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守社區下沉
「您好,請問是從哪裡來的,請配合測量一下體溫……」在濟寧高速出口,濟寧市任城區李營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醫務人員對來濟人員進行體溫測量和登記。
據了解,面對疫情和春節返濟高峰的復雜形勢,濟寧市任城區李營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組建了一支疫情防控勸導隊伍,把日東高速濟寧唯一的入口關卡作為「第一道防線」,實行24小時輪班執勤,全面開啟對過往車輛的監測消毒工作,對進出車輛的所有車上人員進行不間斷檢查,測量體溫。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2. 社區執勤人員日夜不眠不休的堅守和責任帶給我們哪些感動
本是團圓喜慶的春節,因為疫情的嚴重爆發,全國進入了一級警戒狀態。而在這個嚴峻事情,我們身邊的一些平凡人,在用自己的力量做著不平凡的事。
我們給予了這群人英雄的稱號,是大家的保護神,可實際上呢,他們也不過是和我們一樣的普通人罷了。他們也害怕新冠病毒,他們也想回到溫暖的家,他們也想吃口熱乎的飯,可是強烈的責任感讓他們克服了內心的恐懼,放下了個人的利益得失,沖在了抗疫的最前面,無懼無悔!
3. 結合我國抗疫實際,談談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體現出了中國的哪些寶貴精神
1、抗擊疫情的中國答卷,體現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寶貴精神。
面對來勢洶洶的新冠肺炎疫情,人民生命和經濟利益之間孰輕孰重?「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可以不惜一切代價。」習近平總書記的話擲地有聲。
在這場重大疫情面前,黨中央以寧可一段時間內經濟下滑甚至短期「停擺」,也要對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負責的巨大勇氣,對湖北省和武漢市果斷採取史無前例的全面嚴格管控措施,並同時在全國范圍內採取嚴格的防控措施。從出生僅30個小時的嬰兒到100多歲的老人,我們全力以赴、不計代價救治每一位患者的生命。
2、抗擊疫情的中國答卷彰顯了同舟共濟、共克時艱的寶貴精神。
中國抗疫的艱辛歷程,是14億中國人民刻骨銘心的共同記憶,14億中國人民都是抗擊疫情的偉大戰士。醫務工作者白衣執甲、逆行出征;武漢人民和湖北人民顧全大局、頑強不屈,為阻擊病毒作出巨大犧牲;
社區工作者、公安民警、海關關員、基層幹部、下沉幹部不辭辛苦、日夜值守,為保護人民生命安全犧牲奉獻;快遞小哥、環衛工人、道路運輸從業人員、新聞工作者、志願者等各行各業工作者不懼風雨、敬業堅守。
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身患漸凍症仍跛腳奔走在救治一線;順豐快遞員汪勇義務接送醫護人員、幫助他們對接共享單車、協調生活物資;延吉車務段琿春站客運員張樂義無反顧地推遲婚期,堅守在疫情防控的最前沿……這些涓涓細流匯聚成戰勝疫情的磅礴力量,而這也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綿延不斷、砥礪前行的文化基因。
(3)堅守社區下沉擴展閱讀
2020年6月7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國行動》白皮書。
白皮書指出,中國共產黨以人民為中心的執政理念,中國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特點,改革開放40多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積累的雄厚綜合國力和國家治理現代化建設的顯著成效,中華民族同舟共濟、守望相助的文化底色,中國人民深厚的家國情懷、天下情懷,匯聚成抗擊疫情的強大合力。
歷史證明,中華民族歷經磨難,但從未被壓垮過,而是愈挫愈勇,不斷在磨難中成長、從磨難中奮起。中國人民將永遠銘記這段歷史,並不斷從疫情防控阻擊戰中展現出的中國精神中汲取前進的智慧和力量,團結協作,奮勇前行,不斷開啟新征程,書寫新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