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堅守法治信仰
發布時間: 2020-12-30 13:25:20
Ⅰ 秉公執法形容哪些人物
形容持心公正無私地執行法律法規可以用來形容司法工作人員和行政執法人員。如果不信仰法治,沒有堅守法治的定力,面對權勢、金錢、人情、關系是抵不住誘惑、扛不住干擾的。
政法隊伍要把法治精神作為主心骨,做知法、懂法、守法、護法的執法者,站穩腳跟,挺直脊樑,只服從事實,只服從法律,鐵面無私,秉公執法。該堅持的就要堅持,要相信公道自在人心。
(1)法官堅守法治信仰擴展閱讀:
審判機關行使的是司法判斷權,根據事實、證據和法律,對案件進行裁判。全國六刑會提出了無罪推定原則、疑罪從無規則。但在實踐中,一方面,法官自身法治意識和職業道德的養成與新的理念尚有一定差距,審判機關要有一個適應、轉變的過程;
另一方面,法制觀念在社會層面上也有一定差距,公眾的心理適應也要有一個過程。因此,法院一定要盡快適應這種變化,並做好政策、法律的宣傳工作,引導被害人和公眾盡快適應,確保新的刑事審判原則平穩過渡。
郭庚茂指出,推進司法體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要努力讓人民群眾在司法實踐中感受到公平正義。法院是化解矛盾糾紛的最後一道防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對老百姓心理作用很大,對懲惡揚善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來說事關重大,也是良好社會秩序的最終保障。
如何發揮好這一作用,關鍵是要堅持依法辦事、秉公執法。要加大制度、機制創新力度,健全審判委員會、人民陪審員制度等。
熱點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