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堅守職責 » 稅收管理員的職責

稅收管理員的職責

發布時間: 2021-01-07 09:06:14

❶ 放管服後稅收管理員制度怎樣改革

(一)進一步深化簡政放權
堅持放要徹底且有序,進一步取消稅務行政審批和前置性審核事項,精簡納稅人資料報送,打造權力瘦身的「緊身衣」,切實為納稅人減負。
1.減少和優化稅務行政審批。報經國務院批准後,取消非居民企業匯總繳納企業所得稅機構場所的審批,由納稅人自主選擇納稅申報地點。結合納稅人信用積分確定增值稅專用發票最高開票限額和用票數量,完善最高開票限額管理,推動取消最高開票限額審批,便利納稅人生產經營。
2.推行稅收權力和責任清單。制定稅務系統權責清單範本,推進權力和責任清單規范化工作,確保相同的權力和責任事項,在各級稅務機關的名稱、類型、依據、履責方式和追責情形統一規范,努力形成上下貫通、有機銜接、運轉順暢、透明高效的全國稅務系統權責清單運行體系。
3.簡化納稅人設立、遷移、注銷手續。辦稅服務廳不設置新辦納稅人補充登記窗口,「多證合一」納稅人首次辦稅時不進行信息補充採集。加強與工商部門溝通協調,建立工商登記數據質量和傳輸的通報、對賬機制及管理辦法,提升共享信息的准確性和完整性。取消外出經營稅收管理證明,實行網上報驗。簡化納稅人在本省內跨市、縣變更登記流程,便利市場主體自由遷移。制定簡易注銷辦法,實現市場主體退出便利化。
4.改進納稅人優惠備案和合同備案。改進各稅種優惠備案方式,基本實現稅收優惠資料由報送稅務機關改為納稅人留存備查,減輕納稅人備案負擔。簡化建築業企業選擇簡易計稅備案事項。取消非居民企業源泉扣繳合同備案環節,優化對外支付備案程序。
5.精簡涉稅資料報送。清理納稅人向稅務機關報送資料,2018年年底前精簡四分之一以上。實行涉稅資料清單管理,清單之外原則上不得要求納稅人報送。將小微企業財務報表由按月報送改為按季報送,減少小微企業報表報送次數。推動涉稅資料電子化,減少納稅人紙質資料報送。
(二)切實創新監管方式
堅持管要規范且有效,樹立誠信推定、風險監控、信用管理等現代稅收管理理念,加強事中事後監管機制和制度建設,推動轉變稅收征管方式,提高稅收征管效能。
6.改革稅收管理員制度。按照屬地固定管戶向分類分級管理轉變的要求,合理確定稅收管理員工作職責,簡並整合日常事務性管理事項,健全完善稅源管理的銜接機制和配套制度,稅收管理員主要做好以風險應對為重點的事中事後管理,進一步實現管理方式轉型。
7.全面推行實名辦稅。建立健全實名辦稅制度,按照企業類型、涉稅風險等因素,合理確定實名信息採集范圍。推行國稅局、地稅局實名信息雙方互認,實現一次採集多次、多處使用。充分利用實名身份信息,簡並相關附報資料,優化辦稅流程,加強信用管理,防範領用、代開發票等各類涉稅風險。
8.推進跨區域風險管理協作。打通省際之間、國稅局與地稅局之間橫向通道,建立稅務系統內部追逃清單,加強異常普通發票、失控增值稅專用發票等風險信息交換,推進非正常戶、D級信用戶、涉嫌騙稅和虛開發票納稅人等風險情報信息共享,提升跨區域風險監控能力。
9.建立信用動態監管方式。完善納稅信用管理制度,擴大納稅信用評價范圍,縮短評價周期。以推行實名辦稅為契機,歸集辦稅人員信用記錄,建立辦稅人員涉稅信用管理制度,加強個人信用與企業信用之間的聯動。運用稅收大數據,建立信用積分制度,健全動態信用評價和風險評估指標體系,實現對納稅人信用和風險狀況的動態監控評價,根據監控評價結果實施分類服務和差異化管理。
10.優化征管資源配置。各地稅務機關建立與制度改革和業務創新相配套的崗責體系,明確各部門間的專業化分工關系,優化整合辦稅服務資源,強化風險管理資源配置,做好前後台職責分工銜接,實現征管資源集約化利用。
11.強化部門協同合作。各地國稅局、地稅局要聯合加強與外部門之間的合作,提高協稅護稅水平。進一步推動將納稅信用體系融入社會信用體系,強化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構建納稅人自律、社會監督和行政監管相結合的合作機制。深入推進「銀稅互動」,加大銀稅合作力度,逐步擴大稅務、銀行信用信息共享內容,助力解決小微企業融資貴、融資難問題。
(三)不斷優化納稅服務
堅持服要優質且有感,以問題為導向,抓住主要矛盾,調整關鍵環節,充分應用現代信息技術,創新服務方式,讓納稅人辦稅更便捷、更貼心、更舒心。
12.推行新辦納稅人「零門檻」辦稅。為新辦納稅人提供「套餐式」服務,一次性辦結多個涉稅事項。將增值稅普通發票核定事項由限時辦結改為即時辦結,大幅縮短辦理時間。將無不良信用記錄的新辦納稅人納入取消增值稅專用發票認證范圍,減輕納稅人發票認證負擔和辦稅服務廳工作壓力。
13.創新發票服務方式。推進稅務信息系統與公路收費系統對接,依託收費公路通行費增值稅發票服務平台開具增值稅電子普通發票,推動物流行業降本增效。試行代開增值稅普通發票「線上申請、網上繳稅、自行出票」模式,分行業擴大小規模納稅人自行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試點范圍,促進小微企業發展。適應商事制度改革要求,推行稅控器具網上變更。推動完善發票管理制度,取消發票領購簿等規定。
14.便利申報納稅。簡並優化增值稅、消費稅、企業所得稅等稅種申報表,提供網上辦理更正申報功能,較大幅度精簡表單填報,縮減納稅人申報納稅准備時間。定期定額個體工商戶實際經營額、所得額不超過定額的,取消年度匯總申報。
15.大力推行網上辦稅、就近辦稅。稅務總局編制辦稅事項「最多跑一次」清單,推進跨省經營企業涉稅事項全國通辦,最大限度減少納稅人到辦稅服務廳次數。省稅務機關編制辦稅事項「全程網上辦」清單,在部分地區試行國稅、地稅業務省內通辦,實現納稅人就近辦理涉稅事項。
16.深化國稅局、地稅局合作。拓展網上辦稅功能,實現納稅人應納增值稅、消費稅等主稅和地方附加稅費的一體化申報繳稅。推行國稅局、地稅局聯合簽署稅銀協議,實現線上線下一方簽署雙方互認,解決納稅人多頭跑問題。打通國稅局、地稅局信息壁壘,擴大一方採集、雙方共享范圍。在更大范圍內,實現納稅人「進一個門、上一個網、辦兩家事」。
17.提高政策服務透明度。對稅收政策科學分類,明確上網發布渠道和形式,升級12366納稅服務平台,提高稅收政策透明度。省稅務機關暢通12366、門戶網站、網上辦稅服務廳等渠道,加大稅收熱點問題的宣傳解讀,及時回應納稅人對稅收政策確定性的服務需求。
18.完善納稅服務評價機制。對照世界銀行營商環境納稅評價指標,積極參與國家營商環境稅收指標的制定和評價工作。結合我國國情、稅情,建立納稅便利化評價指標體系,完善納稅人評價進一步深化稅務系統「放管服」改革、優化稅收環境成效的機制。
(四)持續改進稅收執法
堅持法治思維,規范稅收執法權力運行,加強執法行為監督,維護納稅人合法權益,營造公開公平公正文明的稅收法治環境,促進市場主體公平競爭。
19.規范稅務行政處罰。各省國稅局、地稅局聯合制定並實施稅務行政處罰裁量基準,實行重大稅務行政處罰集體審議,減少稅務行政處罰裁量空間。完善簡易處罰流程,簡化辦理環節,合並執法文書,提高執法效率。
20.嚴格核定徵收管理。嚴格依法行使稅收核定權,進一步規范各稅種和個體工商戶定期定額核定徵收的標准、程序和計算方法;國稅局、地稅局聯合開展核定徵收,統一核定基數,保證同一區域內規模相當的同類或者類似納稅人的核定結果基本相當。推行核定信息公開,完善公開內容和程序,提高核定徵收透明度。
21.科學應用風險應對策略。以風險管理為導向,對信用級別低、風險等級高的納稅人實施重點監控;對風險等級低的納稅人主要做好風險提示提醒,促進納稅人自我修正、自願遵從;對信用級別高、無風險的納稅人避免不當打擾。
22.完善稅務稽查執法機制。加強稅務稽查「雙隨機、一公開」監管,進一步強化金稅三期雙隨機工作平台的運用和管理,結合信用管理、「黑名單」合理確定隨機抽查的比例和頻次,及時公開隨機抽查事項清單和查處結果,提高稽查隨機抽查的針對性、有效性和透明度。拓展跨區域稽查范圍,提升稅務稽查資源的配置效率。
23.加強風險應對扎口管理。省稅務機關建立健全風險應對任務扎口管理機制,統一通過金稅三期風險管理平台集中推送風險應對任務。加強進戶執法計劃管理,合並進戶執法事項,推行國稅局、地稅局聯合執法,避免對同一納稅人多頭執法、重復檢查。
24.加強稅收執法監督。擴大稅務行政執法公示制度、執法全過程記錄制度、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制度試點,保障和監督稅務機關有效履行職責。深入推行稅收執法責任制,依託信息化手段,實現對執法過錯行為的事後追責。進一步加強和改進稅務行政應訴工作,積極預防和化解稅務行政爭議。
(五)統籌升級信息系統
堅持科技引領,以用戶體驗為中心,提升完善信息系統功能,優化用戶界面,推動數據共享共用,充分發揮稅收信息化支撐深化「放管服」改革的重要作用。
25.優化金稅三期系統功能。拓展核心征管系統功能,增強系統的穩定性和高效性。完善提升決策支持系統,做好稅務總局、省稅務局兩級基礎庫建設,優化風險分析模型、指標體系以及案例庫。擴展稅務總局大數據平台應用功能,支持省稅務局基於稅務總局大數據平台實現相關數據應用,滿足個性化需求。
26.完善增值稅發票管理新系統。整合增值稅發票管理新系統相關子系統,優化系統架構和功能,強化納稅人端技術支撐,完善商品和服務稅收分類與編碼,加強系統安全管理,提升發票數據應用保障能力。
27.加快推進電子稅務局建設。制定出台全國電子稅務局業務、技術標准規范,改造升級各省網上辦稅服務廳,建成統一規范的電子稅務局,實現納稅人申報、繳稅、發票領用和開具、證明開具等絕大部分涉稅事項網上辦理,讓納稅人辦稅更加快捷高效。
28.集成整合信息系統。加快金稅三期系統與增值稅發票管理新系統、網上辦稅系統的系統集成步伐,實現三大系統功能整合、數據互通、一體運維。推動跨信息系統流程整合、數據自動傳遞,一處錄入多處使用,便利納稅人辦稅和基層稅務幹部操作。加強統一運維管理平台應用,全面提升系統運維、網路安全、應急管理的支撐保障能力。
29.加快對接國家數據共享交換平台。稅務總局和省稅務局同步開展稅務信息系統自查和信息資源普查,清除「僵屍」信息系統,提出本單位清理整合的信息系統清單和需要其他部門提供共享的信息資源需求,編制本單位政務信息資源目錄,按國家統一規定將整合後的信息系統接入國家數據共享交換平台。
30.推動數據融合聯通。加強數據質量管理,形成制度化、常態化的問題數據發現、分析、修復機制,從源頭修復問題數據。有序開放稅務總局集中數據的介面和查詢許可權,方便各級稅務機關准確獲取數據查詢結果。健全數據共享共用機制,加快推動前後台、系統間、各層級、國稅地稅、內外部數據的互聯互通和共享聚合,為稅收服務與管理提供有力數據支撐。

❷ 申請稅收強制執行措施是稅務局管理員的工作職責嗎

申請稅收抄強制執行措施是稅務局襲管理員的工作職責。
《征管法》第四十條規定:「從事生產、經營的納稅人、扣繳義務人未按照規定的期限繳納或者解繳稅款,納稅擔保人未按照規定的期限繳納所擔保的稅款,由稅務機關責令限期繳納,逾期仍未繳納的,經縣級以上稅務局(分局)局長批准,稅務機關可以採取下列強制執行措施:1.書面通知其開戶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從存款中扣繳稅款;2.扣押、查封、依法拍賣或者變賣其價值相當於應納稅款的商品、貨物或者其他財產,以拍賣或者變賣所得抵繳稅款。」

❸ 稅收管理員與辦稅員的工作職責如何區分

稅收管理員制度 稅收管理員的職責共有六條。
第一條 宣傳貫徹稅收法律、法規和各項稅收政策,開展納稅服務,為納稅人提供稅法咨詢和辦稅輔導;督促納稅人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及時足額申報納稅、建立健全財務會計制度、加強賬簿憑證管理。
第二條
1:調查核實分管納稅人稅務登記事項的真實性。
2:掌握納稅人合並、分立、破產等信息。
4:了解納稅人外出經營、注銷、停業等情況。
5:掌握納稅人戶籍變化的其他情況。
6:調查核實納稅人納稅申報(包括減免緩抵退稅申請,下同)事項和其他核定、認定事項的真實性。
7:了解掌握納稅人生產經營、財務核算的基本情況。
第三條
1:對分管納稅人進行稅款催報催繳。
2:掌握納稅人的欠稅情況和欠稅納稅人的資產處理等情況 。
4:對納稅人使用發票的情況進行日常管理和檢查,對各類異常發票進行實地核查。
5:督促納稅人按照稅務機關的要求安裝、使用稅控裝置。
第四條
1:對分管納稅人開展納稅評估,綜合運用各類信息資料和評估指標及其預警值查找異常,篩選重點評估分析對象。
2:對納稅人納稅申報的真實性、准確性做出初步判斷。
3:根據評估分析發現的問題,約談納稅人,進行實地調查。
4:對納稅人違反稅收管理規定行為提出處理建議。
第五條 按照納稅資料「一戶式」存儲的管理要求,及時採集納稅人生產經營、財務核算等相關信息,建立所管納稅人檔案,對納稅人信息資料及時進行整理、更新和存儲,實行信息共享。
第六條 完成上級交辦的其他工作任務。

❹ 稅收管理員制度的優點

當前,全國很多地方的稅務機關都在試行稅收管理員制度。根據北京市地方稅務局文件,稅收管理員是基層稅務機關分片(行業)管理稅源的工作人員。稅收管理員制度是保證稅收管理員實現有效的分片管理,使稅收管理達到「管理到戶、責任到人、人戶對應」目標的相關規章和管理體系。稅收管理員制度在實踐中表現出了一些特點和優點。
1、借鑒稅收專管員的經驗,調動了稅務人員稅源管理的積極性和能動性。
稅務專管制度之所以能夠長期發揮積極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它調動了稅務管理人員的工作能動性和責任感。長期以來,稅務戰線上出現許多優秀工作者的典型。他們既沒有完備的法律法規保障,也沒有先進高效的計算機網路支撐,仍然實現了對稅源的較為有效的管理。其中的經驗,最重要的就是稅源管理責任明確,稅務人員的工作積極性被調動起來。這一點,正是稅收管理員制度著重借鑒和引進的。
當前的實踐表明,完備的法律體系和先進的技術手段不但不能自發調動人的積極性,相反會使人產生盲目的依賴。我國的許多透漏稅現象,既不是因為法律的缺陷,也不是由於技術落後,而是稅務人員的積極性不夠,對計算機和報表信息過於依賴致使工作出現了漏洞造成的。要從根本上改變透漏稅的局面,就要充分調動稅務人員工作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藉助專管的辦法,稅收管理員制度能使稅收管理人員的責任與納稅人一一對應,推動稅收管理員對稅源的積極管理,採集全面的、動態的一手稅源資料,減少了稅源漏管的可能性。
2、吸取集中徵收的教訓,利用信息化網路,實現「管事」與「管戶」相結合,提高工作效率和行政效力,改善稅務機關與納稅人的關系。稅收管理工作既要重視管理的效率,這一點主要藉助於現代化信息技術手段實現;也要重視管理的有效性或質量,這一點從根本上要有準確的稅源信息來保障。
集中徵收的辦法在理論上是要調動納稅人的自覺納稅意識,減輕稅務機關「管戶」的壓力,使之集中精力「管事」,提高征管工作效率。由於種種原因,實踐的結果並不理想。雖然就票審票、就表審表的辦法確實提高了工作效率(efficiency),但是,稅務機關管理的有效性(effectiveness)令人懷疑。納稅人提供的原始數據是有效管理的起點。在現實中,大量的納稅人或者有意(偷漏稅)、或者無意(缺少相關知識和技能)提供了扭曲的涉稅信息。這些信息一旦被計算機系統採用,就會得出錯誤的信息處理結果。計算機信息平台的使用,加劇了錯誤數據的影響。結果是數據處理的效率越高,稅收預測和計劃的盲目性越大,管理的有效性就越差。
稅收管理員制度藉助於現代化手段,建立起了涵蓋廣泛、反應靈敏的動態的稅源管理體系。它是與市場經濟發展相適應的稅源管理制度,把管戶與管事有效結合起來,實現管理的效率和有效性並重。一方面,稅收管理員按照規定與納稅人保持制度化的聯系,提供專業的納稅服務和指導,幫助納稅人及時准確申報納稅,保證稅務管理工作的高效率。另一方面,通過稅收管理員的實地調查報告,稅務機關能夠掌握稅源戶籍、財務核算、資金周轉和流轉額等關鍵的涉稅信息,從而提供針對性的、有效的稅收管理,充分發揮稅收在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作用。

❺ 怎樣當好基礎稅收管理員

稅收管理是保證稅收任務完成的最根本途徑,是保證稅收收入的重要環節,是整個稅務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和諧征納關系的橋梁和紐帶,是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落實科學發展觀、展示稅務形象的重要崗位。本文就如何當好稅收管理員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是做知法、懂法、用法的「明白人」。人常講「打鐵需先自身硬」,要想當好一名合格的稅收管理人員,知法、懂法,依靠法律武器指導工作是最根本要求,依法履行職責、依法行使權利,依法管理是職責所在,也是管理的「法寶」。要把依法治稅、文明執法作為稅收工作的靈魂貫徹始終,向納稅人提供法律服務、稅法咨詢是稅務人員,特別是稅收管理員最根本要求。因此,作為稅收管理員必須熟悉《稅收徵收管理法》及相關法律法規知識,能夠正確運用法律法規解決工作中所出現的各種矛盾,做知法、懂法、用法的明白人。 二是做釋難解疑、稅收宣傳的「帶頭人」。稅收是國家為了實現其職能並滿足社會公共需要,憑借其政治權力,運用法律手段,按照預定標准,向社會成員強制、無償徵收,而取得財政收入的一種形式。既然是強制、無償徵收。那麼,征稅與納稅兩者就是一對矛盾,解決征納矛盾,宣傳教育是必不可少的環節。作為稅收管理員必須首先樹立積極的宣傳理念,擔負起稅法宣傳的重任,克服「以罰代宣」的簡單行為,要積極採取多種手段進行稅法宣傳,讓廣大公民樹立起「以誠信納稅為榮,以偷逃稅款為恥;以按期納稅為榮,以拖欠稅款為恥」的思想,樹立起「稅收取之於民用之於民」的道理。 三是做努力工作、吃苦耐勞的「勤快人」。 「腿勤、眼勤、嘴勤」是當好稅收管理員的基本要求。「腿勤」是做到定期檢查,不定期抽查,克服漏征漏管戶,及時了解納稅戶,准確掌握所轄區納稅戶的經營情況,為准確核定、調整應納各種稅款奠定基礎;「眼勤」是勤觀察,及時發現新開業戶、報停開業戶,督促其辦理有關手續,及時發現報停戶非法經營的情況;「嘴勤」是及時、隨時向納稅了宣傳有關稅收知識,講解新的稅收政策,發現問題及時給予解釋、解決,做到及時發現、正確掌握、正確解決,把各種違法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 四是做秉公辦事、嚴格執法的「黑臉人」。嚴格執法秉公辦事是每個執法者的准則,在大力進行稅法宣傳的前題下,要做到嚴格執法,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雖然依法納稅是每一個經營者應盡的義務,但是,要讓每個人都自覺納稅,卻不是件容易的事。為依法規范稅收秩序,保證國家稅收收入穩步、健康、持續發展。首先,要提高執法人員自身素質;其次要加大對偷稅的處罰力度;其三是要嚴格杜絕人情稅、關系稅、親情稅等現象的發生。在執法過程中要堅決做到「鐵面無私,六親不認,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切實維護稅法尊嚴,增強依法履行職責的力度,樹立稅務人員的良好形象。 五是做以心為公、真誠服務的「熱心人」。納稅人在嚴格依法治稅的同時,要增強服務意識。一方面是將稅法宣傳到戶、稅法輔導進企業,把向納稅人送去一份溫暖、奉獻一片愛心、說一聲「你好!」、端上一杯熱茶,道上一句抱歉、純潔一份感情、送上一張笑臉作為向納稅人服務的內容之一,積極為納稅人提供良好的納稅環境。努力以優質的服務讓納稅人高興而來,滿意而歸。 要明確自身職責任務。新時期稅收管理員的職責任務主要包括對納稅戶的案頭管理和實地了解納稅戶情況、提供納稅服務和進行必要的核查,籠統地概括為「十管三不管」:
所謂「十管」,具體包括:
1.稅收政策宣傳送達、納稅咨詢輔導,幫助納稅人不斷提高辦稅能力;
2.掌握所轄稅源戶籍及變動,清理漏征漏管戶;
3.調查核實所管納稅戶生產經營、財務核算情況;
4.核實所管納稅戶申報納稅情況;
5.進行稅款催報催繳;
6.進行納稅評估和稅務約談;
7.對各類減稅、免稅、退稅、稅務行政許可審批等申請資料進行調查核實;
8.提出一般性涉稅違法違章行為糾正處理意見;
9.進行發票管理;
10.其他相關稅收管理工作。
所謂「三不管」是指稅務管理員除特殊情況外,不管稅款徵收,不管稅務稽查,不管稅務行政處罰。
再次,要具備一定的素質和能力。以人為本,從嚴治隊,大力實施「人才興稅」戰略,是做好新時期稅收工作這篇大文章的有力保證。稅收管理員作為這篇文章的主要作者之一,必須要具備一定的素質和能力,並且要不斷提高。筆者認為,新時期稅收管理員應具備以下四方面素質和四種能力。
四方面素質:一是政治素質。稅收管理員作為國家公務員,必須要有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堅持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理順、密切征納關系;堅持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模範遵紀守法,樹立清正廉潔的人民公僕形象;要刻苦學習,勤奮敬業,不斷加強知識積累和經驗積累。二是業務素質。要全面熟悉財稅業務知識,對在實際工作中經常運用的知識應該爛熟於心,運用自如。同時要加強對計算機、法律、外語、市場經濟理論等與稅收息息相關知識的學習,特別是計算機知識,必須要不斷學習,不僅要熟練掌握征管軟體的應用,還要加強對企業計算機記帳基本軟體的學習,弄夠較為熟練地檢查企業的電子帳簿,以適應現代企業管理的需要。三是智力素質。智力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到稅收管理員對於涉稅問題的觀察、理解和思考。要注意培養和不斷提高自己的觀察力、記憶力和思考力。四是心理和身體素質。心理素質主要包括情緒的穩定性、團結協作的相容性、工作的獨創性、面對納稅人的謙和態度、心理的自我調適等。身體素質主要指人的體力和適應力,稅收管理員必須要具備健康的體魄和連續作戰的精力,能夠適應外部環境的各種變化。
四種能力:一是表達能力。稅收管理員首先必須具備表達能力,能夠將國家稅收政策規定、上級工作安排以及自己的思想、意圖或通過口頭、或通過書面准確地傳遞給納稅人和有關各方,這既是信息溝通的手段,也是情感聯絡的媒介。如語言表達不清,則日常工作難以維持。二是人際協調能力。在現實工作中,稅收管理員必須協調好與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各職能部門、黨委政府、村街居委會等各方面的關系,減少內耗形成合力。要帶著感情做好群眾工作,以誠待人,切忌待人冷漠、自高自大、斤斤計較一已之私。三是時間安排能力。稅收管理員工作在最基層,上級安排的工作與自己想要做的工作多而繁亂,各項工作間也難免發生沖突,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合理安排時間,做到統籌兼顧。合理安排時間的能力,首先表現為要珍惜時間,不浪費一分一秒;其次,要在最佳時間段完成最重要的工作任務;第三要有計劃分配自己可用的時間,把時間的分配和工作計劃結合起來。四是學習能力。當今時代是一個迅猛發展的時代,我們稅務幹部必須要緊跟形勢發展,不斷學習新知識、培養新觀念、開拓新視野;不僅學習書本知識和他人經驗,還要具備獨立思考和推斷能力。此外,稅收管理員還應具備一定的組織、指揮、決斷能力等。
最後,要加強監督制約和激勵考核。稅收管理員是一線執法人員,直接與納稅人打交道。俗話說,「常在河邊走,難免不濕鞋」。為了避免稅收管理員「濕鞋」,就必須對其加強監督與制約,同時要建立健全考核激勵機制,充分調動稅收管理員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為此,一是要嚴格按照省局《業務工作規程》和《稅收執法崗位職責暫行規定》的要求,結合稅收征管質量考核、工作目標考核、公務員年終考核,對稅收管理員進行全面、嚴格的考核與監督。經考核成績優秀的稅收管理員,給予適當的精神與物質獎勵;對不合格的稅收管理員,除批評教育外,給予一定的經濟處罰;年終考核仍不合格的,予以待崗。從而讓廣大幹部職工樹立「無功即是過,無為就無位」的觀念,營造創一流業績的良好氛圍。二是進一步完善稅收執法責任制,強化責任追究,進一步規范稅收管理員的執法行為。三是探索實行稅收管理員能級管理制,開展一崗多能競賽活動,激勵稅收管理員努力工作。按照總局確立的「按人定崗、以崗定責、以責定酬」的能級管理原則,根據稅收管理員的工作業績、落實工作制度的情況、徵收管理的質量、解決問題的能力等指標,來確定其等級,設立等級津貼,探索一條「看能力、重業績」的稅收人事制度改革之路。四是嚴格執行稅收管理員定期輪換制度和離崗審計制度,防止人情稅、關系稅等不廉現象的發生。
我認為當好稅收管理員要增強七種意識:
一、增強學習意識,做「真才實學」的稅收管理員。
學習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在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不斷前進的今天,有許多新知識,新技能需要我們去學習,作為稅收管理員,不論工作多忙,任務多重,也要千方百計擠出時間多讀書、多看報,特別是學好「科學發展觀重要思想和稅收法律法規、計算機應用等知識,要學有所得,學有所用,用以促學,學用相長,理論聯系實際,著力解決實際問題。
二、增強大局意識,做政府、領導、納稅人都滿意的稅收管理員。
「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稅收管理員的一切工作都要從服務地方經濟建設的大局出發,從大局中找准角色,圍繞經濟建設中心獨立自主地、創造性地開展各項工作,把廣大納稅人的積極性引導到經濟建設主戰場上來,利用稅務部門懂財務、接確面廣、信息靈的優勢,為地方經濟發展謀策略,提建議,積極投身地方政府的招商引資工作,為地方經濟發展提供快捷到位的服務。把心操在納稅人身上,把溫曖送在納稅人心上,把實事辦在納稅人急需上,把服務定在調動納稅人積極性上,以良好的社會效益嬴得政府滿意、領導滿意及納稅人滿意。
三、增強創新意識,做奮力進取的稅收管理員。
做一名稅收管理員,面對著形形色色的納稅人,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多,在具體工作中,一要克服消極畏難情緒,不能片面強調工作經費緊張,條件差、任務重、開展工作難等困難,而必須樹立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知難而進的思想,二要克服被動應付思想,不能靠上面推一推、動一動,撥一撥、轉一轉;必須樹立迎難而上、奮勇拼搏、努力進取的精神。特別在稅務部門很多新工作上,要敢想、敢做、敢為人先,敢於沖破傳統的做法。
四、增強發展意識,做符合時代要求的稅收管理員。
時代在進步,社會在發展,與時俱進也要體現在稅收管理員身上,稅收管理員要順應時代潮流,樹立符合時代要求的新觀念,也就是要樹立「一切為經濟服務,一切為發展聚財」的理念,既要當好執法者,也要當好納稅人合法權益的維護者,更要當好服務者。嚴格執行稅法,該收的稅應收盡收,不該收的稅一文不取,依法徵收,依率計征,切實保護好納稅人的合法權益。要擺正與納稅人的位置,增進與納稅人的感情,深入到納稅人中間去,體驗他們經營的艱辛,傾聽他們的呼聲,了解他們的需求。真心誠意的為納稅人辦實事、辦好事、解難事。
五、增強法治意識,做依法治稅的稅收管理員。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不斷發展的今天,堅持依法治稅已成為各級政府、各級稅務機關、社會各界的共識,也極大地改善了稅收法制環境。大力推進依法治稅進程,必須打牢稅務人員依法治稅的思想基礎,牢固樹立法律至上的思想,要以國家稅法作為指導稅收工作的唯一指針,嚴格依照法律法規正確處理稅收領域的各種關系,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針,大力開展法制教育,增強法治意識,不斷提高廣大稅收管理員依法治稅的自覺性。
六、增強廉政意識,做光明磊落、堂堂正正的稅收管理員。
稅收管理員作為基層一級的執法者,手中行使著一定的稅收管理權、徵收權、處罰權。但要使這國家賦予的神聖權力,用之有道,為民所用,為公所用,一定要做到依法、公開、公平、廉政。面對社會上的各種誘惑和考驗,要始終保持廉潔奉公、警鍾長鳴、不忘宗旨、永保本色。要向優秀的共產黨人學習,學習他們的崇高品德和優秀品格,始終保持公僕本色,做一名光明磊落、堂堂正正的稅收管理員。
七、增強奉獻意識,做腳踏實地埋頭苦乾的稅收管理員。
稅收管理員直接跟廣大納稅人打交道,有很多工作需要做。沒有強烈的事業心和忘我的敬業精神是干不好本職工作的,俯首甘為孺子牛,增強奉獻意識首先要幹事創業,對待工作要有一種夜不安枕、食不甘味的緊迫感和責任感,自加壓力,負重奮進,努力在工作中形成比干勁、比進取、比奉獻、比貢獻的氛圍。其次要淡泊名利,要注意抑制私慾,把精力和心思都集中到工作中來,干出成績來,接受組織和群眾的檢驗。再其次,要正確處理國家利益與個人利益的關系,要把國家的利益看得高於一切,對不應該得到的利益,決不得伸手索取。

❻ 稅務局稅務專管員的職責是什麼

是負責企業的有關稅務的種種。
稅收管理員的職責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稅源管理:包括市場巡查,納稅戶籍管理,協助納稅人辦理稅務登記,進行納稅人信息採集等;征稅管理:包括合理確定納稅人稅款徵收方式,進行稅款的催報催繳,審核納稅人申報是否及時准確,是否存在異常等。
發票管理:包括核定納稅人使用的票種,發票領用數量,檢查發票是否規范使用,處理一般發票違章等。
資料管理:包括納稅人所有的申報資料、申請資料,發票領用資料、變更情況的資料,稅務檢查和評估結論,年底要將資料整理、裝訂歸檔。
納稅服務:包括稅收政策宣傳、疑難問題解答,提供納稅咨詢,輔導納稅人進行稅收管理等,一般是根據納稅人的需要,提供各種涉稅幫助和援助。
納稅評估:根據納稅人的申報資料進行案頭分析,發現疑點對納稅人進行約談,必要時可以到納稅人的生產經營場所進行實地查看,也可以查閱納稅人當年的賬簿資料。
你問查賬是不是他們的職責,這一點可以看出,是的,稅收管理員可以查閱納稅人的賬簿資料的。
但是,為了保護納稅人的合法權益,稅收政策規定:稅務人員查閱納稅人當年的賬簿資料,一般應在納稅人的生產經營所在地進行,不得調取賬簿到稅務機關,另外,確需調閱當年賬簿資料的,應報請市級國稅局長批准才可以,這里的一般情況主要准對增值稅專用發票的問題或者存在重大偷稅嫌疑。
所以正常情況下,稅收管理員不能調取納稅人當年的賬簿檢查。
對於以前年度的賬簿,一般由稽查局調取檢查,但是也需要縣級局長批准,並且在90日內必須歸還。

❼ 稅收管理員與辦稅員的工作職責如何區分

稅收管理員制度稅收管理員的職責共有六條。
第一條宣傳貫徹稅收法律、法規和各項稅收政策,開展納稅服務,為納稅人提供稅法咨詢和辦稅輔導;督促納稅人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及時足額申報納稅、建立健全財務會計制度、加強賬簿憑證管理。
第二條 1:調查核實分管納稅人稅務登記事項的真實性。
2:掌握納稅人合並、分立、破產等信息。
4:了解納稅人外出經營、注銷、停業等情況。
5:掌握納稅人戶籍變化的其他情況。
6:調查核實納稅人納稅申報(包括減免緩抵退稅申請,下同)事項和其他核定、認定事項的真實性。
7:了解掌握納稅人生產經營、財務核算的基本情況。
第三條 1:對分管納稅人進行稅款催報催繳。
2:掌握納稅人的欠稅情況和欠稅納稅人的資產處理等情況。
4:對納稅人使用發票的情況進行日常管理和檢查,對各類異常發票進行實地核查。
5:督促納稅人按照稅務機關的要求安裝、使用稅控裝置。
第四條 1:對分管納稅人開展納稅評估,綜合運用各類信息資料和評估指標及其預警值查找異常,篩選重點評估分析對象。
2:對納稅人納稅申報的真實性、准確性做出初步判斷。
3:根據評估分析發現的問題,約談納稅人,進行實地調查。
4:對納稅人違反稅收管理規定行為提出處理建議。
第五條按照納稅資料「一戶式」存儲的管理要求,及時採集納稅人生產經營、財務核算等相關信息,建立所管納稅人檔案,對納稅人信息資料及時進行整理、更新和存儲,實行信息共享。
第六條完成上級交辦的其他工作任務。

❽ 稅收管理員制度的介紹

稅收管理員制度,是指國家為了加強稅源管理,建立的稅務管理人員親自接觸納稅人、了解掌握轄區內納稅人稅源及其變動情況,克服稅務人員對納稅人稅源情況了解不足,掌握不實,疏於管理等問題的一項制度。
在該制度下,稅收管理員的職責范圍包括:稅收政策宣傳送達、納稅咨詢輔導;掌握所轄稅源戶籍變動情況;調查核實管戶生產經營、財務核算情況;核實管戶申報納稅情況;進行稅款催報催繳;開展對所管企業的納稅評估及其稅務約談;提出一般性涉稅違章行為糾正處理意見;協助進行發票管理等。概括地講,稅收管理員是「信息採集員、納稅輔導員、稅收宣傳員、納稅評估員和稅收監控員」。但稅收管理員不負責稅款徵收、不負責稅負核定、不負責涉稅審批,不負責涉稅案件的稽查。
稅源管理重要事項由部門集體研究。稅收管理員下戶執行各項稅源管理事務時,要提出報告,按計劃和規定程序進行,並接受行政執法和行政監察的監督。所獲稅源信息要記錄歸檔,實行共享。稅收管理員實行兩年定期輪換制度。各級稅務機關要制定稅收管理員工作規范,加強對稅收管理員的管理、監督和考核。
值得的注意是,許多人認為,稅收管理員制度是對我國傳統「專管員制度」的恢復。在我國的稅收徵收管理史上,曾兩度實行專管員制度。一是50年代實行的集征、管、查於一身的徵收管理模式。該模式的特徵是以專管員為核心,「一人進廠、各稅統管、征管、查合一」,即「專管員上門收稅」。二是90年代實行的: 「可以採取駐廠管理、行業管理、分片管理、巡迴管理等」模式。稅收管理員制度並非是傳統專管員制度的簡單「回歸」,而是對傳統專管員制度「揚棄」基礎上的一種新制度。所謂「揚」就是發揚和借鑒過去推行專管員制度下,實行「分片管理、責任到人、考核到位」,既管理又服務等良好傳統,密切稅企聯系,疏通聯系渠道,以利於改進和完善稅源管理的各項措施,切實解決「疏於管理,淡化責任」和「情況不明、信息不靈」等問題。所謂「棄」就是擯棄和克服專管員不受制約「一人進廠,各稅統管,集征管查於一身」的弊端。從而變集權式管理為分權式管理,變全程式管理為環節式管理,變「保姆式」服務為依法服務。
稅收管理員制度在我國稅收歷史上早已出現。新中國成立以後,稅收專管的優勢得到充分發揮,對當時的經濟和社會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首先,稅收管理員制度的產生,有效加強了稅源管理,增加了財政收入。
稅收專管員制度始於50年代初期。當時百廢待興,中央政府急需籌資用於經濟改造和恢復。1950年1月,政務院頒布《全國稅政實施要則》,圍繞《要則》精神,全國許多地方展開了稅收專管工作,迅速查清了稅源狀況,切實增加了政府的財政收入,為國民經濟恢復和社會主義建設積累了資金。
其次,稅收管理員制度的實行,使稅收工作更好地協助完成了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社會主義改造工作復雜,任務艱巨,需要大量細致的工作。利用稅收引導資本主義工商業朝社會主義方向發展,是改造工作的重要部分。在稅收專管員的努力下,稅收工作配合國家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發揮了利用、限制、改造資本主義工商業的作用。
此外,稅收管理員制度適應了計劃經濟體制的要求,有力支持了社會主義建設。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以後,我國實行了計劃經濟體制。在這種體制下,經濟成分較為單一,稅收政策法規和稅收征管環節較少,這就為稅收專管員制度提供了發揮特長的舞台。稅收管理員制度行政動員能力強,稅收征管效率高,便於稅務部門快捷高效完成稅收計劃任務,因而適應了計劃經濟體制的要求,推動了社會主義建設的迅速發展。

❾ 稅收管理員制度的問題

稅收專管員的制度旨在解決「情況不明,信息不靈」問題。這一制度看似美好,但仔細探究,就會發現該制度在操作上尚有一定難度,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1、管理幅度過大,征稅成本過高。從管理幅度看,目前,我國一線執法的稅務人員較少,實施稅收管理員的制度必然導致管理幅度過大。從征稅成本看,目前,我國的征稅成本已是美國的十倍,要做到管理精細化,一要增加稅收管理員的數量,二要加大培訓力度,提高稅收管理員的業務素質,從而提高單位征管效率。無論哪一項都會再次加大征稅成本,顯然與國家征管目標相悖。
2、保姆式管理並未廢除,激勵機制尚未建立。市場經濟原則要求權、責、利掛鉤。現行的稅收管理員每人分管少則上百戶納稅人,平時對納稅企業進行日常納稅管理,擔負納稅輔導等9項職責,並且要對其所管事、管戶負全責。但客觀上稅收管理員不可能像保姆一樣每天24小時盯著納稅人,即便稅收管理員整天盯著納稅人也不能保證其不出現問題,更何況每個稅收管理員要管幾百家企業;同時還要面對稅務檢查部門的檢查。但稅收管理員的制度卻沒有設立相應一套獎優懲劣機制,致使干多干少,干好乾壞都一樣。
3、稅收管理員與稅務機關的法的責任風險急劇加大。時下是「法」的時代,每個人都要為其行為承擔法律責任。稅收管理員每完成一項工作都要給局相關職能部門和納稅人出具稅務文書。這種稅務文書導致稅收管理員要承擔兩大責任:一是在管理納稅人方面的責任。如,由於納稅人在其財務、納稅等方面採用欺騙、隱瞞等手段,致使稅收管理員出具的文書存在不真實等問題,稅收管理員為此難辭其究。二是對稅務機關其他部門的責任。如,對於納稅人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後「走逃」行為,稅收管理員要負全責。因為稅收管理員代表稅務機關對納稅人的納稅情況進行監管,並出具了稅務文書,當稽查部門再查出問題,稅收管理員自然難逃干係。因此有人稱:「稅收管理員的日子可謂『如履薄冰』。」仔細分析,不僅稅收管理員要為上述行為承擔責任,相應的稅務機關同樣要為稅收管理員的行為承擔責任,因為,稅收管理員代表其所在的稅務機關。
更棘手的問題是,在稅收管理員制度下,當納稅人與稅務機關發生爭議如何解決?我們假設,當納稅人持會計師事務所的查帳報告、一線征稅人員作出的結論和檢查處理決定等不相一致的文件對稅務機關提起訴訟時,結果會如何?我國許多地方出現的納稅人偷稅、稅收管理員受「連坐」現象,可以說,已給出我們關於上述問題的可笑的、無奈的答案。按照上述推理,我們還要接受一個更無奈地法律上事實:受「連坐」的還應包括稅收管理員代表的稅務機關。無疑,是「稅收管理員制度」使稅收管理員和稅務機關在「法」的面前處於尷尬的、被動的地位;同時可悲的是,在一定程度上,這為納稅人減輕甚至開脫其罪責創造了條件。追根溯源,症結在於「稅收管理員制度。」

❿ 什麼是稅務專管員

概念界定上的選擇目前,對稅務管理員的定義,主要有兩種流派。即,一派認為稅務管理員制度相對於過去的稅務專管員制度就是將原兼征管查於一身的徵收和檢查這兩項職責摘除即可。持這一觀點的者,便將稅務管理員定義為,是指基層稅務管理機關中從事稅收管理工作的稅務人員。而另一派則認為還要將管理的二字內涵再縮小,要更具體化。因此有了稅務管理員是指基層稅務機關中分片(業)從事稅源管理的稅務人員。兩者的相同點顯而易見,但不同點令人尋味。
那麼稅收管理與稅源管理到底哪個更適合作為稅務管理員定義中的關鍵詞哪?毫無疑問,稅收管理過於籠統且大而化之。稅源管理則相對狹小和易於琢磨。兩者在內涵與外延的區別,對於稅務工作者來說顯而易見。兩者的不同還帶來對稅務工作人員身份或職責的劃分上的差異。如果將從事稅收管理的人員都稱之為稅務管理員的話,那麼除了基層中從事稅務稽查和直接在辦稅服務廳工作的稅務人員以外的稅務人員都應屬稅務管理員范疇。而只將從事稅源管理的人稱之為管理員,這一群體從理論上應少於上述的人群。因此,既然稱之為一種制度,首先應該解決一個制誰的度,其次再解決制啥的度。這事關提出和建立這一制度的目的和意義。
《關於進一步加強稅收征管工作的若干意見》(國稅發[2004]108號)將稅務管理員定義為,是基層稅務機關分片(業)管理稅源的工作人員,隸屬於稅源管理部門。此定義告訴我們,稅務管理員是基於稅源管理的需要而提出的。那麼,為什麼沒有把從事稅收管理的人員統稱為管理員而僅僅將從事稅源管理的人稱之為管理員,現在提出的管理員制度與過去的專管員到底有什麼區別,或者為什麼要區別?回答這些問題,要從我國稅收征管體制的演變過程中去理出一條是思路。
稅收專管員制度的雛形。建國初期,為了適應私人資本主義經濟和多稅種、多次征的復合稅制的需要,在稅收的征管形式上,採取了以各稅分管、固定管戶(片、區)為主的征管模式。各稅分管體現在,按生產環節的貨物稅、工商業戶的工商稅和地方稅這三條線,分別設置三個科(股)來管理。固定管戶體現在,在大中城鎮則基本按行業,小城鎮按區域或按行業和區域相結合,進行專責管理。這可稱之為我國的稅務專管員制度的雛形。很顯然,這一雛形是建立在分稅管理的基礎之上的。
純正的稅務專管員制度誕生於上個世紀的五十年代。1956年全國生產資料所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任務基本完成後,我國全面進入計劃經濟建設的時代。為適應社會主義計劃經濟建設需要,稅收體制也發生了重大變革。稅制改革到最後,國營企業只納一種稅,集體企業只納兩種稅。因此,在征管上已經沒有必要繼續實行分稅管理的形式。而被一員到戶,各稅統管集征管查於一人的征管模式取而代之。可見,歷史上的稅務專管員制度的最大特點有兩個,就是各稅統管與征管查於一人。
在此之後,為順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在稅收征管體制的變革上,全國各地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不同程度進行了大量了探索。但綜觀這些改革的共同特點就是為破解征管查於一人或一身的弊端。到上個世紀之末,全國各地基層稅務機關基本建立起了稅款徵收、納稅管理與納稅檢查相互分離、相互制約的征管體制。在較好的解決分權的問題的同時,稅收基礎尤其是稅源管理弱化的矛盾卻越來越突出。在稅收管理中出現了蔬於管理、淡化責任的弊端,致使納稅戶大量漏征漏管,納稅申報不準、不實,稅源底冊不清、不明,計算機監控的信息數據成了數字游戲、垃圾信息.稅務稽查的依賴度越來越高。稅收收入在突飛猛進的增長,稅務管理的質量和效率也在突飛猛進的塌方。造成這些問題在稅務機關內的根源就是在改革中沒有很好解決稅務管理崗位職責問題。說到底,就是沒有把管戶與管事相結合,尤其沒有對管什麼事做出明確、詳盡的規范。正是由基於此,對稅源實行戶籍管理的理論與實踐的呼聲一浪高過一浪。因此,稅務管理員的誕生首先應該由基於此。即基於稅源戶籍管理而產生才是其根源所在。另一方面,將非從事稅務稽查和直接在辦稅服務廳工作的稅務人員統稱為稅務管理員,以及依次去劃分工作職責在理論與實踐上都容易回到征管的老路。但如果只將主要負責稅源戶籍管理的人員稱之為稅務管理員,而將其他諸如納稅評估、稅負核定的人員以及擔負納稅檢查(這里指不涉及稅收立案的日常檢查和清理漏征漏管)的職責分離出來交由另外一些人員去負責實施,就既可以作到職責明晰、相互分工,又會在執法環節上形成相互分離、相互制約的工作機制。從而是哪些人管什麼事更加具體化,也只有這樣,才能去真正較好的解決蔬於管理、淡化責任的頑疾。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