親自探測路況,「哎,還是有雪,結冰啊,不過我真的很想回去呢。」父親也接了句話:「剛家裡還打電話問什麼時候到家呢?大姑小姑,伯伯們前兩天都已經到家了,就差我們了。」躺在被窩里,我想起了以前回家過年的景象,我彷彿看見了奶奶在家門口探頭等我們回家的情景,細致到奶奶渴望盼子回家的每一個眼神。就這樣,一場大雪差點阻擋了我們回家的方向。
下雪不冷化雪冷,天雖然沒下雪,可是寒冷依然侵入體內,不禁打了個噴嚏,「媽媽,奶奶他們想我們了。」媽媽笑了笑,「人人都在盼著我們回家過年。再等等,天氣預報說今天晴。」寒冷的冬天也會雪中送碳,送來一絲溫暖,送來一些希望,送來一線光明,照亮我們回家前進的方向。爸爸滿臉喜悅宣布,「下午回家過年,剛家裡打電話來說老家已經出大太陽,很多路段已經化雪了,家裡囑咐開車慢行,等我們回家吃年夜飯。」「噢耶,老天有眼,」妹妹邊整理新衣服、新褲子、新鞋子嘴裡念叨著。隨時整裝待發,到了吃飯時間,我們簡單的吃了個中飯,先打發下自己的肚子,以免路途鬧別扭。九江到武寧滿打滿算本來兩個小時足夠了,可今天這段路卻顯得格外遙遠,路途迂迴曲折,而對於我一個開車新手來說,這次回家既是冒險,又是挑戰。兩個小時的路程我們足足開了三個半小時,這時天色已漸黑,進入村莊沿途都看見燈火通明,聽見鞭炮聲聲響,熱鬧嬉笑的聊天暢飲聲,催促著我們加快腳步,四顆懸掛著的心,四雙目不轉睛的眼睛在到達家門口的那一霎終於可以放鬆神經,休息片刻。門外迎接的人還真不少,站立式打著哆嗦迎接的親人,從門縫探腦袋迎接的小鬼,靜默不言如佛般坐著的年老長輩,大家的虔誠祝福終於等來了我們平安到家。「飯菜都已經准備齊全,就等人員到齊,就可以開飯。」姑姑點算著人頭准備著碗筷。「所有人全部到齊,可以開飯,報告長官」。妹妹緊接著一句,樂的大家呵呵笑。
門外燃起了鞭炮聲,煙花聲,綻放在半空中猶如描繪著新一年多彩多姿的美麗圖景,孕育著新的啟程、新的希望。「乾杯,乾杯,為新一年乾杯」。大家共同舉杯,第一杯一飲而盡。除夕這一天,能喝酒的必須得端起酒杯暢飲,不能喝酒的也要小口意思意思,活躍現場氣氛,輪個敬酒,送祝福,說新年願望,四世同堂舉杯歡慶,迎接新年。說起年夜飯,老一輩甚是講究,在我的記憶里年夜飯開席前先得拜謝神恩、拜祭逝去的祖宗,然後才能開席。以前,鄉下很窮,平時不捨得吃的大魚大肉,只有到過年這天,他們才會拿出家裡所有好吃的,好喝的招待親朋好友。現在,年味這個詞在人們的意識里越來越淡薄,換句話說,所謂過年的味道,在這里其實就是指的一家團聚與親情的味道,正是有了這種味道,才孕育出了中華民族五千年的鄉愁。年輕人注重所有事情從簡,喜歡用錢換取,以為錢可以買來我們想要的東西,卻忘記了自己親自動手做的本質意義。也許,是因為我們太忙碌,沒時間;也許是因為我們無知,什麼都不懂……三個小時的年夜飯在我們再次共同舉杯中結束。對大數人來講,守夜這個詞並不陌生,那個古老不變的傳說,也已經慢慢被世人給忘記,守夜的意義也完全不一樣了,我們守到十二點,迎接新年的伊始,希望在新年的第一時間許下心願,送上祝福,拜個早年,大家以各種不同的方式尋找樂趣,堅持守夜,繼續亢奮精神,有些三五一圍烤火聊天,嘮嘮家常,有些四個一桌打牌尋樂,有些小鬼煙花爆竹放個不停,家裡人氣有多旺就有多熱鬧。
新年伊始,手機簡訊聲、電話聲,猶如門外的鞭炮聲響個不停,寄託著滿滿的祝福,承載著滿滿的幸福。所有人互相問候,祝福新的一年,也為那些因為工作繁忙而無法回家與父母團聚的兒女,可以通過手機與電話,給父母捎去新年的祝福,給兒女送來歡樂!稍稍彌補心中的遺憾,緩解醉人的鄉愁……「進個門檻吃三碗」這是我們那裡人們拜年時常說的一句話,就是你到親戚家拜年,親戚都會留你吃飯,吃了飯才有誠意在。所以有時候誇張到一天要吃好幾頓飯,如果實在吃不下那也得坐下來喝喝茶,嗑嗑瓜子才能離開。
新的一年忙碌的一天從拜年開始….
《過年》(三)
一年一度的新年臨近了,到處一片迎接的氣氛。
街市上的貨物多了除了糖果,瓜子等零食小吃外,春聯鞭炮等之類的新年專用物也擺滿了大街小巷。小孩子是最喜歡過年的,不僅有好吃好玩的,更重要的是有眾多親人的壓歲錢的垂愛,可以買到更多平時想要而未曾滿足的東西,現在的孩子對這一類的興趣已遠遠低於我們在物質上有缺失的一代,他們更多關注的是放假了,不用再早起晚歸地迎著凜風冰雪到學校上課了。我想暫且放下這一重負是他們熱衷過年的重要原因,未上學的孩子尚且沒有這些思想,他們清澈的眸中是對面前這具世界有了大的變化的新奇和欣喜.看到比往常多的花花綠綠的東西和來來往往的人,他們的快樂是我們遠遠不及的。
人漸至中年,對年的渴求早已淡化,只是隨傳統習俗地也要過年的,但心中的期盼和兒時迥然不同。今年對年的渴求增長,思來最重要的原因是希望全家相聚,團團圓圓,快快樂樂地守幾天親情濃的日子。弟弟在外地,母親去幫忙照看小侄子,家中只有我和父親,希望擁有一個完滿的親人的願望更濃些吧!
過年了,又是一年的開始,不僅人,草呀,花呀,樹呀……大地的一切都似乎在悄悄地蘊育著,只待春風一來,冰層一開,跳出來開始它們新的生命輪回。而人總想要給舊年做個歸結,計劃新年的安排。每此,我總有些許悵惘,些許期許。今年,但願悵惘少些,期許中的滿足多些吧!
對於年過半百的父親,面對一個一個的年早已從容淡定,但新年的購物依舊精心,依舊一樣都不曾少。新春第一天,他總愛笑著說:「我的手正和你爺奶拉近而和你們的距離是漸過漸遠喲!」
生命就在這一年年的輪回中交替著,延續著,重復著。

F. 有關春節氣氛場面的散文

《春節碎語》譯名



家鄉下了雪,在這個春節。
雪應該是孤獨的,但只因為那天是一個開始,意義就變得不同尋常,我想。只因為雪地里的稚兒著著唐裝,只因為那些呼喚得響亮的鞭炮,只因為轉瞬即逝同樣寂寞而美麗的煙花,只因為,這一天,開始了一個新的中國年。
而春節本身,也因為有了這群天使的裝點,變得非凡。

微 笑

春節那天睡到很晚才起身,斂著眼睛想昨晚卻守到凌晨才睡。對著鏡子里的自己笑得很燦爛。新年第一個表情是笑,一整年就會開心。我一直迷信。
吃早餐時看到窗外有碎雪,心情頓時好得無邊無際。
笑著看那安琪兒,收到的回報是紛紛揚揚無數明澈的微笑。
原來雪的樣子是依看雪人心情而變的,我終於懂得。

雪地煙花

晚上路燈未亮,煙花卻先點亮天空。
笑盈雪,寂寞煙花,喧鬧人群,交織。那麼絕美的畫面。
家裡人自己買了煙花,在頂樓燃放。
看一枚亮晶晶的火花探入墨藍天際,隱沒在閃爍的星空中,再綻放成一束束美麗的煙火,散開,又在一剎那消逝,只在天邊留下淡水色的煙劃成弧線,亦是剎那間再未留下痕跡。有一束煙火,卻總在消逝前落在我們身邊,腳印旁,微笑著閃動,留一個清澈的影子,再悄悄隱去。於是雪地上留下淺淺的酒窩,那是煙花留在這世界的唯一痕跡,那些晶瑩的小圓窩,虔誠地見證著它們曾經來過。
煙火不停地綻放開,無悔消逝它們的美麗,不留下任何紀念。
雪靜靜躺著,流著淚在笑。
我也靜靜佇立,笑著,享受它們送給我的如此一份禮物——這樣一個唯美的春節。

尾 記

已不習慣早早睡下,深夜時還守著窗兒。
明天依然會是春天,也同樣正在開始著。
我慢慢綻開微笑,好似一枚墜在水中的雪花。周圍的一切,慢慢透明了。

新年快樂(短篇散文)

轉瞬,舊年歷已翻到最後一頁,新的一年如約而至。
思念總會在這個轉折點熱情地燃燒,在異鄉人的心中伴著冬意彌漫在車水馬龍的大街上。
你那裡還飄著如柳絮般柔和、鵝毛般輕盈的雪花嗎?駕著童話里美麗的雪橇,或者乘著王子漂亮的紅色馬車,掬一捧潔白的情懷,把你的喜悅帶到我這里吧!告訴我北國那壯觀的景象:遠山皚皚,霧松摩梭,有寒風狂歌,有爐火冉冉。
你那裡依舊芬芳滿溢浪漫多姿吧?哼一曲動聽的民謠,或者唱一首流行的歌曲,攜一縷溫柔的和風,讓你的快樂在我這里跳躍!給我講述南方那如春的景色:海浪翻滾,鮮花絢爛,有暖風低吟,有情侶依依。
我把我這里同樣精彩的故事裝進溫馨素雅的卡片,讓信鴿銜著我的滿腔祝福,悄然飛到可以落腳的地方:大雪紛飛的北國和四季如春的南方。因為那裡盛開著一朵純潔典雅經久不衰的花,叫做友情。
親情是不能割捨的情緣,在父母眼裡,我們永遠是長不大的孩子。代溝確實是存在的,父母的不理解常常讓我們困惑,因此產生厭倦疲憊是很正常的。情愫萌發的青春期,戀上心儀的異性朋友了,是不敢和父母提起的,因為他們會用長篇大論說服你。而你卻以為他們不通人情,在扼殺一個搖籃中的理想愛情。直線下降的成績終於提醒了你,你這才恍然大悟:原來父母都在為我們著想,我們現在還太年輕,根本沒有時間談戀愛,否則會如他們所說,荒廢學業耽誤前途。等到體會到父母的那一番良苦用心時,我們便能坦誠地與他們交談,漸漸用情感填補那一道原本以為不可逾越的代溝。
這個夜靜人稀的午夜,思鄉的情愫開始蔓延,父母辛勤勞作的身影定格成一副經典感人的畫面映入我們的腦海,熱淚盈眶是在所難免的了。
今夜,讓我們一同舉杯邀明月,開懷暢飲,為遠方的親人和朋友祈禱,對他們真誠地說一聲:「新年快樂!」

春節(散文)
文/[韓國] 田淑禧 譯/[韓國] 洪珠暎

臨近春節,母親便開始做家人的新衣,准備節日的吃食。用她秋天親手織起的布料做父親衣服的襯里,用華麗的絲綢做我們的新衣。我們在旁邊玩母親剪下的碎布。忙了一天家務已很疲倦的母親,晚上還得一針一線地做衣服。我們揉著眼睛陪母親,不知不覺睡著了。

乖孩子睡著的枕頭邊

媽媽一個人在縫新衫,

縫呀縫,夜不會晚

也許睡夢里的孩子正穿著媽媽做的新衫褲又爬山又叫喊。我們也做夢夢到穿著新衣服玩蹺蹺板。

母親做好衣服,開始准備節日的吃食。這也是很讓我們高興的情景。

母親先用冰片糖做「甘酒」,這時我們便知道春節已經臨近,我們的心也像火爐里的火苗那麼快樂地燃燒。火爐上煮著糖,是用來做點心的。用炒好的黑豆、芝麻混了糖做圓圓的黑豆球、芝麻球。做好先放在籃子里,等冷卻變硬再放進缸子里。

做「水正果」是不簡單的事。先要在秋天把柿子剝皮曬干。曬乾的柿餅紅紅的近於透明,咬一口很快就溶在嘴裡。把這樣的柿干泡在香噴噴的姜湯里,再灑上桂皮粉,便是「水正果」了。

煎餅做起來也挺麻煩。把綠豆先用石磨粗磨一下,泡進水裡去掉皮,再上磨細磨一次。然後混入豬肉碎和泡菜碎,在油鍋里煎成一張一張的餅。做好裝在籃子里,客人來了待客,自己家人團團圍坐吃起來也別有一番風味。

不管怎樣,春節菜點中最主要的還是「打糕」:泡好白米,蒸過,放在木板上,由兩個小夥子用木棍一下一下狠打。木板上漸近糕狀的米團熱氣騰騰,我們也跟著流口水。徹底打成糕狀後,母親把它先搓成一條條,稍硬後再切成一片片。春節時客人來拜年,母親總是煮好糕湯,端上煎餅,再加別的菜、點心、水正果等,熱情地款待他們。

直到如今,每到春節,我都要很好地回味一下兒時坐在母親身邊等新衣服時的心情,做點心、水正果、打糕時的情景和煎餅的味道。

我們的母親做每一件節日新衣,每一種節日吃食,都不厭其煩,投入無限的真誠和愛心以款待家人和左鄰右舍。那麼,現在又是怎樣的呢?

滿街的商店裡堆著合身的衣服,只要拿著錢包出街一趟當場就可以選好幾件衣服。食品店裡有做好的點心和磨好的綠豆,甚至可以買到煎好的餅,拿泡好的白米就可以換回一條條做好的打糕。

世界已經走向機械化,需要的只是金錢和時間,而不是技巧、努力、愛情和真誠。真是什麼都很方便。可是我還是很願意回憶一些事情,那是我不甘心在這種方便中漸漸失去一些更寶貴的東西!

我覺得我們這一代韓國女人,在繼承上一代韓國女人那種真誠和愛心方面做得很不夠。上輩女人給家人做一件衣服,給丈夫做一頓飯,做每一樣拜祭祖宗的菜,哪怕是送給鄰居的一碟煎餅,都是盡獻自己所有的真誠和愛意的。以前一個家庭的吃穿,都多虧女人的努力和忍耐,她們在辛苦中不覺得辛苦,也是靠了真誠和愛情的支撐。通宵達旦做婆婆的襪子;寒冷的冬天提了冰涼的水來洗一家人的衣服;在昏暗的燈盞下縫補家人的衣服……這種韓國女人的心稀少了!

如今我們失去了那樣的心情,可也失去了不少生活的樂趣。一些家庭,早上各走各的,晚上回來吃麵包和罐頭食品,一個個面對電視也不交談,這樣過幾小時後各回房間睡覺。方便可謂方便,但是沒有真正的生活,所以現在的人很孤獨。

我們沒有讓自己的孩子感受自己小時候感受到的「母親」。吃穿都是買回來的,我們的真誠和愛情就也跟著冷卻了很多。沒有了辛苦,跟著快樂也消失了。所以,我們的孩子很孤獨地長大。「方便」固然好,但是快樂的生活是不是更重要?

我不是說要回到從前的生活,只是說我們還得不失去我們做媳婦、妻子、母親的真誠和愛情。生活越機械化,越需要更多的真誠和愛情。這樣我們也才能把孤獨的生活變成更有人情味的生活,醫治好現代人的孤獨感。或者不用說這么遠,只要多想想怎麼做才能使我們的丈夫和孩子感受到更多些幸福。

每到節日,我孤獨的心裡都想到我的母親。

年的瑣事(春節散文雜記) 文 / 紅色戀楓葉

為春節寫的詞:
與春節乾杯

匆匆決定,寒假不回家,
寂寞無語,獨自端酒杯.
日日夜夜,思母難入眠,
惶忽展轉,已是夜半深.
庸碌無為,大學兩年多,
幾多憧憬,未來何時歸.
望此凍日,以是春始復,
街頭巷尾,舊貌換新顏.
爆竹連連,家遠人難圓,
孤寂把酒,與春節乾杯!

過年
要過年了,象媽媽說的.過年是要享受的.不過那是對於有物資生活豐富的人們.我沒有回家,現在是一點吃的也沒有了.外面下著雨,蒙蒙的雨帶著涼意.我卷縮著身子,害怕雨將我的心打濕.不大的超市,人山人海.我獨自穿行在貨架與顧客之間.顯得我與過年格格不入.於是匆匆買好東西,又匆匆回到了我的小屋.要過年了,我還是自己.其實,在哪過年與誰過年,對與我 來說是無關緊要的.年賦予的很多.比如,思念.比如,歡笑.或者比如幸福.很象葡萄酒一樣,開蓋的時候好難,可里邊還算可以了.我只喝了一口,說真的,不好喝.我不想喝了。。。
年三十的靜寂
都年三十了,家裡的年貨都應該准備好了,還有鞭炮.記的小時侯,今天上午應該貼春聯.老爺會起的早一些,做點簡單的早餐.因為是過年嗎,正頓的飯對於我們小孩子來說,是不想吃的.我們知道,在家中最大的櫃子里有好多好吃的.大約八九點鍾,我們才懶散的爬出被窩.為了除夕夜的通宵達旦,通常是沒人早起的.其實睜眼的第一件事就是找自己的新衣服.那時候,農村的孩子,也只有在過年的時候會有一身的新衣服.全是新的,連鞋子,襪子甚至是內衣.急急茫茫的穿好,卻又不捨得下地了.坐在炕上卻又怕把新衣服弄皺了,只得站在那裡,不敢碰任何的東西.聽說老爺已經把糨糊做好了.我們又爭搶著去貼春聯.歪了,趕快擺擺.皺了,又趕快捋捋.北方的天,在過年的時候也算是一年之中最冷的幾天吧.我們的手是又冷又臟.於是,兩只手互相挫挫.冷不防又在臉上蹭一下.正個臉都是對聯的顏色了.老爺在一邊是又笑又急著說,不要把新衣服弄臟了.要是往常啊,早就忘了什麼衣服了.能抹的地方都要讓它紅了.可現在就不同了,今天其實是試新衣服的,真正的穿是在明天-大年初一.那是要穿出去給人拜年的,要是臟了是要哎人家說的.眼看春聯就要貼完了,我們又趕快跑回去,將衣服脫了,換上平時的一身.因為要放鞭炮了,誰也不想讓新衣服受到火炮的光臨啊.老爺就忙著收拾那貼完春聯的一堆,然後順便掃掃院子.好給我們弄出一快地方來放鞭炮.
老爺是在我高考那年春天走的,我哭了好久.在學校還偷哭過幾次.小時候老爺對我來說就是我的一切.可無論你是多麼珍惜,要走的始終還是會走的.你最終的挽留只能變為回憶,永遠留在你心中.
今天又是一個年三十.此時的我,已快要大學畢業.寒假我沒有回家,眼看要工作的我希望能補償自己些什麼.一連下了4天的雨,在年三十的上午,太陽還是捨得出來一下.看看人民是否都准備著過年呢.我沒有,什麼也沒有.坐在電腦前,默默的靜寂著.想起了小時侯,那才是我們歡天喜地的過年.

初一看雨
直到大年鍾聲敲響的那一刻,才知道,雨還在下.說起雨來,在江西可能是給我感觸最深的.剛來學校報道的時候,雨就下個不停.一下就是好幾個星期.每天都是陰暗的,見不著太陽.以前在北方只能在七夕的時候會有這樣的天氣.大家都說那是牛郎織女見面了,在不停的哭呢.可最多隻能有兩天而已了.可在江西,這樣的天氣是司空見慣的.今天已經是開始下雨的第六天了,雖說年三十的上午太陽是出來一會.感情是看看為年而忙碌的人吧.這不,下午就又開始不停的下.雖是不大,可就是不停啊!看著看者春晚,被外邊的鞭炮嚇了一跳.新年的鍾聲就要敲響了,我溜達著走出樓口.外邊早就被鞭炮聲團團圍住,見了天空才知道,雨還在默默地下著,俏無聲息,一滴一滴地.一陣炮聲過後,隱約聽到沙沙作響.就這樣雨就下了一夜.初一的早上,天剛剛亮,我走上陽台,還好看到天際那泛起的魚肚白.外面百蒙蒙一片.難道又起霧了.我生平是最喜歡霧的.總是感覺他很美,想要遮住世間所有的丑態,可太陽總是能照到任何矮小的角落.於是,我推看窗戶,想要再走近這朦朧的世界一步.卻發現,那不是霧,是水滴.雨還在下,無聲無息,卻又彷彿聽到響聲.看到暗灰的湖面,一圈圈漣漪直抵對岸.雨是在下.又下了一夜.從溝年就下到了豬年.好象在洗滌狗年留下的所有霉氣.也給豬年帶來一個新的氣象.北方是瑞雪兆豐年,南方也有喜雨迎新春啊.忽然,遠方又是一陣鞭炮聲,接著近了,越來越近.人們醒來了,在歡慶這萬物復甦的時刻.那是普天同慶啊.
初二無言 初二的清晨通常是清凈的,但這靜不是保持很長時間.不久,鞭炮聲就會四起,一直響到晌午.那時上墳的人們響的.我們家一般起的比較晚些,但還是要上墳的.在我記事起,上墳的重擔就已經交給我了.早早地老爺就准備好了上墳的用品.然後叫醒我們.吃完飯後,大約10點多.我和弟弟就帶著一堆東西出門了.里邊有好多的東西,各式的糕點,有鞭炮,還有紙錢和香.可回來的時候就什麼也沒有了.去的地方離村子比較遠,我們大約快12點才能回來.回來的時候,家裡邊已經開始包餃子了.通常我們也會上手的.從小媽媽就是這樣,不論做什麼,都要我們和她一起做的.要是說不會,她就嚴厲的說,不會就學嗎,誰一生下來就會啊.說的似乎很有道理,我們便不再作聲.可以說我們是在母親的道理中長大的,還好母親還是個有文化的人.在農村的那個年代,高中生可以說是最有希望的了.可母親常會說她命不好.最有趣是吃餃子了,我們是會爭著吃第一鍋的(在那是的農村,家裡很多人.要做好多的餃子,一鍋是煮不下的),因為在包餃子是,老爺會在其中一個餃子里包上一個硬幣.而包硬幣的那個餃子就是在第一鍋煮的.家裡人都說,誰吃到了帶硬幣的餃子,將來啊一定有福.我吃了好多次了,也不覺得自己現在怎麼有福啊.所以後來在家中每每吃到帶硬幣的那個人就成了最後洗鍋的人了.吃完了餃子,下午便沒有什麼事了.我們通常是找自己的小夥伴去了.
而今年的初二,我想起了媽媽,也想起了老爺.可能是在夢中吧.因為從年三十沒睡一直到初一的晚上,所以今天起的特晚.還好自己也買了餃子,起來,洗刷,燒水,煮餃子,吃餃子再到洗鍋,每每想到以前的初二,自己只是默默地無言.我不僅問自己,這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嗎. 這是初三 連續兩日的激情終於在第三天走的煙消雲散.人人都說過年是團圓的日子,兒行千里母擔憂,豐年過節方聚首.快一年了,我沒有回家了.也不知道母親是否常常失眠,父親腰還常常痛嗎,弟弟妹妹還常常惹他們生氣嗎.初三的白天,我卻在睡覺.夢到了他們.自己深知,心有愧疚,此致佳節,恭祝父母.萬壽無疆.
大年初三,我是睡了一天.不知道什麼時候天亮,不知道什麼時候日落.也不知道大家在做什麼.

初四春遊

說起春遊.大約早了許多啊!可春天早就悄悄的來到了大地.不是無聲無息地,只是我們無心的沒發覺罷了.
午後的湖面,一片沉寂.我無心的閑走在湖的一旁.偶爾把揀起的石子扔向湖中央,想打破這靜,打破這寂寞的寂.可湖面的波紋盪了又盪,最終還是恢復了平靜.於是便看著自己走的路.許是昨夜又下了雨,路面泥濘還有水窪.對著路邊的綠草,我頓然一驚頓足.是春天了,草芽兒嫩黃,草尖也綠了.北方的春,來的突然.春的伊始送來了生機.冬天的北方,昏黃一片,什麼都暗然失色.地凍了,湖也接冰了.潔白的雪卻又覆蓋了一切,不讓你看到冬天的地面.而冬天的冷,更是讓萬物沉睡於大地之下.曾記得在北方,冬天就兩個顏色,地的黃與雪的白.是春帶來了五顏六色,也帶來了朝氣勃勃.可在南方卻截然不同.冬天沒有雪,湖面依然是夏天的綠.花兒還是那麼紅.只是有些草兒枯了也黃了,有些樹葉落了也禿了.冬天很少有雪,有時候依然冬雨綿綿,一連下個好幾天.而春的到來,只是喚醒那些枯了的草,掉了葉子的樹.如果你是無心,你不會發現南方的春天是什麼時候來的.
走過一棵禿禿的垂柳,細細的柳枝垂到了湖面.長長的枝上長滿了芽.嫩黃的芽兒不就正在傳遞著春的到來嗎?的確,南方的春天來了.那北方的春還早嗎?

初六的霧

我是喜歡霧的,不輪是春天還是冬天。置身在霧中,猶如仙境一般。呼吸著霧的血液,享受著霧的洗禮,不是連心靈也凈化了嗎?
今晨的霧起的就好,我想今天一頂是個好天氣。睜開眼,眯視窗外。吆!起霧了。我驚喜著,慌忙穿起衣服跑出了院。霧好大,連人從我身邊經過,我都不知道。不知道什麼時候來的,只看到一個身影,就消失在眼前,消失在眼前的迷霧中。遠處什麼也看不到,我就這樣被霧包圍著。連身邊的建築也只能呈現出輪廓。小湖上的小亭在霧中若隱若現。真是不識迷霧真面目,只緣身在此霧中。

游弋於霧中,霧隨身動,唯身是霧啊!霧入懷則溫柔,入眼則委靡,入腦則蒙蒙。真乃難得糊塗!在霧中呼吸,霧由鼻入,唯氣是霧啊!霧進腔則涼爽,進肺則清新,進心則凈明。實為心靜明萬里!
不知不覺,我閑散在湖邊上。我欲乘霧而去,又怕失足落水。靜靜觀賞,又想攜玩於霧中。無奈,只得慢散在小徑上,看霧中的景色。淵源流散,隱隱約約。可惜我不是秀才,無斗才聰慧,不然於此吟詩作畫,實乃平身之樂。

G. 春節的散文

【春節】零落碎成泥
(一)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突然發現,一年一年走過,我對於春節的記憶,居然碾冰為土,零落成泥 。
總希望一年的最後,能夠像黑暗過後的黎明,陰霾散盡,雪後初晴。可年關過後才發現,世界還是那個世界,只是感受世界的心不同了。

(二)
我的年總是和假期連在一起的,上班的時候盼著放假,真的放假了,卻那麼盼望,年關姍姍來遲。
假期開始,我常常是半睡半醒,頹廢不堪地肆意著幸福。只有走進了年關,我才開始像老輩人一樣「二十四,掃房子;二十八,把面發」,家裡必須一塵不染了,才會放心過年關。
愛人戲稱我和標準的上班族是一樣的,那些多出來的假期,權當和周公一年兩度的親密接觸。
其實他不知道,我儲備的能量、智慧、心氣、體力,還有精神,都在迎接這個每年的這一關。年就像一列沒有終點卻永遠疾馳的火車,沿途許多美麗的風景都值得我們等待。

(三)
我生性不是個喜歡熱鬧的人。
每年團飯過後,大人打牌,小孩放炮,我常常一個人靜靜的躲在小屋,躺在床上悠閑地看著自己帶過來的書。
這本書當然不會是新的,一定是這一年中翻看過很多次,有些段落幾乎都可以倒背如流的。我常常停留在某一個文字下,不肯翻閱。
我知道,從前的那些時刻就這樣在我的腦海里又過一遍,曾經的傷痛眼淚都讓我能為了糖而甜,為了餅而香,靜下心來,把自己生命過程的每一個細節都設計得再精美一些,純凈一些。

(四)
每年的大年初一,是母親的生日,於是,大年三十的零點時刻,最讓我懷念。
出嫁前,每年大年三十零點敲鍾的時刻,是我們全家最幸福的時候。姐妹幾個偷偷准備下生日蛋糕,零點之前捧出來。當媽媽的笑臉在燭光里一點點綻開,全家都能感覺到母親的滿足。其實,我一直都覺得,這些捉迷藏的游戲,媽媽一定是心知肚明的,只是,她樂得在我們的偷偷摸摸間,享受做母親的快樂吧!
結婚後作了人家的媳婦,這個時刻就永遠的成為記憶了。我常常在很多年的這個時刻,在人丁不興旺冷冷清清的夫家,一個人在心裡默默說上一聲:媽媽,生日快樂!
後來我和母親搬到了一個居民樓里,愛人和女兒就可以在年三十的晚上回家給母親慶賀生日了,而我依舊被熱熱鬧鬧的氣氛「拒之門外」。
媽媽說,出嫁的女兒不能回家過年。於是,我恪守著這個老輩的規矩,不敢越雷池半步。一個人上樓,一個人默默數過一年的最後幾秒,一個人默默地對媽媽說快樂!
細細品嘗著女兒帶回來的生日蛋糕,甜甜的,膩膩的,一覺醒來,年就過了。

(五)
做人家媳婦卻不愛回人家,這是我的苦惱。即使我足夠傳統,我也必須承認我愛爸媽比愛公婆多。我知道,總有一天,女兒也會面臨這個問題,而那時我會心疼。
很多論壇都有關於「過年回誰家」的話題,公說公的理,婆說婆的理。
從前,家庭子女眾多,走了女兒還有兒子,家裡總有人繞懷膝下。可現在,有多少獨生子女因為過年而天各一方?有多少因為過年而勞燕分飛?更有多少這個本該舉國歡慶的日子卻強顏歡笑?
我禁不住問女兒:你將來長大了,回誰家過年?女兒很大方地一揮手:把你們四個都接過來,咱們一起過!

(六)
腳下的路還很長,年依舊會如期而至,既然已經踏上了每一年的航程,就學會不拒絕吧!
我認認真真給自己洗個臉,把鞋子擦亮,然後到商場給自己買件紅衣,插個花籃,光光鮮鮮過年了!

如果沒有春節該多好
春節過完了,該離家的離家,該遠行的遠行,該幹嘛的幹嘛,一切都已回復到平常。春節啊,曾經日思夜盼的春節如今卻留給我歲月無情的感慨,除此之外便只有淡然無味的感覺外加些許的感傷情緒夾雜其中。我現在越來越厭惡過春節了,而今的春節最大的功能就是提醒我又長了一歲、又老了一點,青春留不住,我已不再年輕。
對於那些功成名就的人來說過春節自然是吃的好、玩的好、睡的好,無憂無慮純粹的休閑放鬆;可對於我等事業無成的碌碌之輩來說過完春節就等於又浪費了一年的光陰。人生的旅途啊究竟有多少個春節可以度過?又有多少的光陰可以揮霍?對於成功的人和不成功的人來說,一樣的春節卻有著兩種的心情。
除夕之夜耳畔回盪著的鞭炮聲和漫天綻放的美麗煙花也曾帶給我短暫的喜悅和激動,可是僅此而已。美麗的心情如同美麗的煙花瞬間即逝,當大地復歸平靜,天空重現本色,我久久凝視著滿地燃放鞭炮時留下的碎紙屑默默發呆,恍然如夢,已經結束了,終於結束了。春節最能打動人心的僅僅是那一瞬間的精彩。可憐的人們一向把春節奉為最神聖最隆重的節日,可是春節究竟能給人們帶來多少的歡樂?
往年至少還有個春節聯歡晚會值得期待,但今年「春晚」已絲毫引不起我的興趣,只是零點以後我才稍微瞄了兩眼,失望的情緒自然流淌在心間,不出所料,依然是老一套而已;每年都興師動眾的搞一台毫無新意、幾近雷同的晚會確實是勞民傷財沒有任何再舉辦下去的必要了。可是沒有了春節晚會我們還能看什麽?還有什麽是值得我們看的?我不知道!
初一拜年是我反感的事情,本來我是打算在那神秘的百草園一個人靜靜的度過整個春節的,可終究還是難違世俗的力量,當我初一匆匆趕回家時已近中午,這個時候拜年的大潮已過,人家別人早已拜完年沒啥事了;我就象一個落後分子一樣孤零零的一個人硬著頭皮挨家挨戶的串,嘴裡說著我不願說的拜年話,兩個小時下來我長吁一口氣:總算完成任務了。
嚴格說來,只有過完正月十五元宵節整個春節大幕才算正式落下,除了喜歡吃那甜甜的元宵外我對元宵節其實也無甚興趣,那金碧輝煌、五彩繽紛的燈會加上那人頭攢動、密密麻麻的人群,只想想就讓我心生怯意和煩感,亂哄哄的擠做一團身體累,心更累,我啊還是離熱鬧遠點好。
春節就這樣悄悄離去,以後如果沒有春節該有多好!

春節憶非憶

「嗵——嗵——嗵」,在煙花映紅的絢爛夜空中,春節悄悄地來,又悄悄地去了。除卻肩扛手提、走街串巷的行色匆匆,喜氣、團聚的主題,也於匆忙間濃縮並虛化了。
忙忙碌碌一年到頭,我也曾經很想於年關和年初的間隙與親朋好友一述衷腸,談談成敗得失,說說喜怒哀樂,最好在老酒、煙霧間道盡風流。然而,我卻驀然發現自己的幼稚和不合時宜。在生活節奏加速度提升的現在,誰還會有這樣的從容不迫呢?一切都在事業、地位、收入的圈圈裡打轉。才兩三天光景,還沒覺出團聚的溫情,新一輪的上班熱潮又開始了。
似乎春節還沒開始,可是卻真真正正地結束了。看著漸漸遠去的2007年春節,我簡直崇拜、嫉妒、羨慕豬八戒在五觀庄與人參果的親密接觸。還沒吃就沒有了,可是卻實實在在地吃了。那感受,怎麼就這樣貼切呢!
於是,借他人之口對近幾年春節的發展趨勢作了概括:殼子(禮品)越來越大,實貨越來越小;花樣(煙花)越來越多,氣氛越來越淡;效率(拜年)越來越高,交流越來越少……
面對社會生活方式的急遽變遷,衛道士我一時半刻居然很有些失落與茫然,便螳臂當車般拉一回歷史倒車,從記憶深處尋求春節的一些快樂片斷,遂有如下文字隆重問世:
切糖的甜蜜記憶
小年(農歷十二月二十四)過後,風是一天緊是一天,在刺骨的寒意中,你庸懶地起床,庸懶地洗漱,又庸懶地烤火看書觀電視。
忽一日,一鍋稀爛的米飯映入你的眼簾。面對「像飯又像粥,非飯亦非粥」的早餐,還未等你發出抱怨,便叫娘親一句「過年了,今天切糖」給生生地噎了回去。
「天大地大,過年最大。」為了過年,吃點爛飯簡直就不是犧牲!人人都這樣想。
天漸漸地暗淡下來,在鐵鍋中奮戰一個白日的米飯終於將要涅盤,為實現澱粉和蔗糖的分離而興奮得手舞足蹈。
又數個小時,假使天氣晴朗或許還能繁星密布的辰光,由大鍋米飯凝結而成的型糖終於大功告成。
看著小半鍋黏稠的產品,拿一把勺子輕輕地攪動,暗黑色的型糖隨即形成一個漩渦。提起勺子,糖如同薄薄的千張,均勻地掛下來。那時候,煎熬糖的,看煎熬糖的,都會長吁一口氣,露出會心的一笑。
接下來,便是圍坐在火爐旁,等待切糖師傅的到來。
黑白熒屏上牽馬挑擔的畫面在蔣大偉雄渾的歌聲中不停地切換,可師傅遲遲不到。慢慢地,圍坐在火爐上的人上下眼皮開始打架,這其中就有我的光輝形象。當然,還附加著讓哈喇子流下來,點點滴入灰中。
也不知什麼時候,「咚咚」的敲門聲忽然響起。
看到歪叼著過濾嘴的切糖師傅大駕光臨,剛剛還昏昏沉沉的我們隨即精神為之一振,立馬開始忙碌起來。
「哧啦」,在跳動著的焰火中,灶前一大捆豆萁很快散落,被接二連三地填入鍋底。與「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的悲悲戚戚不同,這次的豆萁充滿著「燃燒我一把,甜蜜千萬家」的大無畏英雄氣概,頗具豪邁之風。
鍋子很快熱起來,隨著勺勺型糖的舀入,第一板自製土糖的誕生歷程很快開始。
只見炸熟的一小簸箕凍米被倒入鍋中,它混合著預熱的型糖,伴隨著切糖師傅鍋鏟的指揮上下翻飛。若干年後在美食節上見到烤肉者的舞姿,竟覺出異曲同工之妙來。
「起鍋,」一聲令下,我們忙不迭地移過砧板,並在上面放上豆腐框。
「哐!哐!哐!」最花力氣的一道工序開始了:用糖槌把鬆散的凍米夯實,吃起來有嚼頭又有韌勁。
此項畢,只見師傅一個提手,把豆腐框飛快地拎起,而夯實的凍米方塊卻毫發未損。
隨即便是把板糖切為片糖,也即最見手藝的「化大為小」。我們觀摩著師傅的表演,一個個露出驚嘆兼崇拜的神色。
約一刻鍾,第一板糖大功告成。
隨後是第二、第三,芝麻、番薯……
等把所有的片糖都裝進大大小小的缸里後,已是半夜三更。
可惜,那時還沒有「累,並快樂著」之說,甚為遺憾。
爆竹的聲聲誘惑
「爆竹聲聲辭舊歲,迎新總在噼啪中。」要說過年沒有炮仗,那還叫過年么?該傳統得以延續千年,總有它的合理內核與獨特魅力吧,我想。
關於炮仗,我倒有兩個很模糊的記憶:
天下著零星小雪,一位外地親戚很難得地於除夕前光臨造訪。
許是從未見過手放炮仗,見我擺弄個不停,便饒有興趣地湊上來,笑嘻嘻地說:「這么好玩,給我一支試試?」說完,不待我答應,便飛快地抽出一支。
這倒也罷了,偏偏還要問我一句:「怎麼放啊?」
才七八歲的我,哪分得清玩笑,正肉痛得不行,便誤導說:「豎在石頭上,用手按住,再點上火就可以了。」
糟糕的是,親戚真的這樣做了。只聽「砰」地一聲,手掌頓時烏漆麻黑。好在炮仗是最輕量級的,力道也不大。饒是如此,紅腫還是不可避免的。
結果,娘親賞了我好幾個「麥鼓」(巴掌),讓我消化了好幾天。
大約同一時期,我在拜年過程中又因炮仗很是風光了一陣。
才邁上姑媽家門前的台階,我就嫻熟地拿出粗大的炮仗,捏在手上,鎮定自若地「乒乒乓乓」放起來。
聞聲而出的兩位表哥,盡管年齡是我的兩倍,卻也嚇得用手捂住耳朵,半晌不敢動彈,和我的面不改色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姑父很生氣,在誇獎我膽大的同時把表哥一頓臭罵。
現在想想,倒有些後怕:要是假冒偽劣產品如現在般泛濫,說不定我會成為新聞媒體安全教育的反面教材呢。
除卻模糊的回憶,春節炮仗的快樂還在於數量的累積和展覽。一進入農歷十二月,大大小小、花花綠綠的炮仗便會漸漸地增多,今天一筒、明天兩筒地堆放在煙囪下的壁櫥里。臨近除夕,怕不有十三、四筒哩。只見它們整整齊齊地碼在一起,分外好看,惹得我隔三岔五就去看一回,生怕它們飛了似的。倘若能再花上兩毛五分,就可以買上一串100響的小鞭炮。那時侯,我真是會快樂地連心都要飛起來。
年三十終於在千呼萬喚中降臨。才下午三、四點鍾,整個村子便被劈劈啪啪的炮仗聲所包圍、所籠罩,充滿硝味的淡藍色煙霧,也喜不自禁地四下里遊走。我也開始忙碌,屁顛顛地搬出儲備的炮仗,看著燃放後的它一支支沖上天空,然後發出好聽的「砰啪」聲。那光景,想不鬧猛都不行哩。
晚飯後往往還早,於是我便拎著一隻袋子,兔子般地上串下跳於鄰舍的房前屋後,烏溜溜的眼睛爍爍放光,不住地四下里掃描,一旦發現「獵物」——炮仗渣頭,便飛快地趕上去收入袋中。倘若碰上有些積雪的日子,那傳入耳中的更是一片「咯吱咯吱」聲,聽起來那麼的悅耳。末了,盡管臉蛋凍得通紅,甚至還會掛下串把鼻涕,但看到成堆的戰果,喜悅之情還是溢於言表的。接下來便是在硝香的熏陶中翻揀淘寶,替戰果分類——完全沒有價值的(往往佔多數),燃放了一半甚至啞響的(很少甚至沒有)。那時侯,要是能揀出一兩支啞響的炮仗,其快樂是遠勝於過年領紅包的。隨後,就讓有利用價值的炮仗渣頭發揮激勵功能:先是一層層往下剝、往裡剝,等它露出黑硝或索線方才罷手,然後點上火,在「砰」的一聲或「哧」的一下中盡情享受快樂。
如今,許是社會進步、經濟發展的緣故,手放炮仗正漸漸地淡出人們的視線,或許不久以後就會銷聲匿跡。取而代之的,是越來越自動、越來越花哨的煙花、禮花。而少數暴富的闊佬們甚至用工具車拉來方桌大小的特大產品。那動靜,真個地動山搖,直教人疑心是否建國N年。可是很奇怪,總覺得熱鬧、繁華背後,少了些許本真的意味。
小小炮仗,春節里的一道獨特風景,一言難盡啊!
禮包的搖擺歷程
「那小孩,把包頭拆開來,有好東西呢。」隔著小溪,一個大人遠遠地沖我嚷嚷。
我的心裡一動,真就看了看拎在手中的尼龍袋——裡面裝著舅媽、阿姨返回的好幾個拜年包。
「包里裹著什麼呢?白糖?核桃酥?還是紅棗?」糙紙包起來的禮品,充滿了懸念。
「開玩笑,怎麼可以?」看著人來人往的大路,我嘴裡嘀咕著,加快了腳步,盡管心裡不無想法。
一會兒便轉過彎進入小路,路面頓時冷清了下來。
「要不,看看?」望著空盪盪的四周,一個念頭冒上來。
「不行,被發現了可要吃癟。」我被這個想法嚇了一跳。
「累了,歇歇吧。」又走了一會兒,我在一塊大石頭前停住腳步。這石頭,真大!真好!躲在後面,誰也看不見。
……
到家後,我交上癟了些許的禮包,並誠懇地解釋了原因——擠壓過度。
「其實,我在路上拆包偷吃了。」若干年後,我如是坦白。
「你當我是傻子?」回答讓我大吃一驚,「也是條件困難,沒什麼吃啊。」
我頓時湧上一種異樣的感覺。

「年年春節,今又春節。」過去已然過去,未來又將何如呢?空洞濫情的我,突然有些莫名的惆悵。

在此祝回家過年的朋友一路順風!預祝所有的朋友新春快樂!

【春節】春節流年篇
似乎剛剛過完牛年的春節不久,虎年的春節就已經悄然來到。
今年是離開家後回來度過的第二個春節了,懷想去年那時的濃濃思家情愫,今年則顯得平淡而自然,或許,這也是一種長大的標志吧。
還是故鄉熟悉的街道,還是故鄉濃濃的年味兒。回家已臨近過年,街頭巷尾好是熱鬧了,到處張燈結綵,到處人山人海。
伴著這股濃濃的過年氣息,我們一家也每天籌備著過年的種種需要物品,熟肉要充足,蔬菜也必不可少,還有美酒,還有新裝……那種氣勢,足以是將要過一年而不僅僅是過年。
像這樣忙了差不多一周,終於迎來了最後的成功時刻——除夕之夜。我們終於可以悠哉悠哉地坐在窗明幾凈的溫暖小屋內,靜靜地吃著餃子,美美地享受春節聯歡晚會這場視覺盛宴。
「英倫配」的效果確實還不錯,都是兩位比較有氣質的男女偶像,都是自己喜歡的歌唱明星。周傑倫和宋祖英倒也的確配合默契,要不是自己早有耳聞,恐怕她們的這一合唱效果一定會讓我大跌眼鏡的。趙本山的小品也還是那麼搞笑,我毫無怨言地等著趙老到臨近午夜時分,在幽默的台詞和幽默的表演面前我還是不擇不扣地笑了好久,好久。
今年的春晚依然不乏新的面孔,美麗的旋律和悠揚的歌聲令人陶醉,精彩的雜技和神奇的魔術著實令人嘆為觀止,還有那歡樂愉悅的相聲小品,讓觀眾體會到了導演的別具匠心。貫穿晚會的依然是那祥和寧靜的主旋律,從不同時刻不同情景展現出了2008年的變化和我們國家的蒸蒸日上。不論從晚會的表現看還是從晚會的內涵看,牛年的春節晚會依然是很成功的。
大年初一依然是走街串巷,拜年,在家吃團圓飯;大年初二依然是去外婆家度過的。和親人們聊天,聚餐,玩耍後,伴著淡淡的夜色,現在又回到了溫馨的家裡。
如果把筆僅僅停留在這里,或許這僅僅只是「春節」而算不上「流年」,但我用自己並不太敏感的內心,深深的體會到一種近乎「流年」的味道兒。
第一要提的便是春節來的之快,快的似乎超越了想像。然而細細回想,以前的春節卻是那麼的漫長。還記得小的時候,似乎剛剛過完元旦,還離春節有一個多月,就早早的等上了。小時候籌備自己年貨的第一必需品不是新衣,也不是美食,而是一大堆一大堆的年炮。那時過年意識特簡單,就是有漂亮的花炮放就成了。
記得自己總是在差不多臘月就開始買炮了,這兒看見好的就買點,那裡遇上了就再買點,也不買那種特別昂貴的禮炮,就是小孩子可以放的有一點點焰火的那種小花炮兒。買回來,放在盒子里箱子里藏好,放在床底下,天天沒事了就拿出來看一看,那種喜悅之情,是現在所無法形容的。只要一有空,總愛和鄰居小夥伴比比誰的炮多,誰的炮好看。快臨近春節,大概是臘月二十三前後吧,就每晚都抱著既捨不得放又特別想放這樣一種雙重感受放自己喜愛已久的花炮,每放一個都是激動萬分,每次放出焰火都會高興地手舞足蹈,那種心情,那種景象,至今回憶起來都感覺餘味無窮。
而隨著年齡的長大和閱歷的成熟,放炮已經沒有那麼大的誘惑力了,後來甚至是成了一個過程,一種負擔,最後乾脆不放了,一是嫌外面又黑又冷的,一個人懶得出去;二是看看自己窗外的近處遠處升起的多多禮花,感覺也就和自己放一樣了。
現在想想,在這種看似長大了,看似簡單了之中,流走了多少過年的美好時光。
小時候大年初一初二,都老早就起來,洗洗臉,穿好自己的新衣服,很聽話很懂事的等著大人們,心裡卻早有小九九——就快掙到壓歲錢了,掙了壓歲錢買糖吃。每掙到一個紅包,就高興地又蹦又跳,和小夥伴們去不遠的小賣部里買著自己平日里吃不到的零食,高興地跑來跑去,似乎自己是全天下最最幸福的人了。那時的壓歲錢,充其量也不過幾塊錢,而捏在自己的小手裡,卻感覺是那麼的多。
現在盡管自己已經是成人了,但由於上大學,依舊能領到親人們的壓歲錢,但心情卻是格外平淡,沒有一丁點喜悅和激動,好像就應該領的,壓歲錢本來就是交換交換嘛,又感覺抓緊領吧,過不了幾年就沒有了。手裡接過幾百幾百的大票子,輕輕疊起,裝入口袋,這就OK了,其他真沒別的了。
過去一有錢了就往小賣部跑,那小小的櫃台上總是擺放著自己總也看不完的好玩意兒,每次進去了就左看右看,離開時又是那麼的依依不捨。買上一毛錢的牛奶糖,或是兩毛錢的果丹皮,把自己樂的比吃了蜜都甜。而現在呢,當自己走進一家又一家規模龐大的超市,面對擺滿了一架又一架的各式貨物,各種美味,卻打不起絲毫的興趣和胃口,每次都是在逗留了一小會兒便毫無感覺的走了出來,也許是這里的好吃的好玩的都吃膩了玩膩了,也許是自己長大了再不會被這些所喜悅所動情了。
小時候過年永遠是最最快樂最最高興的事,現在卻感覺過年也就這樣,僅僅是一年的開始和一年的結束,其他的,真沒什麼了。
昨天在網上和很多同齡人說起了今年的春節,他們都不無遺憾的說到過年好像一年不如一年有年味了,我說深有同感,在感嘆之餘,似乎也聯想到其實人生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小的時候,我們是最簡單最單純的,根本不去關心生命的本質以及活著的意義,就是在自己的小天地里做著自己喜愛做的事,那時的慾望也很小,或許是一本渴望已久的童話故事書,或許是一個心儀已久的小玩具,一般在過年的時候大人們總會完成我們的小小夙願,讓我們過一個快快樂樂的春節,吃著香美的食物,看著喜愛的卡通書,玩著好玩的玩具,過年的年味和過年的意義在不知不覺間已體會的淋漓盡致,那麼,還有什麼不快樂不激動呢?
而現在,早已不是一件衣服一點美味所能動容。我們在一點點的長大,一點點的融入社會,一點點地走向成熟,卻也在一點點的慾望橫生,一點點的失去單純,一點點的走向庸俗和勢利。我們總是在財富,地位,名譽間一次又一次的迷失自我,在得與失二者間一次次的悲喜交加,我們變得貪婪而勢利,變得懶惰而庸俗,帶著一副灰色眼眶的眼鏡去看世界和世人,在一次次的交往切磋中變得銳利而冷酷,我們似乎找到了人生的價值,似乎看到了活著的意義,但我們卻失去了多少童真的笑靨和多少難忘的快樂回憶。
我們總是在略帶憂傷的面孔下隱藏著一顆世俗熏染的心靈,在待人接物間學會了虛偽和心計,在成功或機遇面前獨自竊喜,在挫折和失利來臨時變得脆弱而不堪一擊。
我們自以為長大了很多,也堅強了很多,其實,我們卻一點也沒有小時候的雄心和毅力。小時候你壘積木,或許是壘了再倒,倒了再壘,一點都沒有泄氣和無奈。現在你卻在為一點點不愉快的小事情都大動肝火,大發牢騷。面對很多重要的考試和測驗,你第一想到的往往不是積極努力備考,而是費盡心機去尋找作弊的工具和辦法。當看到一幕幕名牌大學生,碩士,博士因作弊而被取消學位時,我感到的是一種發自內心的充滿深深遺憾的痛。
我們已經不知道了因誰而活,為誰而活,每種感情都變得冷淡如水,血肉親情可以變成反目成仇,濃濃友情僅僅因為嫉妒就會變成互相陷害,甚至是最甜蜜最浪漫的愛情,都難逃此劫,愛情披上了虛偽的面紗,婚姻的背後是當事人雙方的互相利用,我無法想像,像這樣發展下去社會會變成怎樣,以後人們還會不會有真情可言,若干年後的人們是不是會變得比現在還貪婪而殘忍?
或許,我本不該這樣想,或許,事物的發展本應經歷一個起起伏伏的自然歷程,然而我還是滿心歡喜的呼籲這種陰霾早早散去,人們的心靈多種一些充滿陽光和友善的種子。
既然長大是每一個人必須經歷的人生過程,而童心卻未必是每個成年人都必須拋棄的人生背囊。我很欣賞那些西方成功人士,在而立之年甚至是耄耋之年都不忘保持一顆童心,童心未泯,或許是人生的又一種更高的境界。
在今年的春節里我感觸了很多也感悟了很久,在感嘆歲月流逝的同時,又撣撣灰塵拾起了很多美好的回憶,在大年初二的晚上,情不自禁地寫下了這篇春節流年。

H. 春節中最讓你感動的場面作文散文

瑾兒忙碌的接完最後一個電話,在記事本上記下領導交辦的任務,收拾背包低頭快速走出辦公樓。對面的公交車站點前剛好停下了一輛18路,瑾兒一路小跑著過去,揮著手示意司機等一下,路過的計程車私家車高級轎車里的人無不對她側目,甚至有的人臟話已經溜出嘴了,瑾兒顧不得這些,出示月票後忙不迭地向司機道謝。車開動了,瑾兒開始考慮到了醫院怎麼向母親交待。
病房裡的氣氛很融洽,在這里住院的人好多都成了朋友,陪床的父親總是一幅笑臉,對任何人都是有求必應,對母親照顧得又極細致周到,所有的人都對父親評價很高。腦血栓的母親總是靜靜的躺在病床上,剋制而隱忍,從來沒有像別的病人那樣提很多要求,相反,每次瑾兒去,母親都會提醒她不用總往醫院跑,不要累著,瑾兒就會乖巧的答應,然後說些單位的趣事逗母親開心。在母親休息的時候,瑾兒常常會拉了父親到樓道里逼供:「剛交的住院押金,錢還夠不夠?」很多時候,父親會告訴瑾兒:「沒事,我有錢,剛剛支出來的工資,還沒怎麼花呢。」但是瑾兒知道,父親盡力在節省費用,不是到萬不得已的時候,父親是不會張口的。所以,瑾兒默默承擔了自己妹妹的所有日常開銷。
母親看到瑾兒,眼中流露出笑意。「媽,今天好點嗎?」
「好點,這么早就下班了?」
「嗯,媽,告訴您一個好消息,小娜找到工作了」
「真的?這回不用總在你那裡擠著了」
「嗯,她自己出去住了,離公司還近點。」
聽到母親長出了一口氣,瑾兒把心放下了,還好母親沒有追問,還好。
父親使眼色叫瑾兒出去,瑾兒知道,父親是知道真相的了。
的電話又來了,謹兒在電話響起的一瞬間拿起了聽筒,電話那頭,是妹妹氣急敗壞的聲音:「大姐,我想跟你說,你婆婆真奸啊,她就是容不下我,就是想把我欺負走,她和她閨女一唱一和的給我話聽,還以為我不知道呢?誰也不比誰傻...」謹兒緊皺著眉頭聽著那邊的滔滔不絕,找個機會趕緊說:「行了,我知道了,你別太往心裡去,下班後我再和你說行嗎,現在正上班呢。」妹妹說:「那你得讓我說痛快了,我不痛快我受不了,我快要瘋了,這個死老太婆。」謹兒好脾氣的答應,放下電話後,謹兒枯坐在椅子上,眼睛緊緊盯著電話,果然,2分鍾後,電話又來了,還是妹妹,這是一天里第n次了,謹兒快速的拿起聽筒,看見處長臉上的表情很是不愉快,手裡的稿子領導急著要,要命的妹妹每隔2分鍾就來一個電話,不用說自己,處長估計也不堪其擾了。謹兒終於發脾氣了,沖著話筒大聲訓斥:「這是最後一次,你沒什麼事情,我還要上班,不許再打了,再打我也不接!!」放下電話後,謹兒看見處長驚愕的樣子,估計自己的表情確實好不到哪裡去。可是,過了一會,電話又響了,謹兒固執的座著,處長看看她,伸手拿起話筒,很快又遞了過來,謹兒的心臟揪得緊緊地,呼吸都覺得困難。
從醫院回來,妹妹正在離家不遠的站點等她,謹兒給婆婆打了個電話,就說單位有點事情,晚上不能回家吃飯了,要晚一點回去,然後就近找了一處人少的地方,開始傾聽妹妹的抱怨。妹妹嘟了臉,滿臉的氣憤,謹兒想起了父親在臨走時對自己的囑咐,盡量平靜下來,試著說服妹妹轉移注意力,好好工作,可是妹妹一句話就把她頂了回來 :「我心情這么不好還可以自己上班?你婆婆倒是美了,把我趕出來,她正願意呢。」謹兒不知道該怎樣說,就這樣木木的站著聽著,時不時被迫的答應妹妹的提問。謹兒看見小鳥飛過,突然就想哭,為什麼,飛鳥可以如此自由,而人就不行 ?

父親在樓道里對謹兒說:「你妹妹只能拜託你照顧,我自己的孩子我知道,趕緊給她找一處房子,讓她自己出去鍛煉鍛煉,在你那裡也住了兩年了,爸知道你不容易,孩子,就算是幫幫爸。」謹兒只能拚命咬住嘴唇忍著淚水點頭。她何嘗不願幫助爸爸,何嘗不願妹妹生活在自己身邊,可是。這個不同於常人的患有抑鬱症的妹妹和婆婆小姑之間的矛盾已經升級,她目前已經控制不了了,只能讓妹妹搬出去,這個決定容易做,但是這一步步容易走。記得第一次給妹妹說這個想法的時候,妹妹第一句話就是:「大姐,連你也不要我了?你們就都以為我是個包袱吧,我還活著干什麼,有什麼意思,還不如死了算了。」謹兒想:風箱里的老鼠大概就是自己現在的感受吧。
妹妹和婆婆吵架的事情是不能讓媽媽知道的,而讓妹妹搬出去住又必須經過父母同意,謹兒不放心這個什麼都等著家人伺候慣了的妹妹自己在外面生活,更何況妹妹也不願意獨自面對生活啊。還好,媽媽只是聽說妹妹找到工作了,並沒有問太多,可是,謹兒知道父親的為難。謹兒就這樣木然的對著遠處出神,妹妹叫了她兩聲她才聽見,妹妹馬上不高興了,劈頭就是一頓數落,謹兒咬牙忍著,妹妹把氣出了,說:「姐,現在我上班了,得有幾身像樣的衣服,你給我買還是給我錢我自己買阿?」
「哦,我給你一張購物卡吧,單位發的福利,有800多元,夠你用了嗎?最好給我剩一點,我還要給毛毛買牛奶。」妹妹高興的接過卡,說花剩下我給你。謹兒知道這一花就剩不下多少了,但是還是提醒她自己也需要,因為要讓妹妹慢慢明白目前家裡的處境不比從前,不能再隨心所欲了,要培養妹妹的自製力很不容易,要從日常生活一點一滴入手。妹妹把卡收好,說:「姐,我餓了,跟你說完我的心情好多了,又有錢買自己需要的衣服了,我覺得特別想吃東西,咱們去吃麥當勞吧,你不是和你那個婆婆說不回家吃飯了嗎?」謹兒長出一口氣,帶著妹妹向不遠處的麥當勞餐廳走去。
這段日子,謹兒一直在幫妹妹找房子,離自己太遠了不行,和別人同住也不行,條件太難了還不行,而租金太高的話,自己承當著也費力。就目前自己和老公的那點工資,要供房子,養孩子,還要負擔死了丈夫的小姑和她孩子的一應費用,謹兒已經感覺到吃力,更何況,每年要給父親准備至少1萬元才能幫助父親度過難關,現在再加上妹妹出去住帶來的負擔,謹兒覺得自己真的有些扛不住。
妹妹已經對婆婆恨之入骨,婆婆對妹妹也是冷眼相加,為了避免她們之間的矛盾再次上演,謹兒讓妹妹每天早上和她一塊出門,到醫院幫忙,照顧媽媽,中午則到單位食堂和自己一塊吃飯,這樣可以避免一老一少在家裡生氣,看上次她們吵架時毛毛可憐兮兮的樣子,謹兒心疼地要掉淚,謹兒不知道如果在有下一次的話自己的忍耐力還能有多大。而且這樣也可以減少爸爸的負擔,妹妹吃東西是要香的,對口的,在醫院,她一個人一頓的花銷往往超過爸爸一天的消費。而且,實際上妹妹在那裡也幫不上太多的忙,謹兒更怕她把和婆婆吵架的事情告訴媽媽,謹兒最怕的就是這個。這樣早上走的時候,謹兒會囑咐妹妹一次,中午吃完飯在單位休息的時候,謹兒還要再次囑咐她。妹妹也同意這樣做,這樣一來不用面對那張她憎恨的面孔,中午還可以有的是時間和姐姐發泄,而且,每次,謹兒都是買妹妹最愛吃的飯菜。妹妹暫時安靜了,謹兒的頭卻要炸了。
中午,妹妹在床上躺著,照例的數說著小姑和婆婆的不是,謹兒在網上和自己的朋友聊天,亂糟糟的心情,讓謹兒無法再以樂觀活潑的面貌對待自己的朋友,謊稱有事,就在線隱身。遠在東北的三妹來電話,照例詢問這個不讓人省心的妹妹的情況,謹兒還是一如往常的說沒事,挺好的,媽的病也見好。可是細心的三妹還是聽出了不對勁的地方,她說:「大姐,一定是有什麼事情發生了,要不然你的聲音不會這么低沉」謹兒吃驚了,這個自己認為還是個孩子的小妹妹竟然會有這樣的洞察力嗎?三妹焦灼的聲音里帶著不容拒絕的強硬:「大姐,你告訴我,別什麼事情都瞞著我,我不想這樣,我雖然離家遠,但是我還是這個家的一分子,我想知道家裡的情況,想知道媽媽和二姐的情況,別以為我還是個孩子,你忘了?我已經大學畢業,我也是個獨立的人了」謹兒淚眼模糊,可是,二妹已經座起來豎著耳朵在聽她們之間的談話,眼睛裡滿是戒備,謹兒清了清嗓子,把眼淚咽下,說,沒事,你二姐就在我這呢,不信你問她。二妹趕緊過來接過電話:「三兒,媽和我都好著呢,我這幾天天天在大姐單位吃飯,晚上我們還一塊回家,挺好的,你別惦著阿」謹兒接過電話,三妹的聲音低沉下來:「姐,你下班後給我打個電話,咱們在私下裡說吧,她在這,肯定是不會讓你說的。但是我知道,肯定是有什麼讓你為難的事情了,要不然你不會這樣,你輕易都不會有這種情緒,一直以來都是你的樂觀開朗睿智幫助我在這里發展的,別騙我。」謹兒應了,掛了電話。二妹緊盯著謹兒的眼睛問:「你們說什麼了?」謹兒說:「三兒說過年回家來,可能能呆幾天,還說會給咱們帶禮物來」二妹馬上鬆口氣笑了:「我說嗎,三兒上次就說要給我一套化妝品的,好幾百元一套的,這次一定會給我帶回來了。」謹兒的心口突然覺得堵得慌,她用力用手撫弄著自己的胸口。:「小娜,你自己上會網,我去方便一下」。妹妹則快樂的說:「等等,我和你一塊去。」
房子還是沒有找好,離春節還不足一個月了,媽媽念叨著要出院,想回家收拾收拾准備過年。三妹和謹兒通了無數次電話,第一次,謹兒在妹妹面前失聲痛哭,在那個寒冷的冬夜,謹兒和三妹一個在河北的瓷都,一個在遙遠的冰城,隔著千里萬里相對嗚咽。最後,謹兒想出了一個緩和的辦法,讓二妹去冰城住幾天,換換環境,這樣或許對她的病有好處。三妹痛快地答應了,謹兒知道,在這個承諾背後,三妹該承受怎樣的重壓。
三妹畢業在男朋友的一再挽留下留在了冰城任教,美麗善良的三妹不知道愛情走入婚姻要經過什麼樣的路程,但是在那一段時間里,三妹在留與走之間艱難的徘徊。她想回家,想和謹兒一起撐起這個風雨飄搖的家。可是男朋友的下跪和誓言一樣讓三妹不知如何面對。父親以在數夜無眠之後,明確的告訴妹妹:「留下,咱不能對不起人家,家裡不用你惦記,有我和你大姐呢。」妹妹出嫁前趕回家來,就在謹兒的斗室里,和挺著大肚子的謹兒徹夜長談,謹兒才知道由於家裡條件困難拿不出像樣的陪嫁,妹妹未來的婆婆和公公頗有微詞,妹妹是聽了父親的話,念及和男友4年的感情才留下的,當妹妹留著淚問謹兒:「姐,我還有退路嗎?」謹兒就如同哄孩子一樣把妹妹抱在懷里,告訴她,安心得做她的新娘,結婚雖然不是只和一個人結婚,還有那個要嫁的人的家人,這之間會有許多矛盾和阻力,但是,只要用心,都能化解,只要你嫁的這個人是對的,是值得的,就不要想退路。然後看妹妹沉沉睡去,謹兒就在蒙蒙亮的天色中任淚水肆意。
如今,再把這個纏人的妹妹弄過去,謹兒不知道三妹經面臨怎樣的境地。
2006年的春節很快就到了,媽媽在臘月二十六才辦的請假手續,回家過年,春節過後,還要繼續住院治療。謹兒把單位發的米面肉魚交給了婆婆,又給了婆婆3000元錢,帶了一年毛毛,謹兒知道婆婆不容易,何況還有一個沒結婚的小叔,和這個在自己這里暫時避風的小姑,這些都是要婆婆操心的。在醫院,謹兒把1000元錢交給了爸爸,「爸,這是過節的錢,過年應該夠了」。爸爸搓著手說:「謹,爸以後有錢了會還給你的,現在爸緊啊」。「爸,不用您還,您給我們付出的比這要多得多,再說,我和峰的工資不少,夠花的,公務員工資還年年漲,以後我們的日子可鬆快著那。」爸爸的眼睛裡有一種東西閃了一下,謹兒覺得這一瞬的光亮應該就叫做希望吧。

毛毛一周半了,已經會說很多話,奶奶叫他說大家好,他眨眨眼睛說「大家好,大家破」,看著大家笑得前仰後合的他也哈哈大笑,謹兒看著可愛的毛毛,所有的壓抑與苦悶都轉作了愛意,這個精靈似的小人兒,這就是自己的希望吧,就像父親看著自己時眼眸里會有瞬間的光彩一樣,毛毛看見謹兒在微笑,歡笑著跑過來要媽媽抱,謹兒從心裡嘆出一口氣,抱了毛毛,和婆婆說要出去買點東西,從家裡走了出來,二妹隨後跟了出來。毛毛高興極了,和媽媽單獨在一起的時間很少,像這樣媽媽帶著他出去玩的機會就更少,謹兒看著興高采烈的兒子,有一種心疼彌漫開來,帶著他在市場上轉了一圈,買了毛毛最愛吃的雙匯玉米腸,二妹在邊上苦著臉,要謹兒不要把這件事情告訴峰,怕他知道了會看不起她。謹兒的心再次沉落,「小娜,不是所有的事情我都可以替你隱瞞的,事情到了這個地步,瞞也瞞不住,你還是面對吧」謹兒覺得,自己應該好好和老公談談了。
晚上,老公回來了,婆婆一如既往的作了老公最愛吃的飯菜,天下的母親都一樣,總是對兒女付出,卻從不要求兒女回報。老公的臉色很難看,謹兒明白,老公知道事情的真相了。飯桌上,二妹只吃了小半碗飯,當她把剩下的飯又一次推到謹兒面前時,峰皺著眉頭說了一句:「吃不了就別盛那麼多,總讓你姐吃剩飯?」二妹訕訕的收回手,謹兒忙說:「小娜,放那吧,我今天也吃飽了,剩下就不要了。」晚飯在沉悶的氣氛中吃完了,飯後,謹兒拉著老公出去走走,二妹在邊上緊張的看著謹兒,說:「姐,我也去」,謹兒咬了咬嘴唇:「你在家吧,我們抱著毛毛出去走走」。峰一聲不吭的隨著謹兒出了門。謹兒抱著毛毛,告訴他這是月亮,星星,還有大樹,寒冷的冬夜,毛毛縮在暖和的棉衣里,奶聲奶氣的跟著媽媽學說話。
「峰,我想你應該也知道了吧,小娜和媽吵架了,這幾天我一直在給她找房子,不過沒有很合適的,我和三兒商量過了,過年她就和三兒去哈爾濱,這次是她不對,我知道,我也知道你這兩年來很容忍她,也很寵她,你這個姐夫做得夠好了,可是我沒有別的辦法,我知道我給你,給媽帶來了許多麻煩,媽還要看孩子,還要伺候小娜,我知道,峰,這個妹妹我一輩子也丟不下了,一輩子。」
謹兒哭了,峰用手攬過她,「我知道你孝順,知道你想幫爸承擔一些,但是,你能做一輩子的好人嗎?我早說過,小娜在我面前總是很聽話,可在你那裡總是刁難人,你不覺得你是在慣著她嗎?她就以有病為借口,她吃定你了,這次如果她不是和媽吵架,我不會說什麼,但是,你要知道,醫院里已經躺下一位老人了,如果媽在出點什麼問題,咱們兩個怎麼辦?孩子怎麼辦?工作怎麼辦?生活又怎麼辦?」
「峰,我們離婚吧,你找一個比我更好的女人,只要她對你好就行,毛毛我自己帶著,我不會再嫁人了,我會把孩子帶大的」峰瞪了眼睛:「你說什麼屁話!離婚就能解決問題了?你要是總這樣,早晚有一天連你也搭進去。」謹兒靠在峰的肩上失聲痛哭,長久以來的壓抑和痛苦就在這一瞬間找到了宣洩的渠道。毛毛嚇哭了,用小手給謹兒擦淚,謹兒把臉埋在毛毛的棉衣上,抑制住哭聲,卻抑制不住抽泣。峰抱過孩子,說「別哭了,明天媽不就出院了嗎,我找車送他們回去,過年後小娜去哈爾濱,這段時間你再給她好好找找房子,別哭了,沒事了。」謹兒覺得丈夫的懷抱好溫暖,謹兒抬頭看看峰:「你什麼時候從北京公司調回來?」峰刮颳了謹兒的鼻子:「怎麼,又想讓我調回來了?這個我也不知道,我不在家這段時間就苦了你了。」「峰,我真羨慕那些三口之家,下班後可以一起到外面散散步,從我懷孕到現在,你回家的次數也超不過10次吧,這次如果不是家裡有事了,你還不會回來吧?」峰把謹兒抱在懷里,「你和毛毛是我最牽掛的,公司忙,沒有時間回來,謹,別怪我。」謹兒無聲的點點頭,淚水再次打濕了峰的衣襟。
今年的春節過的很熱鬧,正月初二瑾兒就帶毛毛回了娘家,姐妹三個圍在父母身邊,再加上毛毛經常出些洋相,父母的臉上總是笑吟吟的。二妹因為過年後就去東北,看得出她也很高興,只是經常還會說起誰誰欺負她,一說起來就沒完沒了。奶奶早已卧床,這時候連人都認不準了,醫生說可能熬不過春節,一家人就在提心吊膽和偶爾的快樂中度過了春節。

二妹和三兒走了,瑾兒覺得一下子就輕鬆了,可是,有一種傷感開始經常光顧,她常常會莫名其妙的陷入憂傷的情緒不能自拔,而且,瑾兒發現自己對工作對生活失去了興趣,終於有自己的時間了,她卻不知道該幹些什麼,看著手裡的工作堆積起來,看著家裡漸漸失去了以往的整潔,瑾兒發現自己在慢慢下沉,一直沉到生活的最底層,黑暗的底層,她不知道什麼可以再激起自己的興趣,那種無助就這樣悄無聲息的包裹住了她。
qq上的朋友不多,瑾兒開始練習著把自己的事情講給朋友聽,瑾兒希望自己能盡快好起來,而且,瑾兒不想讓老公知道自己的心態,瑾兒怕他擔心,他已經夠累得,瑾兒不想把自己的壓力在轉給他。有時候,瑾兒會問自己的朋友:「你有過拿起書包往了鑰匙,返回來拿了鑰匙又忘了書包的時候嗎?」「你有過自己被無形的繩子綁住的感覺嗎?」當朋友說以你的年齡不用該有這樣的感覺的時候,瑾兒知道,自己正慢慢步上二妹的後塵。那段時間,網路上的朋友成了瑾兒生活的支柱,遇到問題,瑾兒總是第一個去問他,,一個人的時候,瑾兒就在心裡和他對話,那個朋友也許永遠也不知道,當時瑾兒每天要用所有能想起他的時間來想他,瑾兒不說,因為她知道凡事要有度,過了,對誰都是傷害。
三妹打來電話,說她老公對二姐倒還可以,就是要瞞著婆婆公公,而二妹又很不懂事,自己在家裡的時候隨便亂接電話。瑾兒知道,三妹的工作很忙,還要考研究生,這樣對她影響很大,既然自己已經調節過來了,還是讓二妹回來比較好。況且,奶奶已經快不行了,二妹早晚要回來的。瑾兒開始給二妹找房子,三月的一天,爸爸來電話,說奶奶不行了,瑾兒哭著坐上回老家的公共汽車,到家時,才知道二妹和三兒第二天中午也到,看著奶奶糊塗的喘氣,瑾兒默念:「奶奶,您等等二頭和三兒啊」。
奶奶總算看到了所有的人,在最後清醒地時候,目光變得清澈,滿眼的淚,這時的奶奶應該是什麼都明白得了吧。葬禮上,二妹突然發作了,她把茶杯扔向了嬸子,並對嬸子和所有的表姑們破口大罵,瑾兒和三兒拚命拉著她,勸開後,聽見嬸子在裡屋大罵爸爸媽媽,三兒氣的要沖進去,瑾兒拉住她。爸爸在哪天晚上喝得爛醉,瑾兒和三兒勸他的時候,爸爸流著淚說:「她不得善終,不得善終啊。」媽媽在床上號啕大哭,瑾兒和三兒強忍眼淚勸解,淚水卻比媽媽還要多。
三兒回去了,瑾兒幫二妹租到了一處不錯的房子,並負擔起她所有的費用,瑾兒知道,這就是責任,自己推脫不了的責任,老公對瑾兒的做法默認了,只是提醒瑾兒,不要過分依著這個妹妹,瑾兒答應了,生活又回到了原來的軌道,朋友問瑾兒:「你不可以不管她嗎?」,瑾兒只能在電腦這頭苦笑搖頭,不能,因為這就是親情。
2、過年看戲的快樂??鄉村文化少年記憶之三 小時候,過年能看上戲可以說是最快樂的事情了。 起初還沒有開放古裝戲,也不懂什麼叫戲。只是到了春節,聽說大隊部的大禮堂里有節目看,我們就一起去看劇」。身上穿了新衣服,看到大人都要很禮貌地叫一聲好聽的。到了大隊部大禮堂看到大家已經擠滿了,我們就只管鑽到最前面去,隨便在地上鋪一張報紙,顧不了愛惜新衣服,就坐在了那裡。哨子一響,幕布拉開,大家報以熱烈的掌聲。那時鄉村演員們大都唱的是《紅燈記》、《沙家浜》等現代京劇樣板戲選段。一看那唱功做功,大家都覺得我們村的演員也不比城裡大劇團的演員差。事實上正是在那些過年的演出中,一大批鄉村演員成長起來。他們後來就有被縣劇團選去做專業演員的,區里成立錫劇團,我們大隊有好幾個年輕演員被選中的呢。也有好幾對年輕人正是在唱戲中產生了感情成了親。那時,我們這一帶鄉村對能唱戲的特別尊重,要是誰家出了一個唱戲的專業演員,那可是全村人的驕傲。因而在戲校到我們這里來招生時,我們都盼著那些漂亮的又能唱戲的女孩子被招去,那樣我們也會感到同樣的自豪。 古典戲劇漸漸放開。於是每逢過年,我們就早早地托熟人到城裡的劇院去買戲票。我舅家就在縣城南門,我們要到城裡看戲,肯定是先到舅家拜年了,再與舅家的幾個表兄弟一起去看戲。大家一路有說有笑,總要到沿街的店裡穿來穿去,看上什麼好吃的東西還要買點帶到劇院里去邊看戲邊吃。這樣,我們把看戲當作過年這幾天里最有意義的事情,看戲就成了我們過年最隆重的活動。 有幾個年頭落雪,買到的戲票又是晚上的。按照慣例年初二去舅家拜年,年初三我和幾個表兄弟去了紅塔的姨娘家,我就要回家。為了看戲,我往往就住在舅家幾天不回家。落了雪,路上凍得結了冰,母親勸我們別去看了,我卻仍要去。那時,母親剛給我買了別的孩子都沒有看到過的半靴」,我就穿了去看戲,因為雪再厚也不會鑽到半靴」里。我想母親這是在鼓勵我外出呀。雖然耳朵凍得很痛,但只要有戲看,什麼都不顧。一進劇院看到那麼多人一起來看戲的氣氛,覺得那才可以真正叫過年,比整天吃吃喝喝要強好多。 正是這一次次過年的看戲中,我看到了好多如《珍珠塔》《庵堂認母》《庵堂相會》《玉蜻蜓》《五女拜壽》《乞丐與狀元》等等古典名劇。看到在場的好多人居然會跟著曲調唱,而且知道出場的什麼什麼演員的來龍去脈。我真佩服他們,也許這樣的人才真正叫做戲迷吧。 當然,鄉村人過年看戲大都是在露
3、乒乒乓乓的鞭炮聲催人奮進,把時間推進到2008年,興奮的人們徹夜無眠,煙花在夜幕中絢爛,炮竹在黑夜裡中炸響,歡笑印在每一個人的臉上。
大年初一早上,按照老家的習俗,不但要給長輩們拜年,還要給列祖列宗「拜年」。因此,一大早,大家紛紛驅車往老家趕,把去年的收獲和今年的希望告知先人,我們也一樣,懷著喜悅和激動的心情趕往鄉下,拜祭先人。
老家在鄉下,按我們這兒的風俗,是只拜祭爸爸這一方的先輩的;但今年不一樣了,經過大家慎重討論,決定爸媽雙方的的列祖們都要拜祭。
鄉下的小路上,到處都可以看到扶老攜幼的人群,大家都提著香燭、紙錢,拿著祭品,向各自祖先的墳地趕,人人臉上都帶著歡笑,看得出來,去年大家都收獲不錯,都急於把自己一年的收獲告知地下的先人們。
一路的鞭炮聲,一路的問候聲,一路的歡笑聲,很快,我們就到了爺爺的墳前,爸爸點燃香燭、把預備的紙錢點燃,並且還放起了鞭炮,然後鄭重的磕了三個頭,把去年的收獲和今年的希望告知了爺爺的在天之靈。
接下來,大家依次行了禮。
拜祭完爸爸這一方的先人後,我們又沿著小路往媽媽的先祖墳頭趕,一路伴隨我們的依然是鞭炮聲、問候聲和不絕於耳的笑聲。
由於媽媽家先祖的墳有十幾里遠,而且又全是鄉村小路,為早一點趕去,我們走得很急。由於剛下過雪,路不太好走,我們決定不走山溝,而是從半山腰上找干一點的小路走,突然,我看到幾座孤零零的墳,雜草從生,沒有人祭拜。
我想,假如人真有在天之靈的話,它們不感到寂寞么,他們的子孫呢?我把這想法告訴了爸爸。
爸爸說:「祭拜逝去的先人,以前是一種封建迷信活動,而現在,已經簡化了,只是一種禮儀,是對自己先人的尊重。」

I. 春節散文550字

記憶中的春節(散文)
楊春賢
每年,在大雪紛飛的時候,山南海北、四面八方的遊子都會不約而同地趕回家,歷盡千辛萬苦,親赴一年一度迎春的盛典,只為了一份親情、一種溫暖、一場團聚、一次歡慶。那是中華民族世代相傳的最古老、最隆重的節日。
春節,是中國人最濃郁、最美麗的鄉愁。
春節的帷幕,是從農歷臘八那天緩緩拉開的。
吃過臘八粥,人們便開始緊鑼密鼓地置辦年貨。小時候,每當春節臨近時,我就像個跟屁蟲似地跟在父親身後,在如織的人流中穿行在市場和商店中。父親不時地從口袋裡掏出一張紙來,看看預先在上面寫好的要買的東西。無論走在大街,還是小巷,你都會從人們懷里抱著的衣服鞋襪,手裡提著的雞鴨肉魚,或籃子里裝著的食品糖果里,感受到沁人肺腑的那種濃濃的年味。
臘月二十三過小年,那是春節的一次熱身。每到這一天晚上,我都會屁顛屁顛地幫著父親把上一年接來的灶王爺的神像,從廚房的牆上請下來,然後到室外擺上糖瓜等供品,父親虔誠地點上香火,點響幾個「二踢腳」,送灶王爺上天「述職」,俗稱「辭灶」。傳說灶王爺是玉皇大帝派到人間來探查世情的。人們用熬熟的麥芽糖製成糖瓜,「賄賂」灶王爺,拜託他「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期盼著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掃過房子,便開始准備年飯了。比如殺雞、燉豬頭、灌臘腸啥的。臘月二十八二十九兩天,家家戶戶都要蒸棗饅頭、蒸年糕、炸面魚、炸套環、炸丸子、炸魚什麼的。傳統習俗里,講究饅頭要蒸兩三鍋,能吃到正月初五六,才算圓滿。
夢里尋你千網路,春節終於姍姍來遲。孩提時代,我年復一年地板著手指數日子,熱切地期盼著除夕夜的到來。
大年三十,無疑是春節的高潮。人們辛辛苦苦忙碌了一年,只為了這一天。雖然那時家裡很窮,但童年時的春節是我一生的胎記,鐫刻在我心裡,成為我最幸福、最快樂、最美好的記憶。記得十一二歲時我就能幫母親剁餃子餡,准備年夜飯了;下午還要幫父親貼年畫、貼春聯、貼「福」字。全家人忙得不亦樂乎,屋裡屋外透著迎接新年的喜慶氣氛。
傍晚,人們要在案桌上供上仙逝祖輩們的牌位,擺上雞鴨魚肉、點心水果等供品。年夜飯前要點上香燭,祭天地,祭祖宗,接財神爺、灶王爺……祈求祖先和神靈的保佑。這不是迷信,而是民族的傳統年俗。
當父親陪我在院子里放完迎年鞭炮,回到溫暖的家裡,大盤大碗的菜餚和熱氣騰騰的餃子擺上桌子時,年夜飯就開始了。全家老小圍坐在一起邊吃邊說,邊喝邊笑,大家頻頻敬酒,相互祝願,其樂融融,其情綿綿。
「哎喲,我吃出錢來了!」父親愜意地說。他常常第一個從餃子里吃出硬幣來,大家便興高采烈地舉起酒杯祝賀父親:「恭喜發財!」這也是全家人共同的心願。隨後有人從餃子里吃出棗、吃出糖、吃出花生……其實都是事先包進餃子里的,旨在慶賀大家新年有個好彩頭。這是一年中最豐盛、最溫馨、最令人留戀的家宴。
室外鞭炮噼里啪啦,星光閃爍,震耳欲聾;煙花騰空四起,映紅天際,硝煙味彌漫著夜空;夾雜著孩子們的歡笑聲,交相輝映,神州大地被淹沒在春節熱烈歡快的氛圍里。
爆竹是男孩子們的最愛。父親年前不定哪一天從外面回來,會突然從提籃里拿出兩掛小鞭、幾扎滴滴金和幾個又粗又大的紅皮爆竹,笑眯眯地遞到我手裡,給我一個意外的驚喜。我常常樂不可支地旋即跑出去,與小夥伴們誇耀上幾句。不過,父親總是不放心,每次都要陪著我一起放鞭炮。
爆竹無疑是春節鍾情的歌者,它肩負著神聖的使命,散發著濃烈的年味,一如雄雞報曉的啼鳴,它是報春的驚雷,是春節交響曲粗獷高亢、感天動地的男高音。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這是王安石描寫春節的詩句。詩中典型的意境,鮮活的細節,構成了一幅鄉風民俗的絢麗畫卷,流傳千古,至今還為人們津津樂道。
吃完了年夜飯,便開始「守歲」。除夕之夜非同尋常,「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守歲」是古往今來的文化傳統,是辭舊迎新最古樸最溫存的守望。全家人團聚在一起,喝著茶水,吃著瓜子、水果,抽著煙,拉著家常,徹夜不眠,以待天明。其實,話里話外人們說的都是對過去歲月的回顧,和對美好未來的嚮往。
「守歲」時,我和弟妹們會心滿意足地換上新衣服,喜形於色地站到鏡子前打量自己;父親滿面春風地分給我們壓歲錢,而壓歲錢一定是父親精心准備好的嶄新的鈔票。那個開心勁簡直無法用語言來形容。
除夕夜,在期盼中人們內心還有一種敬畏。父母常常壓低聲音神秘地告誡孩子們,不許大聲說話,更不能說不吉利的話,不得弄壞家裡的東西,弄壞了東西會不吉利。我和弟妹們總是小心翼翼的,生怕說錯什麼或做錯什麼,說話時輕聲細語,彷彿聲音一大,就是不敬,就會惹怒無處不在的神靈。
不過,小時候我和弟妹們「守歲」,往往熬不到天明,便脫下新衣服疊得整整齊齊地放在枕邊睡去。
文化大革命期間,各級要求抓革命,促生產,移風易俗,過革命化春節。然而,一紙通知終究抵擋不住幾千年的文化傳統,粉碎「四人幫」,撥亂反正,春節習俗愈加紅火起來。
現代社會為除夕夜賦予了新的形式和內容。始自1983年的春節聯歡晚會為億萬家庭所喜聞樂見,電話、簡訊、微信、微博等溝通方式也早已融入到人們的生活里。
大年初一清早,人們便踩著一地花花綠綠的炮屑紙,給長輩和親友們拜年去了。孩子們身上穿著新衣,兜里裝著壓歲錢,嘴裡含著奶糖,臉上掛滿微笑。到處張燈結綵,一派節日景象。「過年好!」的問候聲此起彼伏,不時地從街頭巷尾、這里那裡傳來。
幸福的時光總是美好而短暫的。彷彿新年才剛剛開始,眨眼功夫,初二晚上或有的地方初三早晨的送年儀式便悄然而至。按照傳統習俗,吃完送年的餃子,就算送走了新年。小時候我總感覺新年的禮儀太過倉促,還沒盡興呢,就把新年送走了,心中不免有些失落。
其實,古人對新年的安排蘊含著深意。
走娘家,便是春節習俗里最溫馨、最甜蜜、最崇高的日子,正如一位學者說的,那「是一個巨大的人倫美麗」。
正月初三,已經出嫁的女兒,要趕在送年後,帶著丈夫和孩子回娘家,給父母拜年,答謝父母的養育之恩,回報老人家的風雨艱辛。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如今,我和老伴已經做了姥姥、姥爺,童年已成為我們遙遠的回憶。我們有兩個女兒,每到這一天,「姥姥、姥爺」不絕於耳,一家人歡聚在一起,暢所欲言,談笑風生,盡情享受著天倫之樂。
傍晚,我們戀戀不舍地將女兒、女婿、外孫女們送到門外,在揮手告別那一刻,我突然隱隱地感到,世上所有的愛都是為了相聚,唯有父母的愛是為了分離。我敢說,那是任何愛都無法比擬的最博大、最無私、最深沉的愛。
過年真的很累,年前的忙碌已使人精疲力竭,從初一開始,每天除了要接待絡繹不絕前來拜年的親友,還要帶上禮品,走親訪友,七大姑八大姨,該去的一家都不能少,只是再累心裡也高興。男孩子們還不時地惦記著回家放上一通鞭炮。這過年啊,過的就是傳統,就是味道,就是氣氛。
綿延不斷的鞭炮聲,一直延續到正月十五元宵節。
可以說,元宵節是行將結束的春節的又一個高潮,然而無論多麼熱鬧,也難掩人們對告別春節的不舍。春節像陳年老酒一樣醇香、醉人、綿長,不論你走到哪裡,都忘不了這濃郁、美麗的鄉愁。元宵節則是人們對春節留戀的咀嚼和回味。
時代在變遷,不變的是真情。這些古老的春節習俗,浸透著純朴的民風,蘊含著民族的智慧和情感,彰顯著人們的精神寄託和生命追求。幾千年中華文明積淀下來的這些文化基因,早已滲透到我們炎黃子孫的血脈里。
寫於2015年8月30日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