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堅守職責 » 治安策收錄

治安策收錄

發布時間: 2021-01-01 00:34:17

Ⅰ 至2012年,中國知網共收錄自1915年至今出版的()種中文期刊

中國學復術期刊網路出版總庫全庫是制中國學術期刊網路出版總庫是世界上最大的連續動態更新的中國學術期刊全文資料庫,是十一五國家重大網路出版工程的子項目,是《國家十一五時期文化發展規劃綱要》中國家知識資源資料庫出版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學術、技術、政策指導、高等科普及教育類期刊為主,內容覆蓋自然科學、工程技術、農業、哲學、醫學、人文社會科學等各個領域。截至2012年10月,收錄國內學術期刊7900多種,其中創刊至1993年3500餘種,1994年至今7700餘種,全文文獻總量3500多萬篇。自1915年至今出版的期刊,部分期刊回溯至創刊。

Ⅱ 百度最近對新站收錄政策改變了

跟內容也會有關的,新網站提交過後,網路有一個考察期,會對網站內容和結構專進行審核考察,這屬個考察期的時間誰也說不準的,你要做的就是每天保持網站內容的更新(最好是原創-不會的話偽原創也OK),再適當的做一些外鏈!

Ⅲ 漢書一共有幾冊啊!

《漢書》,又稱《前漢書》,由我國東漢時期的歷史學家班固編撰,是中國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二十四史」之一。《漢書》是繼《史記》之後我國古代又一部重要史書,與《史記》、《後漢書》、《三國志》並稱為「前四史」。 《漢書》全書主要記述了上起西漢的漢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的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30年的史事。《漢書》包括紀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傳七十篇,共一百篇,後人劃分為一百二十卷,共八十萬字。 《漢書》為中國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漢書》的記載,以西漢一朝為主,上起漢高祖元年,下終王莽地皇四年,共230年的史事。《漢書》體例上全承襲《史記》,只是改「書」為「志」,把「世家」並入「列傳」,全書有十二「紀」、八「表」、十「志」、七十「列傳」,凡一百篇,共八十餘萬言。 寧波天一閣收藏的《漢書》(明朝刻本)到了唐代,顏師古認為《漢書》卷帙繁重,便將篇幅較長者分為上、下卷或上、中、下卷,成為現行本《漢書》一百二十卷。 《漢書》的史料十分豐富翔實,書中所記載的時代與《史記》有交叉,漢武帝中期以前的西漢歷史,兩書都有記述。《漢書》的這一部分,多用《史記》舊文,但由於作者思想的差異和材料取捨標准不盡相同,移用時也有增刪改動。 漢武帝以後的史事,除吸收了班彪遺書和當時十幾家讀《史記》書的資料外,還採用了大量的詔令、奏議、詩賦、類似起居注的《漢著記》、天文歷法書,以及班氏父子的「耳聞」。不少原始史料,班固都是全文錄入書中,因此比《史記》更顯得有史料價值。 紀 《漢書》中的「紀」共十二篇,是從漢高祖至漢平帝的編年大事記。 雖寫法與《史記》略同,但不稱「本紀」,如《高帝紀》、《武帝紀》及《平帝紀》等。由於《漢書》始記漢高祖立國元年,故將本在《史記·本紀》的人物,如項羽等,改置入「傳」中;又由於東漢不承認王莽建立的政權——新朝,故將王莽置於「傳」中,貶於傳 《漢書》中華書局版末。 表 《漢書》中的「表」共八篇,多依《史記》舊表,而新增漢武帝以後的沿革。 前六篇的記載包括:記載漢初同姓諸侯王的《諸侯王表》,記載異姓諸侯王的《異姓諸侯王表》,記載漢高祖至漢成帝的《功臣年表》等,藉由記錄統治階級來達到尊漢的目的。 後二篇為《漢書》所增,包括:《百官公卿表》,《古今人物表》,其中的《古令人物表》,班固把歷史上的著名人物,以儒家思想為標准,分為四類九等,表列出來;《百官公卿表》則詳細介紹了秦漢時期的官制。 志 《漢書》中的「志」共分十篇,是專記典章制度的興廢沿革。 由於《漢書》已用「書」為大題,為免混淆,故改《史記》中的「書」為「志」。 《漢書》十「志」,是在《史記》八「書」的基礎上加以發展而成的:將《史記》的「禮書」、「樂書」改為「禮樂志」,將「律書」、「歷書」改為「律歷志」;將「天官書」改為「天文志」,將「封禪書」改為「郊祀志」,將「河渠書」改為「溝洫志」,將「平準書」改為「食貨志」。 同時又新增「刑法志」、「五行志」、「藝文志」、「地理志」,各志內容多貫通古今,而不專敘西漢一朝的歷史。 其中,如《地理志》詳述戰國時期、秦朝、西漢時期的領土疆域、建置沿革、封建世系、形勢風俗、名門望族和帝王的奢靡等。 《五行志》集有關五行災異之說而編成。但從另一角度看,卻保存了大料的自然史資料。 《天文志〉則保存上古至漢哀帝元壽年間大量有關星運、日食、月食等天文資料。 《刑法志》則概述上古至西漢時期的刑法,並且點出漢文帝、漢景帝用刑之重,更指出漢武帝進用酷吏而導致的惡果。 《食貨志》則詳述上古至漢代的經濟發展情況。 《溝洫志》則記述上古至漢朝的水利工程,並說明治理水文的策略。 傳 王莽《漢書》中的「列傳」共七十篇,仍依《史記》之法,以公卿將相為列傳,同時以時代順序為主,先專傳,次類傳,再次為邊疆各族傳和外國傳,最後以亂臣賊子《王莽傳》居末,體統分明。 至於傳的篇名,除《諸侯王傳》外,一律均以姓或姓名為標題。 《漢書》列傳中有關文學之士的部分,多記載其人有關學術、政治的內容,如《賈誼傳》記有「治安策」;《公孫弘傳》記有「賢良策」等,這些都是《史記》沒有收錄的。 而列傳中的類傳有《儒林傳》、《循吏傳》、《游俠傳》、《酷吏傳》等,此外又新增《外戚傳》、《元後傳》、《宗室傳》,這些也是《史記》所沒有的。 四夷方面,有《匈奴傳》、《西南夷兩粵朝鮮傳》、《西域傳》等三傳。 此外,又仿「太史公自序」之意,「列傳」最後一篇作《敘傳》,述其寫作動機、編纂、凡例等。「列傳」以記載西漢一朝為主。「列傳」各篇後均附以「贊」,即仿《史記》篇末「太史公曰」的體例,說明作者對人或事的批評或見解。 全書篇目紀 漢書卷一 上 高帝紀 第一上(漢高祖劉邦) 漢書卷一 下 高帝紀 第一下(漢高祖劉邦) 漢書卷二 惠帝紀 第二(漢惠帝劉盈) 漢書卷三 高後紀 第三(漢高後呂雉,漢少帝劉恭,漢少帝劉弘) 漢書卷四 文帝紀 第四(漢文帝劉恆) 漢書卷五 景帝紀 第五(漢景帝劉啟) 漢書卷六 武帝紀 第六(漢武帝劉徹) 漢書卷七 昭帝紀 第七(漢昭帝劉弗陵) 漢書卷八 宣帝紀 第八(漢宣帝劉詢) 漢書卷九 元帝紀 第九(漢元帝劉奭) 漢書卷十 成帝紀 第十(漢成帝劉驁) 漢書卷十一 哀帝紀 第十一(漢哀帝劉欣) 漢書卷十二 平帝紀 第十二(漢平帝劉衎) 表 漢書卷十三 異姓諸侯王表 第一(劉氏以外諸侯王) 漢書卷十四 諸侯王表 第二(劉氏諸侯王) 漢書卷十五 上 王子侯表 第三上 漢書卷十五 下 王子侯表 第三下 ()漢書卷十六 高惠高後文功臣表 第四 漢書卷十七 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 第五 漢書卷十八 外戚恩澤侯表 第六 漢書卷十九 上 百官公卿表 第七上 漢書卷十九 下 百官公卿表 第七下 漢書卷二十 古今人表 第八 志 漢書卷二十一 上 律歷志 第一上( 鄧平的「太初歷」) 漢書卷二十一 下 律歷志 第一下(劉歆的「三統歷」) 漢書卷二十二 禮樂志 第二 漢書卷二十三 刑法志 第三 漢書卷二十四 上 食貨志 第四上 漢書卷二十四 下 食貨志 第四下 漢書卷二十五 上 郊祀志 第五上 漢書卷二十五 下 郊祀志 第五下 漢書卷二十六 天文志 第六 漢書卷二十七 上 五行志 第七上 漢書卷二十七 中上 五行志 第七中之上 漢書卷二十七 中下 五行志 第七中之下 漢書卷二十七 下上 五行志 第七下之上 漢書卷二十七 下下 五行志 第七下之下 漢書卷二十八 上 地理志 第八上 漢書卷二十八 下 地理志 第八下 漢書卷二十九 溝洫志 第九 漢書卷三十 藝文志 第十(根據劉向的《別錄》、劉歆的《七略》寫成) 傳 漢書卷三十一 陳勝項籍傳 第一(陳勝,項籍) 漢書卷三十二 張耳陳餘傳 第二(張耳,陳余) 漢書卷三十三 魏豹田儋韓王信傳 第三(魏豹,田儋,韓王信) 漢書卷三十四 韓彭英盧吳傳 第四(韓信,彭越,黥布,盧綰,吳芮) 漢書卷三十五 荊燕吳傳 第五(荊王劉賈,燕王劉澤,吳王劉濞) 漢書卷三十六 楚元王傳 第六(楚元王劉交,劉向,劉歆) 漢書卷三十七 季布欒布田叔傳 第七(季布,欒布,田叔) 漢書卷三十八 高五王傳 第八(劉肥,劉如意,劉友,劉恢,劉建) 漢書卷三十九 蕭何曹參傳 第九(蕭何,曹參) 漢書卷四十 張陳王周傳 第十(張良,陳平,王陵,周勃) 漢書卷四十一 樊酈滕灌傅靳周傳 第十一(樊噲,酈商,夏侯嬰,灌嬰) 漢書卷四十二 張周趙任申屠傳 第十二(張蒼,周昌,趙堯,任敖,申屠嘉) 漢書卷四十三 酈陸朱劉叔孫傳 第十三(陸賈,朱建,劉敬,叔孫通) 漢書卷四十四 淮南衡山濟北王傳 第十四(淮南厲王劉長,衡山王劉賜,濟北貞王劉勃) 漢書卷四十五 蒯伍江息夫傳 第十五(蒯通,伍被,江充,息夫躬) 漢書卷四十六 萬石衛直周張傳 第十六(石奮,衛綰,直不疑,周仁,張歐) 漢書卷四十七 文三王傳 第十七(梁孝王劉武,代孝王劉參,梁懷王劉揖) 漢書卷四十八 賈誼傳 第十八(賈誼) 漢書卷四十九 爰盎晁錯傳 第十九(袁盎,晁錯) 漢書卷五十 張馮汲鄭傳 第二十(張釋之,馮唐,汲黯,鄭當時) 漢書卷五十一 賈鄒枚路傳 第二十一(賈山,鄒陽,枚乘,路溫舒) 漢書卷五十二 竇田灌韓傳 第二十二(竇嬰,田蚡,灌夫,韓安國) 漢書卷五十三 景十三王傳 第二十三(臨江閔王劉榮,河間獻王劉德,臨江哀王劉閼,魯共王劉餘,江都易王劉非,膠西於王劉端,趙敬肅王劉彭祖,中山靖王劉勝,長沙定王劉發,廣川惠王劉越,膠東康王劉寄,清河哀王劉乘,常山憲王劉舜) 漢書卷五十四 李廣蘇建傳 第二十四(李廣,蘇建 ) 漢書卷五十五 衛青霍去病傳 第二十五(衛青,霍去病) 漢書卷五十六 董仲舒傳 第二十六(董仲舒) 漢書卷五十七上 司馬相如傳 第二十七上(司馬相如) 漢書卷五十七下 司馬相如傳 第二十七下(司馬相如) 漢書卷五十八 公孫弘卜式兒寬傳 第二十八(公孫弘,卜式,兒寬) 漢書卷五十九 張湯傳 第二十九(張湯) 漢書卷六十 杜周傳 第三十(杜周) 漢書卷六十一 張騫李廣利傳 第三十一(張騫,李廣利) 漢書卷六十二 司馬遷傳 第三十二(司馬遷) 漢書卷六十三 武五子傳 第三十三(戻太子劉據) 漢書卷六十四 上 嚴朱吾丘主父徐嚴終王賈傳 第三十四上(嚴助,朱買臣,吾丘壽王,主父偃,徐樂,嚴安,終軍,王褒,賈捐之) 漢書卷六十五 東方朔傳 第三十五(東方朔) 漢書卷六十六 公孫劉田王楊蔡陳鄭傳 第三十六(公孫賀,劉屈氂,田千秋,王

Ⅳ 控制與決策的收錄情況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控制與決策》是研究生教育中文重要期刊,中專文核心期刊,美國工屬程索引(EI)檢索源期刊,最近幾年的Ei檢索率接近100%。本刊的影響因子在信息與系統科學類期刊中一直名列前茅,連續4屆被評為百種中國傑出學術期刊,兩次被評為中國高校精品科技期刊,2008年被評為中國精品科技期刊,多次獲得原冶金部、教育部、遼寧省和沈陽市優秀期刊獎。

Ⅳ 我去白雲觀抽了一簽,第三 中吉 衣食自然生處有 勸君不必苦勞心 但能孝悌存忠信 福祿來臨禍不侵 求官司

正解: 敘述:
第三簽【中吉。甲丙】

衣食自然生處有
勸君不用苦勞心
但能孝悌存忠信
福祿來成禍不侵

聖意一
問名利。自有時。訟和吉。病瘥遲。求財平。婚未宜。宜謹守。免憂疑。

聖意二
問名利。自有時。訟和吉。產尚遲。病可治。婚未宜。宜謹守。免憂疑。

東坡解
富貴前定。何須強求。徒勞心力。反致傷憂。事親待人。動合循理。天必佑之。有泰無否。

碧仙注
隨緣安分。直道而行。心中無愧。自然和平。

解曰
此簽只宜守舊。不可貪求。但存中直。卻得兩平。
謀事遲。求財阻。婚姻可。風水更。孕將生。宜早保。免憂驚。

釋義
生處有者。戒人凡事依本分。不可貪得。
處家孝悌。則內無怨。處人忠信。則外無怨。毒害消矣。
交財未穩。婚姻主遲。是非口舌。主散為宜。
修身待時。不可徒勞心力。成字或作時字。

占驗
一生赴考遺才。占此得收錄。應在衣食自然生處有一句。蓋宗師正科舉之生處也。
又(清朝)道光間。一人自恃有財。圖謀官爵。已損同知矣。一但忽欲指省浙江候補。故到廟占此。人勸其作富家翁。不聽。旋赴該省候委。百計營求。始有差事。因延緩多日尚未動身。大憲責其怠慢。截留改委。勞碌數年金盡。求裘敝(體)。歿於旅寓。不得回家。上二句之應也。

故事
(一)賈誼遇漢文帝
漢。賈誼。洛陽人。文帝時河南守。吳薦之石為博士。年二十餘。超遷歲中至大中大夫。請改正朔。興禮樂。上治安策。降灌等。毀之。出為長沙王太傅。誼既適去。渡湘水作賦。吊屈原。論者謂賈生。王佐才遇漢文明主。終不大用。卒悲傷而死。豈非天(意)乎。 (賈誼,西漢文學家、政論家,雖然上『治安策』主張削弱諸侯勢力有功,但因個人性格使然,連漢文帝這種明君也難以容納,終未得重用,是其一生的註解。本則故事解讀較難,請以『賈誼』於網路檢索,即可得白話易解之故事資料)
俗解:人生在世,不必太為衣食住行而擔憂,富貴在天。心,不能在燈紅酒綠中找不到自我;人,不能在名利場中迷失方向。慾望,追求,都是過眼雲煙。心,人之位,當時時在自由自在中飛翔。而什麼才能保持著自由自在呢?答曰:合家歡睦之幸福。對長輩要孝順,對晚輩要愛戴,對朋友要講信用,對領袖要忠誠。這么做,既不得罪人,何禍之有?別人高興,我也高興, 福祿自然而來啊! 祝你幸福快樂!

Ⅵ 請問什麼是EI/SCI/收錄/檢索/出版商/全文收錄

在交流中,發現很多老師/同學還對會議組織者/EI/SCI/檢索/出版商/全文收錄的概念有嚴重的誤解。在這里再在自己的博客裡面詳細的解釋一下,

會議組織者:可能是某個學校;也可能是某個組織;他們為學術/經濟利益舉辦會議,從科研工作者處收文章,收注冊費;然後將論文集扔給出版商;

出版商:具備一定聲望,比如Elsevier/IEEE/Springer,他們旗下有一些會議論文的項目,比如Elsevier的Procedia(新推出的),IEEE的Conference Program,Springer的Lecture Notes系列;這些會議項目的共同特點是:1.拿論文的版權;2.向會議組織者收取出版費用(比如每100篇多少錢);3.會把論文放在自己的資料庫裡面,比如ScienceDirect,IEEExplorer等等;

收錄:比如我建立起來了一個資料庫叫 RabbitPaper,我可以自己抓取一些公開的數據,比如IEEExplorer / Lecture Notes上面能找到的所有關於Rabbit的文章,我把所有的題目+摘要+參考文獻,全扣下來放在我的資料庫裡面,那麼我可以宣傳說:我這個Rabbit資料庫裡面收錄了重要關於Rabbit的文獻;我不持有IEEExplorer / Lecture Notes的全文內容,只是抓取了公開的信息而已;

檢索:「檢索」本身的意思是「在某個資料庫裡面發現某種內容」;檢索工具有很多,Google/Google Scholar/Scirus/ScienceDirect/IEEExplorer/ISI這些都是檢索工具;

1. 檢索工具可能能幫你拿到論文的全文(比如Elsevier的Procedia的全文就是免費公開的,很方便下載);

2. 也可能不能幫你拿到全文(比如IEEExplorer是收費的,LNCS也是收費的),需要有許可權才能下載全文;

SCI到底是什麼:

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是ISI(Institute Scientific Information)做的資料庫,其特點為:

1.SCI不是出版商,只是資料庫,不是具體某篇文章內容版權的擁有者;所以在SCI裡面,能看到只是題目+摘要+參考文獻;

2.SCI自己有一個自己確定的期刊列表,SCI只是從出版商處抓取某些期刊的 論文裡面的信息(題目/作者/摘要/參考文獻),然後可能添加一些自己的信息,比如分類號一類的東西;

3.SCI的內容不是原始文獻全文,賣點是每年推出JCR,裡面給出影響因子。

4.「SCI全文收錄」這個短語就是扯淡。。。因為SCI裡面哪有全文啊。

EI到底是什麼:

Engineering information Inc.,現在隸屬於Elsevier旗下;大家常說的EI Compendex 收錄論文的題錄、摘要,並加個主題詞、分類號什麼的。

1.EI只是從 出版商處抓取某些期刊的論文裡面的 信息(題目/作者/摘要/參考文獻)。

2.「SCI全文收錄」這個短語就是扯淡。。。因為SCI裡面哪有全文啊。

那EI-SCI-收錄-檢索-出版商-會議組織者幾個概念之間到底什麼關系?

大致流程是這樣的,

1.會議組織者決定舉辦一個會議,並打算將論文集出版,他們會聯系出版商,比如IEEE/ Springer/ Elsevier,報出自己要接受的文章篇數和會議主題;

2. 出版商給他們一個報價,每篇文章多少錢;兩者敲定,簽訂合同;

3. 作者發現這個會議,寫作;投稿並被接受;交了注冊費;提交了最終稿;

4. 會議組織者和出版商把最終稿整理成論文集;會議組織者和交易結束;

5.組織者把論文集扔給作者/開會;出版商(IEEE/ Springer/ Elsevier)更新自己的資料庫,把文章放在IEEExplorer /Lecture Notes/ ScienceDirect裡面;這時候大家就能從出版商的資料庫裡面找到這些新發出的文章;

6. 其他資料庫自己(比如EI, EBSCOhost等等) 抓取 出版商資料庫裡面的文章,比如EngineeringVillage (EI)在IEEExplorer抓取文章的內容;這時候作者的文章就能在EI裡面查到了;

7. 第5步/第6步/第7步,當然不能同時進行,所以在會議召開的時候,文章可能在出版商的資料庫裡面都查不到;過一段時間能查到了;再過一段時間被其他資料庫(比如EI, EBSCOhost等等)抓取了,這時這時候就是所謂的「文章被某些資料庫」收錄。

誰最後拿到了作者的注冊費??拿到了錢?

通過前面的分析,

1.最賺的還是洋人:比如,IEEE既豐富了自己的資料庫(免費拿到了那麼多新的論文),增強了自己聲望,又收取了會議組織者出版費用,又能打包把自己的資料庫賣給世界各地的高校;這真是一本萬利的生意;

2.會議組織者:雖然給了出版商一些錢,但他們還能在每篇文章上面賺至少1500塊錢。所以大家就知道為什麼近幾年在國內辦會議的不是高校;而是一些注冊在香港/新加坡的「研究協會」。他們的任務就是聯系出版商,然後組織會議;每次會議如果能拿到400篇文章的注冊費,那麼就是大約是400×1500=600000的收入;每年辦10次會議,夠賺了;

3.學校的組織者:他們賺了「名聲」,也可能是會議組織者中的一員,分到了一些錢;

最虧的是誰呢?

1.作者個人:做了研究,出了成果,還要交注冊費+把文章送給洋人;

2.協助組織會議的學校的同學們:他們跑前跑後,為了某個學術會議白幹活兒;最後一分錢拿不到;

3.我們國家/納稅人:其實這個流程就相當於把科研經費/學校的補助變相的扔給了"洋人"和「會議組織者」;即便您不寫論文,您納的稅,最後都有一部分這樣白白的交給了洋人;

所以解決這個方法其實挺簡單的,

1.國家改評價科研工作者的政策;

2.如果1不行,科研工作者只要拚命鑽空子好了,只到引起國家的注意;

Ⅶ 《賈誼集》的簡介

這本書原本是來自這本書,《新書》又稱《賈子》,是賈誼的政論文集,專《漢書 ·藝文志》列入屬儒家,今存10卷58篇,其中《問孝》、《禮容語上》兩篇有目無文,實為56篇。《新書》集中反映了賈誼的政治經濟思想,開篇即為著名的《過秦論》,總結了秦朝滅亡的歷史教訓,提出了一系列政治主張;《宗首》、《藩強》、《權重》等闡述了加強中央集權的思想;《大政》、《修政》等提出了利民安民的民本思想。賈誼的政論散文邏輯嚴密,感情充沛,氣勢非凡,體現了漢初知識分子在漢帝國大一統創始期之積極進取,力圖建功偉業的豪情壯志,代表漢初政論散文的最高成就。魯迅先生說,賈誼文章「為西漢鴻文,沾溉後人,其澤甚遠。」
主要版本有:《四部叢刊》本、《諸子集成》本、盧文弨《抱經堂叢書》本等。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出版《賈誼集》。最新注本有王洲明、徐超《賈誼集校注》,閻振益、鍾夏《新書校注》等。以中華書局新編諸子集成2000年7月《新書校注》較為通行。

賈子新書十卷,共五十六篇:
政論散文:《論治安策》、《過秦論》、《論積貯疏》 辭賦:《吊屈原賦》、《鵩鳥賦》、《惜誓》、《旱雲賦》、《虛賦》

Ⅷ 如何被百度收錄

想要被網路收錄,可以看作3個問題:1、你的網站有內容;2、百能能發現你網站的內容;3、網路判斷所發現的內容具有一定價值。對應的解決方案也就來了。

先談第2點,如何讓網路能發現你網站內容。首先注冊網路搜索資源平台賬號(原網路站長平台),綁定網站,在「鏈接提交」入口提交你的網站,如下圖有多種自動提交和手動提交方式。

然後就是內鏈和外鏈(含友情鏈接)了。當然,內鏈和外鏈的作用不單是能讓網路發現你的內容,還能讓真實的用戶看到你的內容,形成一個導流的作用。以網路現在的技術,發現你的內容是很容易的(還涉及到其他的比如網路抓取頻率等問題不展開說了),所以做外鏈也好內鏈也罷,重心在於目標頁面上能夠對用戶產生吸引,導入實實在在的流量。常見的內鏈比如文章內容里的名詞解釋、推薦延伸、相關閱讀、熱點文章。

然後說第3點,網路判斷你的內容具有一定價值。網路的演算法會從各個維度去量化你的網頁內容價值高低,常見的如原創程度、閱讀體驗、訪客停留時長等。結合第1點,我們談談內容建設方法。

內容建設方法分2個方面:內容質量和內容數量。

內容質量,原創性是一個重要的方面。但原創畢竟成本很高,也可以做一些專題、內容聚合/結構化,優秀外文內容的翻譯等。內容聚合/結構化常見的如旅遊網站把景點介紹、門票、遊玩攻略、住宿、交通等等信息聚合起來,非常方便用戶。

內容數量怎麼做,上面說的內容聚合/結構化做起來之後你會發現,是能做出非常多的內容的。其他常見的手段有做站內問答、分類標簽頁做偽靜態、搜索結果頁做偽靜態、多做專題等。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方法就是運用一定的運營策略吸引用戶來做UGC(用戶創作內容),包括發文章/帖子、前面說的問答、或者評論等。

其實說白了,優質內容多收錄就多,也就排名好流量高了。至於你提到的外鏈,現在能自己手動發的免費外鏈平台效果有限,考慮到效果和人力,綜合成本也是挺高的。我們是專業做網站建設和推廣的,現在有個推廣產品包1個月內200個關鍵詞搜索引擎首頁排名,差不多一個員工一個月的人力成本,非常超值。有網站建設和推廣相關問題,歡迎咨詢我們。

Ⅸ 北方文學雜志,以及期刊收錄問題

你問的較多,我分條說明。
這個期刊是省級普刊,按照你們規定只能加5分。

"SCI、版EI、TSTP及SSCI、CSSCI收錄50分,"
比如《國權外文學》、《出版科學》等是南大核心,也就是cssci;
:CSSCI擴展30分"指的是擴展源期刊,如《學術論壇》等;
「北圖核心期刊15分」,指的是北大核心期刊,如《芒種》、《作家》、《蘭台世界》等等
如不明白,可以追問。如有幫助,請及時採納。

Ⅹ 班固《前漢書》內容是什麼還有解釋

《漢書》,又稱《前漢書》,由我國東漢時期的歷史學家班固編撰,是中國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二十四史」之一。《漢書》是繼《史記》之後我國古代又一部重要史書,與《史記》、《後漢書》、《三國志》並稱為「前四史」。 《漢書》全書主要記述了上起西漢的漢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的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30年的史事。《漢書》包括紀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傳七十篇,共一百篇,後人劃分為一百二十卷,共八十萬字。《漢書》為中國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漢書》的記載,以西漢一朝為主,上起漢高祖元年,下終王莽地皇四年,共230年的史事。《漢書》體例上全承襲《史記》,只是改「書」為「志」,把「世家」並入「列傳」,全書有十二「紀」、八「表」、十「志」、七十「列傳」,凡一百篇,共八十餘萬言。
寧波天一閣收藏的《漢書》(明朝刻本)到了唐代,顏師古認為《漢書》卷帙繁重,便將篇幅較長者分為上、下卷或上、中、下卷,成為現行本《漢書》一百二十卷。 《漢書》的史料十分豐富翔實,書中所記載的時代與《史記》有交叉,漢武帝中期以前的西漢歷史,兩書都有記述。《漢書》的這一部分,多用《史記》舊文,但由於作者思想的差異和材料取捨標准不盡相同,移用時也有增刪改動。 漢武帝以後的史事,除吸收了班彪遺書和當時十幾家讀《史記》書的資料外,還採用了大量的詔令、奏議、詩賦、類似起居注的《漢著記》、天文歷法書,以及班氏父子的「耳聞」。不少原始史料,班固都是全文錄入書中,因此比《史記》更顯得有史料價值。 紀 《漢書》中的「紀」共十二篇,是從漢高祖至漢平帝的編年大事記。 雖寫法與《史記》略同,但不稱「本紀」,如《高帝紀》、《武帝紀》及《平帝紀》等。由於《漢書》始記漢高祖立國元年,故將本在《史記·本紀》的人物,如項羽等,改置入「傳」中;又由於東漢不承認王莽建立的政權——新朝,故將王莽置於「傳」中,貶於傳 表 《漢書》中的「表」共八篇,多依《史記》舊表,而新增漢武帝以後的沿革。 前六篇的記載包括:記載漢初同姓諸侯王的《諸侯王表》,記載異姓諸侯王的《異姓諸侯王表》,記載漢高祖至漢成帝的《功臣年表》等,藉由記錄統治階級來達到尊漢的目的。 後二篇為《漢書》所增,包括:《百官公卿表》,《古今人物表》,其中的《古令人物表》,班固把歷史上的著名人物,以儒家思想為標准,分為四類九等,表列出來;《百官公卿表》則詳細介紹了秦漢時期的官制。 志 《漢書》中的「志」共分十篇,是專記典章制度的興廢沿革。 由於《漢書》已用「書」為大題,為免混淆,故改《史記》中的「書」為「志」。 《漢書》十「志」,是在《史記》八「書」的基礎上加以發展而成的:將《史記》的「禮書」、「樂書」改為「禮樂志」,將「律書」、「歷書」改為「律歷志」;將「天官書」改為「天文志」,將「封禪書」改為「郊祀志」,將「河渠書」改為「溝洫志」,將「平準書」改為「食貨志」。 同時又新增「刑法志」、「五行志」、「藝文志」、「地理志」,各志內容多貫通古今,而不專敘西漢一朝的歷史。 其中,如《地理志》詳述戰國時期、秦朝、西漢時期的領土疆域、建置沿革、封建世系、形勢風俗、名門望族和帝王的奢靡等。 《五行志》集有關五行災異之說而編成。但從另一角度看,卻保存了大料的自然史資料。 《天文志〉則保存上古至漢哀帝元壽年間大量有關星運、日食、月食等天文資料。 《刑法志》則概述上古至西漢時期的刑法,並且點出漢文帝、漢景帝用刑之重,更指出漢武帝進用酷吏而導致的惡果。 《食貨志》則詳述上古至漢代的經濟發展情況。 《溝洫志》則記述上古至漢朝的水利工程,並說明治理水文的策略。 傳
《漢書》中的「列傳」共七十篇,仍依《史記》之法,以公卿將相為列傳,同時以時代順序為主,先專傳,次類傳,再次為邊疆各族傳和外國傳,最後以亂臣賊子《王莽傳》居末,體統分明。 至於傳的篇名,除《諸侯王傳》外,一律均以姓或姓名為標題。 《漢書》列傳中有關文學之士的部分,多記載其人有關學術、政治的內容,如《賈誼傳》記有「治安策」;《公孫弘傳》記有「賢良策」等,這些都是《史記》沒有收錄的。 而列傳中的類傳有《儒林傳》、《循吏傳》、《游俠傳》、《酷吏傳》等,此外又新增《外戚傳》、《元後傳》、《宗室傳》,這些也是《史記》所沒有的。 四夷方面,有《匈奴傳》、《西南夷兩粵朝鮮傳》、《西域傳》等三傳。 此外,又仿「太史公自序」之意,「列傳」最後一篇作《敘傳》,述其寫作動機、編纂、凡例等。「列傳」以記載西漢一朝為主。「列傳」各篇後均附以「贊」,即仿《史記》篇末「太史公曰」的體例,說明作者對人或事的批評或見解。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