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堅守職責 » 默默堅守的故事

默默堅守的故事

發布時間: 2020-12-28 13:18:17

❶ 古代名人堅守底線的故事

1、蘇武

蘇武在天漢元年(前100年)奉命以中郎將持節出使匈奴,被扣留。匈奴貴族多次威脅利誘,欲使其投降;後將他遷到北海(今貝加爾湖)邊牧羊,揚言要公羊生子方可釋放他回國。

蘇武歷盡艱辛,留居匈奴十九年持節不屈。至始元六年(前81年),方獲釋回漢。期間,匈奴還讓李陵[初為西漢將領,善騎射,愛士卒,頗得美名。

天漢二年(前99年)奉漢武帝之命出征匈奴,率五千步兵與八萬匈奴戰於浚稽山,最後因寡不敵眾兵敗投降。由於之後漢武帝誤聽信李陵替匈奴練兵的訛傳。

夷滅李陵三族,致使其徹底與漢朝斷絕關系。其一生充滿國仇家恨的矛盾 )去勸降過蘇武,蘇武也沒變節。蘇武去世後,漢宣帝將其列為麒麟閣十一功臣之一,彰顯其氣概。

2、陶淵明

東晉後期的大詩人陶淵明,是名人之後,他的曾祖父是赫赫有名的東晉大司馬。年輕時的陶淵明本有「大濟於蒼生」之志,可是,在國家瀕臨崩潰的動亂年月里。

陶淵明的一腔抱負根本無法實現。加之他性格耿直,清明廉正,不願卑躬屈膝攀附權貴,因而和污濁黑暗的現實社會發生了尖銳的矛盾,產生了格格不入的感情。

為了生存,陶淵明最初做過州里的小官,可由於看不慣官場上的那一套惡劣作風,不久便辭職回家了。後來,為了生活他還陸續做過一些地位不高的官職,過著時隱時仕的生活。

陶淵明最後一次做官,是義熙元年(405年)。那一年,已過「不惑之年」(四十一歲)的陶淵明在朋友的勸說下,再次出任彭澤縣令。有一次,縣里派督郵來了解情況。

有人告訴陶淵明說:那是上面派下來的人,應當穿戴整齊、恭恭敬敬地去迎接。陶淵明聽後長長嘆了一口氣:「我不願為了小小縣令的五斗薪俸,就低聲下氣去向這些傢伙獻殷勤。」

說完,就辭掉官職,回家去了。陶淵明當彭澤縣令,不過八十多天。他這次棄職而去,便永遠脫離了官場。

此後,他一面讀書為文,一面參加農業勞動。後來由於農田不斷受災,房屋又被火燒,家境越來越惡化。但他始終不願再為官受祿,甚至連江州刺使送來的米和肉也堅拒不受。

朝廷曾徵召他任著作郎,也被他拒絕了。陶淵明是在貧病交加中離開人世的。他原本可以活得舒適些,至少衣食不愁,但那要以付出人格和氣節為代價。

(1)默默堅守的故事擴展閱讀

近代堅守底線的名人故事:

1、吳佩孚

吳佩孚曾經是一個北洋大軍閥,1931年後蟄居北平。1935年10月,日本人搞所謂「華北自治」運動,上門來拉吳下水,被吳拒絕。

1937年10月,土肥原賢二親自出馬找吳出面組織偽政權,亦被吳拒絕。為明志,吳特別買了一具棺材放在客廳里。1939年12月,吳佩孚因牙病病逝於北平。

2、徐悲鴻

1935年,名聲鼎盛的大畫家徐悲鴻從巴黎剛回來,蔣介石就特意差張道藩來請徐悲鴻給他畫一張半身像。張道藩盡管說了許多好話,可是都被徐悲鴻斷然拒絕了。

徐悲鴻說:「我是畫家對你們委員長絲毫沒有興趣。你還是另請高明吧」張道藩非常吃驚地說:「對委員長你沒有興趣,你對什麼有興趣?」徐悲鴻冷冷地笑了笑說:「我對人民大眾感興趣。」張道藩說:「這么說肯定不願給蔣委員長畫像了?」

徐悲鴻說:「是的,是這樣。」張道藩急。「徐先生,你是才華橫溢的藝術家,我奉勸你還是不要做這樣愚蠢的事,免得後悔。」徐悲鴻看了張道藩一眼說:「我永遠不後悔。」

❷ 找3個。關於歷史上「堅守」的故事,可以是人。。。每個100字左右,,謝謝

1、安史之亂張巡守雎陽。
2、明代土木堡之變後於謙守北京。
3、袁崇煥守寧遠、錦州。
4、袁崇煥北京保衛戰
5、李成梁守遼東。
6、宋末呂文煥守襄陽
上面這些都是守城的
1、蘇武牧羊
2、王寶釧苦守寒窯十八年
3、愚公移山
這三個是指人的

❸ 古代堅守 的 真實故事

王寶釧與薛平貴,王寶釧堅守寒窯十多年,薛平貴最終當上皇帝(未核實,似乎是皇帝)。

❹ 陳寅恪堅守信念的故事

陳寅恪:堅守一生「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在中國知識分子歷經磨難的上個世紀幾十個年代裡,陳寅恪以他所承受的巨大身心苦痛為代價,恪守了自己「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人生信條,成為整整一代知識分子的心靈坐標,成為中國人的人生理想追求之信念。

1925年陳寅恪回國,成為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的「四大導師」之一,與王國維、梁啟超、趙元任共事。1940年,陳寅恪為了應英國牛津大學之聘,離開昆明
赴香港,准備轉英國,但是歐戰情勢加劇,他因此「卡」在香港。這個時候,陳寅恪留下,成為港大教授。香港在1941年底淪陷,陳寅恪在飢餓困頓的情況下閉
門治學。他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唐代政治史述論稿》,就在這段艱苦時期內完成。

日本人佔領香港以後,當時生活物質極端困窘,有日本學者寫信給軍部,要他們不可麻煩陳教授,軍部行文香港司令,司令派憲兵隊照顧陳家,送去好多袋麵粉,但
憲兵往屋裡搬,陳先生陳師母往外拖,就是不吃敵人的麵粉。後來,香港日人以日金四十萬元強付陳寅恪辦東方文化學院,陳寅恪堅決拒絕。如果說上世紀四十年代
前,還有像陳寅恪那樣堅守「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的知識分子,那麼五十年代就是龍鱗鳳毛了。

五十年代以來,中國知識分子,包括原來的那些自由知識分子,爭相改造、學習,跟上形勢,跟上運動,甚至一些「泰斗」級的人物也競相表態。而陳寅恪卻不為所
動,他至死未有這種表態。他始終堅持了清醒的知識分子立場。早在1949年,陳寅恪就寫出這樣的詩句∶「競作魯論開卷語,說瓜千古笑秦儒」。這兩句詩真如
讖語,其含意令人驚駭。憑著一個具有獨立思想的知識分子的敏銳直覺,點出了思想整肅和焚書坑儒兩者間的那種必然。從五十年代起,哪場運動,他都不跟上湊熱
鬧,他的批判態度,從他當時寫的詩里隱晦地、卻也相當清楚地表達了出來。「八股文章試帖詩,遵朱頌聖有成規」,「改男造女態全新,鞠部精華舊絕倫。太息風
流衰歇後,傳薪翻是讀書人」,「墨儒名法道陰陽,閉口休談作啞羊,屯戍尚聞連江水,文章唯是頌陶唐」,「江安淮晏海澄波,共唱梁州樂世歌。座客尚謳君莫
訝,主人端要和聲多」。從五十年代起的這一場場學習、改造運動,最後必然達到頂峰 「十年浩劫」 。

高揚「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並在中國思想史上最黑暗的年代能堅持這一原則,乃是大師留給我們最可寶貴的精神遺產。過去幾十年的思想專制比任何歷史時
期都更嚴峻和殘酷,如貢斯當所說,你甚至連保持沉默的權利都喪失了,它「強迫人們說話,它監視人們思想中最隱密的部分,它強迫人們違背自己的良知而說謊,
它剝奪了人們擁有一個最後的避難所的權利」。但是,我們也看到,有許多知識分子,而且是相當有聲望,起碼與陳先生一樣有聲望,卻自覺自願地、爭先恐後地說
話,所說的話之肉麻超過了歷史上任何佞臣所能想像的。中國的許多知識分子太喜歡權力、太希望借著權力干一番驚世偉業,因此,他們沒有任何原則,即使偶爾有
點原則,也可以非常輕易地放棄。我們也許可以說,中國的知識分子大概從來就很少有人存過「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這一原則,翻遍中國學人的皇皇巨著,又
幾人爭過自由,求過獨立?這才是他們最大的悲哀。

1953年,中科院長郭沫若和副院長李四光派人去廣州請陳寅恪出任中科院哲學社會科學部歷史研究所第二所所長一職。陳寅恪寫了《對科學院的答復》一信,信
中說,我的思想,我的主張完全見於我所寫的王國維紀念碑中。我認為研究學術,最主要的是要具有自由的意志和獨立的精神,所以我說「士之讀書治學,蓋將一脫
心志於俗諦之桎梏。」「俗諦」在當時即指三民主義而言。必須脫掉「俗諦之桎梏」,真理才能發揮,受「俗諦之桎梏」,沒有自由思想,沒有獨立精神,即不能發
揚真理,即不能研究學術。學說有無錯誤,這是可以商量的,我對於王國維即是如此。王國維的學說中,也有錯的,如關於蒙古史上的一些問題,我認為就可以商
量。我的學說也有錯誤,也可以商量,個人之間的爭吵,不必芥蒂。我、你都應該如此。但對於獨立精神,自由思想,我認為是最重要的,所以我說「唯此獨立之精
神,自由之思想,歷千萬祀,與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獨立精神和自由意志是必須爭的,且須以生死力爭。正如詞文所示,「思想而不自由,毋寧死耳。斯
古今仁聖同殉之精義,夫豈庸鄙之敢望。」一切都是小事,惟此是大事。我決不反對現政權,在宣統三年時就在瑞士讀過資本論原文。但我認為不能先存馬列主義的
見解,再研究學術。我要請的人,要帶的徒弟都要有自由思想、獨立精神。不是這樣,即不是我的學生。因此,我提出第一條:「允許中古史研究所不宗奉馬列主
義,並不學習政治」。其意就在不要有桎梏,不要先有馬列主義的見解,再研究學術,也不要學政治。不止我一人要如此,我要全部的人都如此。我從來不談政治,
與政治決無連涉,和任何黨派沒有關系。怎樣調查也只是這樣。因此我又提出第二條:「請毛公或劉公給一允許證明書,以作擋箭牌。」其意是毛公是政治上的最高
當局,劉少奇是黨的最高負責人。我認為最高當局也應有和我同樣的看法,應從我說。否則,就談不到學術研究。你要把我的意見不多也不少地帶到科學院。

1958年,中山大學大字報批陳寅恪學術為「偽科學」,要「拳打老頑固,腳踢假權威」。陳寅恪為表達他「生命憤怒」,疾呼「辱不能忍」!上書中山大學校長
表示一不再開課,二馬上辦理退休手續,搬出學校,以討回做人的尊嚴。此後雖沒有搬出學校,但真的不再上課了。後來,學校讓他帶研究生。他負氣地表示:「只
要毛主席和周總理保證不再批判我才開課。」他要為「學術爭自由」。

1959年3月,周揚前去中山大學這位名聲如雷貫耳的老先生,料想不到是陳堅決不想見周揚,經陳序經再三相勸下陳寅恪才答應下來。周揚後來回憶說,「我與
陳寅恪談過話,歷史學家,有點怪,國民黨把他當國寶,曾用飛機接他走。1959年去拜訪他,他問,周先生,新華社你管不管,我說有點關系。他說1958年
幾月幾日,新華社廣播了新聞,大學生教學比老師還好,只隔了半年,為什麼又說學生向老師學習,何前後矛盾如此。我被突然襲擊了一下,我說新亊物要實驗,總
要實驗幾次,革命,社會主義也是個實驗。買雙鞋要實驗那麼幾次。他不大滿意,說實驗可以,但是尺寸不要差侍太遠……」「我被突然襲擊了一下」
,一向慣於闡發時代精神的周揚,處於很被動的位置。周的「解釋」
底氣不足,不能使陳滿意。據那天陪同周揚的王匡回憶,「陳寅恪的態度是挑戰式的,他說我們『言而無信』,指『學生教學比老師還好』 及『學生需向老師學習』
這種矛盾說法。」「挑戰式的」這四個字,逼真描畫出陳寅恪的特別形象,他以獨特的氣質征服了周揚。

1961年3月上旬,郭沫若南方之行到達了廣州。期間,郭沫若走進了陳寅恪的居所——康樂園。新舊兩個史學界權威會面了。但這個會面有些不易。8年前的
1953年,郭沫若以學界領導人的身份邀陳寅恪進京一同共事,陳寅恪拒絕了,很使郭沫若感到不舒服。3年前的1958年,郭沫若公開宣布要在不長的時間內
在資料的佔有上超過陳寅恪。而陳寅恪可以「不問秦漢」地治史論學,但郭沫若卻不能不屑陳寅恪的存在,從而使被尊為「新史學」權威的郭沫若與被稱為「舊史
學」權威的陳寅恪,形成了一種無形相對峙的態勢。

據目睹了郭沫若和陳寅恪見面場面的郭沫若的秘書王廷芳及當時中山大學秘書劉瀚飛回憶,郭沫若和陳寅恪見面時是親切的,郭沫若詢問陳寅恪「今年高壽幾何?」
的寒喧中,當即吟了一副對子給陳寅恪:「壬水庚金龍虎鬥,郭聾陳瞽馬牛風」
。這副對子後來經馮乃超之口傳出,在中山大學流傳開來。郭沫若不愧是高才,這副對子將陳寅恪及自己的生辰、生肖之屬和對應的干支五行中的「金木水火土」
都鑲嵌在對子中。陳寅恪1890年(舊歷庚寅年)生,屬虎,按天乾地支的五行歸屬,庚為金,故聯中有「庚金」一詞;郭沫若1892年(舊歷壬辰年)生,屬
龍,壬為水,故「壬水」與「庚金」相對。更為巧合的是,郭沫若聽力甚弱,陳寅恪晚年目盲,故有「郭聾陳瞽」
之謂。這副對子雖是「游戲之作」,但回味無窮的是對子中相對的兩組詞——「龍虎鬥」與「馬牛風」。「龍虎鬥」是一種比喻,詞意奧秘,暗示了1949年後郭
沫若與陳寅恪「你來我往」
中,雖無「龍虎鬥」卻存在恩恩怨怨。「馬牛風」其意是作為「馬克思主義史學代表」的郭沫若,與作為「資產階級史學代表」的陳寅恪,實在是風馬牛兩不相及?
還是兩人的恩恩怨怨都歸於學術爭鳴,於個人私誼無關?陳寅恪當時對對子沒有什麼評價。這次會面,畢竟是「馬牛風」,是兩個陣線分明的史學大師的會面,缺少
一種心靈與氣質的呼應而消歇。十年後的1971年,郭沫若順應領袖的好惡,出版了《李白與杜甫》一書,極力不顧史實,揚李抑杜,開篇章節中毫不留情地多次
批駁陳寅恪關於李白身世的學術觀點,反復使用諸如「陳氏不加深考,以訛傳訛」 ,「他的疏忽和武斷,真是驚人」 等句式。此時陳寅恪已含冤去世二年了。「郭聾陳瞽馬牛風」
,歷史是無情的。郭沫若紅極一世,「聖之時者也」 ,成了南書房行走的「宋玉」。而陳寅恪雖已含冤而死,卻以一代學術嚴謹的史學大師長留後世。

1962年,康生悄然來到中山大學,當他趕到學校提出要見陳寅恪時,校長辦公室與陳宅電話聯系,才知陳病了,正在卧床休息。辦公室人員試圖說服陳家的人動
員陳接待一下,但沒有成功。陳寅恪是真的病了還是以此為藉口不願見康生?心胸狹隘的康生顯然只想到後者,他很快便用報復手段出了這一口被拒之門外的「惡
氣」。

陳寅恪一生堅守自己「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文化立場,這在當代中國知識分子中是極為罕見的,確實是值得崇敬的。

❺ 堅守信念的故事

堅守信念
美國作家歐·亨利曾寫過這樣一個故事:患者瓊西得了重病,醫生告訴她將不久於人世。當時正值深秋,院子里的常青藤開始落葉。瓊西確信,當最後一片葉子落下,自己就該去了。可奇怪的是,那一片葉子竟怎麼也不肯落下,瓊西因此受到鼓舞,堅定了要活下去的信念。在醫生的幫助下,瓊西最終戰勝了病魔,恢復了健康。
很巧的是,最近在《讀者》上看到一個類似的故事:一個人在河裡游泳,不幸被浪卷向下游,當他淮備放棄的時候,突然想起去年夏天看到一棵大樹的粗枝就沒在前方不遠處。一股求生的慾望一下子充溢著他的每根神經,他奮力掙扎,當他費盡九牛二虎之力抓到樹枝時,卻發現經過一年的浸泡,樹枝已經腐爛。這時候,救援的人及時趕到,他被救了起來,重新獲得了生命。
兩個故事的主人公用生命為我們詮釋著這樣一個道理:守住信念就留住了希望。不難想像,如果瓊西聽了醫生的診斷後就躺在床上等死,那麼等待她的很可能就是死亡;同理,如果落水者放棄希望,那麼他也只會藏身魚腹。
生活中時常會碰到這樣或那樣的困難,我們一定要堅守住自己的信念,不要被困難嚇倒。俗話說:守得雲開見月明。在烏雲密布的夜晚,只要我們有著對明月的渴望和抱著明月總會出來的信念,靜靜地等待,往往最終都會等到明月普照大地的美麗瞬間。
守住自己的信念吧,那怕它只是秋天最後一片落葉,那怕它只是水中一截腐朽的枯枝,只要你不曾對生活失去信心,生活就不會虧待你,因為守住了信念就留住了希望。
對語文有著濃厚的興趣。我真摯地祝福她:一路走好。 (楊聰\評)

❻ 關於堅守自我。不要迷失自我的名人名事例

「舉世渾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這是愛國浪漫主義詩人屈原的人生原則。他之所以能被後人敬仰和懷念,並不僅僅因為他那些華美憂郁的詩行以及由他開創的楚辭體開了浪漫主義詩歌的先河,我認為主要是因為他能在那個舉世渾濁的時代堅守自己的原則,把握自我。堅守原則、把握自我讓他成為一個頂天立地的大寫的人。
原則是什麼?原則是心中的一盞讓你在黑暗中不迷失自我的明燈;是在艱難困苦時心中仍存的信念;是人生路上不可動搖的准則。唯有堅守原則方能不迷失自我。堅守原則能讓你避免走上人生的歧路。
人間萬象,世事龐雜,人生路上有許許多多的誘惑,這些誘惑就像躲在暗處的幽靈,窺視著一個個從它面前走過的人,也在考驗著一個個站在它面前躊躇不前的人。在它面前繳械投降恰恰就是因為沒有堅守住原則把握住自我。從我國的反貪工作挖出一大批貪官身上可以發現,他們中的很多人一開始並不貪,到了高位上被大量的金錢誘惑,將自己的黨性原則拋到了腦後,公眾面前說一套自己背後做一套,最後落得鋃鐺入獄,權財兩空,為人不齒。曾作為雲南紅塔集團董事長、玉溪卷煙廠廠長的褚時健曾是被榮譽籠罩的煙草大王, 在功成名就之後,利用手中的權力大肆吞噬國家集體資產,最終從高高的「紅塔山」上墜落。
與此相反,能堅守住自己原則的人,誘惑的幽靈再詭譎,也會望之卻步。英國物理學家牛頓曾被任命為英國國家造幣局局長,當時英國貨幣紊亂,賄賂貪贓成風。一次,一個有權勢的人物派人送來6000英鎊行賄,牛頓怒不可遏,吼道:「我希望你立即滾出去!」同樣是金錢的誘惑,同樣都有自己所在的高地位,牛頓把握住了自我而褚時健卻沒有堅守原則,因而走上了那條不歸路。假如褚時健能把握自我的話,必定能成為一個家喻戶曉的煙草大王;而牛頓沒有堅守原則,那他的光輝成就中就不免多了一些揮之不去的瑕疵。可見,原則的確是人生的航標,誰能堅守住誰就能在人生的航程中乘風破浪,不會偏離方向。
堅守原則是每個人前進道路上力量的源泉和動力,能讓你向人生目標不斷努力奮斗;把握自我能讓你在千千萬萬的誘惑面前不為之所動,讓你在艱難險阻面前毫不退縮勇往直前。人生的漫漫征程需要我們用奮斗去闖盪,在人生的追求當中,堅守原則把握自我,才能在人生旅途創造生命的輝煌!

❼ 求:關於堅守承諾的勵志故事

跟很多搞網站的技術精英比較起來,馬雲的學歷並不突出。他第一次考大學考不上,因此投身社會。他當過秘書,也做過搬運工作,踩著三輪車幫人家把書刊扎在一起,25本成一包,踩10公里路通過火車渠道轉發到其他地方。後來邊工作邊考大學,考試成績還是不怎樣。他說:「當時的成績只能選杭州師范,因為那是師范每人念嘛!」

但是他進入杭州師范後卻非常用功,由於從小自己就在西湖旁邊苦修英文,也找外國人「陪練」,所以進入師范的英文系後,馬雲駕輕就熟,不僅讀出好成績,同時也參與了許多活動,成為學生會和杭州市聯合會的主席,結識了許多朋友。

畢業後,他成為500個畢業生中唯一被分配到大學里教書的學生,其他同學都成為中學教師。他被派到杭州電子及工程學院當英語及國際貿易講師時,師范學院的校長對他說,他是學校的驕傲,希望他能夠至少教上五年書。 當時馬雲答應了,後來也做到了。

馬雲說:「所以我信守承諾,認真教書教了六年。不過,我覺得年紀太輕當老師不好,沒有生活經驗。」

盡管年紀輕,他還是被選上全校最好的10位老師之一,而且破格被提升為「講師」。

❽ 從古到今堅守崗位的故事

清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林則徐被任命為江南監察御史,巡視江南各地。他到澎湖群島寓所剛回歇下,有答個自稱「花農」的人獻上一盆玫瑰花,還說是要請林大人換個大盆栽花。林則徐心知有異,一腳踢翻花盆,盆里現出一個紅包。包里是一隻足有半斤重的金老鼠和一紙信箋,箋上寫著:「林大人親收,張保敬獻。」林則徐當場將張保行賄的金老鼠沒收,上繳國庫。

❾ 關於堅守的事例

1、達·芬奇畫蛋 

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著名畫家達·芬奇,從小愛好繪畫。父 親送他到當時義大利的名城佛羅倫薩,拜名畫家佛羅基奧為師。老師要他從畫蛋入手。他畫了一個又一個,足足畫了十多天。老師見他有些不耐煩了,便對他說:「不要以為畫蛋容易,要知道,1000個蛋中從來沒有兩個是完全相同的。

即使是同一個蛋,只要變換一下角度去看形狀也就不同了,蛋的橢圓形輪廓就會有差異。所以,要在畫紙上把它完美的表現出來,非得下番苦功不可。」從此,達·芬奇用心學習素描,經過長時期勤奮艱苦的藝術實踐,終於創作出許多不朽的名畫。 

2、孫康映雪夜讀 

晉人孫康,家貧而酷愛讀書。夜晚,雖有時間卻買不起燈油,只好默默地回憶,消化白天學過知識。有年冬天,他半夜醒來,感到屋內並非漆黑無光,還能隱約約看到一些東西。

原來是皚皚白雪反映所致,這給了他啟發:何不借雪光來看書呢?於是雪夜,特別是月光映照下的雪夜,就成了孫康苦讀的好時光。由於勤奮好學,他終於成為一個有名的學者,並當上了御史大夫。

3、狄更斯街頭觀察

英國著名作家狄更斯平時很注意觀察生活、體驗生活,不管刮風下雨,每天都堅持到街頭去觀察、諦聽,記下行人的零言碎語,積累了豐富的生活資料。這樣,他才在《大衛·科波菲 爾》中寫下精彩的人物對話描寫,在《雙城記》中留下逼真的社會背景描寫,從而成為英國 一代文豪,取得了他文學事業上的巨大成功。 

4、海倫·凱勒的堅守

海倫·凱勒雙目失明、兩耳失聰,卻努力的從一個讓人同情默默無聞的小女孩變成讓全世界尊敬的女強人。如果生活真的不公平,那麼,生活對她的不公平可謂到了極致。她完全可以放棄她的夢想躲在陰暗的角落裡放聲痛哭,沒有人會責怪她,她也完全可以躺在床上或坐在輪椅上,像一個植物人一樣由人服侍。

可是這一切,她都沒有做,她只是吃力的在老師的幫助下學習盲語,觸摸著事物,僅僅憑著她永不言棄的信念和堅持不懈的意志。她把她理想的天空塗上了人生最亮的色彩。

5、司馬遷的堅守

西漢司馬遷少年時就涉獵群書,立志繼承父業。正當他撰寫的《史記》進展順利的時候,「李陵事件」的牽聯,使他遭受宮刑。面對這奇恥大辱,他不是嘆息、沉淪,而是銳意進取,「幽而發憤」,他含冤蒙垢數十年,終於寫出了「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記》,流芳後世。

(9)默默堅守的故事擴展閱讀:

1、沒有偉大的意志力,就不可能有雄才大略。 ——巴爾扎克

2、耐心是一切聰明才智的基礎。——柏拉圖

3、能夠巋然不動,堅持正見,度過難關的人是不多的。——雨果

4、你既然期望輝煌偉大的一生,那麼就應該從今天起,以毫不動搖的決心和堅定不移的信念,憑自己的智慧和毅力,去創造你和人類的快樂。——佚名

5、你們應該培養對自己,對自己的力量的信心,百這種信心是靠克服障礙,培養意志和鍛煉意志而獲得的。——高爾基

❿ 關於名人堅守的事例

1、蘇武

蘇武在天漢元年(前100年)奉命以中郎將持節出使匈奴,被扣留。匈奴貴族多次威脅利誘,欲使其投降;後將他遷到北海(今貝加爾湖)邊牧羊,揚言要公羊生子方可釋放他回國。

蘇武歷盡艱辛,留居匈奴十九年持節不屈。至始元六年(前81年),方獲釋回漢。期間,匈奴還讓李陵[初為西漢將領,善騎射,愛士卒,頗得美名。

天漢二年(前99年)奉漢武帝之命出征匈奴,率五千步兵與八萬匈奴戰於浚稽山,最後因寡不敵眾兵敗投降。由於之後漢武帝誤聽信李陵替匈奴練兵的訛傳。

夷滅李陵三族,致使其徹底與漢朝斷絕關系。其一生充滿國仇家恨的矛盾 )去勸降過蘇武,蘇武也沒變節。蘇武去世後,漢宣帝將其列為麒麟閣十一功臣之一,彰顯其氣概。

2、陶淵明

東晉後期的大詩人陶淵明,是名人之後,他的曾祖父是赫赫有名的東晉大司馬。年輕時的陶淵明本有「大濟於蒼生」之志,可是,在國家瀕臨崩潰的動亂年月里。

陶淵明的一腔抱負根本無法實現。加之他性格耿直,清明廉正,不願卑躬屈膝攀附權貴,因而和污濁黑暗的現實社會發生了尖銳的矛盾,產生了格格不入的感情。

為了生存,陶淵明最初做過州里的小官,可由於看不慣官場上的那一套惡劣作風,不久便辭職回家了。後來,為了生活他還陸續做過一些地位不高的官職,過著時隱時仕的生活。

陶淵明最後一次做官,是義熙元年(405年)。那一年,已過「不惑之年」(四十一歲)的陶淵明在朋友的勸說下,再次出任彭澤縣令。有一次,縣里派督郵來了解情況。

有人告訴陶淵明說:那是上面派下來的人,應當穿戴整齊、恭恭敬敬地去迎接。陶淵明聽後長長嘆了一口氣:「我不願為了小小縣令的五斗薪俸,就低聲下氣去向這些傢伙獻殷勤。」

說完,就辭掉官職,回家去了。陶淵明當彭澤縣令,不過八十多天。他這次棄職而去,便永遠脫離了官場。

此後,他一面讀書為文,一面參加農業勞動。後來由於農田不斷受災,房屋又被火燒,家境越來越惡化。但他始終不願再為官受祿,甚至連江州刺使送來的米和肉也堅拒不受。

朝廷曾徵召他任著作郎,也被他拒絕了。陶淵明是在貧病交加中離開人世的。他原本可以活得舒適些,至少衣食不愁,但那要以付出人格和氣節為代價。

3、海倫·凱勒

海倫·凱勒雙目失明、兩耳失聰,卻努力的從一個讓人同情默默無聞的小女孩變成讓全世界尊敬的女強人。如果生活真的不公平,那麼,生活對她的不公平可謂到了極致。

她完全可以放棄她的夢想躲在陰暗的角落裡放聲痛哭,沒有人會責怪她,她也完全可以躺在床上或坐在輪椅上,像一個植物人一樣由人服侍。

可是這一切,她都沒有做,她只是吃力的在老師的幫助下學習盲語,觸摸著事物,僅僅憑著她永不言棄的信念和堅持不懈的意志。她把她理想的天空塗上了人生最亮的色彩。

4、司馬遷

西漢司馬遷少年時就涉獵群書,立志繼承父業。正當他撰寫的《史記》進展順利的時候,「李陵事件」的牽聯,使他遭受宮刑。

面對這奇恥大辱,他不是嘆息、沉淪,而是銳意進取,「幽而發憤」,他含冤蒙垢數十年,終於寫出了「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記》,流芳後世。

5、達·芬奇

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著名畫家達·芬奇,從小愛好繪畫。

父親送他到當時義大利的名城佛羅倫薩,拜名畫家佛羅基奧為師。老師要他從畫蛋入手。他畫了一個又一個,足足畫了十多天。

老師見他有些不耐煩了,便對他說:「不要以為畫蛋容易,要知道,1000個蛋中從來沒有兩個是完全相同的;即使是同一個蛋,只要變換一下角度去看形狀也就不同了,蛋的橢圓形輪廓就會有差異。所以,要在畫紙上把它完美的表現出來,非得下番苦功不可。」

從此,達·芬奇用心學習素描,經過長時期勤奮艱苦的藝術實踐,終於創作出許多不朽的名畫。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